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云南省楚雄州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历史检测模拟试题(有答案)_第1页
2023-2024学年云南省楚雄州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历史检测模拟试题(有答案)_第2页
2023-2024学年云南省楚雄州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历史检测模拟试题(有答案)_第3页
2023-2024学年云南省楚雄州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历史检测模拟试题(有答案)_第4页
2023-2024学年云南省楚雄州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历史检测模拟试题(有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云南省楚雄州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历史试卷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把正确答案字母填入表格,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1.作为中国人类历史的开篇,元谋人被写入中国历史教科书首页。其主要原因是()A.元谋人遗址是我国唯一的一处古人类遗址B.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C.元谋人已经能够制作工具D.元谋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2.为了纪念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发现90周年,2019年5月18日,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开展了“承载历史展望未来”主题系列活动。下列图片能反映北京人生活状况的是()A. B. C. D.3.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要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最重要的途径是()A.神话传说B.史书记载C.学者推断D.考古发掘4.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根本原因是()A.建筑技术的进步

B.人工取火的发明C.饲养水平的提高

D.生产工具的改进5.河姆渡和半坡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A.会建造房屋B.能制作陶器

C.原始农业的出现D.能饲养家禽家畜6.殷人用龟甲、兽骨占卜后,把占卜日期、占卜人、所占之事、吉凶应验情况刻在甲骨之上。所记内容涵盖祭祀、农业生产、田猎、风雨、战争、疾病等。这说明甲骨文()A.记录了商代人的社会生活 B.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C.均以隶书的字体进行呈现 D.是了解夏朝社会的主要依据7.山西省简称“晋”,山东省简称“鲁”。这些简称源于下列哪一制度()A.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D.内阁制8.下列人物中,具有“部族联盟首领”与“奴隶制国家国王”双重身份的是()9.《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材料反映了()A.禅让制开始出现B.世袭制开始代替禅让制C.分封制开始出现D.分封制开始代替禅让制10.仔细观察下图,它反映的是()

A.河姆渡人的生活景象 B.半坡居民的居住条件

C.尧舜禹时期的生活状况 D.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11.下列我国早期国家更迭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夏——商——西周 B.商——夏——西周C.夏——西周——商 D.西周——商——夏12.推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进步的最根本原因是()A.各诸侯国纷纷实行变法B.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战争C.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推广D.封建制度的确立13.青铜器体现了夏商周时期高度发达的文明。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是()A.商代铜爵 B.四羊方尊 C.司母戊鼎 D.西周利簋14.小明同学在刚结束的模拟考试中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妈妈赶紧说:“我们要好好教育孩子,使他进步。”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其中爷爷的言论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接近()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15.“东流不尽秦时水,润泽天府两千年”,这幅对联赞美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项著名工程?()A.都江堰B.长城C.大运河D.灵渠16.易中天说:“秦,虽死犹存,他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B.统一六国,建立秦朝C.派遣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D.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17.()A.春秋争霸 B.战国称雄C.秦灭六国D.楚汉之争18.“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因素是()A.严刑峻法,法家思想治国B.奖励耕织,推广铁器牛耕C.整顿吏治,严惩外戚宦官D.轻摇薄赋,减轻农民负担19.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是()A.地方豪强独霸一方B.朝中大将篡夺皇位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20.阅读小明同学绘制的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局部),其中空白处应该是()A.夏朝

B.商朝

C.战国

D.东汉21.《三字经》中有云:“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其中“五霸”中最早出现的霸主和“七雄”中最后胜出的诸侯国分别是()A.齐桓公、齐国

B.晋文公、齐国

C.齐桓公、秦国

D.楚庄王、秦国22.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骤增,下列哪些变法内容最能体现商鞅“富国强兵”的方略()A.编定户口,奖励打仗有功的人B.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建立县制C.建立县制,编定户口D.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奖励打仗有功的人23.“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下列属于“秦皇汉武”共同点的是()①都统一了货币;②都实行了思想专制;③都加强了中央集权;④反击匈奴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4.东汉后期,由于朝政治腐败败、时局动荡不安,导致农民大起义爆发。这次起义的领导者是()A.刘邦B.项羽C.张角D.陈胜、吴广25.秦朝统治者打击儒学,西汉统治者却推崇儒学,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现实需要的变化B.农民战争的推动C.儒学自身的发展D.统治者的个人喜好二、非选择题(本题有四个大题,共50分)26.(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第一地点(猿人洞)2009—2014年的清理发掘过程中,古人类用火遗物、遗迹密集出现……这次考古发掘发现一些动物的骨骼完全炭化,内外都黑色,可判断是火烧的结果。另外还发现有石灰岩被烧成白色的石灰,而这只有在高温且持续燃烧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同时,还发现可以被称为火塘的两三处集中用火的部位,在火塘内部及周围,有大量燃烧过的物质。——《人民日报》材料二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材料三人们砍去树木,铲除荆棘和杂草,晒干后焚毁,灰烬成了天然的肥料,进行简单的松土平整后即行播种,这种原始农业通常称之为刀耕火种。农业的发明无疑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所以新石器时代被誉为“农业革命时代”。——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根据材料一,指出两个新发现的“北京人”用火证据。(2分)(2)根据材料二的图片,你能得出哪些历史信息?(2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1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3分)(4)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研究历史的主要证据来源是什么?(2分)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12年,孙中山先生撰写了一篇歌颂祖先的祭文:“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而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惟有我先。”32个字,表达了炎黄子孙对始祖的感恩追思之情。材料二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新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译文:华夏民族不是个单一民族独自形成的,而是从远古时代以来,各民族犬牙交错,比邻相居,通过不断接触,相互交流,排除各自之间关于习俗、语言、文化等等方面的差异,而是趋向于走向同一文化认同,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交融,形成了统一民族的雏形,我们后世人称呼为诸夏民族)——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材料三(1)材料一中的“轩辕”指的是谁?(1分)他与炎帝一起被后人尊崇为什么?(2分)“平定蚩尤乱”指的是哪一场战役?(2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何特点。(3分)(3)材料三反映出大禹身上有哪些美德?(2分)(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归纳一个恰当的学习主题。(2分)28.(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获得世界各国人民的敬重。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在巴黎集会上就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蔡志忠《孔子说:仁者的叮咛》材料二:孔子在30岁时开办了私学,招收各个阶层的学员入学,宣称任何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他依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使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开发,成为有用之才。材料三: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根据材料一思考,孔子提出了怎样的治国主张?(2分)这一主张是孔子思想哪一核心内容的具体体现?(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孔子在教育事业最大的影响和在教育上的主张。(4分)(3)材料三中孔子的言论告诉我们哪些学习道理?(2分)(4)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给我们介绍你知道的孔子。(2分)

29.(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特别是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材料一: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戡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摘编自《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材料二: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摘编自《“大一统”之梦》材料三: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日“皇帝”。命为制,令为诏,除谥法。……于是分天下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四:“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复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卒定变法之令。——《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新法)“行五年,秦人富强”,“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1)根据材料一,归纳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的作用。(2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汉武帝选择的“统治思想”是什么?(2分)(3)从材料三中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1分)材料中反映出“王”采取了哪两项措施?(2分)这两项措施对后世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2分分)(4)秦始皇既是千古一帝,又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请列举出他暴政的表现。(2分)(5)材料四中主持变法的人是谁?(1分)请根据材料概括其主张。(2分)并结合所学指出变法中促进农业生产的措施是什么?(2分)

七年级历史答案选择题(本题有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BCDDBAADBDACC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CADDDCCCDACA二、非选择题(本题有四个大题,共50分)26.10分(1)一些动物的骨骼完全炭化,内外都黑色;石灰岩被烧成白色的石灰。(2分)(2)河姆渡人会种植水稻,制作陶器。(2分)(3)刀耕火种(1分)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3分)(4)遗址和文物(2分)27.12分(1)黄帝(1分)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2分)涿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