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五下科学3.1《地球-宇宙的奇迹》教学设计_第1页
新教科版五下科学3.1《地球-宇宙的奇迹》教学设计_第2页
新教科版五下科学3.1《地球-宇宙的奇迹》教学设计_第3页
新教科版五下科学3.1《地球-宇宙的奇迹》教学设计_第4页
新教科版五下科学3.1《地球-宇宙的奇迹》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第1课时地球——宇宙的奇迹课型资料探究课课时1学情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之前学习的知识,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地球环境的某一方面为人类和其他生物提供了生存条件,但是他们还不能整体地认识地球的四大圈层恰到好处地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适宜的环境。这些为本课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教学目标科学观念*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海洋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多种资源。科学思维*认识到人类对环境的依存关系。探究实践*交流、讨论地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哪些必要的条件。*探讨宇宙空间站要为宇航员提供哪些生存条件。态度责任*感受地球的神奇以及生存环境的珍贵。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索、记录、交流地球为人类和其他生命提供的生存所必需的条件。难点:通过绘图梳理地球为人类和其他生命提供的生存所必需的条件。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教学课件等。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教学环节师生活动指导与评价设计意图一、聚焦1.用课件展示有关外星人的图片,提问:从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关于这幅图你有什么可以和大家分享的?2.引导学生思考:真的有外星人吗?3.谈话:到目前为止,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除地球之外的星球存在生命。板书课题:地球——宇宙的奇迹。4.提问:地球有什么独特之处?它为人类和其他生命提供了哪些生存所必需的条件?通过外星人这个话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直接点题:地球是已知的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从而引导学生关注地球提供给人类的生存条件,了解地球的独特性。二、探索活动一:梳理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1.地球上生活着许许多多的生命。人类和其他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是什么?(学生思考回答)2.补充: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还有能源、大气层等。3.利用班级记录表,梳理汇总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活动二:画一画我们的地球。1.用课件展示地球圈层轮廓图,并提供地球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画出我们生活的地球。2.请学生标出与生命活动有关系的部分。3.学生标注,然后交流。活动三:阅读资料,了解地球是一颗非常独特的行星。1.用课件展示图片和文字资料:(1)图片:太阳系图。(2)文字资料:地球与太阳系其他行星对比情况。2.学生阅读并交流:太阳系的其他行星为什么不适合人类生存?3.小结:地球是一颗独特的星球;是目前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我们的地球家园只有一个,要倍加珍惜。1.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并通过班级记录表的形式进行梳理汇总。2.用图示的方法,把地球的环境条件和生命活动关联起来。3.通过阅读资料,引导学生对比地球和其他太阳系行星的不同,进一步理解地球是一颗独特的行星。三、研讨1.地球为人类和其他生命提供了哪些生存的基本条件?为什么要珍惜我们的地球家园?2.如果人类生存的条件中有某一项条件缺失或改变,会带来什么后果?3.用课件展示神舟十二号飞船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们来设计一个宇宙空间站,需要为宇航员保证哪些生存条件?对探索部分的内容进行概括和梳理,帮助学生厘清地球与人类和其他生命的关系,培养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情感。四、拓展阅读“丰富的海洋资源”图文资料,交流海洋为我们提供了哪些生存的基本条件,哪些是我们原先没有想到的。用图文资料补充了学生对海洋认识的不足板书设计地球——宇宙的奇迹独特的条件,唯一的家园独特的条件,唯一的家园教学反思在活动二中,需要学生在空白的地球圈层轮廓图中标出与生命活动有关系的部分。大部分学生只是简单地标出各个圈层的名称,这个时候,我觉得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说出这个圈层的什么物质给人类提供了必要的生存条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水圈提供生命所需要的水;大气圈为动植物呼吸提供空气(可直接点明是氧气);土壤为植物提供养分,利于植物扎根;岩石、土壤为动物提供栖息地;地球与太阳的距离,使地球表面的温度适宜生命存在等。第三单元生物与环境第1课地球——宇宙的奇迹1.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要珍惜我们的地球家园。2.我们的地球(1)平均半径约为6400千米。(2)大气层平均厚度约为1000千米。(3)海洋平均深度约为4千米。(4)大陆地壳厚约15-80千米,大洋地壳厚约2-11千米。3.地球为生命存在提供了必要条件:水、合适的空气、适宜的温度、稳定的气候。4.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5.如果我们来设计一个宇宙空间站,需要为宇航员保证的生存条件:水、空气、食物适宜的温度等。6.丰富的海洋资源(1)海洋为人类生存提供了生物、矿产、能源等多种资源。(2)海洋生物有21万多种,其中海洋植物约1万种。(3)海洋生物对维持海洋生态系统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吸收者之一。第2课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1有些环境问题是由人类的活动引发的。2.地球面临着多种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全球变暖、核污染、光污染、噪声污染、石油泄漏等。3.人类的一些不合理的活动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4.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影响第3课珍惜水资源1.人们生产生活中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淡水湖与河流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2.地球上的水很多,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很紧缺。3.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多,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4.我们担忧水资源问题的原因(1)水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2)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总量少且短缺。(3)自来水来之不易,要珍惜。(4)水被污染。5.水资源问题的主要解决措施(1)水污染防治。(2)在全社会大力推进节水措施。(3)采用先进的农业灌溉技术。6.我们能为水资源问题做些什么(1)用淋浴代替盆浴,并控制洗浴时间。(2)避免水龙头的跑、冒、滴、漏。(3)用盆接水洗菜代替直接冲洗。(4)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防止造成水污染。7.滴灌是目前农业灌溉技术中最为节水的灌溉技术之一。第4课解决垃圾问题1.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1)减量化:尽可能避免产生额外的垃圾,从源头上减少垃圾。(2)资源化:将回收的垃圾再利用,变废为宝。(3)无害化:在垃圾管理的全过程,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2.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回收或后续处理处置。垃圾分类分类标准举例可回收物适宜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化利用的废弃物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布料有害垃圾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可能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生活垃圾过期药品、充电电池、杀虫喷雾剂罐等厨余垃圾易腐烂的、含有机质的生活垃圾可用来做堆肥箱剩菜剩饭、过期食品、枯枝落叶、瓜果皮壳、鱼刺鱼骨等其他垃圾不能归类于以上三类的生活垃圾陶瓷碎片、食品袋、普通干电池、大棒骨、卫生纸等3.生活中减少垃圾的方法:减少食物浪费、少买不必要的衣服、用布袋取代塑料袋、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第5课合理利用能源1.电能是家庭生活中最常用和最为广泛的能源。2.我国的电能组成主要有水电、太阳能发电、风电、核电和火电(煤燃烧发出的电)。3.温室效应:人类过度消耗化石能源增加的二氧化碳,使地表附近的大气温度上升,被称作温室效应。4.模拟温室效应实验(1)实验方法:把装入密封袋的温度计和另一支相同的温度计并排同时放置在阳光下。(2)实验现象:塑料袋内的空气温度比塑料袋外的高。(3)实验结论:二氧化碳像塑料袋那样,既能让阳光的热量进入温室中,又能阻止一部分热量的散发,导致气温升高。5.功率为1千瓦的电器使用1小时所消耗的电能就是1度电。6.解决能源问题的方法: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7.不可再生能源如最常见的化石燃料(石油、煤、天然),终有用尽的一天。8.可再生能源是指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形式。第6课让资源再生1.地球上的有些资源被消耗就不可再生,如煤、石油、天然气等。有些资源是可以再生的,如塑料、玻璃和纸。2.我国古代的造纸技术(蔡伦改进了造纸术):蒸煮→舂捣→制浆→抄纸→晾纸→揭纸3.做一张再生纸:撕碎→搅拌→平铺→挤压吸水→通风晾干。4.生活中常见的再生纸产品有纸板和纸箱、包装纸袋、卫生纸等。5.使用1张再生纸可以节约1.8克标准煤,相应减少二氧化碳4.7克。6.纸的再生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节约能源,减少污染。7.除了废纸再生外,生活中还有一些固体废弃物也能回收再利用,例如塑料、金属和玻璃等。8.节约用纸的行为:(1)爱护并重复使用教科书。(2)纸张双面打印、复印和使用。(3)使用再生纸。(4)用手帕代替纸巾。第7课分析一个实际的环境问题1.环境问题是复杂的,各种因素是相互关联的。2.人们的行为可能破坏环境,也能够通过努力改善环地。3.环境问题是很复杂的,依据人们居住的地域和所从事工.作的不同,在看待某个污染问题时,人们会持有不同的态度。为了达成可行的解决办法,需要学会协调和放弃。4.不同角色对城中湖造成污染的行为角色污染行为普通市民生活污水,倾倒垃圾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