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病虫害绿色防控及农药科学安全使用技术_第1页
豇豆病虫害绿色防控及农药科学安全使用技术_第2页
豇豆病虫害绿色防控及农药科学安全使用技术_第3页
豇豆病虫害绿色防控及农药科学安全使用技术_第4页
豇豆病虫害绿色防控及农药科学安全使用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8月豇豆病虫害绿色防控及农药(械)安全使用技术蔡海华

安庆市植保站一豇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二农药(械)科学安全使用技术交流内容(一)豇豆主要病虫为害特点(三)豇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一、豇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豇豆是豆科、属一年生缠绕、草质藤本或近直立草本植物。豇豆种植以春秋设施栽培和夏季露地栽培为主,上市期每年5-10月。

一、豇豆主要病虫为害特点虫害主要有斑潜蝇、豆荚螟、蓟马、蚜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红蜘蛛等;病害主要有锈病、白粉病、炭疽病、病毒病、枯萎病、灰霉病等。豇豆喜高温,耐热性强,生产中病虫害种类多,危害重。豇豆花果同期、采摘间隔短,易造成农药残留超标。蓟马:“豇豆有蓟马,好认不好打”。蓟马喜欢温暖、干旱的天气,雨天不利其繁殖。成虫产卵于豇豆的嫩叶、嫩梢及幼荚茸毛中,3龄以后落入土层化蛹,蛹羽化为成虫。成虫、若虫危害嫩梢、花和豆荚,造成嫩梢干枯、落花、豆荚表皮粗糙,形成锈斑,果实和果柄连接区域的表现突出,出现“黑头、黑尾”现象。该虫还是重要的传毒媒介。豇豆蚜虫:以叶子和嫩茎为食,导致豆角干瘪,同时传播病毒病,影响豆角的产量与质量。设施栽培通风差,干旱,易滋生蚜虫。斑潜蝇:成虫在叶片上产卵,形成针孔大小的白色斑点;幼虫在叶片中潜食叶肉形成白色、不规则的蛇形孔洞。斜纹夜蛾:幼虫食性杂,且食量大。初孵幼虫在叶片背面聚集为害,取食叶肉,仅留下表皮;3龄幼虫后造成叶片缺刻、残缺不堪甚至全部吃光,蚕食花蕾造成缺损,容易暴发成灾。甜菜夜蛾: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吐丝结网,在叶内取食叶肉,留下表皮,成透明的小孔;3龄后可将叶片吃成孔洞或缺刻;大龄幼虫还可钻蛀青椒、番茄果实。豆荚螟:以幼虫钻蛀危害花蕾、豆荚,也能卷叶危害。花蕾期及幼荚期受害,造成大量落蕾、落花、落幼荚,影响产量;转色成荚期受害,豆荚出现蛀孔,荚内及蛀孔外虫粪堆积,严重影响产量和食用价值。大豆卷叶螟:初孵幼虫蛀入花蕾和嫩荚,被害蕾容易脱落,被害荚的豆粒被虫咬伤,蛀孔口常有绿色粪便,虫蛀荚常因雨水灌入而腐烂,影响大豆品质和产量;幼虫危害叶片时,常吐丝把两叶粘在一起,躲在其中咬食叶肉、残留叶脉;幼龄幼虫不卷叶,3龄开始卷叶,4龄卷成筒状;叶柄或嫩茎被害时,常在一侧被咬伤而萎蔫至凋萎。豇豆白粉病:此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染茎蔓及荚。叶片发病,初期叶背呈黄褐色斑点,扩大后呈紫褐色斑,上面覆盖1层白粉(病菌生殖菌丝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后病斑沿叶脉发展,白粉布满整叶。豇豆锈病:主要为害豇豆叶片,严重时也可为害茎、蔓、叶柄及豆荚。一般多从较老的叶片开始发病,初期出现褪绿色黄白斑点,后逐渐扩大形成黄色晕圈的红褐色脓疱。严重时,叶片布满锈褐色病斑,叶片枯黄脱落,植株早衰,收荚期缩短。随着植株衰老或天气转凉,叶片上形成黑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偶尔在叶片正面产生栗褐色粒点及叶片背面产生白色或黄白色的疱斑。豇豆炭疽病:主要是通过雨水飞溅进行侵染,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叶片:初期会在叶片上形成小黑点,后逐渐扩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发病迅速时会病斑融合快,会呈不规则形病斑。一般在病斑周围有一圈黄色晕圈,病部呈轮纹状,湿度大时呈现朱红色小点病症。茎蔓:梭形或长条形病斑,初为紫红色椭圆形褐色病斑,绕茎扩展,后色变淡,茎部稍凹陷会出现裂纹,斑面看到黑色的菌体,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茎蔓及上部叶片会逐渐枯死。豆荚:长条形或不规则形病斑,暗红色或黑褐色,稍凹陷,湿度大时病斑中央分泌出粉红色粘液。豇豆枯萎病:一般在初花期即开始在田间发现,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变黄,并自下向上蔓延,叶片早落,维管束组织褐色、腐烂,表面可见粉红色霉层。种植过密、通风透光差、多年连作、排水性差及土壤偏酸地发病严重。豇豆根腐病:主要危害植株根部,根部和茎基部呈褐色或黑色斑点,根部裂陷且皮层脱落,叶片黄化、枯萎但不脱落,直至萎蔫死亡。高湿易发病。

二、豇豆绿色防控技术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通过协调应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理化诱控和科学用药等植物保护措施,建立良好的豇豆田生态系统,实现豇豆主要病虫害的有效控制。为有效控制豇豆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用量,切实保障豇豆生产安全、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必须推广应用豇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1、农业防治:选用抗(耐)性品种,水旱轮作(水旱轮作或与粮食类、叶菜类作物轮作),及时清园,深翻晒垡,彻底清洁田园,合理密植,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加强肥水管理,采用高畦或深沟栽培,防止大水漫灌,雨季注意排除渍水,防止植株根系浸泡在水中。太阳能高温闷棚:设施种植,可在夏季高温休闲期,对土壤灌水后,施用腐熟的粪肥,拌匀覆膜,盖棚、密闭,棚内温度升高至70℃以上持续10—15天。土壤处理(根据种植模式选择其中一种)2、生物防治:施用绿僵菌、苏云金杆菌等生物农药防治豆荚螟、蓟马等害虫。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或释放天敌。施药7天后棚内释放小花蝽、捕食螨等防治蓟马,释放丽蚜小蜂等防治粉虱,释放姬小蜂或潜蝇茧蜂等防治斑潜蝇,释放食蚜蝇等防治蚜虫。释放天敌后做好病虫害监测,及时施药防治并注意保护天敌。3、理化诱控:防虫网阻隔,使用40目~60目防虫网防止害虫迁入;覆盖黑色或银黑双色地膜,银色朝上驱避蓟马、蚜虫等害虫,同时防止蓟马、斑潜蝇等害虫落土化蛹、阻止土中害虫羽化出来;黑色朝下防治杂草,四周用土封严盖实。诱虫板诱杀:在非天敌释放的地块,每亩悬挂25—30块黄板诱杀蚜虫、粉虱、斑潜蝇,蓝板诱杀蓟马。安装杀虫灯诱杀:成虫发生期开灯诱杀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鳞翅目害虫和蝼蛄等地下害虫。昆虫性信息素诱杀:安装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豆荚螟性信息素诱捕器诱杀成虫。根据豇豆生长期调整诱捕器进虫口的高度,苗期高出植株顶部15—20厘米,生长中后期高出地面1—1.5米。4、科学用药:科学选择高效、低风险化学农药,轮换交替用药,严禁使用国家禁限用农药。严格按照农药标签标注的使用范围、剂量、次数和方式等相关要求用药,切忌滥用药、盲目增大用药量或增加用药次数、延长用药时间。豇豆上市时要严格执行用药安全间隔期等规定。农药科学安全使用技术,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农药、药械、施药技术。这三者相辅相成,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安全施药技术体系,缺一不可。二、农药(械)科学安全使用技术(一)

农药基本知识(二)常用植保机械(三)

主要施药技术二、农药(械)科学安全使用技术1、农药定义(属性+赋能)《农药管理条例》(第二条):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农药包括用于不同目的、场所的下列各类:(一)预防、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包括昆虫、蜱、螨)、草、鼠、软体动物和其他有害生物;(农业、林业用药)(二)预防、控制仓储以及加工场所的病、虫、鼠和其他有害生物;(仓储用药)(三)调节植物、昆虫生长;(调节剂)(四)农业、林业产品防腐或者保鲜;(保鲜防腐剂)(五)预防、控制蚊、蝇、蜚蠊、鼠和其他有害生物;(卫生用药)(六)预防、控制危害河流堤坝、铁路、码头、机场、建筑物和其他场所的有害生物。(其他场所用药)(一)农药基本知识《农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第八条农药标签应当标注下列内容:(一)农药名称、剂型、有效成分及其含量;(二)农药登记证号、产品质量标准号以及农药生产许可证号;(三)农药类别及其颜色标志带、产品性能、毒性及其标识;(四)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剂量、使用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五)中毒急救措施;(六)储存和运输方法;(七)生产日期、产品批号、质量保证期、净含量;(八)农药登记证持有人名称及其联系方式;(九)可追溯电子信息码;(十)像形图;(十一)农业部要求标注的其他内容。(限制)2、农药标签3、假、劣质农药识别假劣药,名不实,货不真,次充好,效果差背负式手动(电动)喷雾器(二)常用植保(施药)机械受操作方法(喷洒方向、行走路径等)影响大,易造成喷洒不均,药液飘移严重。担架(手推、车载)式喷雾机高压喷雾,穿透性好,有利于药液在植株中下部的沉积;施药量较大,流失严重;喷雾均匀性较差。

烟雾机(热烟雾机、常温烟雾机)热烟雾具有较好的弥漫性、扩散性,雾滴能够达到其他施药方法很难达到的地方。微细液滴易造成飘移污染;常温烟雾机

超细雾滴,弥漫性好,雾滴分布均匀性和沉积密度高;省水省药,不增加棚室内的湿度。风送式果园喷雾机适用于果园病虫害防治采用风送喷雾技术,增加农药雾滴在果树冠层中的穿透性。

喷杆喷雾机用于高秆作物病虫害防治。喷杆作业高度、轮距可调,适用于不同作物及生长期,以及不同的垄宽或种植行距。作业效率高,适合大面积农田病虫害防治;药液沉积分布均匀好;对作物种植行距以及地形、农田道路等条件要求较高。高架式静电喷雾机通过电晕充电、感应充电等方式使雾滴带电,

减少飘移;叶面覆盖率提高;隐蔽部位覆盖率提高6倍;利用高速旋转的齿盘将微量原药液甩出。效率高、用药量少、喷雾均匀,防治效果好,劳动强度低。安全防护要求高,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受风力风向和上升气流影响很大)。超低量喷雾器航空施药装备与地面施药机具相比,航空喷雾的优势在于:

不受地形、田块(水田、旱地)、作物(高秆、交叉封行)等作业条件限制;

作业效率高;无车辙,对作物无损伤;低量(超低量)喷雾技术。固定翼式单旋翼多旋翼做好防护---确保使用者安全1科学用药---确保农作物安全2合理用药---确保农产品安全3保护环境---确保生态安全4(三)科学安全施药技术口鼻吸入皮肤接触滲漏接触由鼻吸入药雾由口沾染药雾施药过程抽烟沾染染药液进入口中施药过程中饮食沾染药液进入口中间接沾染药雾飞入吹喷片溅入此外,打开包装不注意时也会造成药粉飞入口、眼鼻中,施颗粒剂时不带手套也会接触药剂1、做好防护---确保使用者安全2、科学用药---确保作物安全农药使用不当会造成作物药害。特别是误用除草剂,雾滴飘移,或者在喷洒除草剂之后喷雾器未清洗的情况下,更容易产生药害;另外使用失效的农药、过量使用农药、错误使用农药、不按标签要求或不按安全使用规定用药(如在作物敏感期用药、喷药不均匀等)等都有可能造成作物受害,导致经济损失。购用农药,看清标签不要购买和使用标签模糊不清、证号不全的农药。国内生产农药要有登记证号、产品质量标准号和生产许可证号。国外直接进口农药只有登记证号;进口农药国内分装,应有登记证号和委托人的生产许可证号。

喷施农药

注意天气应在无雨、3级风以下天气喷撒农药。不能逆风喷施农药。夏季高温季节喷施农药,要在上午10点前和下午3点后进行,中午不能喷药。施药人员每天喷药时间一般不得超过6小时。

农药安全间隔期:农产品在最后一次使用农药到收获上市之间的最短时间。一是按照标签标注的要求使用农药农药残留:是指农药使用后一个时期内没有被分解而残留于生物体、农产品、环境(土壤、水体、大气)中的微量农药原型、有毒代谢物、降解物和其他转化物的总称。3、合理用药---确保农产品安全4、保护环境---确保生态安全---只有当有害生物的数量接近于经济受害水平时,并严格按用药要求施药。

保护益虫安全(包括蜜蜂),蜜蜂帮助75%多的农作物进行授粉。一旦农作物缺少授粉昆虫,将影响到粮食安全。保护蜜蜂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过多过滥使用农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