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第三版)教案 菩萨蛮·黄鹤楼(教案)_第1页
大学语文(第三版)教案 菩萨蛮·黄鹤楼(教案)_第2页
大学语文(第三版)教案 菩萨蛮·黄鹤楼(教案)_第3页
大学语文(第三版)教案 菩萨蛮·黄鹤楼(教案)_第4页
大学语文(第三版)教案 菩萨蛮·黄鹤楼(教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菩萨蛮·黄鹤楼》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词的写作背景2.掌握词的基本释义(二)能力目标1.能准确把握词的主旨2.能分析词的炼字特色(三)素质目标1.增强家国情怀二、教学时数2课时三、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词的主旨(二)教学难点1.词的炼字特色四、教学内容(一)作者小传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县韶山冲,1976年在北京逝世。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思想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他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世界影响力的100人之一。毛泽东在诗词、散文、文艺理论、书法等艺术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诗词,毛泽东创作了大量洋溢着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精神的旧体诗词,代表了一个时代诗词创作的最高成就。截至20世纪80年代,正式发表的毛泽东诗词共50首,其中诗17首,词33首。其书法境界也臻出神入化,是中国书法界公认的20世纪书法大家,独特的“毛体”书法艺术已为世人所公认。(二)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1927年。当时中国正处多事之秋,大革命处于低潮时期,北伐虽然获得了一些胜利,但军阀及各种势力依然存在,蒋介石总揽大权、积极反共。1927年4月11日,国民党军队缴了上海工人纠察队的枪,次日,又向罢工示威的工人开枪。在长沙,5月21日,何键、许克详开始捕杀共产党员,中共湖南省委退让,取消了10万农军进攻长沙的计划。毛泽东当时在武汉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在4月27日的中共五大上,毛泽东提出的“迅速加强土地斗争”的建议未能得到讨论。毛泽东准备应付突然事变,把妻子和三个孩子送回了湖南。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宣布“清党”,国共两党彻底分裂。1927年春,在大革命失败前夕,毛泽东曾途经武汉,怀以苍凉悲壮之情登上黄鹤楼一吐心曲。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1958年,毛泽东在文物出版社的《毛主席诗词十九首》书眉上,对这首词作了这样的批注:“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的前夕,心情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是那年的春季。夏季,八月七号,党的紧急会议,决定武装反击,从此找到了出路。”(三)内容述评菩萨蛮·黄鹤楼一九二七年春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上阕借景寄情,自远而近,宏阔壮哉,心境沉重。“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是远景,生动地描绘了波涛汹涌一泻千里地长江和横贯大江南北的京汉和粤汉两条铁路,甚是雄伟壮观。“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是近景,在如烟般迷茫一片的细雨笼罩下,隔江紧紧相对的龟蛇二山好像要把大江东去的巨流都封锁起来一般。一个“锁”字,连接双山大江,不仅形象地描绘了龟蛇夹峙的形势,而且暗写出乱石崩云、惊涛拍岸的一段江景,同时也是虚写当时紧张严峻的社会现实,展现了诗人心境的苍凉。下阙直抒胸臆,应物斯感,豪放深沉,亢奋激越。“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黄鹤不知到哪去了,只剩下这座黄鹤楼,作为游人揽胜的圣地。紧扣题目,登上黄鹤楼自然会忆起黄鹤楼流传的故事和传说以及历代诗人留下的千古名句,但作者无企慕前人之意。借“鹤去楼空”的典故,表达江山依旧、国事日非的沉重心境。“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把酒浇在滔滔的江水里,内心激动的思潮恰似长江中翻腾起伏的波涛那样高,抒发革命壮志豪情,表示对反动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和勇气。随后不久,毛泽东就点燃了秋收起义的革命烈火,建立起了井冈山革命基地,为中国革命打开了新的局面,使中国革命走上了正轨。总结:整首词表达了毛泽东对于他所处的时代的沉郁抱负和热切期待,写出了对革命前途的焦虑迷茫,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全词扣紧登临情景,突出大江形象,自然哲理、政治斗争和革命激情三者水乳交融,主题思想集中、深邃和感人。(四)艺术赏析1.用词的形象精警。例如“茫茫”,形象地展现了长江九条支流的广阔气势;“穿”表现贯通南北,富有动感;“锁”用了拟人化的手法,龟蛇二山夹峙大江的状态跃然纸上,可以看出当时的环境险恶、形势严峻和斗争残酷,这就是大革命失败前夕的总体特征;“逐”把诗人激越、愤懑的思想感情用滚滚江水翻涌形象展现出来;“酹”,一层意思是祭奠,缅怀战友,悼念烈士,另一层意思是壮行酒,掩埋好战友的尸体,擦干身上的血迹,继续奋勇前行。2.叠字的传情精彩。“茫茫、沉沉、苍苍、滔滔”等叠词的运用,苍凉沉郁,既精彩勾勒了图景又传达了作者困顿迷茫的心情,既错落有致又富有节奏感和音乐感。(五)拓展延伸1.黄鹤楼以及有关黄鹤楼的诗句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唐朝诗人崔颢、李白等文人墨客都在此留下千古绝唱,黄鹤楼也因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名。黄鹤楼在历史上曾经累建累毁,屡毁屡建,仅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因此有“国运昌则楼运盛”之说。最后一次焚毁于光绪十年的1884年8月,光绪末年在原址(即现长江大桥武昌桥头堡处)修建了警钟楼,虽是西洋楼房,但因黄鹤楼久负盛名,人们仍习惯地称之为黄鹤楼,1955年修长江大桥时拆除遗留建筑,1985年6月,现在的黄鹤楼重新修建。黄鹤楼崔颢(唐)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唐)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2.毛泽东诗词特点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汪建新教授在《学习时报》发表《毛泽东诗词与中国气派》阐述了毛泽东诗词的五个特点:醇厚独特的民族风格(蕴涵着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元素,古朴典雅、对仗工整、抑扬顿挫,是运用旧体诗词形式反映现实斗争与现代生活的光辉典范)、通俗易懂的鲜活语言(新鲜质朴、生动活泼,借用的典故是大众所熟悉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创作原则(史诗般地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风貌,又洋溢着充满理性的激情)、韵味无穷的审美意境(诗词情景交融、意境高远)、吐纳风云的豪放气势(主观情感热烈奔放,思想内涵博大精深)。(六)思辨感悟1.体味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绪?提示:这首词一方面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政治形势的忧虑,以及久积胸中的愤懑,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未来革命的豪情壮志和坚定信念。2.结合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以及《忆秦娥·娄山关》等词,感悟作者词作的艺术特色和纵横万里、吞吐山河的气势。提示:《沁园春·长沙》写于1925年,《忆秦娥·娄山关》写于1935年,《沁园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