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北洋军阀的统治和军阀割据_第1页
第11课北洋军阀的统治和军阀割据_第2页
第11课北洋军阀的统治和军阀割据_第3页
第11课北洋军阀的统治和军阀割据_第4页
第11课北洋军阀的统治和军阀割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民主与独裁的较量知道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了解北洋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1.知道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了解《中华民国约法》的内容并理解其落后性,认识到历史发展潮流的不可逆。(史料实证、历史解释)2.了解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等史实,理解二次革命是辛亥革命的延续,感悟孙中山等革命派作出的顽强努力和坚定的革命精神,认识到资产阶级革命派无法带领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唯物史观)3.通过革命派与北洋军阀的斗争梳理,认识到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斗争是复杂而艰巨的,要珍惜民主、捍卫共和。(时空观念、家国情怀)课程标准学习目标1859出生于河南项城18941898朝鲜驻军初露锋芒18661883编练新式陆军1901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编练新军,推行新政19051907背景时代1895戊戌变法1911出任清朝内阁总理大臣武昌起义后,就任临时大总统逼清帝退位甲午战败袁世凯大事记北洋六镇编练成军,形成北洋军事政治集团孙中山大事记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出生于广东香山在香港、广州两地学医上书李鸿章被拒转革命,建兴中会辛亥革命广州起义失败,流亡海外,考察欧美《辛丑条约》成立同盟会广西起义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组建南京临时政府,元旦就职临时大总统,3月颁布《临时约法》,4月解除职务李鸿章赞血性忠诚,力持大局1912目录010203枪声响过——共和梦碎护国战争——皇帝梦破军阀割据——统一梦断01枪声响过——共和梦碎1895年,袁世凯开始为清政府编练新式陆军。

后来,逐渐形成以他为首的军事集团通常被称为北洋军阀。北洋军阀北洋军阀执政时期的政府被称为北洋政府,从1912年开始到1928年结束。北洋政府北洋政府1912年1928年1916年袁世凯统治时期军阀割据混战时期北洋政府时期黑暗时期孙中山黄兴宋教仁蔡锷袁世凯VS革命党人VS袁世凯的斗争民主VS专制的较量一.枪声响过—共和梦碎之二次革命1.背景材料一:永不使君主政体再行于中国!……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之精神,荡涤专制之瑕秽!谨守宪法……——袁世凯北京临时大总统就职仪式宣誓词材料二: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即总统命令需由总理签署生效……——白蕉《袁世凯与中华民国》

内阁制的实行对总统权力有何影响?内阁制总统限制总理对总统要办的事项如不同意,可以驳回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内阁总理签署才能生效。根本原因: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了建立独裁统治,公然背弃誓言,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直接原因:宋教仁案袁世凯在拟定内阁各部总长名单时,竭力排斥革命党人。在袁世凯组织的政府中,外交、内务、陆军、海军、财政等重要部门的总长,都是他的亲信,由革命党人任总长的,只有当时人们称之为“冷衙门”的教育、农林、工商、司法四部。袁世凯宋教仁矛盾杀相关史事:袁世凯本想以重金收买宋教仁,但宋教仁不为所动。袁世凯便密令国务总理赵秉钧策划刺杀宋教仁。1913年3月20日晚,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遭歹徒枪击,身中3弹,送医院后不治而亡,年仅31岁。这就是民国初年震惊全国的“宋案”。为宪法流血第一人1.背景宋案暴露了袁世凯独裁统治的丑恶嘴脸。宋教仁案真相大白后,全国舆论哗然,这使孙中山从“欲治民国,袁总统适足当之”的幻想中警醒过来,主张“非去袁不可”,号召立即讨袁。一.枪声响过—共和梦碎之二次革命1913年江西都督李烈钧在湖口起义,黄兴在南京宣布独立。随后,广东、安徽、福建、湖南、四川等省相继独立,这就是“二次革命”。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7月底李烈钧从湖口败退,黄兴出走南京,各省取消独立,二次革命被袁世凯镇压下去。知识拓展:“一次革命,起于武昌,为推翻满清之专制。二次革命,则在南京,为袁世凯暗杀宋教仁而起。”因为这次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反对袁世凯的独裁专制和军事进攻,保卫民主共和的一次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所以称之为“二次革命”。这场革命为什么称为“二次革命”呢?民主共和专制独裁民主与独裁的较量2、时间3、过程4、结果“宋案”发生后,袁世凯遭到国内舆论的谴责。袁世凯下令以武力镇压国民党,罢免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

材料1:由于实力悬殊,革命派领导人勉强被动、松散软弱,名义上有革命派掌握的十几万军队良莠不齐,可靠和善战者屈指可数······战事又是在袁世凯做好准备,并首先发起进攻的被动局势下进行,因此,两个月后,二月革命即完全失败。——刘强伦《辛亥革命应以癸丑“二次革命”为下限》材料2:同北洋军交战时,国民党缺乏统一指挥,只有李烈钧和黄兴分别在湖口和南京组织抵抗,稍晚一些时候,四川的国民党人也做了一些抵抗;而其余宣布独立的地区人采取观望态度。

答:①国民党力量涣散,缺乏统一指挥,资产阶级革命派缺乏斗争经验,力量不足;②国民党准备不充分,袁世凯准备充足。③袁世凯(军事)实力强大,帝国主义大力支持袁世凯。阅读材料,分析二次革命失败原因“二次革命”的失败,让这位临时大总统失去了最后的制约,开始筹划权力集中。5、失败原因02护国战争——皇帝梦破1912临时总统1915接受二十一条正式总统1913宋案二次革命解散国民党1916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护国战争1915-19161916-1928军阀割据1914修改总统选举法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谋正式总统谋终身总统谋帝制

洪宪帝制

三部曲天坛祭天仪式“皇帝之宝”“中华帝国之玺”1、复辟准备:

对内独裁政治上的准备二.护国战争—皇帝梦破之袁世凯复辟帝制“二十一条”主要内容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内蒙古的权益;所有中国沿海港湾、岛屿概不得租借或让给他国;中国政府聘用日本人为顾问。中日合办警政和兵工厂等。“二十一条”暴露了袁世凯、日本怎样的目的?对日:旨在灭亡中国,使中国成为日本独享的殖民地。对袁:为了实现皇帝梦,袁世凯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日本的支持。1、复辟准备:

对外卖国接受亡国“二十一条”二.护国战争—皇帝梦破之袁世凯复辟帝制外交上的准备材料:袁氏对于国家,既悍然不自知其职责之所在对于世界,复懵然不审潮流之所趋……义师之兴,誓以四事:一曰与全国民勠力拥护共和国体,使帝制永不发生。

——蔡锷《讨袁通电》二.护国战争—皇帝梦破之袁世凯复辟帝制材料: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1914年底,北洋政府在北京举行祭天活动1913年6月,袁世凯向全国发布《通令尊崇孔圣文》1914年底,北洋政府在北京举行祭天活动舆论上的准备“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里,孔学因与皇权结合而政治化,皇权因与孔学结合而伦理化。在这个过程中,贬抑皇权者代有人出,正面非孔者绝少;皇权虽不断更迭,而孔子的权威却日益稳固,从未动摇过。”——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复辟准备:

尊孔复古二.护国战争—皇帝梦破之袁世凯复辟帝制2、复辟帝制: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袁世凯祭天中华帝国旗帜二.护国战争—皇帝梦破之袁世凯复辟帝制二.护国战争—皇帝梦破之袁世凯复辟帝制二.护国战争—皇帝梦破之护国运动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梁启超、蔡锷离京,前往南方筹划讨伐袁世凯事宜。1915年底、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北洋军队人心涣散,节节败退,不少省份宣布独立,脱离袁世凯政府。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蔡锷、李烈钧、唐继尧护国战争形势示意图云南护国军

准备:

时间、地点:

人物:

经过:

结果:分析袁世凯的皇帝梦为什么那么快就破灭了?有何启示?合作探究材料:袁世凯借机要挟民主革命派和清廷,大耍手腕,窃取了大总统的职位,不久又搞复辟,由于他倒行逆施,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引起全国人民的反对,只当了83天皇帝就见上帝去了。可见逆历史潮流而动,肯定是短命的。

—毛泽东

袁世凯失败原因:1、违背民主共和的历史发展潮流(根本原因)

2、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已深入人心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不懈斗争,全国人民支持护国运动;4、袁世凯众叛亲离,内部矛盾。袁世凯失败启示:①任何逆历史潮流做法注定要失败;②历史发展在曲折中前进;③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④孙中山先生屡战屡败的坚定革命精神值得学习。二.护国战争—皇帝梦破之护国运动袁世凯革命党人民主共和破坏捍卫建立专权称帝失败临时约法、内阁政党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议会斗争武装斗争颁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03军阀割据——统一梦断1.主要军阀:直系军阀皖系军阀奉系军阀滇系军阀桂系军阀冯国璋曹锟段祺瑞张作霖唐继尧陆荣廷袁世凯二.军阀割据—统一梦断指标时间损失农户1914~1918减少1500多万户耕地1914~1918减少2600多万亩荒地1914~1918增加4900多万亩陆军1914~1919增加92万人军费1916~1918增加5000多万民国时期军阀混战造成损失简表(1914~1919年)时间军阀混战1920年7月直皖战争1921年7月湘鄂战争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战争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1925年10月第三次直奉战争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列表(1920~1925年)①连年征战导致社会动荡②严重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3、军阀割据影响:二.军阀割据—统一梦断二.军阀割据—统一梦断护法运动

袁世凯死后,继任的北洋统治者拒绝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国会。孙中山认为,约法和国会是共和国的象征,为了维护共和制度,他毅然举起了“护法”的大旗。1917年秋,孙中山在广州组织护法军政府,试图借助滇系、桂系等西南军阀的军事力量,开展护法运动。然而,南北军阀最终达成了妥协,孙中山被排挤出军政府。1918年5月,孙中山被迫离开广州回到上海,护法运动失败。二.军阀割据—统一梦断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渐渐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有些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绝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袁世凯为建立独裁统治,制造“宋教仁案”1913年7月“二次革命”爆发,最终失败。袁世凯复辟帝制: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护国战争导火线:袁世凯称帝“中华帝国”发动: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结果:1916年3月袁世凯取消帝制军阀割据派系:奉系皖系(控制北京政府)直系影响: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课堂小结课后探究

如果你是当时的一名革命人士,你将通过什么方式让中国走上民主的道路?

中国民主之路将何去何从?1.(2023•海口模拟)袁世凯复辟帝制,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抗,参加讨袁的各派政治势力,无论其抱有怎样的动机,都不能不打着恢复民国、拥护民主共和制度的旗号。这表明()A.封建制度土崩瓦解 B.民主观念渐入人心 C.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D.中华民国名存实亡2.(2023•曲靖模拟)“护国桥”位于云南昆明五华区东风路和护国路的交叉处,是为纪念上世纪初蔡锷和唐继尧组建的护国军讨伐袁世凯称帝复辟的一场运动而建立的。这场运动是()A.护国战争 B.武昌起义 C.二次革命 D.一二•九运动课堂检测BA1.(2022·黑龙江牡丹江)从专制到民主是政治发展的趋势,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个人却倒行逆施。他镇压“二次革命”,接受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复辟帝制。这个人物是(

)A.吴佩孚 B.袁世凯 C.段祺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