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患者经导管房间隔缺损堵闭术后心脏电生理及几何形态的变化_第1页
不同年龄患者经导管房间隔缺损堵闭术后心脏电生理及几何形态的变化_第2页
不同年龄患者经导管房间隔缺损堵闭术后心脏电生理及几何形态的变化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同年龄患者经导管房间隔缺损堵闭术后心脏电生理及几何形态的变化

空间隔缺损(asd)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以往的治疗方法是手术修复。1976年,k首次采用了插管治疗后,孔室隔缺损出现。20多年来,各种堵塞设备相继出现。1997年,完整的半结闭槽间距(半结闭槽间距,aso)出现。由于其高密封率、并发症少、手术方便等优点,房间隔缺损的传统手术在临床上迅速普及。1999年3月至2004年12月,我院儿科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100例,疗效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本研究旨在探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的心脏电生理及几何形态的变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采血前加强并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方法1.1临床资料100例ASD,男37例,女63例,1.5~54岁,平均(14.9±10.1)岁,体重11~78kg,平均(34.1±21.2)kg。术前经临床体检、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phy,ECG)、胸部X线片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echocardiography,TTE)检查均确诊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直径6~38mm,平均(17.8±8.0)mm,其中双孔型ASD7例,三孔型ASD2例,3例合并肺动脉瓣狭窄,2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按年龄将其分为儿童组(年龄≤14岁)和成人组(年龄>14岁),儿童组(n=68)ASD直径为(16.8±7.2)mm,成人组(n=32)ASD直径为(17.4±6.4)mm。1.2方法1.2.1经导管堵闭方法采用局部或全身麻醉,术中应用TTE(部分患者应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监测。穿刺股静脉,行右心导管检查,常规进行血流动力学评价,部分患者行肺动脉造影,以排除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建立股静脉、右心房、左心房至肺静脉的通道,部分采用球囊测量ASD大小,一般选择与球囊测量值相等的封堵器进行堵闭,未用球囊测量的根据缺损大小及边缘硬度选用大小2~6mm的封堵器。在X线透视和超声指导下,将输送鞘通过房间隔缺损进入左心房(或左、右上肺静脉),在左心房(或左、右上肺静脉)内释放前伞,前伞张开后回撤整个输送系统,使前伞与房间隔左房面充分相贴,“腰部”紧卡于ASD处,继续回撤输送鞘管,使后伞张开紧贴于房间隔右房面。经超声证实封堵器位置、大小、形态合适,二尖瓣活动、腔静脉、肺静脉回流正常后,释放封堵器,撤出所有输送装置,完成堵闭。1.2.2术前、术后ECG和TTE检查患者于堵闭术前、术后1d、1个月、3个月行12导联ECG和TTE等检查,ECG测量指标包括P-R间期、QRS时限、II导联P波振幅(PII)、RV1+SV5等。TTE检查取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测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VD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并计算RVDD/LVDD比率,取心尖四腔心切面测收缩末期左房横径(LALD)、右房横径(RALD),计算RALD/LALD,并用二维面积长度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x¯±s表示,统计学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封堵器设置术中测量ASD伸展径6.3~38mm,平均(20.8±7.2)mm,13例合并轻、中度肺动脉高压,堵闭器大小6~38mm。1例因缺损太大(38mm),术中反复收放封堵器,封堵器脱落至右房与右室之间,紧急外科手术取出,其余病例均堵闭成功。其中6例双孔型ASD和2例三孔型ASD均应用1个ASO完成堵闭,1例双孔型ASD应用2个ASO完成堵闭,另外3例合并肺动脉瓣狭窄及2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者同时行介入治疗,均成功。2.2ra、rvdd、lvdd和左室射血分数90例患者完成了术后1个月的复查,82例完成了术后3个月的复查。儿童组术后ECG及TTE检查结果见表1。由表1可见,术后1dRA、RV内径、RVDD/LVDD和RALD/LALD比率即明显下降(P<0.05),LA、LV内径于术后1个月时明显增大(P<0.05),左右心比例趋于正常,见图1。左室射血分数术后1d即有明显增加(P<0.01),说明左室收缩功能恢复较快。P-R间期于术后3个月时较术前显著缩短(P<0.05),而QRS时限、PII和RV1+SV5至术后3个月时仍无显著改变(P>0.05)。2.3rwdd/lvdd、rald/laldlvef成人组术后ECG及TTE检查结果与儿童组相似,结果见表2。由表2可见,术后1dRA、RV内径、RVDD/LVDD、RALD/LALD比率明显下降(P<0.05),LVEF增加(P<0.01);LV内径于术后1个月时明显增大(P<0.05)。不同的是成人术后LA内径的增长较缓慢,术后3个月时才较术前明显增大(P<0.05)。P-R间期、QRS时限、PII和RV1+SV5的变化与儿童组相似。3asd堵闭手术的效果房间隔缺损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以往只能外科手术治疗,随着医学的发展,介入封堵术日益成熟,已逐渐取代外科治疗。有学者提出,房间隔缺损“理想”的治疗方法不仅仅是要消除心内的异常分流,更重要的是能逆转长期心脏负荷增加所致的心脏电生理和形态的异常。房间隔缺损使右心处于高容量负荷状态,右房、右室增大,室间隔协同右室做功引起左室扩张不足,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减低,进而影响左室的收缩功能。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龄的ASD患者封堵术后1天RA、RV内径、RVDD/LVDD及RALD/LALD比率均明显下降,LA、LV内径于术后1~3个月时明显增大,说明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右心容量负荷减轻,左室前负荷增加,从而短期内使左右心的几何构型和左右心比例恢复正常。两组结果略有不同的是,RALD/LALD比率术前成人组高于儿童组,术后两组间差距略增大,可见儿童房间隔缺损堵闭后心脏异常构型恢复更快,且儿童左房相对更小,故儿童ASD封堵时堵闭器不易选择过大,防止封堵器过大,术后对心房功能产生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ASD堵闭后,室间隔与左室后壁的运动重新协调化,左室射血分数术后1天即有显著增加,其后增长缓慢。说明ASD封堵术后随着右心容量负荷的减轻,左心充盈的改善,室间隔的不协调或矛盾运动纠正,左室的收缩功能明显加强。故临床上一些患者封堵术后自觉症状明显减轻,运动耐量提升。ASD堵闭后,可阻断左房到右房的分流,使右心容量负荷恢复正常,进而使心脏的电生理产生相应变化。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年龄ASD堵闭术后1天、1个月时P-R间期较术前变化不明显,术后3个月时显著缩短,而QRS时限、PII及RV1+SV5等术后略有缩短,但至术后3个月时仍无显著变化。说明ASD堵闭后随着右心容量负荷的减轻,房室的传导功能也有所改善。Giuseppe等研究结果显示,ASD患者的P-R间期、QRS时限等封堵术后短期内无明显变化。Veldtman等对ASD堵闭术后患者6~12个月的随诊结果显示,P-R间期、QRS时限及右心室均比术前明显减小。上述结果的差异可能与患者ASD大小、病变程度及随诊时间等有关。本研究按年龄将ASD患者分为两组,结果表明,封堵术后儿童组和成人组的心脏电生理和几何形态的异常均有一定恢复,疗效均满意。有文献报道,年龄大的患者及时堵闭ASD,可提高长期生存率,减少脑中风的发生。本组年龄超过40岁的共7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