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_第1页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_第2页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_第3页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_第4页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学高效精准备考

快速提升作文档次

新课标I卷近几年作文题特点:1.审题难度降低。2.命题关注真实生活情境,写作回归真实。3.思辨性进一步加强。4.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挥高考育人选才的导向作用。提纲一.洞悉命题者思维,精准审题深刻立意二.层进式结构——展逻辑之美三.建构逻辑思维,让议论走向深入四.积累诗词名句,增厚文章的底蕴高考作文阅卷的评分原则:

用立意来定作文的档次,着重看立意的深度以及立意与材料的贴合度。

探究根源:为什么学生审题会出现偏差?①表层原因是忽略了材料的整体性、概念不清、过度联想等。②深层原因是受“前概念”和“套板反应”影响

应对措施:如何克服“前概念”的消极影响呢?①在意识层面,应强化以作文题为原点的意识,就题论题,因问而答。②在措施层面,应根据作文题的逻辑关系,画出关键词,而不是“想出”关键词一.洞悉命题者思维,精准审题深刻立意1.全面分析材料,不遗漏重要点,防止抓一鳞而弃全鱼。2.高度重视写作提示和要求。3.抓准关键词句,有的放矢,才能不偏题离题4.学会由果溯因,增加立意深度5.抽象概括属概念,提升立意高度如何精准审题、深刻立意?(2019年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

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①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②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③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1.全面分析材料,不遗漏重要点1.正面肯定劳动价值观念: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要传承下去。2.批判社会上存在的负面劳动观念: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不尊重劳动。3.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要具体阐释怎么做)专家解读材料: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①大家好!在开始我的演讲前,请大家问自己一个问题:今天,我劳动了吗?当我们已经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时,不难发现,“劳动”一词,似乎被我们遗忘太久。在追逐中国美的路上,少不了劳动;在找寻中国梦的途中,离不开劳动。所以我们应该重拾劳动,筑梦未来。

②若我们乘坐时光机器回到古代,也许会惊异于烈日炎炎下的“汗滴禾下土”,也许会惊呼于黎明即起时“洒扫庭除”,也许会感伤于漫漫长途中的“丁壮在南冈”。热爱劳动的传统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又岂能在我辈手中丢失黯然?

③或许有人说劳动会浪费时间,或许有人说劳动可以花钱找人代替……凡此种种,在我看来,皆是狭隘之见。劳动与学习并不相悖,相应的,劳动还会促进我们的学习。我们的学习压力固然很大,但适当的、经常性的劳动却可以帮我们减负。在劳动的同时,我们不仅强健了体魄,陶冶了情操,增长了见识,还愉悦了心情。这种“四赢”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④的确,在我们提倡“劳动最光荣”的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了劳动又苦又累。但是,请不要忘记古人之训“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劳动的人,都是担得起大任之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加需要用劳动撑起自己的梦想。

重拾劳动,筑梦未来

⑤空想者们寄希望于人工智能,希望AI可以帮助自己劳动,那岂不是甘愿输给冰冷的机器?麻木者们不但碌碌终日,还一味践踏他人的劳动成果。这不仅背弃了传统文化,更践踏了自己的尊严。所幸这只是极端个例。但是,中国梦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梦,谁都不应该与之背道而驰,谁都应该有热爱劳动之心。

⑥梁启超先生说,少年强则国强。伟大中国的复兴决定于我们叱咤风云的一代青年。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青年梦,青年梦的实现离不开劳动。在此我呼吁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请大家从自己的屋门开始,再到整个家,再到社会,最后国家。将劳动的目标逐步放大,增强自己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心理认同感。也许只是五分钟的扫地,也许只是十分钟的清理小广告,也许只是一小时的志愿服务,请你相信这一切付出都是也必将是值得的。它们会化作繁星照亮你的筑梦之路。

⑦重拾劳动,这不仅是时代召唤,也是萌向的指引。让我们携起手来,重拾劳动,筑梦未来,许我中国梦以万丈光芒。

⑧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专家点评:①中心突出,观点鲜明,始终围绕“重拾劳动,筑梦未来”展开;②赞扬与批评兼顾,体现了辩证思维;③结合材料很密切;④体现演讲稿特点,语言具有鼓动性,能引起听众共鸣;⑤建议具体,没有空喊口号专家打分:58分主体部分:

①劳动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②劳动是我们的精神支柱,能使人充满生机;

③劳动是我们人生中最美的时刻;

④劳动是我们个人价值观的体现,是青年绽放的舞台专家点评:①只论述说了一个方面,没有对负面的劳动观念及怎么做进行点评;②四个分论点平面罗列,没有逻辑顺序,没有层次感。③全是大话、空话、套话、正确的废话④属四类作文37—30,最后专家给分33分。

劳动是我们价值观的体现[注]描红:用毛笔蘸墨在红模子上描着写字。

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高度重视写作提示和要求例:(2023年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3.抓准关键词句,有的放矢,才能不偏题离题例:(2023年四省联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现代文阅读1《这里是中国》告诉我们,大碰撞的“洪荒之力”使得我国地貌景观极富变化,我们的家园多姿多彩。祖国之美,在名山胜迹、澎湃江河,也在我们身边的平凡原野、无名山水、寻常巷陌。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搬用现代文阅读的材料,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4.学会由果溯因,增加立意深度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居里夫人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0.1克镭;有的科学家从一块极小的陨石中努力寻找外太空的信息。

以上材料对我们认识这个世界很有启发意义,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谈谈你的思考和感悟。5.抽象概括属概念,提升立意高度

种概念

属概念

a1居里夫人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0.1克镭A1—用“披沙拣金”的方法获得对世界的认知a2有的科学家从一块极小的陨石中努力寻找外太空的信息。A2—用“探微知著”的方法认识世界a3、a4、a5……anA—认识世界的方法提纲

1.议论文主体层进式结构

2.设置清晰的结构路标,标注思维走向①是什么——主要回答性质和类别方面的问题。②为什么——主要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③怎么样——主要回答方法和途径方面的问题。④会怎样——主要回答结果和效能方面的问题。二.层进式结构:扬逻辑之美

1.议论文主体——层进式结构:①释概念(是什么)②挖根源(为什么)③析危害(阐意义)④指方法(怎么做)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对细小的声音,要侧耳倾听;对巨大的声音,要保持质疑。”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请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章不少于800字。

生命的大树因细小的枝杈而繁茂,文化的长河因细小的支流而丰盈,人类的文明因那些闪烁着真知灼见的细小声音而璀璨。所以我们要侧耳倾听那细小的声音。(提观点)无论是课堂上与众不同的见解,还是先知先觉者清醒的呐喊,抑或是底层民众卑微的诉求,生活中太多细小的声音总是被我们置若罔闻。(是什么、摆现象)为了保住头顶的乌纱帽,李文亮之流“早叫的公鸡”被某些官员冠以“妖言惑众”的罪名遭到训诫,三缄其口;某些党员干部由于缺少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和悲天悯人的情怀,明哲保身,尸位素餐,或装聋作哑,充耳不闻,置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而不顾。(挖根源)长此以往,党员干部日益脱离群众,社会矛盾日益被激化,不仅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稳定,更遑论早日实现“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宏伟愿景。(析危害)所以党员干部只有俯下身子认真倾听底层民众的声音,有效解决问题,才能构建和谐进步的社会。(指方法)教师下水示范(黄君柱):①主体部分,必须将每一段的分论点概括出来,置于段首。②论证过程中,要充分运用能够展示思维路径的关联词

打开联想之“窗”,多方拓展,运用“对于.....来说”“无论……还是……抑或是……”等路标,使说理更加全面、具普适性

审视拷问拨转反正,一分为二,运用“诚然……,然而(但是)……”路标,使论证更严密,说理更显逻辑性,更具说服力。

因果联系追问,层层深入,运用“何尝不是这样呢”路标,使说理更深刻;

辨清易混概念,分析诠释,运用“不是……而是……”路标,否定什么,肯定什么,一目了然,使概念更加清楚,认识更清晰

转换角度思考,先驳后立,运用“也许会有人说……可是(然而)”“假如……”路标,使说理更全面。2.设置清晰的结构路标,标注思维走向提纲:1.因果式思维,防止思维简单化2.辩证式思维,防止思维片面化3.纵深式思维,防止思维表面化4.假设式思维,防止思维平庸化三.建构逻辑思维,使论证走向深入例(2024烟台一模)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一个常年居住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的老太太,对来自上海的青年说:“上海好是好啊,就是太偏僻了。”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1.因果式思维,防止思维简单化①老太太为什么会认为上海偏僻?

是因为她把新疆阿勒泰地区作为中心,并以此为参照体系衡量世界。众所周知,在绝大多数人的心目中,上海才是中心,是视野和认知的局限以及情感认同使得老人产生这样的观点。(突破主观局限,客观看待世界)②这个参照体系准不准?不准。为什么不准?

她眼里只有新疆,而没有整个中国的地理版图,缺乏整体思维。(局部与整体)③她为什么缺乏广阔的视野?

常年居住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始终没有走出新疆。所以应该走出去看一看,拓宽视野,才能增大格局。(知与行)立意:由果溯因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例:(2023年北京市丰台区一模)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有一种力量伴随我们一路同行。这种力量,就是相信。因为相信,我们会全力以赴;因为相信,你我会看到更多光明。但也有人指出,我们是相信者,也理应成为所信的实现者。

对“我们是相信者,也理应成为所信的实现者”你有何看法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2.辩证式思维,防止思维片面化1.什么是相信?

相信是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的一种积极的正确的认知,是伴随我们终身的一种精神引领。相信自己是一种信念,相信他人、相信世界是一种信仰2.为什么要相信?(学会运用逆向思维来提升提升立意高度)

是因为现在有些人不相信了。颓废享乐之风盛行,“丧文化大行其道”,“佛系”“躺平”在青年人心中蔓草丛生。

为什么不相信了?—是因为看到黑暗困难,对未来失去了信心,信念缺失、信仰动摇坍塌。3.信念缺失、信仰坍塌会带来哪些危害?

不自信,会导致信念缺失、信仰坍塌。对民族文化不认同,自我否定,崇洋媚外。首先从正面论述:我们要相信。①怀疑,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相反,怀疑的开端正标志着智慧的起始

怀疑的确是获得真知的先导。怀疑会促进事情向好的方向改变,怀疑也是一种推动事物前进的力量。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无所用心的人从不怀疑,这种人也不会有信仰。怀疑体现了以自由为灵魂的信仰。②一味相信不怀疑,就是愚昧、盲从、昏聩;怀疑是清醒、理性、睿智。③怎样做到正确的怀疑?“怀疑,绝不是毫无事实根据一厢情愿的猜测,也不是遇见困难就打退堂鼓的妄自菲薄,更不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浅狭。运用辩证思维:我们要不要怀疑?一味得相信会导致什么?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