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和胃方联合针刺治疗肝胃郁热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_第1页
疏肝和胃方联合针刺治疗肝胃郁热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_第2页
疏肝和胃方联合针刺治疗肝胃郁热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疏肝和胃方联合针刺治疗肝胃郁热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尊敬的评委、专家和各位教授:本人拟申报疏肝和胃方联合针刺治疗肝胃郁热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研究,特此提交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节奏加快,生活压力不断增大,胃肠疾病逐年递增。其中,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常见的胃肠疾病,患者常表现为反酸、胸痛、嗳气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西医常用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等药物用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但长期使用会导致药物依赖性和不良反应等问题,且仅能暂时缓解症状,治疗效果不佳。中医学认为,肝为疏泄之脏,与情志直接相关,肝郁则易导致胃热,从而引发胃食管反流病。因此,通过疏肝和胃可缓解胃肠疾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具有可行性和现实意义。二、研究内容和方法2.1研究目标本研究旨在观察疏肝和胃方联合针刺治疗肝胃郁热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2.2研究内容本研究将招募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疏肝和胃方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两组患者均需连续治疗4周,并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估。2.3研究方法2.3.1研究对象符合以下标准的患者均可纳入本研究:1.符合RomeIV标准诊断为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2.肝胃郁热证候明显,以脾胃不和、胸闷、口苦、嗳气等症状为主;3.年龄在18~65岁之间;4.未使用抗胃酸药或已停用抗胃酸药1周以上;5.肝、肾、心、胃肠、中枢神经等系统无明显疾病。2.3.2研究方法治疗组:给予疏肝和胃方联合针刺治疗。具体方法为:选择足三里、大椎、内关、中脘、神阙、太冲等穴位,每次选取3~4个穴位,使用0.30mm×40mm或0.30mm×50mm的针头进行针刺,每个穴位深度约为2~3cm,保留针头20~30分钟,每周治疗3次,连续4周。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包括饮食调理和药物治疗。具体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等。2.3.3研究指标1.疗效评估:根据国际胃食管反流病评估标准(GERD-HRQL)进行评估,评估时间点为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2.不良反应观察:观察治疗期间是否出现不良反应。三、预期结果本研究预计能够观察到疏肝和胃方联合针刺治疗肝胃郁热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和安全性,为患者提供一种较为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案,同时也为临床中医治疗胃肠疾病提供实证依据。四、研究意义本研究以中医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为研究对象,符合我国传统医学理论,且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和现实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