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kg-10000kg平衡重式叉车产品质量等级评定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1页
500kg-10000kg平衡重式叉车产品质量等级评定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2页
500kg-10000kg平衡重式叉车产品质量等级评定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3页
500kg-10000kg平衡重式叉车产品质量等级评定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4页
500kg-10000kg平衡重式叉车产品质量等级评定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根据中机联标〔2021〕39号“关于印发2021年第一批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团体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由中机寰宇认证检验有限公司、国家起重运输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牵头制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团体标准《500kg~10000kg平衡重式叉车质量等级评定规范》,(计划编号为20210109),计划完成时间为2021年9月。2主要工作过程起草阶段:接到计划任务后,中机寰宇认证检验有限公司、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组成了标准起草工作组。工作组在广泛收集平衡重式叉车相关标准,如国家标准GB/T10827.1《工业车辆安全要求和验证第1部分:自行式工业车辆(除无人驾驶车辆、伸缩臂式叉车和载运车)》、GB/T5143《工业车辆护顶架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GB/T30031《工业车辆电磁兼容性》、GB/T18849《机动工业车辆制动器性能和零件强度》以及GB/T26949系列标准、行业标准JB/T3300-2010《平衡重式叉车整机试验方法》等基础上,进行了市场调研,着重调研了市场上现有该吨位级别的平衡重式叉车的技术参数水平和性能表现。同时就标准的内容和调研的市场情况与有关专家进行了沟通,在分析研究上述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有关专家的意见,充分考虑平衡重式叉车的设计、制造和使用及技术发展的状况,确定了本标准中平衡重式叉车的质量等级评定、检测项目及指标、检验规则及抽样评定方法等内容。在全面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标准初稿和编制说明。受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团体标准专家工作委员会委托,全国工业车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2021年3月17日至4月10日在起草工作组内对团体标准《500kg~10000kg平衡重式叉车质量等级评定规范》(初稿)进行了征求意见,共收到11家单位的182条意见,2021年5月17日至19日,在浙江省诸暨市组织召开了团体标准《500kg~10000kg平衡重式叉车质量等级评定规范》起草工组组会议,与会专家对标准初稿逐章逐条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并结合《初稿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中需要会议讨论的意见和建议,对标准初稿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和建议,起草工作组对初稿进行修改和整理后,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要求于2021年6月15日完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及其编制说明。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1.标准编制的原则本标准编制主要依据以下三条原则:a)编写格式按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b)技术内容主要以机动工业车辆适用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基础,并结合市场表现和需求,提升个别技术指标、提出市场关注度高的新技术要求。c)标准质量上广泛征求生产企业、监督检验机构以及用户等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多年来的生产实践经验,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制定标准。保证标准质量,使标准能够满足当前技术条件的发展,促进产品技术水平的提高,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并作为市场实现优质优价的技术依据。2.标准主要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已获得特种设备制造许可,且已批量、稳定生产的叉车产品。本标准规定了500kg~10000kg平衡重式叉车的质量等级评定、检测项目及指标、检验规则、抽样及评定方法和文档管理等。是产品质量评定的考核依据。评定的结果可以作为叉车实施优质优价的依据。本文件适用于GB/T6104.1定义的平衡重式叉车(以下简称“叉车”),在产品质量等级评定为合格品、优等品和特等品的考核依据。3.主要技术内容3.1质量等级的划分平衡重式叉车属于特种设备,有严格的市场准入要求。本标准的初衷是不仅使叉车产品满足特种设备相关技术法规要求,而且要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评先选优,所以本标准质量等级划分为合格品、优等品和特等品。3.2技术指标的提出本标准提出的技术指标按照内燃叉车和蓄电池叉车分别提出,包括主要性能参数、使用性能、可靠性、环保要求、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安全性能、装配质量和外观等几个方面。主要性能参数和使用性能是市场关注度比较高的技术参数。国家或行业标准中对满载最大起升速度、无载最大下降速度、无载最大运行速度、满载最大爬坡度等技术参数均有一定的限值要求,但多数指标是与设计参数进行比对,控制制造偏差。显然作为质量等级评定的依据不够客观。起草组调研了市场上主流产品的技术性能表现,通过参与起草的企业对典型产品进行了试验,通过分析数据合理设置了对应的指标作为划分合格品、优等品和特等品品的技术依据。另外标准中还提出了市场上比较关注的蓄电池车辆充电时间、充电一次可供用户工作时间以及牵引蓄电池充放电循环次数等技术要求,并根据调研情况设置了相应的技术指标。这些指标要求用户关注度高、对车辆的等级的划分作用明显。可靠性勿容置疑是衡量车辆品质的重要参数之一。标准中选取了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首次故障时间、有效度等三个重要的指标作为等级评定要求。通过查阅近几年来试验机构的型式试验报告数据,本着特等品占行业5%~10%、优等品10%~20%的总体原则,确定了技术指标。同时为了加强对比度,将蓄电池叉车的可靠性试验时间延长至400小时。环保要求和安全要求是车辆合法使用的基础,有些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将其中最重要的稳定性、制动性能、护顶架等按现行标准要求罗列提出,这些技术要求是基础中的基础,也是质量等级评定的基础,不可或缺。噪声控制、电磁兼容是行业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是考量制造企业综合技术能力的重要依据之一,标准在该领域必须引领技术发展。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适当提升噪声的限值作为质量分等的指标,同时将电磁兼容GB/T30031的国家标准要求作为基础要求一并提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是车辆安全使用的有益补充,是国家主导的车辆安全未来发展方向,也是车辆智能化、电子化的未来发展方向重要。起草组选取了起重量监控、蓄电池叉车起升高度监控、蓄电池叉车转向轮转角监控、停车制动状态监控、操作者站/坐姿状态监控等几个监控参数作为质量等级评定指标。并依据合格品、优等品和特等品的要求进行了区分。装配质量和外观、用户评价相对比较主观,标准利用规范性附录的形式给出了评分原则和对应的方法。3.3方法的确定上述技术指标中,大多数的指标的测试或检查方法均在对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中有规定,可参照执行。对于蓄电池车量充电时间和牵引蓄电池充放电循环次数等几个指标,起草组通过与专家交流并根据工作经验给出了对应的测试和检查方法,如:3.3.1蓄电池叉车充电时间测定(见6.2.2)将电量剩余20%的铅酸蓄电池或锂离子电池和与其匹配的充电器连接,用制造企业规定的条件充电,记录从开始充电至电量充满所用的时间。3.3.2牵引蓄电池充放电循环次数测定(见6.2.4)在蓄电池充放电试验台架上进行蓄电池充放电循环,直至蓄电池能力降低至其额定容量的80%,记录循环次数。该项试验可由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试验报告。3.4抽样及评定方法确定标准中规定了评价时的样品的抽样方法,根据产品的制造规模确定了样本数不少于N=5台样本,抽取样机n=2台。提出了缺陷扣分的当量数的计算公式,规定了合格品:D≤10;优等品:D≤6;特等品:D≤2。并依据此项要求,以列表的形式将技术指标的缺陷进行了分类并给出了不同的当量数。总体原则是检测的两台样机涉及到安全、环保(部分指标)以及可靠性的一项否决;相对重要的使用性能及安全监控系统方面特等品均应满足要求,优等品可有一项缺陷;不重要的使用性能及安全监控系统及其他方面特等品可有一项缺陷,优等品可有6项以下的缺陷。4.解决的主要问题中国是工业车辆制造大国,叉车生产企业众多,但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中国制造急需实现技术升级、品质升级,需要有一套全方位的质量评价体系,从而引导市场优胜劣汰。对于检测机构,企业和用户如何去评价一个产品的优良,缺乏一个科学的技术支撑,急需制订一个标准解决这个问题,通过科学的设置一系列技术条件,有效的将产品的质量进行等级分档,给用户在选择产品时提供重要的参考,实现优质优价。帮助企业淘汰落后低端产品,使产品的迭代升级更加有序科学,促进行业良性竞争,从而在叉车领域实现质量强国。因此,起草本标准的原则是质量技术指标要高于现行的国标、行标,部分参数要求要优于国际标准。三、是否有对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目前尚无对应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四、主要试验(或验证)情况标准所用试验方法绝大多数为标准方法,均已得到验证。部分新提出的方法除蓄电池充放电次数外,中机寰宇认证检验有限公司协同杭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选取了样机按规定方法进行了试验验证,方法可行。标准起草过程中,工作组查阅了检测机构近年来的试验报告,同时与通过调研行业主流企业技术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标准提出的技术要求科学合理,符合当前技术条件和发展需求。五、标准中涉及专利的情况本标准不涉及任何专利。六、预期达到的社会效益、对产业发展的作用等情况本标准的制定,弥补了平衡重式叉车行业没有“产品质量等级评定”技术标准的空白,通过本标准的制定,进一步规范了平衡重式叉车行业的质量等级评定,为规范招投标,实行优质优价提供了技术基础。也为行业指明了提高平衡重式叉车产品质量的技术方向。七、与国际、国外对比情况国外没有类似的质量分等标准。本标准的技术指标和试验方法引用的标准中部分标准为采标ISO标准。但本标准的技术指标不低于国际标准。八、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的协调性本标准符合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与行业相关的其他标准无冲突。九、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无重大分歧意见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无。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团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