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板》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1页
《活板》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2页
《活板》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3页
《活板》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4页
《活板》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活板》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印刷术的奥秘与魅力

——《活板》逐字稿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咱们七年级下册学过的历史课本上的一段话,其中提到了梦溪笔谈中对毕昇发明活字版的记载。毕昇的活字印刷早于西方400多年,开创了现代印刷术的先河。

我们知道我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早期的印刷方法是把图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称刻板印刷术。刻板印刷在我国唐代已经开始盛行,并先后传至日本、朝鲜、越南、菲律宾、伊朗等国,影响到非洲和欧洲。宋代庆历年间毕昇首创泥活字版,使印刷书籍更为方便,但他的发明当时未受重视。他死后,其发明的部分尼泥字被沈括的堂兄弟获得,引起沈括的重视,将该发明记录了下来。

那么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沈括和他的《活板》,了解我国古代的活字印刷术,感受古代人民的智慧。

二、了解作者作品

沈括字存中,号梦溪丈人。北宋钱塘人。我国古代著名科学家,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誉之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他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33岁中进士。政治上比较进步,是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助手之一。后退居建梦溪园,写成《梦溪笔谈》一书。《宋史·沈括传》说他“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

《梦溪笔谈》是一部涉及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全书包括《笔谈》《补笔谈》《续笔谈》共30卷,计609篇,内容涉及天文、历法、气象、地质、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农业、水利、建筑、医药、历史、文学、艺术、人事、军事、法律等诸多领域,其中以自然科学为主。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本文选自《梦溪笔谈》卷十八。

三、读准字音

四、感知文意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活板》这篇文言文的翻译,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活板》,深入探究课文内容。

二、学习活动一

首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参考课后思考探究一的表格,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为大家介绍活字印刷术的基本流程。同学们请注意我们的要求,以文本为依据,可以原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

二、图文并茂,清晰易懂。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后的思考探究一,课本要求熟读课文,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分析各段落之间的逻辑。它其实也给了我们提示,比如说制字部分需要填原料,活字的厚度与雕板的不同之处等。这些在原文中均有提示,那么请同学们3分钟的思考时间,圈点勾画,然后我们一起交流。

预设:

这是一位同学的交流,那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我们小组是以配示意图的形式向大家介绍活板印刷的主要流程。首先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然后以松脂蜡或纸灰之泪冒在铁板上,密布自印,用火烤它,等到要烧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这个时候就可以印好一版了。课文中说,常做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以字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就是两个板子交替使用,这样可以提高效率。每个常用字印有很多,用木格贮存,这样可以被一版内有重复者。

特别好。刚才这位同学能够根据课文内容把活板印刷的制作工序说得非常清楚。此外,这篇小文用字非常简练,没有可无的多余之语。比如在不同的上下文中,他多次使用了代词之,都指代不同的事物,像为之、帖之、柱之等。既避免了行文上的重复,又简要的代替了相对复杂的内容,大家在读的时候可以注意体会。

老师追问,提高印刷效率的两条措施是什么常做二铁板更护用之,以及每字皆有数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特别好。那么我们来看一下第二位同学的分享。

我们小组是根据课后练习一的表格稍微调整了一下,绘制了鱼骨图,请大家看课本上是从制字到印刷的程序。文章从制作字印开始,然后写排版、印刷,最后写到拆版。我们小组认为活字印刷字拆板很灵活,比如这句话,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那个时候的字印用燔土做的,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这比用木头做字印效果要好。因为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用了做比较的说明方法也可以看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特别好。你们小组算是补充发言,刚才这位同学提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提到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特别好。其实文中还有很多语言很简明,但字里行间也有对毕昇创造力的大力赞扬,我们可以找一找类似的句子还有哪些呢

举个例子,若只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即为神速。这里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活板印刷的便捷和快速。火烧令坚、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大家会发现其中的药稍镕显示的用火烘烤的程度不同,也可以看出这篇小文的用词非常的准确。

三、学习活动二:

同学们,这篇文章语言特别平实,就像在手把手教你如何制作活字,如何排版,如何印刷,告诉你这样的字有什么样的优点。听了同学们的分享,老师也跃跃欲试了,这是我根据课本内容设计的火版排版的程序图,请你试着概括火版排版的流程。好,我们看图片,大家思考一下。

好,同学们,首先设版覆药,然后制铁范于铁板上,接下来密布字印,靠近火用火烧,也就是文中的持就火炀之。最后以板平其面,排版的工作完成了。

我们会发现排版其实也有一定的流程和顺序的。那么同学们,接下来我们进阶挑战一下,这是古人造纸的流程图,你能不能模仿活板中的排版的写法,补写一段造纸过程中“制浆”的微古文,一起挑战。

那么同学们,我们可以参照例文,先设一铁极,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场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宇平如砥。

请你根据流程图补全相关程序即可。大家需要仔细的看一下表格和我们的例文提示。

那这是一位同学的示例,他注意到了制浆的先后顺序,先取树皮、麻等碎者,令浸于沟溪使其性软,乃倒置石灰、水和之,以一麻布冒之。这位同学巧妙地积累了货和冒两个字,层次清晰,流程清楚。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很明确的知道了活字印刷分为四个步骤,分别是治字排版、印刷和拆版;

排版又包括了设板、冒板、布板、炀板、平板等步骤,每个步骤都不能颠倒或缺失。造纸的程序也是如此,每个步骤都不能颠倒。我们之所以能够把过程介绍的这么清楚,是因为我们都是严格按照一定的工作程序来写的。

四、思考探究

好,接下来我们进行思考探究。课文的题目是活版,本文在介绍活字印刷术时,注意突出了活这个特点。

那请一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活字印刷术的活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同学们,我们一起分析。这个活字可以说贯穿活板制作印刷的全过程,每一字皆有数印,字印数目是火活的。木隔柱之选用是活的,其字选刻之做法是活的,用气拆板以备用,进一步体现了印刷的灵活性。

五、小结

好同学们,我们小结一下,本文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活字进行说明,处处体现了活的特点,与雕板印刷形成对照。文章虽然没有明确的说明雕板印刷的不足,但读者从介绍活字印刷的文字中可以看出新发明的优长,从而照见原有技术存在的缺憾。作者用活字评价泥字印刷是对毕昇创造力的大力赞扬。

六、品味语言

同学们,本文语言简洁平实,但字里行间却洋溢着对古人的赞美之情。请同学们反复阅读这段话,体味作者的情感。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请同学们关注老师PPT标黑的地方,我们可以发现文中有一些虚词,比如则以等,作者侃侃而谈,内

心充满了喜悦和满意。大家读的时候可以感觉到有一种从容和自信在里面,而瞬息可就,瞬息可成,殊不沾污,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赞美。

文章的结尾至今宝藏以为宝贝,最后一段交代了活板的下落,与第二自然段的首句相照应,至今强调了作者写作本文的时间,充分证明了活字版印刷由毕昇所创造,是确凿无疑的宝藏,说明所得者对活字的精心收存。

同学们,我们一起小结一下,本文语言简洁、准确、平实,仅用简短的文字,便将我国百印书籍的历史活字印刷术的创造、发明以及制作工序等介绍的清楚明白。毕昇的活板印刷早于西方400多年,开创了现代印刷术的先河。毋庸置疑,活板是一个划时代的发明。本文说明活板印刷术层次清晰,抓住了活字大做文章以雕板为笔照,突出了一个活板之活,简明的语言中蕴含着作者的赞美、褒扬之情。

七、作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