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1页
2011年10月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2页
2011年10月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3页
2011年10月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4页
2011年10月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文化概论年月真题

00321201110

1、【单选题】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

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称作()

文化思潮

文化传统

A:

文化观念

B:

文化现象

C:

答D:案:C

解析: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

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称作文化观念​

2、【单选题】中国广大的东部地区处在季风气候区内,四季分明,降雨量呈明显的季节性,

故其灾害性气候也不少,旱灾特重,其次是()

地质灾害等

沙尘暴灾害等

A:

洪涝灾害等

B:

风灾等

C:

答D:案:C

解析:解析:本题解析: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气候,广、大的东部地区又处在季风气

候区内,四季分明,降、雨量呈明显的季节性;灾害性气候也不少,旱灾特重,其次是洪

涝,以及与此相关的蝗灾病虫害等等。

3、【单选题】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南宋中期到元代中期,我国气候进入()

第一个温暖期

第二个温暖期

A:

第三个温暖期

B:

第四个温暖期

C:

答D:案:D

解析:解析:参考教材第50页。考查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南

宋中期到元代中期,我国气候进入第四个温暖期。

4、【单选题】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两大现象,其占主导倾向的追求是()

和睦

团结

A:

和平

B:

统一

C:

答D:案:D

解析:解析:【考点点击】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大ー统”观念【要点透析】分裂与统

ー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两大趋势,其中,追求统ー总是占主导的倾向。追求统ー始终是政

治观念中的基调,也是历史的基本倾向。天下一家的大ー统意识,是威力持久的中国理

念,对中华民族的不断发展壮大有重要作用

5、【单选题】旧石器时代的特征是打制石器的使用,当时还没有()

原始采集业

原始捕捞业

A:

原始狩猎业

B:

农业

C:

答D:案:D

解析:旧石器时代的特征是打制石器的使用,当时还没有农业。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特征

是原始农业的出现、陶器的制造、磨光石器的广泛使用以及村落出现、氏族制度的形成

等。这些都是区别于旧石器时代的主要标志。

6、【单选题】中国"家天下"的历史开始于()

三皇时代

五帝时代

A:

夏代

B:

商代

C:

答D:案:C

解析:解析:【考点点击】本题考査的知识点是“家天下”开始的时期。【要点透析】

从夏代起,中国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从夏初一直到周人建国之前,历史的显著特

征是族群的代兴。

7、【单选题】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更像学者、牧师,而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更像()

教师

官吏

A:

说客

B:

C:

辩士

答D:案:D

解析:解析:【考点点击】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特点。【要点透

析】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更像学者、教师,他们或是宁静地思考,或是广招门徒。战国时

期的思想家更像辩士,他们的思想基础一般在春秋时业经前辈创立,他们的作为是在学

派间的争论中.捍卫并发展本学派的主张。

8、【单选题】中国历史上,南方的水稻生产上升至高居粮食作物产量的全国第一位是在()

唐朝

北宋

A:

南宋

B:

元朝

C:

答D:案:C

解析:解析:中国历史上南宋时期,南方的水稻生产上升至高居粮食作物产量的全国第一

位。

9、【单选题】七巧板运用的原理是古算中的()

出入相补原理

等差原理

A:

中国剩余定理

B:

秦王暗点兵

C:

答D:案:A

解析:七巧板​也称“七巧图,智慧版”是汉族民间流传的智力玩具,其原理是占算中的

“出入相补原理”

10、【单选题】我国古代医学诊断技术"四诊"指望、闻、问和()

A:

B:

C:

答D:案:D

解析:解析:中医自汉代就有望、闻、问、切“四诊”,其中主要是切脉方法的应用。

11、【单选题】我国的造纸术传入欧洲是在()

公元6世纪

公元8世纪

A:

公元l2世纪

B:

公元16世纪

C:

答D:案:C

解析:解析:自公元6世纪起,造纸术开始向东南亚国家流传,公元8世纪传到了中东阿

拉伯国家,公元12世纪传人欧洲,但直到公元16世纪,欧洲人才普遍用纸,这时离蔡伦

发明造纸已经一千多年了。纸的发明,对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政治、经济的发展提供

了有利条件。

12、【单选题】中国古代,开创考选官员的制度,而且确立了儒家思想在选官制度中的支配

地位的朝代是()

周代

汉代

A:

隋代

B:

唐代

C:

答D:案:B

解析:解析:中国古代,汉代开创考选官员的制度,确立了儒家思想在选官制度中的支配

地位。

13、【单选题】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结构具有独特的东方文化特色,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

法原则与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相结合,使得中国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是()

选举政治

世袭政治

A:

伦理政治

B:

文官政治

C:

答D:案:C

解析:解析: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原则与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相结合的伦理政治是中

国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这种伦理型的社会政治结构,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化。答案为

C。

14、【单选题】完整的宗法制度出现于()

五帝时期

夏朝

A:

B:

周代

春秋时期

C:

答D:案:C

解析:解析:完整的宗法制出现在周代,周王自称天子,周朝王位的传递实行嫡长子继承

制。

15、【单选题】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古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是()

宗族祭祀与祖先崇拜

军事征伐与发展农业

A:

祖先崇拜与发展农业

B:

宗族祭祀与军事征伐

C:

答D:案:D

解析:解析:【考点点击】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古代中国政治生活

中的头等大事。【要点透析】君主专制制度是指以古代君王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

制。在君主专制制度下,宗族祭祀与军事征伐是古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

16、【单选题】中国素称"礼义之邦",把礼的重要作用说成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

利后嗣"的经典是()

《左传》

《周礼》

A:

《论语》

B:

《孟子》

C:

答D:案:A

解析:中国素称“礼仪之邦”,《左传》把礼的重要作用说成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

人,利后嗣”。

17、【单选题】下列典籍中,运用类比思维最多的是()

《周礼》

《庄子》

A:

《周易》

B:

《诗经》

C:

答D:案:D

解析:解析:类比思维模式其出处来自《诗·淇奥》。《诗经》的比、兴是类比思维在诗

歌创作中的运用。“比”是用他物打比方,其表述的标志是有“如”字。《诗经》运用类

比思维最多。

18、【单选题】下列观念中,造成中国文化中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的观念是()

知行合一

天人合一

A:

重义轻利

B:

文以载道

C:

答D:案:B

解析:在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的观念占有主导的地位,给予中国文化及其发展以长远而

广泛的影响。择其主要而言之,这种影响有三个方面:①造成了中国文化中整体系统的、

辩证发展的思维方式;②造成了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③造成了“诚明合能”的

人生修养哲学,推动人们在成己成物、人我交融中实现人格、品德的完善。

19、【单选题】倡导道教于鹤鸣山(今四川崇庆境内),因入道须出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

"。这位"天师"是()

张道陵

张角

A:

张鲁

B:

张衡

C:

答D:案:A

解析:张道陵倡导道教于鹤鸣山(今四川崇庆境内),因入道须出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

"。

20、【单选题】唐代有一位诗人贬谪江州后,寄情山水诗酒之间,继而皈依佛教,以"香山

居士"自许。这位诗人是()

王维

柳宗元

A:

杜牧

B:

白居易

C:

答D:案:D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白居易的生平事迹。

21、【单选题】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不管是哪个历史时期,也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各

个阶层所公认的最普遍的道德标准是()

A:

B:

C:

答D:案:A

解析:解析:参考教材第201页。不管是哪个历史时期,也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人民都

十分重视仁德的作用,仁德成了各个阶层所公认的最普遍的道德标准。

22、【单选题】中国境内的语言可归属于()

三大语系

四大语系

A:

五大语系

B:

六大语系

C:

答D:案:C

解析:解析:现代中国境内有56个民族,使用的语言却至少有80多种,根据语言之间有

无亲缘关系及亲缘关系的远近,可以将它们归属为五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

亚语系、南岛语系和印欧语系。

23、【单选题】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用碑刻经书的方式对经典语言文字进行规范的伟大工程是

()

白虎观会议

熹平石经

A:

三体石经

B:

五经文字

C:

答D:案:B

解析:解析:【考点点击】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汉语汉字的规范【要点透析】东汉灵帝

熹平年间,面对隶书无标准字体、文字失范的状况,汉灵帝批准蔡邕等用汉隶刊刻成著

名的熹平石经,为《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公羊》《论语》七种经

书提供了石刻标准本,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用碑刻经书的方式对经典语言文字进行规

范的伟大工程。

24、【单选题】认为文化的发展须一方面接纳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民族之地位的学者

是()

陈独秀

胡适

A:

B:

陈寅恪

钱穆

C:

答D:案:C

解析:本题解析:陈寅恪认为,文化的发展须一方面接纳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民族

之地位。而该文化之正体以“日新,又日新,日日新”的精神,立足现实,沉潜以对。这

不仅是成功实施这一发展战略的前提,也应是陈氏所归依的张之洞、曾国藩“中体西用”

的真谛。

25、【单选题】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除《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之外,另

外一部是()

《金瓶梅》

《红楼梦》

A:

《聊斋志异》

B:

《牡丹亭》

C:

答D:案:B

解析:解析: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

26、【多选题】中国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成就有()

渔业的布局

盐业的兴办

A:

水利的兴修

B:

运河的开凿

C:

土地的开垦

D:

答E:案:CDE

解析:我国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主要成就:一是土地的开垦,二是水利的兴修,三是运

河的开凿。

27、【多选题】据《史记》记载,上古多种族群向黄帝族聚拢的原因包括()

战争

宗教

A:

农耕

B:

渔猎

C:

天灾

D:

答E:案:AB

解析:解析:多种族群向黄帝族聚拢的原因有二:战争和宗教活动。其中宗教活动影响

更为持久深远。

28、【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诞生礼俗的有()

求子礼俗

催生礼

A:

洗三

B:

满月礼

C:

周岁礼

D:

答E:案:ABCDE

解析:诞生礼,包括求子仪式,催生礼,洗三,满月礼,百岁礼,周岁礼​。

29、【多选题】尊崇自然是中国古代艺术一个重要的审美观念,以下文学作品中属尊崇自然

典范之作的有()

陶渊明《归园田居》

柳宗元"永州八记"

A:

范仲淹《岳阳楼记》

B:

欧阳修《醉翁亭记》

C:

苏轼《石钟山记》

D:

答E:案:ABCDE

解析:解析:尊崇自然成了中国古代艺术一个重要的审美观念,很多古代的文学家为我们

提供了这方面的典范之作,比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钟嵘的《诗品》、柳宗元的“永

州八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石钟山记》等。

30、【多选题】中国历史上曾先后被汉语同化的语言有()

北朝的鲜卑语

隋代的高丽语

A:

唐代的西夏语

B:

辽代的契丹语

C:

近代的满族语

D:

答E:案:ACDE

解析:解析:汉语对其他民族语言的同化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常见的,北朝的鲜卑语、唐代

的西夏语、辽代的契丹语,近代的满族语等,都曾先后被汉语同化。

31、【名词解释】广义文化

答案: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

和。

32、【名词解释】地理环境

答案:它是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生活在一定地理范围中的人群,必须依赖自

然提供给他们的条件.进行他们的文明建构,展开他们的文化历程。故此,文化的总体特

征的了解,必须从了解其地理环境开始。p47

33、【名词解释】制度文化

答案:制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是人们为适应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

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它既是物质文化的反映形式,又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形

态。p148

34、【名词解释】楚辞

答案: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文人创造的一种新诗体,具有十分浓郁的楚国

地方文化色彩。楚辞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过渡到了诗人独立创作的新

阶段,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

35、【名词解释】"中体西用论"

答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这是中国近现代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的文化主张与

基本理论。主张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为“本”,去吸收西方科技和文化,达到制夷图

强、复兴中华的目的。

36、【简答题】请以实例说明典范人物对特定地域文化特色的影响。

答案:(1)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出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任何人都有自己

的出生地,而且任何人对此都会有所觉知,由此产生乡土意识。(2)例如:桐城人以文章扬

名,是因方苞、姚鼐等人的影响所致;浙东重史学,是因黄宗羲的影响所致;徽州尚经术,

是因戴震的影响所致。

37、【简答题】中国传统礼俗规约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1)传统礼俗的等差性,(2)传统礼俗的调和性;(3)传统礼俗的规范性。p167-p168

38、【简答题】简述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

答案:(1)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主要以儒家的理想人格为代表。(2)儒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

是圣贤。圣贤包括两个层次的人格追求,即圣和贤。(3)圣指圣王,贤通常用“君子”一

词来表示。

39、【简答题】简述建国后在语言文字规范方面所开展的工作。

答案:建国以后,党和政府亲自领导了文字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