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环境对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_第1页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_第2页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_第3页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_第4页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析与讨论摘要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1977年提出的概念,它对中学生的学业成绩、心理健康方面起着重要的预测作用,正确认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并培养他们正确的效能感,对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业成就和身心健康水平,有着积极的意义,本研究从家庭角度出发,以家庭环境对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做一些综合考察和探讨。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从云南省宣威市随机抽取两所中学(宣威六中和宣威八中)的高中部的三个年级各抽取100名学生组成被试,使用推断统计的方法,利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家庭环境量表进行测量调查和数据收集。调查分析主要采用三种方法:方差分析法,单因素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研究表明:中学生自我效能感水平较高,但是并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自我效能感与亲密度、情感表达、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性、组织性有显著的正相关,与矛盾性有显著的负相关,亲密度和知识性对高中生的自我效能感有明显的预测性。关键字:中学生;家庭环境;自我效能感;Theinfluenceoffamilyenvironmentontheself-efficacyofmiddleschoolstudentsABSTRACTSelf-efficacy

is

bandura

in

1977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edicting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students'

self-efficacy

and

cultivate

their

correct

self-efficacy,

to

exert

students'

learning

initiative,

to

improve

their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level,

is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

this

stu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amily,

family

environment's

influence

o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elf-efficacy

to

do

some

comprehensive

study

and

discussion.

This

study

mainly

adopts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and

USES

the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and

the

family

environment

scale

to

conduct

measurement

survey

and

data

collection.

There

are

mainly

three

methods:

variance

analysis,

single

factor

analysis

and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self-efficacy

level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s

high,

but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gender

differKeyWords:Middle;Familyenvironment;Self-efficacy一、绪论(一)选题背景家庭环境对学生的情绪和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李静(1997)等人对儿童青少年焦虑原因的分析结果表明,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氛围、父亲文化等都对儿童焦虑、情绪和心理发展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对repetti、taylor和semblean(2002)的一项调查结果的分析表明,对于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养成最具影响力的是家庭背景和家庭环境,按照分类原则可将其划分为:有岳父岳母的单亲家庭、两代以上的亲子家庭等)、家庭支持系统(如父母鼓励、沟通、凝聚力等)、父母控制(如负责监督家庭管理的子女等)、父母鼓励和榜样(如父母吸烟,酗酒等)、家庭矛盾和冲突。其中,家庭矛盾、父母冷漠、缺乏家庭支持等都是直接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危险心理因素。这些孩子还可能引发各种身心疾病、情绪困难、社交障碍等。中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5至19岁之间。这个社会年龄的年轻人的自我检查能力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动态的演变过程。在成长过程中,他们的自控能力不断提高和成长,但仍不成熟和不稳定。而对于家庭教育而言,父母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依据相关调查表明,父母对于子女的教育方式及观念对子女的心理成长和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新一代教育促进了家庭教育机制的建成及发展,而这也是提升家庭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由于家庭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特殊支配地位和一个人的制度发展,它对某些家庭研究的影响和教育的作用几乎被其他教育团体和机构认为是不可替代的。对个人而言,家庭教育的影响往往具有先发制人的特点,也就是说,接受家庭教育的个人的影响往往起着预防性的社会作用,引导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二)研究综述 1、自我效能感的概念的提出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最初是1997年由班杜拉锁提出。班杜拉通过自身的社会学习,提出人类的自我认知能够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和其他生活行为,他还提出人类的自我认知效能能够调节人类的行为因素、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效果。研究者认为自我效能感的改变作为认知因素的一种是人类自我调节能力出现延续性知识和延续性心理行为的动机。指受试者的信念、判断或个人经验,以确定他们是否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某种行为。个人效能不仅是对个人技能水平的评估,也是对个人自我评估能力的评估和是否凭靠技能技能顺利完成某种指定任务的自信程度的评估。2.自我效能感的来源(1)行为成就(直接经验)也就是经过个人实践而积累的经验,能够直接产生个人效能感,这些积攒的经验会对个人的自我认知产生直接影响。倘若拥有了数次的成功经验便会使自我效能感有所增强,但是如果多次的经历失败就会使自我效能感大大削减,接连不断的成功经验或失败经验能够帮助人们形成稳定持续的自我效能感。(2)替换经验(间接经验)当一个人遇到一个具有相似个性特征的人,特别是那些具有相似能力和个性的人,并取得成功时,他可以建立信心,从而增强自我效能感。如果你遇到一个比你差的人,你会大大增加你对成功的信心。相反,如果你看到一个性格特征相似的人失败了,特别是经过很多努力之后,会降低个人的自我效能感。如果一个比你强大的人失败了,这将极大地打击他们对成功的信念。(3)言语劝说他人的言语劝说对自我效能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当获得他人的鼓励、认同、信任等积极信息会增强个体自信心,提高自我效能高。相反,若得到的是挖苦、讥讽等消极信息会对自信程度有所缩减。需要强调的是,说服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劝说者的威信、权力、特长等。很少会有人在乎一个名不经传之人的言谈评价。(4)情绪和生理状态人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生理状态往往会增强个体的自信,而紧张和焦虑等负性情绪则容易降低人们的自我效能感,不健康的身体也会使个体的成功信念有所削弱。个体的精神状态和心情的好坏间的联系对自我效能感有着直接作用。3、问题的提出(1)针对家庭环境与心理健康展开的研究。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家庭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李晶通过研究少年学生焦虑的现状后得知,儿童在心理上的焦虑程度很大程度上与家庭环境、家庭教育以及父亲的教育方式有关。Repetti、Taylor和Seeman(2002)经过仔细的调研后发现,家庭矛盾、父母亲感情不合、缺乏家庭支持和对儿童漠不关心是直接导致青少年出现不良行为、心理障碍和不良情绪的负面因素。(2)针对家庭环境与不良行为所展开的研究。管义杰(1998)经研究后得出结论,孩子所表现的攻击性、好动、纪律性以及孤独感都与其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家庭组成、家庭素养以及亲子关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张梅(1999)经研究后得出结论,倘若孩子所处的家庭环境不够健康乐观,家庭隐私意思薄弱、家庭知识匮乏、家庭娱乐欠缺,家庭矛盾与专制程度高,对儿童来说都是极为不好的影响因素。综上所述,国内外关于家庭环境对个体影响的研究很多,涉及到心理健康、心理问题、问题行为等多个方面。但是针对家庭环境在自我效能感方面产生影响的研究较为少见,对效能感的影响涵盖的层面比较多,不单单指直接影响,还指其他影响因素所产生的间接影响。调查分析的方法常用的有三种,一是方差分析法、二是单因素分析法、三是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自我效能感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探析,可以进一步丰富自我效能感研究的主要对象和研究内容,对自我效能感的核心研究范围和领域予以拓展。(三)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对象选择了应届中学生,并对他们进行测试,探讨了家庭环境对应届高中生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性和影响。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深入探讨高中生自我的效能感、家庭环境的特点,以及探讨了家庭环境对应届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性和影响,并对中学生提出如何培养和提高自我效能感的问题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2、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在这之前有关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理论研究其核心研究内容是自我效能感对孩子行为产生的直接影响还有它在预测当中所发挥的功用。本文会对自我效能感的内涵和影响要素予以深层次的探究,进而对自我效能感的核心课题和内容予以提升,对主要研究范围和领域予以拓展。(2)实践意义:研究家庭环境对高中生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性和影响,为制定高中生自我干预计划和方案提供参考。从社会和家庭的角度出发,更有效地培养和提高高中生的自我效能感。家庭是对孩子影响最大、影响程度最深的成长环境。家庭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所产生的影响不可估量。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连接儿童与社会的第一纽带。家庭的特质和素养对孩子发挥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判定家庭当中孩子个体自我效能感如何受到影响的重要因素,从社会家庭的各个方面对中学生进行有效的自我干预是进一步提高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必要条件。二、研究方法:(一)研究对象从云南省宣威市随机抽取两所中学(宣威六中和宣威八中)的三个高中部年级任意抽取其中的300名学生作为测试对象,发放的问卷调查共计300份,其中有效问卷数目为289份,有效率达到了96.3%,被测试样本的构成如表1所展示表1被试的构成表(N=289)样本分布样本数百分比(%)性别男14550.2女14449.8年级高一11439.6高二10034.6高三7525.8(二)研究工具1.一般自我效能感测量表亦称为李克特四点预测量表,量表分数的平均值范围一般是10到40分。得分越高,说明自我效能感也就越高。其结构信度和预测效度都十分的显著。2.《家庭环境量表》(英文译为FES-CV)共90道是非题,10个家庭积分量表,一共需要近30分钟的计算时间。其维度涵盖十个方面,譬如亲密程度、矛盾程度、独立程度、情感表达、道德宗教观念等。(三)研究过程本文研究方法主要是采用问卷调查法的方式进行。将已打印好的问卷发给学生,要求每位被试按照量表的规定认真作答。按照对毕业论文的问卷要求,进行问卷的发放、回收、整理、录入,将最后得到的数据对问卷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四)数据处理本调查研究所用到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使用推断统计的统计方法,调查分析主要使用了三种方法:方差探究、单因素对比和多元线连接。三、结果与分析(一).自我效能感的得分情况从表2可知,高中生的自我效能感的平均分为27.18,处于20-30这个范围。根据评分标准可知,高中生的自信心较高。表2:自我效能感得分情况总体男女高一高二高三平均数27.9726.426.2428.9324.627.18标准差5.215.275.085.215.035.12(二)性别与自我效能感观察表3的结果不难发现,高中生男生和女生在自我效能感当面旗鼓相当,F(1,289)=2.224,P=0.137>0.05。表3:高中生自我效能感男女FP自我效能感27.97±5.2126.4±5.272.2240.137.(三)年级与自我效能感4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年级之间,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存在较大的差异,表现为高二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最高,高一次之,高三最低。F(2.289)=1.547,P=0.032<0.05表4:高中生自我效能感的年级分析年级高一高二高三FP自我效能感26.24±5.0828.93±5.2724.6±5.031.5470.032(四)家庭环境诸因素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观察表5不难得知,高中生的家庭亲密度、情感的抒发、知识性、道德宗教观等诸多因素都与自我效能感呈现出正比例关系,而家庭矛盾性因素则有显著的消极的的相关资料。表5家庭环境的方方面面与自我效能感的有关数据信息亲密度情感表达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独立性组织性矛盾性自我效能感0.208*0.134*0.168*0.172*0.158*0.176*0.183*0.0790.148*-0.137*(五)自我效能感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家庭亲密度、情感与表达、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与宗教观、组织性、矛盾性等与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正相关,为进一步地了解之间的回归关系,以自我效能感为因变量,和前面的分析中提出的与自我效能感显著性密切相关的8个主要维度为自变量,逐步地进行分析。表7自我效能感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因变量自变量βαP自我效能感常数27.2340.000亲密度0.3690.1550.015情感表达0.2340.1620.011成功性0.3010.1590.021知识性0.4080.1510.019娱乐性0.2310.1340.032道德宗教性0.4320.1420.023组织性0.3260.1570.028R2F0.0728.153观察表7不难发现,亲密度和知识性能够有效的预判自我效能感。列出的回归方程表达式是:自我效能感=27.234+0.369亲密度+0.408知识性。四、分析与讨论(一)高中生自我效能感的总体情况纵览全体高中生不难发现,他们的自我效能感普遍比较高。现在的高中生正处于一个身心迅速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生理上的迅速健康发展以及自我意识的高度膨胀,使其在心理上产生了强烈的自我成人感。他们普遍认为自己应该能够独立地解决好自己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因此总体上高中生的自我效能感相对比较高,较为自信。(二)性别对高中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性别不会对高中生自我效能感的得分造成很大的影响,但是从总体来看的话,男生的自我效能感的得分与女生相比来看,男生得分高于女女生。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可能是男女生在生理上的差异。在生理上,男生更为高大、强壮,这是女生所不具备的优势,生理上占优,自然而然,心理上相对于女生来说也就占优。再者,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作为男性,就要顶天立地,坚强,勇往直前。此外,社会生活对男女生的要求也不一样,相对于女生来说,社会的工作需求,对男生的要求程度明显要高于女生,对男生的期待也就越高,这就导致,在面临一些棘手的问题时,男性会较为理智和冷静,采用较为积极的办法去解决,而不是选择逃避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也就较女性突出。这正好可以证明高中生女生的自我效能感要普遍低于男生。(三)年级对高中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自我效能感会因为学生的就读年级不同而有所出入。更具体地说,第二年的自我效能感最高,第一年的自我效能感次之,第三年的自我效能感最低。导致这种问题出现的可能的原因是,高中阶段的学生,生理和心理都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不同阶段的学生,看待问题的方式方法就不同。高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高中生活和学习,在这一年中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褪去了初中时期的稚嫩,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因此,高二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相对来说较高。高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初中毕业,稚气未脱,意识和思维还停留在初中阶段,处理问题的能力相对高二学生来说还不纯熟,但又有强烈的好奇心,对新鲜事物较为敏感,所以,高一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高于高三,又低于高二。高三年级较为特殊,在高三阶段的学生,大多刚满18岁,刚刚成年,对于他们来说,18岁是一个很重要的年龄,标志着他们从青少年正式蜕变为成年人。在他们的思维中,既然已经成年,就不能再用以前的处理问题的方法,得用成年人的方式方法。但矛盾的是,很大一部分高三学生,生理上虽然已经成熟,但心理依然还停留在青少年阶段,而他们遇到问题却想这用成年人的方式去解决,最后的结果却是适得其反,对其自信心有很大的挫败。加之高考的学业压力,家人、老师、同学对他们的期望,如果能达到他们的期望,自我效能感自然而然的就会提高,但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的期望,就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自我效能感也就会降低。这些因素可能就是导致高中生不同年级的自我效能感有显著差异的原因。(四)家庭环境各维度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解读回归研究结论不难得知,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受到亲密度和知识性的直接作用,自我亲密度的增强也会促进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增强。其主要原因我们认为可能是:自我亲密度越高,表明中学生的父母与其子女的信息沟通、交流越多,父母就越能及时地了解他们子女的学习以及教育生活的情况,及时地帮助解决子女在学习生活以及教育学习上可能存在的困惑与问题,从而大大减少了对子女教育的难度和盲目性,因此意味着孩子的整体身心和生理能够都能到较好地培养和发展,心理较为积极,自信心也就相对较高。知识性越强,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就越高,知识性可以较为准确的预估自我效能感的高低。这种可能的原因主要是:中学生家庭的自我知识性高,表明该中学生家庭比较经常与子女讨论各种教育方面的问题和知识,对于社会、政治、智力、文化等社会活动的知识兴趣较大。如果父母的教育知识比较渊博,他们就希望孩子像自己一样,能够给与孩子更多的教育知识,使得跟同人相比,有更为广阔的知识面和见识,这样,相比于其他父母教育知识较为浅薄的家庭来说,知识性越高的家庭,其孩子的自我效能感也就越高,也就更为自信。(五)相关建议1.父母对抚养子女应如何采取正确的子女教养方式权威性的教养管理方式被认为是一种有合理性且民主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下的父母,会在孩子心中留下一份威严和权威的形象。但这种合理性权威型的父母是来自父母对孩子给与的充分理解与相互尊重,来自于日常生活的互动和交流,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与的理解和帮助。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以积极、肯定的态度,这样,孩子会充分感受到被信任的感觉,提高自信心。及时、热情地回应儿童多样的心理需求和举动,尊重儿童并激励孩子将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勇敢地表达出来,对事物要有自己的认知和看法。同时,家长应该对孩子表现出更高的态度和要求。,对孩子实行严格且规范的奖惩制度。父母在教育和管理孩子方面的观点应该保持一致。这种高控制且机动性强的管理方式,孩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