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1课时 水循环与水量平衡_第1页
2024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1课时 水循环与水量平衡_第2页
2024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1课时 水循环与水量平衡_第3页
2024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1课时 水循环与水量平衡_第4页
2024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1课时 水循环与水量平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

DIYIIHEENZ1KANDII.1第四章地球上的水

a一

课标与教材新高考命题研究

1.运用示意图,说

明水循环的过程及

水循环与海—气

年份

其地理意义[必修陆地水海洋水

作用

一:3.1]

2.运用图表等资

料,说明海水性质

天津T2、3、18(3),天津T2、3、

和运动对人类活动江苏T30A,7

山东T9、10,海18(3),山东T9、

的影响[必修一:2020月浙江T8、9,

南T16,7月浙江10,海南T16,

3.2,3.3]上海T10

T23,上海T9上海T9

3.绘制示意图,解

释各类陆地水体之

重庆T12、13,

间的相互关系[选

福建T17,广

必一:4.1]重庆T9、16(1),

东T17⑴⑵,

4.运用世界洋流分上海T22,北京6月浙江

山东T17(l),

布图,说明世界洋2021T16(l),6月浙江T28(l),1月浙

6月浙江

流的分布规律,并T28(l),1月浙江江T22、26(1)

T27(3),上海

举例说明洋流对地T22、26(1)

T9,1月浙江

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T12

的影响[选必一:

北京T16⑴、北京T7,山

4.2]

18⑵,江苏东T13、14,

5.运用图表,分析湖北T12,上海

T13〜15,湖南广东T10、19,

海一气相互作用对2022T7,山东16(2),6

T14-16,山东6月浙江T3、

全球水热平衡的影月浙江T23

T18(3),辽宁4,1月浙江

响,解释厄尔尼诺、

T18(l)(2)T13,上海T8

拉尼娜现象对全球

近三年新高考卷中,河湖水、海洋水是高考的重要

气候和人类活动的

命题分考点。命题中多以区域河流、湖泊或等值线、景观

影响[选必一:4.3]

析分布与剖面图为素材,设问具有明显层层递进、推

理判断特点

第11讲水循环海一气相互作用

第1课时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梳理必备知识•夯基础

一、水循环

1.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类型字母主要环节

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地表径流、⑤下渗、⑥地

海陆间循环B

下径流

陆地内循环A①蒸发、③降水、⑦植物蒸腾

海上内循环C①蒸发、③降水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使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

I)胃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一/缓解地区数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2)大气圈|影响着全球的气候

(3)岩石圈: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4)生物圈:影响全球的生态。

二、水量平衡

1.水量平衡原理:在某段时期内,一个地区的储水变化量就是水量收入和支出的

差额。

2.全球水量平衡:从长期看,全球水的总量没有什么变化。

水汽

V=577'=>

降/蒸发\

水119725Q5欠458

径流47:\

V___________.

___:...........?一...、I

v/////////////////////^1工…

单位/I0()。朝

提升关键素能•重思维

关键素能一影响水循环环节的因素

【真题研析】

[例1](2022.6月浙江卷)下图为塔里木河下游某地部分地理要素剖面示意图。该

地的地下水主要靠地表径流补给。图中,相对于荒漠()

A.河岸林地地下水含盐量低

B.耕地地下水埋藏较深

C.河岸林地地表水下渗较少

D.耕地地表水蒸发量小

1思维路径

文:①该地位于塔里木河下游;②该地的

地下水主要靠地表径流补给

信亩;G彳流员送山藏示未取在南[6疏一露

地下水埋藏最深;❸耕地有水渠灌溉农作

调用口内流河下游的水文特征;回影响水循环环

知识节的因素

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与荒漠相比,河岸林地距河流更近,地下水直接接受河水的补

给,含盐量较低,而荒漠的地下水中含有更多的地下水流动过程中和地表径流下

渗过程中溶解的盐类物质,含盐量高,A正确;耕地的地下水埋藏深度小于荒漠,

B错误;林地植被能涵养水源,增加下渗,河岸林地地表水下渗的更多,C错误;

与荒漠相比,耕地土壤水分含量高,故耕地地表水蒸发量更大,D错误。

【素能升华】

1.自然因素对水循环的影响

(1)影响蒸发的因素

[蒸发旺盛:蒸发量大]

由百由巾巾

[光照)[气温)(风速][湿度][水体.面积]

由曲丞王nh

\__L_________ZLZ__ZT^

[蒸发微弱:蒸发量小)

(2)影响降水的因素

[充足的水汽片

(强烈上升的大气运动)----[形成降水)

(凝结核卜一

(3)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

Mf风带(信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

海洋上空风i季风(主要为夏季风)

邛击地

的水汽距海远近

I地形是否阻挡

(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

影响因素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年降水量决定地表径流量大小的最主要因素

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同地表径流量呈正相关

植被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

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区,河水易下渗,减少

地质条件(土壤质地)

地表径流量

蒸发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影响大

人类活动沿岸取水会导致径流量减少

(5)影响下渗的因素

(不利于地表水下渗)

(地面性质]fwp丽曲[降水强度I降水持续时间I

[利于地表水下渗]

(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

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

(岩溶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下河流众多,储存有丰富的地下水。

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sW汽输送

降▲

人工降雨[-]地面植被

反水域面积

增加大气降水量,改变了降水分布不均衡的状况,缓解干旱缺水

人工降雨

问题

增加下渗量,加大地下径流,减小地表径流,在一定程度上可增

植树造林

加降水

减少湖泊蓄水量,削弱了湖泊削峰补枯的能力,减弱了湖泊对气

围湖造田

候的调节作用

【对点精练】

(2022•海南省三模)随着人类社会对水的需求日益增大,人类不断大规模地蓄水、

引水,极大地改变了水的自然运动状况,这种水在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中的运动过

程即为社会水循环。下图为某地自然和社会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潜在的M用水源

二二圈内为水的社会循环.圈外为自然循环

L人类大规模地蓄水、引水,干预的自然水循环环节是()

A.地表径流B.蒸发

C.供水D.降水

答案A

解析人类大规模的蓄水、引水直接干预的最主要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环

节,而不是蒸发和降水环节,A正确,排除B、D。供水不属于自然水循环环节,

C错。

2.若该地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则强降水带来的影响最可能是()

A.蒸腾增强B.地下水增多

C.江河横溢D.云量增加

答案C

解析植被造成严重破坏,则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多,地下径流减少,从而导

致江河横溢,C正确,B错误。植被破坏,蒸腾减少,云量减少,A、D错。

3.(2022.北京丰台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下图为囊谦地区盐泉形成过程

示意图。

大气降水

渗炖7

盐泉也卜.裂隙

运用水循环原理,绘制囊谦地区盐泉形成过程的结构图。

答案

盆地西部山区沿地层裂隙溶解地£

地下水

形成降水下渗盐层

富含盐分|受压力作用|在地表形

的地下水沿裂隙上升‘成盐泉

解析读图分析可知,首先,受盆地西部地形抬升的阻挡,山区形成了丰富的降

水;其次,丰富的大气降水在盆地西北部海拔较高的地区沿地层裂隙渗入地下;

第三,地下水在下渗过程中经过地下盐层,溶解了大量盐分;第四,富含盐分的

地下水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岩石裂隙上升到地表,最终形成盐泉。

关键素能二运用水量平衡原理解释地理问题

【真题研析】

[例2](经典真题・全国卷)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

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

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下题。

++>

盐湖+++1++

:斋口洪积扇河谷F湖盆一:一河谷4洪积扇一

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A.远大于2000毫米B.约为2000毫米

C.约为210毫米D.远小于210毫米

1思维路径

:闭合流域;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

获取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

信息匕000毫米;盐湖面积多年稳定

答案C

解析由材料“闭合流域”先确定该流域水循环的支出主要是蒸发,收入主要是

降水;再由题干“盐湖面积多年稳定”可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与年均

降水量平衡,故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约为210毫米。

【素能升华】

1.水平衡原理

水在数量上遵循水平衡原理,即总水量是平衡的。即一个地区的储水变化量=收

入一支出。

①收入——大气降水;河、湖、冰川融水;地下水的输入;人工调水、灌溉等。

②支出——蒸发、植物蒸腾;径流输出;下渗;人工取水等。

2.运用水量平衡原理解释地理问题

(1)沼泽地的形成

①③蒸发少

④地势低平,

排水不畅

②L来水多

⑤下渗少地面

(2)内流河断流的形成

」③蒸发旺盛

少④人类大量引水

②来水少

,〃〃〃〃〃〃〃〃〃,^777777777777777777777777/

⑤卜渗多地面

(3)城市内涝的形成

②地表径流增多

〃〃〃〃〃/〃/«〃〃〃/〃/.

③路面硬化,卜'渗减少

(4)土壤盐碱化的形成

J

水③蒸发旺盛

②大水漫灌|④排水不畅

y//////////////\/////////////z

⑤下渗塔蓼I

⑥地下径流水位上升

【对点精练】

(2022•四川德阳三诊)咸海是位于中亚地区的咸水湖,湖水主要依赖阿姆河和锡尔

河补充。1987年咸海分裂为南咸海和北咸海。下图为1990〜2015年南咸海水量

平衡变化图。据此完成4〜5题。

口蒸散发量日入湖径流量

切地卜.水变化量日降雨量

;20()-1Ipin

!㈤口"闫eg

-200-Z幺

-40()L]990200020102015(年)

注:蒸散发量指区域内土壤、水面蒸发和植被蒸

腾的总量

4.咸海分裂为两个湖泊的主要原因是()

A.湖泊水量亏损B.湖泊水量盈余

C.湖区降水量减少D.湖盆沉积物增多

答案A

解析咸海分裂为两个湖泊的主要原因需要从咸海水量收入与支出的关系考虑,

咸海分为两个湖是由于咸海水位下降导致,故可知其主要原因为咸海水量亏损,

A正确;湖泊水量盈余,湖泊水位会升高,不会分为两个湖,B错误;咸海的主

要补给水源为高山冰雪融水,单纯的降水减少不能判定湖泊水位的变化,C错误;

湖盆沉积物增加会抬高湖泊水位,不会分裂成两湖,D错误。

5.据地下水变化量推测,1990〜2015年南咸海区域地下水位()

A.持续下降B.先下降,后上升

C.持续上升D.先上升,后下降

答案B

解析据图可知,1990年和2000年地下水量均减少,故此阶段南咸海地下水位

下降,2010年和2015年地下水量均增加,故此阶段南咸海地下水位上升,B正

确。

6.(2022•河南名校联盟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乌伦古湖是新疆著名湖泊,水源来自阿尔泰山的乌伦古河,最早乌伦古河为额尔

齐斯河的支流,第四纪晚期这里断陷成湖,北岸断崖,与额尔齐斯河仅距2.1千

米。自20世纪60年代该地区大规模垦荒以来,乌伦古湖注入水量减少,湖面面

积缩小,湖水矿化度增加,造成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下图为额尔齐斯河流域

及周边地区简图。

湖泊

国界

河流

山脉

气象站

水文站

从水循环和水平衡角度说明第四纪晚期乌伦古湖(咸水湖)的形成过程。

答案第四纪晚期地层下陷,乌伦古河注入;随着水位上升,湖泊水面面积增大,

蒸发量增大;直到河流注入水量等于湖泊蒸发水量,湖泊面积保持稳定;该地区

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湖泊水不再流出到额尔齐斯河,所以成为咸水湖。

知能转化演练•抓落实

[模拟应考]

(2022・四川自贡期末)湖南省紫鹊界水稻梯田分布在海拔500—1200m的山坡上,

这里最高山峰海拔约1500m,山体岩石渗透性差,岩石风化形成的土层较厚。

该地世代耕作,即使在农闲的冬季,也是水满田畴。研究发现,这里虽然没有复

杂的水利设施,但独特的水循环系统(下图)是紫鹊界旱涝保收的根源。据此完成

1〜2题。

1.当地独特的水循环系统中()

A.岩石使渗漏量较少

B.梯田使地表径流量增加

C.土层使储水量减小

D.森林减少了水分的蒸发

答案A

解析结合图文材料“山体岩石渗透性差”,可知山体岩石使渗漏量较少,A正

确;由材料“虽然没有复杂的水利设施,但独特的水循环系统是紫鹊界旱涝保收

的根源”,可知梯田改变了地表形态,降低了坡度,使地表径流减少,B错误;

当地土层较厚,涵养水源功能较强,土层储水量增加,C错误;森林增加了植物

蒸腾,且因涵养水源,使水分滞留,有可能增加水分的蒸发,D错误。

2.当地冬季水满田畴的目的是()

A.增加蒸发B.涵养水源

C.防御寒潮D.保护耕地

答案D

解析冬季气温低,蒸发弱,不是为了增加蒸发,A错误;水田里灌满水与涵养

水源关系不大,B错误;冬季是农闲时,不用防御寒潮,C错误;冬季水满田畴

主要是防止农田开裂,农田开裂会影响来年保水功能,因此当地冬季水满田畴的

目的是保护耕地,D正确。

(2022•浙江温州期末)2022年5月18日,杭州市金沙湖下沉广场在加固过程中,

突然发生管涌。大量的金沙湖水由此涌入下沉广场,后通过地下室进入地铁站。

图1为金沙湖及周边建筑布局示意图,图2为管涌现象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

题。

水体,

I不透水层

透水层

图2

3.与此次漫水事件相关的水循环过程是()

A.地铁进水过程属于地下径流

B.下沉广场进水属于地下径流

C.漫水明显加剧该区蒸发速度

D.漫水过程减少了地表径流量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大量的金沙湖水由此涌入下沉广场,后通过地下室进入地铁

站”可知,地铁进水过程是湖水进入广场后再进入地铁站,故不是直接地下径流

所致,A错误;进入下沉广场的水来自金沙湖,而管涌使水从金沙湖地下越过堤

坝输送到了下沉广场,属于地下径流,B正确;蒸发速度与温度相关性大,漫水

没有改变当地温度,而且漫水来自金沙湖,整体水量变化不大,蒸发量变化较小,

C错误;漫水过程使一部分水进入到下沉广场,而下沉广场属于地表,使地表径

流增加,D错误。

(2022-河南开封期末)区域自然环境特征深刻影响着水循环及河流水文特征。下图

示意南美洲部分她区河流、湖泊分布。据此完成4〜5题。

4.图中河流夏季水循环最旺盛的是()

A.甲BZ

C.丙D.T

答案B

解析夏季水循环最旺盛的应该是降水多、河流流量大的河流。乙河位于南美洲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夏季降水多,且西部高山夏季冰川融水量大,河流流

量大,所以乙河水循环最旺盛,B正确;甲河位于地中海气候区,且受秘鲁寒流

影响,夏季降水较少,水循环较弱,A错误;丙、丁两河位于西风背风坡且河流

较短小,河流流量小,水循环较弱,C、D错误。

5.图中湖泊水位最高的季节应该是()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答案B

解析图中湖泊位于安第斯山东侧,降水少,是由冰川侵蚀形成的冰川湖,以高

山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夏季气温高,冰川融水较多,湖泊水位最高。

(2022•大湾区二模)城市植草沟有截流、截污、排水等功能。常规植草沟(图1)的

截面大多以梯形为主,边坡顺直。新型生态植草沟(图2)将坡面设置成三级台阶

式的过滤层。据此完成6〜7题。

水流水流

图2

6.常规植草沟()

A.边坡能有效控制流量

B.抵御暴雨冲刷的能力较强

C.砂层的净化效果不佳

D.地表水流入草沟的速度慢

答案C

解析常规植草沟边坡的土壤受到暴雨冲刷,容易发生水土流失,抵御能力较弱;

边坡顺直,说明坡度较陡,地表水流入植草沟的速度快,大量的地表水流和污染

物容易在植草沟内汇聚,从而影响砂层的净化效果。故选C。

7.在大雨条件下,与常规植草沟相比,新型生态植草沟使沟内()

A.径流总量增加B.流出水量较小

C.峰值时间提前D.峰值流量增加

答案B

解析新型生态植草沟是台阶型植草沟,碎石、砾石和生物填料起到很好的截流、

截污的作用,极大削减了植草沟的径流总量,使排水管流出的水量减少,同时也

推迟了流量达到峰值的时间。故选B。

(2022・南宁二模)北川河流域位于黄河上游半干旱区,蒸发(腾)总量较大。20世纪

80年代至今,流域内年降水量相对平稳,大规模人工造林使流域植被覆盖率快

速增加,在无其他人为干扰的情况下,流域年蒸发(腾)总量呈下降趋势。据此完

成8〜10题。

8.大规模造林前,该流域()

A.气温年较差比较小B.植物年蒸腾量较大

C.降水年内变化较小D.土壤年蒸发量较大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地位于黄河上游半干旱区,蒸发(腾)总量较大,全

流域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集中在夏季,大规模造林前,

该流域植被覆盖率低,气温年较差比较大,植物年蒸腾量较小,降水年内变化较

大,A、B、C错误;大规模造林前,蒸发(腾)总量大,而植物稀少,植物蒸腾量

小,因此土壤年蒸发量较大,D正确。

9.植被覆盖率快速增加过程中,该流域()

A.河流径流年内波动变大

B.土壤含水量增多

C.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变快

D.地下水水位下降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植被覆盖率快速增加过程中,地表植被覆盖度提高,

植被涵养水源能力加强,使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变慢,河流径流年内波动变小,A、

C错误;植被阻滞作用下,地表径流速度减慢,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加,土壤含水

量增多,地下水水位上升,B正确,D错误。

10.大规模造林后,该流域蒸发(腾)总量变小的主要原因是植被()

①遮阳降温②减小风速③吸尘固沙④保持水土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规模造林后,树木起到遮阳降温作用,林下地表温

度下降,土壤水分蒸发减弱,①正确;大规模造林后,植被覆盖度增加,林木起

到削减风速的作用,减小风速,也减少了水分的蒸发,②正确;流域蒸发(腾)总

量的变化与吸尘固沙作用关系不大,③错误;森林植被保持水土,会使土壤中水

分含量增加,土壤水分蒸发应该增加,因此流域蒸发(腾)总量变小与保持水土无

关,④错误。故选A。

11.(2022•上海青浦二模)生态城市建设是促进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国家间合作开发的生态城市,中新天津生态城自2008年9月

正式开工建设,生态城注重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选址于距天津主城区45千米

的一片盐碱地上,规划居住人口35万。14年来,中新天津生态城在城市开发、

生态建设、环境治理等方面在国内外形成了良好示范效应。

中新天津生态城雨水利用模式图

列举在中新天津生态城雨水利用模式中人类改变的水循环环节,并分析该生态城

内保留大量湖泊、河道等湿地的原因。

答案通过设立“调蓄池”“中水处理站”等,主要改变了地表径流;“人工湿

地”“景观水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