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社会主义商品货币关系思想研究_第1页
列宁社会主义商品货币关系思想研究_第2页
列宁社会主义商品货币关系思想研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列宁社会主义商品货币关系思想研究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商品货币关系问题,在理论界一直以来都具有争议。在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看来,当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达到顶点后,社会制度会进化为更为高级的形式,即社会主义制度,它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是一个消除了私有制的自由人的联合体,生产资料公有,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社会产品根据劳动时间标准有计划地进行分配。因为产品不进行交换,所以就不再具备商品的属性,随着商品的消失,货币的功能也将随之消失,因而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社会主义将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但是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又认为私有制不能立即废除,世界的任何角落都可能被卷入世界市场,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在社会主义社会商品货币关系仍然可能存在。而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认识,并没有为大多数马克思主义者所理解。列宁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实践家,他不但领导俄国人民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将科学社会主义付诸现实,而且还在探索如何进行建设的实践中发展了社会主义商品货币理论。实践初,列宁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未来社会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思想为指导,实行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俄国内出现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失误唤醒了列宁,他意识到在经济落后、小农占优的苏俄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恢复商品交换,走一条“迂回”的道路,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自1921年3月开始,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府开始了一系列的战略“退却”,通过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随着“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列宁进一步认识到只是恢复商品交换还不够,还应当退到恢复商品货币关系进行商品贸易,在这期间,列宁完成了对社会主义商业的发现,主张按商业原则办事,最终形成了列宁社会主义商品货币关系思想。苏维埃政府在战后的政治经济危机中岌岌可危,“新经济政策”在列宁社会主义商品货币关系思想的指导下的施行使苏维埃政府转危为安,到1928年底经济恢复到了战前水平,列宁社会主义商品货币关系思想的科学性得到了实践的检验。这一思想本可以成为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普遍指南,可惜由于列宁的早逝,列宁没来得及将其社会主义商品货币关系思想系统化、制度化,加之他的继任者和苏共领导层并没有理解到“新经济政策”蕴含的真谛——社会主义商品货币关系思想,这一思想由此失去了在科学社会主义实践第一时间形成为理论的机会。列宁逝世后,关于以列宁社会主义商品货币关系思想为主要内容的新经济政策的去留问题,引起了苏共党内两次大的争论,后来领悟到了列宁社会主义商品货币关系思想的布哈林,终因权力争斗,败给了坚守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货币关系传统认识的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也随之进入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即斯大林模式。这一模式对后起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是深远的,在新中国初期,中国也和东欧各国一样,基本照搬了斯大林模式,直到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全面否定斯大林以后,中国共产党人才开始了对发展道路的重新探索。由于苏联和东欧各国一直没能走出斯大林模式,最终在20世纪末酿成了苏东剧变,给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带来了重大挫折。尽管中国自中共八大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便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并对商品货币关系进行了深入思考,然而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在建设社会主义实践的关键时刻,才完成了对列宁社会主义商品货币关系思想的继承,并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念,此后历代领导人经过不懈探索与实践,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之基上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成为第二大世界经济体,人民生活也日益提高,已基本建成了小康社会。然而,从当初的“摸着石头过河”到今天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关于社会主义与肯定商品货币关系的市场经济之间如何更好地结合的争论从未间断。因而,在当前世界经济仍未复苏,中国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且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阶段的历史关头,对列宁社会主义商品货币关系思想总结和梳理,能够加强人们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认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