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诗的鉴赏总结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1页
写景诗的鉴赏总结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2页
写景诗的鉴赏总结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3页
写景诗的鉴赏总结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4页
写景诗的鉴赏总结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景物描写类诗歌命题角度与答题思绪

1/29学习目标

1.了解景物描写类诗歌命题角度2.掌握诗歌景物描写题各题型解题思绪,学会准确组织表述答案2/29(一)写景次序:

空间角度(上下远近、高低俯仰等)

时间角度

3/29(二)经过不一样感官来写景

视觉、听觉、嗅觉、

味觉、感(触)觉4/29(三)景物描写惯用手法:

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大、对偶

主要表现手法: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白描、工笔细描(色彩)、衬托

5/29例1、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下列问题。〔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

周德清①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注〕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②淀:即蓝靛,蓝色染料。(1)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浔阳山水图。请从写景次序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明赏析。6/29例题1参考答案:1、由远及近:一二句写万里长江宛如平铺着一条白色绸带,淮山点点愈加青翠,是远景;三四句写几片江帆疾飞如箭,千尺山泉直泻如电,是近景。2、由地面到天空:由前四句关于长江、淮山、江帆、山泉等地面景物描写转到后三句晚云、新月、塞鸿等天空景物描写。诗人经过观察角度不停改变,极富层次地展现给我们这幅色彩绚丽浔阳山水图,诗人融情于景,表示了对浔阳山水喜爱和赞美之情。7/29宿洞霄宫①

林逋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

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注:①洞霄宫:在今浙江余杭县南大涤洞,一向是游览胜地,道家认为大涤洞是第七十二福地。唐代建有天柱观,北宋更名为“洞霄宫”。(1)此诗颔联写景极有特点,请结合诗句从两个方面作详细赏析。(4分)

例28/29①色彩绚丽。用了“碧”、“红”、“青”、“白”四字,铺开一幅彩绘画。见得秋山秋水,一派鲜艳,毫不枯淡。②生机活泼。涧水在奔流,树林有点染,是活景,一派活泼,一片生机。③强烈对比。涧是碧色,却流红叶;树是青,却映白云。④动静相生。“流红叶”何其急忙,“点白云”何等悠闲。⑤俯仰相衬。“碧涧……”是向下看,“青林……”是抬头看,俯仰之间何等空阔自然

。例2答案:9/29从“写景次序”角度设问题解题思绪:1、点明写景次序2、详细描绘图景及景物特点3、明确从不一样次序写景效果4、点明景情关系,表示诗人情感10/29例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雨后池上刘攽(bān)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试从“静”与“动”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11/29例题3参考答案:1、一、二两句写雨后池面平静如同轻轻拂拭明镜倒映出池塘边房檐和楹柱,表现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静态。

2、三、四两句描写突然一阵风起,万千杨柳枝条袅娜飘动,抖落一身水珠,洒向池中荷叶,传来嗒嗒万点声,表现了雨后池上清新活泼动态之美。3、整首诗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富于动静改变之美雨后池塘春景图。诗人融情于景,形象生动地表示了对眼前景物喜爱之情。

12/29例4:

余杭四月

[元]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

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

[注]

①朱樱:樱桃一个.②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

诗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各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个并结合诗句简明分析.(3分)13/29例4答案:第一步:使用对比手法。(1分)第二步:如上下句之间朱樱与绿草、青豆与白鹅鲜明对比(上句中朱樱“朱”与青豆“青”、下句绿草“绿”与白鹅“白”对比)。(1分)第三步:表现出景物色彩鲜丽以及作者闲适而悠闲情怀。(1分)14/29从“表现手法”角度设问题解题思绪:1、点明手法2、详细描摹图景及特点3、明确手法效果,点明景情关系,表示诗人情感15/29例题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江行

[宋]严羽暝色蒹葭外,沧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歌。(1)请从“景”与“情”关系角度,赏析本诗颔联。(4分)

16/29例题5参考答案:1、颔联前一句写了“残”雪和失群“孤雁”,给人以悲凉、孤寂之感;2、后一句写“新月”升起带动潮水涌起,实际是写“新月”引发自己“思乡之潮”。3、诗人融情于景。寄寓了自己羁旅之苦、思乡之感。17/29从“景”与“情”关系角度设问题解题思绪:1、详细描摹了怎样景及景物特点2、点明情和景关系3、表示了怎样情感18/29例6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三年饥走荒山道”奔走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此诗描绘了怎样景物?表示了诗人怎样情感?19/29答:1、这是一副明净绚丽春景图。(步骤一)2、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滩上静睡不动(步骤二)。3、诗人寓情于景,表现了诗人在结束奔走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心境(步骤三)。

例题6参考答案:20/29例7鹧鸪天·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些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幌子。词上阙描绘了什么样景象?请简明叙述。(5分)21/29例7答案:1、词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景象。(第一步)2、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黄昏树林,晚归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第二步)3、表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热爱。(第三步)22/29明确“意境类”解题思绪:⑴描绘诗中展现图景画面。

(抓住诗中主要景物,用自己语言再现画面,描绘语言力争优美)

⑵概括景物所营造意境特点。(如孤寂冷清、萧瑟凄凉、恬静优美、华美壮丽、清新自然等。)⑶把握意象详细分析作者思想感情。

23/29课堂小结:思索:景物描写类鉴赏题普通解题思绪24/291、描摹景物、点明景物特点2、点明手法及其效果3、点明景情关系,表示诗人情感25/29(一)从直接与间接角度看: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二)从利用修辞角度考虑:比喻对比夸大比拟借代双关反问设问互文等(三)从利用表现手法角度考虑:衬托对比渲染衬托引用典故象征铺陈白描(四)从景物动静角度来写:动静景结合以动写静以静写动景物描写常见方法:26/29(五)从观察角度立足点层次来写:远看与近观结合仰视平视与俯视结合空间上下结合高低结合时间(六)从调动感觉角度来写(诸觉结合):视觉(形色)听觉(声)嗅觉(气味)味觉触觉或通感(七)从分析景物全景与特写景来考虑:粗笔勾勒与工笔细描(点面结合)(八)从分析景物色彩搭配角度来考虑:突出景物色彩,重视色彩多样与谐调景物描写常见方法:27/29巩固练习1、阅读下面诗,回答下列问题。山居即事王维寂寞掩柴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