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环保知识生态建设知识竞赛-全球能源互联网知识竞赛历年考试高频考点试题附带答案_第1页
2024年环保知识生态建设知识竞赛-全球能源互联网知识竞赛历年考试高频考点试题附带答案_第2页
2024年环保知识生态建设知识竞赛-全球能源互联网知识竞赛历年考试高频考点试题附带答案_第3页
2024年环保知识生态建设知识竞赛-全球能源互联网知识竞赛历年考试高频考点试题附带答案_第4页
2024年环保知识生态建设知识竞赛-全球能源互联网知识竞赛历年考试高频考点试题附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环保知识生态建设知识竞赛-全球能源互联网知识竞赛历年考试高频考点试题附带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25题)1.截至2013年底,全球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约为()亿千瓦,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A、18.4;33.8B、18.4;34.8C、19.4;33.8D、19.4;34.82.()多晶硅产能约15.1万吨,约占全球总产能的38.4%,居全球第一。A、美国B、韩国C、德国D、中国3.21世纪初,欧洲和北美洲是全球风电发展最快的地区。4.()让能源互联网覆盖世界每一个角落,能源供给不再有盲区和空白。5.分析世界范围内的大停电事故的机理和发展过程,主要根源在于()。A、电网缺乏统一规划B、缺乏统一协调C、缺乏安全防线D、事故突然发生6.终端能源需求结构中,电力逐步取代化石,()水平提高成为终端能源结构变化的主要趋势。A、高效化B、智能化C、低碳化D、电气化7.大电网运行控制技术的发展前景是什么?8.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A、70%B、60%C、80%D、75%9.目前,全球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目前仍以()为主,清洁能源和电力比重增长较快;由于能源分布不均衡,能源供需分离程度不断加深,全球能源贸易不断扩大。A、化石能源B、可再生能源C、清洁能源D、分布式能源10.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将产生巨大的()效益A、经济B、政治C、社会D、环境11.未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平衡化发展,()的经济将加快增长,到2030年占全球经济的比重由2010年的34%上升至45%左右,到2050年占全球一半以上。A、亚洲B、非洲C、南美洲D、大洋洲12.风能发电潜力主要集中在蒙古国的()和()地区。13.挪威—荷兰海底电缆输电工程是全球最长的海底电缆,容量()千瓦,长度()公里。A、140万、500B、160万、600C、140万、600D、160万、50014.2014年,沿京沪、京港澳(北京-咸宁)、青银(青海-石家庄)高速公路,共建设电动汽车快充站133座、快充桩532个,基本形成“两纵一横”高速公路快充网络,覆盖34个城市,续航历程达2900千米。15.“一特四大”战略指的是加快特高压电网建设,促进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集约开发。16.推动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形成()的能源发展新格局。A、安全可靠性高B、清洁能源为主导C、以电为核心D、全球配置资源17.中国互联电网有望形成()一个受端,三个送端及南方电网五个同步电网。A、西南B、西北C、东北D、三华18.全球能源互联网体现了互联网的()特征。A、连接的广泛性B、消费者与生产者平等参与C、能源和信息的自由流动D、服务的多元化19.全球能源资源主要有哪些?20.电网功能需求()A、安全可靠B、优化配置资源C、支撑清洁发展D、实现互济互通21.电力电子功率器件的冷却散热技术包含()。A、空气冷却方式B、热管式散热方式C、液态冷却方式D、油浸冷却方式22.电力是清洁能源最主要的开发利用形式。23.()是非洲风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A、苏丹B、索马里C、埃及D、利比亚24.柔性交流输电技术可以在不对现有设备做重大改动的情况下,提高电网的功率输送能力。25.目前我国研究的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电压等级最高可达±800kV。第2卷一.参考题库(共25题)1.谈谈中国能源存在的问题。2.光伏电站运行实现了实时的信息监视和数据的即时采集,能够实现对并网光伏电站的()信息的实时监测,为运行控制提供依据。A、气象信息B、效率C、电能质量D、运行状态3.受自然条件影响,()在中国能源结构中占主导地位。A、木材B、煤炭C、石油D、天然气4.建立绿色能源消费模式的战略重点包括()。A、实施以终端节能为重点的节能优先战略B、实施以提高电气化水平为主要目标的终端能源替代战略C、实施以发展电动汽车为核心举措的绿色交通战略D、实施以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为核心举措的绿色家园战略5.我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PM2.5主要来源于()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A、煤炭燃烧B、工业生产C、汽车尾气D、生活燃气6.聚光太阳能发电是利用折射镜将太阳能聚焦在光伏发电材料上,提高单位面积上的光照强度,在500倍聚光条件下可将转化效率提高到()%以上。A、30B、35C、40D、457.我国未来‚“三华”同步电网符合分层分区原则,其中大电源基地通过多个特高压交、直流输电通道分散接入受端电网,单一输电通道规模不超过受端容量的()。A、5%B、10%C、15%D、20%8.欧洲互联电网未来将形成“三横三纵”特高压联网骨干通道,其中中纵通道()A、连接格陵兰岛、挪威海和巴伦支海风电、英国海上风电、法国负荷中心、西班牙太阳能和北非太阳能发电基地B、连接挪威水电、德国负荷中心、意大利太阳能和北非太阳能发电基地C、连接喀拉海风电、芬兰和波兰负荷中心、希腊太阳能和北非太阳能发电基地D、连接英国南部、法国北部、德国、波兰等负荷中心与中亚可再生能源电力9.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有很强的规律性,因此可以稳定供应能源。10.“一极一道”中的“一道”涉及的地区不包括澳大利亚。11.以电代油一方面可以(),另一方面可以()。A、减少燃油带来的污染B、减少运油带来的污染C、减少对石油的依赖D、减少石油引发的环境问题12.考虑到亚洲与北美洲联网距离近9000千米,又途经髙寒地区、跨白令海峡等问题,实施面临诸多挑战,故亚洲和北美洲电网不宜进行互联。13.()薛家岛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建成投运,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充换储放一体化智能服务。A、杭州B、石家庄C、苏州D、青岛14.全球能源互联网技术创新的方向是什么?15.电子式互感器的关键技术包括()等。A、电源供电技术B、远端电子模块的可靠性C、釆集单元的可维护性D、近端电子模块的可靠性16.目前我国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率达50%,已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17.在电力信息技术方面,建成了()一体化信息系统调度运行体系。A、总部B、灾备中心C、省公司D、地市公司18.()电池储能量大、循环次数多、寿命长,可作为电网调峰储能装置的补充。A、锂离子B、液流C、新型铅酸电池D、金属空气电池19.下列关于全球能源互联网说法正确的是()。A、全球能源互联网是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的平台B、全球能源互联网是全球电力市场交易的物理基础C、全球能源互联网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孵化器D、全球能源互联网是未来生活不可或缺的公共服务平台20.简述亚洲所有的大型清洁能源基地。21.海洋能发电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前景是什么?22.随着经济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髙,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能源消费量逐年攀升,目前已超过()成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23.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中期,电力工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形成了以()为主导的电网。A、交流发电、输配电技术B、直流发电、输配电技术C、交流发电、发输电技术D、直流发电、发输电技术24.()和()实能源发展的重要支撑。25.由于化石能源开采成本的不断提高,目前化石能源与清洁能源供应成本呈现出“一高一低”的现状。第3卷一.参考题库(共25题)1.南美洲水电资源主要集中在阿根廷境内,大型河流有亚马逊河和巴拉那河。2.中新天津生态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通过()等新技术,提高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与安全性。A、配电自动化B、设备在线监测C、智能调度D、智能变电站3.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随着电子信息技术推陈出新,自动化技术更新换代,电网自动化程度呈现出由弱到强的演进过程,电力生产的()水平不断提高。A、信息化B、数字化C、自动化D、互动化4.光伏板的发展方向是材料创新提高()转化效率,以及制造和安装趋向薄片化、简易化。A、光热B、光电C、热电D、能量5.北极风能资源丰富,目前开发利用的规模较大。6.通过输煤输电合理分工,2020年可节约电动机车耗电()亿千瓦时。A、45B、50C、55D、607.未来,要消除我国能源运输瓶颈,必须下决心转变能源配置方式,充分发挥各类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构建()的一体化现代能源综合运输体系。A、统筹管理B、分工协作C、优势互补D、连续贯通8.下面属于飞轮储能特性的是()。A、能量密度高B、适合短时间储能C、适合用于大规模储能D、可解决电能质量和脉冲用电问题9.下列属于特高压同步电网的特点有()。A、建设周期短B、建设规模大C、投资高D、社会影响大10.以下属于电网技术重点创新领域有()。A、海底电缆B、超导输电C、微电网D、直流高压11.微电网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有赖于()技术的进行和发展。A、电力电子B、储能C、设备制造D、控制理论12.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包括()。A、中国西南水电基地B、中国“三北”风电基地C、中国“西北”太阳能发电基地D、中国“东南”海洋能发电基地13.巴西发展特高压的主要动因是开发国内()A、火电资源B、水电资源C、太阳能发电资源D、核电资源14.与全球能源互联网相伴生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包括()。A、新能源的开发与传输技术B、新材料技术C、通信技术D、人工智能15.统筹推进各级电网建设,合理(),实现各电压等级电网有机衔接,形成结构清晰、功能明确、匹配合理的电网架构。16.推动新增煤电更多地向西部和北部地区布局的重要意义包括()。A、缓解煤炭运输压力,保障东中部电力和能源供应B、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C、促进西北部煤炭的清洁利用与综合利用D、缓解东中部地区的环境压力,实现污染排放的集中治理17.大西洋一侧的风力较强,平均在()米/秒以上。A、5B、6C、7D、818.太阳能资源量的主要决定因素有()。A、气候B、阳光照射角度C、大气散射D、海拔高度19.发展特高压输电是为了取代煤炭运输。20.基础平台遵循《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中()的要求,并在其基础上实施加密认证和安全访问控制,建立纵深的安全防护机制。A、安全分区B、网络专用C、横向隔离D、纵向认证21.从技术发展角度来看,2016~2017年欧美基本可以实现()发电侧的平价上网;中国由于基准用电价格较低,预计在2020年实现()上网电价与居民销售电价相当。A、核能B、风能C、光伏D、生物能22.光伏发电成本主要取决于光伏材料成本,简易化是光伏电池的主要发展方向。23.内燃机的广泛应用标志着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24.兼具坚强和智能特征的全球能源互联网,抵御风险能力高,能够自动预判、识别大多数故障和风险,更高效地应对()等灾害及外力破坏。A、台风B、环境污染C、冰灾D、地震25.绿色和平组织在任何时候其观点与行动不掺有政治色彩。第1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C2.参考答案:D3.参考答案:正确4.参考答案:特高压和智能电网技术5.参考答案:A,B6.参考答案:D7.参考答案:预计2020年前后,将初步建立直流电网的基础理论体系,同时完成含有两个电压等级互联的直流电网技术经济性分析及相应工程建设。展望2030年,直流电网相关技术日趋成熟,含有多个电压等级直流电网互联的技术经济性分析也将完成并且进入相关工程实施阶段;到2050年前后,直流电网技术将进入推广期,将为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提供重要支撑。8.参考答案:B9.参考答案:A10.参考答案:A,C,D11.参考答案:A,B,C12.参考答案:南部;东部13.参考答案:C14.参考答案:正确15.参考答案:正确16.参考答案:B,C,D17.参考答案:D18.参考答案:A,B,C,D19.参考答案: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和水能、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20.参考答案:A,B,C,D21.参考答案:A,B,C22.参考答案:正确23.参考答案:A24.参考答案:正确25.参考答案:错误第2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 ①人均消费低 ②人均能源资源不足 ③能源效率低 ④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需调整2.参考答案:B,C,D3.参考答案:B4.参考答案:A,B,C5.参考答案:A,B,C6.参考答案:C7.参考答案:B8.参考答案:B9.参考答案:错误10.参考答案:错误11.参考答案:A,C12.参考答案:错误13.参考答案:D14.参考答案: 一是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可控性,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 二是降低清洁能源发电成本,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 三是提高特高压输电技术水平,加快开发“一极一道”和各洲大型清洁能源基地。 四是研制适应极端气候条件的电力装备,保证关键设备和电网建设运行安全。15.参考答案:A,B,C16.参考答案:错误17.参考答案:A,B,C18.参考答案:B19.参考答案:A,B,C,D20.参考答案: 1.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 2.俄罗斯北部风电和远东西伯利亚水电基地 3.中亚风电、太阳能发电和水电基地 4.蒙古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基地 5.中东太阳能发电基地 6.印度可再生能源基地21.参考答案: 海洋能开发的历史虽然已有上百年,但技术并不成熟,尚处于研究摸素阶段。相对其他可再生能源,海洋能受能量密度和建设条件限制,开发利用技术难度大,成本极髙。目前技术最成熟的潮汐能电站,投资成本髙于3万元/千瓦,相当于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的3倍、风电成本的4倍,波浪能、温差能、潮流能、海流能发电的成本更高,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前景尚不明朗。22.参考答案:美国23.参考答案:A24.参考答案:能源技术进步;创新25.参考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