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减”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研究_第1页
基于“双减”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研究_第2页
基于“双减”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研究_第3页
基于“双减”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研究_第4页
基于“双减”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从作业的数量、完成时间以及练习的具体内容为切入点,争取让每名学生都在校内完成作业,并且对作业的形式进行优化,不再以机械的抄写任务为主,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创新设计,减少总量,提高质量,以此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双减”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一、“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原则(一)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教师必须按照规定设计相应的课堂流程,包括语言技巧的应用、识字写字能力的强化、阅读理解与写作能力的培养、思维品质的锻炼、审美意识的挖掘,等等,都是主要的培育目标[1]。这就表示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需要按照具体的标准组织实践活动,作业的设计也必须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教育目的。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学生的基本学情和发展需求制定出针对性的内容,引导他们在实践中提高知识的应用技能,为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只是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注重学生的成长,在组织课堂活动、设计课后作业时应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为教学目标,积极调整授课模式,为学生呈现高质量的语文课堂。在设计作业时同样如此。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在夯实基础的同时布置生活化作业,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必要性,加深对知识内涵的理解,并能够灵活应用于解决问题中,将知识转化为实践,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注重趣味性作业的设计,根据学生喜闻乐见的话题设置具体的任务,吸引他们主动投入到作业中,无需旁人的督促也会高质量完成。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会针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度研究,培养自主探究精神,在不断的摸索中生成全新的认知,以此提高学习的实效性。二、基于“双减”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策略(一)设计趣味性作业小学生由于年龄等因素,很难将注意力长久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在写作业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拖拉、分心等情况。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题海战术下他们每天都有大量的作业需要完成,无法调动其学习热情,导致作业的完成效率达不到预期。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应转变教育理念,利用学生的性格特点设计课后作业,保证整体内容的趣味性和多元性,让每个人都能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理,从而主动投入到作业中,提高作业的完成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有基本的了解,以此为依据创新作业内容,在有针对性的设计中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丰富作业的形式,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所在,以更加积极的态度解决相关问题[2]。以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大自然的声音》为例,文章以活泼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的风声、水声和动物的声音,表达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在作业设计中,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经验说出大自然的其他声音,并且利用电子设备将其录制下来上传到学习软件中,在下节课上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成果。有的学生在休息日去到乡下的爷爷奶奶家,在父母的陪同下走进原始森林,近距离观察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一阵风吹来使得树枝发出沙沙的响声,迫不及待地将其录制下来。通过趣味性作业拉近了学生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主动走进大自然,不会将采集声音当做一项任务,而是当做一次探险之旅,不仅能够缓解日常中繁重的学业压力,还在亲身实践中拓宽了眼界,感受大自然的奥妙。这也非常符合“双减”政策的要求,打消他们的厌学情绪,通过趣味性作业有效激发出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突显出作业的重要意义。(二)设计层次性作业“双减”政策要求作业的设计更具有针对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出他们的主体地位,根据个人特点设计相应的作业内容。那么,如何在课程标准与个性化发展之间保持平衡就成为教师重点研究的课题,衍生出层次性作业。每个学生的语文基础不尽相同,他们的字词积累和理解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对新课知识的接受程度也就不同,因此,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应合理把控整体难度,给各个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任务,让每个人都在能力范围内展开练习,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取得进步。对于学困生应以夯实基础为主,作业内容以课本知识为主,练习重点字词的读写,分析句子结构,在趣味性的设计中提高语文基础水平;对于中等生和优等生来说,可以布置课外阅读类的任务,在积累本中摘抄好词好句,并额外设置附加题,让有能力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做,在层次性作业设计中切实提高语文综合水平。以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爬天都峰》为例,课文讲述的是一老一少为了爬上天都峰互相鼓励的故事,这也离不开他们个人的努力,旨在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在布置作业时,要求学困生掌握“假日、似乎、白发苍苍、应该、照相”等多音字的应用,将其重新组词,加深对它们的理解,并根据文章的主旨大意回想自己是否有过同样的经历,尝试以讲故事的形式与他人分享,锻炼口语表达能力;中等生和优等生思考文章标题为什么要用“爬”字,而不用“登”字,同时展开课外阅读,在互联网中收集与其题材相关的作品进行对比,总结出二者的不同之处,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主题描述一次让人印象深刻的户外活动。在不同难度的作业中实现了基础知识的夯实以及拓展能力的训练,促进全班学生语文水平的进步。(三)设计创造性作业创新精神是每一名小学生必备的素养之一,不将思维局限在课本中,而是创造性地思考问题,生成全新的认知,以此加强对所学内容的吸收,同时促进思维意识的灵活发展[3]。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创造性的作业,根据学生的基本学情丰富教学内容,满足他们多元化发展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内容有深刻且全面的了解,知道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以教材大纲为基础进行改进,完成创造性作业的研发。整体内容要具有一定的精简性,数量不能过多但是涉及的题型还要全面,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本重难点知识,在练习中完成深度学习。创新性作业要求必须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由他们自行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在课后练习中预留出与其相关的题目,帮助大家更加全面地掌握专业知识。以统编版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为例,本课的教学目标是正确读写“灿烂、竹竿、规律、白茫茫、缝隙、树梢”等词语,一边阅读一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重难点在于通过两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物对比,理解“鸟的天堂”的含义,通过对重点句子的分析,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在作业的布置中,教师应创造性地围绕这些内容进行设计,创编出相应的填空题:(1)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到地上,()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看,就像()。(2)那()的颜色,()地()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在()。(3)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4)我注意地看着,眼睛(),看清楚了这一只,()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又飞起来了。而后,要求学生模仿作者的表达特点写一篇全新的文章,主题不限,但是必须要体现出静态和动态的具体描写。这样的方式将学习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留有充分的发挥空间,学生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融入大胆的想象,有效提高了书面表达能力,促进创新意识的发展。(四)设计开放性作业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大量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文章,学生需要理解并记忆的内容越来越多,死记硬背的方式使学习变得枯燥乏味,很难调动他们的研究热情,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也就得不到保障[4]。这不符合“双减”政策的基本要求,没有达到减轻负担的目的,反而增加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基于此,教师应设计开放性作业,迎合学生的兴趣喜好制定学习内容,激发出他们的参与兴趣,从而保证完成的实际效果。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变,电子设备成为小学生感兴趣的“玩具”,但是考虑到网络的复杂性,家长应严格控制使用时长,避免孩子产生依赖心理。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将语文知识和信息技术结合在一起,在课文中引发思考的内容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强化练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将文学作品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丰富他们的文化底蕴,起到开阔眼界的重要作用。以统编版五年级下册《景阳冈》为例,这是一篇节选课文,选自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具有极高的学习价值。在课后作业的设计中,要求学生体会作者刻画人物的表达方法,为了加强对主人公的理解,可以在网络中搜索对应的影视片段,近距离感受武松打虎时惊心动魄的场面,并以观后感的形式记录自己的心得与体会。在《水浒传》中作者还刻画了很多人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绰号,通过观看影视片段的方式增加对他们的了解,例如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黑旋风李逵、浪里白条张顺,等等,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进行深度研究。这样的方式增加了学生的文化积累,又在开放性作业中达到提高文化素养的目的。(五)设计实践性作业在“双减”政策下,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不再限于书本知识的学习,而是在理解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灵活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突显出实践性作业的必要性[5]。在传统的作业模式中,多是以书面任务为主,抄写本节课的重点字词或句型,使得学生形成思维定势,不利于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尤其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应具备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不仅要掌握本节课的内容,还要将之前学过的知识整合起来,在具体的实践中获得成就感,同时还能丰富生活经验。以统编版六年级上册《浪淘沙》为例,这是一首古诗,要求学生疏通字词,理解诗歌的大意,结合注释感受黄河磅礴的气势以及作者丰富的想象,体会他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手抄报”的形式介绍黄河,将古诗中的重点诗句归纳到手抄报上,并结合自己印象中的黄河进行绘画,可以加入适当的想象丰富其中内容。为了让手抄报更加规整,教师为学生提供制作的思路,将它分为三个区域,第一个板块用来摘抄诗歌中的经典句子;第二个板块用画笔描绘黄河的壮观景象;第三个板块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锻炼语言的组织能力。不同板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