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和平区2022-2023学年高二年级上册期末质量调查化学试卷_第1页
天津市和平区2022-2023学年高二年级上册期末质量调查化学试卷_第2页
天津市和平区2022-2023学年高二年级上册期末质量调查化学试卷_第3页
天津市和平区2022-2023学年高二年级上册期末质量调查化学试卷_第4页
天津市和平区2022-2023学年高二年级上册期末质量调查化学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市和平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调查化学试卷

阅卷入

得分

1.氧化亚铜常用于制船底防污漆。用CuO与Cu高温烧结可制取CU2O。已知反应:

1

2Cu(s)+O2(g)=2CuO(s)AH=-314kJ-mol-

2Cu2O(s)+O2(g)=4CuO(s)AH=-292kJ-mol^

则CuO(s)+Cu(s)=Cu2O(s)的AH等于()

A.-HkJ-mol1B.+llkJ-mol-1

C.+22kJ-mol1D.-22kJ-mol-1

2.CS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以利用硫(S8)与CH4为原料制备CS2,S8受热分解成气态S2,发

生反应2s2(g)+C“4(g)UCS2(g)+242s(g)。当以下数值不变时,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

(填序号)。

A.气体密度B.气体总压

C.CH4与S2体积比D.CS2的体积分数

3.某温度下,反应C42=C"2(g)+“2。(。)UCH3cH2。“(。)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增大压强,v正〉”逆,平衡常数增大

B.加入催化剂,平衡时CH3cH2。修(。)的浓度增大

C.恒容下,充入一定量的42。(。),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恒容下,充入一定量的C%=。也⑷),。七=。乂⑷)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4.常温下,下列水溶液中,c(H+)=L0xl(?2moi/L的是

A.0.01mol/L的醋酸溶液

B.0.01mol/L的硫酸溶液

C.pH=12的NaOH溶液

D.由水电离出的c(H+)=1.0xlO-i2mol/L的盐酸溶液

5.下列现象不能用沉淀溶解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锅炉水垢中含有CaSCU,先用Na2cO3溶液处理,再用酸除去

B.浓FeCb溶液滴入沸水加热形成红褐色液体

C.自然界地表层原生铜矿变成CuSCU溶液向地下层渗透,遇到难溶的ZnS或PbS,慢慢转变为铜蓝

(CuS)

D.医院里不用碳酸钢,而用硫酸钢作为“饮餐”

6.对于如下反应,其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

A(g)\

D(g)

反应过程

编号反应平衡常数反应热

反应①A(g)UB(g)+C(g)Ki△Hi

反应②

B(g)+C(g)#D(g)K2△H2

反应③

A(g)UD(g)K3△H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3=KI+K2

B.加催化剂,反应①的反应热降低,反应速率加快

C.△H3—△HI+AH2

D.增大压强,Ki减小,&增大,冷不变

7.一定温度下,反应L(g)+H2(g)U2Hl(g)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时,测得c(H2)=c(l2)=0.11mmol«LL

c(HI)=0.78mmol«L10相同温度下,按下列4组初始浓度进行实验,反应逆向进行的是(注:

3mol,L-1)()

ABCD

c(l2)/mmoleL-11.000.220.440.11

c(H2)/mmol*L_11.000.220.440.44

c(HI)/mmobL_11.001.564.001.56

A.AB.BC.CD.D

8.室温下,对于ILO.lmoMJ醋酸溶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CH3coO-的粒子数为6.02X1022

B.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后,溶液的pH降低

C.滴加NaOH溶液过程中,n(CH3coO-)与n(CH3co0H)之和始终为O.lmol

D.醋酸与Na2c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H+=H2O+CO2T

9.25℃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HA溶液呈酸性,可以推测H2A为强酸

B.可溶性正盐BA溶液呈中性,可以推测BA为强酸强碱盐

1

C.0.010mol-L.O.lOmolLi的醋酸溶液的电离度分别为ai、a2,则tVa2

D.100mLpH=10.00的Na2cCh溶液中水电离出H+的物质的量为LOxlO5moi

10.如图所示是一种酸性燃料电池酒精检测仪,具有自动吹气流量侦测与控制的功能,非常适合进行现

场酒精检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流由02所在的粕电极经外电路流向另一电极

B.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CH3cH?OH+3H2O-12e-=2CO2T+12H+

C.。2所在的钳电极处发生还原反应

D.微处理器通过检测电流大小而计算出被测气体中酒精的含量

11.双极膜(BP)是阴、阳复合膜,在直流电的作用下,阴、阳膜复合层间的小。解离成4+和。H-,作为

H+和。月-离子源。利用双极膜电渗析法电解食盐水可获得淡水、NaOH和HCL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M、N为离子交换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NaCl浓溶液

A.Y电极与电源正极相连,发生的反应为4。"-—4e-=。2T+2H2O

B.M为阴离子交换膜,N为阳离子交换膜

C.“双极膜电渗析法”也可应用于从盐溶液(MX)制备相应的酸(HX)和碱(MOH)

D.若去掉双极膜(BP),电路中每转移1mol电子,两极共得到1mol气体

12.常温下,用O.lOOOmoZ-L-1的盐酸分别滴定20.00mL浓度均为0.1000m。/•厂】三种一元弱酸的

钠盐(NaX、NaY、NaZ)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该NaX溶液中:c(Na+)>c(X-)>c(。”-)>c(H+)

B.三种一元弱酸的电离常数:KAHX)>KAHY)>K/HZ)

C.当pH=7时,三种溶液中:c(X-)=c(r)=c(Z-)

D.分别滴加20.00mL盐酸后,再将三种溶液混合:c(X-)+c(「)+c(Z-)=c(//+)-c(Of)

阅卷人

----------------二、填空题

得分

13.回答下列问题:

(1)氟原子激发态的电子排布式有,其中能量较高的是o(填标号)

a.Is22s22P43slb.Is22s22P43d2c.Is22sl2P5d.Is22s22P33P2

(2)某元素原子的位于周期表的第四周期,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其次外层内的所以轨

道电子均成对。该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区,写出该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o

(3)图a、b、c分别表示C、N、O和F的逐级电离能I变化趋势(纵坐标的标度不同)。第一电离能

的变化图是(填标号),判断的根据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电离能的变化图是(填标号)。

元素XYZW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H3ZO4

0.1mol-LT溶液对应的pH(25℃)1.0013.001.570.70

①元素的电负性:ZW(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简单离子半径:wY(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③氢化物的稳定性:XZ(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4.2018年是合成氨工业先驱哈伯(F・Haber)获得诺贝尔奖100周年。N2和也生成NH3的反应为:

1

lN2(g)+|H2(g),.NH3(g)AH(298K)=-46.2kJ«mol-,在Fe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历程如下(*表示吸附态)

化学吸附:N2(g)-2N*;H?(g)-2H*

表面反应:N*+H*=NH*;NH*+H*=NH2*;NH2*+H*0NH3*

脱附:NH3*-NH3(g)

其中,N2吸附分解反应活化能高、速率慢,决定了合成氨的整体反应速率。请回答:

(1)利于提高合成氨平衡产率的条件有—(填字母)。

A.低温B.高温C.低压D.高压E.催化剂

(2)实际生产中,常用Fe作催化剂,控制温度773K,压强3.0xl()7pa,原料中N2和H2物质的量之

比为1:2.8o分析说明原料气中N2过量的两个理

由:、

(3)关于合成氨工艺的下列理解,正确的是―(填字母)。

A.合成氨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H和△S都小于零

B.当温度、压强一定时,在原料气(N2和H2的比例不变)中添加少量惰性气体,有利于提高平衡转化

C.基于NH3有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可将其液化,不断将液氨移去,利于反应正向进行

D,分离空气可得N2,通过天然气和水蒸气转化可得H2,原料气须经过净化处理,以防止催化剂“中

毒,

(4)T°C时,在有催化剂、体积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3molH?、ImolN?,lOmin时反应达至U

平衡,测得c(NH3)=1.2mol-L1o

①前lO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rnol・L"・min"。

②化学平衡常数K=0

(5)图1表示500℃、60.0MPa条件下,原料气投料比与平衡时NH3体积分数的关系。根据图中M

点数据计算N2的平衡体积分数。

50

20

0123456

H,、N,物质的量之比

KI

(6)图2是合成氨反应平衡混合气中NH3的体积分数随温度或压强变化的曲线,图中L(Li、L2)、X

分别代表温度或压强。其中X代表的是(填“温度”或“压强”);判断Li、L2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

15.结合表回答下列问题(均为常温下的数据):

化学式CH3COOHHC1OH2cO3

KI=4.4X10-7

电离常数(Ka)1.8x10-53x10-8

K2=4.7X10T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四种离子结合同浓度的CH3coeT、CIO>HCO心CO厂中结合H+的能力最强的

是O

(2)向10mL醋酸中加入蒸储水,将其稀释到1L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o

A.CH3coOH的电离程度增大B.c(CH3coOH)增大

C.CH3coeF的数目增多D.缴4g篇增大

(3)请写出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

(4)向O.lmolLTCH3co0H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c(CH3coOH):c(CH3co0-)=5:9,此时溶液

pH=________

(5)在实验室配制Na2s溶液时,常滴加几滴NaOH溶液,试说明原因

(用离子方程式及必要的文字说明)。

(6)盐酸朋(N2H6cb)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属于离子化合物,易溶于水,溶液呈酸性,水解原理

与NH4cl类似。

①写出盐酸月井第一步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O

②写出盐酸肺水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O

16.草酸(H2c2。4)是一种二元弱酸,广泛分布于动植物体中。

(1)人体内草酸累积过多是导致结石(主要成分是草酸钙)形成的原因之一。有研究发现,EDTA(一种

能结合钙离子的试剂)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有效溶解结石,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其原因:

(用化学用语及必要的文字说明)。

(2)已知:H2c2。4的Kai=5.6xl0-2,Ka2=1.5xl0-4,0.ImoW/KHCzCU溶液呈酸性,通过计算说明其原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

a.0.1mol・L」KHC2O4溶液中:c(K)+c(H)=c(HC204)+2c(C2Oi)+c(OH-)

1+

b.0.1mol«LKHC2O4溶液中:c(K)>c(HC20^)>c(C2。/)>c(H2C2O4)

+-

c.浓度均为0.1mol«L/KHC2O4和K2C2O4的混合溶液中:3c(K)=2c(HC2O4)+2c(C20i)+2c(H2C2O4)

d.0.1mol<L-iKHC2O4溶液中滴加等浓度NaOH溶液至中性:c(K+)>c(Na+)

(3)利用草酸制备草酸亚铁晶体(FeC2O4・xH2O)的流程及组分测定方法如图:

加驾.

言gFcCiO.xH:O

>k.1----------

已知:i.pH>4时,Fe2+易被氧气氧化

ii.几种物质的溶解度(g/lOOgHzO)如表:

FeSO4*7H2O(NH4)2SO4FeSO4*(NH4)2SO4*6H2O

20℃487537

60℃1018838

①用稀硫酸调溶液pH至1〜2的目的是:

②趁热过滤的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测定草酸亚铁晶体中结晶水含量,将石英玻璃管(带两端开关Ki和K2,设为装置A)称重,记为

migo将样品装入石英玻璃管中,再次将装置A称重,记为iwg。按如图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FeCzCU

的摩尔质量为144g/mol)

实验操作为:打开Ki,K2,缓缓通入氮气;点燃酒精灯,小火加热;熄灭酒精灯,冷却至室温,停止

通入氮气,关闭Ki,K2;称重A。重复上述操作步骤,直至A恒重,记为m3g。假设此过程中FeCzCU

不分解,根据实验记录,计算草酸亚铁晶体中结晶水数目x=(列式表示)。

答案解析部分

L【答案】A

【知识点】盖斯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已知反应:①2Cu(s)+O2(g)=2CuO(s)AH=-314kJ-mol^;②2Cu2O(s)+C)2(g)=4CuO(s)

AH=-292kJ-mol-1,根据盖斯定律:卜(①-②河得CuO(s)+Cu(s)=Cu2O(s)AH=-11kJ-mol1,故A符合

题意;

故答案为:Ao

【分析】根据盖斯定律计算。

2.【答案】D

【知识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解析】【解答】A.恒容容器,质量不变,故密度一直不变,故密度不变不一定平衡,不选A;

B.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故压强也一直不变,故压强不变不一定平衡,不选B;

C.CH4与S2体积比一直为1:2,故不一定平衡,不选C;

D.CS2的体积分数不变说明反应已经达到了平衡,选D;

故答案为:Do

【分析】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

度、百分含量以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物理量不变。

3.【答案】C

【知识点】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解析】【解答】A.该反应是一个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V6

v逆,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A不符合题意;

B.催化剂不影响化学平衡状态,加入催化剂不影响平衡时CH3cH20H(g)的浓度,B不符合题意;

C.恒容下,充入一定量的H2O(g),H20(g)的浓度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符合题意;

D.恒容下,充入一定量的CH2=CH?(g),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是CH2=CHZ(g)的平衡转化率减

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o

【分析】A.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B.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状态;

C.增大某一反应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

D.增大某一反应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但是其转化率减小。

4.【答案】D

【知识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解析】【解答】A.醋酸是一元弱酸,微弱电离,O.Olmol/L的醋酸溶液c(H+)<LOxlO-2moi/L,故A不

符合题意;

B.硫酸是二元强酸,c(H+)=2c(H2so4)=2x0.01mol/L=0.02mol/L,故B不符合题意;

C.pH=12的NaOH溶液c(H+)=1.0xl(yi2mol/L,故C不符合题意;

K

D.水电离出的c(H+)=1.0xlO-i2mol/L的盐酸溶液c(OH)=1.0xlO-i2mol/L,则溶液中c(H+)=,“黑-、=

CyUrl)

—14

102

_17mol/L^1.Ox10-mol/L,故D符合题意;

l.OxlO-

故答案为:D。

【分析】A.醋酸部分电离;

B.硫酸是二元强酸,c(H+)=2c(H2so4);

+12

C.pH=12的NaOH溶液c(H)=1.0x1O-mol/Lo

5.【答案】B

【知识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解析】【解答】A.CaSCU在水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CaSCU⑸=Ca2+(aq)+SO歹(aq),先用Na2cO3溶

液处理,由于碳酸钙更难溶,所以钙离子和碳酸根沉淀,使硫酸钙的沉淀溶解平衡正向移动,最终将硫

酸钙转化为可以和酸反应的碳酸钙,能用沉淀溶解平衡移动原理解释,A不符合题意;

B.浓FeCb溶液滴入沸水加热形成红褐色液体,是因为氯化铁和水之间发生水解反应形成氢氧化铁胶

体,不能用沉淀溶解平衡移动原理解释,B符合题意;

C.ZnS在水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ZnS(s)UZn2+(aq)+S2-(aq),遇到硫酸铜时,铜离子和S?-结合成更难溶的

CuS沉淀,使ZnS的沉淀溶解平衡正向移动,最终全部转化为CuS,PbS同理,能用沉淀溶解平衡移动

原理解释,C不符合题意;

D.BaCCh在水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BaCO3(s)=Ba2+(叫)+CO歹(叫),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可以和碳

酸根反应从而使碳酸钢的沉淀溶解平衡正向移动,产生大量有毒的钢离子,而硫酸根不与盐酸反应,所

以硫酸根不会溶解,用硫酸银作为“银餐”,能用沉淀溶解平衡移动原理解释,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o

【分析】A.可以通过反应生成更难溶的沉淀,达到除去水垢的目的;

B.该过程是水解过程;

c.沉淀可以生成更难溶的物质,实现沉淀的转化;

D.碳酸钢中的碳酸根可以和盐酸生成气体导致反应移动。

6.【答案】C

【知识点】反应热和熔变;化学平衡常数

【解析】【解答】A.由题意可知,Ki-(然*,2湍,所以K3=K「K2,故A不符合题意;

B.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反应热,故B不符合题意;

C.0A(g)#B(g)+C(g)AHi,②B(g)+C(g)=D(g)△H2,根据盖斯定律①+②得A(g)=D(g)

△H3=AHI+AH2,故C符合题意;

D.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增大压强平衡常数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方程式相加,平衡常数相乘;

B.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反应热量变化;

C.方程式相加,对应焰变也相加;

D.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7.【答案】C

【知识点】化学平衡常数

1.0。2(瓶。〃2)2=1,04卬=1.562(mo//L)2=5。1区,

【解析】【解答】Qc(A)=

l.OOmol/Lxl.OOmol/L0.22mol/Lx0.22mol/L

9797

Qc(C)=扁品镖编*64,Q4D)飞菽然偏疔50.28,Qc(C)>K,

故答案为:C»

【分析】化学平衡常数等于反应物的浓度嘉之积和生成物的浓度嘉之积之比,如果已知化学平衡常数,

要判断平衡移动问题,可以结合Qc和化学平衡常数的关系进行判断,Qc>K,反应朝逆向移动,Qc>K,

反应朝正向移动,Qc=K,平衡不移动。

8.【答案】C

【知识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解析】【解答】A.lL0」mol<LT醋酸溶液中醋酸的物质的量为(Mmol,醋酸属于弱酸,是弱电解质,在

溶液中部分电离,存在电离平衡,则CH3co的粒子数小于6.02x1022,故A不符合题意;

B.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后,溶液中CH3co。的浓度增大,根据同离子效应,会抑制醋酸的电离,

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减小,酸性减弱,碱性增强,则溶液的pH升高,故B不符合题意;

C.lLO.lmobL-1醋酸溶液中醋酸的物质的量为O.lmol,滴加NaOH溶液过程中,溶液中始终存在物料守

恒,n(CH3COO)+n(CH3COOH)=0.1mol,故C符合题意;

D.醋酸的酸性强于碳酸,则根据强酸制取弱酸,醋酸与Na2c03溶液反应生成醋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醋酸是弱电解质,离子反应中不能拆写,则离子方程式为CO歹+2CH3coOH

=H2O+CO2T+2CH3co0-,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o

【分析】A.醋酸在溶液中部分电离;

B.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抑制醋酸电离;

D.醋酸为弱电解质,应保留化学式。

9.【答案】D

【知识点】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溶液酸碱性的判断及相关计算;电离

平衡常数

【解析】【解答】A.NaHA溶液呈酸性,可能是HA.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不能据此得出H2A为

强酸的结论,A不符合题意;

B.可溶性正盐BA溶液呈中性,不能推测BA为强酸强碱盐,因为也可能是B+和A」的水解程度相同,

即也可能是弱酸弱碱盐,B不符合题意;

C.弱酸的浓度越小,其电离程度越大,因此0.010molL-1、0.10moLL"的醋酸溶液的电离度分别为ai、

ai,则ai>a2,C不符合题意;

D.100mLpH=10.00的Na2cO3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是IxlO^mol/L,碳酸根水解促进水的电离,贝!1

水电离出H+的浓度是IxlOFmol/L,其物质的量为0.1Lxlxl(T4mol/L=lxl(r5mol,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强酸是全部电离,在溶液中存在NaHA,不一定是强酸

B.酸是弱酸碱是弱碱时,水解程度接近时,溶液也是显中性

C.浓度越稀,电离度越大

D.根据水的离子积常数可计算出氢离子的浓度,即可计算出物质的量

10.【答案】B

【知识点】化学电源新型电池;原电池工作原理及应用

【解析】【解答】A.乙醇燃料电池中,负极上乙醇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是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

反应,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即从。2所在的柏电极经外电路流向另一电极,A不符合题意;

B.该电池的负极上乙醇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分析装置图可知乙醇在负极失去电子被氧化生成醋酸,

CH3cH2OH-4e+H2O=4H++CH3coOH,B不符合题意;

C.乙醇燃料电池中,正极上是氧气得电子的还原反应,02所在的粕电极处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C不

符合题意;

D.根据微处理器通过检测电流大小可以得出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根据电极反应式可以计算出被测气体

中酒精的含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o

【分析】该装置中含有质子交换膜,则电解质溶液为酸性,酸性条件下,乙醇燃料电池中,负极上乙醇

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是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根据图示得出酸性燃料电池的反应物和生成

物,再根据原电池原理写出该电池的反应式来判断。

11.【答案】B

【知识点】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电解池工作原理及应用

【解析】【解答】A.Y电极为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发生的反应为4。//--46-=。21+2出。,故A

不符合题意;

B.由分析可知,M为阳离子交换膜,N为阴离子交换膜,故B符合题意;

C.“双极膜电渗析法”利用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可应用于从盐溶液(MX)制备相应的酸(HX)和碱

(MOH),故C不符合题意;

D.若去掉双极膜(BP),电路中每转移1mol电子,两极可产生0.5mol氯气和0.5mol的氢气,共得到1

mol气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o

【分析】根据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移动方向可知,X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f,Y为阳极,

电极反应式为40/T—4e-=。2T+2H2。,精制盐水中Na+经过M离子交换膜移向产品室,与BP双极

膜中转移过来的0H-结合生成NaOH,所以M膜为阳离子交换膜,盐室中经过N离子交换膜移向产

品室,与BP双极膜中转移过来的H+结合生成HCL所以N膜为阴离子交换膜。

12.【答案】C

【知识点】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转化过程中的变化曲线;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解析】【解答】A.NaX为强碱弱酸盐,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

c(Na+)>c(X-)>c(OH-)>c(H+),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分析可知,HX、HY、HZ三种一元弱酸的酸性依次减弱,弱酸的酸性越弱,电离常数越小,则三

种一元弱酸的电离常数的大小顺序为Ka(HX)>Ka(HY)>Ka(HZ),故B不符合题意;

C.当溶液pH为7时,酸越弱,向盐溶液中加入盐酸的体积越大,酸根离子的浓度越小,则三种盐溶液

中酸根的浓度大小顺序为c(X-)>c(Y-)>c(Z-),故C符合题意;

D.向三种盐溶液中分别滴加20.00mL盐酸,三种盐恰好完全反应,可知c(Na+尸c(Cl)将三种溶液中存

在电荷守恒关系c(Na+)+c(H+)=c(X-)+c(Y-)+c(Z-)+c(Cl)+c(OH),由c(Na+)=c(C2)可得:

c(X-)+c(Y-)+c(Z-)=c(H+)—c(OH),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o

【分析】根据一元弱酸的盐的pH即可得出酸性的强弱是:HZ<HY<HX

A.在NaX溶液中,水解呈碱性,因此根据电荷守恒即可判断

B.据一元弱酸的盐的pH即可得出酸性的强弱是:HZVHYCHX,即可判断电离常数

C.根据电荷守恒列出式子,再根据中性进行判断只需要判断加入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即可,因为水解

程度不一样故加入的盐酸不一样,碱性越强需要的酸越多剩余的酸根离子越少

D.混合之后利用电荷守恒即可判断

13.【答案】(1)ad;d

(2)ds;[Ar]3dl04sl

(3)图a;同一周期第一电离能的总体趋势是依次升高的,但由于N元紧的2P能级为半充满状态,因

此N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较C、O两种元素高;图b

(4)小于;大于;大于

【知识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含义及应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1)氟是9号元素,核外有9个电子,因此be不正确,而原子激发态的电子排布式有

ad,3P能级上电子的能量高于3s能级上电子的能量,因此能量较高的是Is22s22P33P2即d;故答案为:

ad;do

(2)某元素原子的位于周期表的第四周期,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其次外层内的所以轨道电

子均成对,则该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3di1>4si;该元素位于周期表的ds区,写出该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

[Ar]3d104s1;故答案为:ds;[ArPdAsi。

(3)图a、b、c分别表示C、N、。和F的逐级电离能I变化趋势(纵坐标的标度不同)。

根据题意,同周期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第HA族大于第HIA族,第VA族大于第VIA

族,因此第一电离能第一电离能的变化图是图a,判断的根据是同一周期第一电离能的总体趋势是依次升

高的,但由于N元紧的2P能级为半充满状态,因此N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较C、O两种元素高;失去两

个电子后的价电子排布式分别为2s2,2s22pL2s22P2,2s22P3,碳价电子2P处于全空,稳定,难失去电

子,第三电离能比氮大,因此第三电离能的变化图是图b;故答案为:图a;同一周期第一电离能的总体

趋势是依次升高的,但由于N元紧的2P能级为半充满状态,因此N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较C、O两种元

素高;图b。

(4)根据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0.1mol-LT溶液对应的pH(25℃)分析,得到

X为N,Y为Na,Z为P,W为S。

①根据同周期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强,同主族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小,则元素的电负性:Z小于

W;故答案为:小于。

②根据层多径大,同电子层结构核多径小,则简单离子半径:w大于Y;故答案为:大于。

③根据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则氢化物的稳定性:X大于Z;故答案为:大于。

【分析】(1)氟的原子序数为9,其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Is22s22P5,同一原子3P能级的能量比3s能

级的能量高;

(2)某元素原子的位于周期表的第四周期,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其次外层内的所以轨道电

子均成对,则该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3dio4si;

(3)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大,但第HA族、第VA族元素第一电离能大于

其相邻元素;原子轨道中电子处于全满、全空、半满时较稳定,失电子较难,电离能较大;

(4)①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

②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

③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越稳定。

14.【答案】(1)A;D

(2)原科气中N?相对易得,适度过量有利于提高H2的转化率;N2的吸附分解是决定反应速率的步骤,

适度过量有利于提高整体反应速率

(3)A;C;D

(4)0.18;||

(5)8%

(6)压强;LI<L2,合成氨反应为放热反应,压强相同时,升高温度N2(g)+3H2(g)u2NH3(g)平衡逆向移

动,NH3的体积分数降低

【知识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转化过程中的变化曲线;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1)合成氨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放热反应,低温、高压能促进平衡正向移动,利于

提高合成氨平衡产率,

故答案为:AD;

(2)原料气中N2过量的两个理由为原科气中N2相对易得,适度过量有利于提高H2的转化率;N2的吸

附分解是决定反应速率的步骤,适度过量有利于提高整体反应速率;

(3)A.由反应可知犯(g)+|H2(g)uNH3(g)AH(298K)=-46.2kJ-moH,氨气合成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放热

反应,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AH和AS都小于零,A正确;

B.当温度、压强一定时,在原料气(N2和H?的比例不变)中添加少量惰性气体,氮气和氢气的分压将减

小,平衡逆向移动,不能提高平衡转化率,B不正确;

C.迅速冷却可将NH3液化,不断将液态氨移去,平衡正向移动,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C正确;

D.氢气易燃易爆,催化剂分离空气可得到N2,通过天然气和水蒸气转化可得H2,原料气须经过净化处

理,以防止催化剂中毒和安全事故发生,D正确;

故答案为:ACD;

(4)①lOmin时反应达到平衡,测得c(NH3)=1.2molLL根据方程式可列出三段式:

起始1H2吵+3%9户%3

转化(jnolIR0.61.81.2

平衡(jnol/D°,L2L2

1

故用氢气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第=端鬻=0.18mO2-min-;

(1.2)2_25

②平衡常数:K

(0.4)x(1.2)312

(5)图中M点,氮气、氢气的投料比为1:4;

N2(g)+3H2(g)u2N“3(m

初始(jnol/L)a4a0

转化(jrtol/L)x3x2x

平衡(jnol/Da—x4a—3x2x

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为40%,瓷^=0,4;x=黑,N2的平衡体积分数是‘100%=8%;

5a-2x75a-^x2

(6)N2(g)+3H2(g)U2NH3(g)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氨气体积分数减小;

N2(g)+3H2(g)U2NH3(g)正反应气体系数和减小,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氨气体积分数增大;根据图

示,随X增大,氨气体积分数增大,所以X代表的是压强,L代表温度,LI<L2,理由为合成氨反应为

放热反应,压强相同时,升高温度N2(g)+3H2(g)=2NH3(g)平衡逆向移动,NH3的体积分数降低。

【分析】(1)提高合成氨的平衡产率应使平衡正向移动;

(2)氮气比氢气容易获得;

(3)A.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

B.添加少量惰性气体,氮气和氢气的分压将减小,平衡逆向移动;

C.移去产物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

D.含有杂质可能会使催化剂中毒;

(4)①根据〃=弟计算;

②列出反应的三段式计算;

(5)列出反应的三段式计算;

(6)合成氨反应为放热反应,压强相同时,升高温度N2(g)+3H?(g)=2NH3(g)平衡逆向移动,NH3的体

积分数降低。

15.【答案】(1)CO|-

(2)A;C;D

(3)CIO+CO2+H2O=HC1O+HCO3

(4)5

2-

(5)S-+H2O#HS+OH,滴加几滴NaOH,c(OFT)增大,使水解平衡逆向移动,抑制了Na2s的水解

(6)N2H看++H20/N2H5-H2O]++H+;c(Cr)>c(N2H看+)>c(H+)>c(OH)

【知识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电离平衡

常数

【解析】【解答】(1)根据题中信息得到酸的强弱顺序为:CH3COOH>H2CO3>HC1O>HCO「根据对

应的酸越弱,结合氢离子能力越强,因此下列四种离子结合同浓度的CH3coeT、CIO,HCO]、

CO厂中结合H+的能力最强的是CO歹;故答案为:CO|-o

(2)A.加水稀释,平衡正向移动,因此CH3coOH的电离程度增大,故A正确;

B.加水稀释,溶液体积增大,因此c(CH3coOH)减小,故B不正确;

C.加水稀释,平衡正向移动,因此CH3co0一的数目增多,故C正确;

D.加水稀释,氢离子浓度减小,因此罂耦弱=爵5增大,故D正确;故答案为:ACDo

(3)根据酸的强弱顺序为:HC1OHC03-则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生成次氯酸和碳酸氢

钠,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1CT+C02+H2OHC10+HC03;故答案为:CIO

+CO2+H2O=HC1O+HCO30

(4)向0.1mol-LTCH3coOH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c(CH3coOH):c(CH3COO)=5:9,根据电离平

衡常数Ka=c("据,睡)=c("+)X卷=1,8X10-5,则C(h+)=1.0X10-5mol-L,则此时溶液

pH=5;故答案为:5。

(5)在实验室配制Na2s溶液时,常滴加几滴NaOH溶液,其原因是S?-+H20=HS—+OIT,滴加几滴

2-

NaOH,c(OIT)增大,使水解平衡逆向移动,抑制了Na2s的水解;故答案为:S-+H2O^HS+OH,滴

加几滴NaOH,c(OIT)增大,使水解平衡逆向移动,抑制了Na2s的水解。

(6)①铁根水解生成一水合氨和氢离子,则盐酸肌第一步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N2H看++H2ORN2H5H2OF+H+;故答案为:N2H2++H2O#[N2H5H2O]+H„

②由于N2H行水解,因此氯离子浓度最大,水解显酸性且水解程度很小,则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浓

+

度,盐酸脱水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CF)>c(N2H2+)>C(H)>C(OH-);故答案为:C(C「)>

+

C(N2H2+)>C(H)>C(OH")O

【分析】(1)电离平衡常数越大,酸性越强,结合氢离子能力越弱;

(2)稀释促进醋酸电离;

(3)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生成次氯酸和碳酸氢钠;

(4)结合电离平衡常数计算;

(5)滴加NaOH溶液,抑制硫离子水解;

(6)①类比镂根水解生成一水合氨和氢离子;

②N2H/水解,氯离子浓度最大,水解显酸性且水解程度很小。

16.【答案】(1)CaC2O4(s)存在沉淀溶解平衡CaC2O4(s)=Ca2++C2。/(叫),EDTA结合Ca?+后,Ca?+浓度

减小,导致上述平衡正向移动,结石溶解

(2)计算得出电离平衡常数为Ka2=L5xlO-3水解平衡常数为/xl0-i2,电离平衡常数大于水解平衡常

数,月。2。7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abd

(3)抑制Fe2+和NH[的水解;防止Fe2+被氧化;由溶解度表数据可知,趁热过滤的原因是防止低温时

FeSO4・7H2。和(NH4)2SO4析出,影响FeSCXNHQzSCUSHzO的纯度;照敢一啊)

7713—

【知识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探究物质的组成或

测量物质的含量;电离平衡常数

【解析】【解答】(1)EDTA结合CaC2O4(s)电离的微量Ca2+从而促进沉淀的溶解,CaCzCU。)存在沉淀溶

解平衡CaC2O4(s)UCa2+(aq)+C20^~(aq),EDTA结合Ca?+后,Ca?+浓度减小,导致上述平衡正向移动,

结石溶解;

(2)H2c2。4的Kal=5.6xl0-2,Ka2=1.5xl0-4,所以屋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a2=L5xlO-4,水解平衡常数

为器=;黑;照=白X1。一%所以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呈酸性;

++

a.0.1mol・L-iKHC2O4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K)+c(H)=c(HC20^)+2c(C20i-)+c(OH-),选项a正确;

b.KHCzCU溶液呈酸性证明HC2O4-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而电离和水解都是微弱的,0.1mol«L」KHC2C)4

+

溶液中存在c(K)>c(HC204)>c(C20i-)>c(H2C2O4),选项b正确;

c.根据物料守恒,浓度均为0.1mol<L-iKHC2O4和K2c2。4的混合溶液中,存在

2c(K+)=3C(HC2OD+3c(C2Or)+3c(H2c2。4),选项c不正确;

d.由于是H2c2。4二元弱酸,所以C2O42-溶液溶液呈碱性,则KHC2O4必须过量溶液才可以呈中性,c(K+)

>c(Na+),选项d正确,

故答案为:abd;

(3)①已知条件pH>4时,Fe2+易被氧气氧化,而Fe2+和NH4+离子在酸性较弱的环境中也会发生水解

反应;

②趁热过滤一般是为了减少目标物质的损耗,但由于溶解度可知,不是该原因,是防止温度降低而析出

一些低温下溶解度较小的杂质,如FeSO4-7H2O和(NHSSO4;

1

③草酸亚铁晶体(FeC2O4・xH2O)中n(FeC2O4):n(H2O)=l:x,n(FeC2C>4)=器|||翳=里需mol,

"小6-4”2。)_%一%所以1m3-mim2-m3解中8(%一啊)

“生。)-叭%。)—18mol,所以1.x一一西一.18用牛出x-飞-叫°

【分析】(1)EDTA结合Ca2+后,Ca?+浓度减小,导致CaC2CU(s)=Ca2++C2。厂(aq)的平衡正向移动;

(2)计算水解平衡常数和电离平衡常数,电离平衡常数大于水解平衡常数,“。2。刀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

程度;根据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和质子守恒分析;

(3)①铁离子和钱根离子水解均呈酸性,加入稀硫酸可抑制两者水解;

②趁热过滤的原因是防止低温时FeSO4-7H2O和(NH^SCU析出,影响FeSO4-(NH4)2SO4-6H2O的纯度;

③草酸亚铁晶体(FeC2O4・xH2O)中n(FeC2O4):n(H2O)=l:x,分别解出草酸亚铁和水的物质的量即可计算

得出。

试题分析部分

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总分:60分

客观题(占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