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16期中考试卷九年级历史_第1页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16期中考试卷九年级历史_第2页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16期中考试卷九年级历史_第3页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16期中考试卷九年级历史_第4页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16期中考试卷九年级历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年春季学期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期中考试卷九年级历史解析版一、选择题1.1934年,中央红军进行长征的直接原因是A.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B.开辟新的根据地C.北上抗日D.把革命推向全国2.图1传递的信息是秦始皇\o"中国教育出版网\"A.统一货币B.统一文字C.统一度量衡D.统一姓氏3.“《辛丑条约》的签定,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是指A.冲击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B.帝国主义直接统治中国人民C.赔款数额巨大,增加了人民的沉重负担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4.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西汉起,许多朝代都采取措施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下列措施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设伊犁将军设立行省设西域都护B.设西域都护设立行省设伊犁将军C.设立行省设西域都护设伊犁将军D.设西域都护设伊犁将军设立行省5.“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这首歌所反映的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A.俄国十月革命B.巴黎公社革命C.英国宪章运动D.古巴社会主义国家建立6.下列口号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是A.拒绝在和约上签字B.誓死力争,还我青岛C.废除二十一条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7.你认为中国海军的近代化进程,应从下列哪一事件开始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维新变法D.甲午中日战争8.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中,最能说明中国领土主权遭到严重破坏的是A.割香港岛给英国B.赔款军费2100万元C.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D.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9.该图是1785年的广州十三行,是清政府唯一特许经营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此种情况反映了这个时期清朝\o"中国教育出版网\"A.实行“闭关锁国”政策B.被迫开放五口通商C.坚持重商轻农政策D.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10.红军长征的胜利,对中国革命最重要的意义是A.粉碎了国民党反对派对红军的“围剿”B.实现了北上抗日的目的C.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D.宣传了革命的思想11.1935年10月,毛泽东写下了《七律长征》,这首诗创作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之后A.井冈山会师B.遵义会议C.吴起镇会师D.会宁会师12.北伐战争最主要的成果是A.完成了全国的统一B.完成了反帝反封建任务C.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D.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13.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下列汉字演变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B.甲骨文、楷书、隶书、篆书C.金文、甲骨文、篆书、楷书D.金文、甲骨文、篆书、隶书14.如果把“苏联解体”、“第三次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等确定为一个学习主题,这个学习主题应该是(

)A.动荡与变革B.两极下的竞争C.和平与发展D.两极下的格局15.科技发展使人们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以下出现的情景不符合当时社会生活的是(

)A.1831年达尔文乘“贝格尔”号考察船作环绕世界的考察B.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消息通过互联网迅速传播C.1943年蒋介石乘飞机去埃及参加开罗会议D.2010年全市中考阅卷将全部采用网上阅卷二、材料解析题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材料二\o"中国教育出版网\"

\o"中国教育出版网\"图1江南制造总局

图2汉阳铁厂的高炉材料三在民族危机日趋深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示之下,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史称戊戌变法。材料四2008年5月26日,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抵达南京,27日上午拜谒了中山陵,缅怀孙中山先生。材料五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请完成:(1)材料二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什么重大事件?此事件的目的是什么?(2)材料三中所提的戊戌变法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3)材料四中提到了孙中山先生,为什么说他是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4)根据材料五回答,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什么?(5)中国的近代化探索艰难起步,曲折推进,对此你有何启示?参考17.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xml:namespaceprefix=st2/>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材料二①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材料三①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任何反帝活动。③从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一律拆毁,允许列强各国在北京到山海关沿线要地驻兵。④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材料四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时支持中国票数变化:1950年10票;1956年24票;1960年34票;1965年47票;1970年51票。(1)前三则材料的内容分别出自三个条约,请写出这三个条约的名称及这些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分别产生的影响。材料一条约:《_______》,影响:_________材料二条约:《_______》,影响:_________材料三条约:《_______》,影响:_________(2)根据材料四回答:1955~1970年中国在联合国获得的支持率呈现怎样的趋势?在这种趋势下,中国在哪一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3)从上述材料中不难看出,清政府的外交是软弱可欺的,而新中国的外交是日趋成熟的。你认为发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8.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完成问题: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在许多国家的人民付出了巨大代价之后,世界取得了暂时的和平。战后的世界是否能够维持持久和平?世界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的持久和平之路?人们在不断地思考……那些主导着世界发展方向的国家作出了影响整个人类社会的重大决策。(1)材料一中“那些主导着世界发展方向的国家”主要指哪些国家?列举这些国家作出的“影响整个人类社会的重大决策”的三个事例,并分别说明其历史作用。材料二有人认为,尽管冷战期间,美苏进行着激烈的意识形态的对抗,但是,冷战也包含着强大的稳定因素。整个冷战时期,也就是20世纪最长的一段和平时期。(2)就“整个冷战时期,也就是20世纪最长的一段和平时期”的观点,谈谈你的认识。材料三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其他国家则主张推进多极化进程。(3)结合材料三,举两例“美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的史实。(4)中国在积极“推进多极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举三例史实对此分别加以说明。三、问答题19.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以及改革开放,是20世纪中国人民经历的三次巨变。

摘自中共十五大报告请回答:(1)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历史的第一次巨变。这次巨变的具体表现是?(2)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是什么?(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进行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城市改革的重点又是什么?(4)从三次历史巨变中,你得到什么启示?(20.(6分)学以致用,探究问题。材料一:

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和“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材料二:文学来源于生活。鲁迅小说《阿Q正传》里描述了辛亥革命时期一个可怜可悲的中国最底层的百姓形象,他想投靠革命,把自己的辫子绕起来用一根筷子别在头顶,最后却落得被处死的悲惨下场。(1)根据材料一,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试用所学史实来说明你的观点。(2)根据材料二,鲁迅眼里的辛亥革命成效如何?(3)请结合以上两则材料评价辛亥革命?你认为应如何评价历史事件?21.挖掘旅游资源,发展地方经济。写出下列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中国革命“军旗升起的地方”长征途中确立毛泽东为核心党中央正确领导的会议地点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22.在合作中实现共赢是人类一直以来共同追寻的目标。历史上合作的事例有很多,请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有关“合作”主题的探究任务。【步骤一:史海回眸走进历史中的正当合作】(1)在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挑战的时候,国家间的合作能够化解危机和灾难。请以其中的典型史实加以说明。(2)20世纪90年代,欧洲为谋求共同利益,成立了一个什么组织?【步骤一:反思认识感悟正当合作的真谛】(3)你认为在当今世界下,相互间的合作应该遵循哪些原则?答案第=page44页,总=sectionpages55页答案解析部分(共有22道题的解析及答案)一、选择题1、A解析:根据所学,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被迫进行的战略转移,其他项错误。2、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秦始皇统一后的措施,图中展现的是文字的变化,所以应该是其统治措施中的统一文字,从而加强了各地之间的联系,不是货币、度量衡和姓氏,选择B项,CDA错误。3、D解析:《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军事上与外交上的条款则使清朝的都城置于帝国主义列强的武装控制之下,最终确立了清政府为帝国主义列强忠实走狗的地位,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西汉时期在西域设西域都护,元朝时期在西域设立行省,清朝乾隆时期在新疆设伊犁将军。故选B。5、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科学社会主义运动,题目中涉及的是1871年巴黎公社的第一次伟大的尝试,所以B项正确,C是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D时间错误A是1917年。6、D根据所学,五四运动性质是反帝爱国运动,所以能够体现该性质的主要是D项。7、B解析:洋务运动中筹划海防,兴建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是中国海军的近代化进程。8、A解析:根据所学,领土的丧失最能说明中国领土主权遭到严重破坏。9、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的有关内容。广州十三行,又称广东十三行、十三洋行、是清朝在广州设立的对外贸易特区内的十三家牙行,是清政府唯一特许经营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这反映了这个时期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A正确。故本题选A。10、C解析:根据所学,ABCD都是长征胜利的意义,但是最主要的是红军的主力得以保存,为以后的革命战争保存了力量。11、C解析:根据所学,1935年红军会师于吴起镇,所以做此诗。B是长征过程中召开的会议D是1936年红一、二、四会师的时间。12、C解析:根据所学,北伐战争最主要的成果是基本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但是并没有完成全国的统一、反帝反封建任务、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13、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汉字的演变过程。汉字演变顺序排列正确的是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故选A。14、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故选C。15、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科技革命的影响。1921年第三次科技革命还没有开始,没有互联网,故B项不符合当时社会生活。二、材料解析题16、答案:(1)洋务运动。自强和求富或维护清朝统治。(2)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3)成立了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以三民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4)民主和科学。(5)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斗争精神。解析:此题考查“近代化的探索”这一学习主题的内容,前四问主要考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这四个历史事件的基本知识,问题设置难度较小,基本上考查教材里现成的基本结论,无需发挥。最后一问侧重考查觉悟和认识,属于发散思维方面的东西,此问答题角度宽泛,只有把上述四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弄清楚之后,才能够有话可说。17、答案:(1)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2)上升趋势。第26届联合国大会。(3)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18、答案:(1)国家:英、法、美。事例及作用:[示例1]巴黎和会,签订《凡尔赛和约》等一系列对战败国的和约,确立了战后西亚、欧洲、非洲的资本主义统治秩序。华盛顿会议签订一系列条约,确立了战后东亚、太平洋地区的资本主义统治秩序。巴黎和会或《凡尔赛和约》决定建立的国际联盟,标榜维护和平,制裁侵略,但在制止侵略战争方面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示例2]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了英法美等国操纵国际事务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新秩序(或格局)。华盛顿会议,签订《九国公约》,使中国回复到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便利了美国对中国的扩张。(2)[示例1]苏美两个大国对抗,经常有冲突发生,但两大国之间没有发生战争。冷战期间发生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因地区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等引发的局部战争,都没有发展成为世界大战。[示例2]与20世纪前50年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相比,冷战时期尽管有大国之间的矛盾冲突不断发生,有局部地区的战争不断发生,但都没有发展成为世界大战。(3)美国不断干涉别国事务和插手地区争端,如伊朗核问题、朝鲜核问题等;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发动科索沃战争,肢解南斯拉夫联盟;美国单方面发动伊拉克战争,至今战火不停;美国不顾国际社会反对,部署导弹防御系统,造成国际社会的不安定等。(4)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以实际行动稳定亚洲和世界经济、政治秩序;参加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有利于亚太地区和世界的经济发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推进经济全球化趋势;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加强了中国与俄罗斯和中亚各国的合作,中国发挥了主导作用;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以负责任的行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积极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对亚非拉的和平稳定作出贡献(答出具体事例也可);协调国际事务,中国参加朝鲜半岛核问题六方会谈等。三、问答题19、答案:(1)推翻了清朝的统治,(1分)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1分)(答建立了中华民国也给1分)(2)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2分)(3)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答分田包产到户,自身盈亏也给2分)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2分)(4)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分)(答努力学习等内容的,只给1份)解析:试题分析:(1)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历史的第一次巨变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具体表现是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2)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是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进行改革的主要措施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4)从三次历史巨变中,得到的启示: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考点:本题考查的是20世纪中国的三次历史性巨变点评:关于20世纪中国的三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以及改革开放,学生还要掌握其领导者,分别是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关于辛亥革命的影响,还包括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关于三大改造的史实,学生还要掌握三大改造的方式:农业、手工业走合作化道路,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另外,学生还要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0、答案:(1)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的皇帝梦最终破灭。(2)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现状,或辛亥革命没有能够给中国百姓带来福音等。(3)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动历史的进步;但是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中国百姓依旧在水深火热中挣扎。评价历史事件要多方寻找资料,力求全面,不能武断下结论,要论从史出,实事求是。解析:试题分析:(1)依据材料“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和“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可知当时宣传革命主张和接受主张的人越来越多,体现出了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复辟帝制,短暂的张勋复辟,都说明了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依据材料“辛亥革命时期一个可怜可悲的中国最底层的百姓形象,他想投靠革命,把自己的辫子绕起来用一根筷子别在头顶,最后却落得被处死的悲惨下场”可知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现状,或辛亥革命没有能够给中国百姓带来福音(3)结合所学知识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动历史的进步;但是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中国百姓依旧在水深火热中挣扎。结合所学评价历史事物应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考点: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