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片机程序制作规范_第1页
贴片机程序制作规范_第2页
贴片机程序制作规范_第3页
贴片机程序制作规范_第4页
贴片机程序制作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件编号:版本:V1.0PAGE2of4贴片机程序制作规范作业区域:SMT工程文件负责人:程序员文件发放部门:文控中心产品SMT工程THT工程SMT产线THT产线PQAAssamblyIQC维修仓库行政部备品库拟制:..审核:.批准:..目的为了规范SMT程序编写、优化平衡及数据库管理范围SMT工程部职责SMT程序员负责本文件的教育训练规范内容包括程序管理、试产转量产程序要求、量产程序切换要求、量产程序优化平衡和程序18条五个方面4.1程序管理4.1.1PRO程序命名方式:(PCBA料号后几位+原始资料名+BOM+生效日期),如图示BOM命名为:(3)程序命名时确保Placementlist、Board、Setup、Recipee、Job命名统一,其中Board如果两面都要生产的话,Recipee命名需在最后加上BOT或TOP。(4)若A产品在B产品上优化,那么Setup命名为:ABOM全名+baseonB产品简称。(5)BOM更新后,BOM技术员制作程序更改单下发产线,并由当班工程师负责收回。(6)贴片器件角度定义:①chip件0度角时,器件管脚在左右两边;②SOP\SOT器件0度角时,器件的管角在上下两边,且管脚少的一边朝上;③QFP\QFN\BGA类芯片0度角时,器件的极性点统一设在左下角;④其他器件0度角时,方向保持和当前料盘封装方向一致。4.为确保各线体数控机运转保持在最佳状态,数据库的及时清理与维护是很有必要的。(1)某产品如一年内都未生产,程序可先备份再删除。程序删除包括ComponentComponentShape、Placement、Board、Table、Setup、Recipe、Job共八个方面的数据清理。(2)数据库清理频率为每季清理一次。清理时间视生产情况由主管安排。4.每月第一个周四将在本机PRO备份数据复制到其他电脑或移动硬盘。4.2试产转量产程序要求4.(1)确认PCB料号是否变更。(2)若PCB料号没有变更,要进一步确认贴片文件是否更新,check贴片坐标X、Y轴是否有变动。若坐标有变动,应重新制作程序。(3)试产时某些手放的元件需做好标记,待量产时方便工程调试(在CADDescription中标记“SF”)(4)试产转量产,若PCB板是X≤187mm;Y≤460mm情况下,如实际可以X方向拼板,那么程序编写时尽量考虑2拼板设计,以提高生产效率。4.3量产程序切换要求(1)量产产品遇BOM更新时,对比程序与最新BOM差异,在原有的程序上修改,在原有的Setup上优化平衡。修改完后导出Placement核对BOM,保证程序修改准确。程序更新的信息要做好记录,及时准确的登记在《量产程序更新纪录表单》中。程序check前,导出Placement时要特别检查所有TOP所有BOT的Placement是否相同,如不同,要命名区分,且修改程序时要分别修改。(2)同一产品相似型号程序编写时要尽量考虑在已稳定生产的程序基础上修改;程序优化时尽量使用同一Setup,节省上料与工程调试的时间。程序优化好后在Setup中要把当前生产不用的物料删除掉,避免错料。4.4量产程序优化平衡4.4.1线体优化平衡时六大注意(1)确认现有程序PCB板所用的BOM与工单上的BOM版本是否一致(要先进行程序与BOM的check动作再进行优化,check的内容包括元件的位号、料号以及贴片元件坐标)(2)优化前需确认PCB板上是否有omit元件,防止优化后少料,从而延长上料时间影响生产;查看是否有omit掉的小板,以免优化时间不平衡。(3)看该PCB设计是阴阳板设计还是AB板设计。如果是阴阳板设计在JOB里插入PCB板一次即可;如是AB板设计,在JOB里要插入两次PCB板且要选择相应的BOT面和TOP面。(4)优化前确认2*8mm和3*8mm类型FEEDER的可用数量,避免上料后因料枪不够而大量的更改FEEDER类型。目前每条线体要求3*8mm类型FEEDER用量不超过15把。(5)对打的点数大于10的物料优先使用3*8mm类型FEEDER,可在程序优化平衡后手动修改。(6)优化平衡后检查相似料号,不能出现相邻料号后四位相同。4.4.2线体优化平衡六大(1)BOT面产线实际效率需达到78%,优化理论效率必须在80%以上。TOP面产线实际效率需达到65%,优化理论效率必须在70%以上。(以上指标在一大块板单面点数少于600点时,效率达不到要求,可根据实际情况平衡优化。)(2)要求每个头运行时间平衡,次数差异不能超过±1次,时间不能超过±4S(3)高速机1、4区只能放置925或904吸嘴物料,特殊产品除外(特殊产品:12MM以上FEEDER使用较多产品)(4)高速机的贴片元件若未经工程主管同意不能进行降速处理(5)多功能机F4/F5/F5HM和高速机HS50/HS60时间差异计算方法:①多功能机比高速机差异时间=1个IC元件*0.70S(不切换IC头)②多功能机比高速机差异时间=1个IC元件*0.70S+5S(切换IC头)(6)绑定程式优化(生产订单大于1000PCS为标准)也须按以上要求执行(7)生产当班技术员核算CT,实际贴片的产能是否能满足产能表的要求,有异常要查找原因,无法解决通知工艺工程师。4.4.3各线体优化平衡时间差异参考如下(优化(1)生产BOT面时,高速机和多功能机时间优化差不多即可,RV12的F5HM实际贴片时间比优化时间快。(2)生产TOP面时,高速机比多功能机多出5-10S,给予更换托盘料的时间。托盘料少于3种的情况下,按照BOT面要求优化。4.4.4传程序前确认事项:(1)带线工程师做好程序核对①确认程序名是否与工单产品名一致②确认Placement是否与BOM一致(check的内容包括元件的位号、料号以及屏蔽罩料号与用量)③有Omit元件需确认是否手放,手放件信息需在Feederlist上注明(优化程序时需把手放件也优化在Feederlist上);无法贴装元件必须经SMT工程经理批准后才可Skip(把Skip的元件列入VI工艺文件中),并在Feederlist上注明手放。④如核对有异常,通知程序员和主管工程师确认后才可进行修改。⑤核对程序后做好核对记录。5.0程序18条程序准备时,需根据工单准备,注意BOM的版本(含原始BOM日期)和国脉生效日期。注意计划和产工发的工单里面的工单号要保持完全一致。整理BOM时,AB类物料需在料号前加“A-”或“B-”。程序导入后,需核对总的元件数量,导入前和导入前是否一致。程序中尤其要注意屏蔽框+屏蔽罩(盖)、屏蔽罩是否导入,手盖的屏蔽盖也要在贴片程序中,可以在CAD描述栏中注名BI手盖,FEEDERLIST中可手工加入。制作新程序时,需根据GEB文件、元件位图、PCB确认小板的拼法和镜像。某些板子需要分板(如蝴蝶板),但所有分板必须共用一个placementlist。通过CAM350软件测量,程序中大板和小板的尺寸数据,BOT,TOP面原点数据,小板原点到大板的OFFSET数据,还可以得出元件的极性。程序中PCB文件的名称必须包括(含原始BOM日期)和国脉生效日期。贴片程序的命名与工单上的产品名称一致,不能只写简称;回流焊程序和印刷程序可以简写产品名,后缀加上BOT或TOP即可。GF命名不能以料号命名。大华产品必须在产品名称前添加成品料号的最后一个小数点之后的数字(4位或5位)。优化时,如果是B+T的线体,注意BOARD里含BOT/TOP两面的,要将两面都代入JOB里,再开始优化。优化程序一般不建议分料站(手机一般不需要,系统板超过100颗的可以考虑分料),如为了平衡CT,需分料的,每站用量必须保证用量在12以上。程序制作后,根据元件位图确认好元件的极性,如程序是COPY的,还要在SETUP中填入原来的角度;TRAY盘料的极性修改需要确认相同料号的料盘极性全部更改,添加TRAY盘料必须使用COPY料盘的方式进行。托盘料设置顺序,RV头吸取的物料放在一起;IC头吸取的物料,在BOARD中将料枪里的物料设定吸取等级(大于1),托盘的料不设等级(为0),这样可以在生产中进行更换托盘的动作,减少因换托盘料损失的时间。程序的核对必须在胶板生产前完成,全上全下产品,必须有BOM和Board的核对电子档记录和纸质档记录;相同产品名,切换订单前,需核对下一个订单的Board和当前生产的Board里的同位号的XY坐标、角度,保留电子档。不同的位号无法核出的,也保留在电子档上,以便首件重点核对。注:BOM和Board的核对电子档记录和切换订单的坐标角度核对记录统一保存到PRO电脑的D盘\程序核对记录(误删)文件夹中。PQA会每班检查确认。程序的核对记录需以文档形式保存以便于定期查询,核对记录必须写上工单号等信息。对元件的GF中的吸料真空和贴片真空,只有屏蔽罩、接口、电池连接器、T卡、SIM卡、天线测试口(俗称眼睛)、侧键可以取消真空,其他元件一律不准取消真空,在核对程序时必须检查元件的真空是否被取消,如有新元件需取消,电话通知SMT主管。传程序时,需确认是否有OMIT元件,元件数是否与程序核对记录相等。如有散件手放,当班需恢复,并确认设备已接受程序。程序的修改(除调试GF/微调坐标/更换FEEDER类型)其他都要在SMT程序更改单上或BOM技术员下发的程序变更通知单做记录,如在生产过程中,要确认实际贴好的板子是否按要求更改。添加元件时,需注意加到哪一面,切忌加错,并且坐标要求输入准确。如有ECN下发,在当班完成程序修改,BOARD必须COPY出来再修改,程序名后面标注(ECN+日期)。在贴片过程中,需手放元件(除工艺文件外)必须经过SMT工程经理(白班)或组长(夜班)同意后才能进行,并在PQA手放件记录表上登记,做好记录。下一班的程序由前一班负责该线的工程师完成,如生产线未生产,主管工程师安排完成,核对程序由开始上料班的工程师负责,在上料完成前,需另一工程师确认程序,并做好核对记录,核对时必须按照该产品的原始资料核对,有出入跟BOM技术员确认。在原程序上优化的产品,打印FEEDERLIST,需提交领用、移动、卸除的清单,方便产线操作。如临时生产物料种类较少的产品,对不使用的物料可以考虑捆绑,不用下料。若部分产品替代料过多而导致料号太长的,在准备FEEDERLIST的时候需提供电子档物料分站清单,以便物料组顺利分站,节省时间。6.文件历史纪录:版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