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景胜学校西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B卷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山西省运城市景胜学校西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B卷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山西省运城市景胜学校西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B卷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山西省运城市景胜学校西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B卷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山西省运城市景胜学校西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B卷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山西省运城市景胜学校(西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B卷)一、单选题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并进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中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下图为我国火星探测标识“揽星九天”和探测器的轨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在“揽星九天”标识中,序号和天体名称匹配的是()A.①火星B.②地球C.③水星D.④木星2.探测器轨道示意图中所显示的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A.银河系B.河外星系C.太阳系D.地月系3.火星暂时未发现有生命存在,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火星无法获得太阳稳定的光照B.火星附近天体运动杂乱,时常与火星发生碰撞C.火星自转和公转周期太长,温度日变化和年变化过大D.大气层稀薄,水汽太少〖答案〗1.A2.C3.D〖解析〗【1题详析】由图可知:图中①为距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为火星,A正确;②为距离太阳第五近的行星,为木星,B错误;③为距离太阳第六近的行星,为土星,C错误;④为距离太阳第七近的行星,为天王星,D错误。故选A。【2题详析】探测器轨道示意图中所显示的均为太阳系中的成员,故图中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太阳系,C正确;银河系和河外星系等级较太阳系高,但是图中没有体现,A、B错误;地月系属于太阳系,等级比太阳系低,D错误。故选C。【3题详析】火星与地球一样处于太阳系,能够获得太阳稳定的光照,A错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因此火星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宇宙环境里,B错误;火星的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C错误;火星的体积和质量较小,大气层稀薄,且水汽含量稀少,没有适宜的大气成分和大气厚度供生命生存,D错误。故选D。地球是太阳系大家庭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但也是太阳系中目前已知的唯一有生命存在的特殊天体。完成下面小题。4.与恒星一样质量巨大,由气体和尘埃组成呈云雾状,这类天体是()A.星云B.彗星C.卫星D.流星5.目前人类可观测的宇宙最远距离约137亿光年,这个最远距离处的星系属于()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6.月食现象发生的时候,地球正好遮挡住到达月球的太阳光,此时月球绕地球公转的位置位于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7.地球表面平均温度约15℃,这个适宜温度的形成主要是由于()①太阳的大小、质量适中②太阳、地球的距离适中③月球的大小、质量适中④地球的运动周期较适中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答案〗4.A5.D6.C7.B〖解析〗【4题详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与恒星一样质量巨大,由气体和尘埃组成呈云雾状的天体是星云,A正确;彗星、卫星、流星的质量相对较小,BCD错误。所以选A。【5题详析】地球所在的地月系、太阳系,都属于银河系,它是一个由2000多亿颗恒星、数千个星团和星云组成的盘状恒星系统,它的直径约为100000多光年,中心的厚度约为6000多光年。目前人类可观测的宇宙最远距离约137亿光年,这个最远距离处的星系位于银河系之外,属于河外星系,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6题详析】月食是由于当太阳、地球、月球在一条直线.上时,射向月球的太阳光被位于月球和太阳之间的地球挡住,形成月食,③位置会形成月食,C正确;①②④位置不会形成月食,ABD错误。所以选C。【7题详析】太阳的大小、质量适中与地球表面温度的相关性较小,①错误;太阳、地球的距离适中,使得地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适中,温度适宜,②正确;月球的大小、质量适中与地球表面温度的相关性较小,③错误;地球的运动周期较适中,使得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小,④正确。所以选B。CME是另一种太阳活动-日冕物质抛射,是太阳系内规模最大、程度最剧烈的能量释放过程,一次爆发可释放极为巨大的能量和太阳等离子体、高能粒子流。完成下面小题。8.下面为某校学生的关于日冕层的笔记,其中有误的是()A.出现的太阳活动破坏了太阳风的流动B.与光球层、色球层组成了太阳的大气层C.温度远远高于地球表层D.日冕层上温度偏低的区域即为太阳黑子9.关于日冕物质抛射,下列说法最不可信的是()A.美国阿拉斯加可能观测到极光现象B.大西洋的货轮磁力导航设备失灵C.肉眼无法直接观测到D.火山喷发〖答案〗8.D9.D〖解析〗【8题详析】太阳黑子在太阳的光球层上,不在日冕层,D错误。日冕层与光球层、色球层组成了太阳的大气层,温度远远高于地球表层,出现的太阳活动破坏了太阳风的流动,ABC正确。依据题意,故选D。【9题详析】火山喷发是地球内力运动的结果,与太阳活动关系不大,D说法不可信,符合题意;日冕层抛射的带电粒子流与地球高纬地区(包括阿拉斯加)高层大气摩擦产生极光,A说法可信,不符合题意;日冕层的太阳风抛射的带电粒子流会影响无线通信,导致导航失灵,B说法可信,不符合题意;肉眼无法直接观测到日冕层的太阳活动,C说法可信,不符合题意。依据题意,故选D。早侏罗世时期通常被认为是侏罗纪最温暖的时期,来自沉积学、地球化学和古生物学等多方面的证据表明:在该时期曾发生全球大洋缺氧事件,导致海洋生物集群灭绝,有机质释放多,并伴随着大规模海侵(海水对大陆区侵进的地质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早侏罗世时期可能形成的化石是()A.三叶虫化石B.鸟类化石C.被子植物化石D.裸子植物化石11.早侏罗世时期()A.陆地面积快速扩张B.恐龙大规模灭亡C.动植物数量偏少D.形成现代地貌格局〖答案〗10.D11.C〖解析〗【10题详析】早侏罗世属于中生代中期,三叶虫灭绝于古生代末期,A错误;鸟类开始出现于中生代中后期,B错误;被子植物繁盛于新生代,C错误;裸子植物在中生代迅速发展,D正确。所以选D。【11题详析】早侏罗世时期出现海侵现象,陆地面积减少,A错误;早侏罗世时期不是恐龙大规模灭绝时期,B错误;由于该时期曾发生全球大洋缺氧事件,导致海洋生物集群灭绝,动植物数量偏少,C正确;现代地貌格局形成于新生代,而不是早侏罗世期,D错误。所以选C。古生物化石对研究古气候、古环境有着重要意义。下图为“中华龙鸟”化石,产于我国辽宁省西部含有火山灰的湖泊沉积形成的岩层中,该岩层还含有多种动植物化石。“中华龙鸟”生存于距今1.2-1.4亿年间,开始人们以为它是一种原始鸟类,定名为“中华龙鸟”,后经科学家证实为一种小型食肉恐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辽宁省西部所发现的“中华龙鸟”化石所处的地质年代主要在()A.早古生代B.晚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13.依据上述材料推断“中华龙鸟”最可能的生存环境是()A.温暖湿润的湖泊附近B.火山频发的海洋深处C.风沙肆虐的沉积盆地D.冰川广布的高寒荒漠14.“中华龙鸟”所处的地质时期()A.重要的成煤期B.包括第四纪冰川寒冷期C.联合古陆形成D.被子植物繁盛〖答案〗12.C13.A14.A〖解析〗【12题详析】按地质年代表推算距今1.2—1.4亿年为中生代,该时期为恐龙繁盛时期,中后期爬行动物开始向鸟类发展。C正确。故选C项。【13题详析】该岩层含有火山灰的湖泊沉积物和丰富的动植物化石可知,中华龙鸟生存的地方有丰富的动植物,而动植物多分布在温暖湿润,有充足水源、不易遭受灾害的地方,A项正确。中华龙鸟是陆地生物,不会生存在火山频发的海洋深处,风沙肆虐的沉积盆地、冰川广布的高寒荒漠不利于小型食肉恐龙获取食物,此类地区难以生存,BCD错误。故选A。【14题详析】该时期裸子植物繁盛,因此是地质史上重要的成煤期,A项正确;第四纪冰川寒冷期在新生代,B项错误;中生代由于板块剧烈运动,联合古陆开始解体发生漂移,联合古陆形成于古生代,C项错误;被子植物在新生代繁盛,D项错误。故选A项。2021年9月16日凌晨4时33分,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发生里氏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完成下面小题。15.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地壳B.地幔C.地核D.软流层16.一般认为,地震发生以后有短暂的逃生时间“黄金12秒”,其依据是()A.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B.人对紧急事件的反应速度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D.建筑物的平均抗震能力〖答案〗15.A16.C〖解析〗【15题详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陆地地壳平均厚度39-41千米,地幔位于陆地地下39-41千米至2900千米处,地核在地下2900千米更深处,软流层位于地下80-100千米以下。材料信息表明,此次地震发生在我国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地壳厚度应大于39-41千米),而震源深度仅为10千米,因此震源应该位于地壳,不可能位于地幔、地核和软流层,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16题详析】地震的能量是通过地震波传播的,地震波有横波和纵波两种类型,如果纵波到达地面,地表就会上下颠簸,如果横波到达地表,地面就会水平晃动,横波传播速度慢,纵波传播速度快。而横波与纵波由于速度差引起的传播时间有一个较短的间隔,一般认为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及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地震发生后,横波到达之前是躲避或逃避的最好时间,即“黄金12秒”。由此判断,黄金12秒”产生的原因是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C符合题意;从震源到人们所在地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是基本相同的,因此“黄金12秒”与传播介质差异无关,排除A;“黄金12秒”与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建筑物的平均抗震能力等关系不大,排除B、D。故选C。下图为“地球外部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7.关于图中各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圈是连续且规则的圈层B.大气圈的主要成分为氮气和氧气C.生物圈位于水圈与岩石圈之间D.岩石圈就是地壳18.关于圈层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人类生存的环境与四大圈层密切相关②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③圈层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④圈层之间存在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④〖答案〗17.B18.C〖解析〗【17题详析】水作为流体,组成的水圈是连续且不规则圈层,A错误;由所学可知,大气圈的主要成分为氮气和氧气,B正确;生物圈大致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和整个水圈,不能简单地说其位于水圈与岩石圈之间,C错误;岩石圈位于软流层之上,由上地幔顶部的固体岩石和地壳构成,D错误,故选B。【18题详析】人类生存的环境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以及岩石圈四大圈层密切相关,①正确;外部各圈层物质运动的能量来自太阳辐射能,内部圈层物质运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如岩浆活动与太阳辐射无关,②错误;圈层之间之间存在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各圈层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③④正确,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25万美元一张票!想去太空遨游吗?”2018年12月13日英国“维珍银河飞船”飞到了“太空边界”,最终达到海拔82.7千米的高度。随后下降,几分钟后落回地面。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及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飞船下降过程中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A.递减→递增→递减B.递增→递减→递增C.递增→递减→递增→递减D.递减→递增→递减→递增20.飞船探测到水汽集中在()A.对流层B.平流层C.高层大气D.电离层21.大气中含量虽很少,但却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物质是()A.二氧化碳和臭氧B.氩和氖C.水汽和尘埃D.氮和氧〖答案〗19.B20.A21.C〖解析〗【19题详析】英国“维珍银河飞船”飞到了“太空边界”,最终达到海拔82.7千米的高度。随后下降。结合图示气温曲线,从海拔82.7千米开始直到地面,飞船下降过程中气温变化的规律是:在82.7千米往下大约到50千米,气温递增;从50千米往下大约到18千米,气温递减;从18千米往下到地面,气温递增,B正确。ACD错误。故选B。【20题详析】飞船探测到水汽集中在对流层,约90﹪以上,A正确。水汽和尘埃主要来自地表,由于密度比较大,很难上升到很高的层次,因此平流层、高层大气、电离层水汽含量很少,BCD错。故选A。【21题详析】二氧化碳和臭氧、氩和氖、氮和氧都是干洁空气的组成成分,与天气变化无关;水汽和尘埃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因此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物质。C正确,ABD错误。故选C。2021年3月7日,位于地中海沿岸的埃特纳火山再次爆发,喷发出的火山灰冲到1万米高空后飘落下来,对周围居民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左图为火山爆发景观图,右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2.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A.①圈层B.②圈层C.③圈层D.④圈层23.埃特纳火山喷发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A.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B.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答案〗22.B23.D〖解析〗【22题详析】现代科学普遍认为,岩浆发源于软流层之中,软流层位于地幔顶部,也就是图②圈层,界于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之间,B正确;①圈层为地壳,③圈层为外核,④圈层内核,ACD错误。故选B。【23题详析】火山喷发的火山灰首先来自于地下岩石圈,喷发之后散发到大气层中,迁移到大气圈,之后逐渐沉降,进入水圈和生物圈。D正确,ABC错误。故选D。下图为地质时期(局部)全球平均气温、降水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问题。24.裸子植物繁盛时期全球气候特征是()A.总体比较湿润B.总体比较寒冷C.冷暖干湿交替D.温暖干旱明显25.在图示甲时期()A.被子植物开始出现B.是铁、金等的成矿时期C.大陆冰川覆盖面积广D.地壳运动剧烈,联合古陆开始解体〖答案〗24.D25.C〖解析〗【24题详析】结合所学可知,裸子植物繁盛时期是中生代,图示中生代全球气温较高,全球降水较少,即全球温暖干旱明显,ABC错误,D正确。故选D。【25题详析】在图示甲时期温度较低,降水较多,可能大陆冰川覆盖面积广,C正确;图示甲时期,是古生代晚期,此时期被子植物并没有繁盛,A错误;结合所学可知铁矿形成于太古宙并不是古生代晚期,B错误;古生代晚期地壳运动剧烈,形成了联合古陆,D错误。故选C。二、综合题26.为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某同学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活动。活动一认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该同学对地球在宇宙中位置是这样描述的: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浩瀚宇宙中的一个天体。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按照级别从高到低,依次为可观测宇宙、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地球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它和其他行星在同一条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公转,公转方向不同。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地球排在第三位,地球内侧相邻的是金星,地球外侧相邻的是土星。(1)请你挑出该同学描述中的两处错误,按示例格式抄写错误原文并改正____。(示例)错误1.原文:河外星系改正:银河系活动二制作太阳系模型模拟地球的宇宙环境图。(2)读图“该同学制作的太阳系模型照片”,请你从科学性角度对该同学制作的太阳系模型进行简单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____。活动三在前面学习和制作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图分析地球的相关内容。(3)若模式图表示太阳系,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那么曲线①为____的公转轨道,曲线④为____的公转轨道。(填行星名称)(4)若模式图表示地层结构,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含有大量裸子植物化石,该地层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____代。(5)若模式图表示太阳外部大气层的结构,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____层,曲线③④之间的太阳大气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____。(6)若模式图表示地球的内部圈层,阴影部分表示地幔,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____,曲线③代表的界面是____。〖答案〗(1)错误1.原文:同一条椭圆轨道改正:各自的椭圆轨道;错误2.原文:公转方向不同改正:公转方向相同;错误3.原文:地球外侧相邻的是土星改正:地球外侧相邻的是火星。(2)相邻行星轨道之间的间隔太小,模拟天体运行易发生碰撞,相邻行星轨道之间的间隔应大于两行星半径之和;行星的体积大小设计不合理,应根据行星半径合理设计行星大小(如木星应大于海王星)。(3)土星地球(4)中生(5)日冕太阳黑子黑子(6)地壳古登堡面〖解析〗本题以三个探究活动为图文材料,涉及地球的普通型和特殊性、地球内部圈层、太阳大气层等内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等地理核心素养。【小问1详析】该同学描述中的错误分别有:八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原文“地球和其他行星在同一条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公转”,应改正为:地球和其他行星在各自的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公转;八大行星绕日公转轨道方向都为自西向东,具有同向性,所以原文“公转方向不同”,应改正为:公转方向相同;太阳系八大行星距日远近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原文“地球外侧相邻的是土星”,应改正为:地球外侧相邻的是火星。【小问2详析】八大行星绕日公转轨道具有近圆形,该同学制作的太阳系模型为圆形,应改成近似正圆的椭圆。八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图中有的行星占据了两个公转轨道,行星的体积大小设计不合理,应根据行星半径合理设计行星大小,比如巨行星土星体积应比较大;图中相邻行星轨道之间的间隔太小,模拟天体运行易发生碰撞,相邻行星轨道之间的间隔应大于两行星半径之和。【小问3详析】太阳系八大行星距日远近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若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则②为火星,③为木星,①为土星,④为地球。【小问4详析】若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含有大量裸子植物化石,表明该地层形成时,裸子植物大量繁殖,所以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为中生代。【小问5详析】太阳外部大气层从里到外分别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若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日冕层,曲线③④之间为光球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太阳黑子。【小问6详析】地球的内部圈层由内到外依次是地核、地幔、地壳三个圈层。若阴影部分表示地幔,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地壳,曲线③④之间为地核,曲线③为地幔和地核分界面,代表的界面是古登堡面。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太阳活动高峰年时太阳活动强烈,强烈的太阳活动增强电磁波辐射,喷射出高能带电粒子流,形成太阳风暴,对地球产生很大影响。太阳黑子活动的变化会对地球的气候产生明显影响。下图显示北半球部分高纬度地区太阳黑子活动与年均降水量的关系。(1)太阳活动强烈时会在太阳表面形成________和________,它们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二者的变化大多数呈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整体性。(2)分别说明图中A、B、C三个区域太阳黑子相对数与降水量之间的相关性,据此你还能得出怎样的结论?(3)当太阳活动高峰年时,你认为哪些部门届时应该做好防范工作?请列举二个。(4)有人说: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都是有利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都是不利的。这一说法是否正确,请证明之。〖答案〗(1)黑子耀斑(2)正相关、负相关、先负后正,水旱灾害与太阳活动有关(3)航天部门、通信部门、电力部门、气象部门、交通部门(4)太阳辐射中紫外线对人体有害而太阳活动高峰年全球农业趋向增产〖解析〗本大题以北半球部分高纬度地区太阳黑子活动与年均降水量的关系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太阳活动的标志、太阳黑子相对数与降水量之间的相关性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小问1详析】太阳活动强烈时会在太阳表面形成黑子和耀斑,它们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二者变化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整体性。【小问2详析】图中A、B、C三个区域太阳黑子相对数与降水量之间具有相关性,A区域黑子相对数多,降水量大,与降水量之间呈正相关。B区域黑子相对数多,降水量小,呈负相关。C区域有时呈正相关,有时呈负相关。据此可以得出结论,水旱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小问3详析】当太阳活动高峰年时,黑子活动影响气候,气象部门、交通部门、电力部门应做好防范工作。耀斑活动会引起磁暴现象,导致无线电短波信号中断,通信部门、航天部门应做好防范工作。【小问4详析】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是有利的,是地球上大气运动、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但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辐射太强,会对生物产生危害。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的是有利的,有的是不利的,太阳活动高峰年全球农业趋向增产。28.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____波,B表示____波,其判断依据是____。(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____界面,C代表____,主要由____组成。(3)图中F面是____界面,在F处,地震波A完全____,地震波B速度____并继续往深处传播。(4)____(填字母)层的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答案〗(1)横纵A波波速慢,B波波速快(2)莫霍地壳岩石(3)古登堡消失突然下降(4)E〖解析〗本题以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为材料,涉及地震波和地球内部圈层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小问1详析】纵波传播速度快,横波传播速度慢,图中A、B表示地震波,A波速度慢,B波速度快,且纵波可以通过介质更多,则A表示横波,B表示纵波。【小问2详析】在莫霍界面,由于组成物质密度加大,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突然加快,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处横波与纵波速度均增加,应表示莫霍面。C位于代表与莫霍面之间,为地壳,主要由岩石组成。【小问3详析】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消失,地震波B速度减慢并继续往深处传播。这说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