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2024届高三二模教学质量监测 二 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岳阳市2024届高三二模教学质量监测 二 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岳阳市2024届高三二模教学质量监测 二 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岳阳市2024届高三二模教学质量监测 二 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岳阳市2024届高三二模教学质量监测 二 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准考证号岳阳市2024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二)语文本试卷共10页,23道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024.03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共34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材料一:世界气象组织1月12日发布新闻公报,正式确认2023年为有记录以来最热一年。这打破了最暖纪录,也超出了许多气候科学家的预期。升温可能还未停止。2024年,厄尔尼诺天气模式进入第二个年头,这通常会加剧全球变暖。1月,温暖的海水涌入东热带太平洋,全球海洋气温明显高于同期平均水平。英国《自然》网站刊文称,随着人类持续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2024年可能会出现比2023年更极端的天气和气候事件。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副主任萨曼莎·伯吉斯表示,2024年热浪还会继续,但无法预测它们将在何时何地发生。各种气候数据服务机构一致认为,2023年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天(7月6日),有记录以来最热的月份(7月),以及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几个月(包括6月—12月)。当研究人员将现代温度记录与古气候温度指标相结合时,他们发现,2023年可能是10万年以来最热的一年。伯吉斯说,造成2023年极端天气的因素很多。2023年,全球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创历史新高,达到368亿吨。2022年,汤加火山喷发,向大气中注入了吸热的水蒸气,也是一个因素。另一个因素是厄尔尼诺现象。模拟表明,地球现在处于或接近厄尔尼诺现象的顶峰。伯吉斯说,目前全球海洋的高热量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为海洋热浪提供动力。高三二模语文试卷第1页:(共10页)但研究人员仍未确定,2023年的极端气温是全球变暖正在加速的迹象,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全球气候系统自然变化造成的波动。受气候变化影响,2023年的极端天气频现。其中包括5级飓风“奥蒂斯”,它突袭了墨西哥城市阿卡普尔科,致数十人死亡。加拿大魁北克6月和7月的野火产生的烟雾蔓延到美国中西部和东北部的许多城市,甚至漂洋过海到了欧洲部分地区。7月和8月,希腊各地大火肆虐,烧毁了森林,夺走许多人和动物的生命。8月,在夏威夷的毛伊岛,一场由强风和入侵的野草引发的野火造成至少100人死亡。2023年底,在迪拜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上,全球领导人首次同意摆脱化石燃料,但许多人认为此举相对于气候变化的巨大影响来说“太少、太迟”。(摘编自张佳欣《2024年地球还会再掀热浪吗?》)材料二: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中国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落实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22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超过51%。截至2022年底,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7.5%,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容量12.13亿千瓦。2021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4.02%。截至2023年6月30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2.38亿吨,累计成交金额109.12亿元。2022年以来,中国继续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做出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要求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2023年7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要求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并将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作为美丽中国建设的一项重点任务。(摘编自《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3年度报告》)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目前全球海洋的高热量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为海洋热浪提供动力,这一厄尔尼诺现象通常会加剧全球变暖。B.受气候变化影响,2023年的极端天气频现。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种异象正是全球变暖正在加速的迹象。C.中国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成效显著,彰显了大国担当。D.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提出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等一系列要求。高三二模语文试卷第2页(共10页)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2024年1月,温暖的海水涌入东热带太平洋,全球海洋气温明显高于同期平均水平。这使得厄尔尼诺天气模式已进入第二个年头。B.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上,全球领导人首次同意摆脱化石燃料,许多人认为此举意义甚微。C.截至2022年底,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7.5%,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容量12.13亿千瓦。可见,中国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最多。D.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的一项是()(3分)A.十年来,中国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4%,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6.2%的经济增长,相当于少用14亿吨标准煤,少排放二氧化碳近30亿吨。B.2022年,我国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等“三新”经济增加值为210084亿元,相当于GDP的比重为17.36%,比2015年提高2.6个百分点。C.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城市公共汽电车共70.32万辆,其中新能源公交车54.26万辆,占比77.2%。全年完成运营里程291.6亿千米,客运量353.37亿人次。D.2022年我国完成造林6304万亩(约合420.27万平方米),人工林保存面积达到13.14亿亩(合8760万平方米);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缩减”。4.根据两则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二氧化碳是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来源,所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关键。B.二氧化碳排放中,体量最大的板块是工业,其次是电力、建筑和交通。C.与能源相关的排放占比72%,可见中国低碳转型的重点是能源转型。D.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是减污降碳协同增效。5.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在生活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践行低碳理念?请结合材料简要概述。(6分)高三二模语文试卷第3页(共10页)(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四世同堂(节选)老舍正在北平小羊圈里的日本男女绕着大槐树跳跃呼的时节,有一条小小的生命给程长顺接续香烟。他,那小小的新生命,仿佛知道自己是亡国奴似的,一降生就哇哇的哭起来。程长顺像喝醉了似的,不知道了东西南北。恍惚的他似乎听到了珍珠港被炸的消息,他极愿意明白珍珠港是什么,和它与战局的关系,可是他更不放心他的老婆。这时候,他觉得他的老婆比世界上任何人都更重要,生小孩比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更有价值;好像世界战争的价值也抵不过生一个娃娃。小羊圈里的人们听到这吉利的消息,马上都把战争放在一边,娃娃的啼哭声使他们好像在黑暗中看见了什么光明与希望,但想到娃娃在这样的年月出生,又没法再继续高兴了。祁瑞宣从程家道喜出来后,刚要转身回去,一位和尚轻轻走过来,道了声“阿弥陀佛”。瑞宣立定。和尚看左右无人,从袖口中掏出一张小纸,递给了瑞宣。瑞宣赶紧走进院内,转过了影壁才敢看手中的纸条。一眼,他看明白纸条上的字是老三瑞全的笔迹。他的心跳得那么快,看了三遍,他才认明白那些字:“下午二时,中山公园后门见面,千万!”握着纸条,他好像已不能再立住了,第一个来到心中的念头是:“我叫老三逃出去的!”这使他得意,自傲。他想:老三必定在外面作过了惊天动地的事,所以被派到北平来作最危险的工作。哈,他教老三逃出去的,老三的成功也间接的应当是他自己的成功!过了一会儿,他不那么高兴了。假若老三问他:“父亲呢?老二呢?”他怎么回答?老三逃出去是为报国,他自己留在家里是为尽孝。可是,他的孝道在哪儿呢?他既没保住父亲的命,也没能给父亲报仇!他没脸去见老三!不,老三也许不会太苛责他。老三是明白人,而且在外面闯练了这么几年。对的,老三必定会原谅大哥的。瑞宣惨笑了一下。天气相当的冷,可是没有风,冷得干松痛快。穷破的北平借着阳光,至少是在瑞宣心里,显出一种穷而骄傲的神色。好容易到了两点钟,他向公园后门走去。还没走到,迎面来了个青年,穿着件扯天扯地的长棉袍。他没想到那能是老三。老三扑过大哥来。“哈,不期而遇!瑞大哥!”老三的声音很高,似乎是为教全公园的人都能听到。瑞宣这才看明白了老三。他的眼泪要夺眶而出。可是瑞全没给大哥留落泪的机会,他大声的说:“来,再遛一趟吧!老哥儿俩老没见了,大嫂倒好?”瑞宣晓得老三是在作戏,也知道老三必须作戏,可是,他真有点恨老三能这么控制住感情去作戏。瑞宣试着找老三的脸,老三的脸可是故意的向一旁扭着点。这,教瑞宣明白过来:老三是故意把脸躲开,因为弟兄若面对了面,连老三也恐怕要落泪的。他不恨老三了。老三不但有胆子,也知道怎么小心。真的,老三学会了本事,老三已不是祁家四世同堂的一环,而是独当一面的一个新中国人。瑞宣想把四年来的积郁全一下子倾吐出来。可是,他说不出话来。身旁的老三,他觉高三二模语文试卷第4页(共10页)得,已不是他的弟弟,而是一种象征养什么的力量。那个力量似乎是不属于瑞宣的时代。那个力量,像光似的,今天发射,而也许在明天,明年,或下一世纪,方能教什么地方得到光明。他没法对这样的一种力,一种光,诉说他自己心中的委屈,正像萤火不敢在阳光下飞动那样。“大哥!”瑞全放低了声音:“我不能在这里久坐!快告诉我,你教书去好不好?”“上哪儿去教书?”瑞宣以为老三是教他到北平外边去教书。他愿意去。一旦他离开北平,他想,他自己便离老三的世界更近了一点。“在这里!”“在这里?”瑞宣想起来一片话:“这四年里,我完全不食周粟!我可是保持住了个人的清白!现在,我去教书,不论我的心地多么清白,别人也不会原谅我,教我一辈子也洗刷不清自己。”“教我去教书也行,除非……”“除非怎样?”“除非你给我证明文件,证明我的工作是工作,不是附逆投降!”老三楞了一会儿才说:“我没有给任何人证明文件的权,大哥!”没等大哥回话,他赶紧往下说:“我得告诉你,当教员,当我所要的教员,有危险!我需要明知冒险而还敢给学生们打气的教员。我看哪,大哥,我明白你,你自己明白你,就够了,用不着多考虑别的。”瑞宣没敢说什么。“还有,大哥,太平洋上的战争开始,我也许得多往乡下跑,去探听军事消息。我不能把我所担任的宣传工作交给你,因为太危险;可是你至少可以写点文章。假若你到学校里去,跟青年们接近,你自然可以得到写作的资料。你看怎样?”瑞宣的脑子里像舞台上开了幕,有了灯光,鲜明的布景,与演员。他自己也是演员之一。他找到了自己在战争中的地位。啊,老三教他去冒险,去保护学生,去写文章!好吧,既是老三要求他去这么做,他便和老三成为一体!他心中一亮,脸上浮出笑容:“老三,我都听你的!你说怎办就怎办!”他以为老三必定会夸赞他。可是老三没有任何表示,而只匆匆的立起来:“好,听我的信儿吧!我不敢在这儿坐久了,我得走!我出前门儿,不用跟着我!再见,大哥!”老三向公园前面走去。瑞宣仍在那儿坐着,眼看着老三的背影,他心中感到空虚,哼,老三没有任何表示!过了一会儿,他立起来。“老三变了,变得大了!哼,瑞宣,你又不是个小孩子,还需要老三说几句好听的话鼓励你?老三是真杀真砍的人,他没工夫顾到那些婆婆妈妈的小过节呀!”他又向公园前门儿打了一眼。老三已经不见了。“就是这样吧!”他告诉自己:“说不定,我会跟老三一样有用的!”(删改自老舍《四世同堂》,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高三二模语文试卷第5页(共10页)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程长顺尽管也很关心战局,但比起国家大事,他更关心自己的小生活,这也是“羊圈”里许多居民的心态。B.“天气相当的冷,冷得干松痛快”这句话突显了北平的天气特征,也表现出瑞宣即将见到老三时的舒畅、骄傲的感受。C.作者综合运用全知视角和限制视角叙事,既展现了瑞宣的内心世界,又通过瑞宣的视角表现老三的革命者形象。D.瑞宣觉得“没法对这样的一种力,一种光,诉说他自己心中的委屈”,说明由于分隔日久以及身份的差异,两兄弟已经有了思想上的分歧和隔阂。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瑞宣既有从老一代市民身上传留下来的性格特征,又受新时代影响,新旧之间的冲突,曾给他带来无尽的苦闷。B.程长顺家娃娃的降生和瑞全回到北平斗争都象征着光明和希望,预示着抗战即将迎来胜利,鼓舞着人们勇敢奋斗。C.两兄弟见面时,瑞全“声音很高”,“脸故意地向一旁扭着点”,他控制自己感情的流露,反映了他谨慎成熟、智勇双全的形象。D.小说运用以小见大、点面结合的笔法,通过对小羊圈胡同民众及祁家兄弟的描写,引发了对家和国关系的思考。8.有评论说“《四世同堂》是祁瑞宣的蜕变史”。结合瑞宣两兄弟见面后的情节,请分析稳重多虑的瑞宣发生了怎样的蜕变?(5分)9.在瑞宣身上体现了老舍对传统家族伦理思想的理解和反思,请结合本文及《乡土中国》的相关内容加以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人主之治国也,莫不有法令赏罚。是故其法令明而赏罚之所立者当,则主尊显而奸不生;其法令逆而赏罚之所立者不当,则群臣立私而壅塞之,朋党而劫杀之。故《明法》曰:“灭、塞、侵、壅之所生,从法之不立也。”(《管子·明法解》有删节)材料二:为天下及国,莫如以德,莫如行义。以德以义,不赏而民劝,不罚而邪止,此神农、黄帝之政也。以德以义,则四海之大,江河之水,不能亢矣;太华之高,会稽之险,不能障矣;阖庐①之教,孙吴之兵,不能当矣。故古之王者,德回乎天地澹②乎四海东西南北极日月之所烛。虚素以公,小民皆之,其之敌③而不知其所以然,此之谓顺天。故古之人,身隐而功著,形息而名彰,说通而化奋,利行乎天下而民不识,岂必以严罚厚赏哉?严罚厚赏,此衰世之政也。高三二模语文试卷第6页(共10页)三苗不服,禹请攻之,舜曰:“以德可也。”行德三年,而三苗服。孔子闻之,曰:“通乎德之情,则盂门、太行不为险矣。故曰德之速,疾乎以邮传命。”周明堂金在其後,有以见先德後武也。舜其犹此乎!公子重耳自蒲奔翟。去翟过卫,卫文公无礼焉。过五鹿,如齐,齐桓公死。去齐之曹,曹共公视其骈胁,使袒而捕池鱼。去曹过宋,宋襄公加礼焉。之郑,郑文公不敬,被瞻谏曰:“臣闻贤主不穷穷。今晋公子之从者,皆贤者也。君不礼也,不如杀之。”郑君不听。去郑之荆,荆成王慢焉。去荆之秦,秦缪公入之。晋既定,兴师攻郑,求被瞻。被瞻谓郑君曰:“不若以臣与之。”郑君曰:“此孤之过也。”被瞻曰:“杀臣以免国,臣愿之。”被瞻入晋军,文公将烹之,被瞻据镬而呼曰:“三军之士皆听瞻也:自今以来,无有忠於其君,忠於其君者将烹。”文公谢焉,罢师,归之於郑。且被瞻忠于其君,而君免於晋患也;行义於郑,而见说於文公也。故义之为利博矣。(《吕氏春秋·离俗览》,有删节)【注】①闳庐:同“阖闾”,春秋末期吴国君主。②澹:同“赡”,充足。③敌:同“适”,往。材料三: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篇》)10.材料二划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德回乎Ⓐ天地Ⓑ澹乎Ⓒ四海Ⓓ东西E南北F极G日月之H所烛。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当,文中指抵挡,与苏洵《六国论》中“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的“当”的意思相同。B.过,文中指经过,与司马迁《鸿门宴》中“闻大王有意督过之”的“过”的意思不同。C.穷,文中指困窘,与屈原《离骚》中“炖郁邑余侘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中的“穷”的意思相同。D.见,文中指被,表被动,与李密《陈情表》中“慈父见背”中“见”的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管子认为治理国家、役使民众没有比法度更有效了,君主必须确立法度,推行政令。B.材料二中多次举例来表明德义的威力,并认为如果圣明的君主依靠德义治理天下,那么他们去世后,其功绩和名声仍然能彰显于天下。C.重耳到了郑国,郑文公不尊重他,被瞻劝告郑文公如果不以礼相待,就不如杀了重耳,重耳即位后,就烹杀了被瞻。D.孔子认为德教的迅速,比用驿车传递命令还快,如果只是用刑法来整顿民众,民众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高三二模语文试卷第7页(共10页)13.把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其法令逆而赏罚之所立者不当,则群臣立私而壅塞之,朋党而劫杀之。(2)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14.关于如何治国使民,第一则材料和第二、三则材料的认识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两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第15—16小题。春坊正字剑子歌【唐】李贺先辈匣中三尺水,曾入吴潭斩龙子。隙月①斜明刮露寒,练带平铺吹不起。蛟胎皮②老蒺藜刺,鸊鹈③淬花白鹇尾。直是荆轲一片心,莫教照见春坊字。挼丝团金④悬簏簌⑥,神光欲截蓝田玉。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郊哭。【注】①隙月:缝隙中的月光。比喻剑。②蛟胎皮:鲨鱼皮,有珠纹而坚硬,古代的剑鞘多用它做成。③鸊鹈:水鸟名,用它的脂肪涂剑可以防锈。④挼丝团金:用金丝编制成的圆形總子。⑤篪簌:下垂的样子。15.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曾入吴潭斩龙子”一句,暗用《世说新语》中载周处在古吴地的义兴长桥斩蛟的故事,以宝剑的不凡经历凸显其神威,构思新颖,入题巧妙。B.“蛟胎皮老蒺藜刺”“摇丝团金悬篾簌”两句,通过描写剑鞘的质地花纹与剑穗的材质精巧,细腻刻画了宝剑精美绝伦的特点。C.“直是荆轲一片心”两句,由剑及人,将宝剑之锋利精美与义士之胸襟抱负关联起来,直接抒发了诗人渴望遇到明主以一试锋芒的豪情。D.全诗由形到神,由物及人,炼字生动,用典多而不晦涩,跳跃大而脉络暗藏,主题深刻而无枯燥之嫌,不愧为咏剑的名篇。16.这首诗多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具体诗句赏析其作用及表达效果。(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分)(1)扬州作为“九州”之一,自古繁华,可惜屡遭战祸,姜夔《扬州慢》中的,”两句,化用典故,以一片乐景尽显其黍离之悲。高三二模语文试卷第8页(共10页)(2)陶渊明《归田园居(其一)》中“,”两句运用叠词,简笔勾勒出一幅古朴安详的村落图景。(3)“美人”是中国古典诗词中表达个人情感的重要载体,频频出现在文人笔端,如“,”。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每逢“考试季”,不少学生一边复习功课一边担心:大脑每天这么高强度工作会不会神经衰弱,会不会像电器那样因为超负荷运转而“过载”呢?①人们常说“大脑越用越灵”,②那些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并没有因为深度思考问题而患神经衰弱等疾病的风险,③恰恰相反,④他们通常比普通人更健康、长寿。⑤当大脑(A)地思考问题,⑥神经回路从自由散漫的默认运行模式,⑦进入专心致志的任务激活模式时,⑧两者激活的神经元数量差不多,⑨只是分布的区域不同。⑩什么样的人会神经衰弱呢?⑪是那些往往“思虑过度”的人。⑫“思虑过度”和“思考问题”是不一样的,⑬前者一定拥有明显的负面情绪,⑭比如困惑、恐惧、紧张、焦虑等。⑮这时大脑皮层和边缘系统高度兴奋,⑯再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出现各种生理反应,⑰如心慌、胸闷、坐立不安等。如果你踏踏实实地复习,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就不会出现用脑过度的问题。如果你(B)、挑灯夜战,时间长了就会(C),注意力不集中;如果你总担心考不好,眼前又浮现出老师的责备、父母的怨愤、同学的轻视……,不仅知识记不住,连身心健康也会受到伤害。怎样做到既认真思考又不过度思虑呢?《大学》有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止”是止于至善,“定”是心有定志。有了这样的基础,心就安静了,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然后就可以慎思明辨,行有所得。具体该如何做,每个人都需要面对自己的情境来思考。18.请在文中括号里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文中第2、3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人总要有志气,不过“志”字也容易引起误解。没有长翅膀想飞,没有学过军事学、当过兵、打过仗而想将来做大元帅,没有循序渐进地学加、减、乘、除、比例、开方而想将来做算学上的发明家,那不是立“志”而是发狂妄的空想。“志”字的意义原来很混,它可以解作“意志”或“决心”,可以解作“愿望”,也可以解作“目的”,即古训所谓“心之所之”。高三二模语文试卷第9页(共10页)

一般青年心目中的“志”,往往全是“愿望”,而“有志者事竟成”中的“志”应该是兼含“意志”和“目的”二义。认清“目的”和达到“目的”的路,下坚忍不拔的“决心”向那条路去走,①,这才是“立志”的真正的定义。“愿望”往往只是一种狂妄的空想。一个小孩子说他将来要做大总统,一个乞丐说他将来要成为大阔佬,完全不思量达到这种目的的方法和步骤如何,那②。青年立志,如何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每个人都应该有一种生活方法,有一种处理生活的信条。我常把我的信条称为“三此主义”,“三此者”,“此身”“此时”“此地”。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21.请用排比句式解释文中加点处的“三此主义”,分别以“此身”“此时”“此地”作为开头。(4分)22.语言文字运用Ⅰ和Ⅱ中多处都运用了引号,可以文本为例,简要概括引号的基本用法。(3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工地上,“奋斗”心里盘算着:我每搬100捆砖,就能赚100元,搬得越多赚得越多,上不封顶,真好!我要努力干,攒够钱,在老家建栋漂亮的大房子。流水线上,“内卷”心里苦恼着:一个班组二十个人,我一小时打3000个以上的螺丝,且必须是班组里最快的前10名,才能拿15元,如果不足3000个,或者是后10名,只能拿10元。干吧,一月也赚不了几个钱,不干了吧,家里老人小孩生活又没着落,实在是无奈!村里的“躺平”兄弟了解到“奋斗”和“内卷”的情况时,正舒适地躺在破竹床上晒太阳,心里感叹:他俩这是何苦呀!以上材料对我们青年人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三二模语文试卷第10页(共10页)

岳阳市2024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二)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选B。解析:B项“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种异象正是全球变暖正在加速的迹象。”错误,说法过于绝对,原文是“研究人员仍未确定……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全球气候系统自然变化造成的波动”。2.选D。解析:A项“这使得厄尔尼诺天气模式已进入第二个年头。”错误,属强加因果,原文是“2024年,厄尔尼诺天气模式进入第二个年头,这通常会加剧全球变暖……明显高于同期平均水平。”。B项“许多人认为此举意义甚微。”曲解文意,原文表达的是许多人认为此举意义重大,领导人们应更早达成共识。C项“可见,中国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最多。”错误,属牵强附会,于原文无据。3.选B。解析:A项与原文论据“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超过51%。”一致,C项与原文论据“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7.5%”一致,D项与原文论据“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4.02%”一致。而B项陈述的是“三新”经济的快速发展。4.选B。解析:根据图表可知,二氧化碳排放中,体量最大的板块是电力。5.解析:①加强低碳消费认知。主动了解低碳知识,提高对低碳产品的识别能力,增强低碳消费意识和对低碳消费理念的思想认同,并内化成为自觉行动。②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能源,在校园、宿舍和课堂等场合,养成良好的用电习惯,随手关灯、关水龙头,不乱扔废弃物品,并合理使用电器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自己的碳排放量。③积极参与垃圾分类,鼓励回收再利用,减少浪费。宣传倡导减少使用塑料袋、瓶、餐具等一次性物品,转向可循环利用的环保材料,从而降低碳排放。④提倡绿色出行,日常生活中优先选择公共交通出行或步行,或选择共享交通工具,减少个人的碳排放,积极配合节能减排。(每点2分,任意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如有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6.选D。解析:“说明由于分隔日久,两兄弟已经有了思想上的分歧和隔阂”错,倒数第二段中瑞宣的心理活动:“‘老三变了,变得大了!……老三是真杀真砍的人,他没工夫顾到那些婆婆妈妈的小过节呀!’”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瑞宣意识到,瑞全是为民族大义敢于付出的人,自己的委屈在大义面前不值一提,而非“两兄弟已经有了思想上的分歧和隔阂”。故选D。7.选B。解析:“预示着抗战即将迎来胜利,鼓舞着人们勇敢奋斗”错,娃娃的啼哭声“好像”让人们在黑暗中看到光明与希望,但是紧接着便“想到娃娃在这样的年月出生,又没法再继续高兴了”,形势并没有因为娃娃的降生及瑞全的到来好转,百姓们的情绪也并没有缓解。故选B。8.示例:(1)从些许埋怨瑞全控制感情去做戏,到理解赞扬瑞全的谨慎成熟;(2)从害怕在北平教书影响自己清白,到坦然自豪地接受任务;(3)从渴望老三的鼓励夸奖,到自我勉励要做一个有用的人。(5分。两点4分。三点即满分)9.示例:(1)传统家族伦理思想中,瑞宣作为祁家的长孙,要遵循“长幼有序”“孝悌之义”“忠信仁义”的家族之礼;(2)老舍理解瑞宣的选择,在“尽孝”与“尽忠”两难之间,他选择“尽孝”,承担家庭责任;(3)在现实困境中,传统家庭思维被消解,瑞宣开始向弟弟学习,走出家族伦理的束缚,去承担国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体现了作家对传统家庭伦理关系的反思。(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10.选BDF。11.选A。解析:“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中“当”是“倘若”。12.选C。解析:“文公谢焉,罢师,归之於郑”,被瞻没有被晋文公杀掉,而是被送回郑国。13.解析:(1)法令错误而所规定赏罚不当,群臣就行私而蒙蔽君主,或结党而劫杀君主。(得分点:逆,错误;壅塞:蒙蔽;朋党:名作动,结党,勾结朋党,句子连贯得一分。)(2)用道德去引导百姓,用礼仪来教化民众,百姓不但有羞耻之心,而且能够匡正自己的错误。(得分点:道,同“导”,引导;齐,整治,约束,教化;格,匡正,纠正;“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状语后置,翻译时要调整语序。)14.解析:材料一认为治国需要通过法治,强调赏功罚过的重要性;材料二,三则认为仅仅严罚厚赏来治国是不行的,只有倡行德义,教化民众,引导民众的道德自觉才能长治久安。15.选C。解析:“直是荆轲一片心”一句用典,写宝剑有一颗像著名侠士荆轲那样的侠义之心,甘愿只身赴难以为国解忧,借剑写人,用语含蓄,并非直抒胸臆。16.解析:①“先辈匣中三尺水”一句将宝剑比作三尺水,既写出了宝剑的长度,又以水写其锃亮,突出了宝剑锋芒闪耀的特点。②“隙月斜明刮露寒”一句将宝剑比作从云隙中斜射下来的一抹月光,写出了宝剑细长的形状特征,又以“刮露寒”写出了它锋利无比、寒气逼人的特点。③“练带平铺吹不起”一句将宝剑比作一条平铺的洁白的绢带,风吹不起,写出了宝剑质地坚硬又银光闪闪的细腻美感。④“鸊鹈淬花白鹇尾”一句将涂抹了一层鸊鹈油的剑身比作羽毛光泽亮丽的鹇鸟尾,写出了宝剑剑身花白的特点,也凸显了它似乎永不生锈的神威。(每点2分,任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17.解析:(1)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2)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3)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或: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等等。18.解析:A.聚精会神/全神贯注。B.废寝忘食。C.头昏脑胀/头晕目眩。(其他合适的亦可)19.解析:②那些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并没有因为深度思考问题而增加患神经衰弱等疾病的风险(成分残缺,在“患神经衰弱等疾病的风险”前加上“增加”)。⑪往往是那些“思虑过度”的人(语序不当,“往往”放在“是”前面)。⑬前者一定带有明显的负面情绪(搭配不当,“拥有”改为“带有”)。20.解析:①不达“目的”不止。②决不能算是“立志”。21.解析: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让此身(自己)去做,不推诿给旁人;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再做;此地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像中的另一种环境去做。22.解析:第一,标示直接引用的内容。如:“有志者事竟成”“大脑越用越灵”等。第二,标示需要着重论述或强调的内容。如:“思虑过度”“志”等。第三,标示具有特殊含义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或特定的称谓。如:“考试季”“三此主义”等。如果提到反语等其他用法,举材料外的例子,亦可给分。23.解析与说明:(一)材料解读。材料中拟人化的奋斗,内卷,躺平,均为社会热词,关乎不同人生价值取向和生存状态。奋斗的盘算内涵,包含个体需要诚实的劳动,劳动能创造价值成就目标,奋斗是自我价值实现作自驱力,去主动追求更高人生价值增溢的个体生命状态,当然,也可凝聚成集体意志或族群共同价值取向;内卷苦恼的内涵,包含残酷的圈内竞争,现实中没有劳动价值增溢机会,未来里没有更好生命状态改善可能,内卷是一群人被迫在现实中挣扎竞争,却看不到个人奋斗目标实现个人生命状态改善可能的社会病态现象,关乎社会阶层固化,也关乎社会发展方向和未来,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追求大事业中国家要努力治理好的根本性问题;躺平感叹的内涵,包含对个体生命艰辛的不愿,无论是积极主动的还是被迫应对的,在躺平看来付出和追求即为生命损耗,同时,还包含对无欲无求和随遇而安人生态度的自我陶醉。躺平大致是道家人生态度,奋斗大致是儒家人生态度,内卷是病态社会现象,内卷中的人们,是释家语中的苦难无涯的众生。(二)审题立意。材料作文题型,应紧扣材料,以材料为平台和限制设立相应角度下的立意,再以立意为中心行文,行文过程还应关涉材料,关联材料关键词的逻辑关系,拓展材料所涉方向,挖掘材料所涉内涵。要结合"我们青年人"这个写作主体的身份,满足由材料启示意义而生的自我感悟和思考限定的内在思辨要求,以及角度的准确性,立意的明确性,文体的类属性,和关乎拟题,字数等的显见要求。(三)立意示例:①切入奋斗角度,运用比较和破立结合的思维办法,立出彰显奋斗有为的人生价值取向的立意,为上乘,单讲奋斗,不比较不破躺平或不辨析奋斗与内卷差异实质的,为扣合材料不紧;②切入内卷角度,运用透过现象看本质或因果探究的思维办法,立出关乎国家社会发展方向中如何治理规避内卷,或给出众生出路的知见,或得到奋斗的动力,或激发躺平的热情,均可立意;③切入躺平角度,组合或选用对比,破立结合,透过现象看本质,因果探究等思维办法,立出关乎道家生命持守的思悟,或儒道生命价值追求的取舍区别,或批判躺平的实质,或探究躺平的因果,均可立意。【附:参考译文】材料一:人君治国,没有不具备法令和赏罚的。所以,法令明确而赏罚规定得当,君主就尊显而且不出奸臣;法令错误而赏罚规定不当,群臣就会行私而蔽塞君主,就会结党而劫杀君主。所以,《明法》篇说:“灭、塞、侵、壅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法令不够明确。”材料二:治理天下和国家,莫过于用德,莫过于行义。用德用义,不靠赏赐人民就会努力向善,不靠刑罚邪恶就能制止。这是神农、黄帝的政治。用德用义,那么四海的广大,长江黄河的流水,都不能抵御,华山的高大,会稽山的险峻,都不能阻挡,阖庐的教化,孙武、吴起的军队,都不能抵挡。所以古代称王的人,他们的道德布满天地之间,充满四海之内,东西南北,一直到达日月所能照耀刊的地方。他们恬淡质朴,处事公正,小民们也都随之公正,小民与王一起公正处事,自己却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这就叫做顺应了天性。所以古代的人,他们自身隐没了,可是功绩却卓著,他们本身死了,可是名声却显扬。他们的主张畅通,教化大行。他们给天下人带来利益,可是人民并不能察觉到。哪里一定要用严刑厚赏呢?严刑厚赏,这是衰落社会的政治。三苗不归服,禹请求攻打它,舜说,“用德政就可以了。”实行德政三年,三苗就归服了。孔子听到了这件事,说:“通晓了德教的实质,那么孟门、太行山都算不得险峻了。所以说德教的迅速,比用驿车传递命令还快。”周代的朝堂把金属乐器和器物摆在后边,这是用来表示先行德教后用武力啊。舜大概就是这样做的吧。公子重耳从蒲城逃到翟。离开翟,经过卫国,卫文公不以礼相待。经过五鹿,到了齐国,正赶上齐桓公死了。又离开齐国到了曹国,曹共公想看看他紧紧相连的肋骨,就让他脱了衣服去捕池里的鱼。离开曹国,经过宋国,宋襄公以礼相待。到了郑国,郑文公不尊重他,被瞻劝告说;“我听说贤明的君主不会永远困厄。现在晋公子随行的人,都是贤德之人。您不以礼相待,不如杀了他。”郑国君主不听从他的劝告。离开郑国,到了楚国,楚成王对他很不敬。离开楚国,到了秦国,秦穆公把他进回晋国。重耳即位以后,发兵攻打郑国,索取被瞻。被瞻对郑国君主说:“不如把我交给晋国。”郑国君主说:“这是我的过错。”被瞻说;“杀死我从而使国家免于灾难,我愿意这样做。”被瞻到了晋国军队里,晋文公要煮死他,被瞻抓住大锅喊遭:“三军的兵士都听我说:从今以后,不要再忠于自己的君主了,忠子自己君主的人将被煮死。”文公向他道歉,撤回了军队,让被瞻回到了郑国。被瞻忠于自己的君主,因而君主避免了晋国的祸患;他在郑国按义的原则行事,因而受到了晋文公的喜欢。所以义带来的利益太大了。材料三: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罚来制约百姓,百姓可暫时免于罪过,但不会感到不服从统治是可耻的;如果用道德来统治百姓,用礼教来约束百姓,百姓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会纠正自己的错误。(答案、译文仅供参考,阅卷、讲评应据实处理)19.解析:②那些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并没有因为深度思考问题而增加患神经衰弱等疾病的风险(成分残缺,在“患神经衰弱等疾病的风险”前加上“增加”)。⑪往往是那些“思虑过度”的人(语序不当,“往往”放在“是”前面)。⑬前者一定带有明显的负面情绪(搭配不当,“拥有”改为“带有”)。20.解析:①不达“目的”不止。②决不能算是“立志”。21.解析: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让此身(自己)去做,不推诿给旁人;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再做;此地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像中的另一种环境去做。22.解析:第一,标示直接引用的内容。如:“有志者事竟成”“大脑越用越灵”等。第二,标示需要着重论述或强调的内容。如:“思虑过度”“志”等。第三,标示具有特殊含义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或特定的称谓。如:“考试季”“三此主义”等。如果提到反语等其他用法,举材料外的例子,亦可给分。23.解析与说明:(一)材料解读。材料中拟人化的奋斗,内卷,躺平,均为社会热词,关乎不同人生价值取向和生存状态。奋斗的盘算内涵,包含个体需要诚实的劳动,劳动能创造价值成就目标,奋斗是自我价值实现作自驱力,去主动追求更高人生价值增溢的个体生命状态,当然,也可凝聚成集体意志或族群共同价值取向;内卷苦恼的内涵,包含残酷的圈内竞争,现实中没有劳动价值增溢机会,未来里没有更好生命状态改善可能,内卷是一群人被迫在现实中挣扎竞争,却看不到个人奋斗目标实现个人生命状态改善可能的社会病态现象,关乎社会阶层固化,也关乎社会发展方向和未来,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追求大事业中国家要努力治理好的根本性问题;躺平感叹的内涵,包含对个体生命艰辛的不愿,无论是积极主动的还是被迫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