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西藏林芝地区第二中学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西藏林芝地区第二中学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西藏林芝地区第二中学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西藏林芝地区第二中学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西藏林芝地区第二中学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西藏林芝地区第二中学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如果在豌豆的叶肉细胞中,含有的碱基为X种,在高粱的根尖细胞中,由A、C、T、U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为Y种,则X和Y分别是A.4、8 B.5、8 C.4、4 D.5、62.如图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DNA变化曲线图及细胞分裂图像,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1中实线表示DNA含量的变化B.图2所示细胞对应图1中DE段C.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CD段时期D.DNA分子和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发生在AB段时期3.制作葡萄酒时,在部分发酵液中加入果胶酶处理一段时间后,得到如下表所示结果,相关叙述错误的是()指标Ⅰ组:加果胶酶的葡萄酒Ⅱ组:不加果胶酶的葡萄酒透光率/%pH还原糖含量/(g/L)果胶含量/%87.34.34.37.382.23.93.311.6A.果酒制作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B.葡萄酒的澄清度随果胶含量减少而下降C.果胶酶在酸性条件下仍具有催化活性D.Ⅰ组中还原糖含量高主要是因为有更多的多糖被分解4.将人细胞与小鼠细胞融合,培养出的杂种细胞可能会随机丢失来自人细胞的染色体。在丢失人的1号染色体的融合细胞中,不能合成人的尿苷单磷酸激酶。下列有关叙述中不合理的是A.与人和小鼠细胞相比,融合细胞发生了遗传物质的改变B.研究方法中需要选择适当的培养基和细胞融合诱导技术C.融合细胞经过培养,能实现细胞的全能性D.尿苷单磷酸激酶的基因很可能在1号染色体上5.下列有关教材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与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B.蔡斯、赫尔希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C.萨顿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沃森和克里克根据DNA衍射图谱相关数据,推算出DNA分子呈螺旋结构6.下列哪项不属于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应用A.保护濒危物种B.大量产生紫杉醇C.获得组织器官异体移植的供体D.加速家畜遗传改良进程,促进优良畜群繁育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下图是利用苹果制作果酒、果醋的流程和简易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苹果苹果块苹果泥苹果汁苹果酒苹果醋(1)过程①要___________(填“先切块后清洗”、“先清洗后切块”或“边清洗边切块”),以减少杂菌的污染;图中过程③发酵所控制的温度___________(填“低于”、“等于”或“髙于”)过程④。(2)若果汁中含有醋酸菌,在图甲装置果酒发酵旺盛时醋酸菌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理由是___________。如将发酵瓶右侧的玻璃管与插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3)突变酵母的发酵效率高于野生型,下图为呼吸链突变酵母呼吸过程。①从自然菌样中筛选突变酵母进行纯化培养,通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由图分析可知,氧气充足时野生型酵母种群增殖速率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突变酵母。②在制作果醋过程中,当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产生醋酸的途径是___________。8.(10分)Ⅰ农家乐是新兴的旅游休闲形式。某大型农家乐内有果树种植园、鱼塘、牧场等休闲区。图1是果树种植园进行改造前后的昆虫变化调查图,图2是池塘区的生物群落图解。请回答:(1)果树种植园中调查各类昆虫的种群密度能否都用样方法?为什么?_______。(2)据图1分析,复合种植园中害虫明显减少,原因是_____的比例增加,通过种间关系消灭害虫。害虫的增长受到抑制,这是生物群落内部_____的结果。(3)果树种植园的柑橘可以较多地吸收SO2又可食用,由此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价值。(4)牧场区的鸡粪是优良的鱼类饲料,适量的投入鱼塘可以提高鱼的产量,这是_____营养级的能量流向了鱼体内。Ⅱ下表是图2池塘生态系统中草鱼的能量流动情况:(5)由此表数据可知,草鱼同化的能量为_____。(6)实践中发现,放养的草食性鱼高强度的摄食使水草量急剧下降,最终会导致草型池塘变为藻型池塘,这个过程属于群落的_____。(7)为了帮助人们合理地调节生态系统中_____关系,使能量_____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这是我们要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之一。9.(10分)果蝇后胸正常和变胸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H、h)控制。红眼和白眼由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若眼色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无片段缺失则为正常翅;若眼色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发生了包括眼色基因的片段缺失,则为缺刻翅。若眼色基因在常染色体,缺失眼色基因写作N,若眼色基因在X染色体,缺失眼色基因写作XN。研究人员让一只后胸正常红眼缺刻翅雌果蝇与一只后胸正常白眼正常翅雄果蝇杂交,F1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亲本F1雌雄后胸正常红眼缺刻翅雌果蝇×后胸正常白眼正常翅雄果蝇后胸正常红眼正常翅:后胸正常白眼缺刻翅:变胸红眼正常翅:变胸白眼缺刻翅=3:3:1:1后胸正常红眼正常翅:变胸红眼正常翅=3:1请回答:(1)后胸正常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白眼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2)果蝇胸型和眼色的遗传符合__________定律。母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3)果蝇群体中没有纯合缺刻翅雌果蝇的原因是__________。(4)F1中雄果蝇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F1代果蝇自由交配,则F2代中变胸红眼正常翅雌蝇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10.(10分)有研究者对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绘制了图A中三幅细胞分裂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图B中细胞类型是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而划分的。(1)图A中细胞甲的名称是_____。若细胞乙产生的一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为AB,则另外三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为________。(2)图B中类型c的细胞对应图A中的细胞有______。(3)图B类型b的细胞含_________个染色体组,可能含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4)着丝点分裂导致图B中一种细胞类型转变为另—种细胞类型,其转变的具体情况有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述)。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图B中一种细胞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细胞类型,其转变的只体情况是_____(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述)。11.(15分)Na+在人体的内环境稳态维持和细胞兴奋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回答下列问题:(1)Na+和Cl-对维持血浆渗透压起重要作用,将红细胞放入0.9%的NaCl溶液中,细胞形态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改变。(2)Na+可与__________等无机负离子共同存在于血浆中,一起参与缓冲物质的构成。人血浆pH的正常范围是__________。(3)神经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主要是由于Na+__________引起膜电位改变而产生的。当兴奋沿细胞膜传导时,整个细胞膜都会经历与受刺激点相同的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题分析】

核酸包括DNA和RNA,它们的组成单位依次是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这两者的区别是:(1)五碳糖不同:前者的五碳糖是脱氧核苷,后者的五碳糖是核糖;(2)含氮碱基不同:前者的含氮碱基是A、C、G和T,后者的含氮碱基是A、C、G和U。【题目详解】豌豆细胞核酸含有DNA和RNA2种,故豌豆的叶肉细胞中,含有的碱基有A、T、C、G、U5种.高粱细胞也同时含有DNA和RNA,所以含有碱基A的核苷酸有2种(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和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含有碱基T的核苷酸有1种(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含有碱基U的核苷酸有1种(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含有碱基C的核苷酸有2种(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和胞嘧啶核糖核苷酸),所以高粱根尖细胞中含有碱基A、C、T、U的核苷酸共有6种。故选D.2、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1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中核内染色体及DNA数量变化曲线图,其中虚线是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实线是DNA含量变化曲线.AB表示间期,BC表示前期,CD表示中期,DE表示后期,EF表示末期.图2细胞中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所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解:A、图1中实线在间期含量加倍,所以表示DNA含量的变化,A正确;B、图2所示细胞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对应图1中DE段,B正确;C、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所以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CD段时期,C正确;D、DNA分子数目的加倍发生在AB段时期,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发生在DE段时期,D错误.故选D.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3、B【解题分析】

本题以两组实验探究在葡萄酒制作过程中果胶酶加入与否对结果的影响,分析表格数据可知:与不加果胶酶的Ⅱ组相比,加入果胶酶后Ⅰ组葡萄酒的果胶含量降低,透光率、pH及还原糖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题目详解】A、葡萄糖是由酵母菌发酵产生的,酵母菌发酵的最适温度为18-25℃,A正确;B、在酒精发酵前和酒精发酵过程中加入果胶酶,能加大色素或芳香物质的浸提、增大出汁率,葡萄酒的澄清度随果胶含量减少而提高,B错误;C、果胶酶在pH为3.0左右时活性最强,故果胶酶在酸性条件下仍具有催化活性,C正确;D、Ⅰ组中加入了果胶酶,果胶酶将多糖分解为还原糖,故与Ⅱ组相比,果胶含量低,还原糖含量高,D正确。

故选B。

【题目点拨】果胶是植物细胞壁及胞间层的主要组成成分,是果汁中影响出汁率和果汁澄清的主要原因;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可以将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4、C【解题分析】

将人细胞与小鼠细胞进行细胞融合时,可以利用灭活的仙台病毒或聚乙二醇作诱导剂。为了筛选融合的杂交细胞,需要用特殊的选择培养基培养。细胞全能性是指已经高度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题目详解】A、融合细胞会随机丢失来自人细胞的染色体,即发生了遗传物质的改变,A正确;B、适当的培养基用来选择融合细胞,细胞融合时常用PEG、灭活病毒和电激来诱导融合,B正确;C、该过程没有将杂种细胞培养成个体,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C错误;D、在丢失人的1号染色体的融合细胞中,不能合成人的尿苷单磷酸激酶,说明尿苷单磷酸激酶的基因很可能在1号染色体上,D正确。故选C。5、D【解题分析】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发现存在一种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物质--转化因子,但并没有证明这种物质是DNA,A错误;蔡斯、赫尔希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没有证明蛋白质是否是遗传物质,B错误;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C错误;沃森和克里克根据DNA衍射图谱的有关数据,推算出DNA分子呈螺旋结构,D正确。6、B【解题分析】

体细胞核移植又称体细胞克隆,是动物细胞工程常用技术手段,即把体细胞核移入去核卵母细胞中,使其发育为新的胚胎,这个胚胎最终发育为动物个体,用核移植方法获得的动物称为克隆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应用有:①加速家畜遗传改良进程,促进良畜群繁育;②保护濒危物种,增大存活数量;③生产珍贵的医用蛋白;④作为异种移植的供体;⑤用于组织器官的移植等。【题目详解】A.在保护濒危物种方面,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可增加这些动物的存活数量,A正确;B.大量产生紫杉醇利用的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B错误;C.在治疗人类疾病时,转基因动物细胞、组织、和器官可作为异体移植的供体,C正确。D.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可加速家畜遗传改良进程,促进优良畜群繁育,D正确。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先清洗后切块低于果酒发酵时是无氧条件,而醋酸发酵需要有氧条件由蓝变绿再变黄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大于乙醇→乙醛→醋酸【解题分析】

根据果酒的制作流程,应先将苹果清洗后再切块,然后榨汁机中打碎制成苹果泥,经纱布过滤获得苹果汁,接种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发酵,适宜的发酵温度为18~25℃;参与果醋制作的是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菌,只有当氧气充足的时候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醋酸菌在糖源和氧气充足时,能将葡萄糖分解成醋酸;当糖源不足时,醋酸菌可将酒精变成乙醛,再将乙醛最终转变成醋酸,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题目详解】(1)过程①要先淸洗后切块,以减少杂菌的污染;图中过程③发酵所控制的温度为18~25℃;低于过程④的发酵温度。(2)即便果汁中含有醋酸菌,在图甲装置果酒发酵旺盛时醋酸菌也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原因是此时果酒发酵是无氧条件,而醋酸发酵需要有氧条件;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本身是蓝色,发酵瓶右侧的玻璃管是为了排出发酵过程中产生的CO2,将其插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中,溶液颜色会由蓝变绿再变黄。(3)①对酵母进行筛选和纯化培养可采用平板划线法,或者稀释涂布平板法;据图分析,氧气充足时,野生型酵母可进行正常的有氧呼吸,突变体由于呼吸链中断不能进行正常的有氧呼吸,导致释放能量减少,因此氧气充足时野生型酵母种群增殖速率更大。②在制作果醋过程中,当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题目点拨】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要求学生掌握参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微生物及其代谢类型,掌握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及条件,并能将果酒与果醋制作的条件进行区分。8、不能;因为有些昆虫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肉食性和寄生性昆虫负反馈调节间接和直接第一(或“第1”)146J/(cm1·a)次生演替(或演替)能量流动持续高效【解题分析】

调查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样方法常用于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昆虫卵的密度,蚜虫、跳蝻的密度等;标志重捕法常用于活动能力强和范围大的动物,如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和昆虫等动物。据图1分析,复合种植园中植食性害虫比例明显减少,肉食性和寄生性昆虫的比例增加,腐生性昆虫比例也上升。吐中,同化的能量=摄入食物中所含的能量-粪便中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题目详解】(1)果树种植园中调查各类昆虫的种群密度不能都用样方法,因为有些昆虫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不适合用样方法。(1)据图1分析,复合种植园中害虫明显减少,原因是肉食性和寄生性昆虫的比例增加,通过种间关系消灭害虫;害虫的增长受到抑制,这是生物群落内部负反馈调节的结果。(3)果树种植园的柑橘可以较多地吸收SO1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其可食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4)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的能量,所以牧场区的鸡粪适量的投入鱼塘,这是第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向了鱼体内。(5)根据题意分析,草鱼同化的能量=摄入食物中所含的能量-粪便中的能量=516-170=146KJ(cm1.a)。(6)草型池塘变为藻型池塘,这个过程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7)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是帮助人们合理地调节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题目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弄清楚几种能量之间的关系,能够根据公式和表格数据进行相关的计算。9、常染色体显性脱氧核苷酸自由组合HhXRXNXNY的雄蝇致死,不能产生XN的精子1/33/28【解题分析】

1.用基因分离定律逐对分析表格数据:亲本皆为后胸正常,F1中无论雌雄,后胸正常:变胸=3:1,推测果蝇后胸正常和变胸相对性状属于常染色体遗传,且后胸正常为显性,变胸为隐性。2.根据题干可知,控制红眼和白眼、正常翅和缺刻翅这两对相对性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结合题干信息分析可知,亲本后胸正常红眼缺刻翅雌果蝇的基因型为HhXRXN,后胸正常白眼正常翅雄果蝇的基因型为HhXrY;【题目详解】(1)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亲本皆为后胸正常杂交,F1中无论雌雄,后胸正常:变胸=3:1,推测后胸正常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可知,控制果蝇胸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因此果蝇胸型和眼色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母本后胸正常红眼缺刻翅雌果蝇的基因型是HhXRXN。(3)亲本正常红眼缺刻翅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RXN,白眼正常翅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rY,杂交后代中没有缺刻翅雄果蝇,推测是XNY的雄蝇致死,不能产生XN的精子,故果蝇群体中没有纯合缺刻翅雌果蝇。(4)亲本正常红眼缺刻翅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RXN,白眼正常翅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rY,由于XNY的雄蝇致死,故F1中雄果蝇占1/3;F1中胸型基因H:h=1:1,眼色基因雌配子中XR:XN:Xr=1:2:1,雄配子XR:Y=1:1,F1代果蝇自由交配,F2中变胸红眼正常翅雌蝇基因型为hhXRXR概率=1/4×1/4概率1/2=1/32,基因型hhXRXr概率=1/4×2/4×1/2=2/32,由于F2中基因型为XNY(概率为1/4×1/2=1/8)个体致死,故F2代中变胸红眼正常翅雌蝇所占比例为3/28;【题目点拨】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实质及应用,解题关键是获取题干信息,从中分析出控制红眼和白眼、正常翅和缺刻翅这两对相对性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用分离定律的思路,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出控制胸型的基因遗传方式,从而推测出亲本的基因型,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对后代可能的表现型及基因型概率计算。10、次级精母细胞AB、ab、ab乙和丙20或nb→a、d→c、b→d【解题分析】

分析图A:上图给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