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乙肝骚扰的立体对策_第1页
远离乙肝骚扰的立体对策_第2页
远离乙肝骚扰的立体对策_第3页
远离乙肝骚扰的立体对策_第4页
远离乙肝骚扰的立体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远离乙肝骚扰的立体对策2010,廖皓磊2您所知道的“乙肝”是……“乙肝”是一种可怕的、血源性传染病“乙肝”是一种中国特色的传染病“乙肝”还属于性病吗?目前已经发现的“病毒性肝炎”究竟有几种?“HBsAG阳性”是正常健康人吗?在“肝炎大国”里生活的人如何面对“乙肝病毒的威胁”?第2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3第一部概述第3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4HBsAG~,始称:澳大利亚抗原(20世纪50s)~,曾简称:“澳抗”~,现称: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现简称:“表抗”、“乙肝表抗”第4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5为什么单纯检查HBsAG不科学?病毒性肝炎目前有七种,仅查一种有“以偏盖全”之嫌如果所有七种病毒性肝炎的标志物均进行检查的话,又有“浪费纳税人资金”之嫌因乙肝病毒-DNA在复制时,有逆转录过程,特别容易发生病毒变异——现已发现:HBsAG(-)或HBsAB(-)的慢性乙肝患者第5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6高校体检取消检查HBsAG的意义有利于正确认识“乙肝病毒”的“狡猾性”有利于医师更准确地判断病情进展,更合理地选择检验项目有利于节约纳税人的有限资金有利于尊重和保护HBsAG(+)者的隐私有利于缓解“看病难”的现实问题第6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7来自乙肝病毒的威胁——宏观全球HBsAG(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2.8亿全国HBsAG(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1.3亿我国属于“乙肝”的中高流行区全球近50%的“乙肝”患者在中国这片“热土”上乙肝=“第三世界病”我国被戏称:“肝炎大国”、“乙肝大国”第7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8第8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9第9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10第10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11世界中国20亿6.9亿3.5亿1.2亿75万28万曾受到HBV感染的人数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人数死于HBV感染引起的疾病人数王晓军,等.疾病检测.2004;19(8):290-292

我国是HBV感染高流行区,面临HBV感染的严重威胁。乙型肝炎感染:中国的位置第11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12全国乙肝的“疫情”(2008)乙肝感染率:57.6%(60%~70%)乙肝病毒携带率:9.8%

(2004)

1/3发病——至少有3000万乙肝患者

(疾病状态)

2/3无明显症状——约有9.3千万

(亚健康状态)第12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13急性乙肝“悲剧”的演变→73%慢性肝炎(病)→脂肪肝↓

↓↘糖尿病(肝原性)↓

→78%肝硬化→肝性脑病(肝昏迷)↓

↓↘消化道出血↙15—50年→71%肝癌→肝性脑病(肝昏迷)↓

↓↘消化道出血↙↓

死亡↙↓

第13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14年转换率慢性肝炎(病)

↓(0.83%)肝硬化←←←乙肝病毒携带者(0.47%)

↓(2.8%~3.5%)肝癌

↓死亡第14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15全国“疫情”的演变(卫生部)1~4岁儿童HBsAG携带率:

1992年2006年

8.74%

0.96%5~9岁儿童HBsAG携带率:

1992年2006年

10.2%

1.40%第15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16中国乙肝血清学调查新闻发布

HBsAg携带率为7.18%,1~4岁人为0.96%。1~4岁和5~14岁人群HepB全程接种率为89.39%,50.59%,HepB1OT分别为73.37%和35.07%

1992年以来儿童感染HBV的人数减少了近8000万人,儿童HBsAg携带者减少了1900万人。TheresultshadbeenissuedbyMOHonApril21,2008第16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17中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上卷)39-59梁晓峰,等.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655-658024

6810123.11*4.837.099.179.689.0810.248.777.455.089.6710.2211.2710.351992-1995年2002年3~岁人群*1~5~10~15~20~30~40~50~60~70~岁BsHAg流行率(%)

15岁以上人群仍是值得关注的群体1992与2002年全国一般人群HBsAg流行率年龄分布第17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182008年4月卫生部“疫情通告”15岁以上的青少年和成年人HBsAG携带率

8.57%

(居高不下!??)全国城市大学生的HBsAG携带率

8.4%

(252万/3千万)第18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19乙肝夺走的不仅仅是健康74%的患者担心:自己会把疾病传染给其他人68%的患者认为:乙肝对自己家庭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如和伴侣、孩子的关系等)60%的患者在得了乙肝后,彻底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习惯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症学分会.中国乙肝患者认知现状研究报告.2005第19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20乙肝夺走的不仅仅是健康55%的患者担心会发展成肝癌,背负着极大的心理负担52%的患者因得了乙肝后失去了获得理想工作和学习的机会40%的患者感受到在周围人知道他(她)患乙肝后,态度变得冷淡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症学分会.中国乙肝患者认知现状研究报告.2005第20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21慢性乙肝的带来的惊人医药费用第21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22HBsAG(+)乙肝病毒携带者(AsC)~,≠完全意义上的健康人=亚健康~,指感染了乙肝病毒,(尚)未出现肝炎症状或体征,检查ALT.AST在正常范围(一年三次),肝组织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可进入高校学习、参加社会工作、结婚、幸福的生活在“地球村”里。第22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232006年全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1992年与2006年乙肝HBsAg携带率比较挑战全人群HBsAg阳性率从9.75%降到7.18%5岁以下儿童HBsAg阳性率低于2%2005年出生儿童HBsAg阳性率为0.7%。第23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24高校学生HBsAG携带率高?确有少数漏种“乙肝疫苗”的大学生童年接种——遥远的“免疫回忆”→免疫力低中学接种——没产生高滴度抗体→免疫力低高校寝室——密切接触→容易传染性活跃期——行为传染机会增加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低下——“忘我地学习”认知误区——“误诊漏诊”贻误治疗机会构建“知识大楼”时——缺乏“健康概念”第24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25健康的概念健康不仅是疾病体弱的隐匿,而且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

即+生理(躯体)健康+心理(精神)健康

+行为健康+道德健康第25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26心理健康的概念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心理状态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第26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27心理健康的“五有”标准有正常的智力(IQ)有稳定的情绪(EQ)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EQ+财商)有和谐的人际关系(EQ+性商+财商)有健全的个性(IQ+EQ)第27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28道德健康不以损害他人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具有辨别真伪.善恶.美丑.荣辱等是非观念能够按照现行社会行为的准则来约束自己,并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28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29亚健康的概念~,又称“第三状态”,“亚健康状态”~,即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是有一些功能性改变的现象~,是否发展到严重疾病,具有不确定性~,本身就是需要解决的“健康问题”第29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30健康人的分布现状

健康——亚健康——疾病(极少)(多)(少)

10%75%15%第30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31第二部临床篇第31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32来自乙肝病毒的威胁——微观改变部分人类基因的位置——发生遗传错误改变宿主的肝脏功能——发生代谢紊乱引起患者出现:乏力、纳差、厌油、黄疸等征服大动物的机体——鸭子、人类等第32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33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输血、血制品使用——血源性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密切生活接触——体液接触第33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34母婴传播:围生(产)期传播是母婴传播的主要方式分娩时和产后接触HBV阳性母亲的血液和体液传播HBV感染的传播方式无处不在第34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35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未严格消毒的注射器第35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修足、纹身、扎耳环孔

第36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37血和血制品:对献血员筛查HBsAg后显著降低第37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未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侵入性诊疗操作和手术

第38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39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

第39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40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

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第40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41性接触传播:多个性伴侣者,HBV感染危险性增高

我国婚检制度取消带来的负面效应之一:乙肝水平传播风险升高?第41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42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染性非常强,比艾滋病病毒的传染性还要强50-100倍。日常生活中皮肤的一点点破损(如口腔溃疡、擦伤等),只要接触到含有乙型肝炎患者血液的用品或被乙肝病毒污染的用品,就很容易感染乙型肝炎。乙肝的传播危险危险无处不在,防不胜防Engerix-B.MonographEnglishp3第42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43乙肝的临床表现潜伏期:45天~160天特征:急性多样化,恢复慢,易慢性化→全身:乏力、发热、头晕、消化系统:纳差、厌油、恶心、呕吐、嗳气、腹泻、上腹部不适、肝区疼痛、黄疸、消化道出血等精神症状(早期):兴奋、多语、狂躁、白天嗜睡夜间不眠、生物钟紊乱、视物不清、计算力及定向力障碍、抑郁、多疑、其他症状:关节炎、肾炎等第43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44乙肝的并发症1、脂肪肝2、糖尿病(肝原性)3、肝硬化4、肝性脑病(肝昏迷)5、消化道出血6、肝癌第44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45第三部检验篇第45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46乙肝“二对半”(表面)s抗原——(表面)s抗体

e抗原——e抗体(核心)c抗原

——(核心)c抗体矛(攻击方)——盾(防御方)第46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47HBV标志物出现“+”的一般顺序HBsAG(表面抗原)→HBeAG(e抗原→→抗-HBc(核心抗体)→→(抗-HBc-IgM、抗-HBc-IgG)→→抗-HBe(e抗体)→

→抗-HBs(表面抗体)→

第47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48如何看懂化验单(1)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c抗体

HBsAG、抗-HBs、

e抗原、抗-HBe、抗-HBc-----------------------------------------------------------------(1)-----(2)+-(乙肝初期、乙肝病毒携带者)(3)+-+--(4)++-(乙肝感染期进行时)(5)-+-(感染恢复期或打疫苗后)第48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49如何看懂化验单(2)HBsAG、抗-HBs、

e抗原、抗-HBe、抗-HBc-----------------------------------------------------------------(6)+-+-+

(“大三阳”——病毒复制进行时,传染性极强)(7)+--++(8)++-+-

(“小三阳”——病毒复制减缓,传染性弱;易癌变)第49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50如何看懂化验单(3)HBsAG、抗-HBs、

e抗原、抗-HBe、抗-HBc-----------------------------------------------------------------(9)+-+++

(急性感染期,传染性明显存在)(10)--+++

(急性感染中期,传染性仍然存在)(11)+---+

(急性感染期,慢性病毒携带者)第50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51如何看懂化验单(4)HBsAG、抗-HBs、

e抗原、抗-HBe、抗-HBc-----------------------------------------------------------------(12)+--+-

(急性感染,趋向恢复期)(13)-+-++(14)-+-+-(15)---++

(感染恢复期,)第51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52乙肝病毒怕什么?怕热:65℃—10小时;100℃—10分钟怕氯:漂白粉怕碘伏、戊二醛、过氧乙酸等消毒剂怕抗-HBs的滴度高者(≥10IU/L)怕心理健康、抵抗力高者怕生活规律、躯体健康者第52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53第四部预防篇第53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54我国卫生部的预防目标1980年:HBsAG携带率平均为10%以上2004年:HBsAG携带率降至9.8%2010年:将HBsAG携带率降至7%以下2050年:将HBsAG携带率降至1%以下第54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55乙肝的预防对策一、心理预防二、行为预防三、药物预防第55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56一、心理预防目前“乙肝病毒”——微生物,难以灭绝“共生”心理——井水不犯河水远离不科学的生活方式远离不健康的生活习惯还是那句老话:“惹不起躲得起”第56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57熟悉最佳预防对策立体性预防、整体性预防(心理+行为+疫苗)第57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58二、行为预防1、避免身心过度劳累——(乱心)2、避免抵抗力突然下降——(乱穿衣)3、避免生物钟过度紊乱——(乱开夜车)4、避免饮酒过度,暴饮暴食——(乱吃)5、避免高危性生活——(乱性)6、避免高危性各种“亲密接触”——(乱玩)第58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59三、药物预防首选方法:乙肝疫苗接种(肌肉注射)唯一有效:乙肝疫苗接种(肌肉注射)第59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60~70%无症状~30%<1%新生儿免费接种占需要接种的人口比例高危人群应该接种疫苗而没有条件接种的成年人(农村人口或者农民工等弱势人群)主动要求接受疫苗接种的成年人我国乙肝疫苗接种现状大多数成年人没有接种乙肝疫苗第60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61卫生部十年防治乙肝的总体目标是:采取免疫预防为主、防治兼顾的综合措施,优先保护新生儿和重点人群,有效遏制乙肝的高流行状态,至2015年使我国人群乙肝发病率和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有显著下降。卫生部十年防治的3个具体目标:一是10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1%以下;二是全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7%以下;三是全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已低于7%的省份,应进一步降低1~1.5%。

认真贯彻落实«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依法实施国家免疫规划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卫生政务通报第15期,2005、6、162005-2015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中国的乙型肝炎的防治策略第61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6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治乙肝的对策一个完整的健康体检应包括:检前检中检后中国古代对医者的评述: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欲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乙型肝炎的防治策略乙型肝炎至今没有根治的办法,“预防”重于“治疗”。乙肝免疫是预防控制乙肝的基本策略。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的唯一有效方法。第62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63接种乙肝疫苗的意义1、使95%以上的接种者获得保护2、保护尚未暴露于乙肝病毒的人群3、保护已短期暴露于乙肝病毒的人群4、降低85%~90%与乙肝相关的死亡率5、预防原发性肝癌(WHO)6、全球160个国家给新生儿接种,国家构筑免疫屏障——合力预防第63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64Source:NNDSS青少年接种年02468101214196719701973197619791982198519881991199419972000

感染人数/10万人群疫苗上市孕妇筛检HBsAg

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法规实施卫生工作人员中发病率下降静脉药瘾者中发病率下降婴儿接种计划实施美国采取积极的疫苗策略迅速降低乙肝感染

1966-2000年第64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65接种乙肝疫苗降低肝细胞癌发病率和死亡率

(中国广西)乙肝疫苗普种15年,1-14岁年龄组乙肝发病率为1.4/10万,下降92.4%;0-19岁组肝癌死亡率为0.17/10万,下降19.23倍。李荣成等,乙型肝炎疫苗接种预防乙型肝炎和肝癌效果。中华传染病学杂志2004年5月第25卷第5期,第385-387页第65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66根据台湾实行乙肝疫苗接种计划的日期,

6-9岁同届出生儿童的HCC发病率比较台湾省经验:第一个被证实能预防肝癌的疫苗Changetal.NEJM,1997每100,000儿童的发病率出生时间:前后

根据台湾实行乙肝疫苗接种计划的日期,

6-9岁同届出生儿童的HCC发病率比较第66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67接种疫苗≠注射病毒疫苗=将致病微生物(乙肝病毒)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成的生物制剂(用于预防目的)全球目前已有20余种疫苗分类:传统疫苗(牛痘)新型疫苗(基因疫苗)第67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68乙肝疫苗的种类1、血源性乙肝疫苗缺点:成本高、制作量小、工艺复杂

HBsAG携带者的血样减少2、基因工程疫苗(重组DAN乙肝疫苗):大肠杆菌系统、酵母细胞系统优点:免疫原性好、不良反应少、价廉第68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69乙肝疫苗的适应症1、新生儿(尤母亲有HBsAG+

者)2、学龄前儿童3、进入新环境的外地人员(如新兵、新生)4、HBsAG(+)的配偶、家属5、性工作者6、从事有感染乙肝风险者(即密切接触血液者、医护人员、血液透析患者、长期输血者等)7、注射毒品成瘾者、长期教养机构中的犯人等8、意外暴露于乙肝病毒者(即被HBsAG+血液溅入眼结膜或口腔,或被污染的针头刺伤、或被输血等)第69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70乙肝疫苗的相对禁忌症1、血清病2、支气管哮喘3、过敏性荨麻疹4、部分过敏体质者(青霉素、磺胺等)5、早产儿6、低体重儿

【绝对禁忌症=乙肝患者】第70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71乙肝疫苗的预防机理接种→乙肝疫苗→乙肝病毒表面的有效蛋白(非完整病毒,不具备感染性和致病性,无病毒遗传性物质,仅有免疫性)疫苗进入人体→人体免疫细胞被激发→产生抗体→在体内“潜伏”着→一旦人体发现有乙肝病毒入侵→抗体产生回忆性反应→攻击并消灭乙肝病毒→第71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72大学生及成人的接种程序标准程序:在第0、1、6月时注射20微克(共三针)快速程序:(产生抗体可更快)在第0、7天、21天、12月时注射20微克(共四针)加速程序:

在第0、1、2、6月时注射20微克(共四针)第72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73如何判断乙肝疫苗接种“有效”?检测抗体阳性(定性检查)=接种成功!检测抗体滴度(定量检查)

≤10IU/L建议立即复种(最好三针)

10~100IU/L半年后补种

101~1000IU/L1~2年复查后,补种

1001~10000IU/L2~4年复查后,补种≥10000IU/L4~6年复查后,补种第73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74乙肝疫苗的副作用(极少见)局部:皮肤红肿、压痛、皮疹等全身:低热、嗜睡、瘙痒、全身不适、关节痛、流感样症状等(统计学资料:每百万例中约有1~4例)尚未见到有死亡案例的报道第74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75接种后出现阴性?特异体质——免疫应答迟缓疫苗变质——冷链中断接种的疫苗剂量偏少——5微克/次同时接种其他疫苗(麻疹疫苗)——互扰接种时消毒过度——碘伏杀灭乙肝疫苗接种部位异常(肥胖者、臀部注射)“地球人”尚不知道的因素第75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76

Bock报告39名低应答者和71名无应答者接种3针

20gEngerix-B疫苗后免疫应答情况:

接种第一针后:90.9%抗-HBs≥100mIU/mL

接种第二针后:39名低应答者抗-HBs均≥100mIU/mL

接种第三针后:无应答和低应答者的抗-HBs≥100mIU/mL成人无应答和低应者的加强免疫第76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77最佳接种剂量中华医学会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建议:大学生、成年人接种乙肝疫苗时,每次最佳剂量是20微克第77页,共9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廖皓磊78

快速产生血清学阳转和血清学保护血清学保护率高:>95%的接种者可以获得血清学保护保护力持久纠正个体免疫差异(减少低应答和无应答)

对伴有严重疾病和免疫抑制的患者也能有效保护接种高剂量乙型肝炎疫苗的优点第78页,共90页,2024年2月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