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南名校联盟高三年级上册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3-2024学年浙南名校联盟高三年级上册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3-2024学年浙南名校联盟高三年级上册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3-2024学年浙南名校联盟高三年级上册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3-2024学年浙南名校联盟高三年级上册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2023学年第一学期浙南名校联盟第一次联考

高三语文学科试题

注意事项:

1.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的规定位置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试卷、草稿纸一并交回.

--现代文阅读(35分)

(-)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此乃含蓄之美。我们常说中华民族的特性中有这样的特征,说话委婉,强调

含忍,说白了,说明了,就不美。而现代的审美观念,是外露的、张扬的、包装的。曲解的广告、张

扬的建筑、直露的喊话等等,使我感到现在阐释含蓄的内在意蕴多么不合时宜,我似乎在说一个古老的梦

幻、那个曾经存在过的审美事实。

在美学中,曲标示一种美感、一种美学情趣。从造型心理学角度看,横线能使人产生稳实感,竖线有

力量感,而曲线则最富优美感、运动感。在中国美学的谱系中,曲线具有和西方不同的意韵。曲线所关心

的是那悠远的纵深、那层层推进的妙处,那深藏于有形之象背后的有意味的世界。当然,隐不等于晦,必

须要处理好隐和露之间的关系,如果一味讳莫如深,欣赏者一头雾水,便如坠五里云中。我们说,隐而不

露,藏而不显。隐是为了更好的露,藏是为了更好的显。关键要有味,要启迪人想象的空间。

婉曲是中国诗中的高妙境界。卢照邻《曲池荷》:“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

知。”香味袅袅,荷影阵绰,曲岸风荷响,其韵传出遥远。影的舞动、味的轻扬和婉曲的小径、澹荡的清池,

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它的境界是流动的、清幽的、绵长的、内蕴的。曲是中国园林的至上原则之一,在

一定程度上,造园就是造曲的艺术。明刘桐《帝京景物略》记北京城东有曲水园,园中的漏云透月轩、掩

山楼、宜雨亭、住秋阁,都在曲,含蓄蕴藉,一个唤起你更多想象的引子。园林的曲景在云墙和回廊的

设置上体现最为充分,如拙政园的回廊,婉曲回转,极尽优柔。

中国书法史上有永字八法之说,这是以“永”字的八笔来说明中国书法运笔的方法。在我理解,永字

八法透露出中国美学的含蓄蕴藉:笔笔藏,笔笔收,不直截,不显露,外表平静如无风的水面,但在其深

处暗藏机锋。书道之妙在于藏,这是中国含蓄的美学传统所决定的,在书法中叫做蓄势。反对直露,认为

直露一览无余便没有韵味。如颜真卿的藏头护尾,颜体可以说是藏的典范。起笔裹锋,没有裹锋,平平地

写,那就太露;落笔回锋,没有回锋,一笔送出,就没有意思。无往不复,无垂不缩,点必隐锋,波必三

语文试题第1页(共10页)

折。书法无往不复的道理,是《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体现,没有送出的一笔是不回的,一如《周

易》所说没有绝对的去,也没有绝对的来,衰败之处就是生命的起点,灿烂之处也可能就是没落的开始。

书法、园林、绘画等都是空间艺术,但中国美学强调,这一空间是“回荡的空间”,充满音乐的节奏。

雾里看花,乃是中国美学的又一种境界。它通过迷离恍惚产生独特的美感,不同于西方美学的朦胧美,

它具有独特的哲学思想内涵。关于论画,中国古代有三远之说,北宋绘画理论家韩拙在《山水纯全集》有

言:“有近岸广水、旷阔遥山者谓之阔远;有烟雾暝漠、野水隔而不见者谓之迷远;景物至绝而微茫飘渺者

谓之幽远。”此三者统之于远而归之于心,反映出宋人山水的境界追求。在韩拙这里,迷远被视为一种山

水境界而予以推出;阔远,弥望的是无边的山色;幽远更是“微茫飘渺”,也具有迷远的审美特征。韩氏

三远观使中国画的朦胧处理从技法而走向理论自觉。唐宋山水画颇多迷远之境,米芾及米友仁父子更是将

迷远之境推向极致,他们创造的“云山墨戏1”,以迷离漫渡之景出胸中之盘郁,使人能看到宇宙初开之象,

在其朦胧恍惚的传达中看出鸿蒙的意味。在园林艺术中亦如此,园中点点皆实景,你不能在园中起一丝云

烟,不能在山前着一片梦幻,但中国很多园林创造恰恰就是为飘渺的云,为迷离的雨,为那山前的梦幻设

计的,看看他们为园景的命名就知道其用意。“浮翠阁”“香影廊”“养云精舍”“月到风来”等等,景皆实

但起意皆虚,实景虚意,妙出玲珑.曲胜过直,忍胜过躁:子路的冒进,夫子颇不以为然;颜回的忍辱,

被夫子许以大气象。力从内在的冲荡来,胜过外在的强力;美从迷离中寻来,胜过通透的美感。

曲在中国美学中随“物”赋形,各尽其妙。在《春秋》,讲微言大义;在《诗经》,讲“主文橘谏”;在

《周易》,讲“用晦”之道;在禅宗,讲“弘忍”;在做人,讲究的是忍耐,是含蓄;在艺术,讲究的是“不

着一字,尽得风流”,追求言外之意、象外之象、味外之味,“深文隐蔚,余味曲包”才是艺术家追求的大

境界。中国艺术的世界宛如一条弯弯曲曲的小径,赏艺人沿着这条小道悠然前行,在那深深的处所,有一

无上妙殿。

(摘编自朱良志《曲院风荷:中国艺术论十讲》)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含蓄之美,是中华民族的特性之一,但与现代的审美观念有巨大冲突,让作者觉得现在阐释含蓄的内

在意蕴显得不合时宜。

B.在中国美学的谱系中,曲线虽关心深藏于有形之象背后有意味的世界,但隐藏不等于隐晦,必须要处

理好隐和露之间的关系。

C.《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体现在书法上是“无往不复'’之道,没有一笔送出是不回的,否则

就没有意思。

D.雾里看花这一中国美学境界不同于西方美学的朦胧美,它通过迷离恍惚产生独特的美感,北宋韩拙的

三远观使其从技法走向理论自觉。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亚顿的一项是(3分)

语文试题第2页(共10页)

A.卢照邻“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中,若“曲岸”改为“直岸”则难以营造出流动的、清幽的、

绵长的、内蕴和谐的意境。

B.书道之妙在于藏,决定了永字八法透露出的中国美学的含蓄蕴藉:笔笔藏,笔笔收,不直截,不显

露,在其外表下暗藏机锋。

C.米芾及米友仁父子创造的“云山墨戏”,以迷离漫滤之景出胸中之盘郁,有宇宙初开、天地鸿蒙之象,

将迷远之境推向极致。

D.园林命名不仅要点出实景,更要虚意构思,提高其格调,从而让园林妙出玲珑,从迷离中寻美,给予

人回味无穷的想象空间。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B.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南唐•冯延巳《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C.高高下下天成景,密密疏疏自在花。(宋•陆游《西园》)

D.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4.请简要梳理文章的论证结构。(4分)

5.“含蓄”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命题,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李商隐《锦瑟》的含蓄艺术。(6分)

(二)现代文阅读11(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右第二章(节选)闿

茅盾

到四点钟以后,枪声炮声都沉静■下去了。李先生慢慢儿从地板上爬起来,摸着一张椅子就坐了。

过一会儿,他皱着眉头说:

“真糟糕!不逃呢,不放心;逃呢,多花钱。我总以为打不起来的,谁知道------"

李夫人看见丈夫发愁,勉强做出点笑容来,说:“好半天没有响声了,看来不会闹出大乱子。你去睡罢。

明天你还得上公司里办事。”李先生望着他的夫人,也勉强笑了一笑。他觉得夫人的话很对。日本兵是蛮凶

的,他们在沈阳北大营并没遇着抵抗,据说也是机关枪大炮乱轰了一阵。说不定刚才那枪炮声就是北大营

的老文章,那么,明天大概还是一切照旧,不会出大乱子。公司里仍得办事,他仍旧得去,不去就白白丢

了二元五角的大洋,何苦!

“那么,我去躺一会儿再说。”

李先生征得了夫人的同意,就拍拍大腿走上楼去。

李先生走到楼梯顶,忽然又不放心了。从他现在站着的地方再上去一个矮小的梯子,就是晒台;他忽

语文试题第3页(共10页)

然想到晒台上去眺望一下,到底外面是闹到怎样一个地步。刚开了晒台门,就听得砰、砰两声。李先生的

身子立刻缩回。他从门缝里张望:满天的冻云,中间夹着几点寒星,有风直冲那门缝吹来,冷得很。邻家

的晒台上似乎也有人在那里瞭望。李先生胆壮一些了。把头上的罗宋绒帽拉下来,然后侧着身体,贴着墙,

慢慢地把身子移到晒台上,赶快蹲下了身体,尖起耳朵听。

只远远地传来了呼号的声音,但也许是风。天空也没有什么红光或黑烟。正像一个平常的腊月尽头的

半夜三更。李先生慢慢地把身体挺直了,走到那晒台的水泥栏杆旁,想看得仔细点儿。

“李先生,也来看看么?刚才打这只角里望过去,看得见一道一道的红光;想来就是东洋人开炮呢!”

猛不防有人招呼,李先生愕然转脸对声音来的地方注视;直到听完了那人的话,李先生这才认出那说

话的就是住在隔邻亭子间里的阿祥,是公司里铅印部的一个工人,和李先生算是“同事”。

“哦——你看了半天么?”

李先生随口说,一面却皱紧了眉毛,瞪大了眼睛,向四下里张望,看还有没有红光之类。虽然和阿祥

同在一个公司而且又是邻舍,但因为他们的身份不同,一个是编辑先生,一个是厂里的做手,他们两个平

日很少来往。然而阿祥却例外,很高兴地又说道:

“东洋兵打败了!”

李先生浑身一震。什么?倒是东洋兵打败了么?有点难以相信!

他转脸对着阿祥看。他看见阿祥露出一排很大的白牙齿,捏起拳头做了一个手势。

“你怎么会知道?”

“里门口站岗的警察这么说。我还看见——"

“你去看了么?你看见什么?”

“我看见许多许多十九路军朝北走。听说是到天通庵车站帮助那边的兵把守。日本兵也打宝山路口,

也打败了,都逃到福生路,躲在那里。”

“哦?哎——“

他定一定神,不由得叹一口气说:“这事就闹大了!东洋7<一定不肯罢手——"

“那就打!”

阿祥这话刚出口,突然砰砰的两响破空飞来,接着又是砰砰砰几响,像是回礼。李先生惊得呆了,身

子蹲了下去,腿直发抖。他听得阿祥自个儿喝道:

“哈!又开火了!死不完的东洋人!打,打!”

然而那几响过了以后,便又是沉寂,李先生觉得那沉寂也就像一块大铁板,压得他心痛。他蹲着挪一

挪他的腿,心里想,还是赶快下去和老婆商量明天怎样逃难罢。而就在这时候,一片达达达的机关枪声从

北面来;而这晒台却偏偏又是朝北的。李先生急出一身冷汗,蹲在地上,不敢动,又觉得不动也是等死。

达达达达达!东!东!李先生突然抱着头直跳起来,但随即像一块木头似的倒了下去,连爬带滚,到了晒

台门边,又从那小扶梯上滚了下去。

“怎么的,伤在哪里?伤在哪里?”

“没有!”

李先生颤着声音回答,心里头臭虫似的钉着那个问题:明天怎么逃得出去?

(有删改)

[注]南宋朱熹《中庸章句》中以“右第X章”总括对《中庸》某一章的诠释,本文标题仿自于此。

文本二:

放下你的鞭子(节选)网

语文试题第4页(共10页)

陈鲤庭

青工鞭子放下来!(梃身欲来,为左右两人所阻)

汉子请你少管闲事。(怒)

青工我偏要管!(一跃上台)快放下!

汉子是我的姑娘,用不着谁来管。

青工我们都是一样穷苦的人,用不着谁来欺侮谁。

汉子在这个世界上,谁能养活她,谁就有权使用她,朋友,你年纪轻轻,还不懂得这个道理哩!

青工这是你拿鞭子打人的道理吗?在这世界上不应该有这种人吃人的道理!

汉子什么?“不应该”,“人吃人”,我可顾不到这许多。(又举起鞭子欲打)

青工放下你的鞭子!

青工那么你们是什么地方人?你们是从关外逃来的吗?

香姐是的,我们的家就在沈阳,先生,你们不记得“九•一八”吗?(回忆)日本兵开到沈阳,那儿十几

万的中国兵说是受了什么不准抵抗的命令,都撤退了,于是就留着我们成千上万的老百姓在那儿受苦。

青工(气愤地)他妈的!(转过气来)后来你们怎么样呢?

香姐后来我们每家还捐了三块钱,他们说送点钱给东洋人,他们就不会来糟蹋我们了。其实你就把全

部家产交给他们,还是栗你的命。我们也想过,这样子活下去,有什么意思呢?我们也投了义勇军和这些小

鬼子拼了吧,可是我们俩老的太老,小的太小,怎么中用呢?

汉子(痛苦地)最可怜的是你的妈,她活着的没有过一天好日子,连死也死得那么可怜……

香姐(哭泣着)爸爸,爸爸。

汉子而且我现在还发了疯,打你骂你,想从你身上榨出咱们的饭来!天哪,怎么的,谁使我疯的呢?

青工那你怨恨谁呢?

汉子人家都说是我的命不好,我的命不好,也许是的。

青工我告诉你们,使你们挨冷受苦,无家可归的是日本帝国主义,是不抵抗的卖国汉奸!

汉子先生的话固然不错,可是叫我们怎么办呢!

青工怎么办呢?咱们就得一伙儿去,向压迫我们、剥削我们的人算账去——这才有我们的生路!

汉子香姐(齐)可是叫我们拿什么去打倒他们呢?

青工你要打倒他们,(拾起鞭)你应该用你这个武器。我们是有我们的武器的。就是空着两只手,拳头

也是我们的武器呀!

汉子这有什么用,人家有的是飞机大炮呀!

青工只要大家齐心,团结起来,这力量比什么都大!

观众对呀!大家联合起来,一齐去打倒我们的仇人!

[注]《放下你的鞭子》是1931年由剧作家陈鲤庭执笔写成的抗战街头剧,剧名取自剧中青工阻止汉子

鞭打香姐时所说的一句台词。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一李先生怀着侥幸心理希望“明天大概还是一切照旧,不会出大乱子”,是盼望能继续挣他的二

元五角的大洋,安稳地生活。

B.“那就打!”“死不完的东洋人!打,打!”等语言,体现出文本一的阿祥跟文本二的青工一样都属于

热血青年,直面冲突,敢于斗争。

语文试题第5页(共10页)

C.文本一末尾“李先生颤着声音回答,心里头臭虫似的钉着那个问题”一句,掩饰不住作者对李先生怯

懦自私行为的厌恶与鄙夷。

D.文本二作者对汉子的态度是既哀其不幸遭遇,又悯其蒙昧不争,因而借青工之口开导、激励他奋起抗

争,寻找出路。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一标题仿用南宋朱熹《中庸章句》,隐含了作者致敬先儒、弘扬传统文化的用意;文本二以剧中

人物的台词为标题,借此提示有关剧情。

B.文本一与文本二都在人物描写中交代“九•一八”这一历史背景,可以引导读者深入思考人物命运变化

的历史原因,深刻理解主题。

C.文本一与文本二都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不同

的心态与行为表现。

D.相比较而言,文本一的语言较文雅细腻,文本二的语言则较通俗直白,这与两位作者对文体和受众的

不同定位有关。

8.“放下你的鞭子”作为戏剧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

9.阿尔贝•加缪提出:何谓反抗者?一个说“不”的人!请阐述文本一中的李先生和文本二中的汉子是否

是反抗者。(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桓公问管子日:“治而不乱,明而不蔽,若何?”管子对日:“明分任职,则治而不乱,明而不蔽矣。”

公曰:“请问富国奈何?”管子对日:“力地而动于时,则国必富矣。”公又问日:“吾欲行广仁大义,以利

天下,奚为而可?”管子对日:“诔暴禁非存亡继绝而赦无罪则仁广而义大矣」公曰:“请问战胜之器?”

管子对日:“选天下之豪杰,致天下之精材,来天下之良工,则有战胜之器矣。”公曰:“攻取之数何如?”

管子对口:“毁其备,散其积,夺之食,则无固城矣。”公曰:“然则取之若何?”管子对曰:“假而礼之,

厚而无欺,则天下之士至矣。”公曰;“致天下之精材若何?”管子对日:“五而六之,九而十之,不可为数。”

公日:“来工若何?”管子对日:“三倍,不远千里。"桓公曰:“吾已知战胜之器、攻取之数矣。请问行军

袭邑,举错而知先后,不失地利若何?”管子对日:“用货,察图。”公日:“野战必胜若何?”管子对日:

“以奇。”桓公问治民于管子,管子对目:“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

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广桓公曰:“寡人睹其善也,何为其寡也?”管仲对日:“夫寡,非有国者之患也。

昔者天子中立.地方千里.四言者该焉,何为其寡也?夫牧民不知其疾则民疾,不忧以德则民多怨,惧之

以罪则民多诈,止之以力则往者不反。故圣王之牧民也,不在其多也。"桓公日:“善,勿已,如是又何以

语文试题第6页(共10页)

行之?”管仲对日:“质信极忠,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桓公目:“请闻其说。”管仲对日:

“信也者,民信之;忠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语日:"泽命不渝,信也;非

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

(节选自《管子•小问》,有删改)

材料二:

子日:“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0之。”

(选自《论语•为政》)

[注]①共:通“拱”,环抱,环绕。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

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诛国暴回禁函同亡同继回绝目而回赦回无同罪回仁回广⑸而回义句大国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管子即管仲,春秋时期政治家,受鲍叔牙举荐而辅佐齐桓公,使之成为春秋五疆之首。

B.“假而礼之”中的“假”,与《劝学》“善假于物也”的“假”意思相同。

C.“厚而无欺”中的“厚二与《屈原列传》“厚币委质事楚”的“厚”字词性不同。

D.“牧民”中的“牧二与《谏太宗十思疏》“思谦冲以自牧”中的“牧”意思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和赏析,表述不正碘的一项是(3分)

A.桓公问如何治而不乱,明察而不受蒙蔽,管仲认为须明确责任而后安排官职;桓公又问如何富国,管

仲回答要努力耕种,但在时间上可以灵活调整农时。

B.桓公询问战胜敌人的武器,管仲认为需选豪杰、聚良器、招巧匠;针对如何攻取敌人,管仲提出烧毁

装备、夺取粮食等具体措施。

C.管仲在回答桓公问题时,顺水推舟,循循而入,依理展开,既展示了国相的才能,又不乏辩士的风采。

D.桓公苦于民众太少,管仲不但揭露深层原因,而且提出了“信、忠、严、礼”的主张,并希望桓公能

“慎而行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请问行军袭邑,举错而知先后,不失地利若何?

(2)昔者天子中立,地方千里,四言者该焉,何为其寡也?

14.管子和孔子“为政”都强调“德二但目的有所不同,请结合材料分析。(3分)

语文试题第7页(共10页)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6题。

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①

[宋】黄庭坚

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②?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

[注]①黄庭坚贬谪黔州期间创作的一首词。②华颠:白头。③戏马台:项羽所筑,今江苏徐州城南。

刘裕北征,会僚属于此,赋诗为乐,谢瞻和谢灵运各赋《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一首。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阙首二句起调高昂,“一漏天”“似乘船”用比喻生动地表明秋雨不止,叫人苦不堪言的状况,写出

贬谪之地环境的恶劣。

B.上阙后三句写久雨放晴,又逢重阳佳节,在蜀江之畔,畅饮狂欢,“及至”“也”二词充分体现出词

人喜出望外的心情。

C.下阙最后三句乃全词高潮,“风流犹拍古人肩”中“拍肩”一词意为与古人并驾齐驱,表现词人“风流”

不逊古人的情怀。

D.全词结构一抑三扬,笔力遒劲,于颠沛流离之中发出动人心魄、豪迈慷慨之言,且铸词造句新颖生动,

用典自然贴切。

16.清代学者翁方纲评黄庭坚诗云:“坡公(苏东坡)之外又出此一种绝高之风骨。”请结合全词从情感角度加

以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一句,以金属变化来说明学习可以使人改变和提升,而

“▲_______”一句,则说明了君子智慧明理、行为无过的原因。

(2)柳永《望海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采用互文手法描绘出一幅弦歌不断、生

活安逸的欢乐图景。

(3)古诗词中常用衣服颜色或材质来表明人物身份,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

语文试题第8页(共10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电影扎堆的暑期档,大片云集,类型丰富,主题也引人深思。将社会港藏着的焦虑和欲望用电影的形

式表达出来,这几乎已经成为当下电影创作者的共识。

①穷是一种原罪吗?②爆款电影《消失的她》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尖锐的矛盾。③而面对生活的残酷,“票

房黑马”《孤注一掷》别有况味。④在这部观之胆寒的犯罪电影中,男女主人公皆是普通人。⑤在“高薪”

诱惑之下,他们选择了远赴异国他乡,⑥期待拥有美好的未来,结果却被诈骗团伙限制了人身自由,⑦时

刻面临被杀害甚至毒打的危险。⑧影片没有对二人的前史做太多交代,⑨但从他们之后的种种表现看,⑩

观众恐怕也不难猜出二人身上背负的生活压力。浙考神墙750

暑期大热的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本质上是一个青年如何去实现人生抱负的故事,拨开包裹在叙.事

之外瑰丽多姿的唐朝风物,展现的A.影片中官位最高的高适一生渴望被人赏识,国家动荡之

后才终于获得机会,其他人诸如李白、王维、杜甫的命运自然不必赘述。当安史之乱终结了盛唐的繁华

后,诗人们曾有的雄心壮志自然也化为泡影。

整部电影看似在说唐诗,其实展现的是两条人生道路:高适出身名门,虽然也遭受不少挫折,但最后

仍能建功立业;李白出身布衣,纵然极有天才,却放浪不羁,落魄终了。其实整部影片看下来,青年

李白未必不想以身报国,B.他只能将自己的才华尽情施展在诗歌之上,并不断地用酒精麻痹

自己。

18.第二段中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6分)

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

个字。(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口(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以下两段来自《红楼梦》的文字,完成20~22题。

(甲)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A】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络着朝阳

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理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

红洋缎窄很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绐裙【B】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乙)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是冒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层之愁,

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

西子胜三分。

语文试题第9页(共10页)

20.请为甲文中【A】【B】两处加上标点符号,并说明理由。(3分)

21.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丹凤”与“三角”,“柳叶”与“吊梢”看似很不和谐;在语序上,“丹凤”

“柳叶”在前,“三角”“吊梢”在后,绝非无意为之。请说说作者这样调遣词语的好处。(3分)

22.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衬托的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意识到自己的软弱,却并不去抗争,反而自暴自弃。人一旦迷醉于自身的软弱,便会一味软弱下

去,会在众人的目光下倒在街头,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

——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材料二: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

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鲁迅《热风》

以上两则材料富含人生哲理。步入高三的你,对此有何感悟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800字。

语文试题第10页(共10页)

2023学年第一学期浙南名校联盟第一次联考

高三年级语文学科参考答案

1.D【解析】“北宋绘画理论家韩拙的三远观使其从技法走向理论自觉”错,从前两个分句看这里

的“其”是“雾里看花这一中国美学境界”,与原文“韩氏三远观使中国画的朦胧处理从技法而走

向理论自觉”不同。

2.B【解析】因果倒置。“书道之妙”和“中国含蓄的美学传统”因果倒置。

3.C【解析】突出园林置景高下疏密的和谐搭配。

4.①本文采用总分总论证结构,(1分)②一、二段总起,从传统和现代的审美差异引出论点,中

国艺术的审美情趣在于“曲”(或含蓄):(1分)③三到五段分说,从园林、书法、绘画三个方

面,论述“含蓄美”的审美境界(审美特征):(1分)④最后一段总结,“含蓄”在中国美学中

各尽其妙,是艺术家追求的大境界(或“无上妙殿”)(1分)。

【评分标准】每点1分,共4分。

5.①“锦瑟”意象蕴含比兴,“庄生”“望帝”等巧妙用典,均婉曲而富有蕴藉,层层推进,妙处

横生;②“珠有泪”“玉生烟”等语言,如雾里看花,唤起无尽联想,通过迷离恍惚产生独特的美

感;③“思华年”“此情”“惘然”等词语,情感隐而不晦,隐而有味,虽不知何人何情,但情感

传达朦胧含蓄;④整首诗追求言外之意、象外之象、味外之味,体现“深文隐蔚,余味曲包”的大

气象大境界。

【评分标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其它分析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共6分。

6.C【解析】文末重在表现小市民如李先生对战争的害怕,”厌恶与鄙夷”用语过重。

7.A【解析】“致敬先儒、弘扬传统文化的用意”拔得太高,过度解读。

8.①放下欺压亲人或同胞的武器(鞭子),寻找苦难的根源。②鼓励民众拿起抗战武器(“拾起鞭”),

勇敢地对准侵略者,鼓舞人民的抗日斗志。

【评分标准】第一点答出“欺压亲人或同胞”1分,答出“苦难”1分。第二点答出“鼓励民众拿起

抗战武器(“拾起鞭”)”或“勇敢地对准侵略者”1分,“鼓舞人民的抗日斗志”1分。写出“呼

吁侵略者放下武器”也可酌情给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共4分。

9.都不是反抗者。(1分)两人对不好的生活境遇都存在得过且过的心态,对外来欺压采取畏惧逃

避的方式,都不敢说“不”。(1分)李先生因狭隘自私,难以割舍相对安稳的生活,只想保全自

己的小家庭,不敢反抗侵略者:(2分)汉子因存在封建落后思想,把人生不幸归结命运不好,找

不到生活出路。(2分)

【评分标准】答对“不是反抗者”给1分,答对“畏惧逃避”或“对外来欺压不敢说不”给1分。

第二问4分,结合文本分别分析,答对一点给2分。意答对即可,共6分。如回答都是反抗者,不

得分。如只回答其一为不是反抗者,言之有理,原则上不超过2分。

10.DHL

11.B【解析】B项“假而礼之”的“假”通“嘉”,嘉奖、赞许之意:“善假于物也”的“假”是

假借之意,意思不同。A项表述正确。C项“厚而无欺”中的“厚”是动词,厚待;“厚币委质事楚”

高三语文学科答案第1页共4页

的“厚”是形容词,“丰厚的”意思,两者词性不同。D项牧民中的“牧”意思是“统治、治理”;

“思谦冲以自牧”中的“牧”意思是“养”,意思不同。

12.A【解析】A.“在时间上可以灵活调整农时”错,原文“力地而动于时”,是合于农时,而不是

调整改变。

13.(1)那么请问出兵袭击城邑时,如何才能预知(安排)举措的先后顺序,不失地形上的优势?

【评分标准】行军,出兵:“错”,同“措”,举措:若何,怎样、如何,如果翻译成“该怎么办”

亦可给分:语意1分。共4分。

(2)以前天子立于中央,土地方圆千里,只要上述四条具备了,为什么百姓还少呢?

【评分标准】地方,土地方圆;该,具备;何为,宾语前置;语意1分。共4分。

14.①管子强调德,是为了治理百姓,并能减少百姓的怨恨;②孔子强调德,是要求君王加强自身

修养,做道德榜样,使民心归顺。

【评分标准】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3分,言之有理即可。

15.A【解析】应为“起调低沉”,起篇为“抑”,前两句低沉。

16.①身处逆境,却不消极。诗人虽被贬谪,但重阳放晴,照例纵饮狂欢,足见其潇洒豁达。②壮心

不改,不服老。老翁簪菊,本不合时宜,以“莫笑”“君看”的自负,表现出不服老的气概。③比

肩古人,豪情满怀。末尾引用典故,表明诗人骑马射箭,气概直追古时名流的豪情与壮志。

【评分标准】每点2分,共6分。公众号:高中试卷君

17.(1)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3)示例:①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②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③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④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⑤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评分标准】每空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共6分。

18.②把“矛盾”改为“问题”(搭配不当)

④在“观之胆寒”前加上“令人”(成分残缺)

⑦“杀害”和“毒打”对调(语序不当)

【评分标准】正确指出序号1分,正确修改1分,3处共6分。

19.A却是唐朝诗人的仕途坎坷(壮志难酬)B但奈何无法超越出身

【评分标准】A唐朝诗人(1分),仕途坎坷(1分);B表示“转折”的用词(1分),出身(1

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20.A处“:”,(1分)B处'(1分)甲文A前是总说王熙凤的“打扮”,引出下文的分述,

宜用冒号;“翡翠撒花洋绐裙”的“裙”处是分说具体着装的收束,宜用句号。

【评分标准】标点各1分,理由1分,共3分。

21.丹凤眼、柳叶眉突出王熙凤外表的美丽妩媚,(1分)三角眼和吊梢眉突出王熙凤内心的刁钻狠

毒。(1分)“丹凤”“柳叶”在前,“三角”“吊梢”在后,符合从形到神、从外到内的逻辑顺

序。(1分)

【评分标准】共3分。

22.①比喻: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将静处时的黛玉比作照水的娇花,行动时的

黛玉比作扶风的弱柳1,生动形象地刻画了黛玉的柔美和娇弱。

高三语文学科答案第2页共4页

②衬托: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以比干衬托黛玉,突出黛玉的心思玲珑、聪明多慧;

以西子衬托黛玉,突出黛玉的娇弱美丽、惹人怜爱。

【评分标准】每点2分,共4分。

23.【解析】本次作文材料由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和鲁迅作品中的两段话组成,均富有人生哲理,

能给时代青年以成长启迪。

第一段话由两句话组成:第一句话呈现出部分人面对自身的优柔、懦弱等弱点缺点,不是努力

抗争、努力改变,而是视而不见、不以为意、自暴自弃,无原则地选择了跟自身的弱点和解;第二

句话紧承第一句话,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迷醉于自身的软弱”,麻木不仁,深陷弱点,失去了成长

改变的欲望,这样又进一步招致“倒在街头”的结果一一淹没在人群中,“倒在地上”——跟不上

大家的步调节奏而被抛弃,直至“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彻底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

第二段话可以认为是对第一段话中所呈现问题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就是“向上走”。“愿中

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的意思:告诉那时中国的青年们,要勇敢坚定的向上走,每个人

都发出自己的光,就算再微弱,也照样可以照亮天空。

【参考立意】

1.正视弱点,选择向上。

2.拒绝自暴自弃,向上才能成长。

3.变弱点为起点,大步向上。

【评分标准】

参考2023全国新课标I卷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建议基准分44分。

评分标准

第一档(55-60)切合题意,文体鲜明,在语言表达上,语言流畅,分析充分到位,富有文采。

在思想内容上,主题鲜明、集中,立意深刻,材料充实、典型。在篇章结构上,结构完整、层次分

明、逻辑清晰。在文体规范上,标题清晰、引用符合规范。

第二档(50-54)在语言表达上,语言通顺,分析较为充分,较有文采。在思想内容上,主题鲜

明、集中,立意较为深刻,材料比较充实、典型。在篇章结构上,结构较完整、层次较分明、逻辑

通顺。在文体规范上,标题较清晰、引用符合规范。

第三档(45-49)在语言表达上,语言基本通顺,分析尚充分,略有文采。在思想内容上,主题

基本鲜明、集中,材料比较充实、典型。在篇章结构上,结构尚完整、层次基本清晰逻辑基本通顺。

在文体规范上,标题尚清晰、引用基本符合规范。

第四档(42-44)在语言表达上,语言基本通顺,分析不够充分,略有文采。在思想内容上,主

题基本鲜明、集中,材料尚充实、典型。在篇章结构上,结构尚完整、层次尚清晰、逻辑尚通顺。

在文体规范上,标题尚清晰、引用基本符合规范。

第五档(35-41)在语言表达上,语言不通,语病多,缺乏分析,缺乏文采。在思想内容上,主

旨不明确、不集中,材料欠充实、欠典型,但个别语句有深意。在篇章结构上,结构混乱、层次不

清、逻辑不通。在文体规范上,选题过大、引用基欠规范。

第六档(0-34)套题、离题、严重偏题,酌情可得0—34分。离题较为严重,但仍能够部分

扣住主题写作,字数符合标准,可打25-34分。对于明显全文套题抄袭(包括抄本试卷上的素材)

的,要严格打压,打分在15分以下。

(第六档很难制定更为详细的参照区间,请大家根据以上大体的区间设定,并综合考量文章各

方面情况打分。没那么严重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