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民族职业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北省宜昌市民族职业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北省宜昌市民族职业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北省宜昌市民族职业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北省宜昌市民族职业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宜昌市民族职业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豌豆杂交实验中,子一代和子二代种子分别结在:(

A.F1植株和F2植株上

B.亲代母本植株和F1植株上C.亲代父本植株和F1植株上

D.亲代母本植株和父本植株参考答案:B2.下列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是

A.一个大肠杆菌B.一个卵细胞C.一个胰岛素分子D.一个蓝藻参考答案:C略3.用高倍镜观察洋葱根尖的细胞比用低倍镜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大小和视野的明暗情况依次为A、多、大、亮

B、少、小、暗

C、多、小、暗D、少、大、暗参考答案:D4.在玉米中,有色种子必须具备A、B、C三个基因,否则无色,现有一个有色植株同已知基因型的三个植株杂交结果如下:a.有色植株×aabbDD

50%有色种子b.有色植株×aabbdd

50%有色种子c.有色植株×Aabbdd

50%有色种子则该有色植株的基因型是

A.AABBDD

B.AABbDD

C.AaBBDd

D.AaBbDD参考答案:B5.并指I型是一种人类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导致个体发病的基因为显性基因。已知一名女患者的父母、祖父和外祖父都是患者,祖母和外祖母表型正常。(显性基因用S表示,隐性基因用s表示。)请分析回答:(1)写出女患者及其父亲的所有可能基因型,女患者的为__

___,父亲的为__

___。(2)如果该女患者与并指I型男患者结婚,其后代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_

______。(3)如果该女患者后代表型正常,女患者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6.下列仅属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特征的是(

)A.由两组中心粒发出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B.分裂间期染色体进行复制C.分裂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D.分裂末期,细胞中部形成细胞板参考答案:D植物细胞的纺锤体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的纺锤体,A错误。分裂间期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进行染色体复制,B错误。分裂间期,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C错误。只有植物细胞分裂末期,细胞中部会形成细胞板,D正确。点睛: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主要有两点不同,一是在细胞分裂前期形成纺锤体的方式不同;二是在细胞分裂末期细胞质均分方式不同。7.右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实验中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为乙图,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序是

)①转动细准焦螺旋

②转动粗准焦螺旋③移动装片

④调节光圈(或转换反光镜)⑤转动转换器

A.③一⑤一②一①

B.④一③一②一⑤

C.③一①一④一⑤D.③一⑤一④一①参考答案:D8.以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为研究对象,将纯合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行间种植,隐性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子一代将表现为

A.显、隐性个体的比例是1:1

B.

显、隐性个体的比例是3:1

C.都是隐性个体

D.都是显性个体参考答案:C9.右图是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曲线,图中A、B两点的催化效率是相等的,以下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酶处于t1温度时的寿命比处于t2温度时长B、酶处于t1温度时的寿命比处于t2温度时短

C、处于t2温度时,酶可能开始发生蛋白质变性D、处于t1温度时,酶分子结构可能比处于t2温度时稳定参考答案:B10.下列物质中,动物细胞内不具有的是

A.葡萄糖

B.糖原

C.核糖

D.纤维素参考答案:D11.据报道,英国科学家从人皮肤细胞中提取出细胞核,植入剔除了细胞核的牛卵细胞中,从而培育出人兽混合胚胎。从遗传学角度来看,这种混合胚胎中有99.9%的遗传物质来自人,只有0.1%来自牛。你认为这0.1%的遗传物质最可能存在于牛卵细胞的

(

)A.细胞核

B.线粒体

C.叶绿体

D.核糖体参考答案:B12.图1表示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某矿质离子的示意图,图2表示某生物膜的部分结构,图中A、B、C、D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表示的物质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请你说出判断的理由(至少两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图1中的矿质离子在土壤中含量过高,会导致植物死亡,请你分析植物死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2中可以表示细胞排出CO2方式的字母是________。(4)若图2为人体细胞结构,则I﹣进入细胞内需要穿过______层磷脂分子,参与合成甲状腺球蛋白后,甲状腺球蛋白分泌到细胞外需要穿过______层磷脂分子.(5)以上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参考答案:

(1).主动运输

(2).需要载体、需要消耗ATP(或逆浓度梯度运输)

(3).土壤溶液浓度高于根毛细胞液浓度,导致植物失水死亡

(4).c

(5).2

(6).0

(7).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试题分析: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的认知、理解和掌握情况,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和识图辨别能力,难度稍大。理清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及其功能,依据图2中的[D]糖蛋白的位置准确定位细胞膜的内外侧;主要从物质运输方向、是否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几方面明辨相关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进而对相应的问题情境进行解答。(1)图1中的物质是从低浓度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到达高浓度一侧(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载体协助,需要消耗ATP,其方式为主动运输。(2)如果图1中的矿质离子在土壤中含量过高,则会使土壤溶液浓度高于根毛细胞液浓度,导致植物失水死亡。(3)图2中的D所示的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表面,细胞排出CO2的方式为自由扩散,而自由扩散是物质顺浓度梯度的运输过程,且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也不需要能量。可见,图2中的c可以表示细胞排出CO2的方式。(4)I﹣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穿过由2层磷脂分子构成的细胞膜。甲状腺球蛋白是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需要穿过0层磷脂分子。(5)以上说明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13.如图是两种二糖的组成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M指代的物质是葡萄糖,N指代的物质是果糖B.图中M代表的物质也是纤维素、淀粉和糖原的基本组成单位C.因葡萄糖和果糖都是还原糖,故麦芽糖和蔗糖也是还原糖D.人和动物的乳汁内含有乳糖,其水解产物为二分子半乳糖参考答案:B麦芽糖是由两分子葡萄糖脱水缩合形成的,蔗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脱水缩合形成的,因此,题图中M和N都是葡萄糖,A错误;纤维素、淀粉和糖原都是葡萄糖的多聚体,因此葡萄糖M是纤维素、淀粉和糖原的基本组成单位,B正确;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都是还原糖,蔗糖不是还原糖,C错误;1分子乳糖水解产生1分子半乳糖和1分子葡萄糖,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了糖类的分类、分布和功能,属于还原糖的糖类,单糖、二糖和多糖的关系等知识,分析题图明确M和N是葡萄糖是解题的突破口,对相关知识点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14.基因型为DDTt和ddtt的两株豌豆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其后代能稳定遗传的占A、100%

B、50%

C、25%

D、0

)参考答案:D15.某DNA分子片断含有200个碱基对,其中A为60个,该片段连续复制三次所需C的数量为

)A.980个

B.280个C.320个

D.360个参考答案:A16.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③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⑤DNA的X光衍射实验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参考答案:C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基因的分离、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摩尔根则通过果蝇的杂交实验发现了伴性遗传;而DNA的X光衍射实验则说明了DNA分子呈螺旋结构。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有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而烟草花叶病毒的实验则证明了RAN也是遗传物质。【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人类对遗传物质探索的早期实验,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17.下列关于干细胞和癌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

A.干细胞是具有正常分化能力的细胞,而癌细胞则不是B.造血干细胞可分化发育成一个完整的个体,癌细胞则不能C.癌细胞具有分裂能力,而干细胞则只能分化不能分裂D.干细胞的子细胞均不可逆地完成分化过程参考答案:A18.从某种生物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4%,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2%,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4%,基因A和基因a的频率分别是A.24%、72%

B.36%、64%

C.57%、43%

D.60%、40%参考答案:D19.下图为人WNK4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图。已知WNK4基因发生一种突变,导致1169位赖氨酸变为谷氨酸。该基因发生的突变是(

)A.①处插入碱基对G-C

B.②处碱基对A-T替换为G-CC.③处缺失碱基对A-T

D.④处碱基对G-C替换为A-T参考答案:B20.参与人体水平衡调节的激素是()A.胰岛素B.抗利尿激素C.甲状腺激素D.醛固酮参考答案:B【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水盐平衡调节的感受器和中枢均位于下丘脑,饮水过多时的调节为:体内水多→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少→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解答】解:A、胰岛素参与血糖调节,A错误;B、抗利尿激素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调节水平衡,B正确;C、甲状腺激素在体温调节中起重要作用,C错误;D、醛固酮在盐平衡调节中起重要作用,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人体水平衡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记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试题难度一般.21.采用下列哪一套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的遗传学问题()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是纯种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纯合度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参考答案:B略22.观察风信子根尖细胞的永久装片时,可在视野中找到下图中几种形态的细胞,其细胞内a、b、c的数量关系符合直方图所示的是(a是染色体数,b是染色单体数,c是一个细胞中的核DNA分子数)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参考答案:A23.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共同特征是()A.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物质B.都含有C、H、O、N4种元素C.其组成单体都是葡萄糖D.都是还原糖参考答案:C【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分析】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属于糖类中的多糖,其中淀粉和纤维素是植物细胞中特有的,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特有的多糖.还原糖包括单糖,二糖中的麦芽糖和乳糖.【解答】解:A、淀粉和糖原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物质,纤维素不是,A错误;B、糖类都只含有C、H、O3种元素,B错误;C、多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C正确;D、它们都不属于还原糖,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糖类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糖类的元素组成、分类、多糖的基本单位以及还原糖的种类等知识点,属于简单题.考生要特别注意纤维素虽属于糖类,但不属于储能物质.

24.下列不能体现蛋白质功能的是A.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B.抗体能抵抗病菌的侵害C.作为氧气运输的载体D.携带生物的遗传信息参考答案:D本题考查蛋白质与核酸的功能,要求考生识记并理解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此题难度不大。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其功能多种多样,胰岛素是蛋白质,能降低血糖浓度,体现了蛋白质具有调节功能,A不符合题意;抗体是蛋白质,能抵抗病菌的侵害,体现了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B不符合题意;血红蛋白是一种蛋白质,能作为氧气运输的载体,体现了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C不符合题意;核酸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携带生物的遗传信息,没有体现蛋白质的功能,D符合题意。25.下图表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①过程都是在核糖体上完成的

B.肽链中B的数目等于C的数目C.A中肯定含有P和S

D.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决定了其结构的多样性参考答案:A①表示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A正确;分析题图可知,B是氨基酸,C是肽键,多肽中氨基酸的数目=肽键数+肽链数,B错误;氨基酸的元素组成一般含C、H、O、N四种,少数氨基酸中还含有S,但不含P,C错误;根据结构决定功能的观点,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其功能局域多样性,D错误。26.艾滋病患者往往死于病原体感染或恶性肿瘤,根本原因是A.抗体减少 B.T细胞数虽减少C.B细胞数量减少 D.非特异性免疫缺失参考答案:C27.下列哪项不是细胞膜的功能

A.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

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控制细胞的代谢参考答案:D28.下列关于DNA分子和染色体数目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丝分裂间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DNA复制而加倍B.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DNA分子数目因染色体着丝点分裂而加倍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减半D.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始终不变参考答案:C本题是对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数目变化与DNA数目变化的考查。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加倍的原因都是着丝点分裂。DNA复制不会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故A错误;减数第二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故D错误;2、染色体减半的原因是形成子细胞后,染色体被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故C正确。3、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DNA加倍的原因都是在间期发生DNA的复制,着丝点分裂不会导致DNA数目加倍,故B错误。29.所谓膜流,是指由于膜泡运输,真核细胞生物膜在各个膜性细胞器及细胞膜之间的常态性转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是“膜流”现象的例证B.蛋白质和RNA进出细胞核发生“膜流”现象C.浆细胞分泌抗体的过程发生“膜流”现象D.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能发生“膜流”现象参考答案:C【详解】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中没有膜泡运输,没有体现“膜流”现象,A错误;蛋白质和RNA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没有发生“膜流”现象,B错误;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该过程存在“膜流”现象,C正确;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具膜细胞器,不能发生“膜流”现象,D错误。【点睛】根据题干信息“所谓膜流,是指由于膜泡运输,真核细胞生物膜在各个膜性细胞器及细胞膜之间的常态性转移”,说明膜流体现了膜的流动性。只有真核细胞才会有膜性细胞器,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有细胞膜、内质网、高尔基体等,所以会有“膜流”现象,而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无具膜细胞器,无“膜流”现象。30.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氧元素的循环途径正确的是(

) A.H2O——C6H12O6

B.H2O——C6H12O6——H2O C.H2O——O2——CO2

D.H2O——O2——H2O参考答案:D31.变形虫表面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人体内的一些白细胞可以吞噬病菌和异物。上述生理过程的完成都依赖于细胞膜的A.选择透过性

B.流动性

C.保护性

D.主动运输参考答案:B32.甲图是洋葱根尖生长点连续分裂的细胞在各个时期细胞核内DNA含量的测定结果,乙图是一组目镜标有5×和16×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的镜头,丙图是某同学在乙图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图像。欲将丙图视野中处于甲图e时期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进行640倍高倍镜观察,正确的镜头组合及操作程序应是(

)A.(1)×(4);左上方

B.(1)×(3);右下方C.(2)×(3);右下方

D.(2)×(3);左上方参考答案:D33.已知某动物的体细胞内含2N条染色体,那么该动物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中含有染色体多少条(

)A.2N

B.4N

C.N

D.3N参考答案:C略34.若某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935,在合成这个蛋白质分子的过程中脱去106个水分子,假设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7,则组成该蛋白质分子的肽链有A.1条

B.2条

C.3条

D.4条参考答案:C35.如图所示,A、B、C三图是不同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图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图细胞所处的细胞分裂期是________,B图细胞所处的细胞分裂期是__________。(2)B图中共有染色体________条,DNA分子________个,该种类的生物体细胞中含染色体________条、________对。(3)C图表示的是________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________期,此期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为________。(4)C图代表的生物,体细胞内有染色体________条,该图下一时期细胞的变化为___________。参考答案:

(1).前期

(2).后期

(3).12

(4).12

(5).6

(6).3

(7).动物

(8).后

(9).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为染色体并分别

向细胞两极移动

(10).6

(11).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重新出现,细胞膜从中间向内凹陷,最后缢裂成2个细胞试题分析: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考查了细胞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的具体特点。细胞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的特点:间期主要是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前期主要是核膜、核仁消失,形成纺锤体,染色质螺旋成染色体;中期染色体高度螺旋,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增加;末期核膜、核仁重现,纺锤体消失,染色体解旋为染色质。分析题图:A细胞中核膜和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处于有丝分裂前期;B、C细胞着丝点分裂,表示有丝分裂后期,且B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C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据此答题。(1)据试题分析可知,A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B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2)据图可知,B图中共有12条染色体,12个DNA分子,该细胞所含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因此该种类的生物体细胞中含有6条染色体、3对同源染色体。(3)C图不含细胞壁,含有中心体,为动物细胞,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内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4)C图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因此该图代表的生物细胞内有6条染色体,该图下一个时期为有丝分裂末期,其细胞内的变化为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重新出现,细胞膜从中间向内凹陷,最后缢裂成2个细胞。36.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DNA的复制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

B、在植物细根尖分生区细胞中DNA的复制发生在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中

C、DNA复制过程中,要消耗ATP并且需要酶的催化

D、DNA复制需要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参考答案:B37.人类多指是一种常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若夫妇俩一方是患者,另一方正常,则子女出现的情况是A.全部是患者B.全部是正常C.一半是患者,一半是正常D.子女的情况要根据这对夫妇中患者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来确定参考答案:D由于夫妇俩一方是患者,另一方正常,所以他们的基因型及婚配组合为AA×aa或Aa×aa.如果是前者,则子女中全部是患者;如果是后者,则子女中一半是患者,一半是正常。故选:D。38.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呼吸是吸进O2,呼出CO2的过程B.细胞呼吸实质上就是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C.细胞呼吸都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

D.细胞呼吸所消耗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参考答案:B39.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如果它的染色体数为N,DNA的含量为Q,则该细胞分裂后,每个子

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分别是(

A.N和Q

B.N/2和Q/2

C.N和Q/2

D.N/2和Q参考答案:C40.下图是甲状腺分泌活动的一种调节机制示意图。对有关环节正确的理解是A.a、b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a和b同时作用于z,对z产生促进作用C.甲状腺激素过多,会抑制x、y的分泌D.x、y分别表示垂体和下丘脑参考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某小组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实验时,提出“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是否受pH影响”的问题,并设计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①向甲、乙试管内各加入2mL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②向甲、乙试管内各加入2滴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猪肝研磨液;③向甲试管内加入1mL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向乙试管内加入1mL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④观察试管中发生的变化.请依据该小组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回答下列问题:(1)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是本实验的因变量,可观测的指标是

.(2)找出上述操作步骤中存在的缺陷,并写出改进方案:

.(3)在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时,有同学建议进行定量实验,以不同pH下出现同一结果所需要的时间来表示酶的活性,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不同条件下酶活性的曲线图.该建议中,所需的时间越长,酶的活性越

.(4)能否用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如能,请写出实验思路,如不能,请写出理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