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复习重点_第1页
区域经济学复习重点_第2页
区域经济学复习重点_第3页
区域经济学复习重点_第4页
区域经济学复习重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区域经济学复习范围第一章导论1.1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狭义上: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广义上: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研究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的发展变化规律。联系上:研究区域经济学需要熟悉其他相关的经济学和地理学知识。区位开发区域经济发展有明确的主体该主体控制着开发进程开发过程不能脱离主体继续进行多个主体共同参与单一主体难以主宰发展过程发展过程不依赖特定主体未被充分有效利用的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人力资源基于原有的基础量的扩张、质的提高时效性特定的时期、空间最终目的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客观过程社会、经济质量、文化以科学合理的区域开发为手段区域开发区域规划实实在在的经济行为起步于规划,但不局限于规划对特定区域发展的预测和设想可能实现,也可能废弃政府是第一主体企业是第二主体只能以政府为主体1.2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六个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海陆统筹。三期叠加: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集约、可持续、创新。一、区域经济学的作用:1.综合开发利用区域条件2.确保生态环境良性循环3.建立国家或地区经济系统4.开展地域空间结构研究二、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历史使命:第一,研究的核心问题:深入研究中国作为一个特定区域的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人们利用规律驾驭经济活动、提高发展效率的基本途径。1.农业—集体—承包2.城市—公有—多种所有制第二,区域经济学者有义务回答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要求及人们有效作用于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途径与措施。1.港口发展问题2.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第三,研究的历史使命:我国的政府需要一门系统阐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的理论,该理论应能够回答处于区域发展各个过程中所产生的基本问题以及政府可能采取的对策。1.3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一、经济地理对区域的认识:1.对区域认识的延伸在自然地理的基础上加入人类和经济的因素。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人类和自然都应属于区域的特征。把一个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类所从事的经济活动结合起来,是经济地理学对区域进行研究的主要特点。2.区域的分类——区划自从人们认识了区域,区划就成为人们对区域内部的组成及其区域之间相互关系认识的一种必然手段。首先把地表看作一个整体,然后对地表进行逐层分解,形成一个区域系统。3.类型区(产业相同的一个地区)类型区的划分是依据区域的相同性或相异性的关系,即区内的相同性和区际的相异性来划分的。静态的排列。划分需要有明确的自然或者经济标识。4.系统区(长江流域)系统区是区域之间位置关系和相互作用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系统区的划分是将位置相连的区域放在一起,并不强求自然和经济的统一性,而仅仅是去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二、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的关系区域经济学是一门产生较晚的学科,它是借助地理学的一些方法论来研究经济问题。认为“凡是研究经济现象位置移动的经济学都是区域经济学”的观点是错误的,这混淆了经济现象位置移动与区域经济特征。区域经济学不是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也不是区域经济学,但两者是在日益靠拢,日趋溶合,无论从方法,还是从研究本身,都难以分清。三、古典区位论1.农业区位论(1)杜能《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孤立农业圈层理论、级差地租(2)四个假设:城乡二元、自然禀赋相同、运费取决于运距、获取最大利润(3)P=V–(E+T)(4)划分为六大圈层2.工业区位论(1)韦伯运费、产业聚集和劳动费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四个假设(2)原料指数决定工业布局的原料地指向、消费地指向(3)企业迁至劳动费最低点所减少的支出是否大于运费的增加(4)企业的种类与结构,聚集的规模3.运输区位论胡佛《区位理论与皮革制鞋工业》《经济活动的区位》。运输成本:线路运营费(运距的函数)+站场费用(常数)。终点区位优于中间区位理论:用一种原料生产一种产品的企业,在产销地可直达的条件下应该布局在原料地或者消费地,而在产销地不能直达且原料指数大于1时应该布局在港口佩鲁将主导部门集中而优先发展的先发地区称为增长极。增长极是区域内条件优越、具备区位优势的少数地点,可以使周围地区称为极化区域,并在足够强大时对周围区域产生扩散作用。极化作用与扩散作用的综合影响为溢出效应。溢出效应可为正也可为负。3.点轴模式是增长极模式的扩展,随着增长极的增多,增长极之间产生了相互连接的交通线,增长极和交通线就具有了高于增长极的功能。点轴同样存在聚集和扩散效应。发展带是点轴模式的成长和演化的结果。4.网络型模式是点轴模式的演化结果,由若干个点轴联合在一起。极化效应产生的聚集规模经济在更大的范围表现出来,意味着增长结果和增长极的分散化。整个增长网络可以视为一个巨大的增长极,其效应更强,影响也更大。二、产业部门更替模式区域内部产业部门的更替就是区域经济要素从衰退部门转到兴旺部门,是相同的投入获得更多的产出。生产要素的部门转移和新技术的应用同时发生,生产的技术水平同时提高,出现经济增长的新局面。三、区域开发部门空间转移规律高梯度地区:创新活动频繁,新的产业部门、新产品、新技术等都不断产生和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对新产品需求的增加以及旧产品成本的上升,使高梯度地区产业部门在区域间的转移有充足的动力。低梯度地区:一类地区由于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资金、技术都很缺乏,愿意接受高梯度地区转移来的产业部门;另一类地区由于资源耗竭而产生经济停滞,迫切需要从发达地区转入新的产业部门,改善部门结构。防止资源性衰退:1.尽量节约资源,合理开发。2.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的产业部门,形成新的支柱产业。3.区位影响经济,需要从发达地区引入新的产业机制,改善区位条件。4.环境恶化影响经济,需要发达地区转入新技术,改善生产环境。5.体制造成经济停滞,需要从发达地区引入新的发展机制,注入新的发展动力。2.3课后思考题一、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和模式有哪些?1.区域经济增长机制区域经济增长与宏观经济的增长是同质的,所以其增长的机制从总体上看是一致的,大致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需求的拉动,包括区内的需求和区外对本区产品和劳务的需求,由需求拉动生产;其二是供给的驱动,原材料、资本、技术、劳动的供给,必然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形成新的需求。如果我们深入分析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又会发现其本身的特点:(1)要素投入的驱动机制

资本、劳动和技术的投入,从区域经济来看,存在两个杠杆:其一是投入高效率产业的杠杆。按照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的观点,经济增长就是生产要素从效率低的部门到效率高的部门的转移。一旦一个地区将其有效的生产要素资源集中到高效率的、能够起带动作用的部门,则这个地区必然会获得增长。其二是投入高效率地区的杠杆。对不同的产业来讲,处于不同的地区,其生产的效率相差很大。如果我们将有效的生产要素资源都投入到那些具有高效率的地区和部门,宏观的经济增长必然会十分明显。需要强调的是,高效率的地区并不仅仅是指发达地区,因为有很多时候不发达地区在某些发展的时段,会获得比发达地区高得多的效率。(2)中间投入的拉动和驱动机制

中间产品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中间产品投入对某些部门来说,形成了其需求市场,对另外一些部门来说,又形成了其投入的要素。中间投入比重的增长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一种趋势。特别是在工业化的过程中,第二产业的中间投入增加很快,并随着增加中间投入的使用量来增加经济产品的价值,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

(3)产业部门增长的拉动机制

区域经济增长可以具体化为各种产业部门的增长。在一定时期,可能有某一个或几个部门增长速度很快,成为带动性的产业,从而区域经济获得整体上的增长。例如,中国北京市近年来的增长,主要靠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增长,即使在传统部门总量下降的情况下,仍然使北京的经济总量(GDP)保持年均10%以上的速度,相应地北京的主导产业部门由过去的钢铁、化工、机械、建材转变为高新技术、旅游、新兴第三产业。

(4)先行地区增长的拉动机制

区域经济增长还可以具体化为各地区的增长,在一定时期,可能有某一个或几个地区增长速度很快,成为带动性的先行地区,从而区域经济获得整体上的增长。例如,中国沿海地区近20年来的经济增长,受到三大直辖市和五个“新兴工业省份”,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经济增长的巨大拉动,而沿海地区更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区域。2.区域经济增长模式(1)均衡增长理论

均衡增长的基本命题是:由于不发达地区存在着生产与消费的低水平的均衡状态,这些地区的经济要增长,就必须打破这种均衡状态,使整个区域的经济同时得到增长。这个理论命题适用于落后地区经济增长的描述和开发。均衡增长理论实际上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低水平均衡的描述,第二部分是打破低水平均衡战略的理论设计。(2)非均衡增长理论

非均衡增长主张首先发展某一类或几类有带动作用的部门,通过这几类部门的发展,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非均衡增长与均衡增长的区别,就在于认为由于落后地区资本的有限,不可能大规模地投向所有部门,而只能集中起来投入到几类有带动性的部门,这样可以更有效地解决资本不足的问题。(3)新增长理论

①外部性与经济增长理论②收益递增和经济增长理论

③创新与经济增长理论

总之,因为发达地区既具有均衡增长的条件,也具有非均衡增长的必要,可以认为是一种综合性的,或者是混合型的经济增长。二、区域经济空间转移模式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产业部门的转移受到资本收益率和工资率的影响,同时还要加上其他的各类条件的影响,诸如基础设施、管理制度等等。如果从D区域向x区域转移的部门越来越多,而这些部门的技术水平又都高于x区域的平均技术水平,则x区域的平均水平将得到提升。产业部门平均技术水平高的地区,我们称之为高梯度地区;反之,称为低梯度地区。产业部门的梯度转移,是产业部门空间转移在我国的具体表现形式。三、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经验有哪些?1.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2.资源配置趋向合理,地区优势难以发挥

3.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4.对外开放深入发展,西部大开发将成为新的热点,区域经济发展将获得新的活力

5.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区域贸易将会更快发展,区域关系将更趋紧密2.4地理区位的影响与评价一、位置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莫河、曾母暗沙。(不变)自然地理位置:某一事物与周围的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不变)经济地理位置:某一事物与交通运输、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商业贸易等事物的空间关系。(可变)政治地理位置:某一事物所处的国家政策、外交、宗教、军事、科技教育等环境。(可变)二、中国地理位置评价三、中心、重心邻接、门户位置中心位置:城市位于区域中央,城市与周围各个方向的联系距离都较近,即便于四面八方的交通线向中心会聚,也利于中心向四周开辟交通线。(综合运输成本最低)重心位置:当一个区域内部的人口分布、区域条件等存在空间差异时,按照不均匀性进行加权,就会得出个区域优势明显的重心位置。邻接位置:区域之间相互连接的位置,处于边缘地区,既可不与中心过度竞争,又可方便同周边展开贸易。门户位置:某一区域(一般指国家)主要运输通道的盲端位置。2.5课后作业一、中国地理位置综合评价。1.绝对位置(经经纬度位置)2.自然地理位置(适宜农业、气候条件)3.经济地理位置(将中国放在亚太地区来论述,交通运输条件)4.政治地理位置(地缘政治,贸易区,领土争端)二、“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地理位置的影响?受到影响最大的是那些地方?为什么?交通、资源方面的影响2.6自然资源的影响与评价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其内涵定义:自然资源是由人们发现的有用途和有价值的物质。特点:1.稀缺性: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资源和人口增长间的矛盾日益突出。2.区域性:(1)地带性影响;(2)非地带性影响。3.整体性:各种资源和自然要素之间相互联系,构成完整的资源生态系统。价值:人类为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发展所耗费的劳动构成了自然资源的价值实体。二、为经济发展和生产布局提供必要的自然基础1.为工业、农业、交通、商业等经济活动提供空间和场所,种植庄稼、放牧等需要占用必要的空间,交通线路和站点同样也占用空间。2.为各种经济活动提供水源,人类可以在没有电、煤、石油的时代生存,但一刻也离不开水源,水是人类的命脉。3.为工业生产提供生产对象,如矿物等。三、为地区的劳动地域分工提供基础1.劳动地域分工是指为充分合理、有效的利用各地的优势,满足国家或地区的需要,而在地域上进行的不同分工,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2.要实现合理的劳动地域分工,就必须具备某方面的优势,其中自然条件是最重要的基础。我国山西成为全国的能源生产基地是以该省拥有全国30%以上煤炭资源为基础的。辽宁的工业基础(冶金、石油、机械、化工)也建立在自然条件上。3.一般说来,在自然条件优良、资源较丰富的中等以上地区,往往可以形成多种产业部门,但在某个时期适应本地条件的产业结构则是不同的。确定地区的产业结构必须和地区条件有机的结合。四、影响产业分布的地理界限(受自然条件影响农业最明显、交通次之,工业相对较小。)1.工业生产:原材料消耗量大的工业多分布在原材料产地,采矿业只能在矿体所在地;钢铁工业。2.交通运输:江、海水运集中在湖、河、海水面广阔的地域,铁路、公路线多分布于地形条件较适宜的地区。3.农业:经济林木和农作物分布的界限受自然条件限制,橡胶──原产巴西热带雨林,要求高温(18℃以上)、高湿(1000MM以上降水)、静风(3米/秒)。2.7要素投入的影响与评价一、能源的影响评价能源危机已经显现1.石油:估计石油储备2035年就将消耗殆尽。2.天然气:由于天然气的年消耗量增长很快,枯竭的时限有可能是2040年。3.煤炭:估计在2100年煤炭退出历史舞台。4.核燃料铀:可以维持到2030年左右。二、劳动力的影响和评价劳动力的影响(人口也是消费者)1.特色劳动力是人口中有劳动能力的一部分人口。人口密集地区(大都市)有着多种多样的熟练劳动力,这利于区域发展。2.素质普通劳动力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影响越来越小。高素质科技劳动力的需求成为影响现代经济活动区位。3.成本劳动力的空间上分布不均及其空间移动性。劳动力成本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区位选择。4.移动劳动力的空间移动也对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及其变化产生重要的影响。中国“民工潮”现象。2.8市场因素的影响与评价一、市场的其它主要影响1.市场需求的变化影响产业结构。2.市场价格将影响产品的比例关系,具体包括产品--半成品、产品--原料之间的关系。3.市场竞争影响生产水平。4.市场这支处看不见的手对经济的调解作用已经公认:(1)在消费者之间调剂成千上万种产品,反映他们的偏好(2)可在生产者之间调剂成千上万种生产性投入,从现有投入中获得最大的产出。国家要担当这个任务,要承担大量的责任,带来决策和控制的高成本;(3)市场通常比政府更加灵活,并能适应变化着的条件,自动的为经济增长、创新、和调整提供激励机制,这些功能政府有时无法做到,或收效甚微。二、市场失灵1.不断增长的集中与垄断势力――规模经济影响巨大,在某些行业形成垄断。2.外部经济——一个项目的多种利益被与此无关的人们享受。3.外部不经济——不由企业承担的外部成本,如污染、水产资源的消耗等;(交通\基本建设)4.市场不能提供发展所需要的经济结构。一些全新企业管理者和生产者边干边学,生产率不断提高,成本下降,投资者不投资这样的企业;5.在发达国家公民用美元投票。而在发展中国家,偏僻无知的民,无权投票决定生产和服务,对经济的影响不正常6.条件变化后,全国范围内的劳动市场、信贷市场、外汇市场无法迅速调整,不能达到供需平衡,也是现代经济的特征,影响市场功能的发挥。第三章区域产业结构的研究3.1前言产业结构研究的目的:产业结构总是处于动态的演变中。虽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特点、组成各不相同,但产业结构的演变都遵循一定的普遍规律。也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参考指标。1.揭示地区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2.产业结构特点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3.探讨影响地区产业结构特点因素4.确定调整的方向和途径,促进经济发展3.2产业结构的划分一、高新技术型产业的划分及基本特点高技术产业是指那些技术变化快、产品寿命周期短、产品性能和工艺技术改进快,以高技术为核心力量发展起来的产业。高技术产业是个动态的概念,对其认识也在逐步深化。OECD(经合组织)则依据产业的R&D密集度将制造业分类为高技术、中高技术、中低技术和低技术四大类。我们认为,后一种分类方法能更准确的反映出动态变化着的高技术产业基本特点:1.产品知识密集程度高2.产品附加价值高,垄断价格与专利利润3.激烈的市场竞争3.3产业结构的总体演变一、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1、技术进步的影响技术进步对一、二产业有差异,第二产业更容易受到技术的影响。技术---劳动力减少;规模扩大---吸收农业劳动力;技术进步把更多劳动力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二、三产业劳动率高也是原因。2、收入水平提高及消费结构变化随着收入的增加,用于第一产业产品的比重下降;对第二、三产业提出要求;恩格尔定律。3、社会分工与市场经济水平社会分工细化后,第一、二产业对第三产业需求增加。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与市场化程度相关。4、利益的趋动5、国际贸易平台也是重要条件5、劳动生产率的差异3.4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一、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历程二、中国重工业超前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原因1.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中国持敌视态度,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中国要获得真正的独立,必须加快发展国民经济,建立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系;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正在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过渡,重工业的规模和水平仍然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三、中国重工业超前发展的政策体制环境1.扭曲的低工资政策;2.低利率与低汇率政策,降低重工业投入的资金成本;3.基础产业产品低价格,制造业产品高价格政策;4.农产品低价格和各种服务低价格;5.高度集中的企业管理制度和物资分配制度。四、中国重工业超前发展的成败得失得失中国重工业超前发展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客观上大大促进了中国重工业的迅速发展,很快建立了中国的重化工业体系,中国国力也得到大幅度增强。产业结构优化困难,农业、轻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受到了严重限制;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企业效益低下,投资效益低下,国民经济运行困难;城市与乡村差距不断扩大,二元经济结构日益呈现刚性。五、改革开放以来的产业结构的演化问题1.从产业结构的演变看,改革开放以后发展最快的产业是传统体制下受压制的产业,它们依次是农业、轻工业、家电产业及服务业;2.从总体上看,中国正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开始了新一轮的重化工业过程;3.地区间产业结构雷同,区域经济发展缺乏效益是中国在21世纪之初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4.中国区域经济跨世纪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规范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发展大量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特别是培育一批大型企业集团,使其成为实现资源跨区域优化组合的重要力量,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3.5课后思考题一、如何理解中国改革开放之前有悖于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工业化道路?建国初期,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很低。1952年中国人均GDP仅为119元;在GDP中,第一产业比重高达50.5%,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为20.9%和28.6%。根据工业化的一般规律,建国以后中国应该首先发展轻工业,增加就业,进行资本积累,逐步由轻工业发展到重工业,促使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但是,中国政府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1978年以前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过程基本上表现为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下降,以及第二产业中重工业比重上升、轻工业比重下降的过程,重工业的增长远远快于国民经济其他各产业的增长。建国以后,中国选择重工业优先发展的道路是由当时国际国内环境所决定的:第一,由当时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所决定。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中国持敌视态度,.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中国要获得真正的独立,必须加快发展国民经济,建立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第二,由当时世界经济所处发展阶段所决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正在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过渡,以电子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兴产业尚未得到迅速发展,重工业的规模和水平仍然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力图富强的新中富民,在世界经济体系中自立自强中国重工业超前发展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客观上大大促进了中国重工业的迅速发展,很快建立了中国的重化工业体系,中国国力也得到大幅度增强,1952—1978年中国国民收入年均增长6.1%,以1952年中国GDP为100,1978年GDP指数为471.4,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产业结构也得到一定程度的调整,农业在GDP中的比重由50.5%降至28.1%,第二产业由20.9%上升到48.2%,第三产业则由28.6%降到23.7%。但是,由于重工业超前发展的工业化道路有悖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产业结构优化困难,除重工业以外的农业、轻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受到了严重限制,第三产业比重绝对下降是极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走向;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国民难以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企业效益低下,投资效益低下,国民经济运行困难;城市与乡村差距不断扩大,二元经济结构日益呈现刚性。所有这些重大问题与矛盾日积月累,不断加剧,呼唤中国重新思考经济发展的道路选择,需要彻底改革经济管理制度。1978年改革开放是历史的必然。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特征是什么?为什么?到90年代中期,中国的产业结构及轻重工业结构基本理顺,从总体上看,中国正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开始了新一轮的重化工业过程。这一重化工业过程与传统体制下的重工业超前发展有质的不同,它将为中国21世纪的发展开辟崭新的天地。第四章工业部门结构的演变与调整4.1基础产业和主导产业的划分4.2主导产业的选择主导产业的选择指标理论依据:主导产业是在区域比较优势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区域比较优势可以用比较优势系数来测度。指标:由比较集中系数、比较生产率系数、比较输出率系数和比较利税系数等构成的一个综合指标。比较优势系数是这四个系数的乘积。判断标准:区域某产业的比较优势系数的值越大,越具备成为主导产业的条件。一、比较集中系数1.区位商指某个地区特定部门职工人数占地区职工总数百分比与全国该特定部门职工人数占地区职工总数百分比的比值。区位商越大,说明地区该部门的专门化水平越高。Q2.比较集中系数比较集中系数=(a/A)/(b/B)式中:a——某产业的产值;A——区域所有产业的产值;b——全国该产业的产值;B——全国所有产业的产值。3.比较输出率系数比较输出率系数=(m/M)/(n/N)式中:m——某产业产品的输出量;M——区域该产业产品的生产量;n——全国该产业产品的区际交换量;N——全国该产业产品的生产量。4.比较利税率系数比较利税率系数=t/T式中:t——区域某产业的产值利税率;T——全国该产业的产值利税率。二、高产业关联度理论依据:主导产业通过与相关产业的关联来组织、带动它们发展。因此,一个产业若只是比较优势系数高,而产业关联度低,仍不能成为主导产业。重要的是投入产出表研究,难度比较大。(动态/静态/实物/货币)关联产业概念: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关联产业类型:前向联系产业:利用主导产业产品的产业。后向联系产业:为主导产业提供生产资料的产业。侧向联系产业:为主导产业提供技术、能源及其它服务的产业。指标:某产业的关联度可以利用投入-产出逆阵系数表,通过计算其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来判断。投入产出方法假设:纯部门性假设,生产同一产品生产规模报酬不变,线性变化价格不变技术系数不变静态投入产出,需要动态的更符合实际列昂惕夫逆矩阵感应度系数=a/A式中:a——某产业横向逆阵系数的平均值;A——全部产业横向逆阵系数的平均值的平均。其它产业部门增加一个单位的最终需求时,对该产业所产生的生产需求。影响力系数=b/B式中:b——某产业纵列逆阵系数的平均值;B——全部产业纵列逆阵系数的平均值的平均。当一个产业部门增加一个单位的最终需求时,对其它产业所产生的生产需求。三、高生产率上升率理论依据:主导产业是生产率上升率高的产业。指标:综合生产率,包含了资源生产率、劳动生产率、资金生产率和技术生产率在内的综合生产率。判断标准:对各产业的各个生产率上升率进行综合权衡,其中综合生产率上升率最高的产业就可以作为主导产业。4.3工业结构的诊断与调整一、区域产业结构病理的类型区域经济病:因区域经济失调或企业竞争能力衰退,而产生的慢性病。特征是经济长期增长缓慢、失业率高、生活水平低、人口大量外流。1.结构性老化(1)地区内长期起主导作用的产业,技术发展停滞、产品更新换代慢、产品缺乏竞争能力,市场乏力;(2)由于昔日的主导产业市场变小,迫使生产企业缩小规模,结果导致工人失业,这些失业工人迁到容易就业地方;(3)由于人口和劳动力大量外迁,导致区内税收下降,国民收入减少,结果是拿不出钱扶持新产业、新技术及开拓新的市场。2.经济结构落后地区主导产业仍然是那些初级产业,如林业、矿业;另工业主要有农林矿产品加工等简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产品销售增长慢、生产停滞设备利用率低。经济发展水平低——文教卫生条件差——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受限制——地区经济发展环境恶化——与先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更大。3.经济结构臃肿、紊乱出现在经济过渡繁荣的地区。基本模式是经济规模过大——超过区域的承载能力——比例失调——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趋于缓慢。国家的经济中心,集中了一些早期的生产部门如纺织、服装等。积累资金、科技、信息、经济基础、市场等方方面面的有利条件。相应也把许多新兴工业吸引到这里落脚。4.主导产业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产能过剩是指在计划期内,企业参与生产的全部固定资产,在既定的组织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或者能够处理的原材料数量超出市场消费能力。生产能力是反映企业所拥有的加工能力的一个技术参数,与生产过程中的固定资产数量质量、组织技术条件有很大关联,因此,有种说法认为产能过剩并不意味着产品过剩是有道理的。5.区域企业竞争能力减弱(1)地区企业的集聚效益逐步消失(2)企业布局不合理(石油化工\钢铁)资源优势消失(3)工业设备老化,技术落后,致使产品质量下降、生产成本提高。二、区域产业结构病理的诊断三、调整工业结构依据的主要理论1.发展阶段论(钱纳里模型)(1)以轻工业为主阶段也称劳动力密集型工业时期,是个资金和技术装备的积累过程。(2)重化工业阶段,①煤炭、电力、冶金、化学等能源和原材料为主的资金密集型时期,经过第一阶段的发展资金有一定积累,但技术条件还差。②电子、机械等加工组装工业为主导阶段,也是技术密集型阶段。(3)以高技术为主,又称后工业化社会具体工业部门包括微电子、激光、机器人、生物工程、海洋工程、航天技术、核能技术等,也称知识密集型产业。2.动态比较费用论发达地区的资金雄厚、技术和基础设施条件好,产品的需求弹性高;不发达地区的产业以农业和原材料工业等初级产品的生产为主,产品的需求弹性低,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后,两者间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为了充分发挥“后发展”优势,不发达地区可选择一些起点较高,产业的关联度也较高的产业发展,增强产业的竞争能力。经过一个动态的消涨过程,缩小两类地区之间的差距。美国的硅谷是比较典型的。3.如何应用相关理论指导区域发展?发达地区---产业循环落后地区---动态比较发展阶段论全部适用第五章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5.1空间结构的理论与实践一、区位论也被称为标准化理论或立地原理,是企业或生产项目选择最优区位的理论。产生:该理论最早出现于经济学界,十九世纪初期,德国经济学家杜能根据农业商品生产与市场的空间关系,探索由于区位不同引起的农业生产地域分异。二、农业区位论农业区位论——系指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呈同心园状分布的农业地带。杜能既是学者也是农场主,1800年在德国南部麦克伦堡城东购置了146公顷土地,经过多年经营,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杜能采用了“孤立法”进行研究,即在众多影响农业生产的要素中,分离出一种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探讨其它要素相同的条件下,农业生产的分异规律。三、农业区位论的假设条件(由此推算在一定时期内唯有运费是个变量,运费低,利润才大。)1.孤立国中的唯一城市在平原的中央,周围为农业生产基地,外侧为荒野(黑箱)2.城市是多余农产品唯一的市场,而且城市与其它市场也不存在农产品的交流;3.孤立国内部的唯一交通工具是马车(假定无水运,当时火车运输还没有);4.腹地是匀质,即认为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相同,农业生产经营者的水平相同5.农业生产追求最大利润,并可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结构;5.运费与距离成正比,运费是由生产者支付的。P-T=V-E=K6.P──利润;T──运费;V──市场价格;E──生产成本;K──常数。四、农业生产孤立国的六个地带及特征(产品的可运输性增强)五、对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评价优点问题1.阐明了市场距离对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的影响,及土地利用方式的带状分异;2.揭示了农业生产的基本地域分异规律;3.把众多的影响农业生产要素抽象化,经过演绎、分析,确定了运输这个主要影响因子;4.研究方法对今天的研究也有启示。1.采用单一因子的分析的方法,把可能引起农业生产地域差异的土地、地形、土壤、气候等自然因素;人口、劳动力、社会经济条件等都看作常数,不符合实际。正是由于这些条件的差异才形成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2.由于运输成本的降低,也由于冷冻保鲜技术水平的提高,距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在减弱。相反,技术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已经成为重要影响因素。3.也正是由于问题的复杂性,对农业生产地域差异的研究还在进行。多是综合研究基础上建立模式。如线性规划等方法。六、空间结构的理论作用(地域空间核心)地域空间核心即经济地域的中心城市.现代经济条件下,地域空间核心以工业为主要内容,但也有商业、金融、旅游或行政管理等内容。1.组织作用核心城市不只是地域的经济中心,往往也是不同等级的行政中心,可以充分利用行政杠杆和经济杠杆的作用,发挥中心城市的核心组织作用。2.聚集作用首先,外围区域人口与人才的向核心集聚;其次,是外围区域农矿产品和初级加工产品的集聚;再次,是资金通过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税收、储蓄等金融流通渠道的集聚。3.辐射扩散作用核心城市的专业化部门带动作用、专业化与协作、专业化与地区分工等横向经济联系的不断发展;科技文教事业向外辐射扩散作用的加强。4.传输作用人员、能源、原材料、工农业产品、资金、信息情报的传输,核心城市则成为所在地域空间结构的中枢。七、区域中心---空间网络---外围空间(三者的关系)空间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依靠三者的统一协调来推动经济地域的发展。表现为经济功能的一致性和结节、网络与规模等级的协调性。经济地域内,核心城市的大小,其它城镇的数量与规模,外围地域的经济内容和经济实力强弱与网络的密度、质量和数量之比,有着正常的比例关系。总之,核心、外围、网络三者之间就是在不断的协调→不协调→协调……的相互制约、相互作用。5.2社会空间结构的演变阶段一、演变阶段社会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演变方向。每个特定的发展阶段,社会经济的个体在大致相同的方向集聚。即产业的空间演变有一定规律可循;个体无规律,总体有趋势。演变阶段:1.农业经济占绝对地位的阶段2.由农业经济向工业化的过渡阶段3.工业化的中期阶段4.后工业化阶段产业结构的演变是基础—空间结构\环境条件——三条线二、韦伯工业区位论的假设条件1.分析特定的工业生产区域,只探讨影响工业布局的经济要素,而假定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和人口密度等条件不存在差异;2.原料分为水、砂石等遍在性的,也有煤、铁等局地原料。原料地和燃料地是已知的;3.不同区位的劳动工资水平有差异,但是这种空间差异是不变化的;4.消费地是一定的,工业产品只在指定的消费市场销售;5.Y=KXY──运费、K──运费率、X──运距,主要以铁路运输为参照系。目标──选择工业生产成本最低的区位。6.影响因子──①原料和燃料②工资③运费④集聚⑤地租⑥维修及折旧⑦借贷和利息。三、工业区位论的启示及应用中注意的问题启示:1.因子分析方法可以借鉴;2.运输因子、劳动力、聚集因子的确是工业区位的重要因子;3.等费用法也个比较形象可行的分析方法。4.由此分析的结论对解释今天工业布局的现象也有参考价值。注意:1.结合GIS方法可以进行更系统的分析;2.仿真系统已经发展到现在这个水平,期待能对现实情况进行计算机仿真;3.工业部门之间的影响日益明显,仅考虑成本因素有进也会陷入困局;4.工业布局更多与产业发展阶段、园区功能等有密切联系。四、工业化中期阶段轴带为主的原因全社会的投资能力增强,处于强烈的动态增长时期。一方面,钢铁、机械、化工、动力、纺织等工业部门日益强大;另一方面,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稠密的交通运输网延伸到比较广的区域。城市的规模日益扩大,区域内往往形成二级、三级的次级中心城市。城市现城市间、城乡间的交流也日益频繁。1.大区间的发展不平衡程度增大,集聚原则在经济区位的决策中占统治地位。2.发展轴线和城市居民点共同构成了“点—轴开发系统”,产业主要集中在高等级城市和交通轴线上。3.大城市不断发展,城市的规模等级更明显。五、工业化中期阶段的机制与典型所有部门都有发展:轻工业地位下降,铁路运输、船舶制造、机械制造业的大规模发展。煤、铁、石油、天然气、铜、铝等对地区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1.资源数量和分布决定采掘工业规模和方向;2.资源的组合特征影响原材料加工体系和加工工艺路线;3.资源的品种和质量影响加工工业的技术经济指标。德国鲁尔区:在大规模开发煤炭的基础上,形成煤—钢—电—化—机械为主的产业体系。“移铁就煤”辽宁中部:煤铁丰富、冶金辅助材料配套好。电力、金属冶炼、机械工业、炼油工业、石化工业。六、工业化阶段以网络为主的原因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收入达到较高的水平,信息要素日益重要,产业布局的经济原则面临挑战。地区间就业、收入、消费、和选择机会的差异逐步消失。以高技术布局为主:资源在某种意义上被“淹没”,追求安静、清洁的环境,形成美国的硅谷、日本的筑波、中国的北京中关村。1、逐步消除了地区间的不平衡。集聚经济在区位决策中的作用下降,而公平、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日益受到重视。2、完成了点---轴的开发系统,逐步向网络系统过渡。网络:各种行为主体之间在交换资源\传递资源过程中发生联系时而建立的各种关系的总和。5.3区域空间结构演变模式一、增长极理论的概念增长极理论是由法国的经济学家佩鲁在50年代提出来的,是不平衡发展理论的主要依据。增长极最初是指工业部门的关联和乘数效应。作为增长极的产业部门被称作关键产业,它的特征是生产规模大,有很强的增长推动力,并且与其它产业有广泛的关联,该产业的发展将带动地区经济的全面振兴。逐步引入区域的开发模式中。即认为在工业化条件下,经济增长在空间上是不均衡的,当关键的产业增长时,该部门所在地区的其它产业也开始增长,地区的税收情况改善,购买力上升,新的产业被吸收过来。二、极化效应累计优势:形成极点城市不断的积累有利条件。集聚效应:部门联系、共同使用基础设施。规模效益:边际成本递减。乘数效应:产业关联效应,投入产出法,列昂惕夫逆矩阵。三、增长极的扩散作用规模经济效益将随着生产要素的不断投入而形成“收益递减”,企业的边际效益达到最大后下降。极点的区域是有限的,其环境、空间、经济容量也是有限的,不是靠增加投资和设施所能解决的,扩充到一定程度后将产生经济病理(环境、资源、社会、交通),必然出现经济的扩散趋势。区域经济发展高级化阶段的重要表现,国家或地区政策。四、增长极理论——扩散效应的影响1.增长极的成长,对周围地区有关原料的生产部门或行业起着推动作用;2.创造和扩大了有关部门的产出量,将刺激周围地区建立新部门或新行业;3.有关行业的发展,创造新的与工资收人增长同步的消费品需求;4.推动创造发明或有效地吸收国内外先进生产技术,并迅速扩散;5.促进进口替代品的生产,出口贸易相应增加;6.同步地将在空间上形成或扩大不同层次的节点——城镇;7.有关企业的全面发展,会产生对周围地区劳动力的有效需求,会形成向周围地区的投资扩散,从而解决一些落后地区的劳动力转移问题和建设资金不足问题。五、增长极理论——反波效应分析增长极的成长也可能产生对区域发展的不利影响——反波效应。将抑制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扩大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和不平衡。1.增长极会抢先占用区域内稀缺资源;2.所产生的聚集力,使原来的产业发生空间转移或因失去地方市场而被挤垮;3.增长极会吸引很多人才,造成这些地区的人才外流,降低地区人口素质;4.良好的投资环境,会强烈吸引周围资金,进而减少这些地区的投资来源。5.4发展轴的类型及结构一、点—轴系统的概念和特征点--主要是指各级中心城市。轴--在一定方向上联结若干不同级别中心城镇而形成的相对密集的人口和产业地带。轴线是区域经济设施、社会设施相对集中的地区。根据空间相互作用原理,该带对周围地区存在一个“力场”,有吸引作用。轴线附近的产业则产生一种向心力,这个力不仅指向一个点而是若干个点或一条线。轴线上集中的产业及设施通过产品、信息、技术、人员、资金等,对附近地区有扩散作用。扩散的物质和非物质要素作用于周围的区域,与区域的其它要素结合形成新的生产力。增长极的极化与扩散作用仍然起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