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 细胞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生物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1页
2.3.1 细胞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生物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2页
2.3.1 细胞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生物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3页
2.3.1 细胞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生物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4页
2.3.1 细胞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生物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高中生物必修1PAGE答案第=2页总=sectionpages22页PAGE1课时作业5:2.3.1细胞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学校: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10小题)1.(1分)(2022·江苏金湖中学高一期中)如图甲、乙为两个渗透装置。图甲是发生渗透作用时的初始状态,图乙是较长时间之后的状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③为半透膜,水分子能自由通过B.图乙中溶液①的浓度与溶液②的浓度相等C.图甲中溶液②的浓度大于溶液①的浓度D.图甲中溶液①和②浓度差越大,则图乙中的水柱越高2.(1分)如图所示,U型管中间被一种能允许水分子通过而单糖、二糖不能通过的半透膜隔开,先在两侧分别加入0.1mol·L-1的蔗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一段时间后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变化是怎样的?若向U型管右侧加入某种微量物质(不影响溶液浓度),右侧液面高度上升,那么加入的这种微量物质最可能是()A.右侧液面高度下降;胰岛素 B.右侧液面高度下降;衣藻C.两侧液面高度不变;麦芽糖酶 D.两侧液面高度不变;蒸馏水3.(1分)新鲜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浸润在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显微镜下观察其会发生质壁分离。质壁分离是指()A.细胞质膜与细胞质分离 B.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C.细胞质膜与细胞壁分离 D.细胞质与细胞壁分离4.(1分)切取形态、质量相同,生理状态相近的马铃薯三块,分别放入甲、乙、丙三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小时后称量马铃薯块的质量,其质量改变的百分率如下表所示。由表可知三种溶液在浓度上的关系是()A.甲>乙>丙 B.丙>乙>甲 C.乙>甲>丙 D.丙>甲>乙5.(1分)(2022·江苏扬州高一期末)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活动中,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此时该细胞正在发生质壁分离过程B.图中①为细胞质膜,⑦中溶液为细胞液C.该实验至少需光学显微镜下观察3次,形成自身前后对照D.该实验细胞中的②③④⑤⑥结构组成原生质层6.(1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为实验材料,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观察了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没有对照实验B.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滴加清水后不一定都能复原C.质壁分离中的“质”“壁”分别是指细胞质、细胞壁D.若换成洋葱内表皮细胞则观察不到质壁分离现象7.(1分)据物质“相似相溶”的原理,脂溶性物质能优先通过细胞质膜进入细胞,这与细胞质膜中的哪种成分有关()A.磷脂 B.蛋白质 C.脂肪 D.糖类8.(1分)(2022·江苏沛县树恩中学高一期中)在处理污水时,人们设计出一种膜结构,有选择地将有毒重金属离子阻挡在膜的一侧,以降低有毒重金属离子对水的污染,这是试图模拟生物膜的()A.全透性 B.流动性C.主动转运功能 D.选择透过性9.(1分)将五个大小相同的马铃薯幼根与物种A的幼根分别放入甲~戊五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数小时后,取出称重,重量变化如图所示。以下关于该实验结果的说法错误的是()A.与马铃薯幼根细胞液浓度相等的溶液是甲溶液B.马铃薯比物种A更耐旱C.物种A幼根的细胞在甲溶液中不一定会发生明显的质壁分离D.在这五种蔗糖溶液中,浓度最大的是丙溶液10.(1分)下图表示高等动、植物细胞与原生生物细胞避免渗透膨胀的三种不同的机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这三种细胞均以原生质层充当发生渗透吸水时所需要的半透膜B.动物细胞将离子排出细胞以降低细胞的渗透压,避免过度吸水C.液泡能调节植物细胞的渗透压,细胞壁限制了细胞过度吸水D.将原生生物置于低渗溶液中,其通过收缩泡向外排水的速率会加快二、多选题(共3小题)11.(1分)(2022·江苏泰州中学高一开学考试)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组(每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组的低B.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大于d组C.经过蔗糖溶液处理后a组细胞吸水能力大于b组D.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mol·L-1之间12.(1分)某同学利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细胞的缓慢失水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B.若a处为高浓度KNO3溶液,该细胞质壁分离后一定能自动复原C.若该细胞刚好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则a、c溶液的浓度基本相等D.若该细胞置于有红墨水的蔗糖溶液中,则a处为红色13.(1分)(2022·重庆高一期末)下图为某种植物幼苗(大小、长势相同)均分为甲、乙两组后,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其他条件相同且不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表明,外界溶液的浓度对植物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非常重要B.3h后一段时间,两组幼苗均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和根细胞失水C.6h时,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NO,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D.若把甲组的KNO3溶液改为等浓度的蔗糖溶液,12h后的实验结果与甲组不同三、非选择题(共2小题)14.(1分)(2022·江苏泰州中学高一期中)黑藻是一种常见的沉水植物,其叶肉细胞中的液泡无色,而叶绿体大而清晰。某同学观察黑藻叶肉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实验步骤和观察结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制作黑藻叶片临时装片时,先在载玻片上滴加______________,把黑藻叶片放入并展平,然后加上______________,进行观察。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的运动作为标志。(2)黑藻叶片的叶肉细胞能发生质壁分离的外因是蔗糖溶液浓度______(填“>”“<”或“=”)细胞液浓度,质壁分离是指细胞壁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分离。(3)若步骤②中,从一侧滴加的是加有伊红(植物细胞不吸收的红色染料)的0.3g/mL蔗糖溶液,则在显微镜下观察到P、Q处颜色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进行后续的实验,滴加清水后发现细胞并未质壁分离复原,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图中A、B、C为处于不同生理状态的三个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请回答:通常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________(填“内”或“外”)表皮制作临时装片,以便观察到较为明显的实验现象。上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处于不同浓度的溶液中的细胞:则A、B、C细胞所处的外界溶液浓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用字母加“>”表示)。15.(1分)如图所示,图乙细胞是将图甲细胞放置于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的结果;图丙是将另外一种植物的细胞依次浸入蒸馏水、物质的量浓度为0.3mol·L-1的蔗糖溶液和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的硝酸钾溶液中,原生质层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丙的A、B、C三条曲线中,表示细胞在蒸馏水、0.3mol·L-1的蔗糖溶液、1mol·L-1的硝酸钾溶液中体积变化的分别是____________。(2)图乙细胞在质壁分离结束时,⑧处充满了________________。(3)图甲细胞中,全透性的结构是______(填序号)。图乙细胞中原生质层由________(填序号)构成。(4)图丙中出现bc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答案】B【解析】由于漏斗内液柱压力的作用,当液面不再上升时,水分子进出达到平衡,但溶液②的浓度依然大于溶液①的浓度,B错误。2.【答案】C【解析】从图示信息可知,蔗糖和麦芽糖都是二糖,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两种溶液加入到被半透膜隔开的U型管中,一段时间后左右两侧液面高度相等。若向U型管右侧加入某种微量物质,必需使得右侧浓度上升,才能使得液面高度上升,麦芽糖酶可以将麦芽糖水解成葡萄糖,使得右侧浓度上升,从而液面高度上升,C正确。3.【答案】B4.【答案】A【解析】成熟植物细胞可看作一个渗透系统,它可发生渗透吸水或失水。据渗透作用原理可知,甲溶液中马铃薯质量减少,说明马铃薯块失水,甲溶液浓度大于马铃薯细胞液的浓度;乙溶液中马铃薯质量没有变化,说明乙溶液浓度等于马铃薯细胞液的浓度;丙溶液中马铃薯质量增加,说明马铃薯块吸水,丙溶液浓度小于马铃薯细胞液的浓度。5.【答案】C【解析】此时细胞正在进行质壁分离或质壁分离的复原过程,A错误;①为细胞壁,由于细胞壁具有全透性,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⑦中溶液为外界溶液,B错误;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中至少先后用低倍镜观察三次,形成自身前后对照,C正确;原生质层是指细胞质膜、液泡膜以及两者之间的细胞质,即②④⑤,D错误。6.【答案】B【解析】在“探究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中,质壁分离的前后可以对照,质壁分离过程和质壁分离的复原过程也可以对照,所以本实验有对照,A错误;使用高浓度的蔗糖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会使细胞由于大量失水而死亡,不会再出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B正确;质壁分离中的“质”“壁”分别是指原生质层、细胞壁,C错误;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具有大液泡,能选做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材料,D错误。7.【答案】A8.【答案】D9.【答案】D【解析】在甲溶液中,马铃薯幼根细胞的重量不变,说明马铃薯吸水和失水处于动态平衡,甲溶液是与马铃薯幼根细胞液等渗的溶液,A正确;由图可知,马铃薯吸水能力要比物种A强,所以马铃薯更耐干旱,B正确;质壁分离的条件之一是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在甲溶液中,物种A幼根会失去水分,说明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但浓度差较小的情况下对于一个细胞来说不一定发生明显的质壁分离,C正确;在这五种蔗糖溶液中,在乙溶液中,马铃薯幼根细胞的重量减少最大,说明乙溶液的浓度是最大的,D错误。10.【答案】A【解析】原生质层是植物细胞的细胞质膜、液泡膜和两者之间的细胞质构成的,动物细胞和原生生物都是以细胞质膜为半透膜完成渗透作用的,A错误;动物细胞避免膨胀,需要将离子转运到细胞外,以减小细胞液的渗透压,避免过度吸水涨破,B正确;液泡通过吸水和失水,进而调节植物细胞的渗透压;细胞壁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限制了细胞过度吸水,也能避免细胞涨破,C正确;将原生生物置于低渗溶液中,其会通过收缩泡将多余的水排到细胞外,而且速率会加快,D正确。11.【答案】ABD【解析】据图可推知a组吸水多于b组,因此实验后a组细胞液中溶质浓度低于b组,A正确;实验前长度与实验后长度的比值大于1表明细胞失水,且比值越大,花冠失水越多,因此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大于d组,B正确;根据A项分析可知,实验后a组细胞液中溶质浓度低于b组,因此a组细胞吸水能力小于b组,C错误;由c组吸水、d组失水可知,细条细胞液浓度介于0.4~0.5mol·L-1之间,D正确。12.【答案】ACD【解析】在细胞的缓慢失水过程中,细胞液浓度逐渐升高,渗透压升高,吸水能力逐渐增加,A正确;若a处为高浓度KNO3溶液,则该细胞可能会因为过多失水而死亡,因此,质壁分离后的细胞未必能自动复原,B错误;若该细胞刚好处于平衡状态,此时水分子进出细胞的速率相等,则a、b、c三种溶液的浓度基本相等,C正确;若该细胞置于有红墨水的蔗糖溶液中,则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a处为外界溶液,即蔗糖溶液,应为红色,D正确。13.【答案】ABD【解析】实验开始时,甲组幼苗根系就已开始吸收K+、NO,而不是在6h时才开始吸收K+、NO,6h后细胞液浓度大于KNO3溶液浓度,细胞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C错误。14.【答案】(1)清水(或蒸馏水)盖玻片叶绿体(2)>原生质层(3)绿色红色细胞失水过久死亡(4)外C>A>B15.【答案】(1)A、C、B(2)蔗糖溶液(3)②⑪⑫⑬(4)硝酸根离子与钾离子能进入细胞,细胞液浓度增加,使得质壁分离后的细胞因吸水而自动复原【解析】(1)图丙的A、B、C三条曲线中,A曲线表示细胞发生了渗透吸水,说明细胞所处的环境是蒸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