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导向信息系统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1页
福建省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导向信息系统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2页
福建省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导向信息系统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3页
福建省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导向信息系统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4页
福建省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导向信息系统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XXXXXX

XXXXXXXXX

备案号:XXXXXXXDBXX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XX/XXXXX—XXXX

福建省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导向信息系统

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passengerorientedinformationsystemofurbanrailtransit

inFujian

(征求意见稿)

(本稿完成日期:20180314)

DBXX/XXXXX—XXXX

前言

根据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办公室文件《关于印发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2018年第一批科

学技术项目计划的通知》(闽建办科〔2018〕2号)文件要求,由福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规程编制组,

在福州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一期)运营过程中不断优化乘客导向信息系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

吸取国内其它城市建设和运营在客运服务标志管理方面的经验,参考相关国家标准,并充分征求行业专

家意见为基础制定标准。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份的结构和编写》制定,附录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福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归口。

本标准主编单位:福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南利装饰集团股份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福州市地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池星云、沈涛、钱迎九、林颖凡、王明、刘林、郑国斌、刘墨云、徐志华、翁

国斌、孙岚、胡祥耀、张群蓉

本标准主要审查专家:

II

DBXX/XXXXX—XXXX

福建省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导向信息系统技术规程

1总则

为促进福建省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导向信息系统的统一和规范,为乘客提供完善的出行引导,特制定

本标准。

本标准规范了福建省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导向信息系统的型式、图符、文字、颜色、等版面元素设计

原则,与布点规划设置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福建省内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及周边的客运服务标志设计。

福建省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导向信息系统除应遵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及福建省相关标准规

定。

2术语和定义

GB5655、GB/T15565.1、GB/T15565.2、GB/T18574中确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导向信息元素GuidanceinformationElement

导向要素中传递特定信息的基本单元,通常包括图形符号、文字和颜色等。

2.2位置标志Locationsign

由图形符号和(或)文字构成,标明服务功能或设施所在位置的标志。

2.3导向标志DirectionSign

由图形符号和(或)文字与方向符号构成的指示通往预期目的地行进方向的标志。

2.4综合信息标志GeneralInformationSign

显示某一场所或区域内服务功能、公共设施或自然地理信息、标志性建筑等位置分布及其相互关系

的略图。通常包括街区图、车站空间立体图等。

2.5安全警示标识SafetyWarningSign

禁止或提醒乘客避免或注意相应行为或事物的标识。

2.6无障碍标志AccesssibilitySign

由专为轮椅利用者(老年人、肢体残疾人、伤病人等)、视觉障碍者使用的图形符号、文字(包括

盲文)和有关设备设施等构成,用于提供导向、位置、综合信息服务的标志。

2.7进站流线IncomingLine

乘客由站外进入列车的流线。

2.8出站流线OutgoingLine

1

DBXX/XXXXX—XXXX

乘客由列车到达站外的流线。

2.9换乘流线TransferLine

乘客在站内下车后选线乘车的行进流线。

3设计要求

3.1基本原则

3.1.1标志设计的基本原则应符合GB/T18574—2008第4.1章的要求。

3.1.2需照明的标志应有相应的照明及电路设计,兼做消防疏散的导向系统宜采用一级负荷。

3.1.3标志设计风格应与装修协调,设置位置不应相互遮挡。

3.1.4标志导向系统不应与PIS系统设备相互遮挡。

3.1.5公共视频采集系统优先于导向系统,不应相互遮挡。

3.1.6导向系统优先于广告系统,不应混设。

3.2基本设计元素

3.2.1图形符号

城市轨道交通导向系统所涉及的国标图形符号应符合GB/T10001.1、GB/T10001.9、GB/T16900、

GB/T16903.1、GB/T20501.1、GB2894的有关规定。非国标图形符号应符合《附录A》。

设计导向要素时,应优先使用图形符号传递信息。只能对标准图形符号进行等比例放大或缩小,并

宜通过边线或衬底色形成明确的符号区分。

3.2.2方向符号

在导向要素中,方向符号仅应表示人员行进的方向,结合其他文字及图符共同使用,向乘客提供指

引的信息。方向符号的应用应符合《附录A》。

3.2.3文字

3.2.3.1应符合GB/T20501.2、GB/T20501.3的相关规定。

3.2.3.2导向要素中使用文字,表述应简洁、明确。

3.2.3.3使用文字时,中文应使用简体汉字;英文单词中除介词、连词外其他单词的首字母宜大写,

也可所有字母均大写。

3.2.3.4文字的字体应容易识别并能在观察距离处清晰分辨。中文宜使用等线字体(如:黑体);

英文和数字宜选用无衬线字体(如:Arial字体),字体的粗细宜为常规字体,可合理加粗。

中文字体1:黑体乘车售票

英文字体:ArialABCDEFGHIJKLMN

abcdefghijklmn

2

DBXX/XXXXX—XXXX

数字字体:Arial1234567890

3.2.4颜色

3.2.4.1城市轨道交通禁止、安全警告、消防安全标志的颜色应符合GB2893的有关规定。

3.2.4.2线路颜色必须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色为准。

3.2.4.3标志的底色宜采用深灰色(色号为Pantone425C)或深蓝色(色号为Pantone289C);

用于车站位置标志、悬挂式标志和安全须知、票务须知、公告栏标志的底色;附着式标志底色宜采用白

色;景点标志底色宜采用棕色;信息主体的图案、文字及数字宜采用白色(色号为PantoneWhite)。

3.2.4.4标志中指引乘客进站的乘车与出站图符,可采用底色衬托形成符号区分,进站图符底色宜

采用线路色;出站图符的底色应采用绿色(色号为Pantone355C)。

3.3系统组成及分类

3.3.1导向标志系统的构成

地铁线网导向标志系统由各条线的导向标志系统组成,各条线的导向标志系统由各个车站标志系统

组成;各站标志系统从范围上由站外导向标志系统和站内导向标志系统构成;站内导向标志系统为车站

公共区导向标志系统。

3.3.2导向标志系统的分类

——按信息功能分类:可分为导向标志、位置标志、综合信息标志、安全标志、

无障碍标志。

——按设置方式分类:应符合GB/T15566.1—2007第6.1条的规定。分为附着式、悬挂式、摆放式、

柱式、台式、框架式、地面式,共7种类型。

——按照明形式分类:可分为外部照明和内部照明,GB/T18574—2008中4.5条的规定。

3.4版面设计原则

3.4.1版面设计原则应符合GB/T18574—2008中4.3条的规定。

3.4.2标志版面信息内容宜包括箭头、图形符号、文字信息或其组合,参见图1所示

图1标志版面比例关系

3.5标志的载体

3.5.1标志牌载体原则应符合GB/T18574—2008中4.3条的规定。

3.5.2标志牌体应结合车站装修风格与材质规格进行统一与标准化导向牌体。如:吊挂牌体标准模

块化规格,通常以一个信息元素(箭头或图标)占用300*300mm为一个单元模块,牌体根据实际展示

的信息量,按单元模块选取不同规格,牌体最长不宜超过3000mm。参见表1:

3

DBXX/XXXXX—XXXX

表1不同模块化规格吊挂导向示例

尺寸300*300mm(单个模块)600*300mm(2个模块)900*300mm(3个模块)

图例

尺寸1200*300mm(4个模块)1500*300mm(5个模块)1800*300mm(6个模块)

图例

3.5.3吊挂式导向安装时,一般牌体下边缘距离地高度不宜低于2.5米,特殊环境下距离地面不宜

低于2.3米。

3.5.4贴附与嵌墙式箱体导向安装时,宜与墙面装修材质相结合并预留孔洞,应与墙面材质安装整

齐,牌体距离地面不宜低于600mm.

3.6信息设计原则

3.6.1基本要求

——标志的信息内容应根据乘客的行为模式、路线、区域和乘客需求分级给出,防止信息的不

足或过量。

——各导向标志之间的信息内容应具有连续性,导向标志应与位置标志形成“导向-位置”系统。

——根据需要将不同的标志组合时,应通过信息要素的排序或不同尺寸区分信息内容的主次。

——标志的信息内容应采用中英文双语表达,标志信息的英文译法应符合GB/T30240。

——标志中优先使用图形符号。

3.6.2线名、站名的命名

——线名、站名按照各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行政管理部门批复的有关文件执行。

3.6.3出入口编号的命名

3.6.3.1出入口编号宜采用字母加数字的表达方式:

3.6.3.2当同一方向上只有一个出口时,则宜采用单个的字母进行编号;当同一方向上存在两个或

两个以上的出口时,则宜采用字母与数字的组合进行编号;

3.6.3.3字母编号原则:车站出口中的字母编号,以连接站厅层的通道,按车站实际地理位置的东

北角方向为准,宜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宜按字母顺序进行编号;连接物业区的通道同样按此进行编号

或预留。

3.6.3.4数字编号原则:同一方向上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出口时,首先按字母编号原则确定出口的

字母编号,再按照出口离站厅的距离,由近及远的原则进行数字的编号。最近的编为1号,次近的

为2号,完成组合编号。如对于A方向上的所有出口,A1出口离站厅最近,A2出口次近,以此类

推;当多个出入口与站厅的距离相等时,则按顺时针方向编号,如A1与A2距站厅远近相同,在出

站方向上,A2在A1的右侧;

3.6.3.5出入口编号也可结合建筑出入口编号原则进行确定。

4

DBXX/XXXXX—XXXX

3.6.4信息的分级

——在进出站流线上,应采用分级呈现信息的原则,可将信息由粗到细逐级体现。

3.6.5信息采集原则

——主要文字信息的采用其逻辑关系是出入口半径不小于300米范围内与出入口相邻的主次干道

——行政机构(省—市—区级主要行政机构[不含银行:属商业开发考虑])——医疗设施(公立二甲及

二甲以上)——旅游景点(历史、文化、博物馆、公园旅游景点)——公益、公共设施(邮局、体育场

馆、大型会展、火车站、长途客运汽车站)——学校——地标性建筑(以商业考虑为主)。

——关于地标性建筑、小型商业设施(包括五星级以下酒店、小型餐饮、娱乐场所等)信息建议由

地铁公司统一策划安排决定放置内容及数量。

3.6.6信息应用

——吊挂式导向的出口信息量不宜超过2个;主要体现出入口相邻的主次干道为主。

——贴附式导向的出口信息量不宜超过15个。主要体现出入口半径不小于300米范围内采集信息。

——车站周边信息图导向出口信息量以车站周边实际信息为准,具体信息以地铁公司最终确认后

使用。

3.7标志规划设置原则

3.7.1醒目原则

标志应设置在容易看见的位置,符合视距、视野及亮度要求,起到主动提供信息的功能。

3.7.2便利原则

标志应科学合理化设置,能为使用者提供在此位置最需要的信息,考虑识别信息产生的时间和地点

同步,连续体现当前位置所需信息,层级清晰,连惯性好、信息指示明确。

3.7.3安全原则

标志的布置应满足自身安全需要,不易损坏、移位、或易向;设置的位置和高度不应对人构成潜在

威胁,周围有某种不安全因素而需要提醒时,应设置与安全相关的标志。

3.7.4人机工程学原则

标志位置高度及尺寸应依照人机工程学原理并结合实际空间确定。

3.7.5适量原则

用适量的标志将必要的信息传达出来,避免滥设漏设、避免缺失引起功能性不足和标志过多造成信

息内容重复,单体标志上的信息量,只呈现当下最需要信息。

3.7.6协调原则

3.7.6.1与环境空间协调

标志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同一场所的标志之间应保持高度的统一性,其中包括高度,体量的大小,

造型的形态,材质及颜色的统一要求。

5

DBXX/XXXXX—XXXX

3.7.6.2与广告灯箱等其它设备、设施协调

标志系统与商业广告和服务设施的关系应避免视线阻挡;服务设施的位置标志与设施本身所处的

位置一致,避免与商业广告的位置重合。

3.7.6.3标志设置应主动地提供其所需信息

地铁导向标志系统的设置应符合大多数乘客交通行为的特征规律,并满足乘车、出站、换乘等各

个阶段的信息需求,且应与站内空间环境紧密配合,确保标志有足够的设置空间。

3.8导向标志的大小及位置设定原则

3.8.1信息大小设定

3.8.1.1导向标志信息版面大小尺寸应符合GB/T18574—2008第4.3.11条的规定。

3.8.1.2导向标志大小的设定应考虑下述因素:

a)标志信息中图形与中英文字体大小的确定需考虑阅读习惯、照明条件、视距要求等因素;

b)标志外观大小需考虑标志图形尺寸和中英文尺寸比例关系,标志需承载的信息量、周围空间

环境以及人的视觉习惯等因素。

3.8.2位置设定

3.8.2.1导向标志设置

标志应设在乘客正常视野范围,参考视野范围约为70°(上约30°,下约40);便于乘客选择目

标方向的地点,并按通向目标的最佳路线布置。如果目标较远,应适当间隔重复设置,在分岔口、人流

的交叉点、分流点以及人流的转向处,必须连续设置相应的导向标志,各类标志之间信息应准确衔接,

构成完整的乘客行为流线引导。

3.8.2.2位置标志设置

标志宜设置在所要说明的设施的上方或侧面;如:在售票机处、闸机口、出口等乘客流线的必须停

顿处,如:卫生间、警务室等设施处,须设置相应的位置标志。

3.8.2.3安全标志设置

安全标志应设置在所要说明(禁止、警告、指令、提示)的设备处或场所附近醒目位置,应符合

GB/T18574—2008第5条的规定。

3.8.2.4综合信息标志设置

综合信息标志应平行客流方向设置,且在距此标志一定范围内,不应设置广告。

3.8.3标志的设置与安装

——标志的设置不得侵入相关限界,不得影响乘客正常通行和紧急疏散。

——标志应设置在醒目、不被其他物体遮挡的位置。

——标志不应与广告等其它图形、文字混设。

——重要的标志应设置在乘客通行区域各个空间转换点的中线位置,并与乘客流线垂直。

——标志的依托物应稳固。

6

DBXX/XXXXX—XXXX

4车站导向标志

4.1进站标志

4.1.1站外车站路引导向标志

4.1.1.1用于指示前往轨道交通车站出入口的方向。

4.1.1.2标志设置一般在车站出入口周围500米半径范围内的道路交叉口、人行道、商业设施、重

要建筑出口、重要单位及公共场所出口、汽车站、公交站、大型交通枢纽等人流聚集地,以单边间距

100米至150米的距离连续设置,转弯路口需增加设置,标志具体位置可根据实际道路条件做适当调

整,标志应安装牢固。

4.1.1.3标志版面信息应表达城市轨道交通位置标志和方向引导,宜体现企业徽标、线路名称、线

色、车站名称、换乘信息等,可增加标志当前设置位置距所指向车站出入口的大约步行距离信息,以

方便乘客使用。参见如图2、图3所示:

图2站外车站路引导向标志(标准站)示意图

图3站外车站路引导向标志(换乘站)示意图

7

DBXX/XXXXX—XXXX

4.1.2出入口地铁标志柱(地徽)

4.1.2.1用于体现确认轨道交通车站的出入口位车与地铁形象。

4.1.2.2应安装于各车站出入口10米范围内明显处,不得影响客流进出站;标志柱也可结合出入上

盖进行统一设计。

4.1.2.3标志版面应表达城市轨道交通位置标志、中英文站名信息、出入口名称、可结合表达线路

名称、运营时间、线路名称、线色、企业徽标、换乘信息;标志可采用双面或三面信息显示,便于不

同角度的乘客识别;标志信息应发光,以便于乘客夜间识别。参见图4所示。

图4出入口地铁标志柱示意图

4.1.3出入口门匾标识

4.1.3.1用于确认到达车站出入口通道信息。

4.1.3.2车站出入口上盖应设置在门楣上方,地面垂直电梯应设置在门厅或入口的正上方。

4.1.3.3版面应表达城市轨道交通位置标志、站名、线路名称、线色、出入口名称、换乘信息,可

结合表达企业徽标;标志信息应发光,以便于乘客夜间识别。参见图5、图6所示。

图5出入口门匾标识示意图

图6地面垂直电梯门匾示意图

8

DBXX/XXXXX—XXXX

4.1.4出入口名称标志

4.1.4.1用于向乘客提供车站名称和出入口编号名称等信息。

4.1.4.2设置于车站出入口近入口处的墙面上,可采用画框形式。宜采用贴附安装。

4.1.4.3版面应表达出口名称信息,宜与站名、线名、线色结合体现。对于换乘站需表达各条线的

线路名称信息,参见如图7所示。

图7出入口名称标志示意图

4.1.5车站运营服务时间标志

4.1.5.1用于向乘客提供轨道交通车站的运营服务时间信息。

4.1.5.2设置于车站出入口近入口处的墙面上,可采用画框形式;可与出入口名称标识并列。宜采

用贴附安装。

4.1.5.3版面应表达车站开关站时间、首末车时间、对于换乘站需表达各条线的首末车时间,参见

图8所示。

图8车站运营服务时间标志示意图

4.1.6车站运营公告标识

4.1.6.1用于提供车站运营服务相关公告信息等。

4.1.6.2一般设置于各通道内墙面明显处,可采用画框组合形式。采用贴附或嵌入式安装。

4.1.6.3版面内容以运营管理服务实际需求为准,进行制作相应的提示公告信息,参见图9所示。

图9车站公告标志示意图

9

DBXX/XXXXX—XXXX

4.1.7自动售票标识

4.1.7.1用于确认自动售票机的位置与指引自动售票机的方向。

4.1.7.2应设置于站厅自动售票机的上方,或前往自动售票机的方向位置,宜采用吊挂式方式安装。

4.1.7.3版面应表达自动售票机图符与中英文组合信息,结合实际引导方向增加箭头图符。参见图

10所示:

图10自动售票标志示意图

4.1.8票价图标识

4.1.8.1用于提供轨道交通乘车票务价格与票务须知等信息。

4.1.8.2版面宜表达轨道交通线网示意图与票务须知信息组合,也可采用阶梯表的形式表现。

4.1.8.3通常设置在自动售票机附近;可采用柱立式或嵌墙式安装。参见图11所示:

图11票价图示意图

4.1.9客服中心标识

4.1.9.1用于确认与指引客服中心的位置。

4.1.9.2设置于站厅客服中心上方或旁边,付费区和非付费区均可设置。

4.1.9.3版面应表达客服中心图符与中英文组合信息,结合实际引导方向增加箭头图符。参见图12

所示:

图12客服中心标识

4.1.10卫生间标识

10

DBXX/XXXXX—XXXX

4.1.10.1用于提供给乘客使用的卫生间的确认与指引位置。

4.1.10.2应设置于车站公共区卫生间通道入口,与指引方向流线位置。同时洗手间门上或门框需设

置科室牌识别男、女、无障碍卫生间,参见图14所示。

4.1.10.3版面应表达卫生间图符与无障碍卫生间图符,结合实际引导方向增加箭头图符。参见图13

所示:

图13洗手间位置标志示意图

图14洗手间门牌标志示意图

4.1.11乘车标识

4.1.11.1用于指引乘客进站前往站台乘车的方向。

4.1.11.2应设置于通道转角处,及从客服中心或售票服务设施到前往站台乘车路线上分岔或转角处。

4.1.11.3版面应表达乘车图符、中英文信息与箭头图符组合体现。参见图15所示:

图15乘车标识示意图

4.1.12闸机上方标识

4.1.12.1用于确认闸机运行方向是进闸或出闸状态。

4.1.12.2应设置在闸机上方,独立与检票机通道一一对应,采用LED动态显示屏可切换信息标志,信

息与闸机状态联动显示;也宜采用静态信息标志,一组闸机采用一块导向信息体现。

4.1.12.3动态信息版面为双面显示,每面可显示绿色箭头图符与红色禁止图符;宽闸机上方每面可显

示绿色无障碍图符与红色禁止图符,参见图16所示。静态信息版面为双面显示,一面为进站乘车图符

或出站图符,一面为禁止图符,参见图1所示。

图16动态闸机状态标识示意图

图17静态闸机状态标识示意图

11

DBXX/XXXXX—XXXX

4.1.13站厅楼梯、扶梯状态标志

4.1.13.1用于引导乘客选择正确的扶梯运行方向乘车,或选择楼梯。

4.1.13.2设置于站厅付费区内通往站台的楼梯、扶梯的上方,扶梯上方标志可采用动态标志,并与扶

梯运行方向联动。

4.1.13.3楼梯与扶梯状态标识分进站乘车方向标识与出站标识,版面应表达乘车图符与箭头图符组合,

或出站符图与箭头图符组合。扶梯状态标志可采用联动方式表达,参见图18、图19所示:

图18楼梯上方标识示意图

图19扶梯联动标识示意图(信息可切换,只显示一个)

4.1.14列车运行直线图标识

4.1.14.1用于站台层指示站台列车运行方向(含站台编号)与列车运行线路示意图。

4.1.14.2设置于站台两端及中部,对应下行扶梯、垂梯口前方区域。可采用柱立式、贴附式或嵌入式

安装。

4.1.14.3版面应表达站台编号及站点示意图,宜体现已过站、当前站、换乘站、将要行驶的站点信息,

信息表达宜采用不同颜色进行区分。参见图20、21所示

图20双柱站柱立式列车运行直线示意图

12

DBXX/XXXXX—XXXX

图21单柱站柱立式列车运行直线示意图

4.1.15列车运行方向标志

4.1.15.1用于站台层引导乘车选择不同方向的列车乘车或等候。

4.1.15.2设置在站厅下站台的楼梯、扶梯前方适宜位置,应组合设置。具体组合方式可结合空间条件

进行调整。

4.1.15.3版面应表达乘车图符、方向图符、列车运行开往终点站信息,宜采用线色与数字组合体现站

台编号。参见图22所示:

图22列车运行方向标志示意图

4.1.16屏蔽门盖板信息标识

4.1.16.1设置于屏蔽门盖板上,用于指示列车运行的方向和提供本线路列车运行信息。

4.1.16.2应设置在站台屏蔽门上方,成组循环设置,结合屏蔽门门盖板的规格进行设计。

4.1.16.3版面应体现列车运行方向、线路、线色信息,以及该方向上站点信息,并能清晰明了的表现

出列车行驶已过站点、当前站点、下一站点、终点站方向等信息,参见图23所示:

图23屏蔽门盖板信息标识示意图

4.2出站标志

4.2.1站名标志

4.2.1.1用于站台墙面或柱面上的站名确认标志。

4.2.1.2设置于站台柱子表面或墙面,可结合车站墙面柱面装修材料规格协调设置。

13

DBXX/XXXXX—XXXX

4.2.1.3站名应采用中英文组合,中文字体采用黑体,英文字体采用ArialBold字体,规格可结合安

装现场进行排列,如图24所示。

图24站名标志示意图

4.2.2线网示意图

4.2.2.1用于提供完整的规定地铁运营线路信息。

4.2.2.2设置于站台层两端与中间合理位置,位置不能影响乘客流线,可采用嵌墙式或柱立式形式。

4.2.2.3版面应体现已开通投入运营的线路及车站站点名称相对具体位置的地图信息.如图25所示.

图25线网示意图示意图

4.2.3站台出口导向标识

4.2.3.1用于指示通往站厅层的楼梯或自动扶梯。

4.2.3.2设置于站台层楼梯与扶梯两侧。

4.2.3.3版面应表达指引出站方向,并结合实际现场楼梯与扶梯,选择相应的图符应用,如图26所示.

图26出口导向标识示意图

4.2.4站台楼梯、扶梯状态标志

4.2.4.1用于引导乘客选择正确的扶梯运行方向出站,或选择楼梯。

14

DBXX/XXXXX—XXXX

4.2.4.2设置于站台层通往站厅的楼梯、扶梯的上方,扶梯上方标志可采用动态标志,并与扶梯运行

方向联动。

4.2.4.3楼梯与扶梯状态标识分进站乘车方向标识与出站标识,版面应表达乘车图符与箭头图符组合,

或出站符图与箭头图符组合。扶梯状态标志可采用联动方式表达。版面如图27、图28所示:

图27楼梯出口定位标识示意图

图28扶梯出口定位标识示意图(只切换显示一个信息)

4.2.5站厅出口导向标识

4.2.5.1用于指示车站出入口的方向和各出入口的地面信息。

4.2.5.2设置于站厅付费区,上行扶梯口附近,指引出入口周边信息及前往该口的方向。

4.2.5.3版面应表达出站图符、出口方向、出口名称,可与地面出口信息标识相结合设置,地面出口

信息主要体现道路名称或标志性建筑物等信息。参见图29所示。

图29出口导向标识示意图

4.2.6地面出口信息标识

4.2.6.1用于辅助出口指引标识,提供相应的出口周边主要街道(包括主干道和次干道)、标志性建

筑物、旅游景点、公园、学校、医院等信息。

4.2.6.2设置于对应的出口通道旁适宜位置,与辅助吊挂式出口导向标识相对应的位置。

4.2.6.3版面应体现出口信息、无障碍设施信息、出口名称,可根据实际需求增加箭头指引。参见如

图30所示。

15

DBXX/XXXXX—XXXX

图30出口信息标识示意图

4.2.7车站街区信息图

4.2.7.1用于提供轨道交通车站周边500米半径区域内与交通出行相关的重要信息,及车站内各服务

设施和出入口的相对位置。

4.2.7.2置于站厅付费区及两端非付费区灯箱内,一般与4.2.5和4.2.6配套使用。

4.2.7.3版面应表达车站按照地图上的位置正确标注主干道和次干道、标志性建筑物、旅游景点和公

园的名称,还应标注出租车上下站位置、公共交通线路、公交车站名等信息;信息地图可采用平面图或

立体图的表达方式。车站三维空间示意图需体现出入口位置、客服中心、楼扶梯、卫生间、垂直电梯等

信息,参见图31所示。

图31车站街区信息示意图

4.2.8通道口定位标识

4.2.8.1用于确认站厅层通道出口名称与位置。

4.2.8.2设置于车站站厅通道上方。

4.2.8.3版面应表达出站图符、出口名称、出口道路信息、通道内可供乘客使用的设施(卫生间、垂

直电梯等)信息,参见图32所示。

图32通道口定位标识示意图

16

DBXX/XXXXX—XXXX

4.3无障碍垂直电梯导向标志

4.3.1无障碍垂梯乘车导向标志

4.3.1.1指引乘客选择无障碍垂直电梯进站乘车与出站。

4.3.1.2设置于指引通往进站垂直电梯方向位置,或指引出站垂直电梯的方向位置。

4.3.1.3版面应表达乘车图符或出站图符、方向图符、无障碍图符、垂直电梯图符及中英文信息组合。

参见图33、34所示:

图33无障碍乘车导向标识示意图

图34无障碍出站导向标识

4.3.2无障碍垂梯定位标识

4.3.2.1用于确定进站与出站无障碍电梯所在位置。

4.3.2.2设置于进站垂直电梯门上方,或出站垂直电梯门上方。

4.3.2.3版面应表达乘车图符或出站图符、无障碍图符、垂直电梯图符及中英文信息组合。参见图35、

36所示:

图35无障碍乘车电梯定位标识示意图

图36无障碍出站电梯定位标识示意图

4.4换乘标志

4.4.1换乘导向标志

4.4.1.1用于换乘车站内,引导乘客选择正确的线路方向乘车与换乘。

17

DBXX/XXXXX—XXXX

4.4.1.2根据不同的换乘关系,合理设置在换乘流线上的交叉口等适宜位置,应在换乘流线上提前设

置引导标志。

4.4.1.3换乘导向标志版面应根据不同换乘流线,满足不同要求:

a)由当前车站换乘去不同线路时,版面应体现换乘信息、线路信息、乘车图符与指引方向。参见

图37所示

图37站厅层换乘引导标志示意图

b)换乘车站不同线路的乘车方向相同时,版面应表达乘车图符与指引方向、线路名称信息、乘车中

英文信息。参见图38所示

图38换乘车站乘车引导标志示意图

c)不同线路在同站台乘车时,站厅层引导标志版面应表达不同线路名称、线色、及列车运行方向信

息,可根据需求增加站台编号。如图39所示

图39换乘车站乘车引导标识示意图

d)不同线路在同站台换乘时,站台层引导标志版面应表现不同线路方向、站台编号及列车运行方向

信息,参见图40所示

图40换乘车站同台换乘引导标识示意图

18

DBXX/XXXXX—XXXX

4.4.2其它换乘引导标识

4.4.2.1一般车站与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相连接时,与社会交通产生换乘关系。

4.4.2.2设置于前往该交通工具的所在位置的流线上,距离超过25米时需连续设置。

4.4.2.3换乘其他交通工具引导标志的版面应表达相应交通工具图符与箭头方向,并配中英文注释,

参见图41所示

图41换乘国铁、公交、出租车、商业区等标志示意图

4.5安全提示标志

4.5.1安全标志分为禁止标志、警示标志、提示标志,图形符号、颜色及使用原则需符合GB2894、

GB13495的相关规定。

4.5.2禁止标识

4.5.2.1用于针对车站管理要求,禁止乘客相关行为要求的告示。

4.5.2.2一般设置地面出入口明显处。

4.5.2.3版面应采用标准图符,各相关要求行为图符可组合体现。参见图42、图43所示:

图42禁止标志示例

图43禁止标志多图示例

19

DBXX/XXXXX—XXXX

4.5.3警示标识

4.5.3.1用于车站范围内,警告乘客相关行为的告示。

4.5.3.2一般根据有可能存在管理风险或乘客伤害影响的位置,合理明了设置。

4.5.3.3版面应依据不同需求采用相应的图符,可配合中英文字注释。参见图44所示:

图44警示标志示意图

4.5.4提示标识

4.5.4.1根据车站运营管理需要,应采用文字与不同颜色组合,表达温馨提示功能;文字信息应简练,

易懂,准确的传递信息参见图45所示:

图45提示标志示意图

20

DBXX/XXXXX—XXXX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本规程专用图形符号

下列表中图形符号以本标准为准,其它均以相关国家标准为准。

序号专用图形符号含义说明

向前行进;

1从此处通过并向前行进;

从此处向上行进

2向左行进

3向右行进

向左上行进;

4向左前行进(仅在不可能与

“向左上行进”混淆时使用)

向右上行进;

5向右前行进(仅在不可能与

“向右上行进”混淆时使用)

6从此处向下行进向下的楼梯、扶梯处使用

7向左下行进

8向右下行进

9表示指引地铁出站

Exit

乘车

10表示乘坐地铁

ToTrain

禁止通行表示地铁站禁止进入的

11

Nothroughfare电扶梯口和闸机通道口。

21

DBXX/XXXXX—XXXX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标准站进站流线标志版面示意图

22

DBXX/XXXXX—XXXX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标准站出站流线标志版面示意图

23

DBXX/XXXXX—XXXX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换乘站流线标志版面示意图

换乘站流线标志设置示例按照车站类型,可以分为站台换乘、站厅与通道换乘示例。

D01:进站与换乘版面示意图(站厅与通道换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