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第2版)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_第1页
经济学基础(第2版)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_第2页
经济学基础(第2版)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_第3页
经济学基础(第2版)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_第4页
经济学基础(第2版)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识目标1.理解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的区别;2.了解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模型、交换与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3.掌握福利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基本方法和当代福利经济学的主要观点。能力目标1.利用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的方法解释当前社会发生的经济现象。2.掌握判断社会福利的标准与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必要条件。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思考:各类食品的价格是独立的么?如果它们之间可以相互影响,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2015年物价涨幅创6年来新低引入案例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第一节一般均衡理论一、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微观经济学中,对均衡的分析实际上分三个高低不同的层次进行:单个经济主体的均衡,如消费者均衡、生产者均衡;单个市场的均衡,包括之前我们介绍过商品市场均衡、要素市场均衡;以及所有市场的同时均衡。前两种均衡叫做局部均衡,最后一种均衡叫做一般均衡。局部均衡一般是指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或均衡状态。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二、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局部均衡分析是假设一个市场价格变动对其他市场价格没有显著影响的条件下,分析供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或者均衡状态。在局部均衡的分析中,单个市场是孤立的,互不影响的。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可见,一般均衡更加符合市场的真实运作规律,也更具有实践的指导意义。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三、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模型及其存在性单从刻画市场的合理性来看,一般均衡分析的确是优于局部均衡分析,然而,问题是这样的整体均衡状态真的能够实现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又该如何理顺各个市场错综复杂的相关关系,最终实现呢?18世纪,荷兰的曼德维尔博士在《蜜蜂的寓言》一书中讲过一个有趣的故事。

事实上,早在1776年亚当•斯密就在其传世经典《国富论》肯定了一般均衡状态的存在。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1874年,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在他的《纯粹政治经济学要义》中首次完整的提出了一般均衡理论。其核心思想是: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所有消费者和生产者都以自身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时,整个社会就会达到一般均衡状态。瓦尔拉斯坚信存在这样的一个价格体系,它包含了社会上所有商品和所有的生产要素的价格,恰好使所有的商品都供求相等,这时,市场就达到了一般均衡。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一)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模型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二)一般均衡的存在性问题瓦尔拉斯的证明在数学上是不成立的。1954年,德布鲁与肯尼思·阿罗合作共同发表了划时代的论文《竞争经济的均衡的存在性》,在这篇文章中,他们运用当时经济学中尚属陌生的扑拓方法,给一般均衡的存在性提供了一个确定的数学证明。在此基础上,德布鲁于1959年出版的他的杰作《价值理论》一书中,重新为一般均衡理论提供了一个严格的结构,为一般均衡存在性的证明给出了满意的答案,提出了一般均衡理论的现代结构,并因此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第二节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条件福利经济学就是一种规范经济学。福利经济学这一命题最初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森在20世纪初提出的,在发展过程中先后经历了新旧两个派别。以庇古为代表人物的旧福利经济学建立在基数效用理论基础上,倡导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缩小贫富差距来增大社会福利;新福利经济学则以序数效用论作为分析工具、以帕累托理论为基础,注重研究社会经济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所需具备的条件,即强调通过经济效率提高社会福利。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当代福利经济学的新发展诞生了以伯格森和萨缪尔森等人为代表的社会福利函数派,主张福利的最大化必须考虑社会公平问题。1951年,阿罗提出的不可能定理否认了社会福利函数的存在,这一结论使得福利经济学的发展再一次产生了两个分支,一派坚持福利主义,主张回归基数效用论;另一派主张放弃福利主义,而序数主义则可以坚持。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一、福利与福利经济学(一)福利的含义福利是指人类在欲望被满足时所感受到的幸福和快乐。从产品或服务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与快乐可称为经济福利,从其他方面,如精神层面得到的满足与快乐可称为非经济福利。以下仅分析经济福利。

(二)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社会能够实现个人福利最大的资源配置或分配的经济状态,以及与此有关的各种政策问题。福利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社会经济运行的目标,或称检验社会经济行为好坏的标准;实现社会经济运行目标所需的生产、交换、分配的一般最适度的条件及其政策建议等。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二、判断社会福利的标准(一)旧福利经济学的社会福利判断标准庇古是资产阶级福利经济学体系的创立者,他同马歇尔等人发展起来了基数效用论社会福利函数。庇古提出了两个基本的福利命题:国民收入总量愈大,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国民收入分配愈是均等化,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庇古的第一个命题是显而易见的。收入分配从富人向穷人转移的“收入均等化”,能使社会福利增大。这就是旧福利经济学的一个主要观点。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二)帕累托最优状态与补偿原则帕累托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意大利经济学家,他是新福利经济学代表人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帕累托最优”是现代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经济学的一个理想境界。这一命题是判断福利优劣的新标准。其含义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如果某一经济变动改善了一些人的状况,同时又不使一些人蒙受损失,这个变动就增进了社会福利,称为帕累托改进;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如果不减少一些人的经济福利,就不能改善另一些人的经济福利,就标志着社会经济福利达到了最大化的状态,实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通俗地讲,“帕累托改善”是在不损害他人福利的前提下,进一步改善自己的福利。用老百姓的俗话就是“利己不能损人”。同样,只有在不损害生产者和经营者权利的前提下维护消费者的权益,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各个主体之间达到“帕累托最优”的均衡状态。利用帕累托最优状态标准,可以对资源配置状态的任意变化做出“好”与“坏”的判断: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认为这种资源配置状态的变化是“好”的;否则认为是“坏”的。这种以帕累托标准来衡量为“好”的状态改变称为帕累托改善。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帕累托最优是指这样一种状态,无法通过改进来使一些人的福利增进而不改变另一些人的福利状况。那么如果一种状态,使一些人的福利受损的同时增进另一些人的福利,但增加的部分大于减少的部分。这时,如果先补偿受损的人的福利损失,然后再把剩余部分在二者之间分割,也可视为社会福利的改进,这就是所谓的补偿原则。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三、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必要条件对于这一问题的处理主要以埃奇沃斯盒状图为基本分析工具。埃奇沃斯盒状图分析中的核心概念“契约曲线”的提出,可以说是埃奇沃斯对当代经济学的一个杰出贡献。契约曲线分为交换的契约曲线和生产的契约曲线。交换契约曲线说明两个消费者如何通过自由交换而实现最大的满足程度,即实现交易的帕累托最优境界。生产契约曲线说明生产者如何通过对生产中使用的劳动与资本的配合比例的调整,实现其利润最大化,即实现生产的帕累托最优境界。在此基础上还能够得出生产和交换同时达到最优状态的条件。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一)埃奇沃斯盒状图(EdgeworthBox)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埃奇沃斯盒状图(见图9-2),简单的说它是一个方形的盒,其盒长和盒高分别代表两个不同的消费者(或生产者)所拥有的两种商品(或生产要素)的总量,盒状图中各点表示两种商品(或要素)的总供给量在两个消费者(生产者)之间的配置状态。埃奇沃斯盒状图揭示了当所有消费的总量或经济活动中使用的投入品总量固定时,如何配置资源、考察生产的效率。(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绘制交换的埃奇沃斯盒状图,如图9-3(a)。在交换的埃奇沃思盒状图中,任意一点,如果它处在甲和乙的两条无差异曲线的交点上,则它就不是帕累托最优状态,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总存在帕累托改进的余地,即总可以改变该状态,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另一人的状况没有变坏。与上述结论对应的,盒内一点如果位于甲和乙的两条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则无论怎样交换都不可能保证在不损害一方利益的前提下提高另一方的福利水平,即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如果把所有无差异曲线的切点的轨迹连接起来构成,就得到了交换的契约曲线,如图9-3(b)。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可以证明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其公式表达为:如果把两个消费者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推广到几个消费者时,就可以得到更一般的结论:在一个经济中交易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是,任何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对于两个使用该两种商品的消费者来说是相等的,此时,所有消费者的满足均达到最大化。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三)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假定生产两种商品的技术条件是已知和既定的,则食品和药品的等产量线可见图9-4(a)和(b)。运用与上文交换的契约曲线完全相同的道理我们得到生产的契约曲线如图9-4(c)所示。凡是不在生产契约曲线上的点,都可以通过调整资源配置保证一种商品产量不变的同时提高另一种商品的产量。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公式表达为:生产的帕累托均衡条件:所有商品所使用的任何相同的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都是相同的。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四)生产与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同时实现生产和交换帕累托效率的必要条件:同样将这一条件加以推广,即可得出整个社会全面帕累托最优实现的条件是:所有消费者对于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边际转换率。四、社会福利函数(一)效用可能性曲线和效用可能性边界仍然继续前述的例子,即考察两种商品、两种要素、两个主体的简单情形。重新绘制生产的契约曲线,并将交换的契约曲线与转换曲线结合起来,我们可以得到图9-6。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经济学派。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二)社会福利函数的推导社会福利函数就是反映社会所有个人的效用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之间的函数。根据社会福利函数即社会无差异曲线,结合效用可能性曲线即可决定最大的社会福利。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三)阿罗不可能性定理社会福利函数的引入使得兼顾效率与公平的社会福利最大化得以实现,在福利最优点,不但实现了帕累托效率,而且形成了最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然而诺贝尔奖获得者阿罗在1951年证明的所谓“不可能定理”表明,从满足理性的消费者偏好关系中形成具有同样性质的社会福利偏好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前面我们得到的社会福利函数根本不存在的,因此,只能在整个社会的价值判断意义上理解社会福利函数。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阿罗不可能定理的意思是,“只要给出几个选择者都必然会接受的前提条件,在这些前提条件的规定下,人们在一般或普遍意义上不可能找到一套规则(或程序)在个人选择顺序基础上推导出来”。由此进一步推出,在一般或普遍意义上,无法找到能保证所有选择者福利只会增加不会受损的社会状态。阿罗所说的几个选择者必然接受的条件是:广泛性、一致性、独立性、独立主权原则、非独裁性。阿罗认为上述五个相互独立的条件每一个都是必要的,但是要构造能同时满足这些条件的社会福利函数是不可能的。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阿罗不可能定理打破了一些被人们认为是真理的观点,也让我们对公共选择和民主制度有了新的认识。因为我们所推崇的“少数服从多数”的社会选择方式不能满足“阿罗五个条件”。如市场存在着失灵一样,公共选择原则也会导致民主的失效。因此,多数票原则的合理性是有限度的。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四)效率与公平效率是指资源配置有效,并得到充分利用;公平是指各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平均。任何一个社会都应该实现公平,这是人类的理想。在收入分配问题上有两种公平论,即过程公平论和结果公平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要效率,损失公平;要公平,损失效率。所谓“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这是摆在经济学家和各国政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