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机原理与结构课件_第1页
印刷机原理与结构课件_第2页
印刷机原理与结构课件_第3页
印刷机原理与结构课件_第4页
印刷机原理与结构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概論

第一節印刷與印刷機一、印刷的定義使用各種印版或其他方法將原稿或載體上的文字、圖像資訊,通過油墨或色料,批量地轉移到紙張或其他承印物表面,使其再現的工藝過程稱為印刷。印刷的有關概念印版:用於傳遞油墨至承印物上的印刷圖文載體。有凸、凹、平和孔版等。使用印版完成圖文轉移的技術稱為有版印刷;不使用印版完成圖文轉移的技術稱為無版印刷。承印物:能接受油墨或吸附色料並呈現圖文的各種物質。包括紙張、紙板、塑膠薄膜、鋁箔等平面材料以及各種成型物。

印刷的五大要素:原稿、印版、油墨、紙張、印刷機二、印刷設備印刷設備:是完成各種印刷過程所需設備的總稱。包括製版、印刷、裝訂。(廣義)按照傳統的印刷方法,印刷過程都是通過印刷壓力來完成印刷油墨向承印物表面轉移的。所以,將通過一定的壓力把圖文轉移到印刷材料上的機器稱印刷機。(狹義)第二節印刷機的分類及組成一、印刷機的組成二、印刷機的分類一、印刷機的組成1傳動部件2輸紙部件3定位部件4傳紙部件5印刷部件6輸墨部件7潤濕部件8收紙部件9控制系統1、按印刷壓力的有無分類壓力印刷機:傳統的印刷機無壓印刷機:

靜電、噴墨、熱敏、磁性印刷機等二、印刷機的分類2、按印版分類凸版印刷機平版印刷機凹版印刷機孔版印刷機印刷原理印刷機工作原理凸版印刷機:墨輥印版滾筒壓印滾筒印版紙張凸版印刷機工作簡圖輸墨裝置印版版臺壓印滾筒收紙裝置收紙臺輸紙板輸紙臺紙張水輥墨輥水鬥空白部分圖文部分平版印刷機印版滾筒橡皮滾筒壓印滾筒捲筒紙水輥墨輥收紙部分卷筒紙雙色膠印機壓印滾筒紙張刮墨刀墨鬥圖文部分印版滾筒凹版印刷機:紙卷收紙部分雙面凹版印刷機

圖文由大小不同的洞孔組成,油墨從洞孔中擠壓到承印物表面。包括譽寫印刷、噴花印刷和絲網印刷。絲網印刷承印材料的範圍很廣,除各種紙張、紙板外,可在不同大小、不同質地、不同形狀的物體表面印刷。孔版印刷機:四種印刷機需要在紙的背面加壓完成印刷過程。活動支點印刷臺承印物刮墨裝置網框印版絲網印刷:3、按壓印的形式分類平壓平型印刷機圓壓平型印刷機圓壓圓型印刷機二回轉印刷機一回轉印刷機停回轉式印刷機反復轉動式印刷機平壓平型印刷機:著墨輥壓印板紙張印版版臺壓印滾筒紙張印版版臺著墨輥圓壓平型印刷機:二回轉印刷機(a)一回轉印刷機(b)轉停式印刷機(c)反復轉動式印刷機(d)據壓印滾筒的運動形式不同,圓壓平型又分為:二回轉印刷機第一轉:壓印滾筒下降,版臺由左向右移動,進行印刷第二轉:壓印滾筒上升,版臺由右向左移動,空轉一回轉印刷機壓印滾筒大面接觸印版,版臺由左向右移動,進行印刷壓印滾筒小面轉至下方,版臺由右向左移動,空轉轉停式印刷機(停回轉)壓印滾筒與印版接觸旋轉,版臺由左向右移動,進行印刷壓印滾筒缺口對著印版,版臺由右向左移動,停轉反複轉動式印刷機壓印滾筒下降,逆時針轉動;版臺由左向右移動,印刷壓印滾筒上升,順時針轉動;版臺由右向左移動,空轉

圓壓圓型印刷機(輪轉機):紙張印版壓印滾筒著墨輥4、按給紙方式分類單張紙(或平板紙)印刷機:套印準確,品質好。捲筒紙印刷機:速度快,效率高。5、按印色多少分類:單色、雙色、多色印刷機6、按印品面數分類:單面、雙面輪轉印刷機7、按用途分類:報紙、書刊、專用票證印刷機等8、按自動化程度分類:半自動、自動輪轉印刷機9、按紙張幅面分類:

全張、對開、四開、八開印刷機

第三節印刷機的型號編制1

舊型號編制(1)機器名稱所表達的內容順序

主要規格——紙張品種——自動化程度——

印刷色數——結構特點——機器類型或用途(2)機器型號——包括基本型號和輔助型號基本型號:(以分類名稱中文拼音的首字母表示)①平板紙雙面印刷機應增加“S”表示雙面。捲筒紙印刷機則不加。②彩色報紙輪轉印刷機應增加“C”表示彩色印刷。③捲筒紙印刷機在型號中以“J”表示捲筒紙,但凸版報紙、書刊輪轉印刷機除外。平板紙輪轉印刷機在型號中以“P”表示平板紙。

輔助型號:主要規格——順序號主要規格:用阿拉伯數字表示如紙張幅面:1——全張;2——對開;4——四開...產品順序號用01,02,03,......表示。

舊型號

J開數色數產品號代號J2108對開單色膠印機(3

)機器型號示例:LB2405報紙輪轉印刷機兩臺組四版寬順序號雙層兩組報紙輪轉印刷機LS2

01書刊輪轉印刷機兩版寬順序號兩版寬書刊輪轉印刷機全張雙面輪轉印刷機順序號單色全張雙面輪轉印刷機(平板紙)LPS

1

1

01全張輪轉印刷機順序號單色全張輪轉印刷機(平板紙)LP1

1

02全張二回轉平臺印刷機順序號全張二回轉平臺印刷機TE1

01全張單色凹版印刷機順序號單色全張凹版印刷機

A1

1

01捲筒紙單色單面凹版印刷機順序號單色捲筒紙凹版印刷機AJ1

02對開單色膠印機順序號單色對開膠印機(平板紙)J2

1

03捲筒紙單色單面膠印機順序號單色捲筒紙膠印機JJ1

02對開單色雙面膠印機順序號單色對開雙面膠印機JS

2

1

012、新型號編制印刷機產品型號由主型號和輔助型號組成。主型號:用大寫中文拼音字母表示產品的分類名稱、印版種類、壓印結構形式等。

輔助型號:表示產品的主要規格和設計順序,用阿拉伯數字表示。型號表示的順序為:分類名稱印版種類壓印結構形式印刷面數印刷色數承印材料規格設計序號1印刷機的分類名稱代號為字母Y。

2印版種類:

T

——

凸版

P

——

平版

A

——

凹版

K

——

孔版

Z

——

特種版3壓印結構形式:凸版:孔版:

P—

平壓平;T—

停回轉;Y—

一回轉;E—

二回轉;W—

往復轉。P—

平型;Y

圓型。同一字母,對不同的印版種類,可以表示不同的壓印形式。4印刷面數、印刷色數印刷面數缺省表示單面印刷;雙面印刷用“S”表示印刷色數用阿拉伯數字表達5承印材料規格:單張紙:捲筒紙:

A0,A1,A2......B0,B1,B2......A,B表示開本尺寸系列的符號,後面的數字表示全張紙對折長邊裁切次數。A0—900x1280(880x1280),B0—1000x1400。以紙張寬度尺寸的毫米數表示;若產品型號中某一位代號不用表示時,後位代號往前排齊,不留空位。產品型號示例捲筒紙單色雙面凸版印刷機紙張規格:幅面寬度mm印刷色數:單色印刷面數:雙面印版種類:凸版分類名稱:印刷機YTS

1

880對開雙色平版印刷機設計序號:第一次改進設計紙張規格:A系列對開單張紙印刷色數:雙色印版種類:平版分類名稱:印刷機YP2

A1

A捲筒紙四色凹版印刷機紙張規格:幅面寬度mm印刷色數:4色印版種類:凹版分類名稱:印刷機Y

A

4

880四開單色停回轉凸版印刷機紙張規格:B系列四開單張紙印刷色數:單色壓印結構形式:停回轉印版種類:凸版分類名稱:印刷機YTT

1

B2捲筒紙單色雙面凸版印刷機紙張規格:A系列八開單張紙印刷色數:4色壓印結構形式:平型印版種類:孔版分類名稱:印刷機YKP

4

A3產品型號示例第四節對印刷機工作要求工作性能使用性能工藝性能印刷適性——要得到所需求的印品,所使用的印刷材料及設備應該具備和保持的性質。油墨、承印物印刷機結構的改進

一、工作性能要求1

套印準確2墨色勻實3

生產率高在套色印刷中,印跡重疊的精確度是印機工作性能的主要技術指標之一。對紙張傳送、交接、印刷以及印版和壓印機構的傳動精度都有一定的要求。指印品墨層厚度的一致性及墨蹟的清晰度,是印品質量的又一指標。不論哪種印刷方式,要印製墨色清晰牢靠的印品,不僅要求墨色均勻,而且需要有足夠的印刷壓力,給墨裝置和壓印機構應能滿足這一要求用印刷速度表示。印刷機的結構形式和特點以及控制系統的技術水準是決定生產率的主要因素。二、使用性能1經久耐用2操作方便3安全可靠

為保證人和設備的安全,除設有安全保護裝置外,還要有安全保險裝置,一旦發生故障便能自動停機。

在保證印刷速度和自動化程度的同時,要有良好的操作性能。

機器經過長期使用還能保持原有精度,即機器具有較長的壽命。三、工藝性能結構簡單、緊湊具有良好的加工工藝性降低成本便於裝配和維修

必須指出,上述各項要求往往是彼此制約互相矛盾的,必須根據具體情況綜合考慮。第五節印刷機械的現狀與發展傳統印刷機械的發展凸版印刷機凹版印刷機單張紙平版印刷機捲筒紙膠印機鉛印版感光樹脂版、照排機凸版印刷機柔性版印刷機、模切燙金機多色、中高檔凹印機;短版凹印機提高數位化、自動化、智能控制水準新聞用多色捲筒紙膠印機;中高檔商用捲筒紙膠印機其他印刷機械的發展柔性版印刷機表格印刷機絲網印刷機數字印刷機組合式印刷機帶有後續加工設備的窄幅機組式中、高檔及印後配套加工裝置多色全自動、聯動輪轉等按需印刷不同印刷方式的組合

凹版印刷機第一節照相凹版印刷機第二節雕刻凹版印刷機*第一節照相凹版印刷機照相凹版,屬於腐蝕凹版的一種。利用照相製版法制作凹印版,不僅可印刷層次豐富、墨色厚實的印刷品,而且可以印在紙張以外的物品上。

按給紙形式不同,分為:

單張紙照相凹版印刷機

捲筒紙照相凹版印刷機*一、單張紙照相凹版印刷機分為平版式印版和滾筒式印版的照相凹版印刷機兩種1、平版式照相凹版印刷機:凹印版由0.30-0.80mm厚的平面薄版製成,印刷時將其包裹在滾筒之上印版滾筒上要有空檔,當靠版墨輥與刮墨刀到達空檔處時,要有離合裝置。**從刮墨刀到壓印線之間的距離較大,油墨易於揮發;印版不易固定。所以不能印製高級印刷品。*2滾筒式照相凹版印刷機①直接著墨法:

印版滾筒的下部有1/3的滾筒浸入墨槽中,在它旋轉時,將油墨直接傳給印版滾筒的版面上,多餘的油墨由刮刀刮掉。

*1)、短墨路輸墨部件②間接著墨法:間接著墨法是由墨鬥輥進行著墨的方法。墨鬥輥由橡皮布或牛皮膠輥製成。墨鬥輥半浸在墨槽中旋轉,其表面沾上的油墨轉到上部位置時與印版滾筒接觸進行著墨。*③噴射式(密閉式)給墨裝置:在高速印刷中,由於油墨用量很大,一般採用噴射式給墨裝置。*2)、刮墨裝置刮墨刀:彈簧鋼,厚0.15~0.3,寬60~80壓板:置於上下夾板之間,增強刀片的彈性,單支墊、雙支墊;厚0.15,0.3。刀刃角:太小:鋒利,易損;太大:效果不好。一般20~25度接觸角

:一般為45度,>90度為反安裝,鏟墨。刮墨刀的位置:*越大,刮墨位置到壓印區時間間隔長,油墨易乾燥,印刷品質差;小,有利。3、幾種主要機型:(1)多色凹版印刷機:特點:為促進印墨乾燥,延長了輸紙距離。*(2)雙面凹版印刷機:*正面反面乾燥單張紙照相凹版印刷機*二、捲筒紙照相凹版印刷機印刷速度較低,品質較好小批量印刷捲筒紙照相凹版印刷機大批量印刷*第二節雕刻凹版印刷機雕刻凹版印刷機,首先在整個印版上全面著墨,然後用擦拭裝置將多餘的油墨擦掉,最後再由壓印機構把版面上著墨部分的油墨轉移到紙張上,以完成印刷過程。著墨部分的線條和網點比較深而且大,需要有強大的印刷壓力。印品墨層較厚,為避免蹭髒,往往在印刷用紙之間增加間紙(襯紙)。*雕刻凹版印刷機的輸紙裝置、收紙裝置、給墨裝置、印刷裝置和擦拭裝置。擦拭裝置:它由溶劑槽和擦拭輥組成。擦拭輥用棉布或皺紋紙制成,其下部浸入溶劑中,上部與印版滾筒接觸且與印版滾筒同向旋轉。*l、刮墨式輪轉凹版印刷機:*2、鏈條給紙式凹版印刷機:*3、集合滾筒輪轉凹版印刷機*屬特種印刷範疇,主要用於有價證卷印刷,滿足防偽要求。此機也稱接紋凹版印刷或凸版—凹版組合型印刷機。柔性版印刷機1.定義:採用橡皮印刷及快幹油墨的輪轉凸印方法。印版由雕刻了著墨孔的金屬輥(網紋輥)施墨;網紋輥由另一根墨輥或刮墨刀控制墨量;可將液體和脂狀油墨轉印到承印物上。2.特點:直接印刷橡膠版著墨輥是硬輥,由網紋輥著墨*短墨路的傳墨形式1.良好的印刷品質2.適應廣泛的承印材料3.生產效率高4.操作、維修方便5.無毒、無污染6.國內主要印刷文字線條、實地*二、組成:印刷部件輸墨部件*印版滾筒壓印滾筒雙輥輸墨系統單輥輸墨系統組合式輸墨系統柔性版印刷機*蜂巢型60°

鑽石型45°

蜂巢型30°

斜線型 (1°-89°)網紋輥:是柔印機輸墨系統的重要零件。作為“心臟”部分,其上面有大小相同位置均勻、深度一致的凹陷。*輥面花紋樣品花紋*性能參數:網穴形狀:大小、深度及錐角等直接影響傳墨量。網紋線數:表示網穴大小。線數高,單位面積內的網穴數多,網穴愈小;反之,網穴則大。材料:金屬輥,鍍鉻,以提高耐磨性陶瓷輥,表面硬度很高40-1200線/寸(LPI)16-400線/公分(L/cm)三、類型1.衛星型乾燥,夾壁結構2.層疊式導向輥,輔助功能,方便3.機組式*小結:凹印組成凹印油墨凹印輸墨裝置柔印的網紋輥及其性能參數網穴形狀網紋線數*

傳紙系統紙張從給紙機的紙堆到收紙臺堆齊的整個運動都可稱為傳紙。1、作用:將定位完畢的紙張加速並送到印刷滾筒上。

2、6個定義:

1)輸紙:紙堆定位部件

2)傳紙:定位部件印刷部件第一色—第二色—……—第六色—收紙

色組間勻速

減速

3)遞紙:即傳紙,指從定位部件到第一色印刷部件。

一、概述:加速、減速

加速4)收紙: 從最後一色到收紙臺5)交接:紙張從一個機件傳到另一個機件的過程。遞紙吸嘴吸紙——壓紙輥、傳送帶——前規——

遞紙牙——壓印滾筒——收紙都是交接6)交接時間:兩個機件同時控制紙張的時間。3、紙張交接的要求:交接時,必須有交接時間,不能失控;交、接兩機件在交接時速度應相等;紙張運動應平穩,不能有速度的突變。

4、遞紙形式:

直接傳紙、間接傳紙和超越續紙。1)直接傳紙:紙張在輸紙板上直接由壓印滾筒上的咬紙牙排叼走的方式直接傳紙定位時間短前規為上擺式:壓印滾筒一般安置在輸紙板下方定位時間較短受壓印滾筒空檔限制受滾筒直徑限制優缺點:結構簡單;滾筒空檔對應定位時間,空檔不能小,定位時間不能長前規與滾筒無交接時間;滾筒咬紙時,前規必須抬起紙張速度突變咬紙張角大直接傳紙只適用於低速、小幅面。例如:J21012)、間接傳紙:紙張在輸紙板上先由遞紙牙排叼走,再由遞紙牙排交給壓印滾筒咬紙牙排的傳紙方式。間接傳紙時,紙張在前規定位時間長短與滾筒空檔無關,因此,傳紙、咬紙平穩可靠,易保證套印精度。優缺點:結構複雜,多了遞紙部件;定位時間長,空檔小;保證一定的交接時間;紙張在零速下交接;咬紙張角小,20度左右。3).超越續紙:(摩擦續紙)超越續紙是將定位部件設置在壓印滾筒上克服了間接傳紙過程中破壞紙張定位精度的問題。紙張的速度應略大於壓印滾筒的表面速度為了使紙張牢靠地插在壓印滾筒上的前規處定位(紙要起拱)遞紙臺吸氣帶紙張導紙板咬牙規矩板壓印滾筒二、間接遞紙牙1)根據遞紙牙相對於輸紙板的位置分為上擺遞紙牙

在紙張尾部完全離開輸紙板後才能回到取紙位置。下擺式遞紙牙

在紙張尾部尚未離開輸紙板時返回到取紙位置。1分類2)根據遞紙牙排與滾筒交接紙張的方式直接交接:遞紙牙將紙直接交給壓印滾筒。間接交接:遞紙牙將紙交給一個傳紙滾筒,再由傳紙滾筒交給壓印滾筒。在傳紙系統中增加了一個滾筒;可使帶固定頭的擺動遞紙牙提前返回取紙位置。比較簡單3)根據遞紙牙運動方式:擺動式旋轉式定心式偏心式偏心擺動式(J4102)偏心旋轉式(J2201)連續旋轉(海德堡)間歇旋轉(Konig-baner)定心擺動式遞紙牙的運動軌跡是圓弧,偏心擺動式的軌跡是封閉的曲線。4)根據遞紙牙頭部活動與否2、幾種遞紙機構擺動式(J2201、LP1101)旋轉式擺動式與旋轉式的比較J2201(LP1101)

遞紙牙遞紙機構動畫演示1)運動:

偏心(曲柄)旋轉:Z7——Z8

擺動:C1—r1—L1—L2—L3—遞紙牙擺動

當出現雙張等故障或停止壓印時,C3使遞紙牙張開,不能在前規處咬紙。J2201(LP1101)遞紙牙(偏心旋轉擺動式)2)動作要求:在輸紙板前停留,0速接紙;啟動加速,與滾筒交接時速度同滾筒表面速度;交接完後繼續上擺減速;返回時牙頭避開滾筒表面。為保證咬紙穩定,有靠山頂住,S1起作用,C1與r1間隙0.06恒力機構遞紙機構中的大拉簧克服與平衡遞紙牙擺動的慣性和衝擊,保持力封閉和嚴格的運動關係作平面複合運動,頻繁變形,產生疲勞斷裂保持彈簧拉伸長度恒定,串聯一套凸輪連杆機構(恒力機構)恒力機構動畫演示旋轉式:遞紙牙不往復擺動,而是整周旋轉。1)間歇旋轉式遞紙機構2)滾筒旋轉式遞紙機構:用槽輪機構實現1)

間歇旋轉式遞紙機構壓印滾筒輸紙板遞紙滾筒齒輪槽輪2)滾筒式旋轉遞紙機構:交接2停止擺動順滾筒方向擺動逆滾筒向前規方向擺動0速接紙,擺動與滾筒速度相等擺動式與旋轉式優缺點比較:

擺動式作往復運動,不適宜高速;

旋轉式可高速,但結構複雜一些。三、印刷機組之間的傳紙裝置:1類型1)滾筒傳紙2)鏈條傳紙2紙張翻轉機構1)滾筒傳紙:單滾筒傳紙:三滾筒傳紙2)鏈條傳紙:鏈條傳紙適合於色組間距離大的場合缺點是鏈條磨損後會伸長,很難保持精度在鏈條牙排交接紙張處設置了定位裝置,保證每個牙排處於相同位置交接紙張,可保證套印準確。框架咬紙牙套准輥梯形塊鎖緊鉤2紙張的翻轉機構為了使印刷機具有單、雙面印刷功能,裝有紙張翻轉機構。正常傳紙翻轉傳紙小結:遞紙機構分類超越式續紙遞紙牙交接要求J2108機的遞紙機構恒力機構

平版印刷機第一節概述平版印刷的主要特徵:給水裝置

膠印的主要特徵:橡皮滾筒平版印刷石印珂羅版印刷膠印以玻璃板為版基,按原稿層次製成明膠硬化的圖文,由明膠硬化的皺紋吸附油墨,未硬化部分通過潤濕排斥油墨進行印刷的工藝。一、膠印機的分類1、手續紙膠印機和自動膠印機2、單張紙膠印機和捲筒紙膠印機單張紙自動膠印機1、單色膠印機三滾筒單色膠印機:印版滾筒P(PlateCylinder)橡皮滾筒B(BlanketCylinder)

壓印滾筒I(ImpressCylinder)三滾筒直徑相等二滾筒單色膠印機:橡皮滾筒B印版滾筒P壓印滾筒I小滾筒直徑為大滾筒直徑的一半。2、雙色膠印機橡皮滾筒B壓印滾筒I印版滾筒PB滾筒直徑為大滾筒直徑的1/3,大滾筒圓周上分為三等分,裝有兩色印版P和I滾筒DB=DP=2*DI三滾筒雙色膠印機:壓印滾筒橡皮滾筒印版滾筒給墨裝置給水裝置四滾筒雙色膠印機:給墨裝置給墨裝置給水裝置給水裝置五滾筒雙色膠印機:六滾筒雙色膠印機:3、四色膠印機機組型四色膠印機衛星型四色膠印機四滾筒等徑型雙面膠印機(B-B型)4、雙面膠印機四滾筒不等徑型雙面雙色膠印機幹版雙面五色膠印機(凸版膠印)第二節傳動系統一、典型膠印機的傳動系統二、傳動系統中的主要機構J2108、J2203(J2205);J4102;PZ4880-01減速機構、安全機構、主機與給紙機之間的傳動、聯軸器、電磁離合器J2203型對開雙色膠印機傳動系統給紙機遞紙牙軸壓印滾筒收紙鏈條萬向聯軸節給紙機、收紙鏈條(圖2-1-4)主電機16小帶輪7大帶輪8(小齒輪)大齒輪10(收紙滾筒軸15)一對小齒輪傳動一對錐齒輪傳動給紙機遞紙牙軸、壓印滾筒(圖2-1-3)主電機小帶輪1大帶輪2(軸I,小齒輪3)齒輪4齒輪5(10)齒輪11(遞紙牙軸)壓印滾筒

J2203型的兩個主要特點:主傳動採用兩個電機(快速運動電機和低速運動電機)。傳動面的結構放到牆板外側,從而改善了機器的裝配工藝性能和潤滑條件,也便於機器的保養與維修。主電機16電磁調速非同步電機,無刹車功能停車功能——離合器6慢速功能——小電機3、離合器4手動盤車功能

——

手搖把12、小齒輪13、大齒輪11低速運動電機3減速器1小帶輪2大帶輪5離合器4小帶輪7大帶輪8…滾筒低速連續運轉、正點、反點主電機16不轉動J4102型四開單色膠印機傳動系統電機——電磁調速非同步電動機1有刹車裝置2無低速爬行電機、不能反點3調節不便低速爬行電機1PZ4880型機組式4色膠印機傳動系統蝸輪3蝸杆4電磁離合器5小帶輪9大帶輪11主電機19…通電吸合正常運轉二、傳動系統中的主要機構減速機構安全機構主機與給紙機之間的傳動聯軸器電磁離合器減速機構

圓柱齒輪傳動——

傳動比不變,傳動效率高,所傳遞的功率及速度範圍大,結構緊湊,工作可靠,壽命長

蝸輪蝸杆傳動

——

結構緊湊,工作平穩,無雜訊,傳動比大,自鎖圓錐齒輪傳動

——

圓錐齒輪的製造成本比圓柱齒輪要高些,安裝困難;主要使用在改變傳動力的方向,多數是採用螺旋齒錐齒輪,也有採用斜錐齒齒輪的。

安全機構盤車安全機構

超載安全機構

發生機器意外事故時,為了防止損壞重要的機器零件,一般在傳動系統中,設有超載安全機構,當機器載荷超過規定的載荷值後,傳動系統中的某些連接件首先折斷、分離或打滑,以停止或限制扭矩的傳遞,起到超載保護的作用主機與給紙機之間的傳動鏈傳動

萬向聯軸節傳動

齒形帶傳動主要用在傳動比必須保持準確,而軸間距離又很大,不便用齒輪傳動的地方。結構簡單,使用維修方便,製造成本低用來傳遞相交兩軸間轉動的空間低副機構聯軸器(內齒輪聯軸器)結構簡單、製造方便;安裝精度要求高,製造困難,成本高電磁離合器可以實現遠距離電器控制,當遇到故障或緊急停車時,使電機瞬間刹車(參照馮昌倫《膠印機使用與調節》,第40頁)

其他印刷機絲網、曲面、金屬、數字印刷機*第一節絲網印刷機組成原理分類與特點主要機構*絲網印刷對承印物的材料、形狀、大幅面印刷具有良好的適應性組成:網版刮墨刀承印平臺*平網、圓網、異型網傳遞油墨的工具用以固定承印物平網式圓網式承放立體物件的座式分類——

按自動化程度分類手動絲網印刷機半自動絲網印刷機全半自動絲網印刷機絲印聯動機*按網版及承印平臺的形式分類平網絲網印刷機鉸鏈式絲網印刷機升降式絲網印刷機水準移動式絲網印刷機傾斜滑動式絲網印刷機扇形開合式絲網印刷機平臺旋轉式絲網印刷機滾筒旋轉式絲網印刷機圓網絲網印刷機圓網平臺平面絲網印刷機圓網滾筒平面絲網印刷機*按承印物形狀分類平面絲網印刷機曲面絲網印刷機*特殊類型磁輥絲網印刷機T恤衫絲網印刷機靜電絲網印刷機*無刮墨刀非接觸式印刷三主要機構傳動裝置印版裝置印刷裝置承印平臺乾燥裝置*電機、氣泵、液壓泵、電磁離合器、減速器、調速機構框架、絲網第二節曲面印刷機移印機成型物凸版膠印機*對外形呈曲面的承印物進行印刷的印刷機一、移印機應用分類*機械式移印機、氣動式移印機單色移印機、雙色移印機、多色移印機組成機體印版裝置+供墨裝置輸送帶刮墨刀機構施印機構*二、成型物凸版印刷機軟管印刷機安瓿瓶印刷機*利用彈性橡皮層轉印圖像的原理對軟管進行印刷採用凸版膠印方式完成的曲面印刷第三節金屬印刷機特點壓力要適當塗裝專用油墨印刷進料使用吸嘴與馬蹄形磁鐵掌握印刷材料以及印後工序方法的相關知識**1、給料部件2、印刷部件3、塗裝部件4、乾燥部件5、翻轉部件6、收料部件7、UV乾燥部件四色金屬板平版膠印機*凹版膠印機墨鬥墨輥刮墨刀清洗部件承印物刮墨刀*金屬罐四色凸版膠印機進料星形輪

芯軸轉盤

印刷區印版滾筒

橡皮滾筒

上光部件

上光區

輸出部件

第四節

數字印刷機

特點直接成像,無需印版和膠片更新快,交貨快,庫存量少簡化了工藝流程,生產效率高異地印刷適合於短版快速彩色印刷市場*無版數字式印刷機可變數據印刷系統

真正的全數字化印刷

按需印刷

根本改變了傳統印刷概念

有版數字式印刷機*小結:絲網印刷的組成、刮墨刀的作用適用範圍特點*

輸墨裝置

1性能:

1)要及時、適量、均勻、可調;2)合壓印刷給墨,離壓離墨;也可離壓給墨(新上版手動);墨量太大時合壓離墨。2輸墨部分類型1)墨輥式2)墨臺式3)混合式長墨路(凸印、平印)短墨路(凹印、柔印)發展趨勢

2)墨臺式(老式機:圓壓平、平壓平)

3)混合式:(既有輥又有墨臺)3輸墨裝置的組成

按功能由供墨、勻墨、著墨三部分組成。演示

1)供墨部分:主要作用:存儲油墨和將油墨傳給勻墨部分。由墨鬥、間歇轉動的墨鬥輥4和擺動的傳墨輥5組成。

2)勻墨部分:主要作用:將墨鬥傳出的油墨打勻變成薄而均勻的膜層。由做軸向竄動和周向轉動的竄墨輥1、2、3和勻墨輥6、8及重輥7、9組成

3)著墨部分:

將打勻的油墨塗敷在印版上。由四根著墨著墨輥10、11組成。4、輸墨裝置的性能指標:1)著墨係數Kz:

所有著墨輥面積之和與印版面積之比。

表示對印版著墨的均勻程度,其值一般應

大於1,值越大越好。增大Kz的措施:增加著墨輥數量

增大著墨輥直徑

2)勻墨係數Ky:

所有勻墨輥面積之和與印版面積之比。表示勻墨部分將油墨打勻的程度。此係數越大越好。增大勻墨係數Ky的措施:

增加勻墨輥數量 增大勻墨輥直徑3)積墨係數Kj:所有勻墨輥和著墨輥面積之和與印版面積之比。表示輸墨系統積聚油墨的能力。Kj=Kz+Ky

此係數越大,墨色穩定性越好;調整墨色時達到新的穩定狀態所需時間長,瞬態反應慢。故不宜過大。4)打墨線數N:墨輥在勻墨和傳墨過程中接觸、分離的次數,也稱接觸線數。打墨線數越大,油墨分割的次數越多,油墨越均勻。由此可見,在勻墨係數不變的情況下,增加墨輥數量要比增加墨輥直徑好。5)著墨率:某根著墨輥供給印版的墨量占印版上總墨量的百分比。按印版旋轉方向,前兩根的著墨率一般在80%左右,而後兩根則為20%左右。5、輸墨裝置中的典型機構1)供墨部分

傳墨輥擺動墨鬥輥間歇轉動機構演示凸輪12

滾子13擺杆14、15傳墨輥擺動曲柄

連杆2

擺杆11棘爪7

棘輪8(墨鬥輥5轉動)出墨量調節手柄10扇形板6蓋住棘輪的一部分齒

改變有效轉角

墨鬥輥轉動角度變化

出墨量變化彈簧銷9鎖緊20在19中間位置離壓離墨,合壓合墨離壓時合壓時擺杆22上擺

扇形塊19順擺

控制杆17阻止擺杆16(14)擺動

傳墨輥3停止傳墨擺杆22下擺

扇形塊19逆擺

控制杆17與擺杆16脫開

擺杆14擺動

傳墨輥3傳墨20在19左,無論離合壓,均離墨控制杆17遠離擺杆16離合壓動作影響擺杆22,不影響傳墨、供墨機構,傳墨輥不擺動20在19右(盲孔),離壓傳墨開始印刷或者換色印刷時合壓

擺杆22下擺

扇形塊19逆時針轉動

手柄插銷20進入扇形塊19的中間位置

正常印刷墨鬥:作用是儲存油墨和調節供墨量的大小供墨量調節改變墨鬥輥每旋轉一次的轉角大小;改變墨刀與墨鬥輥之間的間隙來調節。墨鬥輥墨刀片調節螺釘2)、勻墨部分串墨輥勻墨輥(勻墨膠輥)重輥(勻墨塑膠輥)由凸輪和擺杆機構組成的串墨機構P滾筒

鏈條傳動

圓柱凸輪1

杠杆2

杠杆3

杠杆4、5由連杆機構和擺杆機構組成的串墨機構側視圖演示主視圖演示3)、著墨部分

著墨輥與印版滾筒間的壓力調節機構著墨輥與串墨輥間的壓力調節機構著墨輥與串墨輥間的壓力調節著墨輥與印版滾筒間的壓力調節演示離壓時擺杆1順擺

凸輪4順擺

滾子5靠近P

擺杆6逆擺

著墨輥抬起何時需要手動起落著墨輥?檢查著墨輥與印版壓力正式印刷前,觀察印版水墨是否平衡合壓不給墨,檢查印刷壓力,著墨輥不落下給水不給墨(壓白紙)著墨輥手動起落推動推杆手柄22

滑動鍵12到達A位

手柄2轉動

套筒11凸輪15著墨輥起落第七節潤濕裝置

1平版印刷原理

由於平印是利用油和水互相排斥的原理完成油墨轉移的,所以在膠印機上裝有潤濕裝置,向印版塗布潤濕液,將印版非圖文部分保護起來,使之不沾油墨。但並不是所有平印都有,例如無水膠印。

2性能要求1)要及時、適量、均勻、可調;2)合壓印刷給水,離壓離水;可離壓給水(新上版手動);水量太大時合壓離水。水量不足,會產生髒版現象;水量過量,不僅會增加紙張伸縮影響套准,而且還會加劇油墨的乳化。

3

潤濕裝置的類型

1)按向印版塗布潤濕液的方式分:

接觸式和非接觸式

2)按供給潤濕液的方式分:

連續式供水和間歇式週期性供水

3)按印版獲得潤濕液膜的方式分:

機械式、靜電式、冷凝式和氣動式4、常見的潤濕裝置結構簡單,易於操作,且能夠滿足印刷要求,它是一種間歇給水潤濕裝置。

1)

組成:

a.供水部分

水鬥、水鬥輥(Cr)、

傳水輥(膠輥)

b.勻水部分

串水輥(鍍Cr)c.著水部分

兩根著水輥(膠輥)2)、刷輥給水潤濕裝置連續給水方式,版面上的紙灰、油墨不會進入水鬥。調節給水量:改變水鬥輥的轉速3)、環式潤濕裝置

將傳水輥換成旋轉輥,調節橡皮環的間隙大小可改變給水量。可防止一般傳水輥兩端比中間多的現象。4)、空氣調節式潤濕裝置(空氣刮刀式):水輥與印版表面有0.1mm的間隙;水的附著力將水傳給印版1處;2吹氣將多餘水分吹掉,被吸氣口3吸收排出。水量大小調節:

改變空氣壓力。特點:

1給水量較少,避免水輥絨毛影響,易保證品質;

2噪音大。5)、網式潤濕裝置6)、達格倫潤濕裝置

(Dahlgrendampingsystem)

水墨齊下①著水量很少,為一般潤濕裝置的

50%左右,提高了印刷品質;②操作簡單;③紙張的伸縮小;④印版磨損小。7)酒精濕潤裝置:水鬥輥1直接電機驅動,在水鬥中連續轉動;通過齒輪,驅動計量輥2,連續等速轉動;串水輥4、著水輥3動力來自P滾筒。著水輥3的表面線速度高於計量輥2,形成又薄又勻的水膜通過調節水鬥輥的轉速調節供水量。5典型機構

——

供水P

串水輥14(曲柄2)

連杆

擺杆3(棘爪)

棘輪4(水鬥輥5)水量調節手柄7扇形板6改變棘輪4的作用齒數

調節水量J2204直流電機1齒輪2齒輪3(蝸杆4)

蝸輪5齒輪7齒輪6(水鬥輥8)傳水機構

——

凸輪傳動凸輪1

滾子9擺杆10(11)

傳水輥12擺動滾筒離壓電磁鐵15斷電(杆伸出)

撐杆16頂住17傳水輥12與水鬥輥5分離

停止供水滾筒合壓電磁鐵15通電(杆回縮)

撐杆16脫離17傳水輥12與水鬥輥5正常供水傳水機構

——

曲柄傳動曲柄2

連杆3擺杆4逆擺

擺杆5逆擺

傳水輥10靠向串水輥11曲柄2繼續

壓縮彈簧7曲柄2

杆3、4、5傳水輥10靠向水鬥輥12彈簧7松

彈簧9受壓著水調壓著水輥與串水輥偏心套著水輥與P滾筒螺杆4彈簧6杠杆7改變壓力起落氣缸1擺杆2短軸3撐開杠杆7和8著水輥抬起作業:1根據圖2-1-53,分析說明3位扇形塊19與手柄插銷20配合使用,對輸墨系統的影響。2根據J2108型膠印機的供水裝置,分析滾筒離合時,供水、停水的情況。下周二上午課間交。

輸紙裝置一

功用:

從紙堆中分離出一張張的單張紙,並準確地輸出到定位部件。又稱為自動輸紙機、給紙機、飛達。輸紙過程動作演示二、對輸紙機的性能求:1、較高的給紙速度;2、紙張定位平穩、可靠;3、可在一定範圍內調整;4、保證紙張正確分離,不出現雙張或多張現象。6、在輸紙過程中,不能損壞紙張,對已印刷面,不能產生蹭髒現象。7、當出現雙張、紙張歪斜或殘紙等故障時,要有可靠的自動停機的安全裝置。8、機器結構簡單,便於操作、調整和維修。三分類1按紙張分離方式分:1)摩擦式自動輸紙機。依靠摩擦力的作用把紙張由紙堆中分離出來輸送給主機。缺點:速度低、噪音大、易玷污紙張、且薄紙易擦壞,厚紙不易分離。2)氣動式自動輸紙機。依靠吸氣和吹氣把紙張從紙堆中分離出來輸送給主機。優點:工作平穩、速度高、精度高,不污染紙面。缺點:結構複雜。

2按紙張的輸送方式分

1)間歇式輸紙機:紙張在輸送過程中相鄰兩張紙彼此保持一定距離。間歇式輸紙機的遞紙吸嘴可在紙張咬口部位吸紙(前吸紙)。

2)連續式輸紙機:相鄰兩張紙之間有一段相互重疊。由於重疊,後一張紙的咬口被前一張紙的拖梢蓋住,因此,這種輸紙機的遞紙吸嘴就不能在紙張前部吸紙,而是在紙張拖梢部位吸紙(後吸紙)。

間歇式1和連續式2輸紙方式的比較

L——紙張長度S1、

S2

——紙張輸送距離a1、

a2

——前張紙後邊緣到後張紙前邊緣之間的距離紙張輸送距離S:間歇式:S1=L+a1

連續式:S2=L-a2

所以

S1-

S2=a1+

a2

S1=

S2+a1+

a2間歇式輸紙方式的紙張輸送距離長。定位時間不變,要提高輸紙的速度,只有縮短紙張的輸送時間。在即將到達前規時,工作迴圈時間

T=T輸+T定=s/v+T定V——輸紙速度一個工作迴圈時間T=輸紙時間T輸+定位時間T定當T1=T2

且T定1=T定2

則:v1>v2

間歇式輸紙速度大,紙張不平穩,有衝擊振動。當T1=T2

v1=v2

則:T定1<T定2

間歇式定位時間短,定位精度不易保證。當T定1=T定2

v1=v2

則:T1

>T2

間歇式工作迴圈時間長,工作效率低。T=T輸+T定=s/v+T定S1

>S2間歇式和連續式輸紙方式比較

(紙張的輸送距離、速度和定位時間的長短等)連續式間歇式咬紙位置輸紙速度定位精度效率前景咬口部位

托梢部位快

慢時間短、不穩定

時間長、穩定

高漸淘汰廣泛應用3按紙堆在紙臺堆放的形式分:

1)圓堆堆放式

2)平放堆放式1、氣動式輸紙機的工藝過程吹松紙堆上部的十幾張紙從吹松的紙張中分離出最上面的一張紙壓紙腳壓住未被分離的紙張向前輸送己分離出來的單張紙齊平紙堆上的紙張繼續向前輸送單張紙到前規處進行定位。四、氣動式輸紙機2、氣動式輸紙機的組成①紙張的分離機構(分紙頭或分離頭):②紙張輸送機構③輸紙臺的升降機構④齊紙塊機構⑤紙張控制機構⑥氣泵和氣路系統①紙張的分離機構(分紙頭或分離頭):主要完成輸紙工藝過程中的松紙、分紙、壓紙、遞紙四個動作。它由松紙吸嘴機構、分紙吸嘴機構、壓紙吹嘴機構和遞紙吸嘴機構組成。(四大吸嘴)②紙張輸送機構它把分紙頭分離出來的單張紙繼續輸送到前規處進行定位。它由接紙輥、輸送帶和輸紙臺等組成。(接紙、送紙)③輸紙臺的升降機構使紙堆在工作時自動上升,以便調整紙堆與給紙頭的相對位置。它有快速升降和間歇自動上升兩種運動,由傳動裝置、鏈條和輸紙臺組成。

氣動式輸紙機的組成④齊紙塊機構:

它完成紙堆上紙張齊平工序。⑤紙張控制機構:

如雙張、空張、歪斜、折角控制器等。⑥氣泵和氣路系統:

供給紙張分離機構用氣。3

輸紙機傳動系統SZ201型給紙機傳動部分(自學) 紙臺間歇上升——

主電機 紙臺快速上升——

快速電機 紙台下降——

盤動SZ206型給紙機傳動部分(自學) 紙臺升降——

錐形轉子電動機ZDE21-4

1主機傳到給紙機的動力採用鏈條傳動,與過去萬向聯軸節傳動相比簡化了結構,減少零件數,便於加工和裝配,印刷廠維修簡便。

2主傳動離合器採用定位牙嵌式電磁離合器,用按鈕操作。當給紙出現雙張、歪斜,或主機出現其他故障時,電氣控制電磁離合器自動脫開,給紙機停止轉動。離合靈敏可靠。3分離頭的氣閥、前後吸嘴、遞紙吸嘴、壓腳吹嘴等機構的傳動,彙集了目前國內外各型給紙機分離頭的優點,由原來(SZ201型)的5個凸輪改為現在2個凸輪和一個偏心輪,減少了3個凸輪,結構緊湊,體積小,配合精度高,機構靈敏穩定,高速給紙平穩。4分離頭採用旋轉式氣閥,兩端用滾珠軸承支承,閥體與閥套的配合間隙較小,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並可避免直接磨損閥體,同時便於拆下清理紙毛汙物,具有較長的使用壽命。5本機設有不停車連續給紙機構,簡稱不停車給紙,可減少停機上紙的輔助時間,提高生產率。分離頭的前後移動、上下移動、分紙吸嘴、遞紙吸嘴的高低調節均設有調節裝置,能滿足各種厚薄紙張準確平穩的分紙和輸送。主紙堆、副紙堆高度限位、自動上升,以及氣泵開關均採用電氣控制,動作靈敏安全可靠,操作方便8給紙傳遞滾輪採用滾動軸承,滾輪架固定在方形橫樑上,滾輪壓力均勻,轉動靈活、穩定可靠。9雙張控制採用固定式雙滾輪機構,控制靈敏、可靠。並增加了燈光顯示,便於發現故障。10給紙板前部設有吸氣孔裝置,以確保持起壓紙框架抽出紙張時下面的紙不亂。11主、副紙堆升降採用錐形電機,減少了定位牙嵌式電磁離合器的傳動功率;降低了對主電機的衝擊負載,提高了速度穩定性;降低了對主機傳至給紙機傳動機構強度的要求,簡化了機械及電器結構;有利於主副紙堆的交接控制,提高了不停車給紙的性能。12對給紙氣泵開、停進行了較嚴格的控制,保證正常給紙。13對主紙堆的交替和工作進行嚴格的控制。14給紙機單獨設有電器箱,減少了主機電器箱體積。給紙機電器箱獨立開來,有利於給紙機的通用化,不需要附加電器控制設備,給紙機可以單獨調整、試車,便於生產。15為了適應給紙機包裝的工藝要求,給紙機上部設有分線盒,與電器箱採用插頭連接方式,包裝和用戶安裝時都很方便。4、紙張的分離和輸送機構給紙堆松紙吹嘴壓紙吹嘴(壓紙腳)分紙吸嘴送(遞)紙吸嘴松紙吹嘴吹松紙堆上部的十幾張紙分紙吸嘴從吹松的紙張中分離出最上面的一張紙壓紙腳壓住未被分離的紙張遞紙吸嘴向前輸送己分離出來的單張紙齊平紙堆上的紙張遞紙吸嘴繼續向前輸送單張紙到前規處進行定位。壓紙吹嘴(壓紙腳)機構:功用:壓紙堆、吹氣分離、探測紙高動作要求:讓開吸起的第一張紙,垂直壓紙。運動:凸輪2_滾子左_連杆9_杆10探測紙高:分離紙張-壓紙吹嘴下降-擋塊7下降-探紙塊6自由運動-觸頭4與微動開關5接觸-紙臺上升

動作要求:上下運動、搖頭

1)上下凸輪1-滾子-2-4-5-6-7-8-92)搖頭吸氣-紙吸上-後腔真空-7後退

-6逆擺-9搖頭分紙吸嘴機構功用——

分離紙張遞紙吸嘴機構:接過分紙吸嘴分離出的紙並送到接紙輥。凸輪5_滾子_4_3(上下)凸輪6_滾子_1_2(前後)

動作要求:上下、前後5、輸送機構:將送紙吸嘴送來的紙張通過送紙軸和送紙輪送至輸紙板,然後在輸紙板送到定位裝置。送送紙軸送紙輪輸紙板輸紙板6、給紙堆的自動升降機構:

功用:紙張不斷的分離,高度逐漸降低,但分離吸嘴和紙面必須保持固定的距離,當紙堆高度降低後應

能自動升高。

要求:1自動間歇上升;

2快速上升,縮短輔助時間;

3能自動升降,以備調整;

4紙臺能自鎖;

5手動機動互鎖,安全裝置。

給紙堆自動升降機構:紙堆高度指示機構:標明紙堆高度的變化,一般用壓紙吹嘴探測。信號傳遞機構:當紙堆降到一定高度需要升紙時,通過機械和電氣系統把信號傳給自動升降的執行機構。紙堆自動升降機構:當紙堆自動上升機構接到信號後,自動地將紙堆上升一段距離,以保證紙堆適當高度。給紙堆快速升降機構:使紙堆獲得快速上升。

功能:當紙張歪斜、彎曲、斷紙、雙張→停止送紙並使滾筒離壓。電牙控制機構:功能:空張檢測當紙張晚到、歪斜等故障發生時,感測器與前規直接接觸,接通電路。6、控制及安全裝置:雙張控制器:功能:當有雙張、多張傳到送紙軸時,控制器使電路接通,使滾筒離壓,給紙機停止給紙。安全杆裝置:功能:安全保險。當紙張混亂或其他雜物撞擊安全杆時,停止進紙和印刷。第四節定位裝置

要保證所印圖文位置準確,保證張與張,色與色及正、反面之間套印準確,必須使每一張紙相對於印版有固定的位置,這就要求印刷機上必須有相應的紙張定位裝置。這種定位裝置稱為規矩部件。紙張定位方向:紙張的前進方向;垂直於紙張前進的方向。(六點定位原理,輸紙板已定三點)前規:用來控制紙張前後方向的位置;(2個)側規:用來控制紙張左右方向的位置。(1個)紙張定位方法分為:停頓式和運動式兩種形式。停頓式定位

1紙張送到前規處,先停靠前規縱向定位;

2橫向移動靠向側規橫向定位;

3由遞紙機構將其加速傳遞給印刷裝置。結構簡單易於實現。紙張經減速、停頓、加速兩次變化,影響機器效率。運動中定位1

紙張前口定位靠速度差將其頂靠在傳紙滾筒或壓印滾筒的規矩上;2

側向定位可在輸送過程中在側向分力或分速度的作用下逐漸靠向側規定位面。對定位機構的基本要求:定位精度:一般控制在0.05~0.1mm之間。前規定位線要平行於壓印滾筒母線,側規矩板定位面與之垂直。即要保證充分的和必要的定位時間,又要安排好與輸紙、遞紙機構的交接配合關係。對紙張適應性好,在定位過程中不損傷紙張。一、前規(前擋規)1作用、要求、組成2分類1作用、要求、組成:作用:主要是使紙張前緣得到良好的定位。紙張前緣接觸的定位面,即擋紙板,這是主要定位面。為使紙張在定位時不會飄起,要有一個平面控制紙張高度方向的位置,這個平面就是擋紙舌。

要求:

1)能定位(前後、高低)2)能讓紙(有運動)3)可調4)當出現雙張、空張等故障時,不能讓紙。

組成:

擋紙板——前後定位擋紙舌——高低定位2、分類:

2)按擋紙舌在讓紙時擺動方向分

上擺式下擺式

故前規可分為:組合上擺式組合下擺式雙聯上擺式雙聯下擺式1)按擋紙板和擋紙舌是否為一體

組合式:板、舌一體

雙聯式:板、舌分開運動:1大面—r—2—4—5—6—7—8、9—10、11、14、12—17下擺(靠山22頂住8,除2外都不動,2壓5)1小面—r—2—4—7—8、9—10、11、14、12—17上擺離壓後23逆轉,擋住10,使12不能運動,9壓14組合上擺式動畫演示

前後調節:松19—擰18

整體高低:擰11

單個高低:松16空張控制:若為空張、晚到時,電牙接通,電磁鐵動作,使滾筒離壓。調節:特點:1受力小、擺動小,壓力角小。

2必須紙尾走完才能對下一張定位,只能用於小幅面。(對開以下)

3便於觀察和調節。

用於J2201J2203J2108J2203AJ2108AJS2102印刷機組合下擺式J2109組合下擺式運動:1-3-4-5-6(Of)翻轉:2-7-8J2204下擺式緩衝定位型定位板擋紙舌6—與凸輪力封閉14—靠山螺釘

5—調節使前規在定位時,凸輪與輥子間有間隙。1運動:1—2—3—4—5—7—8—15—13

(定位時,14起作用,小面與輥子接觸)2調整:整排前後:擰16—轉偏心套10—9—13

單獨前後:擰11

單獨高低:擰123特點:受力大、擺動大、壓力角大、只要紙頭過就可返回定位面,適用於大副面,可提前定位,延長定位時間。調節不方便。用於LP1101、報紙LB、書刊LS小面定位大面讓紙7—靠山小面時1、2間有一定間隙。5—調節12與輸紙臺間隙3—拉簧提高前規定位精度的其他措施:

1紙張減速

2吸氣定位以上四種前規比較:組合式比雙聯式結構簡單,組合式應用較廣。

二、側規1作用、要求、組成

作用:實現紙張的橫向定位。要求:1)有傳動件,使紙張側向運動;

2)有定位件,保證定位;

3)拉力、位置都可調;

4)保證正、反面套准,應備兩個。組成:傳動件、定位件2分類:1)推規2)拉規扇形板間歇傳動式滾輪連續傳動式拉紙鐵條式結構簡單;適用於小幅面紙張、硬質紙張3、扇形板間歇傳動式拉規:拉紙:凸輪1—滾子2—扇形板22

回程靠彈簧25壓輪: 凸輪7—滾子6—擺杆20(19-14)—壓輪23

壓力靠彈簧13運動:調節:1移動擋紙板位置(軸向):鬆開鎖緊螺母102微調拉紙位置(擋紙板21):9、12配合調節3壓輪壓力(拉紙力):調11,較大調節可更換彈簧134扇形板的高低位置:轉擺動軸3(偏心)5壓紙舌的高低位置:調17改變舌與臺面的間隙6拉紙時間長短:轉6的偏心(調6、7間的間隙)7扇形板擺動先後:調25,改變1、2的相位8搬動小手輪15可使側規不工作。①壓紙滾早下晚抬:延長拉紙時間,增大拉紙距離;②壓紙滾晚下早抬:縮短拉紙時間和距離;③壓紙滾早下早抬:縮短了前規穩紙時間、側拉規拉紙時間長短不變,拉紙距離不變;④壓紙滾晚下晚抬:延長前規穩紙時間,側拉規拉紙時間長短不變,拉紙距離不變。扇形板式側規的調節:

優缺點:1)拉紙速度由凸輪控制,紙張接近側規矩板速度變慢,衝擊力小,有利於定位;2)扇形板作往復擺動,需要克服較大的慣性,產生振動。3)調節方便。4、滾輪連續傳動式拉規:

運動:

1拉紙:動力軸—14—15—16—輥輪1連續旋轉

2壓輥擺動:動力軸—9—10—擺杆—壓紙輪23擋紙板、舌:擺杆拉紙時間長短、拉紙距離大小的調節:11、13偏心拉紙時間早晚的調節:轉凸輪9,調整相位拉紙力的調節:調7或更換彈簧壓紙舌擋板高低和側規矩定位擋板與前規垂直度的調節:5、4、3側規工作位置的調節:松鎖緊螺母,擰6,微調擰8鎖住側規不工作:12

調節機構:1拉紙速度恒定,定位時有衝擊。

2運動為連續旋轉,機件振動小。

優缺點:5

鐵條式拉規(J2109):II軸(驅動軸):凸輪1

滾子

擺杆(IV定心)

大擺杆

II軸往復擺動II

小擺臂19

滾子2

壓簧11伸展

定位板4、壓紙輪3定位、壓紙導紙板22(側規座)

軸II、III上鐵條式拉規(2)擺杆16繞O點旋轉壓紙輪1

擺杆16壓紙舌2、擋紙板13

擺杆15擺杆16與擺杆15

鉸接壓紙舌2、擋紙板13的動作應先於壓紙輪1鐵條式拉規調節鐵條式拉規(2)運動:鐵條23拉動:凸輪控制(見84頁)壓輪1上下:凸輪22(小面)—擺杆21右擺—擺杆16逆擺—套筒13

—壓紙輪1

擋紙板3、舌2:凸輪22(小面)—擺杆21右擺—擺杆16逆擺—擺杆15逆擺—座架6

—擋紙舌2,擋紙板3定位調節:限位螺釘19:使凸輪22與滾子有間隙壓紙輪壓力調節:11壓紙輪與定位板時間差:8通過6高度來調節擋紙板3高度微調;7機構簡圖

小結:前規側規組合上擺式(J2108)調節:前後、高低扇形板間歇式(J2201)調節:前後、高低、拉紙時間、拉紙距離

凸版印刷機第一節平壓平型印刷機一、活動鉸鏈式:

版臺、壓印板同時運動,結構複雜,印刷品質不高。二、壓印板擺動式:版臺固定、壓印板擺動;印版上下接觸時間不等,油墨轉移量不同,影響印刷品質。三、平行壓印式版臺固定、壓印板平行移動壓向印版。壓印接觸時間相等,壓印力均勻,壓印機構剛性好,壓力結實,印刷品質好。給墨裝置可分為:圓盤給墨法;墨輥給墨法;二次勻墨法。第二節圓壓平型印刷機轉停式一回轉二回轉反復轉動式轉停式印刷機P:版臺,作往復平移運動;I:壓印滾筒版臺印刷行程,壓印滾筒旋轉,紙張與印版接觸加壓完成印刷;版臺返回行程中,壓印滾筒停止旋轉,此時進行收紙、續紙和著墨,然後再重複印刷行程。

類型:平臺式印刷機和高臺式印刷機兩種。平臺式印刷機高臺式印刷機1、版臺往復運動曲柄連杆機構2、壓印滾筒的旋轉與停止機構作用:使壓印滾筒在印刷時隨版臺轉動,返回時停止轉動。3、給紙裝置作用:使紙張定位,並將紙張傳送給壓印滾筒。4、給墨裝置一般由墨鬥、傳墨裝置、勻墨裝置和著墨輥組成。墨輥式勻墨裝置:5、收紙裝置翻紙拍式輸紙裝置:第三節輪轉型印刷機(圓壓圓型)一、平板紙(單張紙)輪轉印刷機二、捲筒紙輪轉印刷機一、平板紙(單張紙)輪轉印刷機一般滾筒轉一周,完成一張印品。印刷速度不高,約5000-8000張/時。但套印準確,適合於印刷品質較高的印刷品。二、捲筒紙輪轉印刷機一般滾筒轉一周,完成2~4張印品。印刷速度高,生產率極高。報版輪轉印刷機:高速、低價,品質較低。書版輪轉印刷機:品質較高,印速略低一些。捲筒紙輪轉機印刷品幅面的大小是由印版滾筒的周長來決定的。小結:凸印機的分類凸印機輸墨裝置的類型

印刷裝置一、概述二、滾筒離合壓及壓力調節三、滾筒結構

2)離合壓機構

3)調節機構

一、概述:

1印刷部件的組成:

作用:轉印圖文的關鍵部件,結構性能直接影響印刷品質。

組成:1)壓印件:凸印、凹印印版、壓印平印印版、膠皮、壓印

對於平壓平:印版、壓印均為平的;對於圓壓平:印版是平的,壓印是圓的;對於圓壓圓:印版、壓印均為圓的。2滾筒的排列及空檔角

1)排列:

排列角:沿膠皮滾筒旋轉方向從OpOb到OiOb之間的夾角稱排列角。夾角<180時稱正排列;夾角>180稱反排列。我國一般為正,海德堡機型為反。

空檔角:滾筒上非工作面所夾之角

=(D-L)/D*360

2).

滾筒的排列形式根據印版、壓印和橡皮的組合形式,膠印機有兩滾筒、三滾筒和多滾筒之分。印版、襯墊的更換與調整滾筒離合水墨裝置的使用與維修占地面積受力均勻性工作穩定性等考慮因素(l)三滾筒等徑型:目前多採用直角排列或近似直角排列的<字型排列,而垂直排列和水準排列基本上已不再採用。(2)四滾筒雙面印刷型:(3)單面雙色印刷型:3.對印刷部件的要求:

1)各滾筒表面的線速度一致;

2)有一定的壓力,不印刷時壓力撤銷;

3)壓力可調以適應不同的紙張,不同的印品。二、滾筒離合壓及壓力調節

定義:印刷部件在工作過程中,必須有兩個工作狀態——合壓和離壓。當紙張進入滾筒時,滾筒應能相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