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选择题(三)以偏概全-2023年中考语文考前复习之说明文阅读(原卷版)_第1页
说明文选择题(三)以偏概全-2023年中考语文考前复习之说明文阅读(原卷版)_第2页
说明文选择题(三)以偏概全-2023年中考语文考前复习之说明文阅读(原卷版)_第3页
说明文选择题(三)以偏概全-2023年中考语文考前复习之说明文阅读(原卷版)_第4页
说明文选择题(三)以偏概全-2023年中考语文考前复习之说明文阅读(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5说明文选择题(三)以偏概全(原卷版)

【考点穿透】

以偏概全一一即以部分替代整体,以局部替代全局;或者以全局替代局部,以一般替代个别,从而使

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阅读科技文原文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凡、凡是、所有、都、全、几乎、到.….为止、

除.……之外、一些、某些”等表范围的词语。严格区别“部分”与“整体”。做这类题关键是沉着细心推

敲。

中考说明文选择题,选项内容的表述方式灵活多样,但均以《课程标准》的理念为依据,语言表达灵

活,设错方式多样,比较客观地考查了学生真实的阅读科学文本的能力和水平。对于此类题,既要对文意

整体把握,又要从细节处对照原文核对文意对比分析;既要掌握一些常见埋设错误的方式,又要根据变化

灵活处理。总之,作答的关键是“比较辨别,去伪存真”,而提高自己的综合阅读能力是根本。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学生阅读典范的说明类文章,除要求学生能把握文章的

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外,还强调对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的领会。很多省市的一些

新题型,在题干表述和选项内容表述的设计上有所创新,很值得我们参考学习。

中考语文特别注重对说明文的考查,体现了命题者训练学生阅读科学文本能力的意图,而说明文选择

题以其科学、精准、灵活的特点,受到命题者的青睐,所以这种试题形式会长期存在,但在内容上会稳中

求变,试题难度也会有所增加。只要了解命题者的意图,掌握说明文选择题命制的规律,师生在复习和考

试中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典例在线】

11-2022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事实上,绝大多数病毒对人类没有致病性,相反一些病毒在支撑生态系统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我们所知的是,噬菌体,或者说能够感染细菌的病毒都是极其重要的。噬菌体是海洋中细菌种群的主要调

节者,在地球上其他生态系统中可能也扮演同样的角色。如果病毒突然消失,一些细菌种群数量可能会激

增:而其他一些细菌种群则可能会在竞争中败下阵来,完全停止生长。

这个问题在海洋世界中尤其棘手,因为按照重量计算的话,海洋中90%以上的生物都是微生物。这些微

生物生产的氧气占地球总氧气量的一半一一而这一过程是由病毒促成的。

这些病毒每天要杀死大约20%的海洋微生物和50%的海洋细菌。通过选择性淘汰微生物,病毒确保产氧

浮游生物有足够的营养进行高效率的光合作用,最终将氧气供给地球上的大部分生命。

【材料二】

通常认为,病毒是一种特殊的生命形式,它的存在和繁衍都要依赖于宿主,如果没有宿主,病毒也就

没了,因为病毒不能独立存在。病毒想繁殖下一代,途径只有一个:靠细胞。具体手段就是想办法把自身

物质植入细胞,让细胞执行自己的指令,指挥各种蛋白质机器,利用细胞里的资源来复制自己,最后造成

细胞凋亡,病毒复制品冲出细胞,播向世界。换句话说,就像计算机病毒程序一样,所有病毒都是靠入侵

细胞、复制和传播自己而存在的。

【材料三】

病毒是藻类光合作用的帮手。海洋聚球藻是一种在海洋中含量非常丰富的细菌,它们包揽了全球约1/4

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中的重要一环,就是吸收光能。海洋聚球藻里能吸收光能的就是一种能捕捉光子的

蛋白质,而这种蛋白基因正来自病毒。这些携带光合作用基因的自由漂浮病毒,将携带光合作用的基因“送”

给了海洋聚球藻。据此,后者才能进行光合作用。粗略估算,地球上10%的光合作用都是病毒基因开展的。

也就是说,你每呼吸十次,就有一口氧气是海洋病毒惠予的。

病毒为什么会带有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基因呢?这是因为它们的宿主一一蓝藻。化石证据表明,蓝藻

曾生活在28亿年前一一它们通过自身的光合作用改变了地球原始大气的成分,增加了大气中的氧,为地球

上其他生物的出现提供了可能性。专门攻击蓝藻的这种病毒,在与蓝藻一起演化的漫长历程中,获得了蓝

藻光合作用的基因,并利用这个基因更好地存活下来。

【材料四】

一些科学家推测,病毒有朝一日可用于调整碳循环并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帮助遏制全球温室

气体排放造成的升温。但自海洋病毒首次被发现以来的几十年里,科学家仍然对其知之甚少。

近日发表在《细胞》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结果,直接将此前科学界发现的海洋病毒种类扩展了超过12倍。

多样性病毒的大量发现,也许可以帮助人类解决全球变暖引起的生态问题。

13.下列对【材料一】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以噬菌体为例,说明一些病毒在支撑生态系统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B.噬菌体病毒如果突然消失,将会使海洋中所有细菌种群失去平衡,停止生长。

C.能够感染细菌的病毒,每天要杀死约20%的海洋微生物和50%的海洋细菌。

D.噬菌体能够确保海洋中的产氧浮游生物有足够的营养进行高效率的光合作用。

12-2022年广西柳州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一江水缘何连续问鼎全国冠军?

粟桂利

①继2020年后,柳州地表水质2021年再次问鼎全国冠军。一江水是如何做到连续“霸榜”的?

巩固成绩有新招数

②相比2020年,2021年全国水质冠军的含金量更高,获得难度更大。据了解,2021年我市地表水国

家考核断面由3个增加到10个。考核断面中的洛江、洛清江断面在柳江流域的二级支流上,部分重点支流

小流域总体水质较差,保持地表水质居全国前列的压力加大。面对新形势,我市抓准了重点,推出了新招,

守好、护好“水质冠军”这块金字招牌。

③抓源头防控,促治水精细化。建设水环境大数据精准监测溯源系统,在洛清江支流石榴河上布设监

测点,全天候监控流域水质变化情况。

④抓执法监管,促护水常态化。我市实现了对企业生产、排污、治污的全过程和全天候监管,检查企

业1987家次,处理涉水环境违法行政案件6件,罚款金额74.7万元,1家企业被黄牌警示。

⑤抓项目支撑,促保水长效化。实施8个水源地保护工程、33个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3个农村供

水工程、5个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和9个“美丽幸福河湖”建设等项目,全面改善和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

联防联控有新办法

⑥我市已牵头与上游地区建立“信息互通、数据共享、联防联控”的水环境保护合作机制,还与贵州

省黔东南自治州签订系列协议,定期开展跨区域联防联控现场巡查,建立了柳江流域生态环境部门协调配

合、合力共治的监管执法长效机制。

⑦为了实现流域共同保护、上下游共同治理,我市与黔东南自治州每年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交流生态

环境执法情况和经验做法;互通共享跨界河流断面水质监测情况及重点支流水质监测情况;市河长制办公

室每半年组织一次交界河道的联合巡河,因交接断面多,我市三江侗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还与贵州

省黎平县、从江县签订河长工作合作协议。

乡村振兴有新动力

⑧农村地区是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一个重要战场。受农村面源污染影响大,我市部分重点支流小

流域总体水质较差。乡村振兴需要产业支撑,我市通过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又推动了产业发展。

⑨2021年我市大力推广和发展生态养殖,规模以上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设备配套率100%,畜禽粪污综

合利用率95.75M通过采取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推广水

肥一体化技术,推广绿肥种植等措施,提高肥料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⑩另外,我市在2021年举办了5次大型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累计投放各类鱼苗273万多尾,助力

改善柳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农村人居环境也有了变化一一我市己在8个县区推广农村黑灰污水处理利用,

实现了农村厕所粪污与生活污水同步治理。

(选自2022年2月11日《柳州晚报》,有删改)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我市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中的洛江、洛清江断面在柳江流域的二级支流上,重点支流小流域2021年总

体水质较差.

B.我市抓执法监管,对企业的生产、销售、排污、治污进行全过程和全天候监管,检查多家企业,促护水

常态化。

C.我市与黔东南自治州互通共享跨界河流断面及重点支流水质监测情况,目的是实现流域共同保护和上下

游共同治理。

I).我市将在8个县区推广农村黑灰污水处理利用,实现生活污水与农村厕所粪污同步治理,改善农村人居

环境。

13-2022年湖南省张家界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材料一]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中提出:到2025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乡村4G深化普及、5G

创新应用,城乡“数字鸿沟”明显缩小。初步建成一批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中心,培育形成一批农村电

商产品品牌,基本形成乡村智慧物流配送体系。乡村网络文化繁荣发展,乡村数字治理体系日趋完善。到

2035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城乡“数字鸿沟”大幅缩小,农民数字化素养显著提升。农业农村

现代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均基本实现。

[材料二]

村务“搬”进微信群,“靠腿跑”变“线上忙”。在安徽省双鹿村,村里的大事小情都第一时间“搬”

进群。微信群还成为在外务工人员与家乡联系的“桥梁”。双鹿村是数字化赋能乡村治理的缩影。截至2021

年12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2.84亿,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7.6%,越来越多的乡村变身“掌上村庄”。

政务服务“网上办”,“跑来跑去”变“网来网去”。在河南省花石村,蛋糕店主王合荣连村子都不

用出,网上申请后第二天她就在自助终端一体机上打印出经营登记证。数字技术在现代乡村治理体系中发

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互联网+政务服务”助力群众便捷办事,初步实现了全国49.2万个村委会信息集

中汇聚、乡村社区管理和服务在线快捷办理,有效提升了乡村治理效率。

在平台设置“乡风文明积分超市”,积极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在江西省龙庄村,村民开展卫生打扫志

愿服务,把活动图片上传到小程序,审核通过即可获得10个积分,攒多了还能兑换商品。文明积分超市调

动了村民参与文明实践的积极性,且与农村文明征信体系建设深度融合,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动力。2019年

起,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与中组部等在全国选择115个县(市、区),启动了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

范工作,因地制宜推广乡村治理积分制。

(郁静娴常钦《人民日报》2022年5月13日有删改)

[材料三]

发展农村数字经济是发展数字乡村的重点任务。但是我国农村数字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农村数

字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例如,受到经济及技术约束,经济欠发达地区难以获得资金及资源支持,不断

拉大与发达地区的距离,加剧了地区发展不平衡。农村居民信息化能力水平有待提升,涉农信息化人才严

重匮乏。我国农村居民普遍是以语音及视频聊天等基础性数字服务应用为主,而对高端应用如在线医疗、

智慧农业等使用不足。互联网数据信息安全保护不足,各种渠道所掺杂的虚假信息对农村居民的财产安全

产生负面影响,农村数字金融诈骗频发。

(宁杨《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的实践成果、问题与治理路径》有删改)

(1)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到2025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到2035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城乡“数字鸿沟”

大幅缩小。

B.“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2.84亿,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7.6%,越来越多的乡村变身‘掌上村庄'。”

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C.2019年起,我国全面启动了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工作,因地制宜推广村务、政务“网上办”,乡风文明

建设积分制。

D.我国农村居民在使用互联网应用时,普遍以基础性数字服务应用为主,高端应用如在线医疗、智慧农业

等使用不足。

14-2022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用风洞“捕风捉影”

①在神魔小说《西游记》中,天庭中的风神是风婆婆和巽(Xiln)二郎。他们有一个大口袋,口袋打开

后就能起风,口袋收住风就停了。研究流体力学的科学家也有这样一个“口袋”,并且功能更加强大:它

能制造风,能研究风中的飞行器,还能帮助运动员逆风飞扬。这个能“捕风捉影”的“神器”就是风洞。

②风洞是现代空气动力学研究和试验中使用最广泛的工具之一。它是一种管道状的试验设备,可以人

工控制风量与风速,用于测量空气流经物体时所产生的气动效应。它不但在航空航天业中起重要作用,还

可以用于设计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甚至可以模拟测试舰船在水流中的状况、测量高层建筑和大型桥梁

的风压、控制火灾、规划城市等。

③为什么风洞的适用对象这样广泛呢?因为在空气中运动的物体都会涉及空气动力问题,而静止的物

体由于风的作用,会产生空气动力问题。当这些问题对物体产生较大影响时,就必须做风洞试验。

④风洞试验的优点有很多。首先,它符合科学。依据运动的相对性原理,风洞测试的数据适用于试验

对象在真实状态下的相关情况。比如,设计师在设计飞行器时,可以参考在飞行器不动而空气动的状态下

风洞试验的数据。其次,它成本低。比如美国在设计建造第一代航天飞机时,历经约十万小时的风洞试验,

如果在大气层中进行相关实验,成本将是一个天文数字。再次,它可控性强。因为是在实验室中进行,所

以科学家可以根据试验对象确定风洞空间的大小、风速的快慢,可以模拟试验对象在高温、低温等状态下

的化学反应,可以利用烟幕和激光灯来模拟气流等。最后,它可重复性高。科学家能在试验中准确测试并

记录相关数据,然后利用这些数据调整试验的环境和步骤。风洞便于开展科学试验,就像摄影棚便于影视

剧拍摄一样,难怪它颇受科学家的重视。

⑤怎样进行风洞试验呢?以飞行器为例,首先,将飞行器的缩尺模型或实物放置于风洞中,使其保持

静止状态;然后,人工制造气流,模拟实际飞行时飞行器的各种情况;接着,利用高灵敏仪器测试飞行器

各部位的受力情况,记录其表面与周围空气的流动状况;最后,科学家根据试验结果为飞行器的设计与制

造给出建议,或者调整相关数据进一步测试。

⑤冬奥会上有些竞速类运动员也会使用风洞进行训练。在这些项目中,毫秒之差决定胜负,只有保持

空气阻力最小的动作,才能领先于对手,所以需要借助特制的风洞确定比赛时的最佳姿势与动作。2020年,

中国国家体育总局与航天部门合作,建成了两个体育风洞。体育风洞不但具备安全性和人性化特点,而且

可以拍摄、存储画面,记录运动员的姿势、重心变化等数据,为训练提供参考。

⑥唐代诗人王勃说风“来去固无迹,动息如有情”,但在科学家眼中,风“来去不再无踪迹,动息依

然如有情”。

(文/孙伟敬,选自《知识窗》,略有改动)

23.下列说法中与选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A.科学家能在风洞试验中准确测试并记录相关数据,然后利用这些数据调整试验的环境和步骤,这体现了

风洞试验可重复性高的优点。

B.体育风洞通过拍摄、存储画面,记录运动员的姿势、重心变化等数据,为训练提供参考,从而提高有些

竞速类运动员的比赛成绩。

C.进行飞行器风洞试验时,首先要将飞行器的缩尺模型或实物放置于风洞中,使其保持静止状态。

D.风洞在航空航天业,设计汽车、火车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是现代空气动力学研究和试验中使用最广泛的

工具之一。

15-2022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非连续性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红色经典”是产生于二十世纪中国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以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为核

心,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族独立解放的历史进程。红色经典之所以在当下受到追捧,是因为它提供

了另外一种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是挫折面前的顽强不屈,是追求真理的视死如归,是集体主义的责任

担当。以此为精神内涵,红色经典建立起了一种进取、阳刚、开阔的美学风格。而这种精神力量和美学风

格,正是今天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摘自张江《红色经典是精神的传导》,有删改)

[材料二]

调查数据显示:90.89%的青少年学生认为自己对红色经典书籍有所了解,27.3%的学生认为自己非常

了解红色经典。

青少年对红色经典书籍认同度

能够激励自我克服困难83.3%

有助于树立三观、确立理想73.9%

能够忆苦思甜、更珍惜现在生活52.8%

认同度

能以英雄人物为榜样、学习优良品质17.3%

对自己毫无意义3.2%

青少年对红色经典认知来源情况

影视剧81.8%

教科书72.4%

学校活动58.39%

来网络媒体45.6%

父母、老师、同学的推荐25.2%

(摘自吴茜《青少年红色经典书籍阅读调查及出版建议》,有删改)

[材料三]

海涅说:“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再

到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红色经典《觉醒年代》的叙事线索,而其内在核心则在于思想的力量、觉醒的过

程。这也是该剧能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觉醒年代》还塑造了一群个性鲜明的人物。在刷中,不仅正面

呈现了陈独秀的革命先锋形象,更还原了他作为“父亲”“同事”的立体性与丰富性。这样的“人设”拉

近了领袖型、名流型人物与普通观众的距离,也更为可信可亲。欣赏这样的影视剧,观众能在热血沸腾的

历史中审视自己,收获历经坎坷却又一往无前的担当和勇气。

(摘自曹巧兰《火出圈的〈觉醒年代),为什么这么好看》,有删改)

16.下列表述与材料不相符的一项是()

A.“红色经典”这一特殊文化现象的核心是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

B.青少年对红色经典书籍认同度很高,都能发现其对自身的意义。

C.调查数据显示:超过80%的青少年对红色经典的认知来源是影视剧。

D.《觉醒年代》中,陈独秀的人物形象立体丰富、个性鲜明、可信可亲。

16-2021浙江省湖州市中考语文真题】非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同样是看手机,你Shci了吗?

新华网思客新华网5G富媒体实验室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思客早前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受众°〉的读书习惯,累计回收有效问卷6660份。

调查结果显示,43%的受众认为,大部分读书时间被短视频、即时通讯等娱乐活动占据。截至2021年2月,

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73亿,刷短视频已经成了“杀时间”第一利器。被短视频“霸屏”的你,有多

久没读书了?我们分析了这6660份调查数据,为你描绘短视频冲击下读书人的变与不变。

“理想很丰满”,可现实并非如此

“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71.45%的受访者表示读书是为了获得新知识、新技能。最近登上热搜

的中科院博士的致谢,让我们更加坚信“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近七成受访者认为,读书主要可以开阔

眼界、提高修养,有受访者说,“读书是认识世界的捷径”。

想读书,但多数受访者表示心有余而力不足。79.91%的受访者认为,读书的时间和精力不足,影响阅

读完成率。有受访者说,“下班回家还要做饭看孩子,没时间念书”“阅读要动脑子,但有时候累了脑子

就不转了”。

51%的受访者平均每天阅读时长低于1小时。30〜60岁的中年阅读群体,平均每天阅读时长在1〜2个

小时的比例较高。

43%的受访者表示空余时间被短视频、游戏等活动占据,读书成为“相对靠后的选择”。有受访者说,

“不是不想读书,实在是短视频太吸引人”“手机刷着刷着,天就黑了”。但也有受访者表示,“短视频

里别人分享的书,我会找来读”“玩手机虽然占用时间,但也为读书提供了新入口”。

受访者中,超八成是“地铁读书人”

从“一卷在手”到“一屏万卷”,电子阅读成为很多人的首选。调查显示,82.18%的受访者选择用手

机读书,70.39%的受访者会读纸质书,有声书阅读的比例则超过三成。《2020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显

示,2020年人均电子书阅读量9.1本,人均有声书阅读量6.3本。人均纸质书阅读量6.2本,比2019年减

少2.6本。2020年电子阅读付费用户中,26.8%的人每月平均花费100元及以上,越来越多的用户愿意为

高质量内容买单。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书成了通勤②路上最好的陪伴。调查显示,85.蜴的受访者会在地

铁、公交等交通工具上阅读,且集中在20〜49岁年龄段。城市化的进程滚滚向前,人们通勤的时间也有所

增长,在每日枯燥无聊的上下班路上,时间完全属于自己,人们通过读书来“充电”、放松。

17〜22点是阅读的“晚高峰”,超七成受访者一个月能读完1〜3本书。对多数人来说,白天的阅读时

间趋于碎片化,晚上时间相对完整,没有太多社会活动,在这个时间段用来读书的,人也更多。75%的受访

者表示,一个月能读完1〜3本书,13%的受访者每月能读完至少4本书。20岁以下受访者平均每月读完1〜

3本书的受访者比例最高,为83%∙

“硬核书籍”与“心灵慰藉”是多数人的阅读选择

过去的一年,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书单。据京东大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小说、文学、励志与心理

学类书籍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读者群中都更受欢迎。法律类、童书教辅、学与自然、历史政治、理

财投资等“功能型”或“学习型”书籍也在不同人群中各有增长,且集中度更高。经历了疫情的洗礼,寻

求心灵的慰藉与追求新知识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思客调查显示,20〜29岁的年轻人,更偏好文学艺术类、

人文社科类、专业学习资料书籍。

20岁以下的受访者中,文学艺术类、娱乐休闲类、专业学习类资料书籍更受青睐。90.95后的年轻人

爱读哪些红色著作?京东大数据显示,《红星照耀中国》《苦难中国》等书籍受到许多年轻人的青睐。1985

年以后出生的读者越来越愿意读《毛泽东选集》等著作。无论是寻求心灵慰藉还是追求新知识,读书的真

正目的,都要回归生活来观照。在充满诱惑与忙碌的时代,读书对于你的意义,或许时间能给出答案。

(摘自《新华网》,2021年4月23日,略有删改)

[注释]①受众:新闻媒体的传播对象和各种文化、艺术作品的接受者,包括读者、听众和观众等。②通勤: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

8.下面结论与上文信息完全符合的一项是()

A.短视频用户规模暴增,是由疫情导致的。

B.中年群体的空余时间完全被短视频占据。

C.通勤者用完整的时间来读的都是电子书。

D.年轻人有着较为集中的阅读方向和兴趣。

17-2021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列关于"火星”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后面小题

【材料一】

①在古代,人们除了离我们最近的月球以外,研究最多的星体应该就是火星。

②2020年7月23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在我国文昌发射基地发射,这次的运载火箭上面搭乘的正

是肩负着我国第一次自主探测火星任务的天问一号.在进行了长达6个月的太空旅行后,天问一号在2021

年2月来到火星大气层附近。又进行了3个月的环绕后,终于在5月15日正式登陆。与月球探测任务相比,

火星探测不仅要面临最远4亿公里的送远距离,而且火星环境与月球环境也有较大差异。

【材料二】

①美国的火星计划在探测器“海盗1号”和“海盗2号”登陆火星时达到了顶峰。探测器的机械手臂

抓取了一些土壤样本,经研究其中没有任何生命痕迹和有机物存在。恰恰相反,火星土壤含铁量却极高。

氧化铁及铁锈,作为微尘的组成部分覆盖了火星上的广大区域,赋予这颗星球独特的棕红色。

【材料三】

①40多亿年前,火星与地球逐渐形成了。这兄弟俩长得太像了一一同样有南极、北极,同样有高山峡

谷。同样有白云,尘暴和龙卷风。同地球一样,火星的转轴也是倾斜的,因此火星上也有季节之分。难怪,

人们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李生兄弟”,并由此推测,火星也和地球一样有水和生命存在。

②科学家研究分析了火星的照片资料,发现火星上有干涸的河床,有的河床宽达几十千米,远胜过今

天地球上的亚马孙河。2004年3月以后,人类通过对火星岩石的钻孔分析,进一步证实了火星上曾经有水

的推断。那么,火星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

③最初,这兄弟俩都没有水,没有生命,不但荒凉寂寞,还经常遭到彗星和陨石突如其来的袭击。当

时,太阳系内有无数大大小小的碎片四处游荡,彼此碰撞是家常便饭。

④陨石的水分比较少,而彗星本身大多是些大冰块,含有丰富的水。也许是持续了数亿年的彗星和陨

石风暴,给兄弟俩送去了最初的水。

⑤与地球一样,火星上的水可能还有另外一种来源,在兄弟俩诞生之初,水的成分就已经潜藏在一些

矿物中了。当火山爆发时,这些矿物便分离出水,随着熔岩释放出来。其中大部分以蒸汽状态飘散在空中,

一部分随后变成雨水落下来,形成了湖泊和海洋。

15.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

A.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来到火星大气层附近。

B.火星拥有独特的棕红色,是因为氧化铁及铁锈,作为微尘的组成部分覆盖了火星上的广大区域。

C.火星上有干涸的河床,有的河床宽达几十千米,和今天地球上的亚马孙河一样。

D.在古代,人们研究最多的星体就是火星。

16.火星是地球的“挛生兄弟”,下列对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ʌ.于40多亿年前逐渐形成。

B.有南北极,有高山峡谷,有白云,尘暴和龙卷风。

C.转轴都是倾斜的,所以都有季节之分。

I).和地球一样,火星上曾经有过生命。

18-2021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

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

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材料二】

2019年度“新时代湖南好少年”揭晓,湘潭市4名少年受到表彰。湘潭县第一中学朱典同学读初中时,

就立志传承青山啖呐非遗文化,带领一班爱好啖呐的同学肩负起传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山啖呐的

使命。朱典在学习上非常刻苦,同时,他待人友善,乐于助人,先后获得“学习之星”“最美少年”“喷

呐少年”“优秀学生会干部”“湖南省三好学生”等各种荣誉。岳塘区火炬学校罗泡畅同学从小就对非遗

文化十分感兴趣,立志成为中华非遗文化的小传承人,彩纸折艺、纸影戏、剪纸、油纸伞、变脸等都是她

的最爱。她经常说:“这么精湛的中华非遗文化需要我们去保护,更需要我们去传承。”除了学习传承中

华非遗文化外,罗泡畅还是个全面发展的好少年,她是同学心中的“小学霸”,多才多艺的“小才女”,

师生眼中的“小帮手”,热心肠的'‘小姑娘"。

一一“文明湖南”微信公众号

【材料三】

纸影戏也叫“影子戏”,是湘潭地区独具特色的民俗艺术。湘潭纸影戏被视为南方影戏的重要代表,

承载着湘楚文化的历史积淀,并且与当地的社会组织、岁时节令和民间信仰等方面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湘潭纸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成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光源的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表演的民间戏曲表演艺术

形式。表演时,民间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用手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

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湘潭的纸影戏的影像造型写意而内容写实,虽不及北方

皮影造型华丽,但更侧重意境的表现。场景设置灵活而随性,人物故事叙述清晰。湘潭纸影戏的表演戏台

一般只需一个简单的竹架结构,搭起一个仅能容纳三五人的空间,竹架正面撑平白布即为幕布,侧面架上

可悬挂待用的影偶。空间虽不大,但对于一专多能、分饰多角的表演者来说,还是能闪转腾挪,得心应手。

纸影戏大多活跃在广大农村,他们的队伍和行头都十分精简,三、五个艺人农忙时各忙各事,农闲或受请

时再聚齐排练和演出。在农耕年代,这种灵活的演出方式使得纸影戏的流行十分广泛。

一湘潭文明网

4.对上述三则材料的概括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强调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事关“立德树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贯穿中小学教育始

终。

B.材料二充分说明,当代青少年学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是应该也可以建立起密切的联系。

C.材料三介绍的作为民俗艺术的湘潭纸影戏,承载和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艺术特性。

D.三则材料都从不同角度让我们对学习、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名师点睛】

说明文常见错误选项类型

1.以偏概全一一即以部分替代整体,以局部替代全局;或者以全局替代局部,以一般替代个别,从而

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

阅读科技文原文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凡、凡是、所有、都、全、几乎、到.….为止、除.……之外、一

些、某些”等表范围的词语。严格区别“部分”与“整体”。做这类题关键是沉着细心推敲。

2.无中生有一一选项中信息在原文中找不到,也不能由原文中推断出来。注意:在做题时要仔细检查

所给选择项的内容是否能在文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有效信息句合理地推断出来。

3.有意缺失一原文中某些信息在选项中被命题者故意略去。

4.强加因果一一选项把原文没有因果关系的信息都说成是有因果关系的。

5.因果颠倒一一选项把原文的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之间关系。

6.偷换概念一选项将原文中相关信息换成一种与之不符的说法。常见是漏字、添字、换字、错位。

7.指代不明一一指选项中代词的指代内容发生错误。方法:要留心文中的“这些”、“那些”、“这

个”、“哪个”、“其”、“即”等词。联系上下文,弄清楚它们的指代内容。

8.转化失误一一将某一个意思的句子转化成另一个句子时,误将肯定变否定,否定变肯定,全称变特

称,变相对为绝对,变绝对为相对,把未然说成已然和己然说成未然等。

(1)未然说成已然一一忽视原文中“将”等修饰语。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说成既成事

实。

(2)已然说成未然一一忽视原文中“已经”、“了”等修饰语,把原文中既成事实说成尚未确定或还

未实现的事情。

(3)或然说成必然(变相对为绝对)一一注意:“可能”、“一些”、“肯定”、“一定”、“也许”、

大概、绝大多数、差不多等。

(4)前后语序的变换,语意也发生变化

(5)言此与言彼一一不分彼此,转换中将此事物表述为彼事物(6)肯定变否定,否定变肯定一一混

淆是非

(7)夸大其词——夸大事物实有的地位、能力、功用和效果等

9.先期与后期一一不分先来后到。在事物、现象产生、发展的时间,命题者有时将先期表述为后期,

有时把后期表述为前期,有时把“前期或后期”表述为“前期和后期”。

10.从必要和充分条件上看,注意“只要...就(表充分条件)、“只有..…才”(表必要条件)等词。

11.主次颠倒(主次不分)事物的变化发展就矛盾而言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就原因而言有主要原因

和次要原因,就表现而言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命题人设计陷阱时,有时会将这些“主要”的一面和“次

要”的一面倒置。

【考点通关】

11-2021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中国古代农业的一大特点是多元交汇。中国古代农业因自然条件的差异逐步形成不同类型的农业文

化,并通过不同地区农业文化的相互交流、促进,逐渐汇合为中华古代农业文化的洪流。其中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两个中心,同为中华古代农业文化的摇篮。

②中国农业文化分为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它们大体以长城为界,在地区上相互分立,在经济上却相

互依存。农耕文化始终居于主导地位,游牧民族虽曾多次入主中原,但最终都被农耕文化融合。在农耕文

化内部,又有北方的旱地农业和南方的水田农业两种主要类型。其形成以秦岭、淮河南北自然条件的差异

为基础,其发展有赖于相互的交流和融合。中唐以前,华北旱地农业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中唐以后,南方

水田农业后来居上,超过北方旱地农业。

③中国农业文化的优良传统是精耕细作。精耕细作本质上是人们针对不同自然条件,克服不利因素而

创造的农艺。从某种意义上说,精耕细作是多元交汇农业体系的产物。各地区农业文化的交流,促进了精

耕细作传统的形成与发展。其次,精耕细作传统又与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尤其与封建地主制有关。在这

种制度下,自耕农和佃农有较大的经营自主权,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他们只能采用多投劳力和改进农艺

的方法,这也就是精耕细作传统形成的重要原因。

(选自《中国古代农业》,商务印书馆,有改动)

【材料二】

现代科学技术与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相结合,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

展的总进程看,传统农业已落后于时代,它必然要被现代农业替代。1996年,中国农业部提出了超级稻育

种计划。袁隆平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通过走形态改良和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的技术路线,成功攻破水稻超

高产育种难题,不断刷新亩产记录。目前该计划的五期目标已全部完成,分别是亩产700公斤、800公斤、

900公斤、IoOO公斤、Iloo公斤。2020年11月,由袁院士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1500公斤大

关。《自然》杂志发文,认为中国水稻生物学、遗传学和群体基因组学研究在世界水稻乃至作物科学研究

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选自《长沙晚报》,有改动)

【材料三】

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的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才能掌控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从

长远来看,保障国家粮食供给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创新,我们需要有一批从事农业科技尤其是粮食种植方

面的专家。这就需要我们从现在抓起,鼓励一批优秀的年轻人投入到农业科技的学习与研究中来。只有这

样,才能真正做到“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抓在中国人手中”。

(选自《穿越时空的价值印记》,有改动)

14.下列说法与原文的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

A.中国农业文化经过多元交汇,最终汇合成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两个中心。

B.随着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汇合交流,游牧文化己被农耕文化替代。

C.南方水田文化一直在中国农业文化中处于主导地位。

D.中国现代农业发展需走现代科学技术与精耕细作传统相结合的道路。

15.下列说法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第②段中的“大体”“始终”若删去,会影响语意的准确表达。

B.从中国农业发展特点可以看出,只要精耕细作,就能提高农业的产量。

C.只有在封建地主制背景下,中国农业才需要精耕细作传统,实现产量的提升。

D.随着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目标的完成,中国已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

16.立志学农的小文同学想了解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请你结合上面材料,向她简单介绍。

12-2021年辽宁省辽宁省本溪、铁岭、辽阳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海洋二号三星组网,意味着什么

①5月19日,海洋二号D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该星是国家空间基础设施海洋动力卫星系列

的第三颗业务卫星,将与海洋二号B星、海洋二号C星等构成我国海洋动力环境卫星星座,主要用于观测海

面风场、海面高度、有效波高、重力场和大洋环流等信息,建成我国首个海洋动力环境监测网。其将为海

况预报、风暴预警、降水预报、地表分析和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等领域提供有力支撑。

②随着三星组网,我国对全球海洋监测的覆盖能力达80%以上,海洋监测的效率和精度大幅提升,将高

效服务于我国海洋防灾减灾、海上交通和海洋经济发展。

③那么,海洋二号三星组网,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④精准捕捉台风。海洋二号系列卫星装载微波散射计,可有效用于海面风力的测量,风速测量精度优

于2米/秒,为台风预报的及时性和精准度提供了有力保证。

⑤根据风力等级划分,风速小于2米/秒为一级风。也就是说,即使海面刮起一级“软风”,也不会逃

过海洋二号系列卫星的“法眼”。据报道,自海洋二号系列卫星发射以来,我国近海平均每年20余次的台

风均实现精准捕捉,无一漏网。而海洋二号D星在轨投入使用后,将进一步增强监测和预警能力,为我国沿

海城市防灾减灾和全球灾害监测提供重要保障。

®。在海洋二号A星满身“神器”的基础上,海洋二号B星开始新增了船舶自动识别和数据

收集系统,具备对全球船舶自动识别以及接收、存贮和转发我国近海及其他海域浮标测量数据的能力。海

洋二号D星的导航系统更是全面升级,具备GPS和北斗双模数据接收功能,进一步实现了导航能力的自主可

控。海洋二号B星、C星、D星组网运行后,相当于在太空中织就“天眼”,实现全球海面船只的位置、航向、

航速精确勘测,为支持和服务全球海上定位、导航、搜救等提供重要保障。

⑦发布快速预报。海洋二号系列卫星均装载微波辐射计,可用于海面温度测量,辅之以雷达高度计,

可识别出大洋中的锋面和中尺度涡,为探测大洋渔场分布情况等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⑧自海洋二号系列卫星在轨应用以来,多家渔业公司将海洋二号卫星数据推广应用于远洋渔业,可节

约燃油5%,渔获量提高2%〜3%,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我国利用海洋光学卫星并结合海洋二号系列卫星

数据,可发布大洋渔场的快速预报。当前,我国已经具备三大洋17个大渔场的预报能力。

⑨开启“小时级”监测。海洋二号B星、C星、D星奔跑在不同的轨道上,其组网运行将使全球海洋监测

进入“小时级”时代。曾经单颗星需要20多天才能针对全球观测一次,此次我国首个海洋动力环境监测网

建成后,全球海洋观测仅需6小时。

⑩总之,海洋二号B星、C星、D星在太空织起的“中国网”,将为海洋防灾减灾、海上交通、海洋经济

发展等带来几何式增长,为新时代海洋强国建设提供重要支撑,为人类更好地开发、利用、保护、管控海

洋提供“中国力量”。

(选自《光明日报》,有改动)

23.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

A.选文题目交代了说明对象,以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思考,激发阅读兴趣。

B.海洋二号B星、C星、D星组网后,我国对全球海洋监测的覆盖能力达80%以上。

C.海洋二号系列卫星均装载微波辐射计,可以识别出大洋中的锋面和中尺度涡。

D.选文⑩段总结全文,强调海洋二号三星组网对我国的重大意义及对人类的贡献。

13-2021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洞悉风云变幻的“千里眼”

①2021年6月3日凌晨,风云四号B星搭乘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作为我国新

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首颗业务星,它主要应用于天气分析和预报、环境和灾害监测等领域。

②风云四号B星在继承风云四号A星综合探测能力优势的基础上,在高频率、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等方

面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③风云四号A星每5分钟对我国及周边区域成像1次,风云四号B星在A星的基础上,实现百万平方公里

区域1分钟级连续观测成像。这将帮助预报员更灵活地观察台风、暴雨等中尺度灾害性天气的结构及其演

变的精细化动态,也让短时强降水、飓(biɑo)线、雷暴等小尺度、短生命史、破坏性大的强对流天气更

容易被识别和捕捉。风云四号B星投入使用后,可以为预报员提供更精准的气象信息。

④风云四号B星的静止轨道干涉式红外探测仪空间分辨率也从16千米提高到12千米。这就意味着探测

的格点更细、能够获得更丰富的晴空大气温、湿度廓线数据,能够更好地辅助气象决策.

⑤除提高了频率和分辨率外,风云四号B星将提供比A星更高的探测灵敏度和探测精度。它可在36000

千米距离精确感知到地球大气0.05摄氏度的温度变化,其温度探测结果与真实值的偏差在0.5摄氏度以内,

相比A星提高1倍。这将为区域数值天气预报提供更高精度的初始资料数据,提高对突发天气的预报精度。

⑥此外,风云家族早已被世界气象组织纳入全球业务应用气象卫星序列,成为空间与重大灾害国际宪

章机制的“值班卫星”。风云气象卫星正持续为118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数据产品和服务。即将“入职”的

风云四号B星与A星双星联手,扩大了气象观测的范围。观测范围将西达印度洋、东逾太平洋国际日界线,

不仅完全覆盖我国国土面积,且囊括了西北太平洋、大洋洲等更广阔区域。

⑦遥望星空,风云四号B星加入风云家族后,在广袤的天际监测着气象的变化,是气象预报员的“千里

眼”。特别为“一带一路”气象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选自《新华每日电讯》有删改)

19.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风云四号B星在A星的基础上,实现百万平方公里区域1分钟级连续观测成像。”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

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B星具有高灵敏度的特点。

B.风云四号B星在继承A星综合探测能力优势的基础上,在高频率、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等方面能力将进一

步提升,还与A星联手,扩大了气象观测的范围。

C.风云四号B星的静止轨道干涉式红外探测仪空间分辨率从12千米提高到16千米。

I).风云四号B星早已被世界气象组织纳入全球业务应用气象卫星序列,成为空间与重大灾害国际宪章机制

的“值班卫星”。

14-202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揭开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神秘面纱

邱晨辉

伴随天间一号成功被火星引力捕获,其环绕器结构也揭开了神秘面纱。天问一号探测器由环绕器和着

陆巡视器组成。其中,环绕器具备三大功能:飞行器、通信器和探测器。

为了克服地球的强大引力、奔向火星,天问一号探测器总重量不能超过5000公斤,但为了到达遥远的

火星,它又至少需要携带2500公斤的推进剂,除去着陆巡视器占去的1300公斤重量份额,环绕器自身干

重被严格限制在1200公斤以内。

环绕器的1200公斤包含结构和其他各种设备的重量,还要兼顾2.5米可展开驱动天线、太阳电池阵、

高分辨率相机等多种大体积设备的安装要求。如何在重量有限的情况下实现高效的承载和设备安装,成为

了环绕器结构团队面前的一只“拦路虎”。

对于航天器来说,质心越低、重量越轻,发射成本就越小,探测器多1克的重量,付出的发射成本将

远超1克黄金。”杜冬说,为了继续“减重”,环绕器结构团队还把目光投向重量最大的结构核心部件一

一中心承力筒,并创新采用了“全复合材料主承力结构”,在材料上下功夫,使得环绕器在苛刻限重的条

件下实现高效承载。

天问一号探测器飞近火星的过程中,如何靠自己找到火星?

天问一号探测器上配置的光学导航敏感器,可以利用拍摄的恒星与火星图像,精确计算出自身的飞行

姿态、位置与速度,实现相对火星的自主导航。

综合电子分系统被称为天问一号环绕器的“最强大脑”,负责环绕器全部信息的管控。

在天间一号环绕器对火星进行探测的过程中,器上的各科学仪器都会产生大量的科学数据,这些数据

必须要发回地面由科学家们进行研究,此外,环绕器上的光学导航敏感器和红外导航敏感器数据也需要发

送回地面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综合电子分系统负责对这些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储存,并在合适的时机传输

回地球。

通常情况下,环绕地球运行的卫星都是由地面控制中心根据卫星的实时状态和任务要求进行控制的。

但与地球卫星不同,火星环绕器由于器地距离远,通信时间延迟长,往往来不及依靠地面指令对探测器进

行实时处理。此外,深空探测器与地面站通信存在独特的''日凌"现象,即当探测器、地球和太阳位置处

于同一直线时,太阳辐射会干扰地火之间的射频信号传输,导致通信中断。因此,“日凌”期间,环绕器

必须“自己照顾好自己”。

针对这些情况,环绕器综合电子分系统的研制团队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攻关,设计了深空探测长时间无

上行指令自主管理机制、整器断电再恢复功能等,让环绕器在必要时能“自己照顾好自己”,实现了环绕

器在轨自主运行大于60天的能力。

2021年2月12B,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天问一号抵达火星轨道过程中的影像。执行此次拍摄任务的工

程测量分系统,就是火星捕获“大片”背后的“摄影师”。

(原文有删改)

16.下列对“天问一号环绕器”表达正确的项是()

ʌ.天间一号环绕器包含结构和其他各种设备的重量不能超过1200千克,还要兼顾多种大体积设备的安装

要求。

B.天问一号环绕器重量最大的结构核心部件一一中心承力筒采用结构方面的创新技术,从而实现了高效承

载。

C.环绕器上的综合电子分系统直接将各种科学仪器产生的大量科学数据发回地面,再由科学家们进行研

究。

D.与地球卫星不同,由于器地距离远、通信时间延退长,火星环绕器不依靠地而指令刘探测器进行实时处

理。

17.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天问一号探测器由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组成,具备飞行、通信和探测三大功能。

B.天问一号探测器要想何达遥远的火星,就必须携带不少于2500千克的推进剂。

C.天间一号探测器利用光学导航敏感器拍摄火星图像,实现宇宙深空的自主导航。

D.“日凌”现象是指探测器、地球处于太阳同一侧时,太阳辐射干扰导致通信中断。

18.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科普文章通过对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介绍,让我们了解中国深空探测的伟大成就。

B.文章主要介绍了天问一号探测器中环绕器的结构,还介绍了火星环绕器的部分工作原理。

C.文章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除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外,还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D.本文的语言严谨通俗,科学规范,既运用大量科学专用术语,也有许多形象的生活语言。

15-2021年安徽省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5月15日,“天间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成功着陆,迈出了中国星际探测征

程的重要一步。“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后,我国第一辆火星车“祝融号”将在着陆一个星期后驶出着

陆平台,开启中国首次火星巡视之旅。届时,我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首次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火星环绕、

着陆、巡视探测的国家,也将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实现火星车安全着陆和巡视探测的国家。

对此,海外航天官员、专家媒体纷纷表示祝贺赞叹。奥地利科学院空间研究所通过社交媒体予以热烈

祝贺,并表示为该研究所参与了这项火星探测任务而自豪。据悉,这家研究所参与了“天问一号”所携磁

力计的研制工作。法国国家航天研究中心太阳系探索项目负责人弗朗西斯.罗卡尔15日对媒体说,中国在

人类探索火星的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海外祝贺、赞叹“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人民日报》2021年5月16日)

材料二:

整个着陆过程,“天问一号”需要在9分钟内将约2万千米分、时的速度降至O米/小时。虽然此前我

国已有月表着陆经验,但此次“天问一号"完成火星软着陆任务显然更加艰难:一方面,火星表面大气的

密度是地球大气的1%左右,环境比月球表面更复杂;另一方面,火星距离地球更遍远,通信时延达到20分

钟左右,相距遥远的地表对“天问一号”可能遭遇的险情来不及做任何处置。在此阶段,“天问一号”只

能自主完成相关工作,经历“未知9分钟”。同时这个过程需要融合多级减速、着陆反冲等多项技术,每

个环节都必须确保精准无误,差一秒都可能导致整个任务的失败。

为了让火星车能够在恶劣环境中“活”下来并顺利完成使命,科研人员专门研发出一种不易沾上灰尘

的新型材料,即使沾上也可以通过振动将其抖落。“我们还在实验室中特意摆放了一台一模一样的火星车,

当‘祝融号'在火星上遇到复杂路况时,需要实验室中的这台火星车先进行模拟行驶,确认无误后再向火星

发出指令。"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间一号"探测器副总设计师贾阳说。

(摘编自《“天问一号”本领强),<光明日报》2021年5月16日).

材料三:

从人类目前对火星的探测结果看,火星大气层很薄,氧气极少,同时充满尘埃。地表温度白天可达28。C,

夜晚可低至T32"C,平均-57℃。相比于地球,火星完全不具备人类生存的条件。哪怕地球环境再恶劣,从

必要性来说,改造地球上的沙漠,也比改造火星容易得多。那又何谈“移民火星”?沉且,即使人类已经

用了半个多世纪来探测火星,但就目前探测水平来看,对火星的了解还远远达不到清晰明了的程度。之所

以各国争相进行火火星探索,是因为火星离地球比较近,我们的探测器能够到达。此外,其他星球,如金

呈的条件太过恶劣基本不可能有生命存在;通过探测它来搞清一些重大料学问题,技术难度也比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