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文学交叉学科研究-文学文体学视角_第1页
语言学文学交叉学科研究-文学文体学视角_第2页
语言学文学交叉学科研究-文学文体学视角_第3页
语言学文学交叉学科研究-文学文体学视角_第4页
语言学文学交叉学科研究-文学文体学视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言学文学交叉学科研究-文学文体学视角2024/4/13语言学文学交叉学科研究-文学文体学视角提纲要点Style的定义文体学的理论与实践:定义、范围、性质和方法现代文体学的发展进程西方文体学的新发展主要流派划分语言学、文学交叉学科研究—文学文体学视角综述语言学文学交叉学科研究-文学文体学视角STYLE的定义styleasrhetoric—Gorgias(风格即修辞);styleasform—Aristotle(风格即形式);styleaseloquence—Cicero(风格即雄辩术);properwordsinproperplaces—Swift(在恰当的地方使用恰当的词);Lestyle,c’estl’hommememe—Buffon(文如其人)

;Lestyle,C’estajouteraunepenseedonneetouteslescirconstancespropreaproduiretoutl’effectqueproduirecettepensee.—Stendhal(赋予既定思想并适合产生出它应有效果的全部形式)

;styleaspersonalidiosyncrasy—Murry(个人表达上的特点)

;语言学文学交叉学科研究-文学文体学视角styleastechniqueofexposition—Murry(解说技巧)

;styleasthehighestachievementofliterature—Murry(文学的最高成就)sayingtherightthinginthemosteffectiveway—Enkvist(以最有效的方式讲恰当的事情)

;styleasashellsurroundingapre-existingcoreofthoughtorexpression—Enkvist(环绕已存在的思想感情或感情内核的外壳)

;styleasthechoicebetweenalternativeexpressions—Enkvist(在不同表达方式中的选择)

;styleasasetofcollectivecharacteristics—Enkvist(集合特点的综合)

;styleasthoserelationsamonglinguisticentitiesthatarestatableintermsofwiderspansoftextthanthesentence—Enkvist(超出句子以外的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

;语言学文学交叉学科研究-文学文体学视角styleasequivalence—JakobsonandLeviStrauss(结构的对等);styleasfunction—ThePragueSchoolapproach(风格即功能);styleasforegrounding—Mukarovsky(风格即突出);styleasdeviation—Spitzer(对于常规的变异);styleastransformation—Ohmann(语言结构的转换);styleasmeaningpotential—Halliday(风格即意义潜势);styleasexpressiveness—Ullman(认知意义的表达)。Languageisthedressofthought.—SamuelJohnson(语言就是思想的外衣)[1-21Quotedfrom刘世生1992:“文体学的理论实践与探索”《英语语言文学专刊》语言学文学交叉学科研究-文学文体学视角一、文体学的理论与实践(一)文体学的范围、性质和方法定义:文体学是连接语言学和文学批评的桥梁范围:作为介于语言学和文学两者之间的跨领域学科性质:文体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文学批评的方法,它的客观性有别于语言学的客观性。任务:它的任务是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知识对文学作品的语言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帮助读者从语言技巧和思想内容的关系这个角度去更深入地理解、合理地解释和充分地欣赏作品。语言学文学交叉学科研究-文学文体学视角文体学的任务刘世生(1994)曾谈到Lang和Toolan对文体学的研究提出三个任务:即(1)为外语教学服务;(2)为语言学理论提供一个应用的基地;(3)为文学研究提供一种方法。胡壮麟(1996)认为,文体学的根本任务应当是揭示文体的本质,寻找进行文体分析的有效方法,探讨各种文体特征的表现形式和交际效果,对具体语篇进行分析,等等。文体学在为外语教学服务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文体学一方面深入浅出地将语言学和文学的知识传输给学生,另一方面通过对不同长度的语篇段落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将主观感受客观化,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对外语的鉴赏和应用能力,在高年级可替代四年一贯的精读课。(《文体学研究在中国的进展》2004,P15)Widdowson(1975):文体学是联结文学批评和语言的桥梁。顾曰国(1990)认为Stylistics是语言学家和文学批评家用现代语言理论和方法分析文体、风格的产物。王佐良:在(1984)《英语文体学引论》的审稿会上指出英语专业学生对四年一贯的精读课不感兴趣,文体学有可能替代高年级精读课。语言学文学交叉学科研究-文学文体学视角(二)文体学的定义

文体学是用语言学的方法研究文体的学问。1.语体学:研究语言的各种变体按交际媒介分:口语、书面语按交际双方的关系:正式/非正式/亲密语体按社会实践活动:法律/科技/新闻/广告/体育报道/商业/医学/文学/日常用语按信息的传递特点:电报/电话/信函用语等等语言学文学交叉学科研究-文学文体学视角2.

文学文体:研究语言在文学中的运用情况。以语言学的方法为工具,对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语篇进行描述和解释。语言学家:把作品当成提供语言素材的文本(text),以展示文本内各种成份之间的结构关系。文学批评家:把作品当成信息(message),致力于发掘作品审美意义和社会到德意义。文体学家:把作品当成语篇(discourse),当成一种交际形式,说明作品的语言成分怎样组合起来创造信息,探讨哪些语言特征最具有文体效果,有助于该作品完成其交际功能。语言学文学交叉学科研究-文学文体学视角比较:文体分析、语言学分析、文学批评语言学文学交叉学科研究-文学文体学视角3.理论文体学:研究文体观和方法论Stylistics一词由两部分组成:styl+istics:前者指文体,后者指语言科学。Style有三个层次:1)文体:说话/写作的格调,它随时变化,由非正式到十分正式,看具体情景、对象、地点、话题等因素而定。2)语域:特定群体所用的特殊语言变体,这群体或者有共同的职业(如医生、律师),或者有共同的兴趣(如集邮者,足球爱好者),因而有特定的语言变体。3)风格:特有的说话或写作方式,如莎士比亚的风格、弥尔顿的风格、十八世纪的风格、意识流风格等等。(以上内容参见王宗炎英汉教学语言学词典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版,第370,321页)语言学文学交叉学科研究-文学文体学视角4.文体学的方法论文体学的方法论基础是语言科学。1)语言学理论对文体观有着直接的影响。

雅各布森-斯特劳斯(styleasequivalence—JakobsonandLeviStrauss)的定义“风格即结构的对等”是结构主义的强调文体成分之间的关系;

奥曼的定义styleastransformation—Ohmann(语言结构的转换)是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强调语言结构通过在不同层次间的转换所起的文体作用;

韩礼德的定义styleasmeaningpotential—Halliday(风格即意义潜势)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注重语言的社会性所具有的文体效果2)文体学运用语言学的方法分析语言形式的文体作用。同时,文体学的方法也来自文学批评和修辞学。语言形式分为语音语相(graphology)词汇句子与片等层面。

语言学文学交叉学科研究-文学文体学视角二、现代文体学的发展进程CharlesBally(1865-1947):创始人、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继承人。借用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体系对传统文体学进行反思,力图将文体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建立起来。主要研究口语体TeDeStylistiqueFrancaise法语语体学,法国文体学(1909)

语言学文学交叉学科研究-文学文体学视角二、现代文体学的发展进程国内文体学研究的兴起及发展胡壮麟(2000:65):认为Bally把文学文体学排除在文体学之外秦秀白(1986:4):认为Bally的语体学对文体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它使我们从语言的社会功能较度,去考察不同的社会情景的语言变体,为文体学开辟了广阔的研究领域。语言学文学交叉学科研究-文学文体学视角二、现代文体学的发展进程60年代语体学三个阶段(程语民(1969:20))1.初创阶段(60年代初)ModernEnglishStructure(B.M.H.Strang,1962);Languagevarieties(Catford,1961);TheFiveClocks(MartinJoos,1962)语言学文学交叉学科研究-文学文体学视角二、现代文体学的发展进程2.

语境研究阶段

AspectsofVarietiesDifferentiation(MichealGregory,1967)LanguageandSituation(MichealGregory&Susanne,1978)LinguisticsandStyle(EnkvistN.E.,SparserJ.W.,GregoryM.J.,1964)语言学文学交叉学科研究-文学文体学视角二、现代文体学的发展进程3.分析语体语言特征阶段InvestigatingEnglishStyle(Crystal&Davy,1969)《论文体的定义》(芬兰文体学家Enkvist,1964)苏联:《报纸上的俄语》(1971),《社会语言文体》(1973),《科技著作的语言》(19730,《俄语修辞讲义——科学语体》(1976)(参见王佐良1987:503)语言学文学交叉学科研究-文学文体学视角二、现代文体学的发展进程国内文体学的兴起和发展(80-90年代)秦秀白:《文体学概论》(1986)王佐良、丁往道:《英语文体学引论》(1987)侯维瑞:《英语语体》(1988)程语民:《英语语体学》(1989)徐有志:《现代文体学》(1992)文学文体:申丹,王守元等刘世生(导读,2000),胡壮麟《理论文体学》(2000)语言学文学交叉学科研究-文学文体学视角二、现代文体学的发展进程70年代后:语言研究+文学研究1.语言语文学的相互联系;2.什么是文学,文学语篇语其他类型的(非文学)语篇的区别是什么,怎样区别;3.什么是文体(风格),文体从哪儿产生的;4.语言文学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5.文体学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是什么以及与上述课题相关的各种问题语言学文学交叉学科研究-文学文体学视角二、现代文体学的发展进程文体学:语言学与文学批评之间的链接点(Windowson)形式主义文体学(FormalistStylistics)功能主义文体学(FunctionalistStylistics)感情文体学(AffectiveStylistics)女权主义文体学(FemistStylistics)批评文体学(CriticalStylistics)教学文体学(PedagogicalStylistics)语用文体学(PragmaticalStylistics)认知文体学(CognitiveStylistics)语言学文学交叉学科研究-文学文体学视角三、西方文体学的新发展:语言学、文学交叉学科研究—文学文体学(一)依据不同标准划分形式主义文体学功能文体学(功能主义文体学)话语文体学批评文体学(社会历史文化文体学)语言学文体学语用文体学认知文体学计算问体学(或计量文体学、语料库文体学)修辞文体学叙事文体学教学文体学语言学文学交叉学科研究-文学文体学视角(二)依据文体学家在研究中所采用的语言模式划分:形式主义文体学指采用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布龙菲尔德描写语言学、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等形式主义语言学理论来进行分析的文体学派,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曾兴盛一时。功能文体学(功能主义文体学)是采用系统功能语法进行分析的文体学派,在70年代构成文体学的主流方向,现在依然较为活跃。语言学文学交叉学科研究-文学文体学视角话语文体学:是采用话语分析模式和语篇语言学等来进行分析的文体学派。语用文体学:特指采用语用学模式进行文体分析的派别,90年代以来较有影响(在“话语文体学”未成气候之前,这方面的研究往往构成“话语文体学”的一部分)。认知文体学:90年代中期以来发展迅速,是目前的一个主流方向。于此相类似,“计算文体学”也是根据分析途径进行的划分,但关注的是技术工具或手段而不是语言模式。语言学文学交叉学科研究-文学文体学视角(三)以研究目的为主要依据划分:语言学文体学、文学文体学、批评文体学语言学文学交叉学科研究-文学文体学视角(四)以研究对象划分:文学文体学:文学作品普通文体学:非文学作品如日常对话、新闻报道、科技写作等教学文体学:1.以改进教学为目的;2.以教学为范畴,涉及教学中的文体分析叙事文体学:一是跨学科标准,将借鉴叙事学模式的研究称之为叙事文体学;二是以分析对象为标准,将对叙事作品的文体分析称之为叙事文体学语言学文学交叉学科研究-文学文体学视角CognitiveStylistics(认知文体学)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方语言学、文体学、叙事学等领域均出现了“认知转向”。在JohnBenjamins出版社2002年推出的《认知文体学》(CognitiveStylistics)这部论文集的前言中,作者ElenaSemino和JonathanCulpeper将“认知文体学”界定为跨语言学、文学研究和认知科学的文体学派,这一流派将以下两者有机结合:(1)对文学文本精确细致的语言学分析;(2)对文本生产和接受所涉及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的系统关注。语言学文学交叉学科研究-文学文体学视角认知文体学四篇论文1.语言学分析和认知分析之间的互补性

Howcognitioncanaugmentstylisticanalysis(MichaelBurke,EuropeanJournalofEnglishStudies2005年第2期)(《认知如何能给文体分析添砖加瓦》)主要采用了三个认知理论工具:(1)图形与背景;(2)意象图式;(3)认知隐喻。2.概念整合(conceptualintegration)Thepoemascomplexblend:conceptualmappingsofmetaphorinSylviaPlath’s“TheApplicant”(MargaretH.Freeman,LanguageandLiterature2006年第1期)语言学文学交叉学科研究-文学文体学视角3.散文叙事:整合策略的选择与叙述视点的关系Blendingandnarrativeviewpoint:JonathanRaban’stravelsthroughmentalspaces(BarbaraDancygier,LanguageandLiterature2005年第2期)

MentalSpacesinGrammar(2005)4.心理实验:“语篇分裂”(textfragmentation)与读者反应的关系Capturingtheattentionofreaders?Stylisticandpsychologicalperspectivesontheuseandeffectoftextfragmentationinnarratives(CatherineEmmott,JournalofLiterarySemantics2006年第1期)实证研究项目“Stylistics,TextAnalysisandCognitiveScience”语言学文学交叉学科研究-文学文体学视角CriticalStylistics(批评文体学)揭示语篇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

聚焦于涉及种族、性别、阶级的政治意识形态SaraMills《女性主义文体学》(1995)JeanJacquesWeber《小说批评分析》(1992)RogerFowler《语言学批评》(1986)1.语篇语义模式与福柯的意识形态理论相结合Textsemanticsandtheideologicalpatterningoftexts(RobinMelrose,CriticalDiscourseStudies2005年第一期)语言学文学交叉学科研究-文学文体学视角2.语言风格和社会身份之间、语言使用和语言环境之间构成的关系Style-shiftinginEdithWharton’sTheHouseofMirth(DavidHerman,LanguageandLiterature2001年第1期)3.性别问题的隐喻:“批评”的目的与“认知”和“语用”的方法相结合Towardsacriticalcognitive-pragmaticapproachtogendermetaphorsinadvertisingEnglish(MarisolVelasco-Sacristán,PedroA.Fuertes-Olivera,JournalofPragmatics2005年第11期)语言学文学交叉学科研究-文学文体学视角FunctionalStylistics(功能文体学)朱永生《功能语言学导论》(/f/22981985.html

韩礼德《功能语法导论》/f/22712334.html三种“纯理功能”(又称“元功能”):第一种为表达说话者经验的“概念功能”;第二种为表达说话者的态度、评价以及交际角色之间关系等因素的“人际功能”;第三种为组织语篇的“语篇功能”

)1.采用及物性模式分析说明作者是如何通过语言手段来实现叙述观点的转换

Linguisticfunctionandliterarystyle:aninquiryintothelanguageofWilliamGolding’sTheInheritors(Halliday1969)语言学文学交叉学科研究-文学文体学视角2.采用及物性模式来研究通俗浪漫小说话语结构中的事件组合安排Smokeandmirrors:EventPatternsinthediscoursestructureofaromancenovel,(MaryEllenRyder,JournalofPragmatics1999年第8期)3.通过分析及物性结构的变化来揭示人物的精神变化过程TransitivityandmentaltransformationinSheilaWatson’sThedoublehook(纪瑛琳,申丹,LanguageandLiterature2004年第4期)语言学文学交叉学科研究-文学文体学视角DiscourseStylistics(话语文体学)1.采用话语分析模式来研究诗歌中的人物会话

Poetryandconversation:Anessayindiscourseanalysis(RonaldCarter,Language,DiscourseandLiterature:AnIntroductoryReaderinDiscourseStylistics

(London:UnwinHyman,1989))2.对有目的的会话过程进行话语功能分析

“Whatmakesyouthinkyouexist?”:AspeechmoveschematicanditsapplicationtoPinter’sTheBirthdayParty

(MichaelToolan,JournalofPragmatics2000年第二期)语言学文学交叉学科研究-文学文体学视角Pragmastylistics(语用文体学)采用语用学模式或从语用的角度展开的文体分析从语言特征的角度来辨认广告话语中的“理由”和“促动”的语用建构

‘Reason’and‘Tickle’aspragmaticconstructsinthediscourseofadvertising(PaulSimpson,JournalofPragmatics第33卷(2000年第4期))2.探讨共享规约和话语预设如何在文学中起作用,作者如何故意违反以取得特定的效果

Thepragmaticsofdetection:PaulAuster’sCityofGlass

(SiobhanChapman,ChristopherRoutledge,LanguageandLiterature1999年第3期)语言学文学交叉学科研究-文学文体学视角ComputationalStylistics(计算文体学,也称“计量文体学”、“语料库文体学”

)计算语言学利用数学方法,通常在计算机的帮助下进行研究。(J.Richardsetal.,LongmanDictionaryofLanguageTeaching&AppliedLinguistics,2000:90)计算文体学采用统计学和计算机辅助的分析方法来研究文体的各种问题。(K.Wales,ADictionaryofStylistics,2001:74)计算文体学则是利用统计学和计算机来研究文体问题,而

计算语言学利用统计学和计算机来研究语言问题语言学文学交叉学科研究-文学文体学视角1.对作品和作为其比较对象的相关语料库进行词语方面的计量分析,研究相关词语(以及词的搭配、词汇语法)的结构意义、主题意义和历史文化意义

“ConradintheComp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