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1.大运河修建过程中充分利用天然水道和人工运河等,采取了筑坝的方案。在京杭大运河与黄河的交界处分别筑上拦水坝与拦沙坝。这反映出大运河的开通()A.巩固了隋朝对全国统治 B.加强了南北地区经济联系

C.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 D.解决了中原地区灌溉难题2.“无限朱门生饿殍,几多白屋出公卿。”“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要好儿孙须积德,欲高门第快读书。”这些诗句说明科举制度()A.促进阶层流动,增加社会活力 B.促进教育发展,推动科技创新

C.改变选官制度,实行八股取士 D.践行机会均等、才能优先原则3.读图,图中内容反映的中国古代王朝是()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南宋4.唐诗题材丰富,风格多样,是了解唐朝历史的重要史料。以下诗句能反映唐朝社会风气兼容并包的是()A.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5.“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这些现象是哪一政策的体现()A.休养生息 B.重文轻武 C.文化专制 D.闭关锁国6.如表是不同时期学者对王安石的评价。由此可知,评价历史人物()人物评价【北宋】司马光(王安石)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至忠直疏远,谗佞辐辏。【清】钱大昕安石有文韬武略,实则得罪于仕宦也。【当代】邓广铭王安石既有军政韬略,又有施政才能,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A.应兼顾评价者的背景和立场 B.难以形成科学客观定论

C.应重视被评价者的道德品质 D.优先采信同期人物评价7.图为宣化辽代墓葬中发现的壁画《备茶图》,尽管辽地并不产茶,但壁画中描绘的茶具与烹茶程序,皆体现出唐宋茶法在辽地的影响。这一发现最能证明宋辽时期()

A.农业生产的发展 B.海外贸易的兴盛 C.民族矛盾的缓和 D.民族文化的交融8.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C.处于诸侯交替掌握政权的时代 D.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9.如图所示是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的一组图片,据此可知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A.两宋时期科学技术的发达 B.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友好

C.两宋时期对外贸易的繁荣 D.两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10.某同学在学习蒙古族先后灭亡其它政权的历史时画了如图的简易图,方框内的事件应是()1206年1227年1234年1279年(元朝统一)蒙古建立蒙古灭西夏____蒙古灭南宋A.元朝建立 B.蒙古灭北宋 C.南宋建立 D.蒙古灭金11.这幅“瓦内说书诗配画”,主要出现在下面哪个城市中()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打诨烟花皆悦众,全凭利口誉京都。A.北宋东京 B.隋朝洛阳 C.唐朝长安 D.元朝大都12.李清照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但她也留下很多豪言壮语,如“子孙南渡今几年,飘零遂与流入伍。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杯土。”她写作此词的时代背景是()A.丈夫去世后孤苦无依 B.靖康之难后北宋灭亡

C.澶渊之盟后宋辽议和 D.八王之乱后人口南迁13.如图所示为中国古代某项科技成就的发展。该科技成就()

A.改变了中国政治制度 B.发展了中医治疗理论

C.促进了远洋航海发展 D.丰富了文学艺术宝库14.《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簿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这则材料反映了()A.元朝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 B.元朝的海上交通十分发达

C.元朝时有许多外国人来到中国 D.元朝的海上贸易超过了陆地贸易15.永乐十四年(1416年),明成祖命郑和等人护送古里、爪哇、满刺加、占城等十余国使者归国;返回时随郑和船队来访的有阿丹国、祖法尔、木骨都束等国使者。这些史事表明郑和下西洋()A.消除了中西方的矛盾 B.增进了中外友好往来

C.促进了各民族的交融 D.解除了东南沿海倭患16.(明朝后期)“旧征未完,新饷已催,额内难缓,额外复急”。上述材料说明明朝灭亡的原因之一是()A.政治腐败,宦官擅权 B.朝廷不断加派赋税

C.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D.土地兼并严重17.“明代长城以城墙为主体,由关隘、城台、烽火台组成,沿线设立驻守军队的卫所,并修建了相连的道路。”材料体现了长城是()A.商品贸易的主要场所 B.民族交融的重要通道

C.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 D.中外密切交往的纽带18.清代中期以后,某艺术“继承了宋元以来积累的大批剧本,并注意筛选、加工为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者,所以其剧目的内容十分贴近民众心理及其审美需求,并注重反映广大群众的心声。”该艺术最有可能是()A.杂剧 B.昆曲 C.京剧 D.电影19.《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说:“(徽州)中家以下皆无田可业。徽人多商贾,盖势其然也。”“徽人多商贾”的主要原因是当时()A.人口增长过快 B.商品经济发展 C.土地不宜耕种 D.商人地位提高20.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文学形式异彩纷呈。明清时期涌现出著名的四大小说,其中一部“以诡异的想象,突破时空,突破神、人、物的界限,创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神异奇幻的世界”。它是()A. B. C. D.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0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唐朝的中国文化由于印度文化的输入,获得了飞跃的发展。不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已达到了登峰造极之境,在世界文化史上也罕与伦比。——摘自《文化冲突与时代选择》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位唐朝时为中日关系作出卓越贡献的人物。(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22.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存、共同发展的国家。历代统治者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共同推进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整理自《从“天下”国家到民族国家——历史中国的认知与实践》材料二清政府边疆管理涉及行政,军事、民族、宗教等诸多方面,完备而周密。在实际运作中,是以行政管辖体制的改进完善为中心环节,与其他措施相辅相成,把提高边疆各少数民族的向心力,加强有效行政管理,维护国家疆土有机结合。

——据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1)材料一中示意图反映出这一时期地方治理具有怎样的特点?这一时期哪一民族的形成体现了民族交融达到高潮?(2)根据材料二指出,清政府边疆管理的中心环节是什么?以此为基础,清代是如何采取其他相辅相成的措施,从而“提高边疆各少数民族的向心力”?(3)综上所述,从历代民族交融与边疆管理中,你能得出怎样的启示?23.发展经济,与民富足,是人类永恒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宋代时期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海外贸易兴盛,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司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材料三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1)材料一的文物印证了唐代哪一生产技术的水平?(2)材料二中为鼓励海外贸易,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什么机构加以管理?请列举一例宋代闻名世界的大商港。(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经济发展对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4)唐宋经济的高速发展,给我们现在的经济建设什么启示?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皇明祖训》材料二在宋代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吴晗材料三军机处之所以创立,部分是由于雍正帝需要一个联系紧密的助手小班子帮助他起草敕令;部分则由于它是一种避开权势显赫的亲王,从而进一步巩固皇帝权力和提高效率的手段。军机大臣与皇上商讨国事,并就一些皇上还未批阅的奏折提出对策建议,以及尽力记下皇上的旨意,然后回去起草谕旨。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材料一中为避免“小人专权乱政”,明太祖朱元璋采取了哪一措施?请再列举一例明朝为巩固统治、强化皇权的措施。(2)根据材料二,分析君臣关系从坐到站再到跪这一现象实质上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哪一趋势。(3)据材料三,指出军机处设立的原因及其职能。(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创新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历程的影响。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医药学成就①《伤寒杂病论》为东汉名医张仲景所著,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辨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还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②东汉医生华佗发明“麻沸散”,让病人和酒服下,失去知觉,再进行手术。③唐朝政府开办了医科学校,唐高宗时颁行《新修本草》。④明代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记载药物1800多种。这本药物学著作被翻译成法文、英文等多种文字。材料二在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中医药形成了独特的宇宙观、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防治观。这些理论是长期积淀形成的,是中医药生存发展的根基。眼下,不少中医秘方、验方和诊疗技术面临失传的风险。我们应该把散在民间、融入生活的中医药技术充分发掘出来,整理收集保护起来,更好地传承下来,为人类健康造福。(1)运用材料一的史实并结合所学,说明以下观点。(填写序号)

______提出辨证施治,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______达到利用麻醉药施行较大手术的外科治疗水平。

______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依据材料二,分析重视传承中医事业的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该如何传承传统的医学文化?

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由材料“充分利用天然水道和人工运河等,采取了筑坝的方案。在京杭大运河与黄河的交界处分别筑上拦水坝与拦沙坝”可知,这说明大运河的开通,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隋朝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利用自然地理环境,加上人工开凿而成,都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故C正确;题干不能反映隋朝大运河开通的作用,排除AB;题干不能反映解决了中原地区灌溉难题,排除D。

故选:C。

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反映出大运河的开通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2.【答案】A【解析】“无限朱门生饿殍,几多白屋出公卿。”“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要好儿孙须积德,欲高门第快读书。”这些诗句反映的是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实现了阶层的跨越;科举制的创立,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故A符合题意;促进教育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属于科举制的影响,题干材料没有涉及,排除B;明朝实行八股取士,题干材料没有涉及,排除C;践行机会均等、才能优先原则,属于科举制度的特点题干材料没有提及,排除D。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了科举制度的意义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识读题干材料。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科举制度的意义等知识。3.【答案】B【解析】唐朝始于618年,灭亡于907年,唐朝著名盛世是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唐末有著名的黄巢起义,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考查唐朝的兴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本题考查唐朝的兴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安史之乱,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4.【答案】D【解析】“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是白居易登临观音台眺望整座长安城时的所见所感,排除A;“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意思是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春风根本吹不到玉门关外,排除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反映的是唐朝开元年间经济繁荣景象,排除C;“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反映的是唐朝社会风气兼容并包,D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考查唐朝的社会风气,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唐朝的社会风气,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5.【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为防止唐末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代实行重文轻武政策。宋太祖有意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B项正确;汉朝初年经济凋敝,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排除A项;文化专制是文化方面政策,清朝实行文化专制政策,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闭关锁国是清朝实行的对外政策,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了北宋重文轻武政策以及影响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了北宋重文轻武政策以及影响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6.【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可知,之所以对王安石有不同的评价,这是因为不同的学者所处的时代不同,政治立场也不同,因而有了不同的评价。但是这些评价符合评价者自己的时代和阶级立场、政治立场,由此可知,评价历史人物应兼顾评价者的背景和立场,A项正确;“难以形成科学客观定论”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要着重看被评价历史人物对国家民族和世界的影响,而不是重视被评价者的道德品质,排除C项;同时代的人可能会受到时代的制约而有失偏颇,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对王安石的评价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的相关史实。7.【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壁画中描绘的茶具与烹茶程序,皆体现出唐宋茶法在辽地的影响。”可知,材料体现的是少数民族地区出现汉族人饮茶的方法,反映了汉族与契丹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故D项正确;题干材料最能证明宋辽时期民族间文化的交融,未涉及农业生产、海外贸易和民族矛盾缓和的相关信息,因此,ABC项与材料题干无关,排除ABC项。

故选:D。

本题考查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的相关知识,注意对材料分析与理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掌握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的相关知识。8.【答案】B【解析】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表述有误,排除A。

B.根据材料“澶渊之战、澶渊之盟、宋夏和议、郾城之战、宋金和议”及所学可知,描述的是辽宋夏金时期的历史信息,体现了各民族政权并立与消亡的内容,故B正确。

C.“处于诸侯交替掌握政权的时代”与分封制有关,选项与题干及史实不符,排除C。

D.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排除D。

故选:B。

本题考查辽宋夏金时期的相关内容,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辽宋夏金时期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9.【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秧马是两宋时期用于插秧和拔秧的工具,反映了两宋农业的发展。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商标反映的是北宋商铺商业的发展。北宋画家张择端的画《清明上河图》描写了北宋首都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北宋都城开封,是当时著名的商业中心,《清明上河图》,代表了宋代社会风俗画的最高成就。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北宋的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题干四幅图片较为全面的反映了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两宋科学技术的内容,排除A项;题干这组图片反映的是两宋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无法反映民族关系的发展,也无法反映对外贸易的繁荣,排除BC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宋朝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的表现,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宋朝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的表现。10.【答案】D【解析】蒙古在灭西夏、金与南宋的过程中,采取的策略:蒙古先攻打实力最弱的西夏,后来与南宋结盟,南北夹击金朝,最终在1234年成功灭掉金朝,最后形成对南宋的包围圈,灭掉南宋,D项正确;忽必烈即汗位后,于1271年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今北京),排除A项;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排除B项;1127年,南宋建立,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蒙古灭金,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蒙古灭金,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迁移与运用能力。11.【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材料中的“瓦内说书诗配画”“瓦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市民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北宋的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瓦内说书诗配画”反映的就是北宋东京的繁荣景象,所以A项正确;B项所述的隋朝在宋朝之前,没有“瓦子”,应排除;C项所述的唐朝是宋朝之前的朝代,还没有出现“瓦子”,应排除;D项所述的元朝大都和题干中的“瓦内”无关,应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了宋代的社会生活的知识,解题关键是联系所学、分析材料、结合要求、作出选择。

本题考查学生对于宋代的社会生活的理解,侧重考查学生的史料解析能力。12.【答案】B【解析】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生活在两宋之交,她的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于应用口语,显得格外清新自然,代表作有《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声声慢•寻寻觅觅》等。她的作品以北宋灭亡(靖康之难国破家亡)为界限,此前主要是描写真挚的夫妇感情,此后的作品则充满了血和泪,通过对个人流离不定生活的描写,反映当时战乱带来的灾难,抒写深沉的忧患情怀,在当时就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据题干关键信息“子孙南渡今几年,飘零遂与流入伍,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杯土”并结合所学,该词创作的背景是靖康之难后北宋灭亡。B符合题意。A是家庭的苦难,不是时代背景,排除;C不会带来战乱,排除;D是西晋时的史实,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李清照。题干关键信息“子孙南渡今几年,飘零遂与流入伍,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杯土”

掌握北宋南宋更替的过程和影响。13.【答案】C【解析】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北宋制成指南针。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乘坐中国海船的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故选:C。

本题考查指南针,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指南针,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4.【答案】A【解析】《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簿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这则材料反映了元朝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元朝驿站的设立在政治上便于官府政令传输,全国各个地方的讯息得以快速传递至中央,要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经济上有利于各地货物的运输,贸易加强。

本题以《元史•地理志》记载为依托,考查元朝巩固统一。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15.【答案】B【解析】A.消除了中西方的矛盾,此观点错误,因为在郑和下西洋之前中西方往来很少,也并没有产生矛盾,排除。

B.根据题干材料“永乐十四年(1416年),明成祖命郑和等人护送古里、爪哇、满刺加、占城等十余国使者归国;返回时随郑和船队来访的有阿丹国、祖法尔、木骨都束等国使者”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些史事表明郑和下西洋增进了中外友好往来,正确。

C.郑和的远航增进了中外友好往来,而不是促进了各民族的交融,排除。

D.明朝中期,戚继光抗倭,消灭了东南沿海的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郑和下西洋的影响,解答的关键信息是“返回时随郑和船队来访的有阿丹国、祖法尔、木骨都束等国使者”。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侧重考查学生对郑和下西洋影响的理解。16.【答案】B【解析】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当时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灾难深重的广大农民再也无法忍受下去,纷纷发动起义,反抗朝廷的统治。在各支农民起义军中,李自成的队伍发展迅速,成为起义的主力军。据“(明朝后期)‘旧征未完,新饷已催,额内难缓,额外复急’。”可知,材料说明明朝灭亡的原因之一是朝廷不断加派赋税。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明朝灭亡的原因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明朝灭亡的原因的相关史实。17.【答案】C【解析】A.长城不是商品贸易的主要场所,排除A项。

B.材料介绍了长城的组成,不能说明长城是民族交融的重要通道,排除B项。

C.根据“明代长城以城墙为主体,由关隘、城台、烽火台组成,沿线设立驻守军队的卫所,并修建了相连的道路。”可知,材料反映长城是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明长城修建的目的是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主要功能是军事防御,C项正确。

D.长城并不是中外密切交往的纽带,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考查明长城,识记明长城相关知识。

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关键信息是“明代长城以城墙为主体,由关隘、城台、烽火台组成,沿线设立驻守军队的卫所,并修建了相连的道路。”18.【答案】C【解析】据“清代中期以后”“继承了宋元以来积累的大批剧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出现形成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皮黄戏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以后被称为“京戏”或“京剧”,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又得到皇室的扶持,经过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日臻完善,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京剧被称为中国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C项符合题意,A项是元朝时间错误,排除A;B项昆曲形成于明朝,排除B;D项电影形成于1895年12月,排除D。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京剧的发展。乾隆年间,徽调吸收其他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形成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皮黄戏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被称为“京戏”或“京剧”。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京剧的相关知识。19.【答案】A【解析】据题干“(徽州)中家以下皆无田可业。徽人多商贾,盖势其然也”可知,徽州耕地资源不足,人地矛盾突出,这说明“徽人多商贾”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长过快。故A符合题意;题干材料不能说明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B;题干材料说明徽州耕地资源不足,原因是人口增长过快,不是土地不宜耕种,排除C;题干材料说明“徽人多商贾”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长过快,不是商人地位提高,排除D。

故选:A。

本题考查明清经济的发展,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明清经济的发展,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说明“徽人多商贾”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长过快。20.【答案】A【解析】《西游记》是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突出刻画了胆大艺高、爱憎分明、满怀智慧的孙悟空这一神话英雄。作者运用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笔调,勾画出神奇光怪的情境,抒发了铲除邪恶势力的愿望。小说的语言生动流畅,故事引人入胜。据“以诡异的想象,突破时空,突破神、人、物的界限,创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神异奇幻的世界”及所学知识可知,它是《西游记》,观察题干图片可知,A项正确;B项是《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以三国的史实为基础,充分运用文学手段,生动地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和相互交往上的各种矛盾冲突,也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统一的强烈愿望,排除B项;C项是《红楼梦》,《红楼梦》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庭衰亡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爱情悲剧,深刻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排除C项;D项是《水浒传》,《水浒传》描写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塑造许多被逼上梁山的英雄好汉形象,歌颂了农民的斗争精神,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西游记》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图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图文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西游记》的相关史实。21.【答案】【小题1】鉴真。【小题2】唐朝的对外交流具有主动性、双向性;唐朝的对外交流具有双向性。唐朝与亚非地区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如唐朝的经济文化对日本、天竺等国产性了巨大的影响,推动了各国的社会进步;唐朝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进一步促进自身经济文化发展,使唐朝更加强大。【解析】本题考查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等相关史实。22.【答案】【小题1】特点:因地制宜或者多元管理或因俗而治。表现:回族。【小题2】中心环节:行政管辖体制的改进完善。顺治册封达赖;康熙册封班禅;乾隆皇帝完善金瓶掣签制;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乾隆妥善安置土尔扈特部回归等。(答出任意两点)【小题3】从现实出发,完善边疆管理制度和政策;强化国家认同;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边疆地区的管辖共同推进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等。【解析】本题以二则文字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元朝地方治理具有的特点、回族的形成、清政府边疆管理的中心环节、清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元朝地方治理具有的特点、回族的形成、清政府边疆管理的中心环节、清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等知识。23.【答案】【小题1】陶瓷业。【小题2】市舶司;举例:广州、泉州。【小题3】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丰富起来。【小题4】国家要实行正确经济政策,要保持社会稳定,要依靠科技创新,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保护环境等。【解析】本题考查唐朝经济的繁荣、宋代商业贸易的发展、宋代的社会生活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唐朝经济的繁荣、宋代商业贸易的发展、宋代的社会生活等相关史实。24.【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