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模拟试题(三)_第1页
2013-2014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模拟试题(三)_第2页
2013-2014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模拟试题(三)_第3页
2013-2014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模拟试题(三)_第4页
2013-2014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模拟试题(三)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模拟试题(三)卷面:_____(5分)总分:________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7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B)(3分)A.纤细(xiān)忧戚(qì)薄纱(báo)忍俊不禁(jīn)B.冥顽(míng)匀称(chèn)不拘(jū)养尊处优(chǔ)C.腼腆(diǎn)绮丽(qǐ)沙獾(guàn)融融泄泄(xiè)D.隽逸(jùn)

滂沱(páng)剽悍(biāo)花团锦簇(cù)2.下列各项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3分)A.伫立霓虹灯相题并论走头无路B.桥墩混凝土因地制宜先发制人C崩匮安普剌不胜其繁流连忘反D.栖息博古家水泻不通引亢高歌3指出下列句子中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D)(3分)A、由于小测验成绩不佳,音乐课甚是岑寂。B、由于我在课上的轻举妄动,惹得语文老师勃然大怒。。C.“五一”放假期间,学校空空如也,失去了往日的热闹景象。D.教语文的王老师讲课幽默风趣,同学们常常忍俊不禁,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来越高。4.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D)(3分)A.《鹤群》通过对个体事物的细致描绘,着重表现了鹤群的特点,并与此生发开去,表达了赞美团队精神的思想感情。B.《地毯下的尘土》充满了神奇浪漫的想象,富有生活情趣,同是启示我们只要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就一定会获得成功。C.《鲁迅自传》选自鲁迅的作品集《呐喊》。D.《骆驼寻宝记》一文描绘了一个有信念坚定,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的骆驼形象,颂扬了坚忍不拔,无私奉献精神。5修改病句(4分)(1)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通过夏天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删去“通过”(2)大熊猫受到病饿威胁,当地群众得知后,给病饿熊猫喂食、治疗,减少了大熊猫的死亡率。把“喂食、治疗”调序。6.名著阅读(5分)一本好书,可以驱走人们的烦恼,可以净化人们的心灵,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莫等待,莫犹豫,赶快到书籍的海洋了尽情遨游吧!请写出一句关于书的名言。示例:“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书犹药也,善读之则可医愚。”“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下列名著中你喜欢哪一部?请任选角度,简述理由。A《巨人三转》B《卖火柴的小女孩》C《繁星.春水》D《皇帝的新装》我喜欢《皇帝的新装》,这个童话讲述了一个非常喜欢穿新衣服的皇帝被两个骗子欺骗的故事,让我看到了作家对统治阶级的愚蠢和丑恶的无情嘲弄,生动有趣。7..认真观察下面一幅漫画,按要求答题。(6分)

(1)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2分)

(2)这幅漫画对你有什么启示?简要回答。(4分)

(1)要点:图上画了一头驴和一只蝉;蝉正在唱歌,驴听了,心想,蝉老弟唱得好,俺要学唱歌。(3分,一点一分,只能客观介绍,如展开想象、描写、议论扣1分)

(2)不能盲目模仿,要根据自己的特点走适合自己的路。(2分,一点1分,意对即可)二、阅读理解(一)阅读《苏州园林》选段,完成8—13题。(20分)①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2\*GB3②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3\*GB3③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④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5\*GB3⑤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8.文中最能体现苏州园林异中之同的整体特征的一句话是:(3分)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9.结合语段,以下对“败笔”一词的解释最符合作者原意的应该是(C)(3分)

A.影响整个字的一笔B.文中写得不好的句子

C.园林设计上的欠缺D.园林绘画方面的不足10.“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S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3分)

这是全文的总领句,规定了下文的写作先后顺序,调换了前后就不照应了。11.第=2\*GB3②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作比较,打比方,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苏州园林的自然之趣。12第④段中的加点字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这两个此表限制修辞,说明了有几个园林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变得清楚的程度,删去就不准确了。13第=5\*GB3⑤段“这是不足取的”一句中加点字“这”指代的是什么?(3分)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的道旁树(二)阅读下列文段,回答13—16题。(20分)雪一化就有路了每年下第一场雪时,我总会想起多年前一个雪天的经历。那时我初涉文坛,很容易被一些闲言碎语所困扰。当我听说有人搬弄是非,对我说三道四时,我异常激愤,心里顿时对此人充满了恼恨。我决心要去当面质问她,为什么要这样伤害我。很快便有了一个机会。我出差去外地,恰好要路过那人所在的城市。我向朋友要来了她的地址,决定在那个城市作短暂的停留,突然出现在她家门口,义正辞严地声讨她,然后拂袖而去。那天,从清晨开始,天空就阴沉沉的。风变得湿暖,闷得人透不过气来。火车晚点,到达那个城市已是傍晚时分。当我走出车站时,空中已飘起了雪花。我有些发蒙,心生胆怯和疑惑。但我只能继续往前走,去寻找那个记录着怨恨的纸条上的地址。雪下得越来越大,风也越发凛冽,雪片像是无数只海鸥扇着白色的翅膀,围绕着我扑腾旋转。四下皆白,分不清天上地下,我跌跌撞撞地朝前走着。在漫漫风雪中既寻不见街牌,也看不见门牌号码。就在那个时候,我看见街边有-间简陋的平房,窗口露出一线微弱的灯光。我抱着疲倦的身躯敲响了那家的房门。门开了,灯光的暗影中,站着一位老大娘。她接过我那张写着地址的纸条,眯着眼将纸条举在灯下看了看,又低头仔细地打量着我,说:“那地方太难找,跟你说不明白,还是我领你去吧!”不容我谢绝,她已经迈出门槛,踩在了雪地里。“这大雪天儿出门,一定有要紧事吧?”她回过头大声说道。我含糊地应了一声。“你是去看望病人吧?看把你累的急的!是亲戚?朋友?”她放慢了脚步,怕打着肩上的雪花,等着我。我心里咯噔了一下。亲戚?朋友?……我沉默着,无言以对。我如何对她实言相告,自己其实是去找一个“仇人”兴师问罪的!就在那一刻,我忽然对自己此行的目的和意义恍恍惚惚地发生了一丝怀疑和动摇。那个人似乎隐没在漫天飘飞的雪花中,她之所以要伤害我,也许是随波逐流,也许是由于无知,也许是出于一时的利益之需——她也许真的是一个需要救治而不是斥责的“病人”呢!脚底突然在一个雪窝里滑了一下,老大娘一把将我扶住。“这该死的雪,真讨厌……”我忍不住嘟哝着。“不碍事,不碍事,就快到了。”她说,“前面那个电线杆子右拐,再往前数三个门就是。”“大娘,请回吧,这回我认得路了……”我说着,声音忽然喑哑了。她又重复指点了一遍,便转身往回走。刚走几步,又回过头,大声说:“不碍事,明天太阳出来,雪一化,就有路了!”那个苍老的声音,被纷纷扬扬的雪花托起,在空荡荡的小街上蹒跚。我在雪地上久久伫立,任雪花落满我的肩头,任寒风吹打我的脸庞。湿重的背包、鞋和围巾似乎一下子失去了分量……雪一化,就有路了——那么,就把冷雪交给阳光去处理吧,雪不能永远覆盖道路,有阳光就会融化。虽然世上常有误解和诽谤,但是充满阳光的心灵却能够宽恕和融化它。那个风雪之夜,当我终于站在那费尽周折才到达的门牌下面时,我已经全然没有了跳下火车时那种愤激的心情。我在那个破旧的大杂院门口平静地站了一会儿,轻轻地将那张已被揉皱的纸条撕碎,心也随之释然了,然后慢慢地朝火车站方向走去。19.浏览全文,在下面横线上填写表现“我”心理变化的词语。(4分)→胆怯怀疑→→文章以《雪一化就有路了》为题目有什么妙处?(4分)结合具体语境,分析选文中加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根据选文内容,补写一段描写雪景的文字作为文章的结尾。(4分)23.从那个风雪之夜的经历中,“我”得到了怎样的人生启迪?(4分)【答案】19.(3分)激愤恼恨怀疑动摇平静释然(3分),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揭示了文章的主旨。21.(3分)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大雪纷飞的情景,烘托了“我”内心的纷乱与烦躁之情,同时也为下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