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缺氧-缺氧的类型(动物病理学课件)_第1页
动物缺氧-缺氧的类型(动物病理学课件)_第2页
动物缺氧-缺氧的类型(动物病理学课件)_第3页
动物缺氧-缺氧的类型(动物病理学课件)_第4页
动物缺氧-缺氧的类型(动物病理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缺氧是指组织细胞供氧不足或用氧障碍,引起机体细胞机能、代谢甚至形态结构发生一系列变化的病理过程。2.氧容量(CO2max)

指100mL血液中血红蛋白被氧充分饱和时的最大带氧量。

CO2max的大小取决于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数量及其与氧结合的能力(血红蛋白质量)。1.氧分压(PO2)

指以物理状态溶解在血浆内的氧分子所产生的张力,故又称氧张力。动脉血氧分压为PaO2,静脉血氧分压为PvO2。PaO2反映吸入气体的氧分压和外呼吸功能;而PvO2主要决定于组织摄氧和利用氧的能力,反映内呼吸状态。4.动-静脉血氧含量差(A-VdO2)

指动脉与静脉血氧含量差(即CaO2与CvO2差数)。它代表了组织对氧的消耗量。该值在不同类型缺氧时都有变化,并且与血红蛋白数量、血红蛋白与氧结合能力及组织氧化代谢有关。3.氧含量(CO2)

为100mL血液的实际带氧量,包括血红蛋白实际化学结合的氧和血浆中物理溶解的氧。正常动脉血氧含量为CaO2,静脉血氧含量为CvO2。氧含量取决于氧分压和Hb的质及量。5.血氧饱合度(SO2)

指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百分数(即Hb的氧饱和度)。血氧饱和度=(血氧含量-物理溶解的氧量)/血氧容量×100%。氧的吸入运输氧的利用空气中的氧→肺泡→血液→物理溶解→细胞→生物氧化化学结合呼吸的过程外呼吸内呼吸一、乏氧性缺氧二、血液性缺氧三、循环性缺氧四、组织性缺氧(一)概念

低张性缺氧以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低为基本特征,又称为乏氧性缺氧或低张性低氧血症。(二)原因1.吸入气中氧分压过低

多见于高原、高空或畜舍内拥挤、通风不良等。又称为大气性缺氧。2.外呼吸功能障碍

见于呼吸中枢抑制、呼吸肌麻痹、上呼吸道阻塞或狭窄、肺部或胸部疾患。又称为呼吸性缺氧。(二)原因3.静脉血流入动脉血

多见于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如肺动脉高压的心室间隔缺损,因右室静脉血流入左心,从而使动脉血氧分压下降,引起缺氧。

(三)血氧变化特点PaO2血氧容量血氧含量血氧饱和度A-V氧差比较项目类型乏氧性缺氧(三)血氧变化特点

乏氧性缺氧,动物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称为发绀)。

缺氧不一定有发绀,发绀不一定有缺氧。红细胞增多病患畜,出现发绀,但可无缺氧症状重度贫血患者,出现严重缺氧,但不会发生紫绀猪耳缘发绀缺氧的类型和特点缺氧

缺氧是指组织(细胞)供氧不足或用氧障碍,引起机体代谢、功能,甚至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呼吸过程缺氧的类型

乏氧性缺氧是指由于肺泡氧分压降低,或静脉血分流入动脉,血液从肺摄取的氧减少,以致动脉血氧含量减少,PaO2降低的缺氧。

血液性缺氧是指由于血红蛋白质或量的改变,以致血液携氧能力降低而引起的缺氧。

循环性缺氧是指组织器官血流量减少或血流速度减慢使组织细胞供氧不足而引起的缺氧。

组织性缺氧是指由于组织细胞生物氧化过程障碍,利用氧能力降低引起的缺氧。谢谢您的欣赏WRITEATITLEINTHISSECTION(一)概念

由于血红蛋白质或量的改变,以致血液携氧能力降低而引起的缺氧称为血液性缺氧。因这种类型的缺氧动脉血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均正常,又称为等张性缺氧。(二)原因1.贫血

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2.高铁血红蛋白症

多见于亚硝酸盐、磺胺类药物和硝基苯化合物等中毒。3.一氧化碳(煤气)中毒(三)血氧变化特点PaO2血氧容量血氧含量血氧饱和度A-V氧差比较项目类型血液性缺氧乏氧性缺氧(三)血氧变化特点3.一氧化碳(煤气)中毒皮肤、黏膜呈樱桃红色,若严重中毒,皮肤、黏膜可呈苍白色。

患畜的皮肤、黏膜颜色可随病因不同而异。1.单纯严重贫血--皮肤、黏膜呈苍白色。2.高铁血红蛋白症--亚硝酸盐中毒时,皮肤、黏膜呈咖啡色或棕褐色。犬蛔虫病贫血眼结膜苍白病鸡贫血,鸡冠苍白(一)概念

由于组织器官血流量减少或流速减慢使组织细胞供氧不足而引起的缺氧,称为循环性缺氧,也称为低血流性缺氧或低动力性缺氧。可分为缺血性缺氧和淤血性缺氧。(二)原因主要见于全身或局部血循障碍所致:1.组织缺血见于休克、心力衰竭、动脉血栓形成、动脉炎或动脉粥样硬化等。又称缺血性缺氧。2.组织淤血右心衰竭可造成腔静脉淤血;静脉栓塞或静脉炎局部组织淤血。又称淤血性缺氧。(三)血氧变化特点PaO2血氧容量血氧含量血氧饱和度A-V氧差比较项目类型血液性缺氧乏氧性缺氧循环性缺氧(三)血氧变化特点缺血性缺氧,皮肤、黏膜及器官呈苍白色。

淤血性缺氧,皮肤、黏膜发绀。(一)概念

由于组织细胞生物氧化过程障碍,利用氧能力降低引起的缺氧称为组织性缺氧,又称为氧利用障碍性缺氧或组织中毒性缺氧。(二)原因3.维生素缺乏

见于硫胺素(VB1)、尼克酰胺(VB5)和核黄素(VB2)等严重缺乏症。

1.组织中毒

见于氰化物、硫化氢、砷化物等中毒。2.线粒体损伤

见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