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的基本概念_第1页
隔离的基本概念_第2页
隔离的基本概念_第3页
隔离的基本概念_第4页
隔离的基本概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隔离的基本概念“隔离”的基本概念

是为了防止感染因子从病人或带菌者传播给其他人所采取的各种方法和技术。第2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隔离”的基本技术

一)正确洗手:有资料证明:约30%的医院感染是由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细菌而造成的

如果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能规范进行手卫生,可以降低30%的医院感染率第3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隔离”的基本技术

一)正确洗手:目前手卫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医务人员在需要洗手的情况下不洗手或不会洗手第4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隔离”的基本技术

为什么要洗手目的消除和杀灭手上的微生物,*切断通过手的传播感染途径,*控制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措施,*对病人和医务人员双向保护的有效手段。

一种重要的隔离措施第5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在哪些情况下需要进行手卫生(洗手)?⑴直接接触每个病人前后。⑵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向清洁部位时。⑶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⑷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⑸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⑹穿隔离衣前后,脱手套后,脱口罩和接触口罩后。⑺处理废物之后⑻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和设备、仪器后。⑼接触药物和配餐前。⑽进入隔离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烧伤病房、新生儿ICU、传染病房等重点区域之前和之后。⑾饭前和便后。第6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7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关于手套使用的误区戴手套可替代洗手,使用手套后就不必洗手为节约使用,每半天换一次手套戴手套只是为了保护自己手套种类问题第8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隔离”的基本技术(四)利器伤防护第9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如何安全使用利器?

强调的是“隔离”的基本技术第10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⑴

拔除静脉输液、输血穿刺针头时,应手持针翼部位,千万不要远离该部位处理污染利器要特别小心第11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⑵杜绝回套针帽:使用后的注射、采血针尖,千万不要回套针帽,尤其是采血针尖,带血的空针芯比实针芯危险更大。必须要套时,请单手操作。处理污染利器要特别小心第12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⑶使用后的针尖利器请立即处理,投入专用利器盒内收集,

千万别混放与其他垃圾袋,尤其是生活垃圾袋内,以防刺伤别人。(这是工人刺伤的常见原因)处理污染利器要特别小心第13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⑷医疗器械清洗前,先小心分离处理针尖、锐利及破损器械,再处理其他器械,防止刺伤自己。⑸可重复使用针尖、刀片、尖刀使用后,请放置于实现准备好的容器内(如弯盘等)保存,千万不要放回包布内,防止刺伤整理包布的工作人员。⑹废弃刀片等利器,请及时投入专用利器盒内收集。⑺尽量减少手与针尖的直接接触机会,如果一定要接触,应借助于其他器械,而不要直接用手。如镊子、钳子等。⑻疫苗预防接种处理污染利器要特别小心第14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隔离”的基本技术一旦发生利器伤后,应立即采取下列措施(1)立即停止医疗活动,轻轻挤出针刺部位的血液。禁止局部挤压。(2)用无菌水(或清洁水、纯净水,无条件时用自来水)彻底进行局部冲洗,或用生理盐水冲洗污染的黏膜(眼结膜等)。(3)再用安尔碘或酒精冲洗消毒伤口并包扎。(4)立即报告感染管理科或相关部门登记备案,并接受相应处理。第15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隔离”的基本技术(5)明确污染源的,进行相应血清学检测,不明污染源的,进行HBV、

HCV、HIV、梅毒抗体等血清标记物检测。全部阴性者接种乙肝疫苗。(6)明确为HBV暴露者或不明确污染源的,24小时内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本人已是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者可以不再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接受医学观察45天,复测HBV、HCV、HIV血清标记物,根据复查结果考虑是否接受相关治疗。一旦发生利器伤后,应立即采取下列措施第16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隔离”的基本技术(7)明确为HIV暴露者,而其他均为阴性的,应尽快进行治疗(2小时内,不超过24小时),疗程4周,并接受医学观察2年。分别为4周、8周、12周、半年和2年。(8)明确为HCV暴露者,而其他均为阴性的,应尽快进行干扰素和病毒唑治疗。

45天后复测HCV血清标记物,根据检测结果考虑是否继续给予相应治疗。(9)追踪暴露时间、暴露的来源、伤口的深度、暴露者的疫苗接种情况、抗体情况,记录处理经过、用药情况,跟踪药物防护效果及暴露后的血清学变化等。一旦发生利器伤后,应立即采取下列措施第17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何谓无菌技术?

防止无菌物品再污染,保证无微生物侵入人体以引起感染所进行的操作技术。

无菌技术第18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1、应明确无菌区和非无菌区。

2、无菌操作环境应宽敞、清洁、限制人员流动。

无菌技术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第19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3、无菌操作前工作人员应戴好帽子口罩、修剪指甲、外科洗手后要戴手套。

在进行呼吸道处理(吸痰、插管、清理口腔等)、伤口换药、放置导尿管、更换引流管、动静脉穿刺等操作时,均应注意戴帽子口罩,注意手的清洗和消毒,戴一次性清洁或无菌手套,操作后或脱手套后洗手。。

无菌技术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第20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医院感染预防3、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⑴评价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

●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指征。只有在充分考虑不同处理方法的情况下,才考虑使用留置导尿管。●经常评价病人继续留置导尿的临床需要,不需要时尽早拔除导尿管。●记录导尿管插入和护理情况。

⑵选择导尿管

●根据临床经验、病人需要与预期插管时间选择不同导尿管。●选择允许尿液流出的最小标准导尿管,应用带10mL气的导尿管,泌尿外科可能需要稍大的导管和气囊。第21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医院感染预防3、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

⑶无菌插管

●留置导尿管是一个无菌操作,应保证医务人员受过训练并能完成此操作。

●插入导尿管之前应清洁尿道口。

●使用单次使用包装的润滑剂,减少尿道损伤与感染。

第22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医院感染预防3、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

⑷保持密闭系统

●接留置的导尿管于无菌密闭的尿液引流系统。●除非有足够临床依据,如根据制造商建议更换接尿袋时,不打开导尿管与集尿袋连接处。

●在处理病人的导管前,先洗手,戴新的无菌手套操作,脱手套后要洗手去污。●应用无菌技术留取尿标本(从采标本口)。收集无菌尿液标本时应从尿管远端侧面用灭菌注射器以无菌方法抽取尿液,若需大量尿液应用无菌操作法从集尿袋获取尿液。●将尿袋置于病人膀胱水平以下,但不接触地面。不能维持引流时,如活动或搬运时,应夹住集尿袋;一旦能引流时应尽快去除钳夹。第23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医院感染预防3、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

⑷保持密闭系统

●及时排空集尿袋,保证引流通畅,预防反流,不同病人分开使用清洁容器,预防尿袋与容器接触。●尿袋中不需加抗菌或抗微生物溶液。●非必要时无需更换导尿管或将更换导尿管作为常规工作的一部分。尿液浑浊或呈脓性或出现难治性菌尿症时可考虑更换导尿管。●常规个人卫生是维持尿道口卫生所需要的,对病人尿道外口要定时消毒,如用1/1000新洁尔灭或碘伏棉球消毒1次/d,可有效防止病原菌经尿管与尿道黏膜间隙的逆行性感染。尽量避免长期留置导尿管,可考虑采用间断性导尿。尿道口周围不应有血迹和分泌物,每日用安尔碘棉球从尿道口向外擦洗2次,每次大便后清洗会阴及擦洗尿道口,以免粪便中的细菌侵入泌尿系统。第24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医院感染预防3、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

⑷保持密闭系统

●膀胱冲洗、灌洗不能预防导尿相关感染;有指征如手术后血尿或脓尿时,冲洗膀胱应使用三通管减少接头更换次数,并利于多次冲洗,增强冲洗效果。●缩短留置尿管时间,一旦留置尿管,应根据病情尽可能缩短留置时间,经常评价是否需要继续保留。

第25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口罩(1)

口罩的作用口罩可预防经空气、飞沫传播的疾病;减少病人的体液、血液等传染性物质溅入医护人员的口及鼻腔粘膜。口罩产品要求符合GB19083-2003《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或选用符合N95标准防护口罩。符合YY/0469—2004《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

符合GB19084-2003《普通脱脂纱布口罩》标准。第26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口罩(2)

常用口罩分类:纱布口罩,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N95口罩)常用口罩的特点:不同类型的口罩有不同的特点。

第27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口罩(3)口罩选用原则:一般诊疗活动,可佩戴纱布口罩或外科口罩;手术室工作或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进行体腔穿刺等操作时应戴外科口罩;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

第28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口罩(4)注意事项:不应一只手捏鼻夹。外科口罩只能一次性使用。口罩潮湿后、受到患者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更换。每次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应进行密合性检查。检查方法:将双手完全盖住防护口罩,快速的呼气,若鼻夹附近有漏气应调整鼻夹,若漏气位于四周,应调整到不漏气为止。第29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护目镜、防护面罩的使用(1)作用可有效防止病人的血液、体液等物质溅入医务人员眼睛、面部皮肤及粘膜。选择要求应符合(DB11/188-2003)《医用防护镜技术要求》中的标准,防护眼罩及防护面罩应有弹性佩戴装置。

第30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护目镜、防护面罩的使用(2)应用指征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时。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近距离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第31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护目镜、防护面罩的使用(3)注意事项:佩戴前应检查有无破损,佩戴装置有无松懈。每次使用后应清洁与消毒。第32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手套的使用(1)手套的作用预防医务人员手上的病原微生物传给患者。预防患者的病原微生物感染医务人员。预防医务人员手上的病原微生物污染环境。

第33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手套的使用(2)手套的选择要求应符合GB10213-1995《一次性使用橡胶检查手套》或符合GB7543-1996《橡胶医用手套》的标准。手套的分类清洁手套无菌手套

第34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手套的使用(3)选用原则:根据操作的需要,选择合适种类和规格的手套。应用指征: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等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进行手术等无菌操作、接触患者破损皮肤、粘膜时,应戴无菌手套。第35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手套的使用(4)注意事项:正确戴脱无菌手套一次性手套应一次性使用第36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隔离衣与防护服的使用(1)

隔离衣与防护服的作用:

预防医务人员受到病人血液、体液和分泌物的污染预防病人间的感染和特殊易感病人受到感染。第37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隔离衣与防护服的使用(2)选用原则:应根据诊疗工作的需要,选用隔离衣或防护服。要求:防护服应符合GB19082-2003《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的规定,防护服应具有良好的防水性、抗静电性、过滤效率和无皮肤剌激性,穿脱方便,结合部严密,袖口、脚踝口应为弹性收口。隔离衣应后开口,能遮盖住全部衣服和外露的皮肤。第38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隔离衣与防护服的使用(3)穿隔离衣指征: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如传染病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等时。对患者实行保护性隔离时,如大面积烧伤患者、骨髓移植患者等患者的诊疗、护理时。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穿防护服指征:接触经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第39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次性防护服穿脱方法

穿法:无论是连体还是分体防护衣,先穿下衣,再穿上衣,然后带好帽子,最后拉上拉锁。第40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分体防护服脱法脱分体防护服时应先将拉链拉开;向上提拉帽子,使头部脱离帽子;脱袖子,将污染面向里脱下后放入医疗废物袋;下衣污染面向里由上向下边脱边卷,脱下后放入医疗废物袋。第41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连体防护服脱法

脱连体防护服时,先将拉链拉到底;向上提拉帽子,使头部脱离帽子;脱袖子,从上向下将污染面向里边脱边卷;脱下后放入医疗废物袋内。第42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穿脱隔离衣和防护服注意事项只限在规定区域内穿脱。穿前应检查有无破损;穿时勿使衣袖触及面部及衣领。发现有渗漏或破损应及时更换;脱时应注意避免污染。隔离衣每天更换、清洗与消毒,遇污染随时更换。第43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5、鞋套的使用鞋套应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并一次性应用。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时和从缓冲间进入负压病室时应穿鞋套。应在规定区域内穿鞋套,离开该区域时应及时脱掉。发现破损应及时更换。第44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6、防水围裙的使用分类:复用围裙,一次性使用围裙。可能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其他污染物质喷溅、进行复用医疗器械的清洗时,应穿防水围裙。第45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7、帽子的使用(2)应用指征:进入污染区和洁净环境前、进行无菌操作等时应戴帽子。注意事项: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立即更换。布制帽子应保持清洁,每次或每天更换与清洁。一次性帽子不得复用。第46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五、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

隔离原则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医院应根据病疾病的传播途径(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和其他途径传播),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隔离与预防措施。一种疾病可能有多种传播途径时,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相应传播途径的隔离与预防。第47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五、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隔离原则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志,并限制人员的出入。黄色为空气传播的隔离,粉色为飞沫传播的隔离,蓝色为接触传播的隔离。传染病患者或可疑传染病患者应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受条件限制的医院,同种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可安置于一室。建筑布局符合相应的规定。

第48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的传播。预防原则:标准预防+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常见疾病: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第49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患者的隔离:遵循隔离原则对患者进行隔离与预防。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应减少转运;如需要转运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其他患者、医务人员和环境表面的污染。第50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医务人员的防护: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等物质时,应戴手套;摘手套后洗手和/或手消毒;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进入隔离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脱下的隔离衣按要求悬挂,每天清洗与消毒;或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第51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手卫生的5大指征接触血液及体液后进行无菌操作或护理前接触病人后接触病人前手卫生的5大指征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