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导学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1页
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导学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2页
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导学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3页
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导学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4页
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导学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基础知识】知识点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1.亚洲殖民体系的瓦解(1)印巴分治①过程:印度人民在____领袖甘地、尼赫鲁和穆斯林联盟领袖____等人的领导下,积极争取独立,士兵和工农斗争风起云涌。②结果:____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印度和巴基斯坦成为独立的自治领。20世纪50年代,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成为共和国。(2)亚洲殖民体系瓦解:印度尼西亚、老挝、菲律宾、缅甸、锡兰、柬埔寨、马来亚、新加坡等也纷纷独立。帝国主义在____的殖民体系瓦解。2.非洲殖民体系的瓦解(1)埃及:1952年,____中下层军官发动武装起义,废黜国王,第二年,成立埃及共和国。1956年,埃及总统____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英军撤离运河区。(2)阿尔及利亚:1954年,阿尔及利亚成立民族解放阵线,领导民族解放军与法国殖民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3)非洲殖民体系的崩溃: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____”。到20世纪60年代末,英、法、比、葡等在非洲的殖民帝国彻底崩溃。3.拉丁美洲殖民体系的瓦解(1)古巴:1959年,以____为首的古巴革命力量进行武装斗争,推翻了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1961年,卡斯特罗宣布古巴是____国家。(2)巴拿马:巴拿马人民也不断开展斗争,终于在1999年从美国手中收回了____运河区的全部主权。知识点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1.亚洲经济的高速发展(1)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抓住西方发达国家进行____调整的机会,利用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吸引外国资本,发展劳动____产业,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2)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海湾产油国也出现了“____”和经济起飞。2.非洲经济的曲折发展(1)非洲国家独立后,经济一度发展____。1960—1975年,非洲工农业生产总值大约增长了一倍。(2)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发展陷入____。(3)经过调整,90年代中期经济又开始增长。3.拉丁美洲民族工业的发展(1)拉丁美洲各国大力发展____,积极促进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2)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家基本实现了____。(3)大多数拉美国家属于中等收入国家。知识点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1.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发展问题(1)亚洲一些国家过分依赖____和国际市场,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差。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曾使它们受到巨大打击,促使它们重新调整____,健全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监管。(2)拉丁美洲过于依赖____和外资,欠下巨额外债,影响了发展。经过改革,20世纪90年代的拉美经济出现繁荣势头。(3)非洲是发展最____的地区,到21世纪初,近一半的非洲人口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非洲国家已经成立了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共同谋求发展。2.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1)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____操纵国际市场,压低农产品和原料价格,抬高工业品价格,损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2)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边界和民族等矛盾,造成一些地区冲突和____。(3)发展中国家自身也存在政策失误、人口过快增长、社会____、贪污腐败等问题。【预习自测】1.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浪潮空前高涨,1945—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这反映了()A.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B.资本主义国家的衰落C.美苏两极格局的瓦解 D.世界多极格局的形成2.1945—1949年,90%以上的亚洲地区实现了民族独立。1950—1959年,这股浪潮从亚洲向北非延伸,沉默的非洲开始觉醒,非洲成为民族解放运动的主战场。这体现了当时()A.第三世界积极参与国际治理 B.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C.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凸显 D.亚非国家摆脱了西方的控制3.1960年被称为“非洲年”这主要因为是该年()A.非洲有17个国家宣告独立 B.埃及宣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C.南非废除了种族隔离制度 D.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4.1869年开通的苏伊士运河成为西欧和东亚、南亚之间最近的水上通道;1914年巴拿马运河通航,极大地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距离。这些国际运河的修建()A.推动着欧美不断发现新大陆 B.促进了轮船等交通工具的发明C.标志着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提升了运河所在国的战略地位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国家为维护国家主权、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属于二战后拉丁美洲人民维护国家权益的斗争是()A.万隆会议的召开 B.拉丁美洲独立运动C.纳米比亚独立 D.巴拿马收回运河区主权6.20世纪60年代起,一系列原料生产国和出口国组织建立了起来。这些组织的建立()A.打破了垄断资本对世界资源的控制 B.表明了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C.反映了区域性国际组织的独特作用 D.造成了发展中国家的资源紧缺7.下表所示为1971~1977年美、日两国在新加坡制造业方面的累计投资额(单位:亿新元)。这反映了新加坡()1971年1972年1973年1974年1975年1977年美国5.018.49.9210.8211.1813.66日本1.081.372.373.544.546.33外国对新加坡制造业投资总额15.7522.8326.5930.5433.841.45A.充分利用本国的自然资源 B.殖民地化程度提高C.坚持开放的工业化建设道路 D.经济依赖对外贸易8.绝大多数非洲国家经济发展之路艰辛曲折,任重道远。如1972年非洲用38吨剑麻或7吨棉花可换一辆卡车,到1980年用138吨剑麻或28吨棉花才能换回一辆卡车。这反映出非洲国家()A.争取实现民族独立的任务繁重 B.面临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制约C.努力探索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 D.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不足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自新航路开辟以来,西方列强先后掀起三次殖民高潮。16世纪,英国商业资本家成为殖民扩张的主要推动者,他们陆续组织了许多贸易公司,进行海盗掠夺、贩运黑人奴隶和不平等贸易。从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70年代,殖民列强通过扩大殖民地和商品市场等方式向西亚、东亚、南美等地区纵深扩张,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洲列强和美国、日本纷纷向海外殖民,第三次殖民高潮通过瓜分全球方式把非洲内陆以及亚洲内陆广大地区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摘编自张红菊《殖民主义与全球化》等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法西斯联盟通过一系列声明、宣言等,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要求。1945年6月,《联合国宪章》发表并强调“促成国际合作,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二战后,英帝国很快解体,法国也不得不承认印度支那、阿尔及利亚等法属殖民地独立。1955年万隆亚非会议隆重举行,通过《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形成了“万隆精神”。1945—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以惊人的速度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次殖民扩张的不同方式。(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原因。

答案以及解析【基础知识】知识点一1.(1)国大党真纳1947(2)亚洲2.(1)埃及纳赛尔(3)非洲年3.(1)卡斯特罗社会主义(2)巴拿马知识点二1.(1)产业结构密集型(2)石油繁荣2.(1)较快(2)困境3.(1)民族工业(2)工业化知识点三1.(1)国际资本经济结构(2)出口贸易(3)不平衡2.(1)发达国家(2)政局动荡(3)两极分化【预习自测】1.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得出,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浪潮空前高涨,1945—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这是反映出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与瓦解,A项正确;衰落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两极瓦解是1991年苏联解体,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多极化,排除D项。故选A项。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国际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20世纪50年代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壮大了新兴民族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力量,改变了国际政治力量对比,故B项正确;材料中只指出了民族独立国家增多,并未体现出第三世界对国际治理的参与,故A项错误;材料不涉及区域经济集团,故C项错误;D项“摆脱了西方的控制”的说法错误。3.答案:A解析: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A项正确;BC项只是表现,排除BC项;D项是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排除。故选:A。4.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是重要的海上国际航道,提升了运河所在国的战略地位,D项正确;1517世纪,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人发现了许多以前根本不知道的地方,他们把这个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开通时世界上的主要地区都已被发现,排除A项;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汽船,早于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的开通,排除B项;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被迫加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排除C项。故选D项。5.答案:D解析:据所学可知,1897年法国的有关公司开始动手开凿巴拿马运河,因为资金问题搁浅;1903年美巴签订了不平等的《美巴条约》,美国取得了开凿运河权和运河区“永久租让权”。1904年美国承包巴拿马运河的相关工程,并于1920年通航。二战后,拉丁美洲的巴拿马人民多次掀起从美国手中收回运河区主权的斗争,1977年巴美两国签订新的《巴拿马运河条约》和《关于巴拿马运河永久中立和营运的条约》,规定1999年由巴拿马收回巴拿马运河区的全部主权,故D项正确;1955年亚非会议在印尼万隆召开,又被称为“万隆会议”,与材料无关,A错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与材料不符,B错误;纳米比亚位于非洲,与材料无关,C错误。6.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在国际合作中,发展中国家为发达国家生产和提供原料,全球经济仍由少数发达国家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意志所左右。因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具有技术和资本优势,得以支配全球分工,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获得高额利润。因此一系列原料生产国和出口国组织建立了起来,反对发达国家垄断资本的剥削和控制,打破了垄断资本对世界资源的控制,A项正确;依据所学可知,虽然60年代后一系列原料生产国和出口国组织建立了起来,但当今国际经济秩序仍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国际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排除B项;这些国际组织是为了打破垄断资本对世界资源的控制,限制发达国家的资源进口,具有一定的独特作用,但与材料题意不符,排除C项;这些组织的建立限制了发达国家的资源进口,造成了发达国家的资源短缺,没有造成发展中国家的资源紧缺,排除D项。故选A项。7.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表格信息,可以看出l971~1977年美、日两国在新加坡制造业方面的累计投资额在不断的增加,而外国对新加坡的投资总额也在不断的增长,突出反映了新加坡对外资的利用来发展本国的经济,C项正确;材料表格反映的是外国对新加坡的投资额变化,未涉及新加坡国内的自然资源,排除A项;20世纪70年代,新加坡已经实现了国家独立,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国内引进外资,不是对外贸易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8.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在1972—1980年之间,非洲对外贸易,用初级产品兑换西方的工业品,初级产品价值不仅没有提高,反而快速下降,说明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制约着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故选B项。9.答案:(1)第一阶段以组织贸易公司、野蛮的掠夺、三角贸易为主要方式;第二阶段以扩大殖民地、掠夺原料、倾销商品为主要方式;第三阶段以瓜分世界、资本输出为主要方式。(2)原因: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联合国的推动;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的衰落;第三世界国家的联合;亚非拉各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民族民主意识的广泛传播。解析:(1)不同方式:“16世纪,英国商业资本家成为殖民扩张的主要推动者,他们陆续组织了许多贸易公司,进行海盗掠夺、贩运黑人奴隶和不平等贸易”可知第一阶段以组织贸易公司、野蛮的掠夺、三角贸易为主要方式;“从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70年代,殖民列强通过扩大殖民地和商品市场等方式向西亚、东亚、南美等地区纵深扩张,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可知第二阶段以扩大殖民地、掠夺原料、倾销商品为主要方式;“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洲列强和美国、日本纷纷向海外殖民,第三次殖民高湖通过瓜分全球方式把非洲内陆以及亚洲内陆广大地区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可知第三阶段以瓜分世界、资本输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