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部分地区 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1页
吉林省部分地区 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2页
吉林省部分地区 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3页
吉林省部分地区 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4页
吉林省部分地区 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似乎在一夜之间,周围不少朋友都在讨论一款名为ChatGPT的人工智能聊天程序。有人用它即兴创作诗歌,有人试图用它设计小说大纲,还有程序员用它解决工作问题……根据多家媒体引述的调查结果,89%的美国大学生在用ChatGPT写作业。这个数据恐怕是言过其实了,但至少说明该程序在解答问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人工智能聊天程序并不新鲜。比如,不少网络平台使用人工智能客服。不过,很多人工智能客服带给人的感受实在一言难尽,机械重复的话术、“礼貌”而毫无信息增量的反馈等,都让人“想摔手机”。ChatGPT诞生及其给人留下的“惊艳”印象,未必是因为它使用了许多具有突破性的技术,而是它搜集了更多的素材,因此能够更加“聪明”地回答用户的提问。对此,一些行业的从业者不乏“本领焦虑”。有人让ChatGPT写一篇时评,它洋洋洒洒写了几百字,用户评价称“虽然不算特别出彩,但也中规中矩”。有自媒体运营者试图让ChatGPT分析某国产车品牌能否打败国外竞品,结果程序输出了一篇有观点和简要论述的分析短文。对于一些大学课程的作业,ChatGPT也能“应对自如”。它的出现让人不得不承认:人工智能不仅能够回答“客观题”,还可以有模有样地回答一些“主观题”了。但是,大可不必就此认定ChatGPT是某些行业的“终结者”。目前,机器对于各类问题的理解,并非真正的“理解”,而是基于海量素材的整理归纳。例如,有人用杜撰的学术概念“镜像等离子规范场”提问,结果发现人工智能不懂装懂地卖弄“学识”。而在回答一些社会问题时,尽管人工智能输出了看似结构完整的文章,但不少答案依然“驴唇不对马嘴”,或者充满了“正确而无用的废话”。对于重复性的、记忆性的问题,人工智能确实越来越得心应手了。之所以大学生很快“爱上”这款程序,是因为大学里不少作业并不真正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只要重复教科书中的现成理论,再加上一点网络上能搜到的案例即可。人工智能看似“聪明”,实则只是无意识的表现。比如,比起创作一篇小说或写一篇原创散文,人工智能更容易成为一个“诗人”,这是因为诗歌在形式上更加抽象,也更容易通过组合不同词语实现模仿;还有人喜欢用人工智能作画,敲几个关键词,就能输出一幅基本功扎实的画作,但说实话,这些画充其量只是替代了某些“艺术工厂”的流水线式生产。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对创造性工作来说一无是处。人工智能学者王咏刚就认为:“无论是AI对话、AI写文章还是AI作画,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固有的非确定性、发散性、天马行空的特点,恰好可以成为激发人类灵感的好帮手。”人的灵感并非从天而降,很多时候正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人工智能背后的庞大数据库,可以扮演“巨人”角色,让创造者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摘编自王钟的《看似无所不能,ChatGPT会不会成为行业“终结者”》)材料二:ChatGPT是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研发的最新聊天机器人模型。现实生活中,各种应用软件里的机器人客服,以及苹果手机的Siri,国产智能音箱里的小度、小爱、天猫精灵等,广义上都是与ChatGPT类似的人工智能产品。它们能够通过理解人类语言与互动者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上下文进行互动等。只不过,ChatGPT学习能力最强,“智慧”等级最高,能够回答人类提出的各种远超以往难度的复杂问题,致使其爆火全球。ChatGPT在和全球网友互动中,有着各种令人吃惊的成绩。参加了美国高校的入学资格考试(SAT),成绩为中等学生水平;用《坎特伯雷故事集》风格改写了90年代热门歌曲《BabyGotBack》;用《老友记》主角口吻创作了剧本对白;构思了简短的侦探小说;简要阐释了经济学理论;给出了消除经济不平等的六点计划……ChatGPT甚至能够按照预设的道德准则,从“人类反馈中强化学习”,以此识别恶意信息并拒绝给出有效回答。在某种意义上,ChatGPT越来越像一个“真实的人”。理论上,只要算力足够强大,ChatGPT与人类的互动越多,它就将“成长”越快。虽然大型语言模型无法像人类一样思考,但基于模型算法得出的答案,在传播理论的助推下,越来越具有迷惑性,也越来越真实。这意味着ChatGPT能够形成具备一定逻辑的“思考”结果,而基于这一能力,已经有很多人开始通过ChatGPT取巧逃避本应需要人类大脑思考而进行的工作。巴黎政治大学已宣布,禁止使用ChatGPT等一切基于AI的工具,旨在防止学术欺诈和剽窃;外国专家表示ChatGPT将增加虚假信息风险;斯坦福团队推出DetectGPT,阻止学生用AI写作业。ChatGPT面世仅2个月,就已经影响到了人类社会。人们在畅想高科技的未来社会的同时,实际很难想象出下一代的人工智能交互产品能够发展并影响人类到何种地步。让人工智能不断进化演变,最终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本是这一科研领域的终极目标。只要时间足够长,人工智能必然能够发展具备科幻电影里所描绘的能力。但正如科幻电影里的人工智能总会超出人类控制一样,当前基于大数据学习和给定模型下的人工智能始终存在着近乎无解的“黑箱”弊端——人们无法理解算法背后的各种逻辑,以及在这些逻辑下运行程序将会对人造成的影响。故而,虽然ChatGPT的出现并不令人意外,但还是让人类社会有点措手不及。可以预见的是,“真实的人”群体只会在未来社会中越来越多地出现,充当各种各样的角色。也因此,每每有更为先进的人工智能产品面世,人们都会想要从伦理、法律等多重角度审视。宏观层面对人工智能发展进行必要约束,已经在人类社会取得共识。这正说明,能够始终保持独立冷静思考的人类,最终将会把控住人工智能乃至科技发展的方向。基于这份清醒,人工智能的不断迭代发展就有望保持平衡,算法“黑箱”也最终有望破解。(摘编自光明网评论员《ChatGPT会影响到人类社会吗》)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ChatGPT功能强大,被广泛热议。多家媒体引述的调查结果表明,有接近百分之九十的大学生在用它写作业。B.人工智能擅长解决重复性的记忆性的问题,但在回答社会问题时,则不尽如人意。C.ChatGPT与其他人工智能产品相比,火爆全球的原因是能理解人类语言并互动聊天,并且回答人类提出的复杂问题。D.始终保持独立冷静思考的人类,最终将会破解人工智能的算法“黑箱”,把控人工智能和科技发展的方向。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ChatGPT能够更加灵活地回答用户的高难度问题,有时并非真正的“理解”,只是基于海量素材的整理归纳罢了。B.一些大学课后作业可以用人工智能来“应对自如”地完成,这也给大学老师提出了警示:以后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不是要更有创新性。C.ChatGPT在算力足够强大的情况下,“成长”越快,就与人类的互动越多,会越来越像一个“真实的人”。D.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可能会面临人工智能超出人类控制的危险,所以我们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规范和引导人工智能的发展。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哪组职业未来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被ChatGPT取代()①翻译②新闻编辑③特种警察④客服⑤市场研究分析师⑥行政助理⑦艺术工作者⑧社会学家A.①②④⑤⑥ B.①②④⑥⑦C.②③④⑤⑧ D.①②③④⑤4.两则材料在论证方法上主要有何相似之处?请结合文本具体说明。5.虽然国外某些大学禁止使用ChatGPT,外国专家表示ChatGPT将增加虚假信息风险,斯坦福团队甚至推出DetectGPT,阻止学生用AI写作业。ChatGPT面世仅几个月,就已经令人类社会如临大敌。但不可否认,ChatGPT对人类社会发展也具有不可忽视的有益影响,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ChatGPT对人类有何益处。【答案】1.B2.C3.A4.①事例论证。材料一在阐述ChatGPT的作用时一共列举了创作诗歌等4个事例,材料二在论述ChatGPT与网友互动的情况时则罗列参加入学资格考试等6个优秀事例。②对比论证。在说明ChatGPT在解答问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时,材料一和材料二均将ChatGPT和一般的智能聊天程序进行了对比。5.①长于搜集整理归纳素材,帮助人类解决重复性的、记忆性的问题。②促进高效聊天,ChatGPT学习能力强、智慧等级高,能更“聪明”回答人类问题。③有助于创作性工作发展,能激发人类灵感。④取代某些创新性不强、重复性强的职业。【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能力。A.“接近百分之九十的大学生”扩大范围,材料一原文是说“89%的美国大学生”。C.根据原文“ChatGPT学习能力最强,“智慧”等级最高,能够回答人类提出的各种远超以往难度的复杂问题,致使其爆火全球”可知,选项中“理解人类语言并互动聊天”是人工智能产品都具有的技能,并非ChatGPT火爆的原因。D.“最终将会破解人工智能的算法黑箱”错,原文结尾只是提及“有望破解”。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原文“理论上,只要算力足够强大,ChatGPT与人类的互动越多,它就将“成长”越快。”选项忽视条件“理论上”,而且“互动多”导致“成长快”。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特警担负特殊任务,如拯救人质、围攻恐怖分子。ChatGPT只是聊天软件。艺术工作者从事文学和艺术创作,具有创新性。ChatGPT所作之画充其量只是替代了某些“艺术工厂”的流水线式生产。社会学家观察分析社会问题。ChatGPT在回答一些社会问题时,“驴唇不对马嘴”,或者充满了“正确而无用的废话”。排除③⑦⑧。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由材料一“有人用它即兴创作诗歌,有人试图用它设计小说大纲,还有程序员用它解决工作问题……根据多家媒体引述的调查结果,89%的美国大学生在用ChatGPT写作业”;材料二“参加了美国高校的入学资格考试(SAT),成绩为中等学生水平;用《坎特伯雷故事集》风格改写了90年代热门歌曲《BabyGotBack》;用《老友记》主角口吻创作了剧本对白;构思了简短的侦探小说;简要阐释了经济学理论;给出了消除经济不平等的六点计划”可知,材料一在阐述ChatGPT的作用时一共列举了创作诗歌等4个事例。材料二在论述ChatGPT与网友互动的情况时则罗列参加入学资格考试等6个优秀事例。由材料一“人工智能聊天程序并不新鲜。比如,不少网络平台使用的人工智能客服。不过,很多人工智能客服带给人的感受实在一言难尽,机械重复的话术、‘礼貌’而毫无信息增量的反馈等,都让人‘想摔手机’。ChatGPT诞生及其给人留下的‘惊艳’印象,未必是因为它使用了许多具有突破性的技术,而是它搜集了更多的素材,因此能够更加‘聪明’地回答用户的提问”;材料二“现实生活中,各种应用软件里的机器人客服,以及苹果手机的Siri,国产智能音箱里的小度、小爱、天猫精灵等,广义上都是与ChatGPT类似的人工智能产品。它们能够通过理解人类语言与互动者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上下文进行互动等。只不过,ChatGPT学习能力最强,‘智慧’等级最高,能够回答人类提出的各种远超以往难度的复杂问题,致使其爆火全球”可知,在说明ChatGPT在解答问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时,材料一和材料二均将ChatGPT和一般的智能聊天程序进行了对比。【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结合材料一“它搜集了更多的素材,因此能够更加‘聪明’地回答用户的提问”“基于海量素材的整理归纳”“对于重复性的、记忆性的问题,人工智能确实越来越得心应手了”可知,长于搜集整理归纳素材,帮助人类解决重复性的、记忆性的问题。结合材料二“它们能够通过理解人类语言与互动者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上下文进行互动等。只不过,ChatGPT学习能力最强,‘智慧’等级最高,能够回答人类提出的各种远超以往难度的复杂问题”可知,促进高效聊天,ChatGPT学习能力强、智慧等级高,能更“聪明”回答人类问题。结合材料一“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固有的非确定性、发散性、天马行空的特点,恰好可以成为激发人类灵感的好帮手”“人工智能背后的庞大数据库,可以扮演‘巨人’角色,让创造者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可知,有助于创作性工作发展,能激发人类灵感。结合“对于重复性的、记忆性的问题,人工智能确实越来越得心应手了”“构思了简短的侦探小说;简要阐释了经济学理论;给出了消除经济不平等的六点计划”可知,取代某些创新性不强、重复性强的职业。吉林省长春市新解放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尽管“图”与“书”如今已经合为一个词,但是对于“图”的研究却始终不如对“书”的研究,尤其是在中国思想史研究领域。思想史研究者或者囿于“言为心声”的习惯,觉得只有文字文献才能真实而准确地表述思想,图像分析难免穿凿之嫌,或者觉得文字文献已经足够思想史研究者左右采撷,因而对于图像文献漠不关心。所以,至今用图像文献来研究思想史的尝试仍然很少,仿佛那些并不直接表达思想的资料,可以任凭它们处在思想史研究视野之外。有的领域,研究者已经注意到图像。不过,除了文字文献匮乏而不得不依赖考古发掘和传世文物的早期历史研究之外,大部分图像还只是作为“插图”。从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和《中国历史参考图集》出版以来,虽图像用得已经不少,但其只是文字叙述的附庸,它在书中的存在似乎只是为了作为文字文献的佐证。有的图像被过分还原为文字,研究者注意到它的叙述内容,却并不注意图像的形式意味,于是图像还原成了文献,如近年各国学者对《点石斋画报》的一些精彩研究,可是这里的内容如西风东渐等,只是作为社会史的资料被使用。巫鸿关于武梁祠汉画像石的研究相当深入,其中很多论述已经涉及了深层的观念世界。问题是,汉画像石始终被看作是艺术史的专门领域,因此这种论述没有引起人们对其他图像中的思想史内容的重视。同样,杜正胜对于《番社采风图》的研究也很精彩,特别指出了“风俗画容易抄袭,终于成了‘格套’,然而真实的格套也可以作为生活万象的缩影,具有典范意义”,这种格套恰恰呈现的是“日用而不知”的传统观念,可惜的是人们没有进一步讨论所有图像中最容易落入“格套”而成为某种思想史“象征”的构图、变形、位置、设色等等。从图像学研究的角度看,构图、变形、位置、设色等等恰是图像与文字文献的差异所在,从思想史研究角度看,这些方面的图像学研究才是可以补充文献资料的地方。图像是历史中的人们创造的,它必然蕴涵着某种有意识的选择、设计和构想,而有意识的选择、设计与构想之中就积累了历史和传统,无论是它对主题的偏爱、对色彩的选择、对形象的想象、对图案的设计还是对比例的安排,特别是在描摹图像时的有意变形,更掺入了想象,而在那些看似无意或随意的想象背后,恰恰隐藏了历史、价值和观念,于是在这里就有思想史所需要研究的内容。宋人郑樵曾说“古之学者为学有要,置图于左,置书于右,索象于图,索理于书”。如果真如古代人理解的那样,象中蕴理,理以象出,那么,我们不仅可以在文字文献中找到思想史,也许还可以在图像资料中找到思想史。在西方,图像学自19世纪从考古学中分离出来,成为研究宗教艺术中的图案、象征、符号的意义之后,渐渐进入关于民族、宗教、观念、意识形态的研究领域,然而,这一领域在中国学者的研究中却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其实,中国古代文献中的图像相当丰富,它也真的蕴涵着相当丰富的思想史内容,只是思想史视野中的图像研究,尚需要一些方法上的摸索。(节选自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视野中的图像》,有删改)材料二:巫鸿在《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一书中所采用的方法论表明的是,图像并非单个的图像本身,诸多图像之间相互联结构成一个完整的叙事结构,其背后显示出强大的文化逻辑与思想深度。巫鸿采用跨学科方法,以图像学方法为主,集合文化学、历史学、考古学、形式主义和结构主义等多重理论路径进行研究。其主要采用了图像志和图像学的方法,将艺术作品视为一种社会图像,并力图通过对图像进行文献和形式的综合分析,进而考察汉代的社会结构和精神状况。在确定了石刻的来源之后,再进行图像志描述与图像学阐释。巫鸿极为强调图像背后的文化依据,以具体材料为支撑,将结论还原于当时的文化、社会以及历史背景中以保证结论的真实有效性。仔细审视巫鸿的方法论不难发现,其关于图像的鉴别与整理总是以系列单元的形式呈现,以凸显图像的宏观叙事力量,进而由图像重构历史。在“墙壁:人类的历史”这个章节的开篇处,巫鸿先给读者提供了两条重要的信息:一是武梁祠墙壁上的画像石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阅读方式从右向左、从上到下排列的。二是石刻上的三组图像也是大致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的。这就表明,观看方式和图像的叙事方法、排列方式并不是巧合,而是构图者或者说武梁个人有意安排的结果。这一连贯的动势其目的在于形象化地隐喻历史的连续进程。巫鸿还将武梁祠的图像叙事与司马迁的史观联系起来。他得出的结论是:“首先,武梁祠墙壁上的画像描绘了从人类产生一直到汉代的中国‘通史’。其次,就像《史记》一样,它通过精心挑选的个体人物来浓缩历史。再者,这些个体人物根据他们的政治关系、生平德行以及他们的志向而分为几个系列或类别。最后,作为一个儒家学者同时极为可能是这个祠堂的设计者,武梁的肖像出现在后部历史的结尾处。”然而与《史记》最本质的不同是媒介的不同,这部历史是武梁祠图画在一个立体三维的建筑结构中,而不是简单地被书写在简帛之上,在《史记》的非编年书写中事件通常被打乱,并被描写于不同的条目中,整个历史的叙述随之编排往返进行。而武梁祠的图绘历史融合着线性时间与立体层次两种叙事结构。巫鸿对图像的分析也正是从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整体结构出发,将它们放在一个序列中进行考察,这就是他所谓的“位置的意义”。在巫鸿看来,墙面的画像石刻不但是一种全景式的历史演变图解,同时也是个人政治意见的表达途径。然而这里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武梁祠的图像与汉代司马迁的史观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吗?巫鸿的依据在于“《史记》在公元2世纪已被普遍认做是史学写作的典范。”而《史记》的内容则与武梁祠的图像有着直接的对应关系。例如《史记》中对三皇五帝,如神农、伏曦、尧帝、禹帝的记录都能和武梁祠的图像一一对应。巫鸿的第二种有力的论据是“《史记》和武梁祠堂画像的内在证据显示司马迁和武梁在学术传统和个人经历上的深层相似。最终的共同点有三:一是强调天人感应;二是相信历史的说教功能;三是笃信历史学家的独特作用。”因而通过田野调查、文献考证以及图像重构等环节,最终他将这种历史史观和中国汉代整个儒家学术传统与汉代的社会结构联系起来,从历史的进化和社会结构的变迁展开了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探究。(周媛《图像学视域中的文学和艺术研究——以巫鸿的武梁祠研究为例》,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思想史研究者对于图像文献漠不关心的原因是文字文献表述的思想更为准确、真实,这是图像文献无法比拟的。B.图像文献在构图、变形、位置、设色等方面与文字文献的差异恰恰是可以补充文献资料的地方。C.巫鸿非常重视图像背后的文化依据,以求将结论还原于当时的文化、社会以及历史背景中,保证结论的真实有效性。D.为了将历史的连续进程形象化,观看方式和图像的叙事方法、排列方式应该是构图者或武梁个人的有意为之。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和《中国历史参考图集》的出版说明了当时插图在书中的存在只是为了作为文字文献的佐证。B.我们可以在文字文献中找到思想史,也可以在图像资料中找到思想史,因此思想史视野中图像研究是不可或缺的。C.虽然武梁祠的图像与《史记》最本质的不同是媒介的不同,但是武梁祠的图像与司马迁的史观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D.司马迁通过田野调查、文献考证以及图像重构等环节最终将汉代儒家学术传统与汉代的社会结构联系起来。3.下列对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主要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来论证中国学者对于思想史视野中的图像研究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B.材料一第四段引用宋人郑樵的话是为了呼应首段“对于‘图’的研究却始终不如对‘书’的研究”的这一观点。C.材料二第二段采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来论证巫鸿的武梁祠图像研究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的。D.材料二第五段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证了《史记》的内容与武梁祠的图像有着直接的对应关系。4.结合材料二概括巫鸿图像研究的学术特点。5.作为文学研究者,应当广泛接受各方意见。假定你有机会与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教授葛兆光先生进行有关“思想史研究中图像问题”的探讨,请你结合文本列出讨论提纲。【答案】1.A2.C3.D4.①多领域、跨学科研究。②重视图像背后的文化依据,强调结论的有效性、合理性。③研究结果的梳理成体系化、单元化。④联系史观,强调天人感应、相信历史的说教功能、笃信历史学家的独特作用。5.①文学图像学研究的注意事项。②如何确保图像的可用性与真实性。③解读图像资料时的注意事项。【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这是图像文献无法比拟的”错误,相关内容为“思想史研究者或者囿于‘言为心声’的习惯,觉得只有文字文献才能真实而准确地表述思想,图像分析难免穿凿之嫌,或者觉得文字文献已经足够思想史研究者左右采撷,因而对于图像文献漠不关心”,思想史研究者认为文字文献更加精确且数量充足,但并未提及其具有图像文献无可比拟的优越性。选项于文无据。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A.“只是为了作为文字文献的佐证”错误,原文为“似乎只是为了”,选项过于绝对;B.“也可以在图像资料中找到思想史”错误,材料倒数第二段“我们不仅可以在文字文献中找到思想史,也许还可以在图像资料中找到思想史”,即在图像资料中有可能找不到思想史,而选项曲解为在图像资料中一定找得到思想史,选项曲解文意;D.“司马迁通过”错误,是巫鸿通过田野调查、文献考证以及图像重构等环节最终将汉代儒家学术传统与汉代的社会结构联系起来。选项张冠李戴。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主要采用了对比论证”错,材料一主要采用了举例论证论证方法,对比论证只在文末有所体现;B.“呼应首段”错,第四段是为了指出图像中蕴含丰富的道理、思想,值得思想史研究者的研究;C.“道理论证”错,“武梁祠墙壁上的画像石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阅读方式从右向左、从上到下排列的……石刻上的三组图像也是大致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的”应为举例论证。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结合“巫鸿采用跨学科方法,以图像学方法为主,集合文化学、历史学、考古学、形式主义和结构主义等多重理论路径进行研究”可概括出,多领域、跨学科研究。结合“巫鸿极为强调图像背后的文化依据,以具体材料为支撑,将结论还原于当时的文化、社会以及历史背景中以保证结论的真实有效性”可概括出,重视图像背后的文化依据,强调结论的有效性、合理性。结合“巫鸿的方法论……关于图像的鉴别与整理总是以系列单元的形式呈现,以凸显图像的宏观叙事力量,进而由图像重构历史”可概括出,研究结果的梳理成体系化、单元化。结合“‘一是强调天人感应;二是相信历史的说教功能;三是笃信历史学家的独特作用。’因而通过田野调查、文献考证以及图像重构等环节,最终他将这种历史史观和中国汉代整个儒家学术传统与汉代的社会结构联系起来,从历史的进化和社会结构的变迁展开了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探究”可概括出,联系史观,强调天人感应、相信历史的说教功能、笃信历史学家的独特作用。【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结合“从图像学研究的角度看,构图、变形、位置、设色等等恰是图像与文字文献的差异所在,从思想史研究角度看,这些方面的图像学研究才是可以补充文献资料的地方”可知,文学图像学研究的注意事项。结合“其主要采用了图像志和图像学的方法,将艺术作品视为一种社会图像,并力图通过对图像进行文献和形式的综合分析,进而考察汉代的社会结构和精神状况。在确定了石刻的来源之后,再进行图像志描述与图像学阐释。巫鸿极为强调图像背后的文化依据,以具体材料为支撑,将结论还原于当时的文化、社会以及历史背景中以保证结论的真实有效性”可知,如何确保图像的可用性与真实性。结合“图像是历史中的人们创造的,它必然蕴涵着某种有意识的选择、设计和构想,而有意识的选择、设计与构想之中就积累了历史和传统,无论是它对主题的偏爱、对色彩的选择、对形象的想象、对图案的设计还是对比例的安排,特别是在描摹图像时的有意变形,更掺入了想象,而在那些看似无意或随意的想象背后,恰恰隐藏了历史、价值和观念,于是在这里就有思想史所需要研究的内容”可知,解读图像资料时的注意事项。吉林省长春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传统节日研究中,节日起源是热点,也是难点。从文化记忆的角度讲,传统节日的起源并不是“有据可查的历史,只是被回忆的历史。”出埃及是以色列人的起源神话,这与它是否具有历史真实性毫无关系。在逾越节上它被当作起源神话,它已进入到这个民族的文化记忆之中。通过回忆,历史变成了神话。由此,历史不是变得不真实了,恰恰相反,只有这样,历史才拥有了可持续的规范性和定型性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也才变得真实。因此,从文化记忆视角讨论传统节日起源,不在于传统节日起源的历史真实性,而是强调传统节日起源的文化记忆如何转变成传统节日主体生活中有意义的历史,如何发挥“可持续的规范性和定型性力量”,这才是传统节日起源解释层面上的真实意图。在民众看来,他们对于传统节日起源的解释是有意义的历史。湖南省资兴县茶坪村瑶族盘王节,是为祭祀、追忆瑶族祖先盘王而设立的。盘王是否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不同支系的瑶族有自己的解释,但是,盘王的来历以及围绕盘王诞生的盘王节是历史的,这些历史究竟始于何时、何地并不确定,其间贯穿了瑶族民众选择性的文化记忆。传统节日起源的文化记忆不断被文献记录,由此成为传统节日起源的可靠性依据。比如端午节食粽子习俗最早出现在南朝吴均的《续齐谐记》中,后来又被诸多文献转录记述。于是,人们依据《续齐谐记》的记录,肯定端午节及食粽子习俗起源的明确时间。然而,文献记录的记忆只是确定端午节食粽子习俗在南朝已经出现,但并不意味着它在这一时期才诞生。传统节日起源于民众集体性的仪式活动,以仪式为核心形成民众生产生活秩序的结构化,这种结构化的循环生活在历史延续中不断融入神话、传说及习俗,在内容上是“发生在绝对的过去”,在形式上是具有“高度成型”的庆典仪式性的社会交往和节日,媒介是以文字、图像、舞蹈等形式进行的传统的、象征性的编码及展演。这些仪式活动将生活固化在记忆里,并且年复一年地重复上演,所以,每次节日活动的传统就是对于节日起源及其相关人物、事件的文化记忆的“重复”。在文化记忆作用下,传统节日的仪式、事件把民众头脑中与传统节日起源及相关的文化想象、自然地理空间凝固为具体的生活传统,不同时代的文字记录对传统节日起源的解释成为心照不宣的共识,许多确认民族、地域认同和强化身份的知识得以在传统节日活动中不断巩固,实现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再生产。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常常以“实物的记忆”形式呈现,这些实物成为传统节日记忆场关系被延续和重建。与记忆场有关的事物、事件,关涉到与传统节日有关的每个人的经历以及他们过去的事情,过去使用过的器物、住过的房子,走过的道路,如此一来,传统节日记忆场内的物质化的景观便会延续民众的生活关系,建构、拓展和丰富区域的历史传统。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是区域性生活的传承实践,节日仪式与群体活动记录人的生活和文化传统。比如侗族农历三月十五摔跤节只有在贵州省黎平县双江镇四寨村和寨高村举行。摔跤节期间,两个兄弟村寨的人要“祭萨岁”。所有人在鼓楼前集合,参与节日活动的牛也被装扮一新。小伙子们摔跤较量后就要斗牛。这种以“斗”为主的传统节日成为两个村寨的特殊历史,侗族人在解释摔跤节起源的时候包含了村落、村民丰富的文化记忆。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具有根基性。比如瑶族的“祭盘王”、彝族的“火把节”、侗族的“祭萨岁”等等,这些传统节日起源中出现的人物、事件成为关键性内容,既是传统节日中心思想的来源,又是民族基本生活传统和核心文化元素的表达,他们在传统节日活动过程中被清晰地记忆,成为民族、地方历史的根脉和文化诞生的原点,并且出现在民众的生活里,发挥着凝聚人心的作用。(摘编自王丹《传统节日研究的三个维度——基于文化记忆理论的视角》)材料二:皇姑信仰及其皇姑节是云南文山广南壮族社会中十分重要的民间信仰和地方节日,其崇拜和祭祀的对象皇姑是南明永历帝朱由榔的胞妹安化郡主。相传清顺治八年,清军攻占肇庆,永历帝向广西、云南败退,其年方十六的胞妹安化郡主不愿降清,随兄西逃,入滇途经广南并患病。安化郡主被广南壮族民众安顿在城西郊区的火烧寨治病,永历帝离开广南赴黔,安化郡主抱病送其胞兄至现今广南城区的马蹄井,之后天天到马蹄井遥思胞兄,终因病情不断加重而逝于井旁,“火烧寨”群众根据郡主生前请求,死后将其安葬于寨旁的山丘上。说来也怪,从此以后,火烧寨就一直风调雨顺、平安无事了,“火烧寨”也从此改名为“太平寨”。大家认为这是皇姑保佑的原因,修建了皇姑庙,并商定在每年农历四月皇姑去世的那一天举行隆重的接皇姑仪式活动,以此来纪念和感恩皇姑,祈求皇姑保佑,于是就产生了“皇姑节”。从此,每年农历四月的第一个寅日,太平寨的壮族群众身着盛装,抬着一乘空轿,敲锣打鼓来到马蹄井祭拜,之后到皇姑庙纵情对歌,欢庆皇姑节。(摘编自黄彩文、于霄《地方节日的历史记忆与仪式表征—以广南壮族皇姑节为例》)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化记忆中传统节日起源的历史不一定具备历史的真实性,它可以是被回忆的历史,也可以是神话传说。B.理解传统节日起源的文化记忆如何转变成节日主体生活中有意义的历史,是节日起源解释层面上的真实意图之一。C.文化记忆视角下的传统节日起源无法确认其具体时间,比如端午节食粽子习俗的出现可能在南朝之前或后。D.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借助活动、仪式等物质性的或者象征性的形式保存、传播、延续,它联结着历史与未来。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传统节日的起源若能进入到这个民族的文化记忆中,它便拥有了可持续的规范性和定型性力量。B.传统节日起源的文化记忆不断地被文献记录,这就决定了传统节日被后人原样保留并得到传承。C.文化记忆中传统节日的起源不是一种空幻的文化想象,而是一种基于共同体认同下的文化信仰。D.要研究民族、地方历史的根脉和文化诞生的原点,可以将节日起源的关键性内容作为重要对象。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传统节日文化记忆研究范畴的一项是()A.瑶族描述祖先盘王事迹的歌谣B.汉族寒食节禁烟火吃冷食的习俗C.横店影视城的明清宫苑建筑群D.黄帝故里河南新郑轩辕桥的遗迹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5.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广南壮族皇姑节的文化记忆体现。【答案】1.C2.B3.C4.①首先,从文化记忆视角探讨传统节日起源的意义;②其次,论述民众对传统节日起源的解释是有选择性的,文献记录使传统文化获得可靠性;③再次,论述文化记忆在传统节日仪式作用下的建构,并由此得到传承发展;④最后,阐析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具有物质性(实物记忆)、区域性、根基性的特征。5.①仪式活动:每年农历四月皇姑去世的那一天举行隆重的接皇姑仪式活动。②实物形式呈现,大家认为这是皇姑保佑的原因,修建了皇姑庙。③区域生活的传承实践:皇姑信仰及其皇姑节是云南文山广南壮族社会中十分重要的民间信仰和地方节日。④根基性:其崇拜和祭祀的对象皇姑是南明永历帝朱由榔的胞妹安化郡主。【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C.“端午节食粽子习俗的出现可能在南朝之前或后”错误。由原文“文献记录的记忆只是确定端午节食粽子习俗在南朝已经出现,但并不意味着它在这一时期才诞生”可知,文献记录端午节食粽子习俗在南朝已经出现,并不意味着这一时期才产生,更不可能在南朝之后才出现。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B.“被后人原样保留并得到传承”错误。由原文“传统节日起源的文化记忆不断被文献记录,由此成为传统节日起源的可靠性依据”可知,传统节日起源的文化记忆不断被文献记录,但不一定将传统原样保留。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C.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以传统节日集体起源的文化现象、历史事件为研究范畴,而“横店影视城的明清宫苑建筑群”不属于这一范畴。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材料一共有六段,分为四层。第一段为第一层,说到从文化记忆视角讨论传统节日起源,不在于传统节日起源的历史真实性,而是强调传统节日起源的文化记忆如何转变成传统节日主体生活中有意义的历史,如何发挥“可持续的规范性和定型性力量”,这才是传统节日起源解释层面上的真实意图,可以看出首先是从文化记忆的视角探讨传统节日起源的意义。第二段为第二层,说到在民众看来,他们对于传统节日起源的解释是有意义的历史,其间贯穿了民众选择性的文化记忆。传统节日起源的文化记忆不断被文献记录,由此成为传统节日起源的可靠性依据。由此可知,第二段论述民众对传统节日起源的解释是有选择性的,文献记录使传统文化获得可靠性。第三段为第三层,说到在文化记忆作用下,传统节日的仪式、事件把民众头脑中与传统节日起源及相关的文化想象、自然地理空间凝固为具体的生活传统,不同时代的文字记录对传统节日起源的解释成为心照不宣的共识,许多确认民族、地域认同和强化身份的知识得以在传统节日活动中不断巩固,实现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再生产,所以第三段论述文化记忆在传统节日仪式作用下的建构,并由此得到传承发展。第四段至第六段为第四层,第四段说到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常常以“实物的记忆”形式呈现,这些实物成为传统节日记忆场关系被延续和重建,即传统文化的记忆具有实物记忆的特征。第五段说到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是区域性生活的传承实践,节日仪式与群体活动记录人的生活和文化传统,即传统文化的记忆具有区域性的特征。第六段说到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具有根基性,即传统文化的记忆具有根基性的特征。所以材料一最后阐析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具有实物记忆、区域性、根基性的特征。【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结合材料一“传统节日起源于民众集体性的仪式活动,以仪式为核心形成民众生产生活秩序的结构化”“这些仪式活动将生活固化在记忆里,并且年复一年地重复上演,所以,每次节日活动的传统就是对于节日起源及其相关人物、事件的文化记忆的‘重复’”和材料二“在每年农历四月皇姑去世的那一天举行隆重的接皇姑仪式活动,以此来纪念和感恩皇姑,祈求皇姑保佑”可知,皇姑节具有仪式活动:每年农历四月皇姑去世的那一天举行隆重的接皇姑仪式活动。结合材料一“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常常以‘实物的记忆’形式呈现,这些实物成为传统节日记忆场关系被延续和重建”和材料二“大家认为这是皇姑保佑的原因,修建了皇姑庙”可知,皇姑节以实物形式呈现:大家认为这是皇姑保佑的原因,修建了皇姑庙。结合材料一“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是区域性生活的传承实践,节日仪式与群体活动记录人的生活和文化传统”和材料二“皇姑信仰及其皇姑节是云南文山广南壮族社会中十分重要的民间信仰和地方节日”可知,皇姑节具有区域生活的传承实践:皇姑信仰及其皇姑节是云南文山广南壮族社会中十分重要的民间信仰和地方节日。结合材料一“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具有根基性”和材料二“其崇拜和祭祀的对象皇姑是南明永历帝朱由榔的胞妹安化郡主”可知,皇姑节具有根基性:其崇拜和祭祀的对象皇姑是南明永历帝朱由榔的胞妹安化郡主。吉林省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似乎在一夜之间,周围不少朋友都在讨论一款名为ChatGPT的人工智能聊天程序。有人用它即兴创作诗歌,有人试图用它设计小说大纲,还有程序员用它解决工作问题……根据多家媒体引述的调查结果,89%的美国大学生在用ChatGPT写作业。这个数据恐怕是言过其实了,但至少说明该程序在解答问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人工智能聊天程序并不新鲜。比如,不少网络平台使用人工智能客服。不过,很多人工智能客服带给人的感受实在一言难尽,机械重复的话术、“礼貌”而毫无信息增量的反馈等,都让人“想摔手机”。ChatGPT诞生及其给人留下的“惊艳”印象,未必是因为它使用了许多具有突破性的技术,而是它搜集了更多的素材,因此能够更加“聪明”地回答用户的提问。对此,一些行业的从业者不乏“本领焦虑”。有人让ChatGPT写一篇时评,它洋洋洒洒写了几百字,用户评价称“虽然不算特别出彩,但也中规中矩”。有自媒体运营者试图让ChatGPT分析某国产车品牌能否打败国外竞品,结果程序输出了一篇有观点和简要论述的分析短文。对于一些大学课程的作业,ChatGPT也能“应对自如”。它的出现让人不得不承认:人工智能不仅能够回答“客观题”,还可以有模有样地回答一些“主观题”了。但是,大可不必就此认定ChatGPT是某些行业的“终结者”。目前,机器对于各类问题的理解,并非真正的“理解”,而是基于海量素材的整理归纳。例如,有人用杜撰的学术概念“镜像等离子规范场”提问,结果发现人工智能不懂装懂地卖弄“学识”。而在回答一些社会问题时,尽管人工智能输出了看似结构完整的文章,但不少答案依然“驴唇不对马嘴”,或者充满了“正确而无用的废话”。对于重复性的、记忆性的问题,人工智能确实越来越得心应手了。之所以大学生很快“爱上”这款程序,是因为大学里不少作业并不真正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只要重复教科书中的现成理论,再加上一点网络上能搜到的案例即可。人工智能看似“聪明”,实则只是无意识的表现。比如,比起创作一篇小说或写一篇原创散文,人工智能更容易成为一个“诗人”,这是因为诗歌在形式上更加抽象,也更容易通过组合不同词语实现模仿;还有人喜欢用人工智能作画,敲几个关键词,就能输出一幅基本功扎实的画作,但说实话,这些画充其量只是替代了某些“艺术工厂”的流水线式生产。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对创造性工作来说一无是处。人工智能学者王咏刚就认为:“无论是AI对话、AI写文章还是AI作画,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固有的非确定性、发散性、天马行空的特点,恰好可以成为激发人类灵感的好帮手。”人的灵感并非从天而降,很多时候正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人工智能背后的庞大数据库,可以扮演“巨人”角色,让创造者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摘编自王钟的《看似无所不能,ChatGPT会不会成为行业“终结者”》)材料二:ChatGPT是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研发的最新聊天机器人模型。现实生活中,各种应用软件里的机器人客服,以及苹果手机的Siri,国产智能音箱里的小度、小爱、天猫精灵等,广义上都是与ChatGPT类似的人工智能产品。它们能够通过理解人类语言与互动者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上下文进行互动等。只不过,ChatGPT学习能力最强,“智慧”等级最高,能够回答人类提出的各种远超以往难度的复杂问题,致使其爆火全球。ChatGPT在和全球网友互动中,有着各种令人吃惊的成绩。参加了美国高校的入学资格考试(SAT),成绩为中等学生水平;用《坎特伯雷故事集》风格改写了90年代热门歌曲《BabyGotBack》;用《老友记》主角口吻创作了剧本对白;构思了简短的侦探小说;简要阐释了经济学理论;给出了消除经济不平等的六点计划……ChatGPT甚至能够按照预设的道德准则,从“人类反馈中强化学习”,以此识别恶意信息并拒绝给出有效回答。在某种意义上,ChatGPT越来越像一个“真实的人”。理论上,只要算力足够强大,ChatGPT与人类的互动越多,它就将“成长”越快。虽然大型语言模型无法像人类一样思考,但基于模型算法得出的答案,在传播理论的助推下,越来越具有迷惑性,也越来越真实。这意味着ChatGPT能够形成具备一定逻辑的“思考”结果,而基于这一能力,已经有很多人开始通过ChatGPT取巧逃避本应需要人类大脑思考而进行的工作。巴黎政治大学已宣布,禁止使用ChatGPT等一切基于AI的工具,旨在防止学术欺诈和剽窃;外国专家表示ChatGPT将增加虚假信息风险;斯坦福团队推出DetectGPT,阻止学生用AI写作业。ChatGPT面世仅2个月,就已经影响到了人类社会。人们在畅想高科技的未来社会的同时,实际很难想象出下一代的人工智能交互产品能够发展并影响人类到何种地步。让人工智能不断进化演变,最终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本是这一科研领域的终极目标。只要时间足够长,人工智能必然能够发展具备科幻电影里所描绘的能力。但正如科幻电影里的人工智能总会超出人类控制一样,当前基于大数据学习和给定模型下的人工智能始终存在着近乎无解的“黑箱”弊端——人们无法理解算法背后的各种逻辑,以及在这些逻辑下运行程序将会对人造成的影响。故而,虽然ChatGPT的出现并不令人意外,但还是让人类社会有点措手不及。可以预见的是,“真实的人”群体只会在未来社会中越来越多地出现,充当各种各样的角色。也因此,每每有更为先进的人工智能产品面世,人们都会想要从伦理、法律等多重角度审视。宏观层面对人工智能发展进行必要约束,已经在人类社会取得共识。这正说明,能够始终保持独立冷静思考的人类,最终将会把控住人工智能乃至科技发展的方向。基于这份清醒,人工智能的不断迭代发展就有望保持平衡,算法“黑箱”也最终有望破解。(摘编自光明网评论员《ChatGPT会影响到人类社会吗》)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ChatGPT功能强大,被广泛热议。多家媒体引述的调查结果表明,有接近百分之九十的大学生在用它写作业。B.人工智能擅长解决重复性的记忆性的问题,但在回答社会问题时,则不尽如人意。C.ChatGPT与其他人工智能产品相比,火爆全球的原因是能理解人类语言并互动聊天,并且回答人类提出的复杂问题。D.始终保持独立冷静思考的人类,最终将会破解人工智能的算法“黑箱”,把控人工智能和科技发展的方向。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ChatGPT能够更加灵活地回答用户的高难度问题,有时并非真正的“理解”,只是基于海量素材的整理归纳罢了。B.一些大学课后作业可以用人工智能来“应对自如”地完成,这也给大学老师提出了警示:以后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不是要更有创新性。C.ChatGPT在算力足够强大的情况下,“成长”越快,就与人类的互动越多,会越来越像一个“真实的人”。D.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可能会面临人工智能超出人类控制的危险,所以我们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规范和引导人工智能的发展。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哪组职业未来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被ChatGPT取代()①翻译②新闻编辑③特种警察④客服⑤市场研究分析师⑥行政助理⑦艺术工作者⑧社会学家A.①②④⑤⑥ B.①②④⑥⑦C.②③④⑤⑧ D.①②③④⑤4.两则材料在论证方法上主要有何相似之处?请结合文本具体说明。5.虽然国外某些大学禁止使用ChatGPT,外国专家表示ChatGPT将增加虚假信息风险,斯坦福团队甚至推出DetectGPT,阻止学生用AI写作业。ChatGPT面世仅几个月,就已经令人类社会如临大敌。但不可否认,ChatGPT对人类社会发展也具有不可忽视有益影响,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ChatGPT对人类有何益处。【答案】1.B2.C3.A4.①事例论证。材料一在阐述ChatGPT的作用时一共列举了创作诗歌等4个事例,材料二在论述ChatGPT与网友互动的情况时则罗列参加入学资格考试等6个优秀事例。②对比论证。在说明ChatGPT在解答问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时,材料一和材料二均将ChatGPT和一般的智能聊天程序进行了对比。5.①长于搜集整理归纳素材,帮助人类解决重复性的、记忆性的问题。②促进高效聊天,ChatGPT学习能力强、智慧等级高,能更“聪明”回答人类问题。③有助于创作性工作发展,能激发人类灵感。④取代某些创新性不强、重复性强的职业。【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A.“接近百分之九十的大学生”扩大范围,材料一原文是说“89%的美国大学生”。C.根据原文“ChatGPT学习能力最强,“智慧”等级最高,能够回答人类提出的各种远超以往难度的复杂问题,致使其爆火全球”可知,选项中“理解人类语言并互动聊天”是人工智能产品都具有的技能,并非ChatGPT火爆的原因。D.“最终将会破解人工智能的算法黑箱”错,原文结尾只是提及“有望破解”。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原文“理论上,只要算力足够强大,ChatGPT与人类的互动越多,它就将“成长”越快。”选项忽视条件“理论上”,而且“互动多”导致“成长快”。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特警担负特殊任务,如拯救人质、围攻恐怖分子。ChatGPT只是聊天软件。艺术工作者从事文学和艺术创作,具有创新性。ChatGPT所作之画充其量只是替代了某些“艺术工厂”的流水线式生产。社会学家观察分析社会问题。ChatGPT在回答一些社会问题时,“驴唇不对马嘴”,或者充满了“正确而无用的废话”。排除③⑦⑧。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由材料一“有人用它即兴创作诗歌,有人试图用它设计小说大纲,还有程序员用它解决工作问题……根据多家媒体引述的调查结果,89%的美国大学生在用ChatGPT写作业”;材料二“参加了美国高校的入学资格考试(SAT),成绩为中等学生水平;用《坎特伯雷故事集》风格改写了90年代热门歌曲《BabyGotBack》;用《老友记》主角口吻创作了剧本对白;构思了简短的侦探小说;简要阐释了经济学理论;给出了消除经济不平等的六点计划”可知,材料一在阐述ChatGPT的作用时一共列举了创作诗歌等4个事例。材料二在论述ChatGPT与网友互动的情况时则罗列参加入学资格考试等6个优秀事例。由材料一“人工智能聊天程序并不新鲜。比如,不少网络平台使用的人工智能客服。不过,很多人工智能客服带给人的感受实在一言难尽,机械重复的话术、‘礼貌’而毫无信息增量的反馈等,都让人‘想摔手机’。ChatGPT诞生及其给人留下的‘惊艳’印象,未必是因为它使用了许多具有突破性的技术,而是它搜集了更多的素材,因此能够更加‘聪明’地回答用户的提问”;材料二“现实生活中,各种应用软件里的机器人客服,以及苹果手机的Siri,国产智能音箱里的小度、小爱、天猫精灵等,广义上都是与ChatGPT类似的人工智能产品。它们能够通过理解人类语言与互动者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上下文进行互动等。只不过,ChatGPT学习能力最强,‘智慧’等级最高,能够回答人类提出的各种远超以往难度的复杂问题,致使其爆火全球”可知,在说明ChatGPT在解答问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时,材料一和材料二均将ChatGPT和一般的智能聊天程序进行了对比。【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结合材料一“它搜集了更多的素材,因此能够更加‘聪明’地回答用户的提问”“基于海量素材的整理归纳”“对于重复性的、记忆性的问题,人工智能确实越来越得心应手了”可知,长于搜集整理归纳素材,帮助人类解决重复性的、记忆性的问题。结合材料二“它们能够通过理解人类语言与互动者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上下文进行互动等。只不过,ChatGPT学习能力最强,‘智慧’等级最高,能够回答人类提出的各种远超以往难度的复杂问题”可知,促进高效聊天,ChatGPT学习能力强、智慧等级高,能更“聪明”回答人类问题。结合材料一“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固有的非确定性、发散性、天马行空的特点,恰好可以成为激发人类灵感的好帮手”“人工智能背后的庞大数据库,可以扮演‘巨人’角色,让创造者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可知,有助于创作性工作发展,能激发人类灵感。结合“对于重复性、记忆性的问题,人工智能确实越来越得心应手了”“构思了简短的侦探小说;简要阐释了经济学理论;给出了消除经济不平等的六点计划”可知,取代某些创新性不强、重复性强的职业。吉林省延边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所谓建筑的外部空间,就是建筑外墙以外建筑群之间的空间,如果有包围整个建筑群的围墙,一般就指围墙的范围。如果没有围墙,那就是从视觉而言建筑群的影响范围。由于中西文化观念的不同,决定了其建筑材料和结构的不同,从而也决定了建筑的形体和内部空间存在巨大的差别。简言之,中国建筑受到木结构梁柱结构的很大限制,外部形体不够多样,内部空间也不够发达,总体风格倾向于温润柔美;西方建筑以砖石结构为本位,挣脱了梁柱体系,发展了拱券穹窿结构,大大拓展了形体和空间的创造可能性,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展现出绰约多姿的风貌,总体风格则倾向于刚健雄强。但是,当我们把眼光转向室外,我们将会惊人地发现,由于中国人特别强势的群体观念,很早以来就发展了群体构图的概念:建筑群以院落的形式横向伸展,占据很大一片面积。这就产生了外部空间的课题,即通过多样化的院落方式,把各个构图因素有机组织起来,包括各单体之间的烘托对比、院庭的流通变化、空间与实体的虚实相映、室内外空间的交融过渡,以形成总体上量的壮丽和形的丰富,渲染出强烈的气氛,给人以深刻感受。总之,中国建筑在外部空间的创造上,占据了世界的高峰,而远远凌驾于西方之上。可以说,“群”是中国建筑的灵魂,甚至为了“群”的统一,不惜部分地牺牲了单体的多样。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欣赏中西建筑要有不同的眼光。欣赏中国建筑,不仅要欣赏某座建筑单体的造型,它的体、面、线的变化,内部空间所造成的气氛以及装饰的运用,而且要以更宏大的目光,着眼于欣赏建筑群的整体处理,包括单座在群中的作用,单座与单座的关系等等,可以说,“美在关系”这句话在中国建筑中体现得最为鲜明。(摘选自萧默《建筑的意境》)材料二:中国园林建筑的艺术处理,是处理空间的艺术。中国的园林是很兴旺的。北京故宫三大殿的旁边,就有三海,郊外还有圆明园、颐和园等等,这是皇帝的园林。民间的老式房子,也总有天井、院子,这也可以算作一种小小的园林。宋代郭熙论山水画,说“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可行、可望、可游、可居,这也是园林艺术的根本思想。园林中也有建筑,要能够居人,使人获得休息,但它不只是为了居人,它还必须可游,可行,可望。“望”最重要。一切美术都是“望”,都是欣赏。不但“游”可以发生“望”的作用(颐和园的长廊不但引导我们“游”,而且引导我们“望”),就是“住”,也同样要“望”。窗子并不单为了透空气,也是为了能够望出去,望到一个新的境界,使我们获得美的感受。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周围粉墙列着许多小窗,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小画。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风光都不相同。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明代人有一小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窗子的美感作用:“一琴几上闲,数竹窗外碧。帘户寂无人,春风自吹入。”这个小房间和外部是隔离的,但经过窗子和外边联系起来了。没有人出现,突出了这个小房间的空间美。这首诗好比是一幅静物画,可以当作塞尚画的几个苹果的静物画来欣赏。不但走廊、窗子,而且一切楼、台、亭、阁,都是为了“望”,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美的感受。颐和园有个匾额叫“山色湖光共一楼”。这就是说,这个楼把一个大空间的景致都吸收进来了。苏轼诗“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与闲人”就是这个意思。颐和园还有个亭子叫“画中游”。“画中游”,并不是说这亭子本身就是画,而是说,这亭子外面的大空间好似一幅大画,你进了这亭子,也就进入到这幅大画之中。所以明人计成在《园冶》中说:“轩高爽,窗户邻虚。纳千顷之汪洋,收四射之烂漫。”概括说来,中国园林建筑的空间美,当如沈复所说的:“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这也是中国一般艺术的特征。(摘编自宗白华《此刻,让美好发生》)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代建筑由于受材料和结构的限制,其外部形体的单一性和内部空间的有限性形成了温润柔美的建筑风格和文化观念。B.由于西方建筑采用砖石结构和拱券穹窿结构,这就大大增强了其形体和空间创造的可能性,形成绰约多姿的风貌也是必然。C.不论是圆明园、颐和园这样的皇家园林,还是民间老式房子的天井、院子,都比较注重空间与实体虚实相映关系的处理。D.颐和园“画中游”的亭子,在空间上特别注重了与周围建筑和景观关系的处理,充分体现了中国建筑“美在关系”的特征。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二中所述中国园林建筑是处理空间的艺术与材料一的中心论点是一致的。B.材料二中明代人的小诗可以证明材料一“室内外空间的交融过渡”的观点。C.中国建筑空间艺术的处理占据世界高峰的原因是注重了建筑群的整体处理。D.古人论建筑艺术用“窗户邻虚”“虚中有实”等语,无不体现出高超的审美智慧。3.下列诗句,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A.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B.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C.未发岭前鲜嫩草,哪流谷底透明泉。D.屏嶂铺霞山积锦,龙潭印月水浮珠。4.《项脊轩志》中曾这样描述:“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请结合材料,简析项脊轩的修葺是如何体现中国建筑艺术特点的。【答案】1.A2.C3.A4.①窗户使得内外交流,同时得到和丰富对空间美的感受,虚实结合;②垣墙以院落的形式横向伸展,单体烘托对比,空间虚实相映,形成总体上量的壮丽和形的丰富,满足了可望的需求。【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由于受材料和结构的限制……形成了温润柔美的建筑风格和文化观念”因果倒置。由原文“由于中西文化观念的不同,决定了其建筑材料和结构的不同,从而也决定了建筑的形体和内部空间存在巨大的差别”可知,文中是文化观念决定了建筑材料和结构的不同。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推断、推理的能力。C.“中国建筑空间艺术处理占据世界高峰”错误,扩大了概念的外延。由原文“中国建筑在外部空间的创造上,占据了世界的高峰,而远远凌驾于西方之上”可知,原文只是说中国建筑在外部空间的创造上占据了世界的高峰。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和论据的能力。A.这两句诗能准确证明材料二关于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的论点,其他都与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无关。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结合材料二“窗子并不单为了透空气,也是为了能够望出去,望到一个新的境界,使我们获得美的感受”“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可见,项脊轩的“前辟四窗”修葺体现了窗户使得内外交流,同时得到和丰富对空间美的感受,虚实结合;结合材料一“通过多样化的院落方式,把各个构图因素有机组织起来,包括各单体之间的烘托对比、院庭的流通变化、空间与实体的虚实相映、室内外空间的交融过渡,以形成总体上量的壮丽和形的丰富,渲染出强烈的气氛,给人以深刻感受”可见,项脊轩的“垣墙周庭”修葺体现了垣墙以院落的形式横向伸展,单体烘托对比,空间虚实相映,形成总体上量的壮丽和形的丰富,满足了可望的需求。吉林省洮南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无用的”知识罗素①在开始谋生之前,人们没有时间什么都去学习,无疑“有用的”知识是最有用的。它建立了当代世界。没有它,我们就没有机器、铁路、飞机。现代知识已带来人们普遍健康状况的大大改善,与此同时也发现了如何使用毒气去毁灭大城市的方法。同以往比起来,我们今日世界最明显的特点在于“有用的”知识。②同样必须承认许多传统文化教育是愚蠢的。儿童花很多年的功夫去学习拉丁文和希腊文法,而终究既不能也不想(除了小部分之外)去读希腊文或拉丁文著作。从各方面考察,现代语言比拉丁文和希腊文更可取。它们不仅更有用,而且能在更少的时间内给予更多的文化知识。文明的进展如此迅速,使得古代知识在解释当今问题上,比起现代国家和关于这些国家的最近历史的知识更少得到运用。③但是,教育除了直接的实用目的外,还应有其他目的。④现代城市居民的娱乐方式愈来愈趋向于被动,趋于懒散地观看他人的技艺和表演。这些人的娱乐方式虽然无可厚非,但总比不上那些受过教育而且具有与工作无关的广泛的智力兴趣的人。由于技术进步,机器代替了人类劳动,人们的闲暇增多了,那些有充分的智力活动和兴趣的人,自然能沉浸在高尚的快乐中。所以,普通人必须去接受提高自己心灵涵养的,当然也包括实用技术知识的教育。⑤狭隘的功利主义教育忽视了人的理想训练与技术训练具有同等的必要性。未经训练的人性中存在许多野蛮因素,它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或轻或重地表现出来。如一些人背后说长道短,令人厌烦。当然,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有时也是残忍野蛮的,但他们比起那些心灵未经开化的人,较少如此,行凶斗殴的人在学校学习很少能达到中等水准。这些人除了虐待他人没有其他快乐。最为人们普遍向往的两件事是权力和颂扬。一般来说,无知的人只能诉诸粗野的方式来获得这两者,包括体力上的征服。文化教养提供给人的是很少有害的权力形式和较多使自己受到称赞的有价值的方式。⑥也许“无用的”知识最重要的优点是能促进心灵沉思的习惯。现在世界上有许多人遇事过分轻率,不仅行动之前没有经过周密考虑,而且对有的行动从智谋上加以考虑也难以进行。在这个问题上,人们以各种奇异方式表现出他们的偏见。⑦心灵的沉思习惯具有遍及从最浅薄到最高深之处的优点。例如从被跳蚤咬、火车误点或与同行争吵等这些小苦恼开始。这样的烦事似乎很不值得做出英雄主义行为的反应,或者像对待人类暂时救治不了的病害一样无可奈何,然而它们对人的影响却破坏了许多人的善良习性和生活乐趣。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可以从一些奇特的知识中找到不少安慰,这类知识与这种现时的苦恼有着确实或空想的关系;即使没有这种安慰,也能从人们的思想中当下消除这种苦恼。当我们受到气得脸色发白的人攻击时,想想笛卡尔《论情感》中题为“为何那些气得脸发白的人比那些脸发红的人更为可怕”的一章,就会感到欣慰。⑧虽然文化上粗浅的快乐足以解除实际生活中的一般苦恼,而沉思更为重要的功用则关乎生命的灾难、死亡、痛苦、残忍以及国家民族陷入不必要的悲惨状况。独断的宗教已不能再带来慰藉,为了使生活不趋于黑暗、枯燥,不致充满肤浅的自我肯定,必须寻求某种可以代替的东西,现今世界充斥着以自我为中心的愤怒群体,其中没有一个能具备全人类的整体眼光,每个群体都宁可文明毁灭,与不愿作丝毫的让步、对于这种偏狭,任何专门教育都不能提供解救的办法。因为它属于个人心理上的问题,解毒良方应求之于历史学、天文学以及一切无碍自尊心,相反能让个人以合理的眼光看待自己的那些学科,需要的不是这样或那样的特殊的片段知识,而是足以激发整体人生目的概念之知识:艺术与历史,对英雄人物生活之了解,以及对人类在宇宙中极其偶然而短暂的地位的了解——所有这些都同人类特有的自傲心情相联系。从广阔的认知能力和无私的感情结合中最易产生出智慧来。⑨在所有时代,人生充满着苦痛,在我们今天较前两个世纪人生苦痛更甚,个人与公众的不幸只能靠意志与智力的交互作用来控制:在意志方面是拒绝回避不幸,在智力方面是认识它,如果能补救则寻求补救的办法;如果不能补救则根据对它的关系的看法,将它视为不可避免的而接受它,并且记住那些存在于它之外的其他地区、其他时代和星空的深远之处,使得它变得可以忍受。(选自作者写于1930年的《幸福之路》,有删节)1.第①段中“有用的知识”指______________2.下列有关“‘无用的’知识”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无用’知识”都促进心灵沉思的习惯,进而消除认知上的偏见。B.“‘无用的’知识”不是专业教育能提供的,而出自心理的觉悟。C.“‘无用的’知识”更能促进人的心灵沉思,促进人的完善发展。D.“‘无用的’知识”是拯救人类灾难与国家不幸的唯一途径。3.与原文观点一致的一项是()。A.因为文明发展十分迅速,古代知识很少能用来解释当今问题。B.人性中的野蛮因素会因文化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得到有效抑制。C.心灵的沉思习惯,可以帮助人们解除实际生活中的一般苦恼。D.意志与智力的交互作用,是解决个人与公众不幸的唯一途径。4.请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5.下面附录文字是贺照田在《时代的认知要求与人文知识思想的再出发》中对文化研究提出的一些很有启发性的思考,他认为文化研究需要生产“有用的知识”。请结合本文对“无用的知识”相关论述,与附录文字中“有用的知识”进行比较分析。首先是文化研究需要在历史生成、变化的动态结构中来把握现代现实问题,如果不把研究对象放在一个具体的、动态的历史语境和脉络中来考察,就很容易被一种抽象的逻辑牵着走。其次,文化研究需要重新确立批判的精神,而不是只满足于摆出一种批判的姿态。如果不能生产有用的知识,不能帮助人们去理解和把握他们置身其中的现实,以及那么长久困扰着人们的精神危机的根源所在,那么所谓的再出发也毫无价值可言。第三,文化研究必须把个人的精神和身心如何安顿的问题视为一个迫切需要处理的核心问题。【答案】1.直接改变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知识。2.C3.A4.作者首先承认“有用的知识”对当代世界的重要作用,进而从教育角度提出教育除了教给人们有用知识达成实用目的之外,还要重视无用的知识这个论题;接着分析无用的知识更能训练人的理想,改变人的残忍野蛮,更重要的是促进心灵沉思,减少偏见,让人具有全人类的整体眼光;最后得出面对当今个人与社会的不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