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画设计第五课-壁画设计的表现技法与艺术规律课件_第1页
壁画设计第五课-壁画设计的表现技法与艺术规律课件_第2页
壁画设计第五课-壁画设计的表现技法与艺术规律课件_第3页
壁画设计第五课-壁画设计的表现技法与艺术规律课件_第4页
壁画设计第五课-壁画设计的表现技法与艺术规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壁画设计的表现技法与艺术规律1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主要让学生们了解壁画设计的基本技法,要求学生们掌握壁画设计的艺术规律。1、

壁画的构图设计2壁画的构图设计是壁画设计表现技法的首要环节,也是壁画设计的第一步,更是表达构思与安排视觉要素的总体设计。而所谓“构图

”《辞海》中解释为“造型艺术”术语。艺术家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称为“章法

”或“布局”。具体的说:是将形状、色彩、材质肌理等视觉要素,按照一定的结构有序地结合布局,形成一个能以传达某些信息、美感和思想的有机整体画面。“构图”是壁画设计表现技法中不可缺少的最基本因素,它组织壁画设计中的所有问题,有效地表现壁画艺术语言。构图是一种反映设计思想的表现技法,是在主题构思指导下,对壁画的整体形式和艺术效果进行设计的第一步,并对整幅作品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壁画的特征决定其构图形式在许多方面不同于其它绘画,它所呈现的特点有平面性、尺度性、功能性、抽象性、互映性、完整性等几个方面。平面性壁画所创造的艺

术形象通常是依附于长度与高度的二维空间的墙体平面上。为了维护建筑墙面的平整和稳定感,壁画的构图就应该将壁画的主题思想包括内容、造型和色彩等视觉元素平面地展开布局;尺度性壁画的最突出特点就是面积大,必须离开一定距离来观赏。因此构图设计中的各元素在比例和疏密上要进行尺度安排。虚拟性是指壁画中的主题内容、形象、色彩等大多是虚拟性的创造出的艺术形象而非现实物质。往往运用虚体积的自然现象,比如采用:光芒、气雾、云朵、水流等虚体来组织整体构图、贯穿整个画面会更加有序自然,并会使画面产生更加强烈的形式感。功能性壁画完全服从建筑环境及其功能需要,根据不同的环境功能而采取不同的构图形式,来烘托环境的功能视觉感受,比如接待厅、会议厅、休息室等静态环境的壁画构图就应该素雅、平静和安定,而运动、娱乐等公共场所中的壁画则更适合采用富有动感、活跃、富有激情的构图形式等。抽象性构图就是运用几何形、线条或符号等相对抽象因素来体现某种思想或情感,比如:圆形构图表现圆满和谐、波浪式构图象征浪漫延续等等。互映性壁画的构图在其形式元素的使用上注重整体与局部、事物与细节、画内与画外以及主次之间等各种不同关系的相互照应、相互作用、相映成趣、浑然一体的视觉效果,以及形、色、材质、环境、工艺等因素的协调与呼应。完整性是指壁画构图往往要求内容和情节、造型和画面结构相对普通绘画而言要更加完整,甚至还包括与建筑空间形态、环境功能,以及其他各种构成要素和谐统一的完整性。3452、散点分布式63、横带纵带式74、波浪涡线式85、均衡呼应式96、几何分格式107、放射旋转式118、分层交叠式129、并列渐次式、1310、圆形圈套式1411、正倒三角式1512、屏障分割式1613、S型太极式1714、材质拼嵌式1815、建筑点缀式1916、随意涂鸦式20A构图C构图U构图H构图L构图每一个英文字母都可以成为一个整体构图:21不但有诸多构图基本形式,并且还可以相互结合、交叉变异,就

像音乐的7个音符一样,通过不同组合变化,可以创造出千变万化而崭新的构图形式。但是千变万化不外乎遵循构图的基本原则: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中心与透视。对称与均衡是构图的基础,主要作用是使画面具有稳定性。对称与均衡本不是一个概念,但两者具有内在的共性:稳定。稳定感是人类在长期观察自然中形成的一种视觉习惯和审美观念。因此,凡符合这种审美观念的造型艺术才能产生美感,违背了这个原则,看起来就不舒服。对称与均衡都不是平均,它是一种合乎逻辑的比例关系。平均虽是稳定的,但缺少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美感,所以构图最忌讳的就是平均分配画面。对称的稳定感特别强,对称能使画面有庄严,肃穆,和谐的感觉。比如,我国古代的建筑就是对称的典范,但对称与均衡比较而言,均衡的变化比对称要大得多,可谓量不同而力相近。因此,对称虽然是构图的重要原则,但在实际壁画设计中直接运用比较少,会有呆板、保守的感觉,而往往是采用对称与均衡相结合,或者均衡的构图相对更多些。22在壁画构图设计中最讲究的是“品”字形和三七律。品字形构图和三

七律构图的方式常被人们称为黄金比例构图法,也有叫做为永恒的三角构图法,这些都是指均衡而言。

什么是“品”字形构图?就是在画面上同时出现三个物体的时候,不能把它们等距离放在一条线上,而应使其呈现三角形状,像个品字。只要留意,这种三角在自然界中是无处不在的。大山就是由无数的三角形构成,上下交错,井然有序,犹如一个巨大的

品字状或三角形,具有强烈的排列韵味。

“三七律”构图就是画面的比例分配三七开,在西方绘画中称之为“黄金比例”。若是竖画面,上面占三分,下面占七分,或上面占七分,下面占三分;若是横构图画面,右面占三分,左面占七分,或是右面占七分,左面占三分。在壁画界这种三七开构图的布局被称为是最佳的构图布局比例关系。所谓最佳,并不是单一,或唯一,在特殊情况下,根据题材的需要,也是可以打破的,二八律或四六律也可以使用。本来艺术就讲究的是有法而无定法。总之,就是为了整个画面而考虑去应用。23对比与调和的巧妙,不仅能增强艺术感染力,更能鲜明的反映和升华主题。

对比与调和构图,是为了突出主题强化主题,对比与调和有各种各样,千变万化,但是把它们同类相并,可以得出:一是形状的对比与调和,比如:大和小、长和短、粗和细、老和少、胖和瘦等。二是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比如:明与暗、冷与暖、纯与灰、黑与白等。三是材质与肌理的对比与调和,比如:软与硬、滑与糙、透与不透等各种材质与肌理所产生的对比与调和。四是空间的对比与调和,比如:凹与凸、空与满、疏与密、虚与实等。要处理好这些变化,并有意识进行各种对比,使观者能在画面上首先看出大的整体节奏感来,正如中国画论里古人云:“疏可走马,密不通风”的章法一样。在一幅作品中,可以运用单一的对比,也可同时进行各种对比与调和,对比与调和要处理的恰到好处,不要只加强对比而失去调和,更不能为了调和而喧宾夺主。所谓“美在于关系”也就是说处理好各种对比与调和关系才能体现美感。24中心与透视指的是视觉中心与透视方式,“视觉中心”构图设计是为了将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的主题上。所谓视觉中心不是指画面对

角线相交的那个点,也就是说不是绝对的画面中心,而是把画面分割成九宫格后,格内纵横线相交四个点其中的任何一个点,这个点应是画面的主题所在,但它的位置不是固定的。根据主体的需要,四个点其中的任何一个点都可以设计成为视觉中心。不论视觉中心最终确定在何处,周围物体的延伸线要尽可能向这个点集中,这样就可以将观众的视线成功地吸引到画面主题上。透视方式在壁画构图设计中有焦点透视,常用在写实叙事纪念性壁画中。运用更多的则是散点透视,也就是平角透视或完全没有透视,由于散点透视打破了时空观念,可以根据画面需要而进行任意安排和组合其壁画内容与形式,表现方法非常自由方便,而且实用性、装饰性极强,因此广泛运用于世界各地的传统壁画和现代壁画设计中。25壁画设计在构图方面应该更多地体现在对建

筑环境的适应和建筑功能的协调,也正是由于建筑空间功能的多样性,致使壁画的构图设计形式不能简单地限制在以上那些形式,而每种构图基本形式与另一种相结合,都会产生另外一种崭新的构图形式,或者撞击出混合构图和边沿构图。总之,壁画的构图设计有其自己的艺术规律,但是形式千变万化,需要根据各方面具体情况,切合实际的运用艺术规律而不断创造出崭新的构图形式,从而更好地体现出壁画作品的思想内容、形式美感和艺术个性。262、壁画的造型设计27造型设计就是人类创造物体形象。造型设计的四大基本要素是:点、线、面、体,在几何学概念中,点是线与线相交而产生的位置,“点”的连续排列或移动成为线,线的移动则成面,面的移动则成为体。“点”是相对而言的,是宇宙万物中最普通

的一种形态,大到太阳、地球、月球,小到动

植物种子和细胞等,都可以称之为点。这些现

实中所存在的自然物象传达给人们潜意识的信息符号,能激发人们对所熟悉的事物产生联想、情绪和美感,“点”往往是生命的起点或再现,生命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它传达给人们的情感信息非常丰富,把“点”进行排列、分割、或与其它形体重组能产生出新的视觉语言,有极强的表现力。28“线”是物体抽象化表现的有力手段,巧妙地运用它亦可达

到卓越的视觉效果。“线”有直线与曲线之分,曲线在古典绘画和雕塑中是艺术家追求完美造型的重要手段。回顾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每件绘画与雕塑作品,以及中国隋唐时期的敦煌壁画、泥塑等,都会看到大量的形体与空间接触边沿的曲线在不断地进行流动或变化。而直线却在现代建筑设计、绘画和雕塑设计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直线与曲线的不同变化,能体现出某些内容与情绪。垂直线在视觉心理上有上下移动的引导力,有崇高和进取之感。水平线给人们视觉感受是平移、广阔、安详、宁静,曲线给人以优雅、流畅、运动、轻快并富有张力的感觉。虽然单体的直线或曲线自身就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组合使用表现力会更加丰富。运用各种直线与曲线有目的地进行组合、排列、渐变、运动,会创造出各种丰富的造型。29“面”也同线一样分为平面与曲面,平面的物体如

水平面、桌面、镜面等都是平面的现象。曲面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曲面具有更亲切温柔的感觉,正如人们的自身外表就是由凹凸不平的曲面所构成的。“面”的表现不仅仅有大小、形状、平曲之分,它还能依托于其它结构得以实现更加广泛的空间效果,平面与曲面通过相互组合、插接、旋转、扭动或单体折叠等都能创造出很丰富的造型,也自然向“体”发展而去占有空间。“面”的造型被广泛地运用在浮雕、雕塑、工业造型、服装设计、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等等。30“体”具有长度、宽度和深度,并且本身绝对地占有三维

空间,立方体、正三角体或四角椎体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最多,在人们心里上有着庄重、简洁、稳定的感觉,物理上也有同

样的作用,比如绝大多数现代建筑、古代埃及的金字塔、中

国万里长城等等。其次是圆球体圆柱体或圆锥体,给人以流动、永恒、亲切的感觉。艺术与生活中运用更为广泛。作为“体”造型的雕塑艺术也是如此,雕塑应具备体量,这种体量在视觉造型中有物理体量和视觉心理体量之分。物理体量是指能准确测量和把握的客观体量,而心理体量是指人们通过物理体量的了解和视觉经验所形成的一种心理活动。雕塑艺术就是把各种各样的物理体量与心理体量经过完美整合,创造出崭新的造型语言,屹立在人类生存空间中。31造型的三大基本形是:方、圆、三角。三大空间模式是:二维(平面)、三维(立体)、多维(运动、心理等)。两种存在模式是:体积(正形)、空间(负形)。造型设计表现方式有三个大类:具象、抽象、装饰。具象与抽象也是相对而言的,在造型艺术中没有绝对的具象和绝对的抽象表现,任何具象写实的作品与真实的事物相比较,都会比真实事物抽象,而任何抽象的作品都是有具体形象的,与真正没有形象的事物相比较,比如与音乐艺术相比较又会变得很具象。因此,无论具象表现与抽象表现均是现实生活的概括和提炼,只是提炼概括的程度不同而已,具象作品提炼概括的相对少一点,而抽象作品则提炼概括的相对多一些,甚至运用夸张、变形等艺术手段,舍掉事物的表面现象,抽出事物的主要属性和感受,更加强烈、简约、精炼、典型化地表现出事物的特征与本质。装饰则是鉴于具象和抽象之间的一种表现方式,下面具体介绍壁画造型设计表现方式的三个大类:32a、具象造型设计:多用在叙事、记录、宗教、纪念、审美和拓宽空间等功能性壁画设计中,其造型设计基本以描绘和再现自然为主,运用科学的透视学、解剖学、色彩学、努力在二维平面上创造三维体积和空间的幻觉,再现客观真实景象。具象造型设计在欧洲传统宗教题材壁画中运用较为广泛,在现代壁画设计中大多是为满足纪念场所和空间环境某种功能需要而运用的,这要求壁画设计师具有很强的写实功底和造型能力,并结合建筑环境需要充分施展其具象造型技法。(见图)33具象造型设计34具象造型设计35是将自然形象经过概括、提炼、艺术加工处理后,进行再创造的艺术形象。它不是简单的自然再现,而是掌握了自然事物的特征、动态和规律后,根据艺术美感和实用需要,而进行概括、

夸张和变形,更加强化其各种特征,使长的更长、胖的更胖、圆的更圆、方的更方、繁的更繁、

简的更简等等。总结装饰造型设计的规律有两大特征:秩序性和适形性,秩序性是指造型排列要

有序,如平列、渐变、特异等。适形性既是在限定的空间或形状中创造形象。这是装饰造型源于实用所产生的适合形状的造型技法,使装饰造型更具有形状规则的特征。装饰造型设计技法无外乎有两种:客观装饰概括和主观装饰变化,客观装饰概括是在客观自然形态的基础上,概括提炼其主要特征和装饰因素,手法是可具象可抽象地把深度的无限空间压缩成有限空间,将体积压缩成平面或浮雕。主观装饰变化则是采取主观变形、变位、变色等装饰夸张技法,利用平面性进行横向或纵向的方向转移,去迎合画面艺术效果与某种实用功能的需要。装饰造型变化由于空间的任意转移,打破了固定时空限制,可以在二维的有限平面上表现长、宽、深、时间、速度、距离、心里等的多维无限空间。改变时空的常用装饰技法有三个“平”:平摊适形造型、平行散点透视、平光主观换色,平摊适形造型就是把所有素材形态根据面积需要而无遮挡地平摊到画面上。这在埃及壁画与中国汉代画像石中显而易见,其人物、动物的头颅、躯干与四肢毫无遮挡的通过侧面的头颅、正面的躯干、侧面的四肢,并适合外形地平摊在画面上。平行散点透视,指的是物体的全部直线在画面上呈平行状态,绝不聚向焦点而呈散点状态,几乎是没有透视,造型设计可以根据画面内容和形式需要而进行上下、左右、前后、大小任意组合。平光主观换色就是所有物体的光源都选择正面照射,色彩则可以根据主观和画面需要进行更换,色块与色块互换、空间与体积互换、红可变绿、黄可变紫、白可变黑,而古人所谓“计白当黑”也有此意。36b、装饰造型设计:装饰造型设计373839c、抽象造型设计:40是建立在具象造型和装饰造型设计基础上的,如果说具象和装饰是皮肉,那么抽象就是骨骼和灵魂。抽象造型设计是提取具象和装饰的内在因素,更加概括强化地表现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它是一种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创造性活动,

也是造型设计思维的最高境界。抽象造型设计在当代壁画的造型设计中运用十分广泛,常以规则或不规则的点、线、面三大基本造型元素与方、圆、角三大基本型或相互碰撞、挥洒的色彩、不同的体积和肌理来表现客观事物,其技法是更加概括和洗炼的表现事物的精神、韵律和节奏,创“造”自然界前所未有的“型”,此乃真正的“造型”艺术。其艺术规律就是“没有规律”,甚至努力打破常规地提取事物本质和内在美感进行全新概念组合或艺术再创造。抽象造型设计4142现代壁画设计必须在充分认识和把握以上造型基本规律和常识的基础上进行。点、线、面、体是造型的基本元素,就像识字读书是文学创作的基础一样,必须认

真学习和掌握。与此同时,对生活素材的积累、对审美和情感的认识、对技法运用以及脑、眼、手的熟练配合等,都是造型训练所不可缺少的。433、壁画的色彩设计44色彩设计,可分为有彩色和无彩色两大类。前者如红、黄.蓝等色相环,后者如黑、白、灰。有彩色是具备光谱

上的某种或某些色相,统称为色度。与此相反,无彩色就

没有色度。无彩色有明有暗,表现为黑、白、灰,也称明

度。有彩色表现很复杂,但可以用三组特征值来确定。其一是色度,也就是色相;其二是明暗,也就是明度;其三是色强,也就是纯度。色相、明度、纯度决定色彩的状态。称为色彩的三属性,也称三要素,不同的明度与色相混合成为二线的色彩状态,就形成各种不同色相、明度、纯度的色调。通常在壁画设计中,暖色调与高纯度色彩活泼而刺激,冷色调与低纯度则消沉而松弛,高明度色调给人感觉愉快、轻盈、明亮、华丽,中明度色调典雅、平和、含蓄、

从容,低明度色调抑郁、沉重、庄严、宁静。深暗与冷色调有收敛感,明亮而暖色调有扩张感,高纯度色调强烈刺激,低纯度色调雅致和谐,必须处理好色相、明度和纯度之间的对比与调和关系,才能获得理想的艺术效果。有时利用某种单一色彩往往能更加鲜明地突出主题,提高简洁明快、深刻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无论是多色彩结构的壁画,还是单一色彩结构的壁画,在色彩设计时,都要尽量从各种可采用的方案中进行适当的选择,慎密地考虑周全作品与整个环境氛围的相互关系,以及内容与功能的需要。45另外,壁画还应以色彩强化整体构图结构,大面积色块要与构图内的整体结构密切结合、调整秩序,或者说是用色块来整合构图,这是壁画最常用的方法。以色块突出局部造型形象,即以色块与画面中的具体形象密切结合,或者说是以色彩来突出画面某一造型形象。其要求是形与色的语言要一致,即强烈的形运用强烈的色;宁静的形搭配宁静的色。但也有反向处理的,这需要根据壁画的主题内容而定。以色为主的构图,色决定形;以形为主的构图,形决定色。这是色彩构成中的一般规律,但也并非是绝对的。在具体设计中有时凭借直觉经验或个性表现因素,往往会增加色彩表现的丰富性及变幻莫测的魅力;还有时直接采用某些自然材料本身的色彩,可能会与环境对比调和的更加完美。因此说色彩的真正魅力,在于它的相对性。46壁画的色彩设计47484、壁画设计的审美规律49审美是欣赏、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的过程,是

人们根据自身对某事物的要求所作出的一种对事物的看法,因此具有很大的偶

然性。但它同时也受制于客观因素,尤其是人们所处环境、文化、时代背景等

会对人们的评判标准起到很大的影响。因此,当代壁画设计的审美必然涉及到观念和标准问题,由于时代的进步,当代艺术的价值观念较之传统艺术的单纯审美观念有了本质的差异,呈多元化状态。当代艺术从观念上区分已经从对客观事物的描绘转入对主观意识的表达,以及全方位的观念传播,从风格流派上区分已经从对客观事物的陈述过渡到对审美视觉语汇的完善,当代诸多流派完全阐述了所有的各种视觉艺术语言和审美观念。这种多元化促使所谓的公众审美标准是丰富而多变的,是很难把握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壁画艺术是公众理想和艺术审美相融合而产生的视觉产品,在创作过程中必须注重公众思想观念和审美取向,同时也要体现作品本身的审美价值。对造型的表现、空间的把握、材质的选择、色彩的运用等方面,必须符合艺术创作审美规律、必须与公共空间环境相协调,并且还要引导公众参与和互动,对环境的审美、文化氛围要有一定提升。审美是人类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它是在主体

与客体的关系中在随机的选择运动中,在直觉与逻

辑、意识与潜意识、理性与非理性的既矛盾对立又

辩证统一的关系中存在并发展的。审美经验涉及到主体审美心理的多种因素,感情、想象、感觉、能力、认知等都是审美心理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更主要的是这些主观因素与不断变化的客观条件构成复杂的关系,因此,审美的规律也就隐藏在复杂的现象后面,不易为人们发现。壁画设计的审美规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50(1)尺度与美感:51作为公共艺术的壁画,从设计开始就与环境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它必须通过建筑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也只有与建筑物及其环境在空间比例尺度上

的和谐才能产生美感,这就提出了壁画设计在尺度把握上与建筑空间的关系

的问题。 整体考察建筑空间及其空间界面关系是确定壁画尺度的基本前提。空间是由建筑结构体系形成的,建筑空间的长、宽、高正如空间的形成一样,都直接和建筑物结构体系的性质有关,形成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两个概念。内外空间由诸多复杂的面构成,如天顶、墙面、地面、柱和门窗以及楼梯等,它们均形成互相连接的空间,划分为垂直的、水平的和彼此交错的空间界面,在视觉上形成规则形墙面和不规则形墙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壁画的画面结构,制约着壁画面积的尺寸,这就要求壁画的设计必须因势利导地顺应各种具体结构形态,同建筑的结构逻辑之间保持着内在联系。同时,也要巧妙地利用墙面上那些内在要素(门窗、洞孔)的规律性,使之既不影响内外空间结构又能弥补建筑的缺陷,整体思考壁画尺度与建筑空间比例的关系,取得和谐统一的尺度美感。尺度与美感德国柏林大教堂52法国巴黎圣母院53意大利花之圣母大教堂5455(2)材料与美感:56自然造物给视觉艺术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资源,不同材料体现出不同的质地。从材料的原始状态来看,材料本身已具有了原始美感,加上艺术化的设计与工艺制作,材质美在壁画设计中就更为明显地具有了独立的审美价值。壁画设计具有实体性,构成实体的物质材料本身便成为壁画作品呈现的一个方面,材质对壁画来说不是外在的,其表现力既体现在内容的表现上又体现在形式的构筑中。作为物质实体,壁画材质自身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十分重要,材质本身可以通过触觉,材质的冷暖、硬软、光洁和粗糙能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产生审美感受。在壁画设计所使用的材料中,无论是颜料、金属、石材、木质、陶瓷,还是纤维等材料,都有不同的特性,显现出各自特有的材质美。然而,在关注材质自然属性的同时,也应该看到现代壁画是工艺与材料相结合的艺术,尽管可选择的材料很多,每一种材料都会显露出自身所具有的美,但首先要了解的是材质美在人们视觉心理中的审美作用,审美价值与材料价值绝不可等同。物质属性转化为审美属性并非单纯是由材质纯自然的实际存在引起的,应该认识到开发材料的审美特征也是一种艺术创造,是设计者在充分显现材质本来属性的同时,经过艺术的纯化过程产生出来的,是艺术地选择和创造的结果。材料的多元化与多样性是现代壁画艺术的一个显著特性,现代壁画艺术向着多种材料与多种工艺手法发展,这种趋势

伴随着建筑的发展愈来愈明显。材料的品种与工艺手法的扩

展,进一步丰富了建筑与壁画的有机结合,从而也不断强化

了人们认识现代壁画的艺术特性与审美方式。材料天然存在

的魅力与壁画家艺术创造的结合,传递着艺术家的意志与观

念,产生了视觉和心理功能的变化和美学上的效果,材料不

仅是壁画艺术表现的媒介,而且材料工艺的美感也大大丰富了建筑的整体造型语言。因而,对材料自然形态美的认识,对材质审美价值的发掘以及与建筑空间环境的结合,共同构成了现代壁画的材料观念。57材料与美感58材料与美感59(3)形式与美感:60壁画视觉形式的产生来源于壁画家对某种特定空间环境的把握和对形式法则的创造性运用。壁画

艺术形式的创造不同于绘画中的其它表现形式可以自由表述,壁画是在限定中寻求形式的创造,是与特定空间环境的统一协调来整体思考的。限定与创造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壁画设计恰恰是在这一矛盾中通过壁画家自觉地运用一定的形式规律与法则,融入个人的情感与理想所产生的视觉样式。现代建筑在功能及理念上比传统建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更加

要求壁画形式应与建筑风格协调一致,从建筑的功能性、空间环境的特性、工艺与材料的运用三个方面整体思考壁画形式的创建问题。壁画艺术形式的建构,其关键因素是对“形式美”的把握。形式美指构成事物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色彩、形状、线条、声音等)及其组合规律(如整齐一律、节奏与韵 律等)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形式美是建立在对环境空间和壁画整体结构关系把握的基础上而完成,材料工艺以及色彩的独特运用也是构成壁画形式美感的重要组成因素。形式美是艺术创造追求的目标之一。它在作品中往往具有独立的作用。有些抽象性艺术结构(如建筑,壁画、工艺设计等),总是以特定的形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