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历史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3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历史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3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历史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3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历史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3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历史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江苏省徐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26分)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一项最符合题意的。每题2分,共26分。1.河间献王刘德是汉景帝之子,汉武帝之兄。献王诸子,除嫡长子刘不害继承王位外,其他儿子大多在献王去世后被封为列侯,封地分布在今河北沧州境内及周围地区。这一情形的出现是由于()A.“文景之治”的影响B.北击匈奴的需要C.“推恩令”的实施D.农民起义的打击2.贞观四年(630年),东突厥归附唐朝者多达10余万人,先后人居长安者数千家,唐太宗予以妥善安置,其酋长皆被授予将军,中郎将等官职,其中五品以上者100多人。这一做法()A促进了阶层流动B.削弱了藩镇实力C加强了中外交往D.推动了民族交融3.下图中不同朝代经济分布的变化说明()唐后期经济分布宋代经济分布A.统一市场形成B.中央集权强化C.国家版图扩展D.经济重心南移4.学习历史要区分史实与历史解释。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孔子整理编订文化典籍B.《本草纲目》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C.汉代司马迁撰写《史记》D.《全唐诗》辑录了近5万首诗歌5.下图刊载于1884年的《点石斋画报》上。该图可用于研究()A.鸦片战争的背景B.洋务运动的开展C.瓜分狂潮的到来D.戊戌变法的意义6.有学者认为:“革命的胜利,不仅实现了两个半世纪以来民族主义革命传统的梦想,而且还超越了狭隘的种族诉求,将政权从清政府那里解放出来,将它扩大到所有中国人。”“革命”指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国民大革命7.下图揭示了()A.五四运动的背景B.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C.新文化运动的实质D.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原因8.下面为黄亚光在1933年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后创作的宣传漫画。其最恰当的主题是()A.北伐战争的胜利B.红军队伍的壮大C.敌后战场的开辟D.三大决战的到来9.如图描绘的是()

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西安事变D.七七事变10.1214年,“无地王”约翰危害到了英格兰贵族集团的利益,贵族便联合起来,武力反抗国王,强迫约翰在1215年签订了《大宪章》,规定国王在没有得到贵族同意的情况下不得侵占贵族的利益。这体现了()A.国王与贵族间的契约关系B.君主统而不治的特点C.英格兰对教会权威的挑战D.社会等级制度的森严11.列宁在1921年说过,“我们不应该指望直接采用共产主义的过渡办法。必须以同农民个人利益的结合为基础”"必须把国民经济的一切大部门建立在同个人利益的结合上面”。这说明列宁主张实行()A.农奴制改革B.余粮收集制C.固定粮食税D.农业集体化12.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才开始承认贫困的发生并不是由于个人的素质低劣,贫困本身会给个人与社会带来巨大的伤害,政府要承担起济贫的责任,依托联邦政府的行政能力完善福利系统。这一认识源于()A.三权分立的确立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C.南北战争的爆发D.经济大危机的影响13.下图中军事武器不断研发,主要是因为()A.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军事需要B.美苏的冷战对峙C.恐怖主义的威胁D.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4分)二、非选择题:本部分3小题,共24分。14.利簋关于商周更替的历史,最早仅在《尚书》逸周书》等文献中有零星记载,可信度一直受到质疑,直到1976年在陕西省临潼县零口镇出土利簋,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才取得重大突破。材料一越五日,甲子朝,至接于商。则咸刘(意为:征服)商王纣……——《逸周书·世俘解》时甲子昧爽(意为:黎明),王(武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尚书·牧誓》益之商王纣于商南郊。时甲子夕,商王纣取天智玉琰五,环身,厚以自焚。——《逸周书·世俘解》译文:商王纣在商都郊外打了败仗。甲子当天晚上,纣王取五枚天智玉佩戴在身上而纵火自焚。材料二周武王征伐商纣王。一夜之间就将商灭亡,在岁星当空的甲子日早晨,占领了朝歌。在第八天后的辛未日,武王在阑师论功行赏,赐给右史利许多铜、锡等金属,右史利用其为祖先檀公作此祭器,以纪念先祖檀公。↵——张政烺(利簋)释文(改编)(1)研究商周历史,利簋铭文属于第一手史料还是第二手史料?对比材料一、二,关于商周的更替,你认为可信的历史信息有哪些?(2)利簋对研究中国历史有何价值?15.中国式现代化材料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产物、新境界,必须结合其发生与发展的全过程以及所呈现的阶段性特征来深入理解。(一)中国式现代化奠基时期(1949—A年)这一时期的总体特征是探索。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成功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变革和道路摸索,为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探寻可行之路,为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可视之为现代化起飞前的准备时期。(二)中国式现代化快速发展时期(A—2012年)中国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社会面貌也随之发生了巨大改变,用短短几十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巨大飞跃。

(三)中国式现代化走向成熟时期(2012年至今)2012年中共十八大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迈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也随之进入一个新阶段,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马敏《历史视角下的“中国式现代化”》(摘编)请回答:(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A处的年份,并说明将这一年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基时期与中国式现代化快速发展时期的分界点的理由。(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中国式现代化奠基时期,我国通过哪一历史事件实现了“制度变革”。在这一时期,中国是怎样进行工业化建设的?在中国式现代化走向成熟时期,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指导思想是什么?(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能够成功的原因。16.殖民体系的终结某同学在阅读王斯德主编的《世界通史》后,绘制了如下时间轴:在拓展阅读中,这位同学摘录了以下两则材料:材料一欧洲列强占领非洲领土比例(1914年)材料二2013年至2018年中国对外援助金额为2702亿元人民币,其中对非洲国家的援助占比44.65%,包括无偿援助,无息贷款和优惠贷款。2000年至2020年,建成的公路铁路超过13000公里,建设了80多个大型电力设施,援建了130多个医疗设施、45个体育馆、170多所学校,为非洲培训各领域人才共计16万余名。中国主动扩大自非洲非资源类产品进口,对非洲33个最不发达国家97%税目输华产品提供零关税待遇,帮助更多非洲农业,制造业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在对非合作中始终践行“五不”原则:中国不干预非洲国家探索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不干涉非洲内政,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不在对非援助中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不在对非投资融资中谋取政治私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时代的中非合作》白皮书(2021年11月)(摘编)请你与这位同学共同探究:(1)据时间轴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所示情形出现原因。非洲各国在20世纪中后期为什么能够纷纷摆脱殖民主义的枷锁,实现独立?(2)尼日利亚《先锋报》刊文指出,“与殖民者及西方的新殖民主义不同,中国人告诉我们,蜡烛不会因点燃其他蜡烛而失去亮度,而是让世界变得更加光明”。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阐释。(要求:史论结合,条理清楚,表达顺畅。)参考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一项最符合题意的。每题2分,共26分。1.河间献王刘德是汉景帝之子,汉武帝之兄。献王诸子,除嫡长子刘不害继承王位外,其他儿子大多在献王去世后被封为列侯,封地分布在今河北沧州境内及周围地区。这一情形的出现是由于()A.“文景之治”的影响B.北击匈奴的需要C.“推恩令”的实施D.农民起义的打击【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献王诸子,除嫡长子刘不害继承王位外,其他儿子大多在献王去世后被封为列侯,封地分布在今河北沧州境内及周围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而颁布推恩令。这项政令要求诸侯王将自己封地分给自己的子弟。后来根据这项政令,诸侯国被越分越小,汉武帝再趁机削弱其势力,推恩令有助于解决侯国问题,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因此这一情形的出现是由于“推恩令”的实施,C项正确;“文景之治”的影响,发生在汉文帝、汉景帝时期,与题干信息“献王诸子,除嫡长子刘不害继承王位外,其他儿子大多在献王去世后被封为列侯,封地分布在今河北沧州境内及周围地区”没有联系,排除A项;北击匈奴,与巩固边疆相关,与题干信息“献王诸子,除嫡长子刘不害继承王位外,其他儿子大多在献王去世后被封为列侯,封地分布在今河北沧州境内及周围地区”没有联系,排除B项;农民起义的打击,与汉武帝时期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2.贞观四年(630年),东突厥归附唐朝者多达10余万人,先后人居长安者数千家,唐太宗予以妥善安置,其酋长皆被授予将军,中郎将等官职,其中五品以上者100多人。这一做法()A.促进了阶层流动B.削弱了藩镇实力C.加强了中外交往D.推动了民族交融【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东突厥归附唐朝者多达10余万人,先后人居长安者数千家,唐太宗予以妥善安置,其酋长皆被授予将军,中郎将等官职,其中五品以上者100多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的做法推动了民族交融,D项正确;科举制促进了阶层流动,题干材料不能体现阶层流动,排除A项;藩镇割据指的是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外地将领拥兵自重,在军事、财政、人事方面不受中央政府控制的局面,材料体现不出削弱了藩镇实力,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民族交往,与中外交往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3.下图中不同朝代经济分布变化说明()唐后期经济分布宋代经济分布A.统一市场形成B.中央集权强化C.国家版图扩展D.经济重心南移【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图示可知,汉代时期主要的经济区位于北方黄河流域,唐后期主要经济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宋代时期主要经济区位于东南地区,由此可见,题干反映的是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信息,D项正确;题干图片反映的是不同朝代经济分布的变化,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未涉及统一市场、中央集权强化和国家版图扩展的相关信息,排除ABC项;故选D项。4.学习历史要区分史实与历史解释。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孔子整理编订文化典籍B.《本草纲目》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C.汉代司马迁撰写《史记》D.《全唐诗》辑录了近5万首诗歌【答案】B【解析】【详解】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本草纲目》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是基于历史史实基础上的分析和评判,属于历史解释,B项正确;ACD项都属于历史史实,排除ACD项。故选B项。5.下图刊载于1884年的《点石斋画报》上。该图可用于研究()ce111111A.鸦片战争的背景B.洋务运动的开展C.瓜分狂潮的到来D.戊戌变法的意义【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1884年”和图片中的蒸汽机车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图片与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有关,B项正确;鸦片战争发生于1840年至1842年,题干反映的内容从时间上看不能成为鸦片战争的背景,排除A项;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排除C项;戊戌变法发生在1898年,题干内容早于戊戌变法,不能用于研究戊戌变法的意义,排除D项。故选B项。6.有学者认为:“革命的胜利,不仅实现了两个半世纪以来民族主义革命传统的梦想,而且还超越了狭隘的种族诉求,将政权从清政府那里解放出来,将它扩大到所有中国人。”“革命”指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国民大革命【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革命的胜利,不仅实现了两个半世纪以来民族主义革命传统的梦想,而且还超越了狭

隘的种族诉求,将政权从清政府那里解放出来,将它扩大到所有中国人。”和所学可知,作者评论的事件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超越了汉族人不满满族人统治的狭隘的种族诉求,革命胜利后的《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C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没有能够推翻清政府的统治,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义和团运动中提出“扶清灭洋”,没有推翻清政府,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国民大革命开始于1924年,清政府已经被推翻,排除D项。故选C项。7.下图揭示了()A.五四运动的背景B.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C.新文化运动的实质D.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原因【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图示分析可知,题干图片反映的中心事件是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政治混乱和西方思想的传入都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A项正确;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条件,题干图片没有体现,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排除C项;第一次国共合作发生于1924年至1927年,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8.下面为黄亚光在1933年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后创作的宣传漫画。其最恰当的主题是()A.北伐战争的胜利B.红军队伍的壮大C.敌后战场的开辟D.三大决战的到来【答案】B【解析】【详解】由图片信息可知,中国工农红军的旗帜日益增大,体现了红军队伍的壮大和力量的增强,B项正确;北伐战争是1926年至1928年间,由中国国民党领导的国民政府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发动的统一战争,与本题无关,排除A项;敌后战场的开辟是在1937年全民族抗战开始后,三大决战发生在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时间都与本题不符,排除CD项。故选B项。9.如图描绘的是()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西安事变D.七七事变【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示意图中的信息“柳条湖”、“北大营”、“沈阳”等信息可知,图片描绘的是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突袭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A项正确;一·二八事变,是在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为了转移国际视线,并图谋侵占中国东部沿海富庶区域,而在1932年1月28日蓄意发动的侵略事件,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1936年12月12日,为挽救民族危亡、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毅然在临潼对蒋介石实行“兵谏”,扣留来陕督战的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被中国驻军严词拒绝,日军随即向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驻军第29军37师219团奋起还击,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七七事变”揭开了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排除D项。故选A项。10.1214年,“无地王”约翰危害到了英格兰贵族集团的利益,贵族便联合起来,武力反抗国王,强迫约翰在1215年签订了《大宪章》,规定国王在没有得到贵族同意的情况下不得侵占贵族的利益。这体现了()A.国王与贵族间的契约关系B.君主统而不治的特点C.英格兰对教会权威的挑战D.社会等级制度的森严【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族便联合起来,武力反抗国王,强迫约翰在1215年签订了《大宪章》,规定国王在没有得到贵族同意的情况下不得侵占贵族的利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份《大宪章》是贵族限制国王权利的法案。他要求国王在未经过贵族许可的情况下不得侵占贵族的利益。这体现了国王与贵族间的契约关系,A项正确;君主统而不治的特点,与君主立宪制相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1689年,为了限制王权,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标志君主立宪制确立,排除B项;英格兰对教会权威的挑战,题干内容没有体现,排除C项;社会等级制度的森严,题干内容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11.列宁在1921年说过,“我们不应该指望直接采用共产主义的过渡办法。必须以同农民个人利益的结合为基础”"必须把国民经济的一切大部门建立在同个人利益的结合上面”。这说明列宁主张实行()A.农奴制改革B.余粮收集制C.固定粮食税D.农业集体化【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我们不应该指望直接采用共产主义的过渡办法。必须以同农民个人利益的结合为基础”"必须把国民经济的一切大部门建立在同个人利益的结合上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等,C项正确;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开展农奴制改革,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余粮收集制是1918年到1921年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排除B项;在20世纪3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实行农业集体化,排除D项。故选C项。12.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才开始承认贫困的发生并不是由于个人的素质低劣,贫困本身会给个人与社会带来巨大的伤害,政府要承担起济贫的责任,依托联邦政府的行政能力完善福利系统。这一认识源于()A.三权分立确立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C.南北战争的爆发D.经济大危机的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才开始承认贫困的发生并不是由于个人的素质低劣,贫困本身会给个人与社会带来巨大的伤害,政府要承担起济贫的责任,依托联邦政府的行政能力完善福利系统”并结合所学可知,由于1929年开始的经济大危机更加严重,人们生活更加穷困,使人们的观念发生改变,联邦政府的职能作用只得进行调整,D项正确;三权分立指的是立法、行政、司法的分立,与联邦政府完善福利系统无关,排除A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奴隶制度、州权与联邦权力、经济利益与贸易政策以及文化和社会价值观的差异是南北战争的爆发的最重要的原因,与联邦政府完善福利系统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3.下图中军事武器的不断研发,主要是因为()A.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军事需要B.美苏的冷战对峙C.恐怖主义的威胁D.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答案】B【解析】【详解】从题干图中可知,美国、苏联在军事武器上不断研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是因为美苏的冷战对峙,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美苏在冷战中为遏制和威慑对方,不断加大对军事武器的研发,B项正确;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但1945年以后,美苏的军事武器研发还在不断进行,排除A项;恐怖主义的威胁并不是美国和苏联不断研发军事武器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题干图片反映的是美苏两极格局的对峙,无法体现多极化的趋势加强,排除D项。故选B项。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4分)二、非选择题:本部分3小题,共24分。14.利簋关于商周更替的历史,最早仅在《尚书》逸周书》等文献中有零星记载,可信度一直受到质疑,直到1976年在陕西省临潼县零口镇出土利簋,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才取得重大突破。材料二(1)研究商周历史,利簋铭文属于第一手史料还是第二手史料?对比材料一、二,关于商周的更替,你认为可信的历史信息有哪些?(2)利簋对研究中国历史有何价值?【答案】(1)属于第一手史料。周武王在甲子日占领朝歌;商王纣被周武王击败;周武王于辛未日在阑师论功行赏。(2)利簋为研究商周的更替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为史书记载提供了实物依据。【解析】【小问1详解】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按照史料价值的不同,史料可分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利簋是西周早期青铜器,利簋及铭文是原始材料,属于第一手资料,在历史研究过程中,第一手史料更为可信,第一手资料没有掺杂个人观点。因此研究商周历史,利簋铭文属于第一手史料。历史信息: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周武王征伐商纣王。一夜之间就将商灭亡,在岁星当空的甲子日早晨,占领了朝歌。在第八天后的辛未日,武王在阑师论功行赏,赐給右史利评多钢、锡等金属,右史利用其为祖先檀公作此祭器,以纪念先祖檀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关于商周的更替,可信的历史信息有周武王在甲子日占领朝歌;商王纣被周武王击败;周武王于辛未日在阑师论功行赏。【小问2详解】价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利簋对研究中国历史的价值,在于利簋为研究商周的更替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为史书记载提供了实物依据。15.中国式现代化材料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产物、新境界,必须结合其发生与发展的全过程以及所呈现的阶段性特征来深入理解。(一)中国式现代化奠基时期(1949—A年)这一时期的总体特征是探索。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成功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变革和道路摸索,为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探寻可行之路,为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可视之为现代化起飞前的准备时期。(二)中国式现代化快速发展时期(A—2012年)中国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社会面貌也随之发生了巨大改变,用短短几十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巨大飞跃。(三)中国式现代化走向成熟时期(2012年至今)2012年中共十八大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迈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也随之进入一个新阶段,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马敏《历史视角下的“中国式现代化”》(摘编)请回答:(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A处的年份,并说明将这一年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基时期与中国式现代化快速发展时期的分界点的理由。(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中国式现代化奠基时期,我国通过哪一历史事件实现了“制度变革”。在这一时期,中国是怎样进行工业化建设?在中国式现代化走向成熟时期,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指导思想是什么?(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能够成功的原因。【答案】(1)年份:1978年。理由:这一年召开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事件:三大改造。建设:1953—1957年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1956——1966年,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3)原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等。【解析】【小问1详解】年份:根据材料“中国式现代化奠基时期(1949—A年)”“中国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快速发展,社会面貌也随之发生了巨大改变”和所学可知,1949—1978年是我国现代化奠基时期,进行了一系列的建设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理由:根据所学,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影响等方面分析概括即可,如这一年召开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小问2详解】事件:据材料“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成功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变革和道路摸索,为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探寻可行之路,为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大改造实现了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建设:根据所学,直接概括列举出工业化建设的有关做法即可,如1953—1957年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1956——1966年,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指导思想:根据材料“2012年中共十八大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迈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也随之进入一个新阶段”和所学可知,2017年,中共十九大上,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共的指导思想,也是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指导思想。【小问3详解】原因:据材料“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产物、新境界”“2012年中共十八大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迈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也随之进入一个新阶段”并结合所学知识,主要从党的领导、党的路线、理论指导、人民作用等方面分析中国式现代化能够成功的原因即可,如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等。16.殖民体系的终结某同学在阅读王斯德主编的《世界通史》后,绘制了如下时间轴:在拓展阅读中,这位同学摘录了以下两则材料:材料一欧洲列强占领非洲领土比例(1914年)材料二2013年至2018年中国对外援助金额为2702亿元人民币,其中对非洲国家的援助占比44.65%,包括无偿援助,无息贷款和优惠贷款。2000年至2020年,建成的公路铁路超过13000公里,建设了80多个大型电力设施,援建了130多个医疗设施、45个体育馆、170多所学校,为非洲培训各领域人才共计16万余名。中国主动扩大自非洲非资源类产品进口,对非洲33个最不发达国家97%税目输华产品提供零关税待遇,帮助更多非洲农业,制造业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在对非合作中始终践行“五不”原则:中国不干预非洲国家探索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不干涉非洲内政,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不在对非援助中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不在对非投资融资中谋取政治私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时代的中非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