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血及相关知识课件_第1页
静脉输血及相关知识课件_第2页
静脉输血及相关知识课件_第3页
静脉输血及相关知识课件_第4页
静脉输血及相关知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识静脉输血及相关知识输血制度(1)抽血交叉配血查对制度①认真核对交叉配血单,病人血型化验单,病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号、住院号、腕带。②抽血时要有2名护士(一名护士值班时,应由值班医师协助),一人抽血,一人核对,核对无误后执行。②抽血(交叉)后须在试管上贴条形码,双人核对后送血库。。③血液标本按要求抽足血量,不能从正在补液肢体的静脉中抽取。④抽血时对化验单与病人身份有疑问时,应与主管医生、当值高年姿护士、责任护士重新核对,不能在错误验单和错误标签上直接修改,应重新填写正确化验单及标签。(2)取血查对制度到血库取血时,应认真核对病区号、床号、姓名、性别、血袋号、血型、输血数量、及血液有效期及交叉配血实验结果,必须准确无误;血袋须放入清洁容器内取回。静脉输血及相关知识输血查对制度

1.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方可输血。2.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年龄、住院号、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诊与输血报告单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并在输血报告单上签字。3.取回的血液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血,更不能存入普通冰箱。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4.输血前用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多袋血液时,输完一袋用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5.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年龄和病情调整输血速度。并严格观察输血有无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停止输血,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和输血科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6.输血完毕,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应逐项填写患者反应卡,并返还输血科,输血科每月统计上报医务科。医护人员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帖在病历中存档。

静脉输血及相关知识输血注意事输血前必须仔细核对病人和供血者姓名、血型和交叉配合血单,并检查血袋是否渗漏,血液颜色有无异常。除了生理盐水外,不可向全血或浓缩红细胞内加入任何药物,以免产生药物配伍禁忌或溶血。例如,加入葡萄糖液,会使输血器内剩余的红细胞发生凝集,随之发生溶血。输血过程中要严密观察病人有无不良反应,检查体温、脉搏、血压及尿的颜色等。输血完毕后,血袋应保留2小时,以便必要时进行化验复查。速度输血速度需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成人一般调节在60~80滴/分,老年或心脏病病人30滴/分,小儿每分钟为10滴左右。对大量出血引起的休克,应快速输入所需的血量;对血容量正常的贫血,则每次输血量不可过多,以200~400ml为宜。静脉输血及相关知识输血流程

输血前准备→输血遗嘱(输血同意书、临床输血声请单)→护士采血→检验科送检→取血→取血注意事项,确认输入遗嘱有效→确认输血→治疗室查对→床旁核对(两名注册护士查对:三查:血的有效期、血液有无凝血块或溶血、血袋封口是否严密、有无破损。八对受血者姓名、床号、住院号、血型、交叉配血实验结果、血袋编号、血液成分、血量是否相符)→输血→先慢后快,记录输血过程→输血观察→两名核对护士在输血三联单上签时间、姓名→输血袋留存24小时(送输血科)→护士长及助理签字确认静脉输血及相关知识输血不良反应及处理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了用原来疾病不能解释的、新的症状和体征。输血不良反应按发生的时间分为即发反应(24小时内)和迟发反应(24小时后)。按免疫学分类,可分为免疫反应和非免疫反应。静脉输血及相关知识输血不良反应分类

静脉输血及相关知识(一)发热反应输血引起的不良反应几乎有一半左右是发热反应。引起发热反应的原因很多,这里专指非溶血性发热输血反应(简称发热反应)。其定义是输血期间或输血后1~2小时内,受血者体温升高1℃以上,并以发热和寒战为主要临床表现,而且能排除溶血、细菌污染、严重过敏等原因引起的发热。引起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免疫因素和非免疫因素两类,前者为多次输血或妊娠,受血者体内逐渐产生白细胞和血小板抗体.再次输血时,可与供者的白细胞或血小板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引起发热;后者为热原所致,主要由污染热原质的非一次性采、输血器材引起,现已少见。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要与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鉴别,二者虽然都有发热,但前者停止输血,经对症处理病情很快缓解,血压多无改变;后者多有高热、休克、皮肤充血(暖休克)三大特征,停止输血并经对症处理无效,必须联合应用大剂量抗生素,积极抗休克治疗有望抢救成功。静脉输血及相关知识(二)过敏反应

输入全血、血浆及血液成分制品(主要是血浆蛋白)后可发生过敏反应。轻者只出现单纯荨麻疹或颜面部血管神经性水肿(比较多见);重者可发生会厌水肿、支气管痉挛、广泛性皮疹、过敏性休克等(比较少见)。引起过敏反应的原因很多,主要有过敏体质的人,平素对某些物质过敏,对他人的血,特别是含有变性蛋白的血也会过敏;某些免疫球蛋白含有多聚体,这些多聚体进入病人体内可激活补体,产生血管活性物质,引起过敏反应;目前认为输血后产生的抗IgA抗体是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即某些受血者缺乏IgA,多次输血可刺激产生IgA抗体,再次输入含有IgA血液时,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轻度过敏反应口服或肌注抗组胺药物就很快好转;重度过敏反应需用肾上腺素、地塞米松、氨茉硷等药物治疗,有休克者应积极抗休克治疗。有过敏史者输血前应口服抗组胺药物,选用洗涤红细胞。严重过敏反应者要输洗涤5次或6次的红细胞(常规只洗涤3次)。静脉输血及相关知识(三)溶血反应

给受血者输入不相容的血液会引起急性或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前者多由ABO血型不相容输血引起,人为差错是其主要原因,以误认受血者身份最为常见;后者多由ABO以外血型不相容输血所致,以Rh血型系统不相容最为常见,临床上极易漏诊,输血前检查不规范是其主要原因。急性溶血反应多在输血过程中发生,主要表现为畏寒、发热、腰背痛,贫血、黄疸、尿色深(酱油样或浓茶样),可导致昏迷、休克、心、肾衰。全麻病人只表现为伤口渗血不止和低血压。迟发性溶血反应多在输血后3~7天发生,表现为发热(多半低热)、黄疸(柠檬黄)、输血后血红蛋白不升高,甚至下降。尿色正常(因血管外溶血居多,一般无血红蛋白尿)。医生很难与数日前的输血联系在一起而漏诊。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严重者约占1/3,死亡率高达36%,应积极组织抢救;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症状较缓和,严重者少见,只要及时诊断并作出相应处理多能转危为安。静脉输血及相关知识(三)溶血反应的处理1、立即停止输血!(这点很重要)但要保持静脉输液畅通,关键是早诊断和积极治疗,(1)、抗休克。(2)、防治DIC,(3)、防治急性肾衰竭,(4)、换血疗法,以移除循环血内不配合的红细胞及其破坏后的有害物质和抗原抗体复合物。适当注射皮质类固醇和输液以纠正血压、低血容量、电解质失衡和酸中毒等。2、抽取患者血样、血袋中的残余血液一并送回输血科做复查,包括ABO血型、RH(D)血型复查,交叉配血、抗体筛查、抗人球蛋白试验等。3、做好各项记录,复查各种输血单据包括报告单、记录单等,4、如果短期内还需继续输血的,可适量输注同型洗涤红细胞并密切观察生命征,待输血科得出正确结论再行常规用血。静脉输血及相关知识(四)细菌污染反应

这种不良反应是由于受到细菌污染的血液输入病人体内引起的。近年来,由于血小板的用量不断增多,而血小板必须在22℃保存,细菌比较容易生长,因此血小板输注引起的细菌污染反应有所增多,应引起足够重视。采、供血过程中有很多环节可以受到细菌污染,如:血袋破损、采血和成分制备无菌操作不严格、血液贮存温度过高或血液输注前在室温下放置过久、献血者本身有菌血症等。污染血液最常见的细菌是革兰阴性杆菌,其内毒素引起的高热、休克和皮肤充血是常见特征。有人称这类病人的休克为“暖休克”。一旦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通路,联合应用大剂量抗生素抗感染,积极抗休克治疗。同时将血袋内剩余血液直接涂片找细菌,发现了细菌就是确诊依据。看不到细菌不能排除它的存在,应该做需氧菌和厌氧菌血培养,温度分别为4℃、22℃、和37℃。这类反应虽然少见,但一旦发生常会致命,病人多死于DIC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在采供血的全过程中,各个环节都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输血前仔细观察血液外观特别显得重要。如果血袋内的血液有凝块、溶血、较多气泡、颜色呈现不正常的紫色等则不应发出或输注,以策安全。静脉输血及相关知识(五)循环超负荷短时间输入大量血液或输血速度过快,超过病人循环或心脏的负荷能力,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肺水肿。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1小时内,病人突然发生呼吸困难、被迫坐起、咳嗽、咯大量血性泡沫样痰、烦躁不安、紫绀、颈静脉恕张、两肺布满湿性罗音。抢救不及时,病人可迅速死亡。一旦诊断输血引起的循环超负荷,应立即停止输血,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让病人半坐位,双腿不垂,吸氧,静脉注射西地兰及速效利尿剂。四肢轮流结扎止血带,每肢体结扎15分钟,以减少回心血量。如上述措施无效,则可考虑放血,放血量相当于输入的全部或部分血量。对于年老体弱、儿童及原有心肺疾患的病人以及所有慢性贫血病人要控制输血速度,尽可能不输全血以预防循环超负荷的发生。静脉输血及相关知识

(六)肺微血管栓塞

血液在贮存过程中,由白细胞、血小板、细胞碎片、变性蛋白及纤维蛋白等形成大小不等,直径为20~80μm的微聚物。在大量输血时,这些微聚物可以通过孔径为170μm的标准输血滤器进入病人体内,可广泛阻塞肺毛细血管,造成所谓“输血后肺功能不全综合征”(又称肺微血管栓塞)。病人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突然烦躁不安、呼吸困难,严重缺氧,甚至死亡。心脏手术施行体外循环时,微聚物可直接引起脑部微血管栓塞,造成偏瘫。肺微血管栓塞应重在预防,方法是:大量输血应选用保存期短(7天内)、含微聚物少的血液。如果缺乏7天内的血液,则应采用白细胞过滤器过滤后输注,亦可选用少白细胞的红细胞或洗涤红细胞。静脉输血及相关知识(七)

酸碱平衡失调大量输入保存时间过长的血液常有一时性代谢性酸中毒,若机体代偿功能良好,酸中毒可迅速纠正。由于保存血中的钾出自红细胞,输入体内后可返回新生的红细胞内,大量输血后一般很少引起钾中毒。但对已有高钾血症的病人(如挤压伤合并肾功能不全),应提高警惕。而另一方面,大量枸橼酸盐代谢后产生碳酸氢钠,可引起代谢性碱中毒,会出现低血钾。因此,对大量输血的病人,应根据血气分析和电解质测定结果进行适当处理。过去有人认为每输保存血1000ml就应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ml,以预防枸橼酸盐中毒引起的低钙血症。现在认为大量输血引起的枸橼酸盐中毒比较少见,成人每输保存血液3000~5000ml才需要静注葡萄糖酸钙1.0g。静脉输血及相关知识(八)

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本病是由于输入含有与受血者白细胞抗原相应的抗-HLA抗体、抗粒细胞特异性抗体的全血或含有血浆的血液成分,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导致急性呼吸功能不全或非心源性肺水肿。发病率约0.02%,男女相等,与年龄无关。引起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的抗体90%以上来自献血者,少数来自受血者。献血者往往是妊娠3次以上的妇女。病人常在输血后1~6小时内突然发热、寒战、咳嗽、气喘、紫绀、血压下降,两肺可闻及细湿罗音,但无心力衰竭表现。X线检查可见双侧肺浸润。临床上如输血量不大或输血速度不是太快而发生酷似急性肺水肿的表现,应当想到本病的可能性。在排除输血所致支气管痉挛、肺微血管栓塞和循环超负荷后可以诊断为本病。发生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吸氧或机械通气,给予对症治疗,如地塞米松、抗组胺药物、利尿剂等。一般抢救及时能转危为安。本病重在预防,妊娠3次以上的女性不宜献血。如血液已经采出则应去除血浆,如:制备洗涤红细胞供临床输用。静脉输血及相关知识(九)

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

TA-GVHD是输入含免疫活性淋巴细胞的血液后发生的一种致命性并发症。发病率为0.01%~0.1%,有人统计恶性淋巴瘤发生TA-GVHD为0.1%~2.0%,亦有报告强烈化疗及放疗病人TA-GVHD发生率高。据观察发现,本病发生于免疫功能正常的病人多为一、二级亲属间输血。本病的发病机制是供者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在处于免疫功能低下或受损的受血者体内植活、增殖,进而攻击和破坏受血者体内的细胞和组织,引起一系列病理症候群。TA-GVHD的发病与受血者的免疫状态、供者的HLA抗原及输入的淋巴细胞数量有关。TA-GVHD一般发生在输血后2~30天(平均21天),多数在输血后1~2周发病,临床表现较为复杂,症状极不典型,缺乏特异性。主要受损的靶器官是皮肤、骨髓、肠和肝。其主要临床表现是上述靶器官受损引起的一系列症候群。临床症状以发热和皮疹最为多见。该病治疗效果极差,应重视预防。采用γ射线辐照血液是预防TA-GVHD的唯一可靠方法。除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和冰冻红细胞外,临床输注的其余血液成分均需要辐照处理。同时要避免亲属间输血,尽可能不用新鲜全血,因为新鲜全血中所含免疫活性淋巴细胞数量最多。静脉输血及相关知识(十)

输血后紫癜(PTP)此种反应罕见,大多数发生在妊娠过的妇女。输血后5~10天发病,起病急,有畏寒、发热、荨麻疹、皮肤瘀斑及其他部位出血。病因是受血者体内有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即抗PIA1(抗HPA-1a)。白种人群中只有2.1%的人PIA1抗原阴性,我国人群中阴性者更少,加上本病为自限性疾病,发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