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市广益中学2022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南长沙市广益中学2022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南长沙市广益中学2022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南长沙市广益中学2022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南长沙市广益中学2022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经过整顿,场内外秩序明显好转,观众出入场不再互相拥挤。

B.这个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据有关人士保守估计,直接损失至少在六千万元以上。

C.参加亚运会的中国游泳队,是由二十名集训队员中挑选出的十二名优秀选手组成的。

D.如果美国政府不履行它在中美贸易协定、多种纤维品协定和纺织品协定中所应承担的义务,那么,任何人也难以

预料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不会出现逆转。

2.选出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2分)

这一次来到黄山北海,早晨天还没有亮,就有人跑着、吵着去看日出。我一骨碌爬起来,在凌晨的薄暗中摸索着爬上

曙光亭,那里已经是黑鸦鸦的一团人。我挤在后面,同大家一样向着东方翘首仰望。天是晴的。但在东方的日出处,

却有一线烟云。▲

①一转眼间,它就涌了出来,顶端是深紫色,中间一段深红,下端一大段深黄。

②然而立刻就霞光万道,白云为霞光所照,成了金色,宛如万朵金莲飘悬空中。

③最初只显得比别处稍亮一点而已。

④须臾,彩云渐红,朝日露出了月牙似的一点。

A.①④③②B.②③④①C.®@®@D.④②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一项是

A.这一派奇美令人眩目,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熊的创造力。

B.在成绩面前,他也会经常鞭策自己,不断提升业务能力。

C.白从儿子离家出国留学后,她每天都望眼欲穿,盼望他能早日学成回来。

D.在这次演讲比赛中,他才华出众,夸专基谀,赢得了大家的好评。

4.下列词语中漠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退色张皇望洋兴叹争妍斗艳

B.翡翠朦胧相题并论造谣生事

C.灰烬顷倒稍纵即逝痛心疾首

D.彷徨疑虑震耳欲聋比比皆是

5.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一带一路”的倡议得到沿线各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

B.能不能在今年6月的中考中取得好成绩,关键是看努力。

C.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你的一生,甚至可以带给你许多教益。

D.深圳博物馆正在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6.阅读下列材料,请结合文本和生活实际,写出你的感受,不少于80字一位年轻的母亲,为了能够给患病的儿子移

植肝脏,每天跑步十几公里,上下楼梯近2小时,短短一个月,瘦掉20多斤,成功进行了肝脏移植手术。王老太养育

了两个儿子,长子是公务员,次子是商人,生活富足。王老太年逾花甲,丧偶独居多年,但是两个儿子均以工作忙为

借口拒绝探视老人,王老太起诉至法院,要求法官判决他们至少每个月来探望自己一次。

100

7.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君子好逑。(《诗经•关雎》)足蒸暑士气,

.(白居易《观刈麦》),千丈贼。游鱼细石,.(吴均《与朱元思

书》)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用“_______二________”概括了古仁人的宏伟抱负,也表达了自己高远的志向。

把孟浩然的《过故人庄》默写完整。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8.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作答。

⑴古今中外有太多的文字在描绘人与人之间的“遇见”,请从下面“遇见”中任选一项,概括他们相遇的情景及其对

前者(简•爱/海伦•凯勒/祥子)的人生意义。

A.简•爱与罗切斯特B.海伦•凯勒与安妮•莎莉文C.祥子与小马儿祖父

⑵有人说早期的中国古典小说人物有类型化倾向,部分人物又各有特点。请从以下关键词中选择一个,结合《水浒传》

中人物证明这个观点的正确性。

A.智慧B.忠义C.粗鲁

⑶下面是孙行者向铁扇公主借扇子时的话语,请结合这些话语分析孙悟空的沟通艺术。

——“嫂嫂,老孙在此奉揖。”

——“尊府牛魔王,当初曾与老孙结义,乃七兄弟之亲。今闻公主是牛大哥令正,安得不以嫂嫂称之!”

——“嫂嫂原来不察理,错怪了老孙。他如今现在菩萨处做善财童子,实受了菩萨正果,你倒不谢老孙保命之恩,返

怪老孙,是何道理!”

——“嫂嫂要见令郎,有何难处?你且把扇子借我,扇息了火,送我过去,我就到南海菩萨处请他来见你,就送扇子还

你,有何不可!那时节,你看他可曾损伤一毫。如有些须之伤,你也怪得有理;如比旧时标致,还当谢我。”

——“嫂嫂切莫多言。老孙伸着光头,任尊意砍上多少,但没气力便罢。是必借扇子用用。”

——“嫂嫂,那里去?快借我使使!”

——“既不肯借,吃你老叔一棒!”

二、阅读

9.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小题

寒塘

(唐)赵垠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1)诗的一、二句表现了秋水的特点。

(2)请从内容、情感的角度,在下面三首诗中选择与《寒塘》相近的一首,并简述理由

ABC

秋夕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唐)杜牧

(唐)李白闻雁

银烛秋光冷画屏,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唐)韦应物

轻罗小扇扑流萤。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天阶夜色凉如水,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坐看牵牛织女星。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10.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黔之驴

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宽之,稍出近之,

愁愁然,莫相知。

②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通;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

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日,“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啊,断其喉,尽其肉,乃

去。

1.下列对第①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船载以入”意思是用船运载一头驴进入黔地。

B.“以为神”意思是把它当做神奇的东西。

C.“蔽林间窥之"意思是驴躲在林间偷看。

D.“莫相知”意思是不了解驴究竟有多大本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以为且噬已也

3.以下是老虎认识驴的心理过程,请用自己的话填空。

最初最后o

11.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小题

中国姓氏的发展与演变

中国姓氏的出现,是原始社会后期社会发展的产物。在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代末期,华夏先民开始摆脱原始群状

态,进入氏族社会。在氏族社会,姓和氏是分开的。姓用于指称源于同一始祖、具有共同血缘关系的人,而氏用于指

称某个具体氏族中的人。由于最初的氏族社会是母系氏族社会,因此正如汉代许慎《说文解字》所说,“姓,人所生

也……从女从生”,中国最古老的姓大都带有“女”字,如姬、姜、姒、妫、姑、娘、媚、蛤、修等。

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姓氏快速发展和逐渐成熟的历史时期。特别是西周以后,形成了一套严格的姓氏制度。姓和氏

仍然分开使用,姓的功能在于“明血缘”、“别婚姻”,配合实行“同姓不婚”制度。氏的功能在于“标身份”、“别

贵贱”。

秦王朝统一六国,姓氏不再作为标榜贵族身份的标志,一般平民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姓氏。姓与氏之间的区别逐步

消失,合而为一。到了汉代,中国姓氏制度基本趋于稳定和普及,每个家族有了自己固定的姓氏。此后各个时代,中

国姓氏在数量上增减损益,在称谓上承变相交。

如今,姓氏绝不仅仅是一种名号,其所反映的社会内容相当丰富,从姓氏入手,能让我们对整个中国历史文化的

观察更清晰、更深入。

在人们越来越注重中华姓氏文化的时候,有几点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第一所有的姓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第二汉族

主要是靠文化来认同,这一点无比重要,汉族的血缘实在复杂,我们大概找不到,任何一个比较常见的汉姓,姓它的

都是汉族。每一个姓里边都有兄弟民族的血缘,有些血缘非常遥远,完全超出我们的想象。同时在我们姓氏文化的认

识里边,还存在一个误区,人们会认为姓是不会改变的,其实不然。而姓之所以会改变,其原因也各异。

第一,因避祸或避仇改姓。如司马迁的孩子后来不姓司马了,起码有两个孩子改了姓,因为爹犯事了嘛。一个改

成了冯,马字加两点就变成冯了。还有一个改姓同了,司加一竖就是同了,现在姓同的很少,基本可以判断是司马迁

的后代。

第二,因帝王蜴姓而改姓。比如刘邦建立汉朝,刘姓成了国姓,在刘邦造反的时候有一个功臣叫项伯,刘邦就赐

项伯姓刘。所以现在姓刘的人,不一定祖先都姓刘。

第三,兄弟民族改汉姓。大家都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拓跋鲜卑族很多人改了姓,比如拓跋氏改成元氏等。

第四,汉族人改兄弟民族姓。特别像元朝的时候,因为地位太低,汉人、南人就改了兄弟民族姓,主要是蒙古族

和色目人的姓。

第五,还有部分兄弟民族的姓氏,不像我们汉族那么严格,它有时候会变化。

第六,因避讳而改姓。在清朝雍正皇帝以前,中国姓邱的都没有耳朵旁,就是丘陵的丘,因为要避讳孔丘,就下

令不能用丘,所以今天中国都是姓邱。

第七,因入赘、过继、收养改姓。

总之中国姓氏文化源远流长,每一种姓也都包含其独特、丰富的文化内涵。

(链接材料1)

片段一:秦汉时的籍姓,因避西楚霸王项籍的名讳而改姓席。

片段二:七下西洋的郑和原来是姓马的,本名叫马三宝,还是回族,后来才被赐姓为郑。这个当然很荣耀,一般

的子孙也不会改回去的。也就是说,同为郑姓的人,很可能有不同的血缘关系。

片段三:司马迁《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田完本名陈完,陈国王子,因陈国内乱而逃亡齐国

改名田完,其八世孙田和夺取齐国政权,史称田氏代齐。

(材料链接2)

在班会课上,满族的金姓同学说:“我祖上本是清朝皇室爱新觉罗家族,因为辛亥革命,当时爱新觉罗家族为了

自身的安全,纷纷改姓,其中很多就改姓为金了。”此时,李同学很轻视不屑地小声说:“'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应该是准则,姓是不能变。我还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后裔呢,比他高贵多了。””

1.下列表述与材料不相符的一项是()

A.华夏先民使用姓氏的时间可往前推到原始社会后期,姓氏文化在中国历史十分悠久。

B.夏商周三代姓和氏的功能是有区别的,但此时姓氏不再作为标榜贵族身份的标志。

C.同姓的人,他们也并不一定有相同的血缘关系。

D.中国姓氏制度在汉代才基本趋于稳定和普及,每个家族有了自己固定的姓氏。

2.下面原文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改为括号内的词语,哪一句改变了原意?()

A.中国最古老的姓木都(多数)带有“女”字,如姬、姜、姒、妫、姑、坛、媚、始、谬等。

B.姓与氏之间的区别厚步(渐次)消失,合而为一。

C.所以现在姓刘的人,不:足(不见得)祖先都姓刘。

D.如司马迁的孩子后来不姓司马了,起碍(估计)有两个孩子改了姓,因为爹犯事了嘛。

3.阅读(链接材料1),结合选文内容,补全下列图表中的信息。

4.依据选文内容,请说说我们现在重视和发扬姓氏文化有哪些益处。

5.阅读(链接材料2),你认为李同学的观点正确吗?请你运用选文知识,对小李同学的观点加以分析。

12.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小题。

让水变氢气的“晶体鱼”

①工厂里的机器有规律地运转着,但是对于操作机器的工人来说,这种有节奏的轰鸣可是巨大的噪音,每天在这

种环境里待着,十分痛苦。

②不过也许几年之后,这种噪音可以被用来赚钱了。为什么这么说?且看这样一幅场景:工人们充满活力地上班

了,只见他们开动机器后,又从背包里拿出一个小型的形似堞气罐的气罐,放在机器旁边。与气罐相连的是一个透明

的类似鱼缸的装置,里面装有水,水底有一个用晶体做成的奇形怪状的物体,远远看过去像是蹲在水底的鱼。

③随着机器的震动,“鱼缸”里的“晶体鱼”也跟着有节奏地跳动起来。不久,只见水里开始汩汩地冒气泡,这

些气泡通过导管被引入气罐……下班后,工人们纷纷背着气罐兴冲冲地走了。他们去氢气厂家把刚制造出的一罐氢气

卖掉,又换上一个空的气罐以便第二天上班装氢气。

④原来,鱼缸里的晶体鱼可以吐出珍贵的氢气泡,这种鱼缸真是聚宝盆啊!但工人们为什么不把鱼缸放在家里,

让它安稳地产生氢气呢?

⑤你有所不知,鱼缸是聚宝盆的奥秘在于鱼缸里的“晶体鱼”和机器产生的噪音。原来,鱼缸里的“晶体鱼”是

一种在震动下就能产生正负电荷的压电晶体(受到压力或震动,晶体就会产生正负电荷,压力或震动消失,正负电荷

也会中和消失)。当这种晶体的大小和形状刚好能在机器振动频率下共振时,晶体表面所产生的电荷最多。这些正负电

荷所产生的电场就可以把水电解成氢气和氧气。

⑥这个装置是由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发明和设计的,目前已经通过试验,研究人员正在设计晶体的形状,以便适应

不同频率的噪音。也许不久的将来,任何环境噪音都可以被“鱼缸”里各种形状的“晶体鱼”转变成氢气了。

1.短文运用的说明顺序是

A.时间顺序B.空间顺序C.逻辑顺序D.因果顺序

2.短文没有使用的一种说明方法是

A.打比方B.下定义C.作诠释D.举例子

3.下列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让水变氢气的装置由气罐、“鱼缸”以及“晶体鱼”构成。

B.晶体鱼吸收噪音产生氢气,它的大小和形状决定着氢气产生的多少。

C.第④段承上启下,由上文对晶体鱼产生氢气现象的说明转入下文对这个装置工作原理的说明。

D.第⑥段末句的“任何”是不论什么的意思,说明不论在什么环境下噪音借助水中“晶体鱼”都能变成氢气,无一

例外,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严谨。

13.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碳纤维复合材料

①2018年11月6日,两年一度的珠海航展上,中俄合作研制的280座远程宽体客机CR929,以1:1的展示样机

首次亮相国际航展。在这款最新一代的大型飞机上,复合材料的使用比例有挚超过50%。同样,在去年5月5日首飞

的C919大客机上,使用的复合材料占到飞机结构重量的12%。这里的复合材料,主要就是碳纤维复合材料。

②碳纤维是火箭、卫星、导弹、战斗机和舰船等尖端武器装备必不可少的战略基础材料。它不存在腐蚀生锈的问

题。由于使用碳纤维材料可以大幅降低结构重量,因而可显著提高燃料效率。采用碳纤维与塑料制成的复合材料制造

的卫星、火箭等宇宙飞行器,噪音小,质量小,动力消耗少,可节约大量燃料。

③碳纤维还是让大型民用飞机、汽车、高速列车等现代交通工具实现''轻量化”的完美材料。航空应用中对碳纤

维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多,新一代大型民用客机空客A380和波音787使用了约为50%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这使飞机机体

的结构重量减轻了20%,比同类飞机可节省20%的燃油,从而大幅降低了运行成本、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碳纤维作为汽

车材料,最大的优点是质量轻、强度大。它的重量仅相当于钢材的20%到30%,硬度却是钢材的10倍以上。所以汽车

制造采用碳纤维材料可以使汽车的轻量化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带来节省能源的社会效益。

④随着航空航天、汽车轻量化、风电、轨道交通等行业领域对碳纤维的需求爆发,碳纤维工业应用开始进入规模

化生产。业内预测,预计到2020年,全球碳纤维需求量将超过16万吨,到2025年,将超过33万吨。面对如此巨大

而重要的市场,国内企业既要通过掌握关键技术来实现碳纤维的稳定批量生产和大规模工程化应用,同时也要瞄准国

产新一代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及早研发和布局,2016年2月15日,中国突破日本管制封锁研制出高性能碳纤维。2018

年2月,中国完全自主研发出第一条百吨级T1000碳纤维生产线,这标志着我国已经牢牢站稳全球高端碳纤维市场的

一席之地。

1.阅读选文第①段和第③段,回答问题。

(1)选文第①段加点词“有望”能删去?请说出理由。

(2)选文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请你设想一下生活中将会有哪些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产品。

三、语言表述

14.简述下面这幅漫画的寓意。

四、写作

15.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文

人生如登山,攀上顶峰固然令人兴奋,但攀登过程又何尝不是一种收获,所以结果固然重要,但体验的过程更令

人值得回味!

初中三年,我们曾经亲身经历过、真切体验过、用心感悟过、努力珍惜过让我们敞心扉,把体验到的爱与恨、苦与乐、

成功与失败……情感表达在作文纸上吧!

请以"体验"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提示与要求)

(1)请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取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4)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D

【解析】

A语义重复,去掉“互相”。B去掉“以上”。C在“由”后面加“从”。

2、C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运用的连贯性以及考查语感水平和思维能力。在解答时要抓住关键词。

3^D

【解析】

D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夸夸其谈”指形容说话不切实际而又滔滔不绝,贬义词。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

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

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词语使用的语境。

4、D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字形。A:退色一一褪色。B:相题并论一一相提并论。C:顷倒——倾倒。故选D。

5、A

【解析】

B.“能不能”表示两方面,与后面不对应;

C.语序不当,应把“影响你的一生”和“给你带来许多教益”调换位置;

D.语序不当,应为“展出刚出土的几千年前的文物”。

故答案为A。

6、围绕“感恩父母”“陪伴亲人”展开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对材料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能力解读。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解决此类题型,要注意:写出感悟最深

的一点;绝对不能脱离文章内容;要运用议论性的语言;语言通顺、有条理。此题在作答时要注意围绕对父母的感恩

和陪伴来作答。

7、(1)窈窕淑女(2)背灼炎天光(3)水皆缥碧直视无碍(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

乐(5)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解析】

试题分析: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

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

别字。此题要注意“窈窕”“灼”“缥碧”“圃”等字的书写。

8、⑴示例一选A,简・爱遇见罗切斯特,才邂逅了美丽的爱情,而他们不平等的身份地位和罗切斯特家庭中疯子前妻

的存在也更好地制造了激烈的情节冲突,更全面地体现了简•爱的勇敢追爱,坚持尊严的人物形象。

示例二:选B,成了聋盲儿童的海伦由于不能与外界交流变得狂躁不安,直到遇见了她的家庭老师一莎莉文,一双

大手温柔地牵起了一双肮脏的小手,从此,海伦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凭借自己的顽强意志,完成学业,成为一位

受人景仰的女性。

示例三选C,祥子在小茶馆遇到又冷又饿几近晕倒的小马儿祖父,他买了羊肉馅包子给了他们。这一次偶遇让祥子第

一次意识到即使自己拼命拉车,到老也是会无法维持生计,于是祥子决定与虎妞结婚,想借此改变自己的人生。

⑵示例:《水浒传》中,鲁达、史进、李逵、武松都可算是粗鲁的,这就是类型化的倾向,但是鲁达是性情急躁,史进

是年少轻狂,李逵是朴厚鲁莽,武松是豪气难羁,这又是其各自特点。

⑶孙行者先是攀亲套近乎,接着交换条件,以借扇子换取看儿子;然后以退为进,甘愿受罚;最后被逼无奈主动出击。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积累能力。首先要根据你对名著的日常积累,从题干所给的三个名著中选出一对你最

熟悉、印象最深、对你影响最大、最有话说的人物。概括他们相遇的情景及其对前者(简•爱/海伦•凯勒/祥子)的人

生意义。如选C,祥子在送曹先生去看电影时,在小茶馆里遇到了饿晕倒在地的老马和他的孙儿小马。老马是一个有自

己车的车夫,他的悲惨遭遇给祥子最大的希望蒙上了一层阴影。他隐约地感到即使自己买上车仍然没有好日子过。

(2)题干要求结合《水浒传》中人物证明中国古典小说人物有类型化倾向,部分人物又各有特点的观点。如鲁达、武

松都可算是粗鲁的,这就是类型化的倾向。但又各自特点。鲁智深是粗中有细的代表。先看他的名字,鲁智深,就是

有大智慧的意思。鲁智深救助金家父女时,不是先打郑屠逞一时之快,而是先将他们父女俩安顿好,让他们先逃走,

并且担心他们跑得不够远,”恐怕店小二赶去拦截他,且向店里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而武松性情刚强,豪气

难羁。疾恶如仇,崇尚的是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情节可分析武松斗杀西门庆,醉打将门神,大闹飞云浦,血

溅鸳鸯楼,除恶娱蚣岭等。

(3)分析孙悟空的沟通艺术。“嫂嫂,老孙在此奉揖”“尊府牛魔王,当初曾与老孙结义,乃七兄弟之亲。今闻公主

是牛大哥令正,安得不以嫂嫂称之”是先攀亲套近乎。“嫂嫂要见令郎,有何难处?你且把扇子借我,扇息了火,送

我过去,我就到南海菩萨处请他来见你,就送扇子还你,有何不可!那时节,你看他可曾损伤一毫。如有些须之伤,你

也怪得有理;如比旧时标致,还当谢我”是在交换条件,以借扇子换取看儿子。“嫂嫂切莫多言。老孙伸着光头,任

尊意砍上多少,但没气力便罢。是必借扇子用用”是以退为进,甘愿受罚。“既不肯借,吃你老叔一棒!”是被逼无

奈主动出击。

二、阅读

9、(1)寒冷(2)B.内容上,两首诗都写出了环境的凄寒(或渲染了浓重的秋意),都有“雁”这一意象;情感上,

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的思乡情怀和无限怅惘之情。

【解析】

(1)读懂诗句大意是作答的关键。“晓发梳临水”对着水梳妆,说明秋水清澈的特点;“寒塘坐见秋”中的“寒”字

点明了主题,当然说的是秋水冰冷的特点了。

(2)要求从内容、情感的角度,从题干三首诗中选择与《寒塘》相近的一首进行分析。要考虑到《寒塘》是通过“寒

塘坐见秋”中的“寒”字写出了情感基调,“一”字写出了雁的孤单,而“雁度南楼”又是写孤雁向南方飞去,使孤

身在外的诗人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表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所以可选《闻雁》一诗,因为两首诗在内容和感情基调一

致。如内容上都写出了环境的凄寒和描写“雁”这一意象的角度作答。情感上可从都表达了作者在异乡孤独迷茫的情

怀的角度作答。

10、1.C

2.认为驴子将要吞了自己。

3.敬畏志得意满

【解析】

1.此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理解。C项中“蔽林间窥之”的是老虎。故选C。

2.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

情况,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以为且噬已也”中“以为”意思是认

为,“且”意思是“将要”,这是一个省略句,应译为:认为(驴子)将要吃掉自己。

3.此题考查的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文章开头写老虎“蔽林间观之”、“虎大骇”“甚恐”都表现了老虎敬畏的心理,后来

在老虎的一再试探下,发现对方没什么,于是吃掉了驴,志得意满。据此作答即可。

译文:

黔地(这里的黔不指贵州)这个地方本来没有驴,有一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来(一头驴)进入这个地方。运到

后却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放置在山脚下。老虎看到它是个庞然大物,把它作为神(来对待),躲藏在树林里偷偷看它。

(老虎)渐渐小心地出来接近它,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有一天,驴叫了一声,老虎十分害怕,远远地逃走,认为(驴)要咬自己,非常害怕。但是(老虎)来来回回地

观察它,觉得它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老虎)渐渐地熟悉了驴的叫声,又前前后后地靠近它,但始终不与它搏斗。

(老虎)渐渐地靠近驴子,态度更加亲切而不庄重,碰倚靠撞冒犯它。驴非常生气,用蹄子踢老虎。老虎因此而很高

兴,盘算这件事说:“驴的技艺仅仅只是这样罢了!”于是跳起来大吼了一声,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光了它的肉,才

离开。

11、1.B

2.D

3.A姓是会改变的。B因避讳而改姓C因避祸或避仇改姓

4.姓氏反映的社会内容相当丰富,从姓氏入手,能让我们对整个中国历史文化的观察更清晰、更深入。

5.李同学的观点不正确。第一,姓是可以改变的,金同学改姓是因为先辈为了避祸。第二,自秦朝统一六国之后,姓

氏就不再作为标榜贵族身份的标志了,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解析】

1.B错误,秦王朝统一六国,姓氏不再作为标榜贵族身份的标志,一般平民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姓氏。

2.D起码:最低限度的;至少。估计:表示推测,不确定。意思不同。

3.考查对材料的理解。片段一“秦汉时的籍姓,因避西楚霸王项籍的名讳而改姓席”可知因避讳而改姓。片段三直接

提取“因陈国内乱而逃亡齐国改名田完”,总结出“姓是会改变的”的结论。

4.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提取。根据题目要求,阅读材料内容,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段落或句子。如,“姓氏绝

不仅仅是一种名号,其所反映的社会内容相当丰富,从姓氏入手,能让我们对整个中国历史文化的观察更清晰、更深

入。”

5.考查依据文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李同学很认为姓是不能变。依据片段一“因避西楚霸王项籍的名讳而改姓

席”,片段二:七下西洋的郑和原来是姓马的,本名叫马三宝,还是回族,后来才被赐姓为郑。片段三“因陈国内乱

而逃亡齐国改名田完”,可以确定小李说的话是错误的。

12、1.C

2.D

3.B

【解析】

1.此题考查的是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常用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时间顺序通常用于介绍某种

事物的产生发展过程;空间顺序常用于介绍建筑物之类的;逻辑顺序通常用于事理说明文。此文属于一篇事理说明文。

故选C。

2.此题考查的是说明方法的判断。“与气罐相连的是一个透明的类似鱼缸的装置,里面装有水,水底有一个用晶体做

成的奇形怪状的物体,远远看过去像是蹲在水底的鱼”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鱼缸里的“晶体鱼”是一种在震动

下就能产生正负电荷的压电晶体”是下定义的说明方法。“当这种晶体的大小和形状刚好能在机器振动频率下共振时,

晶体表面所产生的电荷最多。这些正负电荷所产生的电场就可以把水电解成氢气和氧气”使用的是作诠释的说明方法。

而文中没有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故选D。

3.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判断。文段⑤中“当这种晶体的大小和形状刚好能在机器振动频率下共振时,晶

体表面所产生的电荷最多”,所以并不是“它的大小和形状决定着氢气产生的多少”。故选B。

13、1.(1)不能删去,“有望”是有希望的意思,说明“在这款最新一代的大型飞机上,复合材料的使用比例”未来

有希望超过“50%”,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列数字、作比较,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碳纤维作为汽车材料,最大的优点是质量轻、强度大。

2.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羽毛球拍、登山器械等体育休闲用品;汽车、地铁等交通工具;以及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

衣服、家具等日常用品。

【解析】

1.(1)本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和严密性特点的把握能力,往往考查一些限制性词语,如“有可能"''大

概”“主要”“有望”等词语,这些词语一般不能删除,如果删除就会改变句意,体现不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

学性和严密性了。答题时,先说明词语的意思及作用,再说明用了该词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说明删去后该句意思的

改变,最后强调这个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本句中的“有望”表示有希望,起限制作用,句意是:“在这款最新一

代的大型飞机上,复合材料的使用比例”未来有希望超过“50%”,如果删去,就变成“一定会超过”50%,说法太绝

对,与事实不符。最后一定不要忘了强调: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严密性。(2)本题考查说明

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等。解答时首先要了

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

面来表达其作用。划线句子中“20%”“30%”“10倍”说明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同时划线句子还将碳纤维的重

量同钢材的重量进行比较,因此又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都是为了说明碳纤维的特点,即上一句“碳纤维作为汽

车材料,最大的优点是质量轻、强度大”。答题模式: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生动形象或突出)地说明

了……(事物)的……特征。

2.本题考查发散思维。要结合文本和现实生活回答。根据文章介绍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特点,设想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如利用“质量轻、强度大"''可以大幅降低结构重量”的特点,可以制成衣服、家具等日常用品;利用“碳纤维还是

让大型民用飞机、汽车、高速列车等现代交通工具实现‘轻量化’的完美材料”的特点,可以制成汽车、地铁等交通

工具;利用“质量轻、强度大”“它不存在腐蚀生锈的问题”“硬度却是钢材的10倍以上”的特点,制成羽毛球拍、

登山器械等体育休闲用品。

三、语言表述

14、示例:讽刺了一些人只重视分数而忽视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