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一模语文含解析_第1页
2023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一模语文含解析_第2页
2023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一模语文含解析_第3页
2023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一模语文含解析_第4页
2023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一模语文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合肥市2023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历史剧是基于历史真实进行艺术虚构的产物。从媒介形态来划分,历史剧可以用话剧或影视剧的形

式呈现;从风格类型来划分,历史剧又有“正说”与“戏说”的区别。但究其共性,它们都是基于历史

真实与艺术虚构展开的。

历史是已经发生的事实,历史剧以“历史”为修饰,就杜绝了完全虚构的可能。如果一个故事毫无

疑问是虚构的,那么观众不会向创作人责问其是否真实。如《步步惊心》《宫》这类穿越剧被限定在“奇

幻”一隅,这是因为剧中的穿越情节消解了历史框架,解构了观众对于历史真实的意义期待。

那么,历史剧应该对历史忠实到何等程度呢?这一向是戏剧评论家们争论的课题。诸多论者都论及

这个“度”的重要性,但却没有厘清“度”的形式边界。比如,有的论者认为这个“度”体现了与历史

真实相符合的程度,一旦失去这个“度”,就有可能改变“正说”的本质,而完全走向“戏说”;有的

论者认为历史剧虽然应该严格遵循历史,但不等于不可虚构,只是要注意把握住“度”,即莱辛所说的

“历史内在的可能性”和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可能发生的事”。前者以“度”来划分正说与戏说,后者

以“度”来评估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二者都强调了“度”在历史剧创作中的关键性,但都没有说清楚

可供判别的标准。所以,类似于“适度的戏说、隐射、反讽、戏仿,有助于让历史人物脱掉过于僵化刻

板的面具”这种说法,往往又会遭遇“过度戏说以致消解历史”的批评。由此来看,文本类型与观众阐

释之间始终存在着形式边界与解释策略的关系问题,这就需要着力探讨历史剧在建构真实上的叙述策

略,即“度”的形式特征。

真实与虚构的意义判定无法交由个体,毕竟任何文本都会被一些人视作“事实”,而被另一些人视

作“虚构”。再者,意义判定的标准也在流变,虚构的边界随着历史的发展是动态的,是不断变化着

的。例如,远古神话被先民视为历史真实,如今却被判定为艺术虚构。因此,对于真实与虚构的意义判

定只能交由整个阐释社群。但是,阐释社群提供的意义标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阐释社群会随文化

的发展而不断变迁,成员范围也在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解读文本的真实与虚构时要有一种动态的视

域。

历史真实所承载的内容是有限的、片段的、存有矛盾与秘密的,这些空白可以经由剧的内容来串

联、丰富与自洽。历史剧有意创造了一个自洽的可能世界,并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生成新的景观。真实

的历史人物、事件与细节为历史剧的虚构提供了底本,在此基础上的推演、改造、填充,既保证了情节

要素的正确,又差异化地再现了某种可能真实。

最终的结果是,历史剧的真实与虚构需要确立各自的意义限度,即通过一系列叙述策略去建构彼此

之间的形式区隔,既不能消解观众对于历史真实的期待,更不能陷入消解历史的虚无。历史剧中的虚构

也只是有限度地去改编历史真实,历史真实也需要为其中的虚构部分提供必要的理据支撑;而在真实与

虚构博弈过程中生成的形式特征,恰恰是需要通过学理辨析才可以廓清的。

(摘编自陈文斌《真实与虚构:历史剧中的符号区隔及其文化效应》)

材料二:

“失事求似”的创作理念,为历史剧创作插上了浪漫主义的翅膨。郭沫若说:“剧作家的任务是把

握历史的精神而不必为历史的事实所束缚。剧作家有他创作上的自由,他可以推翻历史的成案,对于既

成事实加以新的解释、新的阐发,而具体地把真实的古代精神翻译到现在。”

在历史剧《屈原》的创作中,郭沫若对史料进行了提炼加工,运用丰富的想象,去推测历史的必

然,发掘历史的精神,进行了大胆而合理的虚构。他有意削弱屈原忧郁彷徨的一面,而突出其刚毅坚定

的一面;削弱屈原忠君的一面,强调其反抗的一面,并且将屈原放在抗秦反媚的历史背景下,刻画其不

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同时,郭沫若根据个别史料进行想象,把宋玉写成一个小人。张仪的形象,也不完

全符合历史真实。这些艺术创造,都尽可能有史实的依据,既不失历史真实的限制,又能凸显历史人物

的精神,满足现实斗争的需要。

《屈原》的演出在当时的国统区产生了三大的影响。剧中的屈原与现实生活中坚持抗日、进步的爱

国者和民族志士,面临的矛盾和遭遇有神似之处。因此,屈原所受的冤屈、陷害,以及他的愤怒、他的

抗议,便极能叩击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心灵,引起他们强烈的共鸣。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使这部作品更具

战斗性和时代性。

(摘编自宁爽《浅析郭沫若话剧〈屈原〉的艺术特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历史剧可以按照媒介形态或风格类型进行划分,但这都基于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展开,兼具真实与虚

构这两个特征。

B.莱辛等人认为历史剧的创作要体现与历史真实相符合的程度,也就是要遵循历史内在的可能性,叙述

可能发生的事。

C.当代艺术研究者未必认同远古先民眼中的历史真实,因为真实与虚构的界限是动态的,可能随着历史

发展不断变化。

D.“失事求似”的理念为历史剧创作摆脱历史事实的束缚提供了可能的途径,也有助于把真实的古代精

神翻译到现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历史剧中真实和虚构的关系,但二者论述的侧重点并不相同。

B.历史真实与虚构的意义判定无法交由个体,这导致个体不能判断历史剧情节的真伪。

C.历史剧《屈原》根据个别史料进行虚构创作,充分体现郭沫若所要表现的历史精神。

D.历史剧若实现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便能引发当代观众的共鸣,体现战斗性和时代性。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黑格尔把历史剧界定为“向过去的时代取材”的文本类型,把“维持历史的忠实”作为历史剧创作的

重要原则。

B.《红楼梦》采用了“真事隐去,假语存焉”的特殊笔法,真实、全面、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盛极而

衰的特征。

C.俄罗斯文学家阿•托尔斯泰在《论文学》一书中说:“戏剧的本质就是大家在一起,创造性地把虚构

变为真实。”

D.历史剧《胆剑篇》取材于“卧薪尝胆”的历史记载,但是作者曹禺在原有史实的基础上进行了部分虚

构与加工。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复兴中学校园文化艺术节举办在即,同学们准备依据教材中《屈原列传》《离骚》等作品,创作历史课

本剧《屈原新传》参加汇演。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同学们创作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答案】1.B2.A3.D

4.①材料一围绕历史剧真实与虚构的理论问题,从历史真实及其“度”的争议、判定,到历史真实与虚构

各自意义限度的确立,纵向展开,以例证、引证等方法加以阐释;②材料二围绕历史剧《屈原》的实际创

作,首先引用郭沫若的论述阐释“失事求似”的创作理念,接着以屈原等人的形象塑造为例介绍其艺术处

理方法,最后以演出效果与其观点形成呼应。

5.①确立历史真实与虚构各自的意义限度,实现情节要素正确与差异化再现某种可能真实之间的统一;②

发掘历史精神,呼应时代需要,在不失历史真实的限制下观照当下,实现历史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B.“莱辛等人认为历史剧的创作要体现与历史真实相符合的程度”错,原文“有的论者认为这个‘度'

体现了与历史真实相符合的程度”“有的论者认为历史剧虽然应该严格遵循历史,但不等于不可虚构,

只是要注意把握住‘度’,即莱辛所说的'历史内在的可能性’”,可见莱辛等人是认可第二种观点,

并不要求“创作要体现与历史真实相符合的程度”。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B.“这导致个体不能判断历史剧情节的真伪”错,原文是“真实与虚构的意义判定无法交由个体,毕竟

任何文本都会被一些人视作‘事实’,而被另一些人视作‘虚构’",历史真实与虚构的意义判定无法

交由个体是因为个人认知有差别,因此无法确定统一的标准,而不是说个体不能判断历史剧情节的真

伪,“导致”的说法强加关系;

C.“充分体现郭沫若所要表现的历史精神”错,原文是“既不失历史真实的限制,又能凸显历史人物的

精神,满足现实斗争的需要”,可见郭沫若要表现的是现实精神;

D.“若……便能……”说法绝对,原文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使这部作品更具战斗性和时代性”,是

针对《屈原》这部剧而言的,选项以偏概全,且“历史与现实的统一”并非引发当代观众的共鸣,体现

战斗性和时代性的充分条件,还应该有其他因素。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观点是:历史剧是基于历史真实进行艺术虚构的产物,历史剧的真实与虚构需要确立各自的意义

限度。

A.只强调历史剧创作的“真实”,不能做材料一的论据;

B.“真事隐去,假语存焉”表明它是虚构的,消解了历史框架,不属于历史剧范畴。不能做材料一的论

据。

C.“把虚构变为真实”中的“真实”指的是反映现实,不是历史剧中历史的“真实”,不能做材料一的

论据。

D.取材于“卧薪尝胆”的历史记载,在原有史实的基础上进行了部分虚构与加工,体现了历史剧创作基

于历史真实进行艺术虚构的特点,能够做材料一的论据。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材料一首先给出了历史剧的定义“历史剧是基于历史真实进行艺术虚构的产物”,以及历史剧的不同分

类,然后说明“历史剧以‘历史'为修饰,就杜绝了完全虚构的可能”,从而引出问题“那么,历史剧

应该对历史忠实到何等程度呢?”,接着指出“诸多论者都论及这个‘度’的重要性,但却没有厘清

'度'的形式边界”,并给出了两种不同的观点,“有的论者认为这个'度'体现了与历史真实相符合

的程度”“有的论者认为历史剧虽然应该严格遵循历史,但不等于不可虚构,只是要注意把握住

‘度’”,然后分析了历史剧“对于真实与虚构的意义判定只能交由整个阐释社群”“我们在解读文本

的真实与虚构时要有一种动态的视域”的两个原因,最后给出了结论“历史剧的真实与虚构需要确立各

自的意义限度”。可见材料一围绕历史剧真实与虚构的理论问题,从历史真实及其“度”的争议、判

定,到历史真实与虚构各自意义限度的确立,纵向展开;并且以例证“远古神话被先民视为历史真实,

如今却被判定为艺术虚构”、引证“即莱辛所说的'历史内在的可能性’和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可能发

生的事’”等方法加以阐释:

材料二先指出屈原的创作理念“失事求似”,然后以其创作的历史剧《屈原》为例介绍这个艺术处理方

法,如“他有意削弱屈原忧郁彷徨的一面,而突出其刚毅坚定的一面……同时,郭沫若根据个别史料进

行想象,把宋玉写成一个小人。张仪的形象,也不完全符合历史真实”,最后写了演出效果“《屈原》

的演出在当时的国统区产生了三大的影响”“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使这部作品更具战斗性和时代性”。

可见材料二围绕历史剧《屈原》的实际创作,首先引用郭沫若的论述阐释“失事求似”的创作理念,接

着以屈原等人的形象塑造为例介绍其艺术处理方法,最后以演出效果与其观点形成呼应。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材料一观点“历史剧的真实与虚构需要确立各自的意义限度”“真实的历史人物、事件与细节为历史

剧的虚构提供了底本,在此基础上的推演、改造、填充,既保证了情节要素的正确,又差异化地再现了

某种可能真实”可得出:确立历史真实与虚构各自的意义限度,实现情节要素正确与差异化再现某种可

能真实之间的统一;

由材料二“在历史剧《屈原》的创作中,郭沫若对史料进行了提炼加工,运用丰富的想象,去推测历史

的必然,发掘历史的精神,进行了大胆而合理的虚构”“这些艺术创造,都尽可能有史实的依据,既不

失历史真实的限制,又能凸显历史人物的精神,满足现实斗争的需要”“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使这部作

品更具战斗性和时代性”可得出:发掘历史精神,呼应时代需要,在不失历史真实的限制下观照当下,

实现历史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二)现代文阅读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潼关之夜

杨朔

经过整天劳顿的旅程,这是我第一次吃饭。一碗汤面,夹杂着泥沙的汤里加进多量的酱油,我的因

饥饿而烧热的肠胃舒畅地膨胀起来。“来一碗鸡蛋炒饭。”第二个客人跨进来,走向小饭馆里独一无二

的食桌前,坐在我的对面。短时间,我们的目光交织成一条直线。他的年轻而健康的脸膛曾给我留下一

点新鲜的记忆。

就是今天下午,他身上穿的也是这件军用的黄色棉大衣,头上也是这顶灰色军帽。他坐在黄河渡船

的舷板上,前后左右挤满人群。旅客们十分嘈杂,但这不能够淹没一个婴儿的哭声,婴儿的母亲是一个

三十多岁的妇人。

他——年轻的军人——站起来,把座位让出来,又摸出一块干硬的馒头,用类似女人的柔声说:

“孩子饿了。嚼点馒头给他吃吧。”

现在,他的声音仍带着女性的气味,这和他矫健的举动似乎不大调配。

我们这是第二次见面,但彼此全把脸埋在食器上,保持着静默。

刚吃完面,隔壁客店送我来吃饭的茶房招呼我说:

“警察来查店了。请您回去看看。”

巡警盘问得很详细。不到一刻钟,我听见警察也从对面房间出来,皮鞋的声响渐渐地消失下去。谁

在敲我的门?

“请进。”

板门轻快地推开,他站在我眼前。一种熟悉的柔软的话语滚动在我耳边:

“请别见怪,同志也是从八路军前方来的么?我住在对面房间,警察的话,我全听见了。”

原来我们是同时离开前线,同时坐上火车,同时渡过黄河,现在更住到同一个客店。我们热烈地握

着手,五分钟以后,便成了很熟的朋友。

“杨同志……”。

“黄同志……”

我提议去散散步,他高声叫道:

“茶房,锁门。”

这家旅店坐落在潼关城外,接近陇海路车站。马路两旁的店铺已经早早关上门,潼关的城墙和城楼

衬映在星空之下,画出深黑色的轮廓,比较白天似乎更加突兀、雄伟。

我们横穿过一条小巷,停留在黄河岸上。这其间,黄同志不停地哼着各种救亡歌曲。他手里拿着一

只电筒,四下照射着,忽然,我听见他兴奋地喊道:

“喂,你看,这里全是战壕。”

他敏捷地跳下去,我跟随在他后面。他把身子俯在战壕边上,电筒一扳,做了一个射击的姿势,继

而懊恼地咕哝着:

“你不知道,杨同志,我们两个从广东跑到山西,本来都想加入游击队,谁知只准他加入,偏叫我

到延安去学习。”

“他是谁?”我一点不明白他的话。

“我的丈夫呀!”

“怎么,你是位女同志?”意外的惊讶使我不自觉地把语音特别提高。

黄同志用电筒向我脸上一扫,也许我的表情太惊奇,遏制不住的笑声从她的嘴里迸发出来,仿佛黄

河的浪花,四处飞溅着。末了,她喘息着说:

“算了吧,男女有什么关系,值得这样大惊小怪。”

“你们结婚多久了?”

“两年,还有一个男孩。"她突然静默下来。她的革命意志虽然坚强,但她的心始终有血有肉。她

-时沉入寂静的回忆中,更用简单的语音把我领进她那回忆的门限。

她的小孩刚一周岁,又白又胖。她的热情高扬在民族革命的怒潮里,时时吸引她走向战场,然而小

孩总牵掣她。地的丈夫几次激励地说:

“勇敢点吧,你该做大众的母亲,不要做一个小孩的母亲。”

她当然是勇敢的。因此,一天早晨,她同丈夫离开家庭。抛在身后的是他们的小孩和一封留给父母

的信……。

“动摇了吗?”时常,他们彼此故意讥笑着。

然而,当他们看见前方的战士们为了国家和民族怎样在吃苦,他们感到羞惭,渺小。

“我一定打游击去,决不后退!”丈夫坚决地说。

“我一定追随你。”妻子也不曾动摇。

“去吧,革命不一定在前线。”丈夫极力安慰地。

“我真焦急,只想立刻飞到延安。”她张开两臂,做一个飞翔的姿态。

谈话愉快地进行着,没有人留心到渐渐逼近的轻细的脚步声。突然,我的眼睛受到强烈电光的照

射,同时听见有人在壕沟上骂道:

“什么人?滚上来!”

这意外的袭击使我们暂时失去镇静,但不久就恢复了神智。我们爬出战壕,黄同志亮一亮电筒,发

觉对方是一位武装的士兵,右手拿着手枪,左手是一只正在放光的电筒。

“你们是什么人?”兵士喝道。但当他知道我们是来散步,而且脸过我们的护照,就十分客气地

说:“对不起。我刚在城门口放哨,看见这边一亮一亮的,当是有汉奸了。”

他走开几步,停住脚,又叮咛我们说:

“近来这里很严,同志们顶好早早回栈房去。”

这是一个多么富有传奇意味的夜晚——在潼关。

一九三八年

(有删改)

文本二:

在当代散文发展的历程中,杨朔对散文的开拓和贡献是得到公认的。杨朔曾说:“我向来爱诗,特

别是那些久经岁月磨炼的古典诗章。这些诗差不多每篇都有自己新鲜的意境、思想、情感,耐人寻味,

而结构的严密、选词用字的精炼,也不容忽视。我就想:写小说、散文不能也这样吗?于是就往这方面

学,常常寻求诗的意境。”他所讲究的“诗意”,包括谋篇布局的精巧、锤炼字句的用心,以及“诗的

意境”的营造,其实是“从一些东鳞西爪的侧影,烘托出当前人类历史特征”的那种思维和感情方式。

在此基础上,杨朔散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诗化散文模式”。

(摘编自唐歆瑜《当代文学主潮中的散文颂歌典范》)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开篇叙述巧妙,以倒叙的方式设置了悬念,而一段具有传奇意味的故事就从两个人一顿简单的

晚饭展开。

B.文本一中“跳”“俯”“扳”“做”等一系列动词的集中使用,使语言极富感染力,体现了革命青年

的战斗热情.

C.文本一对潼关夜晚环境的描写给人以优美雄浑之感,而巡警的盘问和哨兵的叮嘱又将人时时带入动荡

时代之中。

D.文本二肯定了杨朔“诗化散文模式”对当代散文发展的贡献,他将诗与散文结合起来,提升了散文的

美学价值。

7.关于文中黄同志回忆投身革命及奔赴延安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女扮男装”给黄同志增添了木兰从军般的传奇色彩,也使叙事具有戏剧性。

B.黄同志离开家庭,由“一个小孩的母亲”成为“大众的母亲”,形象得以升华。

C.黄同志既有革命青年勇敢、豪爽的性格,也有作为普通女子怨恨、不满的情绪。

D.黄同志奔赴革命圣地延安,不仅是个人的选择,更是整个抗战时代的一个侧影。

8.作者用了哪些手法使文本一结构紧凑?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

9.杨朔认为“好的散文就是一首好诗”。论者称,文本一有着“朴中怀诗”的创作风格,亦即质朴的叙

述话语中彰显了诗意的萌芽。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6.A7.C

8.①场景相对集中。通过压缩时间和空间的方式,将场景集中在潼关一夜。②叙事方式巧妙。通过一系列

巧合,在对话中引入插叙,加快叙事节奏。③景物自然勾连。黄河、战壕、电筒等物象反复出现,前后勾

连、照应。

9.①质朴情怀中的诗意传达。作品将质朴的革命情怀和真挚的个人情感倾注到黄同志的一言一行中,诗情

盎然。②质朴叙述中的诗意构思。作品未正面书写战场,而是截取生活剪影,以普通女性彰显时代风采,

诗怀壮阔。③质朴语言中的诗意描绘。作品选取日常的词汇和语句,精准刻画了黄同志独一无二的个性和

品质,诗味隽永。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A.“倒叙方式”错,文章采用的是正叙的方式,中间有插叙,但没有采用倒叙的手法。

故选Ao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怨恨、不满的情绪”错,文中写“我们两个从广东跑到山西,本来都想加入游击队,谁知只准他加

入,偏叫我到延安去学习”,是对不能参加游击队到前线打仗的遗憾,没有怨恨、不满。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的体裁特征和写作手法的能力。

本题可从“场景”、“结构”或“情节”、“景物”或“物象”等角度作答。

①场景相对集中。本文写在潼关吃饭遇到一个下午在渡船上见过的人,后来发现两人住在旅店的对门,

通过攀谈更得知“我们是同时离开前线,同时坐上火车,同时渡过黄河,现在更住到同一个客店”,于

是两人相约去散步,在战壕边交谈,得知她是女性,抛下幼小的孩子和丈夫一起参加革命。总之,本文

通过压缩时间和空间的方式,将场景集中在潼关一夜。

②叙事方式巧妙。通过一系列巧合,在对话中引入插叙,加快叙事节奏。如吃饭时巧遇,通过插叙交代

下午在渡船上见过她给带孩子的母亲让座;通过警察查房,发现我们住对面,攀谈之后得知我们“同时

离开前线,同时坐上火车,同时渡过黄河,现在更住到同一个客店”,于是相约去散步,通过交谈得知

了她和她的家庭情况等。

③景物自然勾连。黄河、战壕、电筒等物象反复出现,前后勾连、照应。如“他手里拿着一只电筒,四

下照射着”“他把身子俯在战壕边上,电筒一扳,做了一个射击的姿势”“黄同志用电筒向我脸上一

扫”“遏制不住的笑声从她的嘴里迸发出来,仿佛黄河的浪花,四处飞溅着”“我们爬出战壕,黄同志

亮一亮电筒,发觉对方是一位武装的士兵”等。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的审美意蕴的能力。

本题抓住“朴中怀诗”,即质朴的叙述话语中彰显了诗意的萌芽,从“人物”、“主旨”、“结构”或

“情节”、“语言”等角度作答。

①质朴情怀中的诗意传达。通过黄同志的讲述及对她的描写,我们能体会到她质朴的革命情怀和真挚的

个人情感,如“你不知道,杨同志,我们两个从广东跑到山西,本来都想加入游击队,谁知只准他加

入,偏叫我到延安去学习”“她突然静默下来。她的革命意志虽然坚强,但她的心始终有血有肉。她一

时沉入寂静的回忆中,更用简单的语音把我领进她那回忆的门限”“她的小孩刚一周岁,又白又胖.她

的热情高扬在民族革命的怒潮里,时时吸引她走向战场,然而小孩总牵掣她”。由此可见,作品将质朴

的革命情怀和真挚的个人情感倾注到黄同志的一言一行中,诗情盎然。

②质朴叙述中的诗意构思。本文写在潼关的一夜认识了黄同志,她和丈夫矢志参加革命,“抛在身后的

是他们的小孩和一封留给父母的信……”,本文没有写战争场面,截取关于黄同志的几个片段,通过写

这位普通女性为了革命抛开家庭的选择,彰显通女性的时代风采。由此可见,作品未正面书写战场,而

是截取生活剪影,以普通女性彰显时代风采,诗怀壮阔。

③质朴语言中的诗意描绘。如'‘你不知道,杨同志,我们两个从广东跑到山西,本来都想加入游击队,

谁知只准他加入,偏叫我到延安去学习”中“偏叫我”等词语的运用,生动的刻画出一个年轻女性不能

实现愿望时带点抱怨的语气。“我真焦急,只想立刻飞到延安”,写出黄同志对延安的向往.由此可

见,作品选取日常的词汇和语句,精准刻画了黄同志独一无二的个性和品质,诗味隽永。

二、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秦谓燕昭王曰:“今有人于此,孝如曾参、孝己,信如尾生高,廉如鲍焦、史鳍,兼此三行以事

王,奚如?”王曰:“如是足矣。”对日:“足下以为足,则臣不事足下矣。臣且处无为之事,归耕乎

周之上地,耕而食之,织而衣之。”

王日:“何故也?”对日:“孝如曾参、孝己,则不过养其亲其。信如尾生高,则不过不欺人耳。

廉如鲍焦、史鳍,则不过不窃人之财耳。今臣为进取者也。臣以为廉不与身俱达,义不与生俱立。仁义

者,自W之道也,非进取之术也。”

王日:“自忧不足乎?”对日:“以自忧为足,则秦不出般塞,齐不出营丘,是不出琉章。三>4代

位,五伯改政,皆以不自忧故也。臣闻之,善为事者,先掌其国之大小,而揆其兵之强弱,故功可成,

而名可立也。不能为事者,不先量其国之大小,不揆其兵之强弱,故功不可成而名不可立也。今王有东

向伐齐之心,而愚臣知之。”

王日:”子何以知之?"对日:"矜戟砥剑,登丘东向而叹,是以愚臣知之。今夫乌获举千钧之

重,行年八十,而求扶持。故齐虽强国也,西劳于宋,南罢于楚,则齐军可败,而河间可取。”

燕王日:“善。吾请拜子为上卿,奉子车百乘,子以此为寡人东游于齐,何如?"对日足下以爱之

故与则何不与爱子与诸舅叔父负床之孙不得而乃以与无能之臣何也王之论臣何如人哉今臣之所以事足下

者,忠信也。恐以忠信之故,见罪于左右。

王日:“安有为人臣尽其力,竭其能,而得罪者乎?"对曰:"今臣为足下使于齐,恐忠信不谕于

左右也,愿足下之无制于群臣也。”

(节选自《战国策•燕策一》)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对曰/足下以爱之故/与则何不与爱子与诸舅/叔父/负床之孙/不得/而乃以与无能之臣/何也/王之论臣

/何如人哉/

B.对曰/足下以爱之故与/则何不与爱子与诸舅/叔父/负床之孙/不得/而乃以与无能之臣/何也/王之论臣

/何如人哉/

C.对日/足下以爱之故/与则何不与爱子与诸舅/叔父/负床之孙不得/而乃以与无能之臣/何也/王之论臣/

何如人哉/

D.对曰/足下以爱之故与/则何不与爱子与诸舅/叔父/负床之孙不得/而乃以与无能之臣/何也/王之论臣/

何如人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完之道也”的“完”指保全,与苏洵《六国论》中“不能独完”的“完”不相同。

B.三王,一般是指夏、商、周三代的君主,和后文中的“五伯”一样都是君主的典范。

C.“先量其国之大小”的“量”指权衡,与贾谊《过秦论》中“比权量力”的“量”相同。

D.上卿,指古代官名或爵位名,文中燕昭王拜苏秦为上卿,意味着苏秦受到了重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燕昭王认为如果侍奉自己的大臣兼具孝、信、廉等品行,他就满足了;而苏秦却表示燕昭王如果满足

于此,自己将回归田园,耕织自足。

B.苏秦以素、齐、楚三国为例,说明君王如果只有自忧之心,是无法开拓疆域的:之后他直接指出燕昭

王有伐齐之心,诱导燕王继续发问。

C.苏秦指出即使是乌获这样的大力士,到了年老体衰时也需要他人搀扶;与此相似,齐国虽然是强国,

如今也需要得到宋、楚两国的支持。

D.当燕昭王请苏秦代表燕国出使齐国时,苏秦并未立即答应;他担心自己的忠信不被理解,反而招来灾

祸,希望燕昭王能够不受制于群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矜戟砥剑,登丘东向而叹,是以愚臣知之。

(2)安有为人臣尽其力,竭其能,而得罪者乎?

14.苏秦为什么不满足于兼具孝、信、廉等品行?请简要概括。

【答案】10∙B11.A12.C

13.(1)手持长戟,磨砺宝剑,登上山丘,向东叹息,所以我就知道了。(2)哪有作为臣子尽心竭力,反

而获罪的呢?

14.①这些品行只能用来奉养亲人、不欺骗他人、不窃取他人财物;②苏秦认为自己是进取之人,想要有所

作为;③这些品行不能给他带来显达,使他有所成就。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苏秦回答说:“您这是由于偏爱我的缘故才赏赐我,那么为什么不赏赐您的爱子及各位舅父、叔

父、那些靠床而立还不会走路的孙子呢?他们得不到这些,却把这些赏赐给无能的臣下,为什么?大王

评价臣下,是怎样一种人呢?

“与”是动词“赏赐”,是上句的谓语,不能断开;“则”一般用于下句句首,其前断开,排除AC;

“爱子与诸舅/叔父/负床之孙”都是“与”的宾语,其后应断开;“不得”省略了主语“爱子与诸舅/叔

父/负床之孙”,单独成句,其前断开,排除D。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

A.错误。“'自完之道也'的'完'指保全”错误,“自完之道也"的''完”是“完善”,“不能独

完”的“完”是“保全”。句意:不过是自我完善的法则。/不能独自保全自己。

B.正确。

C.正确。两个“量”都是“权衡”。句意:先衡量一下自己国家的大小。/比较衡量两方面的权力和力

量。

D.正确。

故选Ao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如今也需要得到宋、楚两国的支持”错,原文是“故齐虽强国也,西劳于宋,南罢于楚,则齐军可

败,而河间可取”,意思是齐国在西面同宋国交战,在南面对楚国用兵,这样齐国的国力就会削弱,齐

军就会被打败,而河间的土地就可以攻取。这里的“劳”“罢”都是指的齐国,其中“罢”通“疲”。

故选Co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砥”,磨砺;“东向”,宾语前置句,向东;“是以”,因此。

(2)“安”,哪里;“而",反而;“得罪”,获罪。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孝如曾参、孝己,则不过养其亲其。信如尾生高,则不过不欺人耳。廉如鲍焦、史鳍,则不过不窃

人之财耳”可得出:这些品行只能用来奉养亲人、不欺骗他人、不窃取他人财物;

由“今臣为进取者也”可得出:苏秦认为自己是进取之人,想要有所作为;

由“仁义者,自完之道也,非进取之术也”可得出:这些品行不能给他带来显达,使他有所成就。

参考译文:

苏秦对燕昭王说:“现在如果有这样一个人,像曾参、孝己那样孝顺,像尾生高那样守信,像鲍焦、

史鳍那样廉洁,兼有这三种品行来侍奉大王,怎么样?”燕昭王说:“如此就够了。”苏秦回答说:“您

认为这样就够了,那么臣下就不会侍奉您了。臣下就会做出无所作为的事,就会归耕于周朝的土地上,耕

种吃饭,织布穿衣。”

燕昭王说:“这是什么缘故呢?”苏秦回答说:“像曾参、孝己那样孝顺,那也不过是奉养双亲罢了。

像尾生高那样守信,那也不过是不欺骗别人罢了。像鲍焦、史鳍那样廉洁,那也不过是不偷别人的钱财罢

了。如今臣下是一个有进取心的人。臣下认为廉洁不会同自身一道显贵,信义不会同生命一起存在。仁义,

不过是自我完善的法则,不是追求进取的手段。”

燕昭王说:“自我完善还不够吗?”苏秦回答说:“如果认为自我完善就够了,那么秦国就不会从毅

山的边塞出兵,齐国就不会从营丘出兵,楚国也不会兵出疏章河。三王更替,五霸轮换执政,都是因为不

仅仅局限于自我完善的缘故。臣下听说,善于处理国事的人,先衡量一下自己国家的大小,再考虑一下自

己兵力的强弱,因此可以功成名就。不善于处理政事的人,不能够先衡量自己国家的大小,也不去考虑自

己兵力的强弱,所以不能功成名就。现在大王有向东攻打齐国的想法,愚臣知道。”

燕昭王说:“您怎么知道的。”苏秦回答说:“您常常手持长戟,磨砺宝剑,登上山丘,向东叹息,

所以我就知道了。即使如今有乌获这样的力士,能举起千钧重量,年龄到了八十岁的时候也要人搀扶。所

以齐国虽然是强国,由于在西面的宋国使劳师动众,在南面的楚国使军队疲乏,那么齐国军队就可以被击

败,齐国的河间也可以被攻取。”

燕昭王说:“太好了。请允许我拜您为上卿,送给您马车百辆,您按照这种说法替寡人到东面的齐国

去离间游说,怎么样?”苏秦回答说:“您这是由于偏爱我的缘故才赏赐我,那么为什么不赏赐您的爱子及

各位舅父、叔父、那些靠床而立还不会走路的孙子呢?他们得不到这些,却把这些赏赐给无能的臣下,为

什么?大王评价臣下,是怎样一种人呢?现在臣下所以侍奉您,是为尽忠守信。臣下担心因为尽忠守信的

缘故,被大王左右的大臣怪罪。”

燕昭王说:“哪有作为臣子尽心竭力,反而获罪的呢?”苏秦回答说:“如今臣下为您到齐国出使,

担心我尽忠守信不被大王的左右大臣所理解。希望您不要被群臣挟制。”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二月二日挑菜节(D大雨不能出

[北宋]张耒

久将法芥芭②南羹,佳节泥深入未行。

想见故园蔬甲好,一畦春水辘静声。

田家以二月二日晴雨占谷价枕上口占

[南宋]洪咨夔

葛根已尽麦方青,延颈东来米价平。

怕听三更三点雨;要占二月二朝晴。

【注】①挑菜节:旧俗,农历二月初二日,仕女出郊拾菜,士民游观其间。②笔:用菜杂肉,制作羹汤。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诗首句写自己之前二月二日这天常会以菜做羹,呼应诗题中的挑菜节。

B.张诗并未直接写大雨,而是以道路泥深、不见人行侧面烘托,可谓精妙。

C.洪诗首句写田家已吃尽葛根,而小麦方青,可见正处于青黄不接的时节。

D.洪诗次句“延颈”二字,生动传神地表现了田家对庄稼丰稔强烈渴望。

16.同样是二月二日的雨,却触发了两位诗人各自不同的情怀。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5.D16.①张诗中的雨扫了踏青挑菜的兴致,令人无奈;由此想到故园灌溉的乐趣,却又洋

溢温情。“雨”触发了诗人思乡的情怀。②洪诗中的雨是占卜收获时谷价高低的工具,预示着收获时谷贱

伤农,田家因此会感到忧惧。“雨”触发了诗人悯农的情怀。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D.“生动传神地表现了田家对庄稼丰稔的强烈渴望”曲解文意。从诗题《田家以二月二日晴雨占谷价枕

上口占》可以看到这种二月二的占卜,已经超出了农业丰收的概念,是和秋天的米价联系在一起。结合

全诗来看,“延颈”表现的是农民对米价的关心。以种粮食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民们自然希望米价高

涨,但结果却是“米价平”。一旦秋收丰稔,则往往意味着“米价平”,这是农家不愿意看到的。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情感态度的能力。

题干中“同样是二月二日的雨,却触发了两位诗人各自不同的情怀”明确了答题的基本角度,即围绕着

二月二日的雨,分析两人诗人不同的所思所想。

张诗中,“佳节泥深人未行”写诗人因大雨不能外出,被困家中,“想见故园蔬甲好”明确提示诗人借

助想象,“一畦春水辘轿声”虚写了家乡的美好景象,由此可知这里流露出思乡之情。

洪诗中,诗题已经明确提示二月二日的晴雨是和谷价联系在一起的。按道理二月二,惊蛰时期,雨水越

充足越好。但农民却怕听到雨声,担心到时“米价平”,反倒期待二月二日最好不下雨,以让今年收成

少点,米价涨些。由此可见,南宋此时的社会经济存在问题,国家调节粮食价格的能力薄弱。由此可

见,诗人流露出强烈的悯农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当文武大臣争相效力时,君王就能在玩乐养生的同时达到

“,”的理想政治境界。

(2)“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当我们在校园里听雨赏花时,会联想到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的

“,”的诗句。

(3)生活在自然之中,“清风”二字常会撩动古人心弦,化作佳句融入诗文之中,其中令你印象深刻的

两句是“,”。

【答案】□,鸣琴垂拱□,不言而化□.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清

风徐来□,水波不兴示例二: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苏轼《赤壁赋》)示例三: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示例四:薄帷鉴明月清

风吹我襟(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拱”“徐”“惟”“帷”“鉴”等。

三、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费孝通笔下的土地上有着几千年来孩子、爸爸、爷爷分别在土里玩耍、干活和守望的平凡中国人的

真实生活。

踏上乡村的土地,一条条迂回的羊肠小道,载着你轻快的步伐。田野间,不时传来布谷鸟悠闲的声

音,偶尔也会有几声蛙叫,掺杂着①的鸟声,似一曲田间交响;风吹麦浪,一颗颗饱满的穗头轻

轻摇曳,黄昏的斜阳缓缓落下,挂在树梢间,又披在田野间,最后消失在远处的山头。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乡村人靠的是土地。土地给了他们依靠,给了他们温暖,更给了他们生命;

对于一个世居乡村的人来说:土地是希望,是慰藉,更是情感的寄托。②,日落而息,到了收获

的季节,每一块田地里,到处可见收获的农人,金灿灿的麦子,象征着希望,被收割于刀下。而割倒一

片片麦子之后,人们又会拾起掉在地里极少数的穗头,因为乡村人更加懂得,一饭一粥,当思

③。

黄土地不会辜负乡村人,就像乡村人不会亏待黄土地一样。人们将一颗颗、一粒粒的种子勤劳地播

撒在土地上,用心血去经营,用汗水去浇灌:土地以根肥苗壮、麦饱果实报答着热爱它的乡村人。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黄土地”“乡村人”按照不同的次序出现了两次,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

达效果。

【答案】18.①不绝于耳(宛转悠扬)②日出而作③来之不易

19.费孝通笔下的土地上,有着几千年来平凡中国人的真实生活:孩子,在土里玩耍;爸爸,在土里干活;

爷爷,在土里守望。

20.①先以拟人手法写黄土地如何对待乡村人,再写乡村人如何对待土地,二者形成类比;

②使语意得以强化,更好地揭示出二者之间密切相关、相互依存关系;

③使语句整齐匀称,给人以回环往复的意趣。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处,此处形容鸟声,与前面的布谷鸟和蛙声掺杂,强调各种声音不断绝:“似一曲田间交响”则对

前面的信息进行补充,要求所填写的成语应该如交响乐一般悦耳动听。这样该空填写“不绝于耳”“宛

转悠扬”等词语都可以。不绝于耳:声音在耳边鸣响不断;宛转悠扬:指委宛曲折,也指声音悠扬动

听。

第二处,此处是农人的生活,由后面的“日落而息”提示前面的成语应该是“日出而作”。日出而作:

太阳升起就起来劳动。原指上古人民的生活方式,后亦泛指单纯简朴的生活。

第三处,前文“人们又会拾起掉在地里极少数的德头”是表现了人们对粮食的珍惜,所以该空应填写珍

惜粮食的原因,即“一饭一粥”得来的不容易,应填写“来之不易”。来之不易:得到它不容易,表示

财物的取得或事物的成功是不容易的。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长句变短句的能力。

本题中,首先确定主干句,句子的主干为“费孝通笔下的土地上有着几千年来平凡中国人的真实生

活”,可以将这个主干句放在前面或者后面做总结性语句。

然后分析句子的修饰成分,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并列的文字,“孩子、爸爸、爷爷”和“在土里玩

耍、干活和守望”两处文字前后呼应,“分别”将两处并列文字衔接起来。拆开这两处并列的文字分别

表述就是几个短句“孩子在土里玩耍”“爸爸在土里干活”“爷爷在土里守望”。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从手法上:前一个句子中“辜负”一词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将黄土地人格化,强调黄土地会给予乡村人

恩惠,报答乡村人:第二句则直接表达了乡村人对土地的情感。“像”将前后两个句子连接起来形成类

比。

内容上:“黄土地”“乡村人”按照不同的次序出现,在语意表达上强化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使内容得

以强化。

语言上:句式的相似性也造成了音韵上的回环往复之美,使语句整齐匀称。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你有没有遇到过下面这些情况?每月月初,你信心十足地制定了严密的学习计划,但到月末时,却

沮丧地发现你不知道怎样才能完成?你一直很希望做好某件事,可不知道为什么总也开始不了?我们往

往以为这是因为自己缺乏时间管理能力,但事实上,①。每个人每天都有24小时,但是不同的

精力状态,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在体力劳动的时代,劳动时间和效率几乎成正比;而在脑力劳动的

时代,精力代替时间成为了更重要的资源。

精力管理金字塔可以分为四种相互独立又彼此关联的精力,依次是体能、情感、思维、意志。这意

味着身体不好的时候,心情也不好;②,做判断容易失误:强大的思维能力背后,往往是坚定

的意志力。③,我们做事才能“全情投入”»了解了精力金字塔后,当我们重新看待很多人说

的“状态不好”,就明白这实际上意味着很多东西。比如,脑力活动者的疲倦是思维疲倦,对他们来

说,需要的不是体力休息,而是精力补充,他们应当散步、读书、听音乐、看电影,以这样的方式“换

个脑子”。

21.下列句子中的“我们”和文中画横线处的“我们”,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小丽呀,明天是教师节,我们送老师一张自己绘制的漂亮贺卡吧。

B老校长说:“我相信,我们每一位同学都会碑厉奋发,不负韶华!”

C.我们要照顾好各自学校的“小菜园”,劳动基地不能虚有其表啊。

D.有了我们这位小皓歌手,你想听歌太容易了,要多少,就有多少。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

个字。

【答案】21.A22.□我们或许缺乏的是精力管理能力

口情绪不佳的时候

□只有管理好这四种精力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人称代词的能力。

原文中的“我们”实指说话的人和听话的人。

A.“我们”实指说话的人和听话的人。

B.“我们”实指听话的人,不包括说话的人,相当于“你们”。

C.“我们”包括说话的人、听话的人和其他人,意义虚化,在这里作句子主语。

D.“我们”包括说话的人、听话的人和其他人,意义虚化,在这里作句子定语,相当于“我们的”。

故选A。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结合下句''每个人每天都有24小时,但是不同的精力状态,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可知,讲

的是精力,不同的精力状态,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再结合上文“我们往往以为这是因为自己缺乏时

间管理能力,但事实上”可知,事实上我们并不是因为自己缺乏时间管理能力,而或许缺乏的是精力管

理能力,所以此处应该填写“我们或许缺乏的是精力管理能力”。

第二空,结合上句”这意味着身体不好的时候,心情也不好”可知,讲的是心情不好:再结合下句“做

判断容易失误”可知,应该是在情绪不佳的时候,做判断容易失误,所以此处应该填写“情绪不佳的时

候”。

第三空,上文内容讲是体能、情感、思维、意志这四种精力,精力不好的时候判断容易失误,精力好

的时候思维强大,可见要想我们做事才能“全情投入”,就要管理好这四种精力,所以此处应该填写

“只有管理好这四种精力”。

四、写作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郭熙《林泉高致》中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