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部编版高中必修下册(2019年新编)10-1《在纪念会上的演说》教案_第1页
语文部编版高中必修下册(2019年新编)10-1《在纪念会上的演说》教案_第2页
语文部编版高中必修下册(2019年新编)10-1《在纪念会上的演说》教案_第3页
语文部编版高中必修下册(2019年新编)10-1《在纪念会上的演说》教案_第4页
语文部编版高中必修下册(2019年新编)10-1《在纪念会上的演说》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课时:第一课时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资料书,了解演讲词的相关知识。了解作者及文章的写作背景。

2.通过分析句段,梳理文章内容。(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今天,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当具有怎

样的抱负,承担怎样的使命?这些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索。

二、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学习目标:1.了解演讲词的相关知识。了解作者及文章的写作背景。

2.梳理文章内容。

第一个小循环

三、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一

阅读课文(5分钟)熟读全文。

四、出示自学指导一(5分钟)

1.阅读《导学案》IOO页,了解作者、背景及文学常识。

2.快速阅读文章,解决字词。

五、自学展示,精讲点拨一

作者简介:卡尔•马克思(1818—1883),德国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第一国

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之一,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

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

背景简介:1856年4月14日,马克思作为流亡伦敦的外国革命人士的代表,应邀出席

为纪念宪章派报纸《人民报》创刊四周年而举行的宴会。他利用请他讲话的机会,作了关于

无产阶级的世界历史使命的演说。

《人民报》是英国宪章派的周报,1852年5月由宪章运动的领袖之一、马克思和恩格

斯的朋友厄•琼斯在伦敦创办。1852年10月—1856年1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曾为该报撰

稿,并对该报的编辑工作给予帮助。《人民报》除了刊登马克思和恩格斯专为该报撰写的一

些文章外,还转载了他们在《纽约每日论坛报》上发表的重要的文章。在这个时期,该报始

终捍卫工人阶级的利益和宣传社会主义思想。

文学常识:演讲词,是指在重要场合或群众集会上发表讲话的文稿。在各种会议上,

它用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发表意见和主张、提出号召与倡议。演讲词有三种类型。

①叙事型: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辅以适当议论、说明和抒情。叙事演讲词通过对人物、

事件、景物的记叙描述,表达演讲者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

②说理型: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它具有正确深刻的论点,使用确凿、有说服力的论据,

进行富有逻辑性的论证。

③抒情型以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在演说中抒发演讲者爱、恨、悲、喜等强烈感情,对听

众动之以情,以“情”这把钥匙来开启听众的心灵之门。

第二个小循环

三、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二

阅读课文一二段(2分钟)梳理文章内容。

四、出示自学指导二(8分钟)

1.快速阅读课文,分析下面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所谓的1848年革命,只不过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件,是欧洲社会干硬外壳上的一些细

小的裂口和缝隙。但是它们却暴露出了外壳下面的一个无底深渊。在看来似乎坚硬的外表下

面,现出了一片汪洋大海,只要它动荡起来,就能把由坚硬岩石构成的大陆撞得粉碎。

2.为什么说“蒸汽、电力和自动走锭纺纱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

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3.”现代工业和科学为一方与现代贫困和衰颓为另一方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

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毋庸争辩的事实”,“这种对抗”表

现在哪些方面?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4.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力量和作用是什么?

五、自学展示,精讲点拨二.

1.运用比喻,将当时1848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将来的无产阶级革命作对比,突出无产阶

级革命的宏大。形象生动,吸引听众。“微不足道”与“汪洋大海”是规模的对比“细小的

裂口和缝隙”与“粉碎”是力量的对比。“但是”话锋一转,指出“1848年革命”的意义是

暴露了专制势力虽然根深蒂固(“无底深渊”),但是它们将在无产阶级革命的浪潮面前被“撞

得粉碎”。

2.“蒸汽、电力和自动走锭纺纱机”代表工业革命,代表先进的生产力,由这一生产方式产

生了无产阶级;而“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代表,

由他们发起的革命必将被无产阶级革命取代,所以说“蒸汽、电力和自动走锭纺纱机”甚至

“更危险”。

3.表现:①机器提高生产效率却带来工人的贫穷和劳动强度的提高:②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

里而大多数人更加贫困;③无序竞争使社会道德日益沦丧;④人所创造的技术,反过来成为

束缚人自身的枷锁;⑤人成为物质的奴隶。

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使现代工业发展、科学技术的

进步站在了人们生活福祉、社会安定和谐的对立面。

4.现代工业产生工人,工人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力量。这种由新生力量发起的革命具有普

遍性,将解放全人类。作者将无产阶级革命比喻为莎士比亚喜剧《仲夏夜之梦》中的主要人

物小精灵迫克,易于引起在场听众的共鸣。

六、课堂总结,构建思维导图。

人人EUBd由闻8钙命引出无产阶级革命L立忆”

在《人民报》,无产阶级在

创刊纪念会!无产价级革命无处祥>社会革命中

上的演说W会矛盾不可调和,无产阶级I起主要作用

先执刑者”)

七、整理知识,背诵记忆。

八、当堂训练,巩固运用。(6分)

请将下列一个长句改写为三个语意连贯的短句。(可以增删词语,改变语序,但不能改

变句子的原意。)

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里,收藏有一只出土于埃及加纳地区,制作于公元前32世纪,形

状具有典型的埃及古王国的风格的陶罐。

答案: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里收臧有一只从埃及加纳地区出土的陶罐,它制作于公元前

32世纪,陶罐的形状具有典型的埃及古王国的风格。

九、教学反思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课时:第二课时时间:

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内容,深入体会文章深邃的思想、形象的语言和厚重的文

化。(重点)

2.通过体味主旨,在新形势下正确把握这篇演讲词的内涵,树立对无产阶级革命

过程和意义的正确观点。(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复习上节课内容,(抽同学)本节课让我们接着学习文章内容。

二、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学习目标:L深入体会文章深邃的思想、形象的语言和厚重的文化。

2.在新形势下正确把握这篇演讲词的内涵,树立对无产阶级革命过程和意义的正

确观点。

三、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阅读课文(5分钟)梳理文章内容。

四、出示自学指导(10分钟)

1.在这篇演讲词中,作者为什么首先从1848年革命谈起?

2.如何理解第三段中提及的“不敢否认的事实”?

3.这篇演讲词虽然不长,但逻辑严密、推断合理,有强烈的感染力,请结合文本

分析作者是如何做到的。

4.如何理解这篇演讲词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

5.“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你认可这种观点

吗?为什么?

6.本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现了深邃的思想,试加以分析。

五、自学展示,精讲点拨

L①形成落差,吸引听众。

在欧洲,19世纪中叶是一个崇尚革命、追求革命、推动革命的时代,是一个被

革命气氛从四面八方包围着、压抑着的时代。发表演讲时,近代欧洲历史上规模

最大、范围最广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一一1848年革命已经过去,新的革命高潮

尚未到来。马克思首先从1848年革命谈起,称这场革命“只不过是一些微不足

道的事件,是欧洲社会干硬外壳上的一些细小的裂口和缝隙”。此时,1848年革

命的壮烈场面、浩大声势还深深印在听众的心中。因此,从听众的接受心理来看,

马克思对1848年革命的这种评价就与听众的接受期待产生了巨大的落差,从而

从一开始就紧紧地抓住了听众。

②形成对照,突出无产阶级革命。

在这篇演说词里,马克思意欲以1848年革命来对照反衬由它"宣布"预示的无产

阶级解放运动。他把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喻为“一片汪洋大海",一旦它汹涌动荡起

来,"就能把由坚硬岩石构成的大陆撞得粉碎”。马克思把1848年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与将来的无产阶级革命以比喻性的评价对照起来,这就把后者的宏伟气势、

重大意义艺术地展示在听众的面前,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敢否

擎咧

«”

Z⅞,U

之M

8&“.

3.演说的中心观点是无产阶级在社会革命中起主要作用,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

与生产关系的尖锐矛盾下,最终推翻资本主义,建立共产主义。但作者并未直接

抛出这一观点。开篇先由1848年革命谈起,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不足引出无

产阶级革命。接着作者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指出社会革命由来已久,“并不是

1848年发明出来的新东西”,随后直奔主题,点明资产阶级社会的主要矛盾,在

全社会的层面上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尖锐对抗,如“机

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

疲劳”“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我们的一切

4.马克思为了说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尖锐对抗,描述了当时

现代工业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人民生活福祉、社会安定和谐对立的事实。但

不可否认的是,在今天,科技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发展不再是

相互对立的,科技不断创新发展,为我们提高生活水平、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强

有力的支撑。我们必须坚持发展科学技术,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人文价值,解

放更多的劳动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

因为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具有第一位的作用,推动生产力诸要素的发展与

变革,促进生产力结构的优化,促进人的思想变革,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是社会

发展的推动力量。

5.观点一:认可。每一种事物确实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

就如马克思在文中提到的机器、财富和技术等,它们都在带来好处的同时,也产

生了诸多问题。

观点二:不认可。这句话中有“好像”一词,这说明作者并不非常认可这一说法。

尤其是马克思在提到“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时,其

中也有“似乎”一词。换句话说,如果这一事物不具备绝对优势,人们是不会接

纳它的。

6.①思想深邃。

在第四段文字中,马克思提及了“机器”“财富"''技术”等推动社会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