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市场发展新趋势研究_第1页
征信市场发展新趋势研究_第2页
征信市场发展新趋势研究_第3页
征信市场发展新趋势研究_第4页
征信市场发展新趋势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征信市场发展新趋势研究

一、传统征信市场简述传统征信市场是在贸易信用领域(以企业征信为主)和金融信用领域(以个人征信为主)发展起来的,以邓白氏、益博睿、环联、艾克飞、科瑞富等公司为代表,其发展历程经历了萌芽、快速发展、法律完善、兼并整合、稳定发展等几个阶段。我国贸易信用领域则发展较慢,金融信用领域主要依靠公共征信推动,2013年《征信业管理条例》实施以来,我国征信市场发展开始加速。传统征信机构的数据基础是金融信用信息和贸易信用信息,以及部分公共信息、可替代信息等,信息采集机制以自愿共享为主,但由于不同的法律制度,也有不少国家采取法律强制形式共享信息。传统征信机构的产品是提供信用报告、通用信用评分。征信机构也通过对各类信用信息的挖掘利用,开发出适应客户不同需求的征信衍生产品,有数据类、工具类、解决方案类、外包服务类等。传统征信机构的服务渠道主要是对授信机构服务,其主要的盈利模式是出售信用产品和服务给授信机构,服务手段从最初的人工、纸质方式,到通过专网建立共享信息渠道。传统征信市场的管理主要有欧盟模式和美国模式。美国强调征信机构的自律,同时辅以政府的监管,如对征信机构采集信息类型不进行限制,获取和使用信用报告一般无须消费者授权,但严格规范了数据使用的用途和目的。欧盟对个人数据保护则较为严格,始终将保护个人隐私放在第一位,但征信市场的发达程度则相对较低。二、征信市场的发展新趋势(一)大数据时代的征信新模式大数据时代的产生,对于征信行业具有强大的冲击力,颠覆了我们传统征信的一些理念,征信行业的生产、经营、组织方式正在发生悄然的变革,以积极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新变化。从公共信息开放来看,发掘公共信息资源的价值已经成为国际性趋势。2010年,欧盟委员会提出开放数据战略,旨在将公共部门原始数据作为创新资源利用。2013年,美国政府将“数据开放”确立为所有联邦政府部门必须遵守的基本政策,创建了供公众查询政府信息的统一门户网站,开放了来自农业等8个领域13万数据集的数据。我国公共领域的信息开放落后于一些信用环境好的国家,并不利于征信市场发展需要,不过目前政府在大数据、智慧城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诸方面取得了一定突破,其核心是加强了政府信息的互通共享,合法、持续共享政府部门信息已是我国征信机构提升其征信体系的重要途径。从互联网大数据看,更多维度和不同层次的数据被用来挖掘和分析,进入到征信领域。例如美国ZestFinance公司通过其强大的数据挖掘能力,开发出新颖的信用评估模型,从大数据中挖掘出更多不易被发现的消费者信用信息。传统的信用评分模型一般拥有500个数据项,从中提取50个变量利用一个预测分析模型做出信用风险量化评估。而在ZestFinance的新模型中,往往要用到3500个数据项,从中提取70000个变量,利用10个预测分析模型进行集成学习或者多角度学习,进而得到最终的消费者信用评分。我国在信息保护方面的法律建设还相对落后,私人领域的信息开放程度相对较大,大数据应用可能更为普遍。许多拥有大数据的机构,包括电商、金融机构、电信企业等,都在积极利用大数据进行客群分析、营销,其中一些机构已经或者开始进军征信业。如阿里巴巴集团利用在电子商务中积累的数据扩展至金融领域,并对外提供数据和征信服务,如芝麻信用公司称,目前其已有接近60家数据合作伙伴,各场景的合作伙伴已超过200家。(二)征信服务模式创新除了通过不断拓展信息来源之外,征信服务和盈利模式创新也是征信市场发展趋势之一。以美国在线信用积分查询公司(CreditKarma)为例,其向个人消费者提供免费的信用报告和信用评分,信用报告和信用评分是从环联(TransUnion)和艾可飞(Equifax)批发购得。一旦消费者成为该公司的会员,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跟踪自己的信用状况。该公司还提供免费的在线工具和信息来帮助消费者理解个人的信用评分,并根据他的信用情况,给出一些信用管理建议来提高消费者的信用。该公司并不是公益性的慈善机构而是盈利机构,它并不靠卖消费者的信息为生,它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消费性金融机构的广告和信贷产品的推荐,根据网站挖掘客户的效果从金融机构收取提成。目前,CreditKarma已经有超过3300万个会员和数亿美元的收入。Google是CreditKarma的投资人,Google和CreditKarma在商业理念上都是向用户提供免费的基础信息服务,公司的收入靠商业广告和产品推荐。我国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也投资了CreditKarma公司,在征信服务领域开展业务合作。(三)征信共享原则的进展和障碍随着全球征信行业的快速发展,作为征信市场建设的重要原则,互惠原则面临突破的压力。如出于维护公共利益的需要,征信机构需要向监管部门和政府部门提供查询服务;由于采集信息类型的不断扩大,服务领域逐步从信贷领域向其他行业渗透,单一依靠信贷机构之间制定互惠原则已不能满足现实中扩大征信信息采集应用的需要。与信息共享不断发展的同时,征信信息碎片化的问题仍然存在,而且共享原则本身有可能会成为信息进一步共享的阻力。例如从目前国内的征信市场看,银行信贷数据已经做到了全面采集,但小贷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人人贷(P2P)公司的信贷信息则散落于诸多机构的平台之上,此外,电信、电商、社交媒体、即时通讯等仍处于封闭的数据“孤岛”之中,某些公共机构将履职获得的数据对外出售,与之相对应的,数据经纪行业发展迅速,专业化数据服务企业不断出现,信用信息碎片化成为现实的威胁。(四)征信管理的新趋势面对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对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挑战,欧盟启动了对个人数据保护立法框架的全面改革,着手制定统一、严格的《欧盟数据保护条例》,该条例已于2016年4月14正式获得欧洲议会批准,将在正式生效之日起两年后替代现有法规正式实施。欧盟《条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将个人数据保护尝试嵌入组织运营,真正将抽象的保护理论化为实实在在的行为实践。具体到对征信业的影响,第一,《条例》对个人数据控制权的扩大可能会影响到征信的业务模式和数据的完整性。第二,对“画像”和“自动化决策”的限制可能会影响包括个人征信评分在内的评分工具的使用和对信贷申请的自动化审批。第三,个人数据采集的“最小化”原则将大大限制征信机构可采集的数据。三、新形势下对我国征信市场发展的思考(一)关于大数据征信的思考大数据是当今最热门的词汇之一,政府部门的大数据应用、互联网大数据征信,其视角是要从现有数据中提取信息供决策使用,问题是,传统的征信信息是由既有的征信体系所设计得来的,其内容与所需要的信息密切相关,信息浓度高且容易处理。而大数据应用的主要困难是缺乏可用的大数据资源,目前来看,大数据应用实际是业务数据的副产品,只能使用业务系统积累的数据资源,但合适的数据资源并不好找,且利用这些资源的成本并不低,是否值得一做仍是一个问题。例如ZestFinance公司目前仅为10万用户提供服务,体量并不大,实际效果还难下定论。我国在互联网数据征信方面先行了一步,而国外的征信机构在是否将互联网上的大数据作为新的征信数据源的问题上,主要以研发为主,谨慎推进,主要是因为互联网的大数据碎而杂,与个人消费者的信用相关性不是很强。同时,大数据在给征信业发展带来机遇同时,也带来新的问题。如来自多种数据源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现有的评估模型存在不公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日益显现,大数据征信的监管也成为摆在征信监管部门面前的难题。(二)关于征信服务模式的思考中国目前的征信市场基础环境尚未成熟,成规模、有市场的个人征信机构还在创建之中,像美国CreditKarma之类机构的商业模式尚不能完全模仿,但是其一些商业理念和服务模式的创新却是值得当下征信从业者学习的。一是要关注服务创新。当前我国征信市场处于开创期,机构普遍重视征信数据采集,相对不够重视信息的服务,但国内外的趋势表明,对征信服务加强创新,决定着征信的价值和作用是否能够充分地发挥。国内互联网用户的激增、个人消费金融蓬勃兴起,都需要更多的基于互联网的征信服务,国内新兴的个人征信机构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的后发优势,进行符合中国国情的创新,营造个人征信的新模式。二是要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征信行业的价值链条包括数据采集、加工、分析、服务等,不同类别的市场机构要明确在整个征信行业中的定位,而不是大而全。国内新兴的个人征信机构应当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实力进行正确定位。三是要关注消费者服务和权益保护。征信机构不仅仅是信息的收集和提供者,同时也是个人征信权益的维护者,要更加重视个人消费者本身的需求,实现个人消费者的征信权益。(三)关于征信管理的思考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价值的显现,个人信息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欧盟之所以将地区内的个人信息传输范围进行了限定,一方面在于保护公民权利,更主要的目的是构建数据经济的正常秩序。随着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的全面的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步伐,中国只有建立一个具有“充分”保护水平的个人信息保护体系,包括立法和执法以及行业自律,中国企业才能确保不受欧盟乃至同样主张的国家的执法处罚,正常开展国际贸易。相对国外发达国家,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还不完善,尚未形成统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