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历史-第21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_第1页
中职历史-第21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_第2页
中职历史-第21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_第3页
中职历史-第21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_第4页
中职历史-第21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第21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程导入1945年9月8日发表在《周刊》的丰子恺的漫画。该漫画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什么愿望?一、全面内战的爆发(一)抗战胜利各方的态度①共产党:成立一个民主联合政府,建立真正的自由、民主、统一的新中国材料1:战后,(中国)需要在广泛民主的基础上……成立……联合政府……领导解放后的全国人民,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统一、民主的新中国。——1945年4月毛泽东《论联合政府》一、全面内战的爆发(一)抗战胜利各方的态度材料2:想用软的一套方法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易!现在动大手术也不是时候,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将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可做。——蒋介石的谋士陶希圣②国民党:蒋介石用和平为发动内战作准备,消灭中共③国内外:当时国内外形势不允许中国大内战一、全面内战的爆发(二)重庆谈判1945年8月14日蒋介石致毛泽东电报原文: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计,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毛泽东回复电报原文:未寒电悉。朱德总司今本日曾有一电给你,陈述敝方意见,待你表示意见后,我将考虑和你会见的问题。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一、全面内战的爆发(二)重庆谈判945年8月20日蒋介石致毛泽东电报原文:深望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悯怀人民之疾苦,共同戮力,以事建设,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特再驰电奉邀,务恳惠诺为感。毛泽东回复电报原文:从中央社二十日新闻电中得读先生复电,兹为团结大计,特先派周恩来同志前来晋谒,到后希予接洽为恳。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一、全面内战的爆发(二)重庆谈判1945年8月23日蒋介石致毛泽东电报原文:承派周恩来先生来渝洽商,至为欣慰,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切迫,仍盼先生能与恩来先生惠然偕临,则重要问题方得迅速解决,国家前途实利赖之。毛泽东回复电报原文:梗电诵悉,甚感盛意,鄙人极愿与先生会见,商讨和平建国大计。俟飞机到,恩来同志立即赴渝晋谒。弟亦准备随即赴渝。晤教有期,特此奉复。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一、全面内战的爆发此去重庆,谈成了对人民有利,对中国的和平建设有利。万一谈不成,蒋介石把我扣起来作为人质,他坚持内战的嘴脸便暴露无遗憾。——毛泽东(二)重庆谈判一、全面内战的爆发赴重庆谈判代表在延安机场合影(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张治中赫尔利(二)重庆谈判一、全面内战的爆发(二)重庆谈判1945年10月10日《政府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双方同意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未达成协议:①人民军队和解放②区政权合法地位一、全面内战的爆发(三)内战爆发的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先后向中原、华东等解放区大举进攻二、内战的进程1、战略防御阶段——粉碎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2、战略反攻阶段——千里跃进大别山3、战略决战阶段——三大战役4、战略决胜阶段——渡江战役二、内战的进程(一)战略防御阶段(1946.6—1947.6)

1946年8月,毛泽东与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坚定了中国人民革命必胜的信心。以运动战为主,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方针,经过8个月的作战,人民解放军歼敌70多万人,粉碎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二、内战的进程(一)战略防御阶段(1946.6—1947.6)重点国民党进攻陕甘宁解放区国民党进攻山东解放区“王牌中的王牌”“抗日铁军”二、内战的进程(二)战略反攻阶段(1947.6—1948.9)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我军第二年作战的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毛泽东《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国统区解放区二、内战的进程(二)战略反攻阶段(1947.6—1948.9)

“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这里“插上一刀”的军事行动指的是哪一事件?二、内战的进程(二)战略反攻阶段(1947.6—1948.9)大别山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标志着战略防御转为战略反攻,人民战争的转折点二、内战的进程(三)战略决战阶段(1948.9—1949.1)战役时间部队战果辽沈1948.9—11东北解放军歼敌47万,解放东北全境淮海1948.11—1中原、华东歼敌55万,基本解放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平津东北、华北歼敌52万,基本解放华北全境意义:共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二、内战的进程(三)战略决战阶段(1948.9—1949.1)二、内战的进程(四)战略决胜阶段

把共产党阻止在长江北岸……司徒雷登大使曾说:划江而治,搞一个国共两党“南北朝”……美国人的一厢情愿,构成了李宗仁全部言和活动的精神支柱。——《解放战争全记录》二、内战的进程(四)战略决胜阶段1949年4月1日,北平和平谈判。1949年4月15日,达成《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1945年4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协定上签字(1)北平谈判二、内战的进程(四)战略决胜阶段(2)渡江战役1945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1945年4月23日,渡江战役南京解放,宣告国民党统治在中国大陆的垮台二、内战的进程(四)战略决胜阶段(2)渡江战役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三、解放战争胜利(一)意义(1)表明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2)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也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3)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三、解放战争胜利(二)原因

材料1:自1946年至1948年,华北和东北解放区有二百多万人参军。山东有约五百八十多万人,冀中有四百八十多万人随解放军出征,抬担架,送粮草,运弹药,救伤员。人民解放军的兵源、粮源和战争勤务,主要来自翻身的农民。—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三、解放战争胜利(二)原因

材料2:

淮海战役中每日支前的民工达543万人。陈毅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得民心,得天下综合梳理近代中国社会各阶级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史实?分析其体现的特点?总结中国道路探索历程?阶级史实结果特点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抵抗派的反侵略洋务派的洋务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维新派的戊戌变法革命派的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