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平县打羊河水库工程环评报告_第1页
黄平县打羊河水库工程环评报告_第2页
黄平县打羊河水库工程环评报告_第3页
黄平县打羊河水库工程环评报告_第4页
黄平县打羊河水库工程环评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生态影响类)项目名称:黄平县打羊河水库工程建设单位(盖章):黄平县水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制 1二、建设内容 8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 24 五、主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43六、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监督检查清单 63七、结论 65附表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一览表附表2:环保设施竣工验收一览表附表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投资一览表附表4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一览表附件1黄平县水务局承诺函附件2环评单位承诺函附件3授权委托书附件4项目委托书附件5黔东南发改农经〔2022〕69号关于同意黄平县打羊河水库进一步开展前期工作的通知附件6黔东南州“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批复附件7黔东南州生态环境局关于《黔东南州“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函附件8打羊河水质分析(坝址)附件9黄平县打羊河水库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库尾)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项目区域地表水系图附图3工程枢纽区平面布置图附图4工程施工总平面布置图附图5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图附图6工程与生态红线位置关系图(2018版)附图7工程与生态红线位置关系图(2021版)附图8工程与黔东南州综合管控单元关系图—1—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黄平县打羊河水库工程项目代码建设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建设地点贵州省(自治区)凯里市黄平县(区)野洞河乡(街道)新阳村(具体地址)地理坐标(107度50分32秒,26度52分18秒)建设项目行业类别124水库71306.6m2建设性质☑新建(迁建)□扩建□技术改造建设项目申报情形☑首次申报项目□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部门(选填)黔东南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号(选填)黔东南发改农经[2022]69号总投资(万元)环保投资(万元)357.92环保投资占比(%)0.31施工工期24是否开工建设☑否专项评价设置情况地表水专项评价。本工程类别为124水库,不涉及环境敏感区、不含穿越可溶岩地层隧道,需要编制地表水环境影响专项评价。规划情况2021年6月,黔东南州水利电力勘察设计院编制完成《黔东南州“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本工程属于规划的小(1)型水库工程。2021年12月,黔东南州人民政府以黔东南府函[2021]109号印发了《关于黔东南州“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的批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情况2021年8月,黔东南州生态环境局以黔东南环函[2021]37号印发了《关于黔东南州“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函》。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1、《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符合性分析2021年8月,黔东南州人民政府以“黔东南府函[2021]109号)”批复了《黔东南州“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其主要目标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全省、全州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2—的治水思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把水安全风险防控作为底线,以保障水安全为主线,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刚性约束,以划定涉水生态空间、优化水利基础设施空间布局、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为重点,以强化涉水空间管控和保护为抓手,加强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相关规划的衔接协调,统筹水务融合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水务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强化涉水事务监管,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深化水务改革创新和能力建设,争取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提高水务发展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水资源、防洪保安全、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的需要,为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锦绣黔东南新未来。根据《黔东南州“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黄平县打羊河水库以主要任务的乡镇供水兼顾农田灌溉,工程规模为小(1)型,总库容118万m³,兴利库容96万m³,设计年供水量219万m³;工程任务、选址和规模等与《黔东南州“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和《黔东南州“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基本一致。2、与《黔东南州“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符合性分析2021年8月,黔东南州水务局委托环评单位编制完成了《黔东南州“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2021年8月31日黔东南州生态环境局出具审查意见(黔东南环函[2021]37号)。《贵黔东南州“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水环境:①划定水源保护区。根据综合规划水库建设任务,对具有供水任务的水库按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技术规范》(HJ/T338-2007)划定水源保护区。②加强污染源治理和废污水处理。根据综合规划实施期的施工区个集中居住区环境特点,结合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产生量、特征污染物及浓度、排放要求等,制定和落实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措施,优先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③水库库底清理。水库建成蓄水前,按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设计规范》(SL290-2009)进行库底清理,对清理进行妥善处理。④退水处理。根据水库建设任务、退水规模和特征污染物与浓度、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中水回利率,并配套建设废污水处理设施,对退水进行处理。生态环境:生态流量下放措施。根据《水电水利建设项目河道生态用—3—水、低温水和过鱼设施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试行)》要求,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稳定,水库初期蓄水和运行期应该采取措施保证下游的生态流量。根据综合规划水库规模和特点,考虑坝址下游的生活用水、生态景观流量、环境用水、生产用水及其他需求分析,结合水库所在河流特点,初步确定下泄生态流量。上述规划环评中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本工程均对应提出了环境保护措施,详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因此,本工程符合《黔东南州“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工程不涉及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等重点生态功能区。综上,项目建设不违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其他符合性分析一、产业符合性分析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发改委令第29号),“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城乡供水水源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工程属于鼓励类项目,黄平县打羊河水库是一项以乡镇供水兼顾农田灌溉为主的综合利用水利工程,建成后将极大地改善工程区水利基础条件,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供水范围内的农村饮水安全,推动黄平县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为完善城镇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基础保障。2、与《全国主体功能区划》符合性分析《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国家层面上,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区域。本工程属于于国家重点开发区,《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重点开发区是有一定经济基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集聚人口和经济的条件较好,从而应该重点进行工业化城市化开发的城市化地区。重点开发区的发展方向是要增强产业和要素集聚能力,加快推进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逐步建成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和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增长点。黄平县打羊河水库工程任务为乡镇供水兼顾农田灌溉。该工程的建设,有利于加强工程所在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综合服务功能;有利于稳定粮食生产,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禁止开发区域是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域,以及其他禁止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需要特殊保护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层面禁止开发区域,包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4—本工程不涉及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等重点生态功能区。综上,项目建设符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3、与《贵州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符合性分析根据《贵州省主体功能区规划》,黄平县打羊河水库工程区所在区域属于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该区域的功能定位是:全国重要能源原材料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以航天航空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基地、烟酒工业基地、绿色食品基地和旅游目的地;西南重要的陆路交通枢纽,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全省工业化、城镇化的核心区;带动全省发展和支撑全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增长极。发展方向有:①构建以贵阳—安顺为核心,以遵义、都匀、凯里和毕节等城市为支撑,以区域内卫星城市、重要城镇为节点,贵阳—遵义、贵阳—都(都匀)凯(凯里)、贵阳—毕节快速交通通道为主轴的“一核三带多节点”的空间开发格局。②着力提升贵阳中心城市地位。③推进贵阳——安顺同城化发展。④加快遵义中心城市发展。⑤壮大都匀、凯里等中心城市人口和经济规模。⑥加快毕节中心城市建设和发展。⑦统筹区域资源开发和产业布局,提升产业凝聚力。⑧强化对外通道能力和交通枢纽建设。⑨继续稳定粮食生产,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和绿色农业,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⑩统筹区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化石漠化防治和大江大河防护林建设,推进乌江、赤水河等重要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保护长江上游重要河段水域生态及红枫湖、阿哈水库等重要水源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重点加强城市、工业和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构建长江和珠江上游地区生态屏障。黄平县打羊河水库工程任务为乡镇供水兼顾农田灌溉。该工程的建设,有利于稳定粮食生产,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由此可见,打羊河水库工程的建设符合《贵州省主体功能区规划》。4、与黔东南州“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根据《黔东南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三线一单”实施方案》,打羊河水库位于一般管控单元内,一般管控单元原则上执行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打羊河水库工程与黔东南州综合管控单元关系图见附图8。(1)生态红线符合性根据黄平县自然资源局提供数据,经叠图分析,详见附图6、附图7,黄平县打羊河水库工程建设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因此,本项目建设是符—5—合贵州省生态保护红线要求。(2)环境质量底线环境质量底线是指按照水、大气、土壤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原则,科学评估环境质量改善潜力,衔接环境质量改善要求,确定的分区域分阶段环境质量目标及相应的环境管控和污染物排放总量限值要求。本工程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底线为:环境空气质量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地表水环境质量目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III类标准,声环境质量目标为《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2类。根据分析本工程所在河段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要求,施工期污废水、噪声、废气、固废,经处理后能够达到相关标准要求,运行期无污废水、噪声、废气排放,固废可做到无害化处置,因此工程实施后区域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和声环境的环境质量底线能满足要求。(3)资源利用上线资源利用上线是指按照自然资源资产只能增值不能贬值的原则,以保障生态安全和改善环境质量为目的,参考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结合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效率,提出的分区域分阶段的资源开发利用总量、强度、效率等上线管控要求。本工程属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程建成后,将解决黄平县野洞河乡的饮水问题,水年供水量144.28万m³;总灌面为915亩(其中水田550亩,旱地365亩),P=80%灌溉需水量为42.59万m³/a;生态下放水量为多年平均流量的10%,下放0.00942m³/s,另下放生态环境需水量为29.7万m³。本工程充分合理利用水资源,同时通过生态放水管下泄生态流量,保障下游生态用水,因此本工程不会造成水资源利用突破区域的资源利用上线。(4)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根据《黔东南州“三线一单”综合管控要求》,本工程枢纽区涉及环境管控单元的为黄平县一般管控单元(编号ZH52262230001)和黄平县优先保护单元(编号ZH52262210009),优先保护单元属性为一般生态空间,不涉及生态敏感区或生态保护红线,本工程建设符合《黔东南州“三线一单”综合管控要求》生态环境准入要求。表1-1黔东南州管控单元管控要求表(黄平县)—6—编码名称元分类管控要求约束控防控益要求ZH52262230001管控要要求020年,用水0.96亿m3以在0.99年下降35%;比2015年适性要求ZH52262210009单元黔东南适性管出要求—7—排污许可申请和排污口论证(1)排污许可申请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的通知》 (国办发〔2016〕81号)、《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原环境保护部令2017年第48号)和《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9年版)》(生态环境部令2019年第11号)等规定,本工程不需要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2)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本工程运行期管理人员仅为8人,生活污水通过三格化粪池+处理后,作农家肥回用于周围林地、耕地,不排入地表水,不会对附近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2015年12月16日水利部令第47号修改)、《水利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水资源[2017]138号)和《关于做好入河排污口和水功能区划相关工作的通知》(环办水体〔2019〕36号)规定,本工程运行期不外排废污水、不设置排污口,因此,不需要开展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8—二、建设内容黄平县打羊河水库坝址位于贵州省黄平县野洞河乡西北方的新阳村境内,地理位置为东经107°50′32″,北纬26°52′18″。水库距野洞河乡政府所在地约2.5km,距黄平县城约10km,目前已有乡村公路到达坝址、库区,交通较为方便。1、项目基本概况(1)项目名称:黄平县打羊河水库工程(2)建设单位:黄平县水务局(3)建设地点:黄平县野洞河乡新阳村境内(4)项目性质:新建(5)工程任务及规模:打羊河水库的工程任务为乡镇供水兼顾农田灌溉。工程建设后,年供水量为186.87万m³,将解决黄平县野洞河乡的饮水问题水以及915亩(其中水田550亩,旱地365亩)灌溉用水。水库设计供水量186.87万m³,主要由由两部分组成,P=95%乡镇需水量144.28万m³,P=80%农业灌溉多年平均需水量为42.59万m³,总需水量为186.87万m³,另下放生态环境需水量为29.7万m³。水库正常蓄水位932m,最大坝高41m,总库容119万m³,兴利库容97.63万m³,死库容4.37万m³。工程规模为小(1)型,工程等别为Ⅳ等。(6)工程组成本工程由永久工程和临时工程两大部分组成,永久工程包括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取水建筑物、输水工程、建设征地与移民安置、环境保护工程等,项目组成见表2-1。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取水建筑物输水工程工程组成C15混凝土重力坝,重力坝坝顶总长142.00m,大坝由左、右岸非溢流坝及河床开敞式溢流坝组成。左岸非溢流坝段长64.15m,右岸非溢流坝段长58.84m。非溢流坝最大坝高41.0m,坝顶宽5.0m,大坝上游坝面909.00m以上竖直,以下为1:0.2斜面,下游坝坡1:0.76。河床开敞式溢流坝段长19.0m,溢流坝段最大坝高38.0m泄水建筑物采用坝顶溢流,布置于主大坝河床段。溢流堰为开敞式实用堰,堰顶高程932.00m,末端为底流消能。溢流堰净宽度为18m,堰顶上设置单跨9m人行桥,末端为底流消能,即在溢洪道末端设消力池。消力池横断面为矩形,宽mm取水口布置于大坝左岸坝段,紧靠溢流坝段布置,采用坝体预留孔取水,取水口采用坝身埋Φ1000钢管,兼水库放空底孔。取水口底板为高程为903m。工程坝内埋管取水,管轴线位于桩号坝横0+055.30m处。在坝前设取水塔,取水塔与大坝上游面连接,取水口底板为高程为903.00m,压力钢管穿过坝体埋于坝内,管道直径—9—Φ1000mm(管道防腐),在主管靠近下游坝面的坝体内分出两支岔管,主管为放空管,在管道末端设闸控制;左侧一支为城镇供水管,管径400mm,在管道上设闸控制;右侧一支为生态水下放管,管径150mm,设闸控制;放空管及生态取水管出口接入消力池、;输水管道、输水隧洞、泵站及附属设施等建筑物组成,输水管道全长1861m。工程占地工程淹没总面积94.214亩(不含重叠区域),其中耕地15.901亩(水田11.657亩,旱地4.244亩);林地60.874亩(全道路用地1.125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6.219亩(河流水面)。库底清理建筑物拆除与清理、卫生清理移民安置到设计水平年,无搬迁安置人口;生产安置的人口为32人。水环境保护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处理措施,划定水源保护区施施工占地区植被恢复,放流鳙、鲤、鲇、鲢鱼、乌鳢等。生态流量保证措施生态流量由专设的生态基流放水管下放,生态放水流量为0.00942m³/s。导流工程采用枯水期一次性截流、围堰挡水、右岸隧洞全年导流的方式。施工导流结束后采用混凝土塞封堵。交通工程枢纽工程区新建修建300m上坝公路至坝顶。新建临时公路31.52km,施工营地在大坝工程区设1个施工营地,输水工程区施工人员近租住附近民房,不单独布设集中生活营地。施工辅助企业枢纽工程区设1套混凝土拌和系统、1座砂石加工系统、一个综合加工厂以及一座仓库,均位于布置下游西侧;输水管线工程区分散布置1台移动式JZC350型砼拌和机。渣场及料场工程区设有石料场2个,可开采量约101万m³。工程区设容量为18.31万m³。2、工程特性表本工程特性表详见表2-2。表2-2项目组成表序号及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水文1.流域面积全流域km2k7.51打羊河工程地址(坝址、闸址)以上km2k5.452.利用的水文系列年限年601960~20203.多年平均年径流量2974.代表性流量多年平均流量m³/s0.0942—10—调查历史最大流量m³/s1996年设计洪水标准%3.33相应流量m³/s校核洪水标准%0.5相应流量m³/s施工导流标准%5相应流量m³/s.05.洪量实测最大洪量设计洪水洪量76校核洪水洪量6.泥沙多年平均悬移质年输沙量0.054多年平均含沙量kg/m³多年平均推移质年输沙量0.011二、工程规模1.水库校核洪水位m933.91设计洪水位m933.45正常蓄水位m932.00死水位m906.00总库容(校核洪水位以下库容)兴利库容(正常蓄水位至死水位)97.63死库容(死水位以下)4.37正常蓄水位时水库面积km2k0.0821回水长度kmkkmm支流0.700kmm校核洪水位时最大泄量相应下游水位m³/sm95.7/899.44设计洪水位时最大泄量相应下游水位m³/sm63.9最小下泄流量m³/s0.0094满足下游生态和用水要求5.灌溉工程设计灌溉面积万亩0.0915其中,550亩为水、365亩旱地年灌溉供水量42.59设计引水流量m³/s0.0705灌溉保证率P=%6.输水工程对村镇年供水量144.28城镇及农村需用水总量之和设计引水流量m³/s0.0641供水保证率P=%95引水线路长度mPE埋管布置—11—三、淹没损失及工程永久占地亩265.798其中:耕地亩水田、旱地同标准人无3.占地涉及房屋亩0.0954.占地涉及林地亩181.424四、主要建筑物及设备1.挡水建筑物(坝、闸、堤)型式砼重力坝地基特性基岩地震基本烈度6不考虑设防烈度坝顶高程m935.00坝顶设1.2m防护栏杆最大坝高m41坝顶长度m2.泄水建筑物(溢洪道、冲砂放空底孔)各建筑物分别列出型式坝顶溢流地基特性基岩堰顶高程m932溢流总宽度m堰型:WES堰,含1m中间隔墩设计泄洪流量m³/s63.9校核泄洪流量m³/s95.7引水建筑物设计引用流量m³/s0.0705乡镇供水流量4.施工动力及来源供电kmk10kv电压附近引入5.对外交通(公路)距离kmk黄平县城6.施工导流方式枯水期导流型式分期围堰导流标准P=20%7.施工期限准备工期月3总工期月24六、经济指标1.静态总投资万元10890.82建设期融资利息万元111.452.总投资万元11002.27建筑工程万元4045.62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万元569.66—12—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万元863.41临时工程万元542.25水库征地移民安置补偿费万元1571.38独立费用万元基本预备费万元751.013.综合利用经济指标各项投资构成及分摊经济内部收益率%9.98经济净现值万元2101经济效益费用比静态投资回收年限年1.374、单方水投资元/m元/92.45程运行(1)施工总进度计划打羊河水库工程建设期分为工程筹建期、工程准备期、主体工程施工期和完建期。根据总进度安排,工程筹建期4个月,工程准备期3个月,主体工程施工期19个月,完建期2个月,总工期24个月。(2)工程筹建期、准备期本工程筹建期为第一年5月至7月,共4个月,主要筹备项目工作人员,开工手续等。准备期为第一年9月~11月,共3个月。筹建期主要完成进场公路、工程征地及招投标等工作,为工程承建单位进场开工创造条件。准备期主要完成项目包括:场内临时公路、风水电系统、施工场地平整、临时房屋、砂石料及混凝土拌和系统、施工工厂设施、仓库等。(3)主体工程施工期主体工程施工期第一年12月~第三年6月。根据施工总进度的安排,主体工程施工主要包括导流工程,大坝边坡、基础开挖、坝体及溢洪道混凝土浇筑、取水口及冲沙底孔施工、金属结构、防渗帷幕灌浆、固结灌浆、输水管线等工程施工等。(4)工程完建期工程完建期为第三年7~8月,完成工程收尾工作及竣工验收等工作。—13—1、工程总布置(1)枢纽区工程总布置打羊河水库工程可研阶段经综合比较选择坝址为下坝址,位于黄平县野洞河镇西北方的下坝村境内苗里河的左岸一级支流打羊河中游,坝址距离野洞河镇政府所在地约2.5km。根据坝址地形、地质条件,经综合比较,推荐坝型为三级配C15混凝土重力坝。总布置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溢流)+左、右岸非溢流坝段+左坝段取水兼放空底孔工程+供区及灌区枢纽引水管道等建筑物组成。①大坝坝型为C15混凝土重力坝,坝顶总长142m,大坝由左、右岸非溢流坝及河床开敞式溢流坝段组成。左岸非溢流坝段总长64.15m,右岸非溢流坝段总长58.85m,溢流坝段长19m。非溢流坝最大坝高41.0m,坝顶宽5.0m,大坝上游坝面在909高程起坡,坡度1:0.2倾斜向上游,,下游坝坡1:0.76。溢流坝段最大坝高38.0m。②泄水建筑物1)溢洪道泄水建筑物采用坝顶溢流,布置于主大坝河床段。溢流堰为开敞式实用堰,堰顶高程932.00m,末端为底流消能。溢流堰净宽度为18m,堰顶上设置单跨9m人行桥,末端为底流消能,即在溢洪道末端设消力池。消力池横断面为矩形,宽14.46m,轴线长18.28m,深2.6m,底板高程894.90m。2)取水、放空建筑物本着节省工程投资,方便运行管理、与输水管道协调一致的布置原则,设计将取水、放空、生态放水系统合并布置,采用坝前塔式进水口,坝内埋管,坝后分水闸阀室布置型式。取水塔轴线位于桩号坝横0+055.30处,塔身与上游坝面连接,进水口底板高程为903.00m,高于坝前50年淤沙高程902.37m以上0.63m,在取水塔顶设置启闭设施,启闭平台高程940.30m。(2)输水工程总布置①灌溉根据《贵州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十四五”水利发展专项规划》,打羊河水库规划灌溉面积3000亩(坝址下游打羊河小型灌区),根据野洞河镇规划和现状,原来规划的大部分灌面已转变为城市用地,因此根据量算成果并按照灌溉任务要求,本次设计减小原来灌溉面积,本次工程区域总灌面量算结果为915亩(其中水田550亩,旱地365亩),主要位于原大坝下游右岸。本次设计中考虑从引水管接入原引水渠道即可。在引水管0+082m处设置分岔管将灌溉用水通过灌溉支管输送至右岸已建渠道。灌溉支管采用直径为DN315的PE管,跨河埋设,跨河段管身全程采用C20砼进行包管。为了保证河道冲刷的影响,灌溉支管埋深按1.2m控制。灌溉支管管线全长33m。支管出口处为新建渠首消力池,消力池尺寸为长×宽×深=5×2×1.2m,C20砼结构。灌溉用水通过渠首消力池流入原灌溉渠道,经现场踏勘原灌溉渠道目前运行良好,能满足灌溉供水要求。②城镇供水—14—本工程城镇供水对象均分布在水库下游野洞河镇,主要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及野洞河镇的安全饮水,供水方式均采用重力自流输水方式。取水方式直接从取水口出口接压力管道自流引至供水区。走线如下:大坝取水放空孔(左岸)→铜鼓村(沿河)→打羊河→野洞河镇水厂。管道均为埋管,整条输水线路管道总长1861m。管道采用DN315的PE管布置。输水工程总体平面布置示意图见下图。图2-1打羊河水库输水工程总体平面布置示意图(2、施工总布置(1)施工场地总布置根据工程枢纽总体布置特点,本工程原则采用集中布置方案,具体布置主要按枢纽布置和施工内容进行分区,主要分有砂石料系统、砼系统、金属结构制作及安装、其它施工辅助工厂及施工营地等组成。按其工程布置,施工分为1个区:坝址及输水工程施工区:该区位于大坝上下游约2.0km范围内,范围包括大坝、坝顶溢洪道、取水建筑物、供水管道的进口、供水管道及其管系配套建筑物施工等建筑物及料场施工区施工,施工辅助建筑有导流建筑、弃碴场、砂石加工系统、砼拌和系统、水处理系统、空压站,施工生活区等。砂石料加工系统紧邻临时堆料场的台地上。砂石料加工系统主要由破碎国车间、筛分楼、成品骨料堆场以及骨料堆场与各车间相连接的胶带机组。混凝土拌和系统紧邻成品砂石料堆放场布置。机械修配及综合加工系统:工程距距黄平县城约10km,机械修理厂、汽车修理站由县城相关厂站解决,金属结构在金属结构生产由基地解决,现场只设木材加工厂及钢筋加工厂。(2)料场工程区总设置2个石料场,I#石料场位于坝址上游,为库内左岸一独立山头,综合运距0.7km,出露地层皆为寒武系娄山关群第二段下部(Є2-3ls2)白云岩,岩质较坚硬,据坝址区岩石试验报告,弱风化岩—15—体单轴抗压强度大于30MPa。该区岩体风化岩层及覆盖层较薄,砂石、砼骨料开采成本不大。经与设计就现场情况进行分析,并参照我院在该地区类似工程经验,库区内弱风化~微新白云岩可作为料源,储量约51万m³;II#备用石料场位于野洞河集镇南东侧干塘村,运距8.5m左右。该料场为余安高速建设项目黄平段的石料场,现项目已完工,料场已停止使用。该料场出露地层岩性为奥陶系红花园组(O1h)中至厚层灰质白云岩,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完整性较差。本次取10件弱风化至微新岩块样作室内试验,饱和抗压强度为37.1~142.2MPa,平均值为81.1MPa,标准值为63.5MPa,为中硬岩~坚硬岩,储量约50万m³,可满足本工程设计要求。供水管线全长1.86km,采用埋管方式,需要少量砂石料、土料用于埋管垫层及镇墩。其用量少,且分散,本阶段建议选用坝址区石料场作为砂石料。管线沿途无公路相通,仅有乡村小道,交通条件差,综合运距2.5km。料场圈定范围计算储量,远大于工程需用量,其储量满足工程要求。(3)渣场①概况本工程设计弃渣场1处,弃渣场位于坝址下游交通距离约1km的冲沟内,弃渣场占地2.29hm²,库容18.31万m³。打羊河水库土方开挖量约18.87万m³(施工设计17.78万m³,弃渣场增加表土剥离0.89万m³),回填利用3.22万m³,回填表土2.49万m³,因此项目(含料场区)弃渣总量(自然方)约13.06万m³,土石方综合松散系数按1.25计,则废弃方换算成松方为16.33万m³,而弃渣场总的库容量为18.31万m³,因此本工程设计的弃渣场完全能够满足工程弃渣堆放需求。②土石方平衡打羊河水库土方开挖量约18.87万m³(主体设计17.78万m³,弃渣场增加表土剥离0.89万m³),回填利用3.22万m³,回填表土2.49万m³,因此项目(含料场区)弃渣总量(自然方)约13.06万m³,工程建设所产生的弃碴全部运往工程设置的弃碴场统一堆放。本工程土石方平衡见下表2-2。—16—表2-2土石方平衡表单位:万m³③弃渣处理本工程设计了1个弃渣场处理大坝枢纽区、管线等弃渣。1号弃渣场位于坝址下游交通距离约2.1km的冲沟内,1号弃渣场占地3.11hm²,库容49.37万m³;2号弃渣场位于坝址下游交通距离约1.5km的冲沟内,2号弃渣场占地1.147hm²,库容3.00万m³。渣场能满足弃渣堆放要求。弃渣场应在冲沟下游侧设置M7.5浆砌石挡墙,在渣场底部布置排水涵洞,并在周边设排水沟。3、施工导流(1)导流方式—17—根据坝址处河段的地形、地质条件,分析本工程施工导流方案,考虑该河床较宽,施工流量不大,大坝为砼重力坝、大坝施工期不长等特点,河床较宽,有利于围堰布置,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允许过水,所以采用分期导流的方式。导流程序:本工程导流建筑物有挡水围堰,导流明渠,导流底孔。先建左岸的导流明渠,接着建上下游一期围堰,一期围堰合龙后,由导流明渠导流,开挖右岸坝基,右岸坝体及导流底孔浇筑;当右岸坝体砌筑到度汛高程后,修建二期围堰,二期围堰合龙后,由导流底孔导流,然后左岸坝体浇筑。。(2)度汛方式根据主要建筑物等级要求,按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当坝体填筑高程超过围堰堰顶高程后,坝体临时度汛标准为20~10年,因此,本工程选择20年一遇度汛标准,20年一遇度汛洪水(P=5%,Q=75.9m³/s),大坝汛期可采用坝体直接挡水,导流底孔泄洪,为确保安全度汛,冲沙放空底孔作为安全储备。导流底孔下闸封堵后,由坝体挡水,由永久泄水建筑物(坝顶溢洪道和冲沙放空底孔)泄流,其泄流量满足设计要求。(3)导流程序①第一年4月~第一年7月为筹建期和准备期,主要开展征地移民、招投标和进场公路修建等工作,筹建、准备工作不受施工导流和度汛影响。②第一年8月~10月,主要是进行导流明渠施工和两坝肩土石方开挖,洪水由原河床通过,不受施工导流和度汛影响。③第二年11月~第三年5月底为主体工程施工期。枯期采用围堰截断河床,洪水由大坝导流底孔导流。汛期大坝导流底孔泄洪能力不足,根据施工进度第二年3月底大坝可浇筑到910.30m高程。汛期利用坝体直接挡水,大坝导流底孔及大坝预留缺口泄洪。④第三年6月初大坝导流底孔封堵,封堵期间枯期5年一遇6月月平均流量Q=0.195m³/s。正常情况下,考虑20天左右封堵期。封堵期开启放空底孔下泄库水,以控制封堵期库水位。(4)围堰施工上、下游围堰施工顺序为:测量放线—清理围堰范围内杂草树枝—开挖粘土心墙基础—围堰进占合龙—填筑粘土心墙闭气—填筑围堰壳体—填筑心墙—围堰主体完成—抛填毛石护坡。按照设计图纸对围堰进行测量放线,并清理围堰范围内杂草树枝。因河道小,围堰截流时月平均径流为0.078m³/s,围堰截流难度小,采取由左岸向右岸方式进占,一次截断河流。因流量小,施工难度低,为便于施工,现开挖粘土心墙基础后围堰进占。围堰基础采用采用2m³挖掘机开挖,开挖砂砾石直接堆放至旁边作为围堰弃权碴回体填筑料。围堰基础开挖完成后进行围堰截流施工。围堰截流石料利用大坝边坡开挖石料,采用2m³挖掘机挖装,15t自卸汽车运输至工作面,推土机推平进占直至截流完成。截流完成后,对围堰进行闭气,采用粘土碾压回填。粘土利用大坝附近的土料场提供的粘土料,采用2m³挖掘机挖装,15t自卸汽车运输至工作面,用挖机斗推平压实。粘土回填体填筑至戗堤齐平后继续填筑上、下游侧弃碴回填体,在粘土回填体及迎水面粘土编织袋,每隔50cm为一层,交替上升直至围堰施工完成。—18—大坝上、下游围堰拆除采用2m³反铲挖掘机装,15t自卸汽车运输出渣。(5)导流明渠及大坝导流底孔施工导流明渠及大坝导流底孔施工顺序为:测量放线—清理边坡及明渠范围内杂草树枝—边坡开挖—渠槽开挖—立模(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按照设计图纸对围堰进行测量放线,并清理范围内杂草树枝。为便于施工,导流明渠边坡开挖和大坝边坡一起开挖,边坡开挖完成后进行渠槽开挖,开挖工序与方法和大坝边坡开挖相同。渠槽开挖完成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导流明渠混凝土浇筑,要求在10月底前施工完成。在导流明渠过流后,按照导流底孔测量放线开挖导流底孔部位,导流底孔与其周边的坝体一起浇筑,导流底孔混凝土浇筑工序与方法和大坝混凝土浇筑工序相同。(6)封堵建筑物施工本工程导流底孔的与冲沙孔并排布置,进口底板高程898.20m,导流底孔砼重力坝的一部分,因此将导流底孔的全长进行封堵。封堵期6月平均径流量Q=0.195m³/s。①临时封堵建筑物施工临时封堵采用混凝土叠梁门封堵,粘土填筑防渗。在导流洞进口位置设闸门井,闸门井混凝土在导流前施工完成,施工工序同大坝混凝土。封堵混凝土叠梁门在现场预制,塔吊吊入闸门槽封堵。叠梁门封堵完成后,在两道叠梁门之间填筑粘土压实防渗。粘土利用两坝肩开挖粘土料,2m³反铲挖掘机装,15t自卸汽车运输现场,2m³反铲挖掘机填筑至闸门井内,并用挖机斗压实防渗。②永久封堵建筑物施工永久封堵采用C20混凝土大坝导流底孔全断面封堵。如临时封堵未能实现完全封堵,则在永久堵头上下游设围堰,用直径300钢管把水由堵头上游围堰排至堵头下游围堰,在距大坝下游面16m位置设闸阀。导流底孔封堵分两仓浇筑,上半段20m,下半段10m。先浇筑闸阀上游段,上游段长20m大于计算封堵长度,满足稳定要求。闸阀上游部分堵头上游利用叠梁门作为模板,下游立钢模板。混凝土采用3m³混凝土罐车水平运输,混凝土泵泵送入仓。堵头混凝土浇筑预留顶板回填灌浆管,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堵头顶部回填灌浆。闸阀上游段堵头封堵完成7天后方能进行尾部底孔封堵,先关闭闸阀,对闸阀下游钢管灌浆封堵,钢管完成后浇筑尾部底孔,施工方法与前部分封堵段相同。—19—一、工艺流程简述(图示):工程施工中将排放一定量的废水、废气、废渣并产生噪声、粉尘等污染,对区域环境质量及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将产生一定影响;工程开挖、用地等活动破坏原地形地貌,扰动原地表植被,亦将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工程主要任务为乡镇供水兼顾农田灌溉,其工艺流程如框图所示:二、施工时序和建设周期本工程筹建期4个月,工程准备期3个月,主体工程施工期19个月,完建期2个月,总工期24个月。工程筹建期:为第一年6~8月,共3个月。工程准备期:为第一年9月~同年11月,共3个月。主体工程施工期:为第一年12月~第三年6月。工程完建期:为第三年7~8月。三、施工进度根据施工进度安排,施工高峰期施工人数100人/d,平均施工人数80人/d。—20—一、工程总体布置合理性分析1、坝址合理性分析本工程选取上下坝址进行对比,上坝址位于原打羊河水库坝址上游150m河段,该处河流流向为NE。河谷断面下部基本呈“V”字型,河床宽25m,河床高低不平,高程为899.0~900.8m,河漫滩基本不发育,正常蓄水位947m高程谷口宽142m。左岸山体雄厚,山顶高程为992.36m,高程950m以下坡度较陡,坡度为40°左右,高程950m以上较为平缓,坡度一般10°~15°。右岸山体较为雄厚,山顶高程为977.26m,高程955m以下坡度较陡,坡度为45°左右,高程955m以上较为平缓,坡度一般6°~15°。坝址处河谷宽高比为2.93。两岸分布的覆盖层厚度一般为2~8m,自然边坡稳定性好,未现泥石流、滑坡和较大规模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岸坡稳定性好。上坝址区内打羊河为本区域地表水、地下水排泄的最低基准面,河谷内常年有水流,测时河水流量约为0.2m³/s。该区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水为主,主要赋存于强风化带和弱风化带网状基岩裂隙及地表松散堆积层空隙中,由大气降水补给,受气候影响较大,向河谷及下部含水层排泄。两岸地下水位埋深均高于正常蓄水位(高程947.0m)。坝区内出露基岩为娄山关群(Ls)白云岩,属于可溶岩类,岩体强风化带和弱风化带上部隔水性能差,为强透水~中等透水层。由于受多次构造运动影响,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发育,岩体破碎~完整性差,水库建成后,沿节理裂隙产生坝基渗漏和绕坝渗漏可能性较大。下坝址位于原打羊河水库坝址处,该河段为一河湾地带,河流流向由NE转为SE。河谷断面下部基本呈“V”字型,河床宽32m,河床高低不平,高程为896.9~899.1m,河漫滩基本不发育,正常蓄水位932m高程谷口宽76m。左岸山体雄厚,山顶高程为1073m,于打羊河一侧,在高程935m以下坡度较陡,坡度为50°左右,局部为陡崖,在高程935m以上较为平缓,坡度一般10°~20°。右岸山体较为雄厚,山顶高程为977.26m,在高程940m以下坡度较陡,坡度为45°~75°,在高程940m以上较为平缓,坡度一般10°~25°。坝址处河谷宽高比为2.31。绝大部分岸坡基岩裸露,为斜向坡,岸坡顶部地形较平缓,坡度为10~15°,分布的覆盖层厚度一般为2~6m,未现泥石流、滑坡和较大规模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仅局部有掉块现象。岸坡稳定性好。下坝址区内打羊河为本区域地表水、地下水排泄的最低基准面,河谷内常年有水流,测时河水流量约为0.2m³/s。该区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水为主,主要赋存于强风化带和弱风化带网状基岩裂隙及地表松散堆积层空隙中,由大气降水补给,受气候影响较大,向河谷及下部含水层排泄。两岸地下水位埋深均高于正常蓄水位(高程932.0m)。坝区内出露基岩为娄山关群(Ls)白云岩,属于可溶岩类,岩体强风化带和弱风化带上部隔水性能差,为强透水~中等透水层。由于受多次构造运动影响,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发育,岩体破碎~完整性差,水库建成后,沿节理裂隙产生坝基渗漏和绕坝渗漏可能性较大。下坝址白云岩强风化带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强风化带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岩体透水性较好,弱风化带下部岩体结构面闭合较好,岩体隔水性相对较好。—21—表2-3上、下坝址条件比较情况统计表比较内容上坝址下坝址工程地形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河流流向为NE,河谷断面下部基本呈“V”字型,河床宽25m,河床高低不平,高程为899.0~900.8m,河漫滩基本不发育,正常蓄水位947m高程谷口宽142m。坝址处河谷宽高比为2.93.河流流向由NE转为SE。坝址处河谷断面下部基本呈“V”字型,河床宽32m,河床高低不平,高程为896.9~899.1m,河漫滩基本不发请育,正常蓄水位947m高程谷口宽76m。坝址处河谷宽高比为2.31.地层岩性上、下两坝址区相距150m,坝区出露基岩均为娄山关群(Ls)白云岩。相同地质构造倾向下游偏右岸。未见大断层发育。岩层呈单斜构造,岩层产状为110°∠35°,倾向下游。未见大断层发育。相近水文地质条件坝址区内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水为主,主要赋存于强风化带和弱风化带网状基岩裂隙及地表松散堆积层空隙中,由大气降水补给,受气候影响较大,向河谷及下部含水层排泄。两坝址区出露基岩均为娄山关群(Ls)白云岩,属于可溶岩类,强风化带和弱风化带上部阻水性能差,为强透水~中等透水层。进入基岩弱风化带下部后裂隙趋于闭合,地下水含量趋于微弱。相近物理地质现象上、下坝址区基岩风化情况差不多,岩溶总体不甚发育,两岸绝大部分基岩出露,岸坡稳定性好。相近水工建筑物工程地质防渗上、下坝址区基岩风化深度较大,弱风化带上部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相对不透水层埋深较大,天然地下水位不高,防渗帷幕线较长。相近筑坝高度和工程量要达到供水要求,上坝址需建坝高50m。上坝址河床宽25m,正常蓄水位高程947.0m谷口宽142m,筑坝工程量较大。要达到供水要求,下坝址需建坝高35m。932.0m谷口宽仅为76m,筑坝工程量相对上坝址较小。库容及淹没要达到供水要求,上坝址需建坝高50m,水库淹没较大。水库淹没相对上坝较小。上、下两坝址工程地质条件基本相近,地形条件下坝址优于上坝址,结合本工程的功能主要是供水,在同等供水规模的情况下上坝址拟建坝高远高于下坝址拟建坝高,因此选择下坝址为本阶段推荐坝址。2、“三场”选址合理性分析(1)料场选址合理性分析工程区总设置2个石料场,I#石料场位于坝址上游,为库内左岸一独立山头,综合运距0.7km,出露地层皆为寒武系娄山关群第二段下部(Є2-3ls2)白云岩,岩质较坚硬,据坝址区岩石试验报告,弱风化岩体单轴抗压强度大于30MPa。该区岩体风化岩层及覆盖层较薄,砂石、砼骨料开采成本不大。经与设计就现场情况进行分析,并参照我院在该地区类似工程经验,库区内弱风化~微新白云岩可作为料源,储量约51万m³;II#备用石料场位于野洞河集镇南东侧干塘村,运距8.5m左右。该料场为余安高速建设项目黄平段的石料场,现项目已完工,料场已停止使用。该料场出露地层岩性为奥陶系红花园组(O1h)中至厚层灰质白云岩,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完整性较差。本次取10件弱风化至微新岩块样作室内试验,饱和抗压强度为37.1~142.2MPa,平均值为81.1MPa,标准值为63.5MPa,为中硬岩~坚硬岩,储量约50—22—万m³,可满足本工程设计要求。供水管线全长1.86km,采用埋管方式,需要少量砂石料、土料用于埋管垫层及镇墩。其用量少,且分散,本阶段建议选用坝址区石料场作为砂石料。管线沿途无公路相通,仅有乡村小道,交通条件差,综合运距2.5km。料场圈定范围计算储量,远大于工程需用量,其储量满足工程要求。该石料场占地全部为灌木林地,不占用和破坏基本农田,未发现重点保护物种;且石料可采位置位于地下水位以上,对地下水影响较小。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石料场距坝址约0.7km,距离坝址较近,修建施工便道相连,运距短,从而减少了运输过程中施工临时道路的新增占地,减少了扰动土地面积;占地现状多为灌草丛、荒地,不占用耕地,也不涉及人口搬迁,同时也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国家或省级公益林、矿产、文物和珍稀动植物集中分布区等环境敏感目标;料场基岩裸露,仅有稀疏灌木生长,对植被破坏较小;无用层极薄,剥离厚度小,产生的弃渣量较小;且石料场远离居民点,施工干扰小,同时,在开采过程中采用先进技术湿式作业,并用橡胶皮覆盖爆破面后,在石料采集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能够达到可接受水平。因此,石料场选择不涉及环境制约性因素,同时石料场在岩性和储量满足技术要求,石料场选址是合理的。(2)弃渣场选址合理性分析本本工程设计弃渣场1处,弃渣场位于坝址下游交通距离约1km的冲沟内,弃渣场占地2.29hm²,库容18.31万m³。打羊河水库土方开挖量约18.87万m³(施工设计17.78万m³,弃渣场增加表土剥离0.89万m³),回填利用3.22万m³,回填表土2.49万m³,因此项目(含料场区)弃渣总量(自然方)约13.06万m³,土石方综合松散系数按1.25计,则废弃方换算成松方为16.33万m³,而弃渣场总的库容量为18.31万m³,因此本工程设计的弃渣场完全能够满足工程弃渣堆放需求,渣场不涉及环境敏感区和风景名胜区。弃渣场容量52.37万m³,大于工程弃渣量,容量富余有利于布置水土保持措施。弃渣场总占地面积4.257hm²,占地类型为灌木林。占用植被类型主要为湿润型常绿叶林及常绿落叶混交林,在评价区内及周边广泛分布;弃渣场占地范围内未发现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及古树名木,植物资源主要红栲、大叶栲以及马尾松等草丛,弃渣堆放对植被及植物资源的影响较小;弃渣场主要设置在地势较为平缓区域或沟谷,有利于降低水土流失量并减少渣场水保措施工程量。各渣场下方均无居民点及重要基础设施分布,因此不存在对当地居民的安全隐患。弃渣场选址时均考虑了水土保持及环评要求,另外,渣场选址不涉及滑坡、泥石流危险地带,做到渣场下方无村庄,不影响周边公共设施、工业企业及居民点的安全;符合河道的防洪行洪规定,不涉及对重要基础设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行洪安全有重大影响的区域。渣场占地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等生态敏感区。本工程弃渣场选址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是合理的。(3)施工生产生活区选址合理性分析工程在枢纽区规划1个生产生活区,位于大坝右岸上游缓坡地。输水干渠生产生活区沿管线走向在管线附近布置,设置1个生产生活区。经核实,枢纽生产生活区的布置均不涉及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域,不存在环境制约因素。生产生—23—活区占地面积0.86hm²(均为临时占地),植被均为杂木林,无保护植物分布,对生态环境破坏较小,待施工结束后进行植被恢复,影响基本可以消除。施工场周边200m范围内没有居民点分布,避免了施工机械运作及交通运输过程中的产生的粉尘、噪声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综上所述,工程“三场”布置从环保角度出发是合理的。—24—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生态环境现状一、生态环境现状1、主体功能区划本项目位于黄平县野洞河镇新阳村,根据《贵州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打羊河水库工程所在区域属于国家农产品主产区,不在重点生态功能区内,不在禁止开发区域。通过黔东南州生态环境局将本项目规划范围与黔东南州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进行重叠对比分析,本项目用地不涉及生态红线和基本农田,项目是贵州省“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中明确建设的水库之一。2、陆生生态环境现状工程区黔属黔中山原灰岩常绿栋林、常绿落叶混交林及马尾松林地区,代表植被是石灰岩常绿阔叶林,地区东部的砂页岩上,有红拷、大叶拷为主的湿润性常绿阔叶林,在石灰岩上落叶树有各种鹅耳杨、朴、珊湖朴、黄檀多种、灯台树等,但是由于建设区内山高坡陡,人为破坏较大,地带性植被多不再留存。现状植被多为常绿阔叶林破坏后的次生的针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灌丛和灌草丛等植被类型,且森林植被多仅分布于山顶及附近村寨,表现出植被类型简单、次生性明显、森林植被不足和人工植被分布普遍的特点。本项目建设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林地和灌木林,区域内无国家级珍稀动植物和濒危野生动植物。3、水生生态环境现状根据现场调查,本次水库所在河流水生生态环境一般,河流水生植物主要有水生维管束植物和浮游植物,水生维管束植物常见种类主要包括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该河流主要以挺水植物和漂浮植物为主,常见挺水植物主要有芦、蒲草、荸荠及水芹等,常见漂浮植物主要有芜萍、紫背浮萍及水浮莲等;浮游植物以藻类为主,该河段浮游藻类主要有绿藻、硅藻、隐藻及鱼腥藻等。水库所在河段水生动物主要有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及鱼类,浮游动物是一类经常在水中浮游,本身不能制造有机物的异养型无脊椎动物和脊索动物幼体的总称,主要以藻类、细菌和一些食物碎屑为食,浮游动物的种类极多,从低等的微小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栉水母、轮虫、甲壳动物、腹足动物、桡足类等到高等的尾索动物,该河段主要以种类繁多、数量极大、分布广的桡足类为主;底栖动物是指生活史的全部或大部分时间生活于水体底部的水生动物群,主要以悬浮物和沉积物为主,底栖动物是一个庞杂的生态类群,其所包括的种类及其生活方式较浮游动物复杂得多,常见的底栖动物有软体动物门的腹足纲的螺和瓣鳃纲的蚌、河蚬等;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的水丝蚓、尾鳃蚓等,蛭纲的舌蛭、泽蛭等,多毛纲的沙蚕;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摇蚊幼虫、蜻蜓幼虫、蜉蝣目稚虫等,甲壳纲的虾、蟹等;扁形动物门涡虫纲等,该河段底栖动物主—25—要以摇蚊幼虫、水蚯蚓、水生昆虫、虾、螺等;鱼类是水生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较高的类群,该河段不存在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及天然渔场,该河段不存在珍稀野生保护鱼类,存在的鱼类主要为常见鱼类,主要以草鱼、鲫鱼、鲢鱼等为主。二、环境质量现状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根据《2021年黔东南州环境状况公报》,黄平县各污染物浓度较低,空气质量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拟建项目位于黄平县野洞河镇新阳村,属农村环境,目前项目区域内无重大污染源,空气质量优于城区,因此项目区域空气质量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2、地表水环境质量本项目位于苗里河的左岸一级支流打羊河中游,根据黔东南州水功能区划(黔东南府函【2018】102号),项目区域段水体功能区划为Ⅲ类水体。为详细了解工程区域地表水质现状,2022年4月30日贵州黔水科研试验测试检测工程有限公司和2022年8月19日~21日贵州鑫利源检测有限公司对坝址、库尾进行了检测,监测结果见附件6、附件7,根据监测结果,项目水库所在苗里河的左岸一级支流打羊河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体要求,水环境质量现状较好,净化后可饮用。3、地下水环境质量项目周围无地下水出露,无排放废水的大型工矿企业。地下水环境质量较好,项目所在地暂未进行地下水功能区划分,地下水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4、噪声环境质量根据《2021年黔东南州环境状况公报》,2021年黄平县昼间等效声级为57dB(A),黄平县声环境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三级标准。本工程位于黄平县野洞河镇境内,属于典型的农村地区,根据《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本项目声环境属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区域无工矿企业分布,无工业大气污染源,无主要交通要道经过,环境幽僻,经分析,工程区声环境质量现状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限值要求。—26—与项关的原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打羊河水库工程属于新建项目,枢纽区和水库库区属于典型的农村环境,环境空气、声环境和生态环境良好,库区污染源主要为农村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染源。生态环境保护根据本项目的环境影响特点和项目周围的环境特征,本项目的环境保护目标见表3-1,环境周边环境及保护目标图见附图5。表3-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保护目标及规模距本项目方位及距离保护要求相对方位及距离1管线东北侧190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管线西南侧80米2人管线东南侧420米人管线东南侧185米2苗里河项目范围内《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3所在水文地质单元、地下含水层(GB/T14848-2017)Ⅲ类4管线东北侧190米(GB3096-2008)2类管线西南侧80米人管线东南侧185米5项目选址区域以及外围200m范围内植被和土壤维持现状评价标准一、环境质量标准项目所在区域为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区,评价区内环境因子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具体标准值详见表3-2。表3-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单位:μg/m³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环境空气质量标准SO2年平均6024小时平均1小时平均500年平均40—27—NO224小时平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及2018年修改单二级标准1小时平均200PM1024小时平均701小时平均PM2.5年平均3524小时平均75O31小时平均200CO(mg/m³)24小时平均41小时平均2、地表水环境质量项目区域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质标准,详表3-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mg/L,pH值除外)项目pHCODBOD5NH3-NDO高锰酸盐指数粪大肠菌群标准值6~9≤20≤4≥5≤63、地下水环境质量项目区地下水执行(GB/T14848-2017)Ⅲ类标准,标准值见表3-4。表3-4《地下水质量标准》(G10B/T14848-2017)序号项目III类1pH(无量纲)pH8.52总硬度(以碳酸钙计)mg/L≤4503溶解性总固体mg/L≤10004硫酸盐mg/L≤2505≤2506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mg/L≤0.0027好氧量(CODMn法,以O3计)≤0.0058氨氮(以/LN计)mg/L≤0.509gL≤0.02总大肠菌群(MPN/100mLCPU/100mL)≤3.0所4、声环境质量噪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表3-5环境噪声标准值表(GB3096-2008)2类标准。标准值见表3-5等效声级LAeq:dB(A)功能区域标准值LAeq:dB(A)备注昼间夜间2类6050居民区—28—5、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执行《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15618-2018);建设用地执行《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36600-2018)。一、污染物排放标准标准1、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项目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于施工期,主要污染源为施工扬尘,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无组织排放标准)具体详见表3-6:表3-6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标准名称及代号项目备注《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无组织排放颗粒物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2、噪声排放标准:施工期间场界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l2523-2011),详见表3-7。表3-7《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l2523-2011)单位:dB(A)环境噪声限值昼间夜间7055夜间噪声的最大声级超过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15dB(A)3、废水排放标准本项目的施工期施工废水沉淀后回用,不外排;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用于周围农田灌溉或绿化。4、固体废物(GB18599-2020)。危险废物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2013年修改单。其他无—29—四、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水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废水包括施工本身产生的生产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枢纽工程区:(1)生产废水施工生产废水主要包括大坝基础开挖基坑废水、砂石料冲洗废水、混凝土拌和冲洗废水,废水中含有大量悬浮物,悬浮物浓度一般达2000~3000mg/L,预计生产废水排放量为25m³/d,施工期24个月总废水排放量为1.68万m³,需采取措施对其进行处理。(2)生活污水施工人员的进驻将产生一定量的生活污水,约8m³/d,施工期24个月总废水排放量为0.53万/m³。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氨氮、COD、BOD5等有机物,施工期生活污水若直接排放将影响苗里河水质,污水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后,用于周围农田灌溉或绿化。输水管线区:(1)生产废水输水管线区施工用水点较为分散,施工用水就近引接,管线施工过程主要是基槽开挖,工程为线性工程,局部的基槽开挖量较小,大部分管段施工不产生施工废水,少数管段施工产生少量施工废水用于抑尘除尘,不排入河流,不对地表水环境影响。(2)生活污水输水工程施工人数约60人,生活污水最大排放量为4.8m³/d,输水工程生活污水产生量小且分散,可依托沿途农舍已有化粪池收集预处理后作农肥使用,不排入河流。2、大气环境影响(1)施工扬尘工程施工时产生的扬尘会对环境造成一些不良影响,如会直接危害现场施工人员的健康,灰尘随风吹扬影响周围大气环境,并使大气能见度降低等。施工扬尘主要产生环节为:施工机械挖土时的扬尘,物料堆放时的扬尘,运输过程中的扬尘等。①施工作业扬尘施工作业扬尘主要来源于大坝坝基开挖与回填、砂石料加工、混凝土拌和系统运行、施工区开挖爆破等。根据类比分析,土石方开挖、回填等施工作业扬尘产生量较小,其影响范围在100m以内。大坝枢纽区及料场附近200m范围内无居民点分布,施工活动不会对居民产生不利影响,会直接危害现场施工人员的健康,并对区域大气环境有一定不利影响,因施工区地处—30—山区,废气扩散距离有限,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局限于施工区。输水管线部分地段附近的村寨,因距离较近,将受到施工产生的粉尘影响,但因管线施工作业面和工程量较小,受到的影响很小。但在施工至居民点附近区域时,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如采取先进的工艺、加强施工区环境管理等,以减轻对100m距离内居民点的不利影响。②物料堆放场扬尘施工现场物料、弃土堆积过程中也会产生扬尘,但其影响仅限于局部范围,且主要集中在下风向。经同类工程施工经验,只要施工期间加强物料管理,对物料堆放场采取相应的临时措施,此类影响即可得到有效控制,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③施工道路扬尘施工道路扬尘主要来源于车辆运输过程中。施工道路扬尘量的大小与车速、车型、车流量、风速、道路表面积尘量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主要污染因子为TSP。经分析,在正常风速等天气条件下运输过程中扬尘浓度随距离增加而迅速降低,一般情况下,在自然风作用下,道路扬尘影响范围在100m以内;在大风天气,扬尘量及影响范围将有所扩大,但通常在下方向150m范围内,施工道路扬尘浓度可达《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施工期间运输车辆的增多,道路扬尘对杨柳冲居民点的影响较现状情况下将有所增加,需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道路扬尘对沿线居民点的影响。(2)施工车辆尾气施工车辆尾气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运行、汽车运输等过程。本工程施工区地形均较为开阔,空气扩散条件较好,尾气易于扩散,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的可能性不大。另外,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施工机械的性能已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良,多数机械在运行过程中机械废气可达标排放。众多同类工程施工期环境监测结果也表明施工机械尾气排放对大气环境不会造成大的影响。综上,工程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较好,大气稀释能力和环境容量较大,本工程总体上对环境空气的影响较小,经采取洒水抑尘、加强施工期管理等措施,施工扬尘及废气不会对当地环境空气产生明显影响。输水管线施工点较分散,工程量较小,不存在大型渣场、物料堆放场等,施工沿线车流量较小,总体来说,输水管线区对周围居民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3)食堂油烟坝址施工区食堂运行过程中将产生食堂油烟。食堂烹饪时采用清洁的电能,因此仅有少量的油烟废气产生。按每人每日消耗动植物油0.04kg/d计,坝址施工区施工人员1人消耗食用油4kg/d,在烹饪时按挥发损失约3%计,则厨房油烟0.12kg/d。、噪声影响—31—本项目施工所用机械设备种类繁多,据调查,施工使用的机械设备主要有:挖掘机、推土机、混凝土搅拌机、压路机、摊铺机、卡车、搅拌机、路面破碎机、切割机等高噪声机械,施工现场边界噪声值可达到76~120dB(A)。输水管道沿线分布有居民,距离最近的居民住户为80m的距离。工程建设产生的噪声对施工区的施工人员及周围的居民将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固定声源影响分析:a测方法①声级计算建设项目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等效声级贡献值(Leqg)计算公式Leqg=10lg(iti100.1LAi)式中:Leqg——建设项目声源在预测点的等效声级贡献值,dB(A);LAi——i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A声级,dB(A);T——预测计算的时间段,S;ti——i声源在T时段内的运行时间,S。②预测点的预测等效声级(Leq)计算公式:Leq=10lg(100.1Leqg+100.1Leqb)式中:Leq——预测点的预测等效声级,dB(A);Leqg——建设项目声源在预测点的等效声级贡献值,dB(A);Leqb——预测点的背景值,dB(A)。③户外声传播衰减计算户外声传播衰减包括几何发散(Adiv)、大气吸收(Aatm)、地面效应(Agr)、屏障屏蔽(Abar)、其他多方面效应(Amisc)引起的衰减。Lp(r)=Lp(r0)-(Adiv+Abar+Aatm+Agr+Amisc)④点声源的几何发散衰减无指向性点声源几何发散衰减的基本公式是:Adiv=LA(r0)-LA(r)=20lg(r/r0)式中:LA(r)—距离声源r处的A声级,dB(A);LA(r0)—参考位置r0处的A声级,dB(A);r、r0—均为接受点距声源的距离,m。⑤空气吸收引起的衰减空气吸收引起的声级衰减量:Aatm=a(r-r0)/1000式中:Aatm——空气吸收引起的A声级衰减量;—32—a——每1000m空气吸收系数;r——预测点距离声源的距离(m);r0——参考位置距离(m)。⑥地面效应衰减地面效应引起的声级衰减量:Agr(2hm/r)[17+(300/r)]式中:r—声源到预测点的距离,m;hm—传播路径的平均离地高度,m。⑦噪声叠加对于n个声源对预测点的贡献值采用叠加公式进行计算:n100.1LpinLp=10Lg(i=1)式中:Lp——叠加声压级,dB(A);Lpi——第i声源的贡献值,dB(A);n——n个声压级,dB(A)。(b)预测结果砂石加工系统源强约为105dB,混凝土拌和系统约为99dB,开挖爆破噪声源强约为130dB,为瞬时噪声,时间短且相对距离较远。各类噪声源影响范围预测值见下表7。表4-1施工区主要固定点源噪声源衰减预测表声源源强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