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20222023年度高三第二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解析)_第1页
陕西省榆林市20222023年度高三第二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解析)_第2页
陕西省榆林市20222023年度高三第二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解析)_第3页
陕西省榆林市20222023年度高三第二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解析)_第4页
陕西省榆林市20222023年度高三第二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陕西省榆林市20222023年度高三第二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解析)陕西省榆林市2022-2023年度高三第二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解析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测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剪纸在北方又俗称“窗花”,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

在全国各地不同风格和特色的剪纸艺术中,古老而淳朴的陕西剪纸以它特有的魅力深受人们喜爱。专家们称陕西剪纸为“活化石”,因为它较完整地传承了中华民族古老的造型纹样,如鱼身人面、狮身人首以及与周文化相似的“抓髻娃娃”,与汉画像石相似的“牛耕图”等,造型纹样均传承自中华民族阴阳哲学思想与生殖繁衍崇拜的观念。

陕西剪纸艺术,首推陕北民间剪纸。陕北剪纸的重要形式有窗窑顶花、炕围花、门面、挂帘、枕花、桌裙花、鞋花、结婚双喜花、衣物佩饰花、神龛贴花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其中以窗花最为普遍。每逢春节,不论哪里的农村,都要给窗子糊上洁白的纸,贴上红纸剪成的窗花,喜庆新年。陕北窗花在表现内容上,一种是继承传统,一种是贴近生活,包括人物活动、花鸟鱼虫、飞禽走兽、民间故事传说等,造型自由,民间趣味十足。陕北剪纸大都出自农家妇女之手,以淳朴、粗犷、简练、明朗为特点。她们创作的剪纸饱含着浓郁的泥土气息和强烈的感彩,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具有古朴的民风。她们一方面受民间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对生活进行仔细入微的观察和理解,心到手到,并通过大胆丰富的想象用剪纸来表述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美的理解,剪纸凝聚着普通劳动人民的智慧。

剪纸的表现样式丰富多样,可分为单色剪纸、色纸拼贴剪纸、点彩剪纸、渗染剪纸、纸塑窗花和剪纸熏样等。陕北剪纸以单色为主,造型简洁质朴,注重夸张变形,传承着古老的审美情趣和造型观念,在内容上多以动物花草为主。传说孔圣人教化天下,唯独遗漏了陕北,于是陕北人的性情不像关中人那么中庸,所以创造性极强,喜怒哀乐表现得淋漓畅快,个性极强。在陕北的靖边、安边、定边一带,剪纸又变成了另外一种风格,小巧玲珑、纤细入微,又可小中见大、刻画精到。打出的“乐乐”(指剪纸的装饰纹)细如针尖,剪出的线细如发丝,既不同于延安、绥德之粗犷,又不同于江南之工巧、写实。据考证,三边原是边关重镇,朝廷常派南方将领在此地镇守,他们带着家眷在这里生活,也带来了水乡的民间文化,与当地古拙的民间艺术相结合,由此产生了独特的三边剪纸。

1993年,延安的安塞县被当时的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20世纪80年代,安塞剪纸已开始从传统用途逐渐发展成一种独立的民间艺术品,受到海内外人士的青睐,被誉为“群芳母亲”,有“地上文物”和“文化活化石”之称。通过对大量民间剪纸的整理和制作,已有1000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等收藏,许多国外人士纷纷购买收藏,人称“具有生命力的陕北高原山菊花”。

学习剪纸讲究的是心灵手巧,可现在外面的世界太精彩,太有诱惑力,年轻人很难做到像以前的老人那样一坐就是四五个小时,静下心来反复揣摩。过去妇女人人必会的一项技艺正逐渐成为一门少数人掌握和从事的艺术,这种巨大的反差让人顿感时光的流逝与无奈。如何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活态保护,积极有效地传承并发展这门古老艺术,正引起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的关注与深思。

(摘编自李军科《陕北剪纸艺术概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剪纸艺术不仅仅存在于陕北地区,全国各地都有风格和特色各异的剪纸艺术。

B.陕北剪纸以窗花最为普遍,有着淳朴、粗犷、简练、明朗的特点,具有古朴的民风。

C.剪纸是一种民间艺术,出自村妇之手,受民间文化影响,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

D.陕北的靖边、安边、定边一带的剪纸风格有所不同,和南北文化交流有一定关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由中国北方剪纸引出陕西剪纸艺术,然后延伸到陕北的民间剪纸艺术,思路清晰。

B.在介绍陕北民间剪纸艺术时,文章从其重要形式、表现内容和风格等方面阐述其特点。

C.文章以安塞剪纸艺术发展历程及获得的荣誉表述了对陕北剪纸艺术美好前景的展望。

D.文章结尾段针对剪纸艺术保护和传承面临的困境表述了忧思和对寻求破解方案的期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活化石”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陕西剪纸传承了中华民族古老的造型纹样及思想观念。

B.陕北窗花在表现内容上,一种是继承传统,一种是贴近生活,并且前者所占比例较大。

C.陕北剪纸创造性极强,喜怒哀乐表现得淋漓畅快,个性极强,是因为当地缺少孔子教化。

D.安塞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因此,安塞剪纸获得了“群芳母亲”等美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近日,大批网友在网络社交端表示,爱奇艺App对投屏价格进行了限制。过去爱奇艺黄金VIP会员支持4K清晰度视频投屏,但现在仅能支持480P清晰度。

对此,爱奇艺客服表示,黄金会员可以在电脑、平板和手机端使用,同时可以使用480P清晰度进行投屏。对于该规则的变化,爱奇艺方面暂未发表回应。

记者目前体验发现,除了爱奇艺对投屏视频分辨率更改了收费标准,其他视频平台方面,芒果视频会员与腾讯视频会员仍旧可以原分辨率投屏,优酷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提示需额外付费12元才能投屏,B站大会员可以正常投屏。

行业分析师对记者表示,爱奇艺更改黄金会员投屏标准背后的根本原因,仍旧是营收层面的压力。2022年12月16日,爱奇艺会员涨价政策落地后,网络上针对此次涨价舆情反弹剧烈,直冲微博热搜榜二位置,网友观点主要质疑爱奇艺为何再次涨价、为何对多机登录进行更严格的审核。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2023年1月12日《爱奇艺更改会员投屏收费标准,还有谁在悄悄拒投“大屏”?》)》

材料二:手机端内容不能投屏到电视端观看的现象,其实一直都存在,原因多样,但主要原因是版权保护,比如迪士尼的影片如《心灵奇旅》《疯狂动物城》等就无法投屏。此前腾讯视频播出的NBA等部分体育赛事,也出现过投屏受限的情况。

平台限制投屏功能,是“侵权”行为吗?优酷站内的《优酷VIP会员服务协议》显示,优酷VIP会员服务不可在电视端使用。那么投屏属于手机端还是电视端?

对此,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的郝建国律师认为,视频平台提供的是视听服务,受限于文件大小、网络传输速度、播放硬件质量等因素,不同的播出终端会有不同的视听效果,所以以最终播出端来确定使用类别更为合适。也就是说,虽然投屏是手机App的功能,但最终的播出介质是电视,应该被视为在电视端使用。郝建国律师介绍,《优酷VIP会员服务协议》中明确了优酷VIP会员服务的使用范围,那么部分剧集需要升级会员才可以投屏的行为并没有构成侵权。

长视频平台发展至今,基本上每个平台都处于长期亏损的状态,爱奇艺在去年年底进行价格调整之后,今年第一季度首次实现了盈利,会员费用上涨,似乎为各大平台提供了盈利的良好思路。

业内人士认为,视频行业的普遍提价,一方面是因为国内视频平台最初的会员定价都相对较低,随着近几年来内容成本、运营成本的不断攀升,平台的经营压力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平台购买版权内容的成本和发力精品自制的投入在不断增加,视听技术的更新迭代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摘编自中国小康网2022年7月24日《优酷手机会员不能投屏,视频会员费还要张多高?》)

材料三:目前多家视频网站基本都有至少两款会员产品,以爱奇艺为例就有“黄金和白金会员”两种产品,产品的关键权益区别是能否支持电视端播放。各平台包含电视端的会员定价普遍比移动端会员售价稍高。

爱奇艺通过各种限制来达成分段收费的方式,并不奇怪。一些视频平台也有类似的套路,其目的都是通过逐步试错来看用户反应,并借“温水煮青蛙”的方式,达成引导用户习惯养成的孵化目标。

诚然,优质内容主要是催化会员数量的增加,如果能够实现独占式内容的爆款高频,确实可以在会员费上进行一定频次的类似小幅度增长,试探用户的消费心智底线。但这都是短视行为,也是盈利模式单一惹的祸。

2021年底开始,爱奇艺利用各种方式,如裁员、会员涨价来实现盈利,爱奇艺也确立了以会员为主的商业模式。换言之,如果爱奇艺保持盈利甚至业绩提升,在单一盈利模式之下,就意味着接下来要消费者承担更高的会员费。

然而,会员费撑不起一个长视频平台的发展,其要达成用户黏性的高频爆款内容输出,更不能靠涨价带来的微末收益。而且,各种涨价还可能带来用户流失。

要持续盈利和提升业绩,需要新的方式,优爱腾都学习奈飞,在互动影游、周边授权和衍生上进行探索,去打开新的盈利场景,跳出会员费这个难以更大增容的小池塘。

(摘编自新浪新闻2023年1月13日《优爱腾芒们,总这样做,会丢粉》)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优爱腾芒等各大视频平台纷纷针对投屏视频分辨率更改了收费标准,是为了应对和缓解营业收入层面的过大压力。

B.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的郝建国律师认为,投屏是手机App在电视端的使用,因而平台限制投屏功能不构成侵权。

C.视频行业的普遍提价是内容、运营和购买版权内容成本的不断攀升及更新迭代视听技术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等因素造成的。

D.视频平台通过会员方式或通过各种限制来达成分段收费的方式固然有助于实现盈利,但也可能带来用户流失。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优酷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提示需额外付费12元才能投屏,并且只能使用480P清晰度进行投屏。

B.手机端内容不能投屏到电视端观看的原因是版权保护,腾讯视频播出的部分体育赛事投屏受限就是此原因。

C.爱奇艺等在会员费上进行一定频次的小幅度增长,试探用户的消费心智底线,试图引导用户习惯养成。

D.这几年,爱奇艺持续保持盈利甚至业绩提升,是由于在单一盈利模式之下,让消费者承担了更高的会员费。

6.我国长视频平台可通过哪些方式来盈利发展?请根据材料概括说明。(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张师傅的行为艺术

肖遥

我爸张师傅年轻时有个怪癖,就是讨厌一切装饰品。那个年代并不提倡佩戴饰品,衣服上除了纽扣,再没有别的。可是,张师傅连纽扣也讨厌,在我的印象里,张师傅只穿厂里发的那种拉链工作服,简单方便。

张师傅会给孩子们订杂志,买很多小人书。我们最喜欢的是小人书上的古装美女,临摹她们的项链、耳环、发簪。画这些的时候,因为匮乏与渴望,我们简直想象力爆棚。画着画着,摘两朵地雷花,挂在耳朵上当耳环,照着镜子臭美几分钟。几分钟后,要么地雷花掉了,要么张师傅瞪着眼睛气呼呼地出现了。

在那个“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年代,人们崇尚简朴实用。尽管张师傅的审美观有时代因素,但这并不影响他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我们小的时候,一个春光明媚的周末,张师傅把一盆扁竹花放在窗台上,撑起画板,铺开纸笔,开始画画。院子里种了很多花,他偏偏就选了一盆扁竹花。清晨,扁竹花还是一个花苞,等他终于画出轮廓的时候,再一抬头,花瓣已经张开了,等他染好颜色的时候,花已经完全盛开了,还伸出一丛鹅黄的花蕊。也怪周围邻居们,这个过来看看,那个过来瞅瞅,还搭讪几句“张师傅还会画画啊”。张师傅就跟他们吹几句牛,说:“我上大学的时候,学校里张贴的电影海报、校报的插画都是我画的。”这么说着,抬头一看,眼前的花和手中画的花又不一样了,只好重起一张草稿……那天,那盆花,张师傅画了十几遍。

那时候,家里的米缸是用废报纸捣碎化成纸浆糊的,其他人家的米缸外面贴的都是从报纸、杂志上剪下来的画,只有我家的米缸上贴着张师傅画的画。看到我家米缸上的画,邻居们请张师傅给他们画。因为那次遭遇了扁竹花的戏弄,张师傅在邻居们的鼓舞下拓展了“戏路”,开始画山水画。画的是他带我们春游路上看到的山山水水。和传统山水画中点景的亭台楼阁不同,张师傅画的山水画里点景的是电线杆或拖拉机。越来越多的邻居请张师傅画米缸,于是,我们那栋楼上的邻居都用上了有着拖拉机和电线杆的山水画的米缸。

张师傅从大山沟调回城里以后,生活节奏变快,就再也没有时间画画,直到我和姐姐相继大学毕业,张师傅退休。退休后10年间,张师傅自己办了个小型的机械加工厂。那些年,机械行业整体衰退,逐步让位于信息产业。所以,张师傅其实一直在一个夕阳产业里奋力挣扎。厂子除了安置一些下岗职工,缴了些税,基本没挣钱。而且比起从前在单位做总工程师的时候,张师傅办工厂的那10年操心多了。他这个厂长,平时就和工人们一起干活,看谁手慢些他就自己上手,看谁车零件出错率高他就自己动手,看扫院子的扫得不干净他也抄起扫把自己扫,久而久之,他其实就是工厂里领头干活的勤快的老头儿。

我对我姐说,张师傅如果退休后不办工厂,而是继续画画,如今他也成画家了。这样说其实挺功利的,因为张师傅当年就是热爱办工厂,就好像如今的许多年轻人想开一间咖啡屋一样。那种心心念念,可能就是现代人寻寻觅觅的自我。想来,自我未必就非要冲着时代逆流而上,或者和现状背道而驰;自我,不过是通过完成自己热爱的事而成全的一通过走过的路、翻过的山、克服的困难,生长出一个新的更丰满、更完整的我,就像“办工厂”这件事对张师傅的成全。

张师傅60岁铺开宣纸画画的时候,和他同龄的学院派画家已经开始画逸笔山水和文人画了。张师傅学习能力超强,飞快地掌握了画画需要的所有技法,然而,他的画里好像总缺了些什么。他画的花鸟画太蓬勃、太甜腻了,就好像画家画的是清茶,他画的却是一杯白糖水。可是,现在谁还喝白糖水呢?以现在的标准来看,张师傅的画显然阳气过于充沛了。

如今张师傅画的山水已然没有了电线杆和拖拉机,但是他画的山,一看就不是那种清清静静像住着神仙的所在,也不是学院派画家笔下的枯棚茅舍,而是山风呼啸、层林尽染,中间还开着几户农家乐的山。因为从来没有出世之心,所以他的画烟火气很浓。人家画的是云烟,他画的是炊烟,即便临摹,他也能把“云深不知处”临摹成“白云生处有人家”。

张师傅对生活始终保持着机警和热情,所以不论游戏规则如何变化,他都能快速适应。如果非要说欠缺,他可能一直欠缺艺术家所谓的那种与现实的纠结、对抗、叫板。他从来不愁肠百结,所以他的画里也没有那种萧索孤寂。生活对张师傅来说,就是一辆战车,他驾驭着这辆车,或者被这辆车拖着,身不由己也罢,呼啸前行也罢,根本来不及悲悲切切。

我在写这篇文章的当口儿,张师傅正在临摹齐白石的公鸡。齐白石画的是农村里那种扑扇着翅膀、贼精贼精的鸡,张师傅画出来的却像一个精神抖擞、整装待发的厂长。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师傅画扁竹花一事,富有波澜,充满了意趣,既表现了张师傅追求完美的精神,也起到了吸引读者的艺术效果。

B.“这样说其实挺功利的”,这句话带有些许调侃的意味,体现了“我”和“我”姐对张师傅开工厂的做法很不理解。

C.文章用许多精辟的语句来评价张师傅的行事风格,比如,“我”对张师傅开工厂一事的看法,深刻地体现了文章主题。

D.文章叙述的是“我”爸爸的事情,但全文却以“张师傅”这个称呼来叙事,这样安排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表现人物的形象。

8.这篇文章的标题是“张师傅的行为艺术”,为什么还要叙述张师傅办工厂的事情?这对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9.文章在讲述张师傅画画一事时,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请结合此手法谈一谈张师傅画作的特点。(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蔡泽西入秦,使人宣言以感怒应侯曰:“燕客蔡泽,天下骏雄弘辩之士也。彼一见秦王,秦王必相之而夺君位。”应侯闻之,固不快,使人召蔡泽。因让之曰:“子尝宣言欲代我相秦,岂有此乎?”对曰:“然。”应侯曰:“请闻其说。”蔡泽曰:“吁!君何见之晚也。夫四时之序,成功者去。昔者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至葵丘之会,有骄矜之色,畔者九国。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功已成遂以车裂。楚地方千里,带甲百万,白起率数万之师以与楚战,南并蜀、汉,又攻强赵,北坑马服,使秦业帝。身所服者七十余城,功已成矣,赐死于杜邮。吴起为楚悼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壹楚国之俗,南攻杨越,北并陈、蔡,破横散从,使驰说之士无所开其口。功已成矣,卒支解。大夫种为越王率四方士,上下之力,以禽劲吴,成霸功,勾践终背而杀之。此四子者,成功而不去,祸至于此。此所谓信而不能诎[注],往而不能反者也。范蠡知之,超然避世,长为陶朱公。君独不观博者乎?或欲大投,或欲分功。此皆君之所明知也。今君相秦,计不下衽席,谋不出廊庙,坐制诸侯,利施三川,以实宜阳,使天下皆畏秦。秦之欲得矣,君之功极矣。此亦秦之分功之时也!君何不以此时归相印,让贤者授之,必有伯夷之廉,长为应侯,世世称孤,而有乔、松之寿,孰与以祸终哉!此则君何居焉?”应侯曰:“善。”乃延入坐为上客。

(选自《战国策·秦策·蔡泽见逐于赵》,有删改)

[注]诎,通“屈”。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功已成/遂以车裂

B.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功已成/遂以车裂

C.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功已成/遂以车裂

D.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功已成/遂以车裂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意思是向西,方位名词作状语,与“骊山北构而西折”(《阿房宫赋》)中的“西”字含义相同。

B.“让贤者授之”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师说》)两句中的“授”字含义相同。

C.“应侯曰:‘善。’”与“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两句中的“善”字含义不同。

D.“乃延入坐为上客”与“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两句中的“延”字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听到蔡泽扬言要替代自己做秦国国相,应侯很不高兴,派人召见蔡泽,并质问蔡泽有没有这回事,蔡泽予以肯定答复并解说了自己的观点。

B.从前,齐桓公曾经多次召集诸侯会盟,整顿周朝混乱的秩序使其安定下来,到葵丘之会,桓公就显出了骄纵之色,因此就有一些国家背叛他。

C.蔡泽认为,齐桓公、商鞅、吴起、大夫文种四人因不懂功成要身退的道理,最后招来惨祸;但范蠡懂这个道理,功成后悄然离开,成为陶朱公。

D.蔡泽建议应侯趁着功高及时归还相印,让贤能的人来接受,这样能获得廉洁的名声,永久担任应侯,代代相传,还可以获得长寿,避免灾祸。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彼一见秦王,秦王必相之而夺君位。(5分)

(2)此所谓信而不能诎,往而不能反者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武昌怀古

栖一

战国城池尽悄然,昔人遗迹遍山川。

笙歌罢吹几多日,台榭荒凉七百年。

蝉响夕阳风满树,雁横秋岛雨漫天。

堪嗟世事如流水,空见芦花一钓船。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中“尽悄然”和“遍山川川”正反对比,表现了武昌城的荒凉景象。

B.诗人回望历史,追忆了武昌当年的繁华盛景,充满了怀古伤今之幽情。

C.颈联描绘了秋雨漫漫、蝉鸣不断、大雁南飞之景,烘托了冷清的氛围。

D.本诗从历史遗迹转到眼前之景,最后又抒发感慨,起承转合自然流畅。

15.诗歌“空见芦花一钓船”中“空”字的运用有何妙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诗人写了他听到几种乐声的不同感受,被贬浔阳之后听到山歌与村笛后的感受是“__________”,而听琵琶女弹出的曲调则感觉“__________”,想让她再弹一曲。

(2)《赤壁赋》中,可以看出苏轼是一个明智之人,他深知自己的想法不可能经常得到,只好通过箫声寄托在悲凉的秋风之中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桃花源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描写老人和小孩的自得其乐,表现了桃花源的人们自给自足、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8题。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沂蒙山区的人们生活比较贫困,那时用不起煤球炉的他们就用石头和泥土砌成的柴火灶来做饭。到了饭点,你就能听到此起彼伏的劈柴声、剁菜声、炒菜声连同大呼小叫的吃饭声,甚是热闹。

那时放学回家,最温馨的就是坐在灶前帮母亲添柴烧火。当然这一举动主要还是想趁机偷上一嘴,特别是遇上让人①的炒腰花、酱爆回锅肉、猪肉炖粉条等饭菜。那时家里比较困难,肉总是很长时间难得吃上一回,且每回都是炒很少一点,我们家四个孩子都营养不良,特别我这个老小,更瘦得像棵豆芽菜。其实母亲对我这个从菜一下锅就开始猛吞口水的嘴馋娃心里的想法②。也就常常默许我为她打下手,顺便让我多吃上,点肉,为我增加营养。

不觉走进城市二十多年了,远离了故乡,远离了乡村,远离了那弥漫炊烟的日子。但童年时期那炊烟袅袅的情景至今仍③。那难忘的灶台,灶台旁母亲爱怜、疼爱的眼神,还有那滚烫又好吃的一片腰花、一块回锅肉或者是半碗猪肉炖粉条,时常诱惑我去找寻往事。永生难忘那炊烟四起的童年岁月……

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8.文中画横线的两处,第一处使用“你”,第二处使用“我”,二者各有什么表述效果?请简要说明。(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如果被一只老虎咬了,①?”“我不会。因为如果没有人救我,我只是可能会死;可是一旦有人来救,我还得跟他打招呼。”这个最近在网上火起来的段子虽然夸张,但精准戳到了很多“社恐”人的痛点。

“社恐”即“社交恐惧症”,是指面对可能被他人审视的一种或多种社交情况时,产生显著的害怕或焦虑,是最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患有社交恐惧症的人,在面对社交场景时会感受到不适,害怕陷入尴尬境地以及被人评判,②,还会伴有脸红、发抖、心跳加速、不敢对视等表现。研究显示,社交恐惧症通常始于童年或青春期,大多数人在20岁之前就已经发病,也有一小部分人③。有些人可以确定他们社交焦虑开始的时间,并将其与特定事件联系起来,也有人无法确定起源。

而现在,随着互联网越来越兴起,社交媒体软件日益普通,年轻人越来越呈现“线上狂欢、线下沉默”。“社恐”也被泛化,从医学概念演变为网络上大家互相调侃的梗。现在很多年轻人只和聊得来的人聊,聊不来就给自己贴上一个“社恐”标签避而远之。

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0.“开心”的反义是“伤心”。与此类似,“社恐”也有反义,即“社牛”。请根据材料中“社恐”的含义简述“社牛”的含义。(4分)

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述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清代诗人袁枚这两句诗中的苔花虽小如米粒,却毫不自惭形秽,而是充满自信,绽放自己的个性,它弱小而不羞愧,平凡而不自卑。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说道:“即使最平凡的人,也得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每一个人都应该努力在一件件平常的事情中显示出一个不平凡、伟大的人格来。”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可以平凡,但绝不可以平庸,伟大寓于平凡之中,平凡也可以造就不凡。

请结合以上材料,以“向平凡致敬”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在班级举行的班会上演讲。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陕西省榆林市2022-2023年度高三第二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解析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测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剪纸在北方又俗称“窗花”,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

在全国各地不同风格和特色的剪纸艺术中,古老而淳朴的陕西剪纸以它特有的魅力深受人们喜爱。专家们称陕西剪纸为“活化石”,因为它较完整地传承了中华民族古老的造型纹样,如鱼身人面、狮身人首以及与周文化相似的“抓髻娃娃”,与汉画像石相似的“牛耕图”等,造型纹样均传承自中华民族阴阳哲学思想与生殖繁衍崇拜的观念。

陕西剪纸艺术,首推陕北民间剪纸。陕北剪纸的重要形式有窗窑顶花、炕围花、门面、挂帘、枕花、桌裙花、鞋花、结婚双喜花、衣物佩饰花、神龛贴花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其中以窗花最为普遍。每逢春节,不论哪里的农村,都要给窗子糊上洁白的纸,贴上红纸剪成的窗花,喜庆新年。陕北窗花在表现内容上,一种是继承传统,一种是贴近生活,包括人物活动、花鸟鱼虫、飞禽走兽、民间故事传说等,造型自由,民间趣味十足。陕北剪纸大都出自农家妇女之手,以淳朴、粗犷、简练、明朗为特点。她们创作的剪纸饱含着浓郁的泥土气息和强烈的感彩,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具有古朴的民风。她们一方面受民间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对生活进行仔细入微的观察和理解,心到手到,并通过大胆丰富的想象用剪纸来表述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美的理解,剪纸凝聚着普通劳动人民的智慧。

剪纸的表现样式丰富多样,可分为单色剪纸、色纸拼贴剪纸、点彩剪纸、渗染剪纸、纸塑窗花和剪纸熏样等。陕北剪纸以单色为主,造型简洁质朴,注重夸张变形,传承着古老的审美情趣和造型观念,在内容上多以动物花草为主。传说孔圣人教化天下,唯独遗漏了陕北,于是陕北人的性情不像关中人那么中庸,所以创造性极强,喜怒哀乐表现得淋漓畅快,个性极强。在陕北的靖边、安边、定边一带,剪纸又变成了另外一种风格,小巧玲珑、纤细入微,又可小中见大、刻画精到。打出的“乐乐”(指剪纸的装饰纹)细如针尖,剪出的线细如发丝,既不同于延安、绥德之粗犷,又不同于江南之工巧、写实。据考证,三边原是边关重镇,朝廷常派南方将领在此地镇守,他们带着家眷在这里生活,也带来了水乡的民间文化,与当地古拙的民间艺术相结合,由此产生了独特的三边剪纸。

1993年,延安的安塞县被当时的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20世纪80年代,安塞剪纸已开始从传统用途逐渐发展成一种独立的民间艺术品,受到海内外人士的青睐,被誉为“群芳母亲”,有“地上文物”和“文化活化石”之称。通过对大量民间剪纸的整理和制作,已有1000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等收藏,许多国外人士纷纷购买收藏,人称“具有生命力的陕北高原山菊花”。

学习剪纸讲究的是心灵手巧,可现在外面的世界太精彩,太有诱惑力,年轻人很难做到像以前的老人那样一坐就是四五个小时,静下心来反复揣摩。过去妇女人人必会的一项技艺正逐渐成为一门少数人掌握和从事的艺术,这种巨大的反差让人顿感时光的流逝与无奈。如何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活态保护,积极有效地传承并发展这门古老艺术,正引起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的关注与深思。

(摘编自李军科《陕北剪纸艺术概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剪纸艺术不仅仅存在于陕北地区,全国各地都有风格和特色各异的剪纸艺术。

B.陕北剪纸以窗花最为普遍,有着淳朴、粗犷、简练、明朗的特点,具有古朴的民风。

C.剪纸是一种民间艺术,出自村妇之手,受民间文化影响,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

D.陕北的靖边、安边、定边一带的剪纸风格有所不同,和南北文化交流有一定关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由中国北方剪纸引出陕西剪纸艺术,然后延伸到陕北的民间剪纸艺术,思路清晰。

B.在介绍陕北民间剪纸艺术时,文章从其重要形式、表现内容和风格等方面阐述其特点。

C.文章以安塞剪纸艺术发展历程及获得的荣誉表述了对陕北剪纸艺术美好前景的展望。

D.文章结尾段针对剪纸艺术保护和传承面临的困境表述了忧思和对寻求破解方案的期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活化石”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陕西剪纸传承了中华民族古老的造型纹样及思想观念。

B.陕北窗花在表现内容上,一种是继承传统,一种是贴近生活,并且前者所占比例较大。

C.陕北剪纸创造性极强,喜怒哀乐表现得淋漓畅快,个性极强,是因为当地缺少孔子教化。

D.安塞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因此,安塞剪纸获得了“群芳母亲”等美誉。

(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出原文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

(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

(1)C.“出自村妇之手”过于绝对,原文第三段说的是“陕北剪纸大都出自农家妇女之手,以淳朴、粗犷、简练、明朗为特点”。

(2)C.“表述了对陕北剪纸艺术美好前景的展望”说法有误。原文倒数第二段对安塞剪纸艺术的描述,主要讲述的还是安塞剪纸艺术的成就,并没有直接表明对陕北剪纸艺术美好前景的展望。

(3)B.“并且前者所占比例较大”无中生有。原文第三段只是说“陕北窗花在表现内容上,一种是继承传统,一种是贴近生活,包括人物活动、花鸟鱼虫、飞禽走兽、民间故事传说等,造型自由,民间趣味十足”,并没有对两者进行比较。

C.“是因为当地缺少孔子教化”说法有误。根据原文第四段“传说孔圣人教化天下,唯独遗漏了陕北,于是陕北人的性情不像关中人那么中庸,所以创造性极强,喜怒哀乐表现得淋漓畅快,个性极强”可知,关于陕北剪纸创造性极强的原因分析只是一种传说。

D.“因此,安塞剪纸获得了”强加因果。根据原文第五段“1993年,延安的安塞县被当时的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20世纪80年代以来,安塞剪纸已开始从传统用途逐渐发展成一种独立的民间艺术品,受到海内外人士的青睐,被誉为‘群芳母亲’”可知,前后两者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故选:A。

解析:

(1)C

(2)C

(3)A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近日,大批网友在网络社交端表示,爱奇艺App对投屏价格进行了限制。过去爱奇艺黄金VIP会员支持4K清晰度视频投屏,但现在仅能支持480P清晰度。

对此,爱奇艺客服表示,黄金会员可以在电脑、平板和手机端使用,同时可以使用480P清晰度进行投屏。对于该规则的变化,爱奇艺方面暂未发表回应。

记者目前体验发现,除了爱奇艺对投屏视频分辨率更改了收费标准,其他视频平台方面,芒果视频会员与腾讯视频会员仍旧可以原分辨率投屏,优酷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提示需额外付费12元才能投屏,B站大会员可以正常投屏。

行业分析师对记者表示,爱奇艺更改黄金会员投屏标准背后的根本原因,仍旧是营收层面的压力。2022年12月16日,爱奇艺会员涨价政策落地后,网络上针对此次涨价舆情反弹剧烈,直冲微博热搜榜二位置,网友观点主要质疑爱奇艺为何再次涨价、为何对多机登录进行更严格的审核。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2023年1月12日《爱奇艺更改会员投屏收费标准,还有谁在悄悄拒投“大屏”?》)》

材料二:手机端内容不能投屏到电视端观看的现象,其实一直都存在,原因多样,但主要原因是版权保护,比如迪士尼的影片如《心灵奇旅》《疯狂动物城》等就无法投屏。此前腾讯视频播出的NBA等部分体育赛事,也出现过投屏受限的情况。

平台限制投屏功能,是“侵权”行为吗?优酷站内的《优酷VIP会员服务协议》显示,优酷VIP会员服务不可在电视端使用。那么投屏属于手机端还是电视端?

对此,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的郝建国律师认为,视频平台提供的是视听服务,受限于文件大小、网络传输速度、播放硬件质量等因素,不同的播出终端会有不同的视听效果,所以以最终播出端来确定使用类别更为合适。也就是说,虽然投屏是手机App的功能,但最终的播出介质是电视,应该被视为在电视端使用。郝建国律师介绍,《优酷VIP会员服务协议》中明确了优酷VIP会员服务的使用范围,那么部分剧集需要升级会员才可以投屏的行为并没有构成侵权。

长视频平台发展至今,基本上每个平台都处于长期亏损的状态,爱奇艺在去年年底进行价格调整之后,今年第一季度首次实现了盈利,会员费用上涨,似乎为各大平台提供了盈利的良好思路。

业内人士认为,视频行业的普遍提价,一方面是因为国内视频平台最初的会员定价都相对较低,随着近几年来内容成本、运营成本的不断攀升,平台的经营压力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平台购买版权内容的成本和发力精品自制的投入在不断增加,视听技术的更新迭代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摘编自中国小康网2022年7月24日《优酷手机会员不能投屏,视频会员费还要张多高?》)

材料三:目前多家视频网站基本都有至少两款会员产品,以爱奇艺为例就有“黄金和白金会员”两种产品,产品的关键权益区别是能否支持电视端播放。各平台包含电视端的会员定价普遍比移动端会员售价稍高。

爱奇艺通过各种限制来达成分段收费的方式,并不奇怪。一些视频平台也有类似的套路,其目的都是通过逐步试错来看用户反应,并借“温水煮青蛙”的方式,达成引导用户习惯养成的孵化目标。

诚然,优质内容主要是催化会员数量的增加,如果能够实现独占式内容的爆款高频,确实可以在会员费上进行一定频次的类似小幅度增长,试探用户的消费心智底线。但这都是短视行为,也是盈利模式单一惹的祸。

2021年底开始,爱奇艺利用各种方式,如裁员、会员涨价来实现盈利,爱奇艺也确立了以会员为主的商业模式。换言之,如果爱奇艺保持盈利甚至业绩提升,在单一盈利模式之下,就意味着接下来要消费者承担更高的会员费。

然而,会员费撑不起一个长视频平台的发展,其要达成用户黏性的高频爆款内容输出,更不能靠涨价带来的微末收益。而且,各种涨价还可能带来用户流失。

要持续盈利和提升业绩,需要新的方式,优爱腾都学习奈飞,在互动影游、周边授权和衍生上进行探索,去打开新的盈利场景,跳出会员费这个难以更大增容的小池塘。

(摘编自新浪新闻2023年1月13日《优爱腾芒们,总这样做,会丢粉》)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优爱腾芒等各大视频平台纷纷针对投屏视频分辨率更改了收费标准,是为了应对和缓解营业收入层面的过大压力。

B.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的郝建国律师认为,投屏是手机App在电视端的使用,因而平台限制投屏功能不构成侵权。

C.视频行业的普遍提价是内容、运营和购买版权内容成本的不断攀升及更新迭代视听技术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等因素造成的。

D.视频平台通过会员方式或通过各种限制来达成分段收费的方式固然有助于实现盈利,但也可能带来用户流失。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优酷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提示需额外付费12元才能投屏,并且只能使用480P清晰度进行投屏。

B.手机端内容不能投屏到电视端观看的原因是版权保护,腾讯视频播出的部分体育赛事投屏受限就是此原因。

C.爱奇艺等在会员费上进行一定频次的小幅度增长,试探用户的消费心智底线,试图引导用户习惯养成。

D.这几年,爱奇艺持续保持盈利甚至业绩提升,是由于在单一盈利模式之下,让消费者承担了更高的会员费。

6.我国长视频平台可通过哪些方式来盈利发展?请根据材料概括说明。(6分)

(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找出与题干相关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1)A.“各大视频平台纷纷针对投屏视频分辨率更改了收费标准”扩大范围,依据材料一“除了爱奇艺对投屏视频分辨率更改了收费标准,其他视频平台方面,芒果视频会员与腾讯视频会员仍旧可以原分辨率投屏”可知只是说爱奇艺针对投屏视频分辨率更改收费标准。

故选A。

(2)A.“并且只能使用480P清晰度进行投屏”错误,张冠李戴,材料一说的是“爱奇艺客服表示,黄金会员可以在电脑、平板和手机端使用,同时可以使用480P清晰度进行投屏”。

B.“手机端内容不能投屏到电视端观看的原因是版权保护”错误,原文是“手机端内容不能投屏到电视端观看的现象,其实一直都存在,原因多样,但主要原因是版权保护”。

C.正确。

D.“是由于在单一盈利模式之下,让消费者承担了更高的会员费”曲解文意,依据原文“如果爱奇艺保持盈利甚至业绩提升,在单一盈利模式之下,就意味着接下来要消费者承担更高的会员费”可知原文只是一种假设,表述成了既成事实;另外,依据“2021年底开始,爱奇艺利用各种方式,如裁员、会员涨价来实现盈利”可知爱奇艺盈利还有裁员等原因。

故选C。

(3)①依据“视频行业的普遍提价,一方面是因为国内视频平台最初的会员定价都相对较低,随着近几年来内容成本、运营成本的不断攀升,……,视听技术的更新迭代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可知要适当采取措施降低成本,依据“优质内容主要是催化会员数量的增加,如果能够实现独占式内容的爆款高频,确实可在会员费上进行一定频次的类似小幅度增长,试探用户的消费心智底线”可知也要做好市场调查和客户心理接受能力调查,在优质内容被用户接受的基础上适当上浮价格。

②依据“优质内容主要是催化会员数量的增加,如果能够实现独占式内容的爆款高频,确实可在会员费上进行一定频次的类似小幅度增长,试探用户的消费心智底线”“会员费撑不起一个长视频平台的发展,其要达成用户黏性的高频爆款内容输出,更不能靠涨价带来的微末收益”可知要进一步加大优质内容的创作力度,实现独占式内容的爆款高频,增加用户黏性。

③依据“要持续盈利和提升业绩,需要新的方式,优爱腾都学习奈飞,在互动影游、周边授权和衍生上进行探索,去打开新的盈利场景”可知要探寻新的方式,比如在互动影游、周边授权和衍生上进行探索,去打开新的盈利场景。

解析:

(1)A

(2)C

(3)①适当采取措施降低成本,做好市场调查和客户心理接受能力调查,在优质内容被用户接受的基础上适当上浮价格。

②进一步加大优质内容的创作力度,实现独占式内容的爆款高频,增加用户黏性。

③探寻新的方式,比如在互动影游、周边授权和衍生上进行探索,去打开新的盈利场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张师傅的行为艺术

肖遥

我爸张师傅年轻时有个怪癖,就是讨厌一切装饰品。那个年代并不提倡佩戴饰品,衣服上除了纽扣,再没有别的。可是,张师傅连纽扣也讨厌,在我的印象里,张师傅只穿厂里发的那种拉链工作服,简单方便。

张师傅会给孩子们订杂志,买很多小人书。我们最喜欢的是小人书上的古装美女,临摹她们的项链、耳环、发簪。画这些的时候,因为匮乏与渴望,我们简直想象力爆棚。画着画着,摘两朵地雷花,挂在耳朵上当耳环,照着镜子臭美几分钟。几分钟后,要么地雷花掉了,要么张师傅瞪着眼睛气呼呼地出现了。

在那个“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年代,人们崇尚简朴实用。尽管张师傅的审美观有时代因素,但这并不影响他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我们小的时候,一个春光明媚的周末,张师傅把一盆扁竹花放在窗台上,撑起画板,铺开纸笔,开始画画。院子里种了很多花,他偏偏就选了一盆扁竹花。清晨,扁竹花还是一个花苞,等他终于画出轮廓的时候,再一抬头,花瓣已经张开了,等他染好颜色的时候,花已经完全盛开了,还伸出一丛鹅黄的花蕊。也怪周围邻居们,这个过来看看,那个过来瞅瞅,还搭讪几句“张师傅还会画画啊”。张师傅就跟他们吹几句牛,说:“我上大学的时候,学校里张贴的电影海报、校报的插画都是我画的。”这么说着,抬头一看,眼前的花和手中画的花又不一样了,只好重起一张草稿……那天,那盆花,张师傅画了十几遍。

那时候,家里的米缸是用废报纸捣碎化成纸浆糊的,其他人家的米缸外面贴的都是从报纸、杂志上剪下来的画,只有我家的米缸上贴着张师傅画的画。看到我家米缸上的画,邻居们请张师傅给他们画。因为那次遭遇了扁竹花的戏弄,张师傅在邻居们的鼓舞下拓展了“戏路”,开始画山水画。画的是他带我们春游路上看到的山山水水。和传统山水画中点景的亭台楼阁不同,张师傅画的山水画里点景的是电线杆或拖拉机。越来越多的邻居请张师傅画米缸,于是,我们那栋楼上的邻居都用上了有着拖拉机和电线杆的山水画的米缸。

张师傅从大山沟调回城里以后,生活节奏变快,就再也没有时间画画,直到我和姐姐相继大学毕业,张师傅退休。退休后10年间,张师傅自己办了个小型的机械加工厂。那些年,机械行业整体衰退,逐步让位于信息产业。所以,张师傅其实一直在一个夕阳产业里奋力挣扎。厂子除了安置一些下岗职工,缴了些税,基本没挣钱。而且比起从前在单位做总工程师的时候,张师傅办工厂的那10年操心多了。他这个厂长,平时就和工人们一起干活,看谁手慢些他就自己上手,看谁车零件出错率高他就自己动手,看扫院子的扫得不干净他也抄起扫把自己扫,久而久之,他其实就是工厂里领头干活的勤快的老头儿。

我对我姐说,张师傅如果退休后不办工厂,而是继续画画,如今他也成画家了。这样说其实挺功利的,因为张师傅当年就是热爱办工厂,就好像如今的许多年轻人想开一间咖啡屋一样。那种心心念念,可能就是现代人寻寻觅觅的自我。想来,自我未必就非要冲着时代逆流而上,或者和现状背道而驰;自我,不过是通过完成自己热爱的事而成全的一通过走过的路、翻过的山、克服的困难,生长出一个新的更丰满、更完整的我,就像“办工厂”这件事对张师傅的成全。

张师傅60岁铺开宣纸画画的时候,和他同龄的学院派画家已经开始画逸笔山水和文人画了。张师傅学习能力超强,飞快地掌握了画画需要的所有技法,然而,他的画里好像总缺了些什么。他画的花鸟画太蓬勃、太甜腻了,就好像画家画的是清茶,他画的却是一杯白糖水。可是,现在谁还喝白糖水呢?以现在的标准来看,张师傅的画显然阳气过于充沛了。

如今张师傅画的山水已然没有了电线杆和拖拉机,但是他画的山,一看就不是那种清清静静像住着神仙的所在,也不是学院派画家笔下的枯棚茅舍,而是山风呼啸、层林尽染,中间还开着几户农家乐的山。因为从来没有出世之心,所以他的画烟火气很浓。人家画的是云烟,他画的是炊烟,即便临摹,他也能把“云深不知处”临摹成“白云生处有人家”。

张师傅对生活始终保持着机警和热情,所以不论游戏规则如何变化,他都能快速适应。如果非要说欠缺,他可能一直欠缺艺术家所谓的那种与现实的纠结、对抗、叫板。他从来不愁肠百结,所以他的画里也没有那种萧索孤寂。生活对张师傅来说,就是一辆战车,他驾驭着这辆车,或者被这辆车拖着,身不由己也罢,呼啸前行也罢,根本来不及悲悲切切。

我在写这篇文章的当口儿,张师傅正在临摹齐白石的公鸡。齐白石画的是农村里那种扑扇着翅膀、贼精贼精的鸡,张师傅画出来的却像一个精神抖擞、整装待发的厂长。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师傅画扁竹花一事,富有波澜,充满了意趣,既表现了张师傅追求完美的精神,也起到了吸引读者的艺术效果。

B.“这样说其实挺功利的”,这句话带有些许调侃的意味,体现了“我”和“我”姐对张师傅开工厂的做法很不理解。

C.文章用许多精辟的语句来评价张师傅的行事风格,比如,“我”对张师傅开工厂一事的看法,深刻地体现了文章主题。

D.文章叙述的是“我”爸爸的事情,但全文却以“张师傅”这个称呼来叙事,这样安排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表现人物的形象。

8.这篇文章的标题是“张师傅的行为艺术”,为什么还要叙述张师傅办工厂的事情?这对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9.文章在讲述张师傅画画一事时,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请结合此手法谈一谈张师傅画作的特点。(6分)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2)本题考查分析情节作用的能力。作答此类题目可以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分析。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题干已经明确了运用的手法为对比,作答时从文中找出有关“讲述张师傅画画一事时运用对比手法”的信息分析即可。

(1)B.“体现了‘我’和‘我’姐对张师傅开工厂的做法很不理解”分析错误,从下文“我”分析张师傅开工厂一事的说法来看,“我”完全理解、肯定张师傅的做法,并不吝于赞美他。

(2)根据原文“那些年,机械行业整体衰退,逐步让位于信息产业。所以,张师傅其实一直在一个夕阳产业里奋力挣扎。厂子除了安置一些下岗职工,缴了些税,基本没挣钱。而且比起从前在单位做总工程师的时候,张师傅办工厂的那10年操心多了。他这个厂长,平时就和工人们一起干活,看谁手慢些他就自己上手,看谁车零件出错率高他就自己动手,看扫院子的扫得不干净他也抄起扫把自己扫,久而久之,他其实就是工厂里领头干活的勤快的老头儿”可知:张师傅开工厂一事表现了张师傅积极进取的精神,这和他在画作艺术中表现的精神是一致的。且张师傅开工厂一事也是一种行为艺术,符合标题“张师傅的行为艺术”统领的内容。

根据原文“张师傅当年就是热爱办工厂,就好像如今的许多年轻人想开一间咖啡屋一样。那种心心念念,可能就是现代人寻寻觅觅的自我。想来,自我未必就非要冲着时代逆流而上,或者和现状背道而驰;自我,不过是通过完成自己热爱的事而成全的一通过走过的路、翻过的山、克服的困难,生长出一个新的更丰满、更完整的我,就像‘办工厂’这件事对张师傅的成全”可知:张师傅办工厂的事情表现了人应该有积极进取的精神这一主题。丰富了文章的主题,使表现主题的内容更多样,易于为读者所接受。

(3)根据原文“和传统山水画中点景的亭台楼阁不同,张师傅画的山水画里点景的是电线杆或拖拉机”可知:把张师傅的画和其他画家的画对比,表现了他的画作取材贴近生活,并不高高在上,端架子。

根据原文“他画的山,一看就不是那种清清静静像住着神仙的所在,也不是学院派画家笔下的枯棚茅舍,而是山风呼啸、层林尽染,中间还开着几户农家乐的山。因为从来没有出世之心,所以他的画烟火气很浓。人家画的是云烟,他画的是炊烟,即便临摹,他也能把‘云深不知处’临摹成‘白云生处有人家’”可知:把张师傅的画作和学院派的画作及出世之人画作比,他的画作中有世俗的农家乐,有充满活力的“人家”,这表现了他的画作的烟火气、现实性和热爱百姓生活的风格。

根据原文“他的画里好像总缺了些什么。他画的花鸟画太蓬勃、太甜腻了,就好像画家画的是清茶,他画的却是一杯白糖水”“张师傅正在临摹齐白石的公鸡。齐白石画的是农村里那种扑扇着翅膀、贼精贼精的鸡,张师傅画出来的却像一个精神抖擞、整装待发的厂长”可知:他的花鸟画不同于其他画家的清雅,而是呈现出蓬勃和甜美。

解析:

(1)B

(2)①张师傅开工厂一事和张师傅画画一事同属于行为艺术,文章通过张师傅开工厂一事表现了张师傅积极进取的精神,这和他在画作艺术中表现的精神是一致的。②张师傅开工厂一事和张师傅画画一事共同表现了小说的主题,使表现主题的内容更多样,这样,小说的主题更加鲜明,易于为读者所接受。

(3)①张师傅的画和其他画家的画对比,他的画作中不用亭台楼阁点景,而是用电线杆或拖拉机点景,这表现了他的画作取材贴近生活,并不高高在上,端架子。

②张师傅的画作和学院派的画作及出世之人画作比,他的画作中有世俗的农家乐,有充满活力的“人家”,这表现了他的画作的烟火气、现实性和热爱百姓生活的风格。

③他的花鸟画不同于其他画家的清雅,而是呈现出蓬勃和甜美。比如,张师傅的画作和齐白石先生的不同,他笔下的公鸡没有齐白石笔下公鸡的精明,却展现出精神奋发、随时前进的状态,这表现了他画作蕴含的精神:昂扬向上、奋发进取。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蔡泽西入秦,使人宣言以感怒应侯曰:“燕客蔡泽,天下骏雄弘辩之士也。彼一见秦王,秦王必相之而夺君位。”应侯闻之,固不快,使人召蔡泽。因让之曰:“子尝宣言欲代我相秦,岂有此乎?”对曰:“然。”应侯曰:“请闻其说。”蔡泽曰:“吁!君何见之晚也。夫四时之序,成功者去。昔者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至葵丘之会,有骄矜之色,畔者九国。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功已成遂以车裂。楚地方千里,带甲百万,白起率数万之师以与楚战,南并蜀、汉,又攻强赵,北坑马服,使秦业帝。身所服者七十余城,功已成矣,赐死于杜邮。吴起为楚悼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壹楚国之俗,南攻杨越,北并陈、蔡,破横散从,使驰说之士无所开其口。功已成矣,卒支解。大夫种为越王率四方士,上下之力,以禽劲吴,成霸功,勾践终背而杀之。此四子者,成功而不去,祸至于此。此所谓信而不能诎[注],往而不能反者也。范蠡知之,超然避世,长为陶朱公。君独不观博者乎?或欲大投,或欲分功。此皆君之所明知也。今君相秦,计不下衽席,谋不出廊庙,坐制诸侯,利施三川,以实宜阳,使天下皆畏秦。秦之欲得矣,君之功极矣。此亦秦之分功之时也!君何不以此时归相印,让贤者授之,必有伯夷之廉,长为应侯,世世称孤,而有乔、松之寿,孰与以祸终哉!此则君何居焉?”应侯曰:“善。”乃延入坐为上客。

(选自《战国策·秦策·蔡泽见逐于赵》,有删改)

[注]诎,通“屈”。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功已成/遂以车裂

B.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功已成/遂以车裂

C.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功已成/遂以车裂

D.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功已成/遂以车裂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意思是向西,方位名词作状语,与“骊山北构而西折”(《阿房宫赋》)中的“西”字含义相同。

B.“让贤者授之”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师说》)两句中的“授”字含义相同。

C.“应侯曰:‘善。’”与“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两句中的“善”字含义不同。

D.“乃延入坐为上客”与“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两句中的“延”字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听到蔡泽扬言要替代自己做秦国国相,应侯很不高兴,派人召见蔡泽,并质问蔡泽有没有这回事,蔡泽予以肯定答复并解说了自己的观点。

B.从前,齐桓公曾经多次召集诸侯会盟,整顿周朝混乱的秩序使其安定下来,到葵丘之会,桓公就显出了骄纵之色,因此就有一些国家背叛他。

C.蔡泽认为,齐桓公、商鞅、吴起、大夫文种四人因不懂功成要身退的道理,最后招来惨祸;但范蠡懂这个道理,功成后悄然离开,成为陶朱公。

D.蔡泽建议应侯趁着功高及时归还相印,让贤能的人来接受,这样能获得廉洁的名声,永久担任应侯,代代相传,还可以获得长寿,避免灾祸。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彼一见秦王,秦王必相之而夺君位。(5分)

(2)此所谓信而不能诎,往而不能反者也。(5分)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

(2)本题考查对词语理解的能力。解答此题,重点在于学生的平时积累,再结合文章内容,确定解析。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把握的能力。根据题干内容,从文中找关键句,再仔细比对。

(4)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的能力。翻译的基本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结构相同,句式对称,中间断开,排除CD;“于天下”是“无敌”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句意:教百姓努力耕种和作战,因此大军一出发就拓展疆土,军队停下来休息国家就富有,所以秦兵无敌于天下,在诸侯之间建立了威势。可是成功之后,(商鞅)却受到车裂之刑。

故选:B。

(2)B.“授”:接受/传授。两者的含义不同。句意:让贤能的人来接受。/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

故选:B。

(3)C.“齐桓公”不是因不懂功成要身退的道理,最后招来惨祸的人,文中的“此四子者”指商鞅、白起、吴起、大夫文种。蔡泽将这四个人的经历总结为“成功而不去,祸至于此”。

故选:C。

(4)①重点字:“彼”,代词,他;“一”,一旦;“相之”,任命他为相国。译文:一旦他上朝拜见秦王,秦王必定任命他为相国而夺取您的位置。

②重点字:“信”,同“伸”,舒展开;“往”,向前;“反”,回头,返回。译文:这就是所说的能伸而不能屈,一直向前而不肯回头啊。

解析:

(1)B

(2)B

(3)C

(4)①一旦他上朝拜见秦王,秦王必定任命他为相国而夺取您的位置。

②这就是所说的能伸而不能屈,一直向前而不肯回头啊。

参考译文:

蔡泽向西进入秦国,事先故意派人发出豪语,以激怒应候:“燕客蔡泽是天下雄辩豪杰之士。一旦他上朝拜见秦王,秦王必定任命他为相国而夺取您的位置。”应侯听说之后,很不高兴,就派人召见蔡泽。于是应侯责问蔡泽说:“你曾扬言将取代我的秦国相国职位,真有这回事吗?”蔡泽回答说:“有。”应侯说:“那我倒愿意听听你的意见。”蔡泽说:“唉!您为什么领悟道理这样迟钝呢。即使是四季的转移,功成就会离开,从前齐桓公多次会合诸侯,整顿天下的秩序,到葵丘之会,桓公就显出了骄纵之色,因此有多个国家背叛他。商鞅为秦孝公统一度量衡,废除井田,重划土地,教百姓努力耕种和作战,因此大军一出发就拓展疆土,军队停下来休息国家就富有,所以秦兵无敌于天下,在诸侯之间建立了威势。可是成功之后,(商鞅)却受到车裂之刑。楚国占地千里拥有雄兵百万,秦将白起率领几万秦兵和楚军作战,往南吞并蜀、汉,此外又攻打强赵,在北方活埋了马服,使秦国成就帝业。白起亲自攻下的城池有七十多座,大功已经告成,却在杜邮被秦王赐死。吴起为楚悼王罢免无能的朝臣,撤销无用的机构,废除多余的官吏,统一了楚国的风俗,往南攻打杨越,往北攻打陈、蔡,摧毁连横政策,解散合纵之约,使游说之士没有开口余地。大功已经告成,最后吴起却被肢解杀掉。越大夫文种为越王勾践率领四方军队,上下协力,击败吴国生擒吴王夫差,完成了越国霸王功业,勾践最终背弃了他而把他杀了。这四位贤臣,功成而不退,就遭受了这样的惨祸。这就是所说的能伸而不能屈,一直向前而不肯回头啊。范蠡深知这个道理,以超然的姿态功成身退,远离人间的是非,成为悠然自乐的陶朱公。难道您没有看过赌博的人吗?有的想个人独吞,有的让大家分享。这都是您清楚知道的。如今您当了秦国相国,计谋不离开坐席就可以定下,谋划不离开朝廷就可以实施,坐在朝中控制诸侯,取得三川之地,来增强宜阳的实力,使天下诸侯都畏惧秦国。秦王的欲望得到了满足,您的功劳也到了极点。这是该让大家分享成果的时候了!您何不在此时归还相印,让贤能的人来接受,(如此您)必定有伯夷那样的廉洁之名,能永久担任应侯,代代相传,而又获得王子乔、赤松子一般的长寿!和受到不测之祸相比,您应该何去何从呢?”应侯说:“好。”于是邀请蔡泽入座,待为上宾。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武昌怀古

栖一

战国城池尽悄然,昔人遗迹遍山川。

笙歌罢吹几多日,台榭荒凉七百年。

蝉响夕阳风满树,雁横秋岛雨漫天。

堪嗟世事如流水,空见芦花一钓船。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中“尽悄然”和“遍山川川”正反对比,表现了武昌城的荒凉景象。

B.诗人回望历史,追忆了武昌当年的繁华盛景,充满了怀古伤今之幽情。

C.颈联描绘了秋雨漫漫、蝉鸣不断、大雁南飞之景,烘托了冷清的氛围。

D.本诗从历史遗迹转到眼前之景,最后又抒发感慨,起承转合自然流畅。

15.诗歌“空见芦花一钓船”中“空”字的运用有何妙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答题时要全面理解诗歌,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2)本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能力,是炼字题。答题时要读懂全诗,结合全诗尤其是词语所在语境分析词语的表述效果。

(1)A.“尽悄然”和“遍山川”没有正反对比,“悄然”一词写出了武昌城失去了往日的喧闹,如今一片沉寂的景象;“遍山川”写出了诗人看到了山川上到处都有昔日遗留的痕迹;二者不能构成对比。

故选A。

(2)“空”是“徒然、白白地、只”的意思。诗句的意思是:只看到孤独地漂荡的钓船上洒落了满满一船的芦花。诗人感叹如今只能看见芦花丛中一叶钓船在孤独地漂荡,诗人着一“空”字写出了城池林立、笙歌齐鸣的繁华景色已经逝去,眼前一片萧条、空寂的景象。这里是以景结情,曾经的热闹繁华之地,今日却无限荒凉,此情此景,让发出兴亡如梦,世事皆空的感叹,表述了历史盛衰无常、兴极必败慨叹之情。

解析:

(1)A

(2)“空”是“徒然、白白地、只”的意思。诗人感叹如今只能看见芦花丛中一叶钓船在孤独地漂荡,诗人着一“空”字写出了城池林立、笙歌齐鸣的繁华景色已经逝去,眼前一片萧条、空寂的景象。表述了历史盛衰无常、兴极必败、世事皆空的慨叹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诗人写了他听到几种乐声的不同感受,被贬浔阳之后听到山歌与村笛后的感受是“__________”,而听琵琶女弹出的曲调则感觉“__________”,想让她再弹一曲。

(2)《赤壁赋》中,可以看出苏轼是一个明智之人,他深知自己的想法不可能经常得到,只好通过箫声寄托在悲凉的秋风之中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桃花源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描写老人和小孩的自得其乐,表现了桃花源的人们自给自足、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

此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高考时,以《测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故解析为:

(1)呕哑嘲哳难为听如听仙乐耳暂明(重点字:嘲、哳)

(2)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重点字:遗)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重点字:髫)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8题。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沂蒙山区的人们生活比较贫困,那时用不起煤球炉的他们就用石头和泥土砌成的柴火灶来做饭。到了饭点,你就能听到此起彼伏的劈柴声、剁菜声、炒菜声连同大呼小叫的吃饭声,甚是热闹。

那时放学回家,最温馨的就是坐在灶前帮母亲添柴烧火。当然这一举动主要还是想趁机偷上一嘴,特别是遇上让人①的炒腰花、酱爆回锅肉、猪肉炖粉条等饭菜。那时家里比较困难,肉总是很长时间难得吃上一回,且每回都是炒很少一点,我们家四个孩子都营养不良,特别我这个老小,更瘦得像棵豆芽菜。其实母亲对我这个从菜一下锅就开始猛吞口水的嘴馋娃心里的想法②。也就常常默许我为她打下手,顺便让我多吃上,点肉,为我增加营养。

不觉走进城市二十多年了,远离了故乡,远离了乡村,远离了那弥漫炊烟的日子。但童年时期那炊烟袅袅的情景至今仍③。那难忘的灶台,灶台旁母亲爱怜、疼爱的眼神,还有那滚烫又好吃的一片腰花、一块回锅肉或者是半碗猪肉炖粉条,时常诱惑我去找寻往事。永生难忘那炊烟四起的童年岁月……

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8.文中画横线的两处,第一处使用“你”,第二处使用“我”,二者各有什么表述效果?请简要说明。(4分)

(1)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运用能力。答题时要读懂语段的内容,结合语境正确填写。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使用不同人称的表述效果的能力,答题时要明确人称使用的作用,再结合语境作答。

(1)第①处,此处强调菜肴美味可口,让人有非常想吃的欲望,故此处可填“垂涎欲滴”或“垂涎三尺”。垂涎欲滴:意思是馋得连口水都要滴下来了,形容非常馋想吃的样子,也比喻看到好的东西,十分羡慕,极想得到。垂涎三尺:流下的口水有三尺长。形容非常贪馋想吃。比喻十分贪婪,渴望侵夺占有。

第②处,此处指实母亲心里明白我想吃肉的想法,故此处可填“心知肚明”或“一清二楚”。一清二楚:形容非常清楚。心知肚明:心里明白但不说破,形容心中有数。

第③处,结合文中“那难忘的灶台,灶台旁母亲爱怜、疼爱的眼神,还有那滚烫又好吃的一片腰花、一块回锅肉或者是半碗猪肉炖粉条,时常诱惑我去找寻往事”可知,此处强调的是童年时期那炊烟袅袅的情景至今仍仿佛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故此处可填“历历在目”。历历在目: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仿佛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2)第一处,“你就能听到此起彼伏的劈柴声、剁菜声、炒菜声连同大呼小叫的吃饭声”使用第二人称“你”,便于直接对话,利干交流思想情感,让人如身临其境一样,表现了农村做饭、吃饭的热闹,增强亲切感、代入感。

第二处,“也就常常默许我为她打下手,顺便让我多吃上,点肉,为我增加营养”使用第一人称写出自己的亲身感受,使叙事更有可信度,让读者感到亲切、真实,也增强了抒情性,表现出母亲对“我”的特别关爱,突出母亲的慈爱,便于直接表述自己的思想感情。

解析:

(1)①垂诞欲滴(垂涎三尺)②一清二楚(心知肚明)③历历在目

(2)①第一处使用的“你”是第二人称,表述的是一种身临其境的设想,表现了农村做饭、吃饭的热闹,具有极强的代入感。

②第二处使用的“我”是第一人称,叙述了“我”的亲身经历,使叙事更有可信度,也增强了抒情性,表现了母亲对“我”的特别关爱。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如果被一只老虎咬了,①?”“我不会。因为如果没有人救我,我只是可能会死;可是一旦有人来救,我还得跟他打招呼。”这个最近在网上火起来的段子虽然夸张,但精准戳到了很多“社恐”人的痛点。

“社恐”即“社交恐惧症”,是指面对可能被他人审视的一种或多种社交情况时,产生显著的害怕或焦虑,是最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患有社交恐惧症的人,在面对社交场景时会感受到不适,害怕陷入尴尬境地以及被人评判,②,还会伴有脸红、发抖、心跳加速、不敢对视等表现。研究显示,社交恐惧症通常始于童年或青春期,大多数人在20岁之前就已经发病,也有一小部分人③。有些人可以确定他们社交焦虑开始的时间,并将其与特定事件联系起来,也有人无法确定起源。

而现在,随着互联网越来越兴起,社交媒体软件日益普通,年轻人越来越呈现“线上狂欢、线下沉默”。“社恐”也被泛化,从医学概念演变为网络上大家互相调侃的梗。现在很多年轻人只和聊得来的人聊,聊不来就给自己贴上一个“社恐”标签避而远之。

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0.“开心”的反义是“伤心”。与此类似,“社恐”也有反义,即“社牛”。请根据材料中“社恐”的含义简述“社牛”的含义。(4分)

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述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分)

(1)本题考查补写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应结合语境补写,注意和上下文连贯,且不能是病句。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时可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