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必修一政治文明史一轮复习_第1页
高二历史必修一政治文明史一轮复习_第2页
高二历史必修一政治文明史一轮复习_第3页
高二历史必修一政治文明史一轮复习_第4页
高二历史必修一政治文明史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历史必修一政治文明史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完成时间35分钟班级姓名座号课时作业1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6·天津模拟)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说:“(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下列对该段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C.“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有较大自主权D.“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2.有学者指出:“分封制度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这里主要强调()A.分封制扩大西周文化的作用B.分封制巩固西周统治的作用C.分封制推动中原文明的传播D.分封制阻碍了中华民族融合3.“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这首唱了600多年的民谣代表了洪洞古槐后裔对祖先的怀念之情.这种现象深受中国古代宗法制的影响.回顾历史,下列对西周宗法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B.嫡长子的大宗地位是绝对的C.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制度D.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4.(2016·郑州调研)公元前782年,周幽王即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表明()A.周幽王荒淫无道,诸侯联合起兵反叛B.分封制下,小宗有随时朝贡大宗的义务C.分封制下,各诸侯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D.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大国争霸频繁5.(2016·南昌模拟)它使“由众多血缘部族邦国形成的联盟制转变为由众多地域国家形成的相对一统天下,向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地域国家迈进了一大步”.“它”是指()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中央集权制6.(2016·沈阳模拟)柳宗元在《封建论》中写道:“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捍)城.”周初的这一做法()A.有利于维护等级秩序B.容易形成割据混战C.有利于稳定政治统治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7.(2016·衡水调研)在古代四合院中,北房南向是正房,房屋的开间进深都较大,台基较高,多为长辈居住,东西厢房开间进深较小,台基也较矮,常为晚辈居住.对这种文化现象解析正确的是()A.体现了严格的宗法等级观念B.使家庭具有了和谐气氛C.体现了小农经济封闭特点D.体现了古代中国男尊女卑的特点8.(2016·潮州模拟)有学者认为:不能为了强调伦理型文化的优越而去过度推崇宗法制度.这是因为宗法制度()①保障的是贵族垄断的特权政治②建立的是贵贱有序的等级社会③强化了血缘世袭的观念④实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9.(2016·襄阳模拟)周代的棺椁制度有着明确的规定:“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考古发掘研究表明,有些大、中型墓,在椁室内置双重棺,可见记载大体上是可信的.随葬数量也是从天子到士依次递减.材料反映出的西周最主要的特点是()A.贵族阶层生活腐化奢侈B.西周社会的宗法色彩浓厚C.西周社会阶级等级严格D.西周统治集团内部等级严格10.(2016·运城调研)“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古之王者不忍以刑穷天下之民也,是故一家之中父兄治之,一族之间宗子治之.其有不善之萌,莫不自化于闺之内.”材料表明()A.统治者应减轻刑法实行开明统治B.家庭教育有利于社会稳定C.宗法制具有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D.君主专制难以治理好国家11.鲁桓公共有四子,嫡长子姬同后继位为鲁庄公;庶子有庆父、叔牙、季友三人.鲁庄公死后,三个庶子联手控制朝政,被称作“鲁三桓”.材料说明这一时期()A.嫡长子继承制名存实亡B.宗法制受到严重挑战C.世卿世禄制度始终盛行D.庶子辅助嫡长子管理朝政12.(2015·邯郸模拟)《礼记·曲礼》云:“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又云:“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这表明“礼”的核心作用是()A.明辨血缘亲疏关系B.规范社会秩序C.区分尊卑等级关系D.维系统治秩序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2016·青岛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封诸侯……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史记·周本纪》材料二材料三诸侯在受封领地上,可以对卿大夫、士进行再分封,卿大夫和士同样对上负有纳贡、服役、作战等义务.诸侯在受封领地上,可以设置官员、征派赋税、建立武装等.材料四周王曾派人向鲁国“告饥”“求金”“求车”.春秋之世,鲁之朝(周)王者二.——[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1)齐国和鲁国分别是姜尚和周公长子伯禽接受周王分封而建.周王分封诸侯的目的是什么?姜尚和伯禽受封的理由又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假如你是姜尚或伯禽,作为受封的诸侯,你要为周王尽哪些义务?(3)假如你是姜尚或伯禽,你是否一切都要听命于周王?(4)上述史料中周王和诸侯之间关系的变化揭示了什么重大问题?14.(2016·武汉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宗祠,又称宗庙、祖祠、祠堂.它是供设祖先的神主牌位,举行祭祖活动的场所,又是从事家族宣传、执行族规家法、议事宴饮的地方.2010年湖南邵阳市某地,由六位刘氏宗族人共同捐资500多万元,在原宗祠遗址上依据原貌复建了刘氏宗祠,来自本地以及省内外4000多位刘氏族人参加了宗祠及公馆落成典礼.材料二湖北宜昌市某地王氏宗族于2007年发起重修王氏族谱活动,为此专门成立了族谱修编委员会,历时三年多,于2011年清明节编修成了王氏族谱.族谱中厘清了本族世系,重续族规家训,为以往和当代本族名人立传,组建了王氏宗亲联谊会,公推会长,成立王氏宗亲慈善帮扶基金,并决定修缮王氏陵园.材料三唐末乱世中,河南光州固始县琅琊王氏中的一支部队由王审之弟兄率领,为朝廷四处征战,来到福建,五代时建立了闽国.王审之继承王位,治闽30年,对福建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被称为“开闽第一人”、“八闽人祖”.王氏后代遍布港、澳、台和东南亚.福州和固始政府多次举办过闽王文化节.材料四癸巳年(2013年)清明节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桥山黄帝陵祭祀广场庄严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华建敏,台湾海基会原董事长江丙坤、新党主席郁慕明,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代表,全国各省区市代表,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等共约一万余名海内外中华儿女代表现场公祭人文始祖黄帝.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或认识.(限250~300字以内.要求:条理清楚,史论结合.)高二历史必修一政治文明史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时作业1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单项选择题1-5DCBCA6-10CADDC11-15BDDBA二、综合题16、(1)目的:巩固统治.理由:姜尚是功臣;伯禽是王族.(2)朝觐述职、交纳贡赋、镇守疆土、提供力役.(3)不是.诸侯代表周王行使地方统治权,是诸侯国内的最高统治者,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4)春秋时期,王权衰落,诸侯势力强大,分封制走向瓦解.17、社会现象:传统宗法文化(宗族思想、祖先崇拜、根祖文化)盛行.认识:要用历史的、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肯定积极作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民族性和历史性等特征.在新的历史时期得到继承和发展,不能一概视为封建文化的卷土重来.(1)通过忆颂先祖功绩,颂扬先祖品德,激励后辈上进,进行优秀传统道德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通过宗祠和族谱这两种宗法文化载体,进行宗族成员间的互助,和谐族人关系,进而促进社会和谐.(3)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如祭祀、礼仪、孝文化等.18、【答案】(1)特点:以宗法制为依托;与封建等级制、伦理道德观紧密联系;宋明时期空前强化.(6分)(2)原因:近代中国国门洞开,西方民主、平等和自由思想的传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兴起与发展,传统儒学遭受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政治变革的推动;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6分)课时作业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单项选择题1-5CDBBA6-10BBBBA11-15DCBCC综合题16、(1)影响:中央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巩固了秦汉对地方的统治,奠定了两千多年中国地方政治制度的基础(框架).(2)作用:打破贵族领主世袭特权,为国家统治和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自然经济的发展;成为中外封建“现代”国家的典范.(3)原因:对郡县制度所起到的历史影响(利弊)看法不一致;地方长官专任等限制王权思想的提出;西方宪政、联邦制度的传入;改造中国旧社会行政结构的需要;社会环境、思维角度不断转换的影响.17、(1)诸侯之间互相争霸,周王权威受到挑战.西周实行分封制,以血缘关系来凝聚政治关系,巩固统治,当时是有效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血缘关系疏远,加上诸侯势力的日益发展,王室的逐渐衰微,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2)郡县制.肯定郡县制有利于秦朝的统一.(3)顾炎武肯定了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同时也指出郡县制的弊端——容易导致集权与专制皇权.但顾炎武也反对分封制.18、(1)特征:①两者都制定了法律.②两者都实现了国家统一.③两者都进入强盛时期.④两者都出现混乱、分裂或危机,但都走向了统一或中兴.⑤两者都有其他民族大规模迁入,走向分裂.(7分)(2)现象:两者虽相距遥远,但各个时期历史特征非常相似.(2分)发现:两者历史都呈现了政治统一和分散交替而行的轨迹,变化节奏也十分相近.(4分)认识:人类历史发展是有共同性的.(2分)课时作业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单项选择题1-5AACDB6-10CBCCB11-15CBDBC二、综合题16、(1)说明:汉代官僚政治得以发展,孝廉成为人们做官的主要途径,太学兴起和考试做官,进一步打破了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统治阶级通过察举制、太学考试等制度,建立起专业的文官集团.相同:其目的都是选拔人才;都呈现制度化趋势;都是从地方向中央举荐人才.(2)特点:官吏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以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科举制日益完善.趋势:中央集权不断强化.17、(1)推行郡县制.秦的统一.(2)郡国并行制.诸侯世袭.(3)颁布政令;掌管军事;招讨安抚.重大事务必须呈报中央;不能随意更改赋税制度、调动军队;定期朝觐皇帝、述职;受中央监督;省官互迁等.(4)坚持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有机统一,防止中央集权过度或地方分权有余等倾向.18、(1)科举制度(2分);“究天理”(2分)(2)变化: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2分)原因:甲午战败,认识到制度的落后和“师夷长技”的局限;(3分)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推行政治改良;(2分)辛亥革命后建立民国,但民主政体有名无实;(3分)于是提倡科学精神,寻求思想解放.(2分)(3)代议制度建立;(2分)代议制民主具有优越性,如可适用于地广人多的国家;(3分)而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如选民范围日益扩大;并扩展到更多国家.(3分)(4)本问总分3分.考生言之有理,皆可得分.课时作业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单项选择题1-5CCCCD6-10CDABA11-15CBBCA二、综合题16、(1)特点:在中央设御史大夫,负责国家监察事务;在地方各郡,设监御史,代表皇帝监察地方官吏;监察系统垂直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直接向皇帝负责.背景:秦朝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建立后,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一直存在.目的:澄清吏治,削弱地方势力,巩固统治,维护社会稳定.(2)举措:高薪养廉;严刑峻法;褒奖清廉官员(或树立清廉典型).宋初特点:运用经济手段“减员增俸”来促进官员廉洁自律.明初特点:反腐败极端化、非理性化.(3)加强廉政制度建设;保证官员正常合理的薪酬;廉政应以人为本,理性反腐.17、(1)朱元璋:①看法:丞相制度导致政治混乱.②原因:因为他认为容易出现丞相专权,威胁君主专制权力.黄宗羲:①看法:明朝废除丞相导致政治的黑暗.②原因:因为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废除丞相不利于制约君主权力.(2)促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